矿井通信技术标准
煤矿综合自动化(井下通信技术)
线传输的过程。研究发现,当信号频率越低时,传输线传
输损耗越小,传输距离越大;反之,频率升高,传输损耗 增大,传输距离就越小。但是,频率过低,不仅容易受到
动力源的干扰,而且由于辐射能力降低,不能实现有效的
感应耦合。另外,对于发射天线而言,频率越低,发射效 率也就降低。
频感应通信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等; 缺点: ⑴感应通信受巷道形状、截面、粗糙程度、分支、拐弯、倾 斜、围岩构造与介质、非金属支护等影响较小,但受巷道
联系方式
姓名: 郝俊青 电话:1399-4211-140 邮箱:haojunqing@ QQ: 343426920
<欢迎同学“打扰”,愿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服务 >
THE END
4.Wi-Fi技术存在如下这些致命的技术缺陷:
⑴只有数据压缩算法,没有语音压缩算法,通话严重失真; ⑵手机只能在本基站下通讯,跨基站移动通话会导致掉线;
⑶只适合对同步要求不高的异步数据传送,不具备对实时性要 求极高的移动语音通讯的严格同步机制;
⑷DSSS短码直序扩频的通信体制不适合采用井下定向天线辐 射,严重影响手机通信距离等。 所以,该技术作为矿井无线通信与生产调度应用,其市 场寿命是不会长久的!
缺点:
⑴载波频率低,易受电气干扰;传输距离短、通话清晰度差、 抗干扰能力弱; ⑵动力电缆分支较多,且线路上的各种机电设备启动频繁, 容易造成信道参数不稳定; ⑶动力线与通信机的传输阻抗匹配较困难。
2.中频感应通信
中频感应通信通过架设专用的感应线或利用巷道内已 有的导体(电缆、管道等)进行通信。 从中频感应传输的具体过程来看,可以分为电磁波从 移动台天线到传输线(或相反)的耦合过程和电磁波沿传输
煤矿综合自动化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矿井调度中心应配备通信联络系统负责人1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设计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
第四条矿井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矿井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通信演练。
第五条矿井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第六条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
第二章设计与安装第七条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八条矿井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应与行政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第九条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一)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
(二)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
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四)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矿井调度中心具有直通功能。
(五)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
(六)调度交换机应配置可接收系统内终端紧急呼叫的设备,显示紧急呼叫的终端号码,发出声光报警,并可进行语音录音。
(七)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八)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
(九)调度交换机宜能召开多方会议。
(十)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
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通信联络系统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3.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接通话联系,实现全矿井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3.4 矿井广播系统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3.5 组呼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 试行 )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GB 3836.1 60079-0:1998)GB 3836.2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份: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2 部份: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3 部份: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 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22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 《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22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22) 146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22) 49 号)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规范具有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象传输的功能。
井下通信方案
井下通信方案引言井下通信是指在矿山、油田等有限空间环境中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包括高压、高温、湿度大以及狭小的操作空间等因素,对井下通信的要求十分严苛。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可靠的井下通信方案,以解决井下通信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卫星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有线通信的低时延和卫星通信的广覆盖特点,实现井下数据与信息的传输。
具体方案如下:1.卫星通信系统: 在地面配置一组卫星通信设施,能够覆盖目标井下作业区域。
卫星通信系统由底层卫星通信设备、中间传输节点和应用层服务构成。
2.井下通信设备: 在井下配置通信终端设备,包括数据传输节点、通信控制模块和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有线连接与井下通信网络相连。
3.地面控制中心: 设立地面控制中心,负责对井下通信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并提供远程服务。
通信流程本方案通信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和传输: 井下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通信控制模块。
2.有线通信: 井下通信设备利用有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
3.卫星传输: 地面控制中心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将数据发送到卫星,卫星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4.数据处理和反馈: 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反馈到地面控制中心。
5.中控指令下发: 地面控制中心依据接收端反馈的数据,下发相应的指令到井下通信设备。
6.设备控制和监控: 井下通信设备执行地面指令,并将设备状态通过有线通信上传至地面控制中心进行监控。
技术保障与应用技术保障本方案的技术保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线通信技术: 选择低时延、高可靠的有线通信技术,例如电缆传输技术,确保及时可靠的数据传输。
2.卫星通信技术: 选择覆盖范围广、稳定可靠的卫星通信系统,保证信息能够顺利传输。
3.安全性保障: 引入数据加密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4.技术支持与维护: 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井下通信设备进行支持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晋煤办信发2010 1743号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井下通信方案
井下通信方案概述:井下通信是指在采矿、隧道施工等地下工作场所中,为了实现人员与人员之间、人员与设备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一种通信方案。
它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需求分析在井下工作中,人员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地质灾害、有害气体泄漏等,因此建立一套可靠的井下通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井下通信的需求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实时通信需求井下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工作指令、安全预警等信息,同时也需要能够即时与其他队员和指挥中心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1.2 环境适应性地下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稳定运行在高温、低温、湿度等恶劣条件下。
1.3 语音质量和可靠性井下工作中,语音质量的清晰度对于信息的准确传达至关重要。
通信系统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传输,同时还要保证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二、技术解决方案2.1 无线通信技术在井下工作环境中,传统的有线通信设备往往受到限制,因此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目前主流的井下无线通信技术有以下几种:2.1.1 WiFi技术通过在井下工作区域覆盖WiFi信号,工作人员可以使用WiFi手机或对讲机进行通信。
WiFi技术具有较高的通信带宽和稳定性,适用于近距离、小范围的通信需求。
2.1.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井下工作中的人员之间的近距离通信。
通过携带蓝牙耳机或对讲机,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实现便捷的沟通。
2.1.3 ZigBee技术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井下工作中苛刻的环境。
它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地下矿井等恶劣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2.2 定位技术在井下工作中,人员的定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采用定位技术可以方便进行人员追踪和事故救援。
2.2.1 GPS定位通过在井下工作区域安装GPS接收器,可以实现工作人员的准确定位。
煤矿通信技术
3.7 矿用IP电话通信系统
矿用IP电话通信系统一般由矿用本质安全型防 爆IP电话、矿用防爆交换机、矿用防爆电源(一般 有维持系统工作2小时的备用电源,可与矿用防爆交 换机一体化)、调度台、地面普通交换机、光缆等 组成。
调度台和地面普通交换机设置在地面。
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IP电话和矿用防爆交换机 设置在井下。当井下发生瓦斯超限停电或故障停电 等,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功能 – 普通广播
调度室
在调度台屏幕上按下某一条或多 条线路的选择按钮后,选择讲话 或者播放特定音频文件,就可以 把在井上进行普通广播
调度台具有通话、呼叫、强插、强拆、来电声 光提示、录音等功能。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不需要煤矿井下供电,因此 ,系统抗灾变能力强。
当井下发生瓦斯超限停电或故障停电等,不会 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当发生顶板冒落、水灾、瓦斯爆炸等事故时, 只要电话和电缆不被破坏,就可与地面通信联络。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抗灾变能力优于其他矿井通 信系统。
煤矿调度电话通讯系统
3.4 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矿井广播通信系统一般由地面广播录音及控制 设备、井下防爆广播设备、防爆显示屏、电缆等组 成,如图1所示。
地面广播录音及控制设备具有广播、录音、控 制等功能,一般由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和调度台承 担。
防爆广播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声音信号 ,及时广播事故地点、类别、逃生路线等。
(2)用于煤矿井下的通信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电 气设备,在电缆和光缆上传输的信号必须是本质安 全型信号。用于煤矿井下的电话必须是矿用本质安 全型防爆电话。
(3)煤矿必须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用于煤矿井下的调度电话必须是矿用本质安全 型防爆电话。
调度电话应直接连接设置在地面的本质安全型 调度交换机(含安全栅),并由调度交换机远程供 电。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应用与分析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应用与分析1我国井下通信方式多年以来,对于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国内外进展了很多试验。
虽然研制出了一些井下通信设备,效果却不抱负,因此井下通信较地面通信进展缓慢。
与兴旺国家相比,中国的煤炭工业信息化水平低,装备制造技术还很落后。
20世纪90年月,我国开头组建煤矿井下计算机治理系统,提出矿井生产自动化系统与治理系统相连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集成设想。
1.1低频导引通信低频导引通信工作在低频段通常只有几百千赫兹,其传输媒介为同轴电缆。
每隔数百米需在电缆上布置一个辐射器,从而电波向电缆内外辐射,最终实现煤矿井下通信的目的。
通常状况下低频导引通信信号掩盖范围为1km左右,在加接中继器的根底上,通信范围可进一步扩大。
优点:低频导引通信系统造价低且简洁有用。
由于频率低、电缆的传输损耗小(2~4dB/km),故信号传输距离大。
缺点:由于低频处人为噪声很强,数据误码率高,牢靠性低;波长较大,导致天线收发信号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井下巷道的限制,所以天线规格就受到限制;且低频导引通信为模拟通信方式,由于其频率低,故不适合高速数据通信方式。
1.2动力线载波通信动力线载波通信方式作为一种较早应用于井下的通信方式,在煤矿井下掌握、语音及信号监测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矿井机车架空线或动力电缆作为信道,将语音信号调成频率为数万赫兹的载波通过信道进展信号传输。
优点:使用简洁便利,借助于已有的电缆或者机车架空线,无需铺设专用线路,是煤矿早期实现电机车移动调度通信的主要手段。
缺点:煤矿井下机车架空线及动力电缆分支较多,且由于各种机电设备的频繁启动,不易使信道参数保持信号传送需要的稳定状态,且架空线及动力电缆载波频率相对较低,架空线及动力电缆的传输阻抗不易与通信机匹配。
1.3井下光纤通信技术井下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
目前井下光纤通信技术已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在监测监控系统中,光纤是仅次于语音通信的较为抱负的高速信道。
煤矿用5G通信系统标准研究制定
煤矿用5G 通信系统标准研究制定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人工智能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为满足煤矿远程监控、视频监视、数据采集、语音通信等需求,煤矿用5G 通信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① 远程控制、监控、定位、监视和语音等不同业务承载功能。
② 采煤机、掘进机、电铲、挖掘机、无轨胶轮车及电机车等远程控制功能。
③ 矿用运输车辆应急远程接管功能。
④ 摄像机音视频的远程实时传输功能。
⑤ 监控设备、传感器、车辆辅助驾驶等数据采集功能。
⑥ 语音通话功能,支持矿用融合调度系统。
⑦ 端到端切片功能,满足远程控制、监控、视频和语音等差异化的业务性能要求,提供对应的端到端切片资源。
⑧ 支持SA 组网方式,支持5G NR 的通信制式。
⑨ 支持5G LAN 以太网通信。
⑩ 应急惯性运行功能,当矿区专网与通信运营商公用网络失联时,本地业务可持续在线作业。
⑪ 设备级冗余保护功能,当单个物理端口故障时,数据业务不中断。
⑫ 核心网双设备冗余保护功能,当主设备故障时,切换备用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⑬ 核心网控制面传输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功能,保证核心网控制面的安全。
⑭ 终端认证、检查和限制接入系统非授权终端的功能,支持煤矿企业安全服务器对终端的认证。
⑮ 防止终端攻击系统和合法终端功能。
⑯ 核心网、传输设备、基站控制器、基站和终端集成一体化管理的功能。
⑰ 网络性能和业务服务性能集中监控功能。
⑱ 异常可视告警与故障定位功能。
⑲ 矿用5G 网络资源评估功能,当煤矿增加新业务或更多终端接入5G 网络时,应能评估5G 网络资源利用率,并给出是否可上新业务的报告。
⑳ 备用电源。
煤矿用5G 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① 上行速率为20 Mbit/s ,无线工作频段为700~900 MHz 时,井工煤矿的基站无线覆盖半径(无遮挡)≥500 m ;无线工作频段为其他工作频段时,井工煤矿的基站无线覆盖半径(无遮挡)≥150 m 。
当上行速率为30 Mbit/s 时,露天煤矿的基站无线覆盖半径(无遮挡)≥400 m 。
井下通信方案
井下通信方案第1篇井下通信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深入开发,井下作业的安全、效率问题日益凸显。
为提高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需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符合法规标准的井下通信系统。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合法合规、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的井下通信方案,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
二、方案设计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2. 安全可靠:充分考虑井下特殊环境,确保通信系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3. 技术先进:采用国内外先进通信技术,提高通信质量与效率。
4. 易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便于矿工使用。
5. 易维护: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方案内容1. 通信网络架构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网络架构,实现井下通信的全覆盖。
有线通信采用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采用Wi-Fi、4G/5G等技术。
2. 设备选型(1)有线通信设备:选择具备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好的光纤通信设备。
(2)无线通信设备:选用矿用级Wi-Fi、4G/5G基站,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广、穿透能力强。
(3)终端设备:选用矿用手机、矿用对讲机等,满足矿工日常通信需求。
3. 通信协议与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矿井通信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确保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4. 系统功能(1)语音通信:实现井下与地面、井下各区域之间的实时语音通信。
(2)数据传输:提供文件传输、短信等功能,满足井下数据传输需求。
(3)应急调度:遇有紧急情况,可迅速启动应急调度,实现井下人员一键呼叫、实时定位等功能。
(4)安全监测:与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相结合,实时监测井下环境参数,提供预警信息。
5. 安全措施(1)采用冗余设计,确保通信系统在部分设备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
(2)设置防火墙、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保障通信数据的安全。
(3)定期对通信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应用与分析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应用与分析煤矿是由于煤资源的开采而形成的工矿企业,其特点是深度较深,空间狭小且环境恶劣。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煤矿井下的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的通信技术应用性与分析进行探讨。
1.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缆与设备或终端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
在煤矿井下,有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方面。
通过有线通信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井下环境参数,例如氧气浓度、瓦斯浓度等,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矿工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视频监控系统也通过有线通信技术将井下的实时图像传送给地面指挥中心,实现对井下工作情况的监控。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其优点是方便快捷、无需布线等。
在煤矿井下,由于电波传播受到限制,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然而,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开始进入煤矿井下应用领域。
例如,蓝牙、无线局域网(WiFi)、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矿井下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方便了矿工对设备的监控和操作。
煤矿井下的通信技术应用对煤矿安全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分析:(1)安全监控与报警:通过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煤矿井下瓦斯浓度、温度、氧气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这对于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设备监测与控制: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井下设备的遥测、遥控功能。
例如,对井下的输送机、电机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故障处理能力。
(3)实时图像传输: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井下的实时图像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
这为监控矿工工作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和处理紧急事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4)矿工定位与导航:通过井下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工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这对于矿井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援十分关键。
(5)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通过将煤矿井下的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
井下通信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通信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井下通信系统在矿井、隧道等特殊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井下通信系统的特殊性,其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讨论井下通信系统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
1. 认证和授权措施:井下通信系统应采用强大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以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其中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控制、密码策略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避免数据泄露和非法操作。
2. 数据加密技术:井下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通过加密算法,可以将敏感数据转化为不可读的密文,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
3. 防火墙和网络安全:在井下通信系统中,防火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
防火墙可以对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进行拦截和过滤,保护系统的安全。
此外,应采用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如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以及网关防护等保护措施。
4. 安全审计和监控:井下通信系统应具备安全审计和监控功能,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日志记录、审计和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防止潜在的威胁和漏洞。
5. 系统更新和漏洞修复:井下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与技术措施有关,还与系统的更新和漏洞修复密切相关。
及时安装补丁和修复漏洞,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安全风险和潜在威胁。
6.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除了技术措施外,井下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还需要员工的配合和安全意识。
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井下通信系统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综上所述,井下通信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安全。
通过合理选择和实施认证授权、数据加密、防火墙和网络安全、安全审计和监控等技术措施,以及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可以有效地降低井下通信系统的安全风险,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煤矿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煤矿井下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的需求进行探讨。
一、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发展1.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煤矿井下,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有线通信往往无法满足矿工之间的通信需求。
因此,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煤矿井下显得尤为重要。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矿工之间的语音通话,还可以支持数据传输和视频监控等功能。
2.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煤矿井下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有害气体泄漏、地质灾害等。
因此,煤矿井下的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煤矿井下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3.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煤矿井下的环境复杂多变,矿工的工作状况也需要随时掌握。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矿井内部环境和矿工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通过远程监控技术,煤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矿井内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度和决策,提高矿井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煤矿井下网络建设的需求1. 网络覆盖全面煤矿井下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其网络覆盖必须要达到全面的要求。
只有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才能保证矿工之间的通信顺畅,以及对矿井内部环境和矿工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2. 网络安全可靠煤矿井下的网络建设必须要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
网络安全可以保障煤矿信息的保密性,避免敏感信息被泄露。
此外,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也很高,煤矿井下的网络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并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
3. 网络带宽高速煤矿井下的工作要求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因此网络带宽的需求很高。
只有实现了高速的网络带宽,才能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和通信的顺畅。
三、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的挑战1. 环境因素的限制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对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矿井通信技术研究
矿井通信技术研究0前言计算机、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使煤矿地面通信技术突飞猛进,但矿井地下通信由于其环境复杂、通信设备技术等情况的限制,技术和应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地面和空间。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推动了矿井通信系统的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在煤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可靠而有效的矿井移动通信,必须要建立一个畅通、灵活、可靠的井下通信系统,是煤炭安全生产与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
1矿井通信的主要特点(1)移动通信设备要采用安全性能好的本质安全型防爆功能,防止井下空气中含有的甲烷、瓦斯和煤尘等发生爆炸。
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很高,要求移动通信设备应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
(2)井下空间窄小,机电设备相对集中,电磁干扰严重,所以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积设计不能太大而且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应有防尘、防水、防潮、防腐、耐机械冲击等防护性能。
(3)矿井移动通信设备发射功率较小,所以一般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5W左右。
井下电网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较大,要求通信设备的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
2矿井通讯技术2.1低频导引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同轴电缆对信号进行传输,工作在几百HKz的低频段。
在矿井下每隔几百米在电缆上装一个辐射器,目的是使电波向电缆外的巷道内辐射来实现井下的无线移动通信。
这种通信技术的优点是:频率低、电缆的传输损耗小、距离大,简单实用,造价最低。
但是由于井下的各种低频电磁干扰存在,使数据误码率变高,可靠性低。
2.2漏泄通信技术这种通信技术使用的传输介质是漏泄同轴电缆,它比普通同轴电缆在短波频段的传输损耗略大,在巷道中起到长天线的作用,因此传输距离更远,为了弥补长距离的能量损失以实现井下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每隔几百米加一个中继器。
这种通信技术的最大的优点是地面通信设备和技术非常成熟,通信质量好。
缺点是成本造价太高,而且还需要敷设专用传输线,当馈线表面屏蔽的同轴电缆覆盖有尘土或湿气时,它的衰减率将迅速增大。
1、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要求
1、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要求目前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监测设备接入井下监测网络的方式采用有线的方式。
主要是考虑井下的生产环境有许多干扰源,采取有线的方式可以较好的屏蔽周围的干扰,使得监测数据能够较好的传送给监测中心。
由于矿井的开采是在不断地向前进行,因此需要监测的设备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化,采用这种方式将是信息采集的灵活性及实时性大打折扣。
井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业务有许多,例如:语音,人员定位信息,瓦斯浓度,井下视频图像等。
而根据上述对国内外安全生产的发展与现状的讨论,我国的生产的监测系统各成系统,协议均为各个厂家自己定义的,这样造成每上一种监测系统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布线。
因此可以说采用有线的接入方式效率低,工作量大,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
鉴于有线或半有线方式的缺点,设备的无线通信方式已经出现在井下。
对于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还不同于一般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它应有以下特殊的要求:(1)煤矿井下空气中含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和煤尘,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要求电器设备、移动通信设备,采用安全性能好的本质安全型防爆功能。
(2)煤矿井下空间狭小,设备种类又多,要求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积不能很大。
(3)根据矿井通信规则,矿井移动通信设备发射功率一般较小。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5W左右。
(4)井下空间窄小、机电设备相对集中,因此,环境电磁干扰严重。
要求通信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5)井下通信设备应有防尘、防水、防潮、防腐、耐机械冲击等防护性能。
(6)井下电网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较大,一般在75%~1 10%之间,要求移动通信设备的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备用电源应维持不小于2小时的正常工作。
(7)煤矿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很高,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
当系统中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时,其余非故障设备应该仍能继续工作。
(8)煤矿井下是一个移动的工作环境,随着井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通信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成本的降低,它将承担全部生产调度与救灾通信的任务,要求系统具有较大的信道容量。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试行)
河北省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试行)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我省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
一、编制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59条、第467条、第469条、第478条、第481条)3. MT 401-1995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二、建设要求1. 电话安装要求(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保证矿内各部门及井上、下通信畅通。
(2)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主机能与矿行政通讯、移动通讯组网,同时具备强拆、强插功能和紧急呼叫功能,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
(3)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67条要求;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4)井下必须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广播和分区广播(调度可以对井下进行分区广播或对全体进行广播)、双向通话(调度既可以广播指挥,井下又可以向调度报警)、报警定位与记录(地面调度可以定位报警区域,并进行录音记录等)以及分区警报(调度可以对不同区域播放不同的警报声音,以示对不同区域不同的危险程度的警报);设备内置本安可充电电池,保证停电后不少于2小时的通话时间。
(5)通信系统应有备用电源,与主电源能实现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的容量保证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
2. 通信线路安装要求(1)通信线路要保持畅通,悬吊要整齐,与动力电缆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要求,接口连接要规范,严禁出现明接头等失爆现象。
(2)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3)井下电话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4)井下通信线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3. 安装位置要求(1)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装电话。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 , 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 部分:隔爆型“d ”( GB 3836.2-2000 , eqv IEC 60079-l: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 部分:增安型“e ” ( GB 3836.3-2000 , eqv IEC 60079-7: 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 GB 3836.4-2000 , 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 / 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 / N 954-1998 《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 / N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 ) 146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急广播通讯系统建设标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急广播通讯系统建设
标准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金属和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急广播通讯系统建设标准也越来越重要。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矿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沟通和逃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这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建设标准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要求系统的通信范围覆盖矿井的全部区域,包括坑道、柱子、岩石等。
这可以通过使用多个信号中继器来实现。
2. 系统必须支持多种类型的通信信号,包括语音、图像和文字等。
这将有助于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通信方式,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
3. 要求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出现通信故障或信号延迟。
为了实现这一点,系统需要经过大量测试和优化。
4. 系统必须具备多个应急通信热线,并设有紧急按钮等一系列手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就能快速地向矿工发送警告信息。
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地使用系统,包括操作和维护。
5. 要求系统具有防爆防水等功能,以确保在采矿和爆破等危险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通信故障。
总的来说,金属和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急广播通讯系统建设标准需要涵盖如上述内容。
这样,系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工的安全,并在紧急情况下提升应急反应的效率。
同时,标准制定也可以促进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提升矿山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信技术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主题内容是矿井通信设备、线路的技术标准,适用井下、地面交换机、通
信线路、分线
设备、话机设备。
二、地面通信设备及线路技术标准
1、机房设备技术标准:
(1)交换机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交换机的工作地线、保护地
线必须分开设立,工作地线电阻不大于 5 Q,保护地线电阻不大于10 Q o
(2)机房应防尘,门窗要严密,室内要清洁。
(3)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0C ~25 C,相对湿度在75%
(4)机房应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鞋等;机房内应安装空调设施。
( 5)各种灭火器材应定位放置,随时保持有效,人人会操作使用。
( 6)电源使用双回路,一路来自开闭所,一路来自机分厂。
2、电缆、电杆、分线设备技术标准:
(1)全塑市话通信电缆绝缘电阻:主干电缆空闲线对,测试电压250V,绝缘电阻最小50M
Q;用户线路(不含引入线)测试电压100V,绝缘电阻最小30M Q;用户线路(包括引入
线及用户终端设备)测试电压100V,绝缘电阻最小500K Qo
(2)全塑市话电缆直流电阻环阻最大1500 Qo
(3)电缆吊挂,挂钩间距500~600mm ;对架空线路每年进行一次整理、更换
挂钩及吊线的检查。
(4)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每年进行一次测试检查,对分线设备内的保安设备每年进行一次测试
检查。
( 5)交接设备跳线整理,线序核对,第季进行一次;交接设备加固、清洁、补漆,交接设备接地电阻测试,每两年进行一次;分线设备清扫、整理、补漆、接地电阻测试,每两年进行一次。
(6)分线设备接地电阻不大于15Q,交接设备接地电阻不
大于10Q ;用户保安
器接地电阻不大于50Qo
(7)电杆与消火栓最小水平净距1.0米;与火车铁轨最小水平净距为地面杆高
的4/3;与人行道边石最小水平净距为0.5米。
8)架空通信线路跨越公路时,最低缆线到地面垂直净距不小于铁路 5.5 米;跨越
时,最低缆线到轨面垂直净距不小于7.0米。
(9)架空通信线路与1KV 以下电力线交越时,最小垂直净距1.25 米。
三、井下通信设备及线路技术标准
1、DH-2000 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标准:
(1) DH-2000 数字程控调度机是依据国家和邮电部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设计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
专用指挥调度设备。
(2)用户电路模块抗雷击性能、抗220V 交流电直接进入性能等均符合
CCITTK、20建议标准。
模块阻抗为 1.8K Q,传输距离可达10KM以上。
(3)主控CPU 与各分板之间采用RS-232 进行数据通讯。
(4)电脑控制板、电源及重要用户均可进行双套热备份,并在切换过程中用
户通话不会中断。
(5)主机与键盘间采用2B+D 数字用户接口连接。
最大传输距离可达
4KM 。
(6 )调度程控机房的温度在O C ~40C ;相对湿度为40%~85% ;电源电压为
220V ± 15%交流或—48V直流;接地电阻W 4Q;电压波动范围为-43.2V~-52.8V。
2、入井电缆、大巷主电缆、盘区分支电缆、分线设备、电话机技术标准:
(1 )入井电缆、大巷主电缆、盘区分支电缆的选用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标准。
(2)分线设备采用本安型分线盒;电话机采用本安型电话机。
(3)电缆悬挂点间距,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米。
(4)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 3 米。
(5)通信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尽量分侧敷设,如必需同侧敷设时,通信电缆应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 米以上的距离。
(6)井筒和巷道内的通信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
(7)工作面中使用的电缆不准有明接头、羊尾巴和鸡爪子。
(8)电缆接续应采用本安型接线盒。
四、图纸、资料、记录齐全
1 、井下通讯系统图
2、地面通讯系统图
3、D H-2000 数字程控调度机资料
4、本安型接线盒、本安型电话机资料
5、用户号码记录本
6、用户配线情况记录本
7、用户故障记录本
8、机房温、湿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