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 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拦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新七年级 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围裙和铠甲灰色砖楼被高大的榆树掩映着,阳光透过枝杈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我走上二楼,靠右手边有一扇深红色木门,门上的油漆像鳞片一样卷起来。
我现在已经不住这儿了。
但我知道,打开门左手边就是厕所,冬天想洗澡只能站在便池的木板上,把烧好的热水往身上浇。
卧室墙上布满了用铅笔画的、无规则的丑陋涂鸦,那是我小时候的杰作。
我和妈妈曾经在这儿住了10年。
妈妈年轻时被保送到成都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学当老师。
她通过别人介绍认识我爸,后来却独自把我抚养长大。
她在这间房里系上围裙学会了做饭。
有一次,她把油菜炒成了黑色的糊状物;还有一次做回锅肉,蒜苗都糊了肉还没熟,最后我们只好出门去吃牛肉面。
但是后来,她学会了做糖醋排骨、大盘鸡、水煮牛肉……那时候我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让我觉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她不让全家人跟我提她离婚的事,直到3年后我才知道。
我小学学习不好,经常被老师留到晚饭时分。
她就在校门口等着,然后牵着我走过土铺的操场和人来车往的马路,去小卖铺给我买一支5毛钱的牛奶雪糕,只字不提成绩的事。
有一次,班主任叫她去学校,说让我留级,还暗示地带我去检查智力。
她坚决不肯,回来还说老师夸我学习有进步。
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还经常拿成绩开玩笑:“哪天胡瑞生病,我就是第一,不过是倒数。
”胡瑞当时是我们班的最后一名。
想起那时的自己,真像个浑身长刺的哥斯拉。
当时妈妈温柔地呵护着我的整个世界,直到现在,我都没法拼凑出她当时的心境。
2008年,房价开始疯涨,她一咬牙在不远处新建的小区买下一套房,连带装修欠下了20万元外债。
从此她只买打折衣服,几乎不和同事出去吃饭。
旧房子是学校分配的。
冬天漏风,地方又小,她毫不留恋地住进了新房,我却有点怀念住旧房子的那些日子。
不久,她生病了,需要住院切除胆囊。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也会生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阅读《父亲名“荣芳”》,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名“荣芳”贾沛文①这是父亲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有关父亲的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
②我家祖辈居住在京郊平谷区一个叫安固的村子。
父亲生于日寇侵华的年月,童年自然受了不少苦。
土改时因祖上留下了些田产,被划为“富农”,本就性格内向的父亲,此后更加寡言少语。
婚后,大姐出生,爷爷去世,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③多挣工分,便能多分嚼谷。
青壮年男劳力一般一天记10分,因为父亲干活时从不惜力,生产队破例给他每天记15分。
农村人家建房,都是请关系好的人来帮忙,报酬是管三顿饭。
父亲是最常做帮工的人,因为他不会拒绝,也因为他实在——往往是房主人还没起床,他已经开始干活了。
④我家院里有三棵柿树,秋后柿子红了,便摘下贮存起来,除了我们姐弟偷吃几个外,都卖掉换来全,市中,这样亲近土地的机会可不多。
晚上,住在乡下,她又把插秧经历写进拼音日记,笨拙的一笔一画,记下自己的心情,说手伸进泥里很好玩,明天还想再插秧。
③好好有了小弟弟,这小子,上一次来到水稻田才刚会爬。
这次算是第一次下田,并没有像姐姐当年那样挂在爸爸身上不肯下来,而是很有点小男子汉的样子,干脆地糊了一身的泥水。
吃晚饭的时候,这小子还以为,他吃的米饭就是自己当天种出来的呢。
④现在谁还知道水稻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插秧,什么时节开花,什么时节收获?本来,我发起“父亲的水稻田”活动,只是想记下父亲一年当中的农事,作为一份社会人文资料。
因我从小在村庄长大,如今却一点儿都不会种田了。
一转眼,我都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离了故土,又如何把这些记忆传承下去。
这几年,我一年一年回到乡下,跟着父亲种田,又带着城里大小朋友一起种田,也算是与家乡、与泥土一次亲近的机会吧。
⑤从种稻的劳作里,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不必着急。
水稻生长,一年一季,至多两季,着急也没有用。
何不放慢生活的脚步,让一切自然生长。
从种稻的劳作里,孩子们也知道了,原来大米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原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是这样愉快的事情。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沉船之前(美国)舒特斯曼①甲板上,四位音乐家仍然在演奏着,曼妙的音乐伴随着宁静的夜以及四周惊惶奔突的人群,成为一组极为特殊的生命交响曲。
②一曲终了,三个人拿着琴,各自散去。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四周都是慌乱的人群,这艘船上,已经没有宁静的乐土,走向任何地方,都只可能是同样的结局。
他们感到茫然无措,怀中抱着他们的琴,却不知道自己的脚该向哪里落下。
③华莱士并没有走开、他再次举起了提琴,将琴托央在下巴上,抬起右手,搭弓上弦,独自演奏起来,那动人的音乐声再次在夜空中响起,混杂在无望地四处奔跑着叫喊着的混乱声音之中,渐渐向远处传开。
④另外三位音乐家听到了这声音,纷纷驻足,转过身来,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又慢慢走了回来。
他们突然知道,这艘船上,只有这一个地方,才是他们唯一的落脚处,他们围住了华莱士,再次加入合奏之中。
⑤在他们的身后,是头等舱的大厅,那里面也是混乱不堪,人们奔跑着,很想找到一处安身的地方,但似乎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感到安全。
⑥老爵士班杰明·古咸由侍从陪同着,从楼上顺阶而下。
他头戴着礼帽,拄着手杖,身穿晚礼服,颈上挂着一条洁白的丝巾,脚上的皮鞋被擦得油光锃亮。
他的女友欧拔蒂已经坐上了救生艇,他却被留在了泰坦尼克号上。
⑦一名侍者走向他,将一件救生衣递到他的面前,十分恭敬地说道:“古咸先生,这是您的救生衣,请您穿上。
”⑧他站在楼梯上,平静地对那名侍者说:“我是一位绅士,任何时候,绅士都应该衣着整齐。
我想喝点白兰地,请帮我拿来,好吗?”⑨那名侍者知道无法劝说他,也只好任由他了。
⑩侍从搀着他,走到大厅的一角。
⑪“不必出去了,我们就站在这里吧。
”他对侍从说。
⑫侍从见旁边有一处比其他地方都高,就建议他站到上面去。
⑬古咸爵士神态安详的走了过去。
⑭侍者为他端来了一杯白兰地。
他接过来,彬彬有礼地说道:“谢谢你。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迈出追梦的步伐①有位诗人写道:“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诚然,“梦”是美好的,可现实并非如梦般美好。
因此,要想真正获得成功,只有脚踏实地,勇敢迈出追梦的步伐。
②在我们这个年龄,多学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得多。
即使在现实的大道上走两步,也比在你梦中行万里强得多。
③“此刻睡觉,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内的标语。
凌晨三四点钟的哈佛大学图书馆总是灯火通明。
学生们知道,此刻躺在床上固然是舒适与美好,可在梦里走过的路毕竟不是路,在书本里获得的知识才是一生的积淀。
反观国内的一些大学生,终日昏睡,甚至半夜泡在网吧,他们让自己沉浸在了虚拟的美好里,不知现实会戳破一切幻想的泡沫,当就业的压力来临,他们意识到自己两手空空,只能长叹“悔相道之不察兮”,可时光已逝,行迷已远。
④自古以来,无数事实昭示我们:只知做梦必会留人笑柄,勤于圆梦才能光照千秋。
人们耻笑“黄梁美梦”“南柯一梦”,把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奉为典范,就是要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奋斗,脚踏实地,要大胆追梦而不是做梦。
⑤迈出追梦的步伐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诗人北岛在《回答》一诗中喊出“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只有勇敢而自信的行动才能打消一切疑虑,让自己在追梦的路上奔跑。
⑥迈出追梦的步伐要让自己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
金庸老先生晚年为了更高效地写作,提前与出版社签订一个时间紧张的合约,他给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压力,正是这压力促使他即使年老也能写出传世佳作。
追梦路上,压力是必不可少的推进剂。
⑦迈出追梦的步伐要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哈佛的学子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怎能不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⑧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以实现。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现代文阅读父爱有多坚硬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
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
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
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
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
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
”他不情愿地答应了。
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
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
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
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
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
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
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
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
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
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
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
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
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
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
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
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
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作文请以“苦中寻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答案】【参考例文】苦中寻乐我们家,是个不地道的城市家庭。
生活在如此高科技的环境中,我的奶奶,一位农民,还依旧保持着在农村的习惯——种菜。
每逢开春之际,便是她最忙的时候了,播种、松土、育苗……各种繁琐的事情层出不穷。
不过,她倒是乐在其中,按照她的话说,这叫“苦中寻乐”。
春天,奶奶去菜市场买了两根苦瓜,剖开一看,已经太老不能吃了,里面满满的全是苦瓜籽。
为了不浪费,奶奶将这一把苦瓜籽撒进了土里。
时间匆匆,转眼三月已过,苦瓜藤也长得郁郁葱葱了。
翠绿的叶子,细细的藤蔓,让人忍不住赞叹,可同时也产生了疑问——这么纤弱、漂亮的苦瓜藤,是如何长出丑陋、苦涩的苦瓜的呢?我们怀着对答案的向往,焦急地等待着。
于是我和奶奶天天盼着细弱的小藤蔓长大点、再长大点,可它仿佛听不到我们的心声,慢吞吞地伸了个懒腰,这可真让人着急痛苦。
转眼间,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数月的等待无疑是苦涩的。
翠绿的苦瓜藤占领了竹竿上的每一寸位置,可是这苦瓜却丝毫没有冒头的痕迹,这对我们来说无疑又是一种煎熬。
可这种等待中怀着期盼的滋味,也是苦中有甜的。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晚上,一个小小的苦瓜猛地从绿叶中探出头来,打量着世界。
它是几年的第一根苦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欢呼起来,之前苦苦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应。
不久之后,这根来之不易的苦瓜成熟,我很高兴,围上去左瞧右看。
这苦瓜的颜色很淡,是嫩绿色,比刚出头的小草还嫩,只是表面上一层层波澜起伏的皱纹让它不甚好看。
到了晚饭时间,一盘清炒苦瓜便被端了上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默默地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的苦与香。
我带着众人的期盼,小心翼翼地尝了第一口。
苦,这是它唯一的味道,我一下子吐了出来,猛扒了几口饭。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光汤徐徐①当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时,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会凝起一层透亮的“薄霜”,此时,若有人侧耳去听,定可听得到孩童们的踏“霜”之声——三五成群的他们,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捕草屋下的鸟雀……玩得不亦乐乎。
②孩子喜欢有月光的夜晚,大人们也是。
一天晚上,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
于是,他便带我去村外的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
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④用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
当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它们又怎会怀疑这份恬静背后的真相呢?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⑤我们有些饿了,父亲为我们煮一罐鱼汤。
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父亲让我先喝,喝剩下的再给他,好东西他总是让我先尝。
⑥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碗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
”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
⑦那一刻,眼前皮肤黝黑,整日忙碌的农民父亲,俨然像个白面书生,中年文艺男,只是他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
⑧是的,为了家人,父亲不得不埋身田间地头。
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
白天轮不到我们翻,只有等晚上,月光下,父亲、我和妹妹,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
⑨父亲的水车放得最陡,梯度也最大,拉起来格外费劲,他把平缓的梯度留给了我和妹妹。
即便如此,他也总是快速地拉几十下自己的水车,随后便过来帮我和妹妹。
一年年白花花的月光泉便是这样,从低处翻淌进我们的梯田里。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 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现代文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籐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幡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1)十多年前,作者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感到失落悲痛:如今,作者见到一株怎样的紫藤萝?又是怎样的心情?(2)将文中加下划线的“挑逗”一词换成“嬉戏”好不好?为什么?(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新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些人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幺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高贵而尊严,似乎无所不知。
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
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即使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
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
”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起敬,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出,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
有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扭曲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
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竟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
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赤裸的土地寇俊杰①每年九月底十月初这段时间,对于家乡的土地来说,是最特殊的日子,原来长满庄稼的土地里,这时却一棵庄稼也没有,原生态地露出了黄土地的本色。
目之所及,除了地頭田间这时显得更加高大的杨树、桐树外,剩下的就只有光秃秃的土地了,它一览无余地平铺在你的眼前,近处的脚下是,远处的山脚也是。
如果说庄稼是土地的衣服,那么此时的土地就是赤裸的,远处的山坡是她的头颅,蜿蜒的河流是她的臂膀,枝叶繁茂的树木是她的纹身,时隐时现的田埂是她的脉络……②(甲)平时人们关注的是土地上的庄稼,而此时农民更关注的是收获后的土地。
撒肥、深耕、耙碎、推平,然后就等待着播种。
(乙)庄稼汉和庄稼地一样实诚,不管是时间还是力气,都耽误不得。
(丙)人们把当年的庄稼拉回了家,算是对一年的总结,还要把土地拾掇好,为明年的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丁)那些天,庄稼汉们没有一个在家里偷懒的,就是再忙再累也得咬着牙,像是背水一战的勇士。
他们把早已沤好的农家肥用架子车一车车拉到地里,一车一堆地先堆放起来。
我记事起村里已有了犁地的拖拉机,刚开始只有一台,机器昼夜不停,等轮到谁家犁地了,就全家上阵,把粪均匀地撒到地里。
只等犁铧波浪一样,把土地深翻,把粪埋在下面,好了,这时的庄稼汉才会长出一口气,明年的丰收心里总算有底了。
③接下来就是耙了,为了把坷垃耙碎,人们还要在耙上放一块儿石头,几个人用绳子拉着耙,一圈一圈地在地里奔走。
刚开始泥土很虚,几乎陷到人的腿肚子,庄稼汉们赤着脚,一步一步地往前迈着,弓着背,身形像虾,力度则可比纤夫拉纤。
秋天,中午前后天气还很热,抵得上三伏天,庄稼汉不但是能出力的汉子,更是能流汗的“汗子”;庄稼不但是用水浇灌的,更是用汗浇灌的。
渴了,他们就抱起盛着凉白开的水罐一顿“牛饮”;累了,他们就躺在土坷垃越来越小的土地上舒展下四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碗宗崇茂①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
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
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回我的家中。
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
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
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
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
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
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
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
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
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而现在,父亲却象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
我悄悄地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母亲说:“早晓得了。
”“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
”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
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最优秀的学生》,回答小题。
最优秀的学生①那年那天,我被一个很不显眼的学生感动了。
②那是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报名阶段,我们班有两个项目一直没人报,动员也不行。
其中一个是女生100 米,这个项目成了本班的一大羞事,从来拿不了名次不说,还出了几个笑话,比如被甩得太远干脆坐下不跑了,比如被喝倒彩站住哇哇大叫起来……反正我们班的女生都恨透了这个项目。
③那天自习课,我正在办公室里愁这件事,一个女生喊报告进来,红着脸很认真地说:“我想报100米”。
④我有点吃惊,看着她一时无语。
她又说:“放心,我会跑出好成绩!”⑤我怕我的异常反应有伤她的自尊,忙说:“好吧,我考虑一下,你先回去吧!”⑥她转身走时又说了一句:“老师,相信我!”⑦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她的请求。
张梅,女生中最不显眼的一个,黑胖憨厚,而且肢体动作显然比常人迟钝一些,她从来没违反过任何纪律,但也从来没有迸发过任何光彩,学习成绩排在后15名,没参加过任何赛事,在班级赛跑中她也是跑得最慢的一个,成绩尚未达到及格线。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无可指责也无可指望的憨厚孩子,平日也不大留意她,单独说话这还是第一次。
⑧可是,就这一次,我发现她的言语和姿态里有一种奇特的东西,一时理不清,但让我感动。
想来想去,我决定答应她的请求。
在班会上我对她提出了表扬,果然,全班哄笑起来。
我发现她只是笑了笑,起身说:“谢谢老师!”⑨运动会中,我最关注的就是女生百米了,我知道张梅取得名次是不可能的,究竟在关注什么,我自己也不大明确。
终于到女生百米比赛了,我在终点张望着,内心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起跑时,张梅就迟缓了一步,前方各班的巾帼名将们几乎没有差距,狂风一团,张梅一开始就被孤零零地甩在了后面。
第一名冲线时,她离终点至少还有40米。
全场气氛却异常热烈,笑声、叫声海啸一般。
⑩我紧盯着张梅的每一个动作,很快我看懂了,真正感动了:她拼尽了全力在跑,她几乎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只是尽最大努力完成比赛,当跑道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她反而发挥正常了,更有拼搏的劲头了,没有怯场,没有逃避,而是越跑越快。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怀李叔同先生(节选)丰子恺①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老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
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
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
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
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
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
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
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牌气,上音乐课必早到。
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②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
但他不立刻责备,比及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
”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
比及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个后他微微一鞠躬,暗示“你出去罢”。
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
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的老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老师最有权威,由于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原故。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谁穿了我们遗弃的校服安宁①在一个小花园里,碰到一位散步的老人,他的脸上,没有过多的悲喜,表情有些忧伤。
他的肌肤,因为常年的劳作,已经显得锈迹斑斑,犹如枯朽的树皮。
而裹在瘦弱骨架上的那身独特的衣服,则将他与这个城市的格格不入,衬托得越发鲜明。
②那是一身中学生的校服。
我从侧面,可以看见胸前写有“育才中学”几个小字。
这显然是他读中学的孙子丢弃不穿的校服。
校服原来的主人,当是一个热爱漫画的小男生,因为背后的空白处,画着一对牵手的小人儿,亲密无间地依偎在一起,旁边飞出一行可爱的彩字:我要永远陪你在一起。
想来老人的小孙子,一定是心里喜欢上了某个女孩,而且异常大胆地在校服上表露出来。
而老人定是看不懂这些的,校服在他这里,只是一件可以避寒的衣服,不应该被弃置一旁浪费掉。
③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最讨厌肥大难看的校服,没有别的同学的勇气,在校服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写下信仰的格言,可以让校服变得另类一些;亦没有勇气,和父母要额外的钱,买喜欢的裙子,所以只好每日委屈地穿着它,如一只被排挤走失的野猫一样,自卑地走来走去。
④所以中学毕业的时候,戒便迫不及待地从校服里蜕皮。
而母亲,却是从此眷恋上了我的蓝白相间的校服。
她穿着它下地劳作,外出买菜,在路上为一些琐事跟人争吵,或者因为疲惫,在田间地头睡了过去。
有时候弟弟会笑话她,说她是我的校友,而且,远比我对学校忠贞和热爱,可以将校服穿上几年而不厌倦。
母亲总是笑笑,说:多好的衣服,结实、耐脏,穿起来从不会心疼,野生的一样,不娇贵。
⑤可是我却因此有过自卑。
记得是在路上,与自己的老师相遇。
我很迅速地以老师的眼光将母亲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穿着校服的母亲犹如一个傻笨的学生,带着一股子乡野气,我的脸腾地红了。
之前,校服在她的身上,不过是一件勉强算得上得体的衣服,但在那一刻,我却窥见了校服的滑稽与尴尬。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
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
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
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
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
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
”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
”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
”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
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⑪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⑥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新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新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课外现代文《毽子里的铜钱》①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②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
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
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③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
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
”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
”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
”她就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④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
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⑤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⑥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
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⑦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⑧我摇摇头不肯接。
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
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⑨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
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么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③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泰戈尔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的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酸了?大家断定书中藏有纸钞,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某某。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④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⑤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得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闷闷不乐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⑥想来也是。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老山界(节选)陆定一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
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
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第①段写景的观察点是________,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是________。
(2)第⑪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感觉角度突出夜之“寒”,从________觉角度暗示山之________ ,从________觉角度反衬夜之________。
(每处填一字)(3)第①段中“奇观”奇在哪?“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答案】(1)山脚;山腰(2)视;高;听;静(3)参考示例:“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艰险吓倒。
“奇观”不仅指向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解析】【分析】(1)依据“从山脚向上望”可知,第⑴段作者写景的观察点是“山脚”;依据“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可知,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是“山腰”。
据此填写作答。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从视觉角度描写了老山界的高;语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采用的是以声衬静的写法,从听觉的角度写其“静”。
据此可填写作答。
(3)本题作答可结合“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所描写的山的景色及红军战士们的行为来概括。
通过“奇观”一词的使用,既准确形象地写出山路的陡峭,更表现了红军丝毫没有被眼前的艰险所吓倒,突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抒发了作者对红军战士们的赞叹之情。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山脚;山腰⑵视;高;听;静⑶参考示例:“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艰险吓倒。
“奇观”不仅指向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写作的观察点,注意结合文段内容,提炼作者是站在山的那个角度观察的即可。
⑵本题考查写作角度及内容的把握。
通读第⑪段,明确写作的角度有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写作的角度和突出的内容。
⑶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抓住语段根据句子的理解,明确“奇观”奇的所在,结合全文内容,明确“奇观包含的作者感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狗·猫·鼠舒婷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
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
行程真是漫长。
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
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
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
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
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
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
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
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
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
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
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
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公猫。
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
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
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
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他只好把猫抱回窝里,猫却再不喝牛奶,只叫着。
我蹲在猫窝前束手无策。
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小咪,快好起来呀,我留巧克力给你。
”我却默祷:“猫啊,你若真这么疼痛,不如去了吧。
”猫那样看着我,嘤嘤诉说着什么,两只琥珀色的眼睛里,孤独、忧伤、对生存的渴望和恐惧一览无余,令我刻骨铭心。
一只不足月的小猫何以能如此体悟生命的全部含义呢?次日清晨起来,连猫窝也不见。
丈夫说,猫死了。
许久,儿子不再吵着养猫。
养蜗牛,我二话没说把透明的糖果盒出让、,养蚕,是我夜间冒大雨执手电到园子里采桑叶。
现在家中养五头呆鱼,是那种普通金鱼,从不搔首弄姿,只在鱼缸里沉思默想,养了两年未见长大。
还养一只笨鸟。
原先还养过一只善鸣的黄鹂,引得许多人探头探脑,不久便被千方百计盗走。
现在这只鸟安全可靠也不扰人,儿子拉小提琴时,它偶尔啾啾出声以示高深。
最后一只是懒龟,养在洗濯池里,背上竞长青苔,可见入定之功力,不亚闹市高僧。
丈夫下班,说最新潮的儿童玩具是熊鼠。
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
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哇”地长呼一声。
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
儿子没了耐心,仗其写字能力略有长进,在我床头贴一大字报抗议:熊鼠啊,你在哪里?星期日,丈夫率我与儿子浩浩荡荡到厦门花鸟市场接驾。
一家家商店都答熊鼠已卖完,下一胎至少等三个月,只余一只只特别编制的铁丝笼空空如也。
但在一只窄小仅足容身的铁丝笼里,因了一只美丽的大松鼠,眼睛机智灵活,尾巴蓬松高贵。
儿子被勾了魂,我悄悄问价,答:八百元。
赶紧把打开的小钱包咔地合上,拉起儿子就走。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
只见那松鼠在铁笼里无休无止地翻跟斗,大尾巴张开,那样轻捷那样不顾一切几近凄凉,仿佛一种竭尽全力的告别仪式。
从此对铁笼之物绝念。
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
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勉强足矣。
(有删改)(1)儿子在养猫过程中,有哪些表现?(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
(3)儿子为什么要在“我”床头贴一张“熊鼠啊,你在哪里?”的大字报?(4)选文题目“狗·猫·鼠”改为“养小动物”,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答案】(1)①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②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③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④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⑤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我”舍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我”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
(4)不好。
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狗·猫·鼠”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解析】【分析】(1)细读文章可知,从“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
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概括出: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从“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
那猫也把嘴张得大大,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概括出: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从“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
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
”概括出: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从“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
”概括出: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从“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概括出: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
(2)“打绊”是对儿子的动作描写。
“频频回眸”是对我的的神态描写。
结合语境可知,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
(3)从“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
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哇”地长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