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论技术的异化与生态文明
--雾霾引发的思考
姓名:王宝军
学号:SY1302129
任课教师:叶山岭
上课地点:主M102
完成时间:2014年4月13日
论技术的异化与生态文明
--雾霾引发的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对未来社会前景的一个展望。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空间。
早在上世纪30 年代,海德格尔就意识到了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不合理利用,必将对人类的良性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意识到现代技术的异化不仅将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对人自身的发展也构成强有力的挤压。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
海德格尔在对技术本质的追问中,提出了攻克技术异化带来的威胁,发展一种合尺度的生态技术,将有助于我们去构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雾霾;异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当前环境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那么,就近来的大气形势来看,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2013年1月13日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湘潭路段上,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的9小时里,连续发生40多起交通事故,当天,广西全州县境内衡阳-昆明高速公路泉州湘桂收费站附近,也发生20车追尾相撞事故,导致1人死亡15人受伤。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了交通通行、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常工作,人们就是在这种浑浊的、难闻的味道中无可奈何的生活着。
给人们带来是惊讶、恐怕和愤怒;同时,使生活在雾霾下的人们频发患上呼吸道感染、呼吸过敏等疾病。
据报道,在北京、济南、石家庄等地因雾霾天气而害上这种疾病的人数飙升了7-8倍。
雾霾直接或间接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了。
雾霾天气危害之大,一时难以估算。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
一、雾霾
雾霾天气是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1]。
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形成的是雾; 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逐渐转化成霾。
雾与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发生是相对湿度大90% 、能见度小于1.0km 时大气浑浊导致
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 ~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存在差异,霾粒子的直径比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直径为0. 001 ~10. 000μm,平均为1 ~2μm。
[2]
二、雾霾的成因
一般我们所见到的低能见度雾霾情况都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其中雾产生的条件是:一、低空湿度大,空气接近饱和; 二、大气层结很稳定( 大气稳定度为F),风速小,风力只有一二级空气不产生对流,低空水汽漂浮在这一地区,不向周围扩散; 三、存在冷却条件。
每年秋冬季节,在中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风力较小; 大气层结稳定,通常都有逆温层出现; 部分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 在上述地区,夜间天空晴朗少云,辐射降温幅度比较明显,湿空气饱和凝结,形成大雾。
在外因作用下,可加速雾的形成,如尘埃、烟雾、污染细微颗粒物容易使雾变得更浓。
霾产生的条件是:一、控制当地的气团性质稳定; 二、空气中存在大量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小霾粒子,使大气混浊。
当空气中存在大量霾粒子使大气混浊,造成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 时,就会出现霾或雾霾天气。
霾的出现表明大气已受到污染。
在实际中,雾霾的产生往往与大气逆温现象( 大气层结稳定的一类现象) 相伴发生,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生雾霾天气。
这是因为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气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产生短时间的熏烟污染,从而加重地面空气污染程度。
从雾霾产生的条件来看,其中雾产生的三个条件均受天气或气候影响,目前人为难以控制; 而霾产生的两个条件其中当地气团性质稳定受天气或气候影响,人为难以控制,但空气中存在的大量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小霾粒子主要来自于人为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与车辆尾气、燃煤烟气、扬尘等污染物有关。
另外,也与部分地区农村大田植物秸杆焚烧有关。
由于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近地表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
由此可见,工业技术的人为使用不当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诱因。
三、异化的本质
在研究技术异化之前,我们必须先追问技术的本质,寻求“技术本身是什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曾给技术下过一个极为简洁的定义“他说: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又出
现了许多信息社会特有的新特征。
首先,技术活动的领域大大拓宽了,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活动,是生产劳动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进行科学探索的活动和手段。
其次,在技术原理的形成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的因素加强了,技术不再是单纯经验的产物,而主要是科学物化的结果。
最后,技术活动中硬件的作用开始减弱,软件的作用迅速增强,因此,我们认为技术是人们运用知识、信息、经验和技能,并借助于物质手段以达到认识、改造和建设世界的完整系统和过程。
这种理解揭示了技术的四个层面:第一,技术是硬的物质手段和力量,主要包括劳动工具、设备、装置、器械等。
第二,技术是软的方法和能力,包括方术、方法、技能、技巧、程序、语言、软件等。
第三,技术是显的信息和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文献、资料、专利、知识等表达、显示和蕴藏的技术。
第四,技术是动的过程和机制,括控制、调节前三种技术形态的过程和一系列使其行之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产生预期效果的决策、计划、管理和组织的过程与机制。
整意义上的技术是上述四个层面的有机统一。
[3] “异化”(Ahenation)一词最早始于黑格尔,意指“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成了支配人的异化力量”[4]。
,费尔巴哈则赋予“异化”这样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5]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异化”的意义基础上,再次赋予“异化”以新的内容:“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这种财富的占有以至于劳动本身和人的本质都异化为与工人相敌对的异己力量”。
[6]在这里,马克思将“异化”界定为: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所产生出的产物(客体)成为外在的力量,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技术异化是一般异化概念的引伸和扩展,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时候,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现代技术反而变成了统治人、压制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
作为异己力量的现代技术反过来支配人类,它不但不是“为我”的,而是“反我的”技术使人类成为巨人,又可以把人改造成非人。
这就是技术的异化“一是与技术相伴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枯竭等负面效应,其后果是造成人类物质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严重阻碍了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与技术相伴生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衰退,其主要表现是人性的压抑,道德风尚的低落”。
人类发展技术的初衷是为了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和奴役,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和解放"然而,由于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非人性化的因素,当它缺乏正确的引导机制时,就必然会走向异化"如果不加节制地任由其自由发展,无疑会变为
生态危机的加速器,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四、技术异化对生态的负面效应
技术的负面作用,就是技术负价值的体现"在工业文明时期,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得一种新的支配自然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随着人类的认识由宏观深入到微观和宇宙,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它创造了古人所无法梦想的巨大财富,也出现了种种生态危机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利于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无机环境日益蜕变"无机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遵循物理化学规律发展变化的无机环境"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也离不开无机环境提供的物质支持"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人类所处的无机环境发生着巨大的蜕变,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和人类进行物质生产"这些无机环境的蜕变包括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的破坏!重金属物质的富集!水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污染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工业化和生态恶化的内在联系"人类在运用新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加剧和引发了灾害性的环境变化"当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引起环境污染问题既表现在普遍工业“三废”等污染中,又突出体现在一系列“高技术型”污染,比如合成化学物质污染!基因污染等,破坏生态平衡,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公害"另一方面,有机环境也在日益恶化"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崩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等种种生态危机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人类依靠先进的技术增强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力量,导致了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枯竭,同时还破坏了有机生态环境"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无论是无机生态环境蜕变,还是有机生态环境的恶化,都破坏了某种自然的平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现实中,人们所遵循的是这样的逻辑: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将环境!资源问题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于以环境!资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而心安理得地破坏和污染环境"人们为着不同目的!以不同方式利用技术时,所关心的只是利益主体本身的短期利益,而对环境!资源等社会公共产品和利益较轻视"特别是在发展初期,人们都特别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环境!资源等问题起初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生态危机。
五、基于技术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战胜雾霾
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是一种违背了自然和人性的展现方式,使人类无法诗意地栖居。
[7]既然现代异化的技术不仅违背了自然的展现方式,对人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违背人的展现方式,对人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严重挤压,使得人性缺失,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那么,要建
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就要解决好技术的难题。
康芒纳在1990 年完成的《与地球和平共处》一书中,也提出了要从源头上对技术进行调整与改进,以确保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要解决技术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能否构建生态的技术体系,发展生态技术,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要构建生态技术体系,发展生态技术,首先要破除以往效率至上的原则。
效率至上使得技术本身摆脱了文化对其的束缚,任其恣意发展,使得技术本身成为了一切的衡量标准。
人则异化沦为技术的奴隶,受技术的限定和强制。
技术要成为生态的技术,就必须有一个生态文化将其框架起来,使其受文化的制约,合生态的发展。
其次,发展生态技术。
其核心应该是人的生态化,因为只有人生态化了,符合生态伦理的发展了,作为其手段也好、工具也罢的技术才能保证生态性。
“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人性应该是生态伦理何以存在的根本性因由。
”[8] 保证人性向自然的生成,合自然的发展,才能进一步保证技术向生态的发展,合自然的进步。
我们完全有理由将生态学的伦理原则用于指导人类的行为,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标准,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来构建技术。
再次,按照马克思物质变换的生态伦理思想,人不仅要取于自然,也要给予自然。
那么同样的道理,技术不仅仅只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对自然界做出改变,也要用来保护自然界、改善自然界,从而满足自然界自身的平衡发展需求。
[9]基于此,生态技术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遵循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保证经济利益获得的同时,保护环境效益可得,节约能源、资源,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生态技术区别于传统现代技术,是一种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的技术,摆脱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而是一种完整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不仅仅满足人类无线膨胀的经济需求,也要力保人类的生存需求;总之,生态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应该是一种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基础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多赢的一种技术。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社会,作为一个可以保障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追求,而应该是也必然是全人类的追求。
作为生活在同一个星球的上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而当前,随着现代技术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全力去解决的问题。
技术作为时代的产物,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作为历史发展的鉴定者。
我们不可能去摒弃它,相反应该保护它继续向前发展。
[10]而面对现代技术不合理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我们作为理性的人,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构建一种合生态的技术,既要保证作为社会推动力的技术可持续的发展,也要力保我们人类自身利益的实现。
也即要实现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三赢局面,从而迎接天蓝、地绿、水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彻底战胜雾霾天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刘华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J]理论与实践,2012( 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海德格尔选集(下)[M]. 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8]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求实学刊,2004(6).
[10]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