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是为医生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手术室护理
人员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职业危险因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
康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器械的锋利度、
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手术室内的噪音和光线等。
这些因素
都可能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手部切割伤、感染、耳聋等。
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自我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
其次,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正确使用和保管手术器械,避免因器械不
当使用而导致的伤害。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专注和警觉,避免手部误伤。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防护用品,避免感染和污染物的侵害。
此外,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手术室内的环境卫生和通风情况,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和强光线环境下。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最后,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疏
忽和错误。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之,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职
业危险因素。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自我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
健康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科手术项目的普遍开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无规律、繁忙等特点,而且受到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各种因素影响,对护士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护士在工作中的自身防护已成为护士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自身防护工作。
长时间空腹操作手术室工作经常是连续4~8小时不能供给饮食,常可发生低血糖,甚至虚脱。
长期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因此,在术前应了解清楚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的前夜应保证睡眠充足,术前早餐应摄取高蛋白、高脂肪的固体食物,以减缓胃排空时间,并饮适量的水。
如手术时间长,术中应适当加餐。
理化因素安全用电:手术室护士接触的电器设备多,如电凝、高频电刀、电钻、吸引器、电工作站等,只有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才能使患者或自己免遭电击意外。
所有电器、器材操作前应按操作规程兑接好操作线路及用具,再接通电源,使用完毕应先切断电源再拆除操作线路及用具。
导线毁损破裂处应及时更换,以防漏电。
切忌裸露或用胶布黏贴及继续使用。
手术室应有足够的插座和配电盘,插头插座应完好无缺并相符,配电盘应置于干燥不易触及的地方。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全麻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及高频电刀使用时发散出的气味,这些污染对人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作为空气消毒的薰箱内常用的醛类消毒剂,对人体有刺激、诱变及致癌的作用,常使人出现流泪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类全麻药长期接触引起肝肾病变等。
为预防化学制剂对人体的损害,应定期换气,加强手术室内的空气流通,操作者应带好口罩以防吸入。
消毒液的配置剂量应准确,防止过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影响。
进行吸入麻醉时,应先检查麻醉机的密闭程度,以减少空气中的药液浓度,减少污染。
射线:术中造影、摄片及在电透直视下的手术开展,手术室护士较多的受到射线的照射,少量多次的接触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或使胎儿畸形,故护士在操作时应适当穿戴防护用具,尽量避免照射,孕期要避免与射线接触。
浅谈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浅谈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我院是一所专科性医院,随着近一年来手术量的逐渐增大,职业损伤的危险也在逐渐增加,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
同时手术室还有常备的各种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锐利的手术器材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职业危害因素1.1感染因素手术是护士每天的工作中都会接触到患者的呼吸道、血液、体液、分泌物、渗出物等,由于锐器损伤、污血溅到皮肤和眼睛,很容易被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次性感染。
我院产科手术较多,而且手术频率较快,在对针刺伤、锐利器械刺伤和羊水外溅发生率相比较高。
1.2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甲醛及每天侵泡器械的戊二醛挥发出的气味,以及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和腹腔镜所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它可以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粘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1.3物理因素护士在工作中护士工作中有受到辐射、触电、烫伤、噪声等危害的可能,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护理参与实施放射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受到放射线的危害最为严重,由于大多数护士不具备放射防护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自我防护,易受损伤。
有报道从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放射线而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生殖结果及放射病者比例较高。
1.4 护士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姿势因素手术量大经常工作超时,护士超负荷劳动,对护士的身体及精神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疲,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几率会增加。
专家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弯盘内 , 可减少传递过程中被 锐器刺伤 的概率 。
③尽量使用安全性能好 的利器 、 注射器 。 ④利器使用后处理应 以简便不伤人为原则 , 用硬 质容器 采 装利器 , 手术后 的缝针 、 刀片 、 穿刺针 针芯等放 置于带盖的塑料
桶 内 , 一 由专 人 处 理 。 统
防护意识不强 , 患者进行侵 入性操作 时不戴手 套 , 对 并错 误地认为不方便 , 没有必要 。 配合手术传递器械时 , 直接接触锐
9 护 理人员 中有 9 6名 3人 为 患
限 1年 ~ 6年 ; 龄 2 2 年 0岁 ~ 9岁 ; 专 学 历 6 4 大 4人 、 科 学 历 本
3 6人 。
9 . %, 中 在输 液拔 针 、 射 器毁 形 、 掰 安瓿 等 环 节 。 74 8 集 注 手
23 损伤后 处理情况 - 采用 自制调查 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 由专
乱 , 中有 数 , 心 以较 好 的心 理 素 质 应 对 , 免利 器 损 伤 , 少 和 消 避 减
3 安 全 操 作 。 全 注 射 安 ① 正 确 使用 各 种 锐 器 , 格遵 守操 作 规 程 , 练 掌 握 各种 利 严 熟
器的操作方法。穿刺时注意力要集中 , 防止穿刺针刺伤 自己或他
2
结 果
发 放 问卷 10份 , 0 回收 9 6份 , 效 回收 率 9 %. 有 6
人员职业损 伤的原 因、 部位及损伤 后处理情 况的探讨 , 以提高
护 理 人 员 的 自我 防护 能 力 , 加强 标 准 防护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调 查 对 象 . 我 院 t0名 临 床 护 理 人 员 , 工 作 年 0
种职业性危险因素 中。 当执行护理操作时 , 若不注意加强 自身 防护 , 会造成职业性损伤 , 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手术室护士是协助外科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专业人员,其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职业危害因素。
如何有效地预防并减少这些危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和身体造成的影响,是现代医疗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室环境的影响、长时间站立和劳累工作、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侵袭、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手术器械切割、化学危害等。
手术室环境的影响是导致手术室护士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如手术室过冷、潮湿的空气会引起手术室护士的关节疼痛和呼吸系统疾病。
手术室中使用的手术灯、电子设备等也会对手术室护士产生一定的光、电磁辐射危害,易引发妇女月经紊乱、生殖系统、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采取防护措施,如穿合适大小的手术服、戴透明护目镜、维护良好的室内通风等。
长时间站立和劳累工作也是导致手术室护士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时间紧张,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紧张专注,久而久之,会出现腰背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曲张等问题。
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注意休息,学会正确的姿势,与其他手术室工作人员分担工作任务等。
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侵袭是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另一个职业危害因素。
手术室中的病人可能会携带各种细菌、病毒等,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也会产生有害微生物,这样很容易使手术室护士感染疾病。
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戴帽等,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开展预防性感染。
手术室护士还面临放射性、电磁、音量、化学尘埃等的辐射危害。
放射性物质的侵入会引发放射性疾病,电磁辐射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疾病,化学危害则会引起呼吸道、皮肤等方面的疾病。
因此,在HANDy 相关度的防护装备中,隔音耳机、立体声耳机、防噪耳塞等都是不可少的。
总之,手术室护士是专业的医疗人员,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全科医生·身体管理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保持良好心态也是养肺的一剂良方。
心情愉悦,人体气机才能通畅。
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手术治疗、高危护理操作集中、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重要部门,因其环境密闭,护理工作繁重,以及是挥发性麻醉剂和化学制剂污染、病毒污染的高危区,使得手术室护士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已知明确的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涉及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理及心理危害等方面,为尽可能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一)物理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面临的物理危害因素主要体现于仪器设备噪音危害、射线危害等方面,其中,长期受噪音影响,会让手术室护士感到焦虑、烦躁,影响其工作开展;射线危害体现于在手术室中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射线,使得护士面临致癌或致畸的风险。
(二)化学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化学危害因素主要体现于麻醉气体吸入危害、化学消毒剂使用危害等方面,其中,麻醉气体吸入会对护士身体脏器构成一定危害,致使其淋巴肿瘤发病率升高;化学消毒剂会对护士呼吸道、皮肤构成一定危害,甚至会令接触者出现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水肿、肺癌等病症。
(三)生理及心理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工作任务繁重、节奏紧凑,一系列手术工作具有高强度性、无规律性、高危性等特征,长期处于该种工作环境下,会让护士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健康问题。
室护士应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一)对物理危害的自身防护一方面,应合理控制手术室仪器设备音量,对仪器设备开展专门管理,并适时对仪器设备予以检修,以及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
另一方面,为减少射线危害,手术室护士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如在拍片过程中应当穿戴好护目镜、铅衣、含铅围脖等。
(二)对化学危害的自身防护手术室护士应当保证手术室空气新鲜、流通,有效掌握各类药物的性能,佩戴好防护手套后方可解除消毒剂。
同时,借助排气管对麻醉气体予以排除,尽可能减少手术室内的麻醉气体浓度。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几种方法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几种方法随着手术室人员的增多,尤其是涉及到精细手术的时候,手术室护士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手术室护士需要注意诸多自我防护的方法以保护自己。
一、注意实施基础防护首先,手术室护士需要注意实施基础防护措施,例如戴好口罩、手套、洗好并穿上干净的手术服等。
此外,手术室护士还需要在手术室内按照医院卫生标准进行严格消毒。
这些方法虽然基础,但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室内病菌的扩散和交叉感染。
二、注意自身卫生手术室护士在手术现场工作时,很容易接触到病理性体液,因此在换手套和更换手术巾时需要特别小心。
同时,护士需要将暴露在外部的皮肤部位尽量减少,例如需要挽起袖子时,需要仅仅挽起手臂而避免将胳膊伸出袖子外。
三、注意呼吸道保护手术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手术室会产生一定浓度的麻醉气体等物质,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时需要注意呼吸保护。
久坐会让胸口压迫,应该定时站走,多呼吸新鲜空气,保证身体的健康,同时还需要定期去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
四、注意与同事的多次沟通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多数情况下需要团队作业,工作内容也是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时需要与同事多次沟通交流,切实落实安全措施,保证安全完成手术过程。
五、注意紧急处理措施的备选手术室护士应该了解医院的应急处理程序,做好备选措施,防范潜在风险。
如果发现病人患有手足口病、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当直接向上报告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需要注意实施基础防护、注意自身卫生、注意呼吸道保护、注意与同事的多次沟通以及注意紧急处理措施的备选等一系列自我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作为医护人员,护士的职责重大,积极落实自我防护措施,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不当的消毒、手术医疗和相关疾病预防知识需认真学习掌握,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浅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沛 的面 对 工 作 和 生 活 。饮 食 供 给 能 量 , 持 体 温 ,构造 更新 人 体 维 调 因 非语 言 性 沟 通 技 巧 :交 谈 时 的面 部 表 情 ,目光 , 势 ,动 作 以 及 组 织 , 节体 内 的 各种 生 理 功 能 。 此要 告诉 病 人 合 理 搭 配 饮 食 , 姿 有利 于 谈话 时 的语 气 , 调 都 属 于 非 语言 性 沟 通 。良好 的 姿 势 应 该 是 不 供 给 机 体 合 理 的 营 养 。在疾 病 的护 理 中合 理 搭 配 与调 节 , 声 使 病 人 感到 紧张 不 安 , 让 病人 觉 得 自然 和 舒 适 , 理 人 员在 与 加 快 疾 病 的恢 复 与体 质 的增 强 。 更 护 病 人 交谈 时 ,应 面 带 微 笑 ,温 和 亲切 ,语 言 平 稳 ,节 奏 适 中 ,还 3急救护理 现 场 救 护 运 送 ,是 一 门 专 业 性 . 术 性 . 技 和道 德 性 很 强 的技 要 注意 与病 人 的 目光 恰 当的 接 触 , 从 短暂 的 目光接 触 中 判断 病 并 术, 长期 以 来 被人 们 所 重 视 , 为 一 个社 区 医 院 的 护理 工 作 者 , 作 必 人 的心 理 状 态 。 须要 重 视 这 一 工 作 , 的需 要 现 场 急救 , 的 需 要 送 大 医 院转 诊 有 有 13 . 合理 使 用 简 便 易 行 的 心理 治 疗 方法 , 主 要 有 ① 倾 听 其 耐 心 倾听 病 人 的诉 说 ,护士 在倾 听 时 , 度 要 和 气 , 意 力 要 集 态 注 中 , 般 不 打 断 患 者 的 话 , 时 比长 篇 大 论 的 解 释 要 好 的 多。② 一 有 解释; 对病 人 的 问题 有 了 切 实的 了解 以后 , 病 人 进行 切 合 实 际 的 向 解 释 , 释 时 要 注 意 科 学 性 ,清楚 明 白。④ 保证 :在 保 证 时 语 言 解 要 坚 定 有 力 ,又 必 须 以 事 实 为依 据 , 能 轻 加 许 诺 , 则 将 失 去 不 否 病 人 的 信 任 。④ 建 议 :向 病 人提 出建 议 时 要 谨 慎 , 意 不 能 替 病 注
浅谈试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浅谈试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浅谈试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卫生管理学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空气污染、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等。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危害因素1.1空气污染1.1.1麻醉剂手术室使用大量麻醉剂如异氟醚等。
这些麻醉剂可呈气态弥散于空气中,也可经病人吸入后排出大量麻醉废气,长期接触可导致麻醉废气在体内蓄积危害健康。
1.1.2紫外线手术室普遍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紫外线能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活跃的不稳定的有毒的臭氧。
1.1.3化学消毒剂及电刀日常工作中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戍二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碘伏等挥发出的气味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
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对人的皮肤、眼结膜、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致癌的作用,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头痛、胸闷、气喘、咽喉炎、眼灼伤及肺炎等症状。
1.2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使用大量的仪器设备,因空气潮湿,连接或操作不当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常有漏电、短路现象发生。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1.3X线照射手术过程中,特别是骨科手术,常需影像学辅助,护理人员经常受到X线照射,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产生多种伤害,如造血功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1.4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
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

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护士作为从事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承担着解除患者病痛、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手术室护士作为其中一支专业队伍,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医疗环境,职业工作性质等对医护人员的侵害,为了消除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我们医护人员有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1 职业危害的范围,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程度:手术室职业危害主要是指:医疗环境及其职业性质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物理和化学损伤:1.1 电击手术室工作人员常年与大量的电器设备、手术器械打交道,难以避免的遭受电击,因此手术室需专线、专电,触电对人体的影响轻重不一,轻者引起惊跳反映,重者可导致室颤死亡。
1.2 刺伤在临床上,护士被污染锐器刺伤占大多数,其原因是护士频繁接触污染锐器而且由于收集和处理锐器的方法欠妥,因此很容易被刺伤。
1.3 各种仪器和电器设备会产生各种噪音,可引起失眠或睡眠中的脑电图改变当手术室内噪音在70dB以上,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大,同时它也能对人的听力产生影响,导致精神分散,影响手术关键时刻的注意力,也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
1.4 射线时常接触激光、电离辐射及某些射线,易导致损伤,X射线可致癌,对遗传和造血系统、眼睛、皮肤有损害,若防护不当,对身心的危害也相当严重,甚至产生射线蓄积效应。
1.5 药物麻醉药、化疗药、放射性药、消毒剂,加上手术室相当密闭,空气不流通都会有伤害。
1.6 吸入性麻醉药长期接触可导致肝脏损害,有报道全麻药物可造成孕妇自发流产或畸胎血管瘤。
1.7 化学消毒剂手术室的各种消毒剂(碘、酒精、甲醛、戊二醛)这些对人体的皮肤、胃肠道、呼吸道都存在不良的影响,引起哮喘、职业性皮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
1.8 紫外线常时间接触紫外线灯易损伤角膜和皮肤。
1.9 体力损伤医务人员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固定的工作姿势,腰腿部长期受力,易造成劳损和下肢静脉曲张,无影灯强化刺激引起眼皮疲劳,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低头工作,并且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易患颈椎病,产生心里疲劳。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职责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促进患者康复。
然而,手术室护士在职业生涯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给其健康与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自我防护对策。
二、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1. 噪音污染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手术设备和手术器械,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下容易引起听力损害,甚至导致失聪。
2. 聚集性感染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易感染的环境中,尤其在手术过程中会遭受污染、感染等危险。
细菌和病毒在这种环境中传播较快,容易使护士身体免疫力下降,发生聚集性感染。
3. 电辐射手术设备的使用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护士长期进行观察、调节和操作这些设备会产生电辐射侵害。
4. 化学危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药品、消毒剂等化学制品,可能存在化学毒性,引起呼吸、皮肤等各种问题。
5. 重体力劳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比如搬动病床、患者、器械等大件物品,长期下来会导致骨骼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三、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对策1. 噪音污染方面可以降低手术室内噪音,换上降噪耳机,使用噪音防护耳塞等,避免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
2. 聚集性感染方面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洗手、戴口罩等措施,避免手术室感染给自身和众人带来危害,同时加强对细菌、病毒传播的知识了解,拥有充足的防护措施。
3. 电辐射方面在使用手术设备时,应该合理摆放和使用设备,维护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对于操作设备多且持续时间长的护士,可佩戴电磁防护服或手套等安全防护措施。
4. 化学危害方面在使用药品、消毒剂等化学制品时应当全程戴手套,对于患有过敏性体质的护士,应该避免接触或研究相关物品。
5. 重体力劳动方面应该定时进行放松、伸展,进行体育锻炼或者瑜伽活动收缩筋骨,加强腰椎、脊柱等保护,避免长时间站立工作等。
四、结语手术室护士作为医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但其工作也会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
手术室护士应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如何进行自我防护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类型手术也在普遍开展。
而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科室,目前已经被医院列为了高危易感染的科室,其工作性质也间接决定了手术室中的护士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
目前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增加,对手术室中护士的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手术室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物理、化学等诸多的有害因素。
而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对于在手术室工作中的护士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1.手术室中常见的危害因素1.病原微生物感染由于手术室的护士每天工作都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分泌物和渗出物等病微生物的侵袭。
而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尤其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相关疾病,都是直接通过血液、注射、手术进行传播的,而这些疾病到目前为止也无法彻底的根治,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据相关报道,每年因血源性传播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其中乙肝病毒是在手术室内最为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物理因素手术室中会使用大量的设备和仪器,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受到辐射、噪音,或者是因设备操作不当、老化而导致触电、烫伤等危害。
尤其是在护理放射性诊治的患者过程中,受到放射性的危害更加严重,而大多数的护士都对放射防护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很好的进行自我防护,因此极易受伤。
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有部分从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放射线,而导致出现恶性肿瘤、白血病以及其他放射病。
1.化学因素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造成自身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危害。
比如化学制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都是有挥发性的化学制剂,一旦长时间的吸入过量浓度较高的戊二醛和含有氯的空气,会直接引起皮肤出现灼烧、头痛、头晕,胸闷以及喉咙干痒等症状,据相关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院资料显示:医院里面使用了159种对皮肤或者眼睛有刺激的物品,其中有135种是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品。
浅谈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

浅谈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手术室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现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不断发展,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
首先是工作节奏快、工作时间长,同时还可能受到化学试剂和挥发性麻醉剂污染的空气及射线、电灼、微波、超声等危害因素的影响。
为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现将各种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论述如下。
1 手术室工作的性质由于手术室工作无规律、连续时间长、手术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使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1]; 长时间站立可引起或加重某些疾病的发生,如下肢静脉曲张、痔疮等;饮食的无规律可引起胃肠疾病;连续手术站立相对固定姿势,易使医护人员发生颈椎病。
为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吃饭、穿弹力袜,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无菌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姿势,改变坐姿,适当调整洗手与巡回次数;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手术间隙放背景音乐,放松情绪,以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
2 各种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手术室医护人员每日工作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毒剂、残余麻醉气体的环境中,甲醛、戊二醛、含氯制剂等化学毒剂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可导致头痛、头晕,特别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因此,手术间在进行消毒时不要进入,使用化学毒剂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吸入或直接接触,全麻病人应先检查麻醉机密闭性,减少药液散发在空气中,同时加强手术室的通风,对孕期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3 一些物理因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紫外线、X射线、臭氧、微波和各种噪声的污染。
X射线可致癌,可造成生殖和血液、造血系统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医护人员紧张、焦虑、脉搏加快,从而造成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术中易引起差错发生,因此,在使用X射线时,要求参加手术人员穿铅衣、戴铅帽,减少人员出入。
尽可能选择噪声小的设备,对仪器定期维护,减少噪声,手术室内要保持安静,禁止医护人员在室内嬉笑,不许谈及与手术无关的事,术中尽量减少进出手术室的次数[3]。
浅谈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

浅谈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卫生管理学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 危害因素1.1 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器械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
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粘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1.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
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通过接触可对皮肤粘膜,眼睛等产生危害。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1.3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
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但却能通过输血、注射、手术等来进行传播,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年报道,有52例医务人员由于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而发生感染的,其中有45例是由于被刺破皮肤而感染的。
当这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手术室就成了这些疾病传播的直接场所。
病人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其中,乙肝病毒(HBV)就是存在于手术室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4 其他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工作很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更是常事,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几种方法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几种方法标签: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士是护理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手术室的护士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做好自我防护是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前提,现将做好自我防护的方法报道如下:1 环境方面的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每天的工作量比较大,接待的急症患者也比较多,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手术室护士特别容易疲劳而引发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如长时间的站立工作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病、背痛,长时间空腹工作可导致低血糖、胃肠功能紊乱。
因此如果固定站立操作时间较长,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做高凳或左右腿交替站立及活动一下下肢。
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以利于血液回流。
平时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以防腰背损伤,同时早餐要有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利于体力的恢复。
2 生物方面的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受感染的机会很高,主要感染的病毒是肝炎和艾滋病病毒。
如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或分泌物溅落到眼睛里或有伤口的皮肤、黏膜上等[1]。
工作中应注意:①一旦被锐器刺伤,需要保持镇静,并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挤出部分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用0.5%碘伏消毒受伤部位,重新戴上消毒手套。
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定时追踪进行医学观察。
②熟练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工作不熟练必然导致工作忙乱,忙乱则易被利器损伤。
对新开展的手术,护士必须事先了解手术步骤及所使用的手术器械。
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到工作中忙而不乱,避免利器损伤。
③保护皮肤和黏膜,由于各种血液性传播疾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把来自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视为传染源,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当估计术中有血液、体液溅出时,术前应戴好面罩、护目镜上台。
防止自身感染,脱去手套后彻底洗手,以阻断传播途径。
3 化学制剂方面的自我防护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麻醉剂等挥发性制剂,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均有很大的刺激性,以引起黏膜的损伤。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工作 中的规章制度 , 不断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 、 新动 向。 总之 , 在整个 c 增强扫描中 , r 护理工作是不 可缺少的重要
环节 , I 护士要有“ c1 室 以人 为 本 ” 的理 念 和 精 湛 的 护 理 技 术 , 在 C 强 全过 程 中 密切 观 察 患 者 生 命 体 征 变 化 , 重 心 理 护理 , T增 注
水肿患者 的血管 不显现 , 晚期肿 瘤患者 的血管充 盈差等 , 因高
压 注 射 器 压 力 高 、 射 速 度 快 , 以 应选 择 粗 而 直 、 注 所 弹性 好 的 血 管 , 前臂浅静脉 或肘正 中静脉 、 背 静脉 , 开手 足关节 处、 如 手 避
静脉窦血管分叉 处 , 胸腹部 C T增强扫描时 , 患者大部分 需要 将 双 手 上举 过 头 , 避 免 穿 刺 肘 正 中静 脉 , C 应 因 T检 查 床 进 出 容 易 使针头刺破血 管 , 造成 造影 剂外渗 的可能。③静 脉注射 要点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规程 , 握好 血管穿 刺角度 和深度 , 浅针 掌 过 头易滑出 , 过深 易刺破 , 要求 做到一针 见血 , 如穿 刺不成 功 , 严 禁在同一血管上重 复穿刺 , 穿刺见 回血后再 进针 , 除常规 固定 胶布外 , 在针翼上再 加一条 胶布 固定 , 此外 用两条胶 布 固定在 针 头软 管部分 , 防止针头因推注瞬间高压作用下移位 、 滑脱 , 可 在注射前先快速推 注生理 盐水 2 r , 0n 确保局部 无渗漏 、 l 回血 良
好 , 注 通 畅后 再 延 长 管 连 接 到 高 压 注 射 器 注 药 , 定 要 掌 握 推 一
绸缪 , 经常学习心肺 复苏功能 及掌握 急救药 品的使用 , 定完 制 善的抢救措施 和抢 救工作 流程 , 在护理 工作 中要保持 眼亮 、 耳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密闭”环境里,由于职业因素所致的紧张、繁重、疲劳和生物节律的改变,同时受到环境内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侵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1]。
因此,做好自身防护、维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1 加强室内流通,完善排污系统甲醛熏箱应装有负压抽风装置,从中取放物品时应准确迅速。
熏箱消毒时,护士应带好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镜。
对既不能高压也不能浸泡消毒的物品采用戊二甲醛消毒柜消毒,戊二甲醛消毒柜灭菌只需3~5 小时,且刺激性小,减少了化学消毒液对患者和手术室护士的伤害。
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对环境微生物、烟雾、CO、NO2、SO2、福尔马林等有害气体均有净化作用,可消除手术室使用环境高频电刀产生的焦味及血腥味、臭味,对保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加强业务训练,熟悉手术步骤手术台上正确摆放刀、剪、针等锐利器械,既能有效地防止损伤自己,又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
将用过的各种锐利物品弃入专用锐利物品回收器中。
有血液性传播疾病患者,应安排专用手术间,护理操作时戴双手套,操作前后注意认真洗手。
医护人员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参加手术。
对HBSAg阳性患者进行手术,术中一旦划破皮肤,立即将血挤出,碘酒消毒,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支,乙肝疫苗10 ug,1 个月后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支,乙肝疫苗5 ug。
3 凡需要在X线透视下的手术最好固定手术间,门外有明显的标识。
洗手护士上台前穿好铅衣,合理安排手术人员,避免个人在短期内大量接触X射线。
4 对新建手术室应采取隔音材料,建立闭路电视,减少参观人员等进入。
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窗轻、操作动作轻。
车轱辘处的车轴易缠绕丝线等杂物,应定期清理、上油,同时尽量减少推拉次数。
最好使用中央吸引装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
5 合理安排洗手与巡回工作的次数,缓解因工作姿势带来的疲劳。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1 手术 室工 作环 境 中存 在 的职 业危 害
1 . 1物理性 环境 危 害 1. . 1噪声 污染 手术 室 内噪 音来 自于使用 各 种监 护 1 仪 、麻 醉机 、电刀 、电锯 、吸 引器 和机 械 车 的摩擦 发 生
突出伴膨出,有3 人腰椎盘突出 ,有2 人有 胃溃疡 ,还有 些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有的护士经常诉头昏、头 痛。因此,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因素不断增
功 ,可重 复几 次 。
N ri ,2 0 ( ) 8 7 . us g 0 6 4: - 5 n 0 5
[】 小京 , 继红 . 外周 静 脉穿 刺置 人 中心 静脉 导管 在N C 2骆 康 经 I中
的应用 [ . J 中华 护理 杂志 , 9 9 3 () 3 . 】 19 , 4 : 2 42
医学信 息 2 1 0 0年 1 2月 第 2 卷 第 1 期 3 2
Me ia fr t nDe . 0 0 o.3 dc lnomai c 2 1 V 1 No1 I o 2 2
渗血 ,全身有无发热等感染症状。
3- . 3护 士在 护 理 过 程 中 ,要 加 强 宣 教 ,告 知 导 管 5 的保 留和维 护方 法 。平 时注 意观 察穿 刺点 情况 : 料潮 湿 敷 污染 或 脱 落 时 ,及 时 到 医 院换 药 。本 组 l 患 者 采 用 全 例 身应 用 抗 生 素 ,局 部 加 强 换 药 ,穿 刺 点 应 用 庆 大 霉 素 8 ,待 自然干后 ,用 透 明敷贴 固定 ,每 天换 药 ,5 万 次后 症状 消 失 。 3 . 6掌握 正 确 的冲管 及溶 栓方 法 ,维持 导管通 畅 。
的 内涵 。
【 参考 文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发表时间:2012-08-07T11:06:27.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董青[导读]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董青(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民医院 657300)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卫生管理学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
现结合自身工作体会,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 危害因素
1.1 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器械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
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1]。
1.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
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通过接触可对皮肤黏膜、眼睛等产生危害。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2],易引起感染。
1.3 微生物的侵袭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
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但却能通过输血、注射、手术等来进行传播,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年报道,有52例医务人员由于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而发生感染的,其中有45例是由于刺破皮肤而感染的。
当这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手术室就成了这些疾病传播的直接场所。
病人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其中,乙肝病毒(HBV)就是存在于手术室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4 其他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工作很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更是常事,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
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眼镜,避免直接接触。
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
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损害。
2.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引起眼和皮肤过敏;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另外,手术室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要多安排户外活动,以保证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
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2.3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主要是对乙肝病毒的防护据报道,护士患乙肝的机会要高于常人2~4倍,手术室护士感染机会更大。
对微生物因素的有效防护应做到以下几点:(1)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如为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并安排指定手术间。
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便于术后焚烧。
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者,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
(2)参加手术人员,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术中污染的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便术后处理。
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伤皮肤,一旦发生,应立即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用3%碘伏消毒,再注射乙肝疫苗。
(3)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的原则,防止水源污染。
先浸泡在2.5%的“84”消毒液中,30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再送高压消毒。
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min后倾倒,再清洗。
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如器械台、托盘、脚蹬、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的“84”消毒液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放入熏箱消毒。
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好,并作白色标记,做终末消毒处理。
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后一律焚烧。
手术间用紫外线灯消毒后,用纯中药熏蒸密闭6~12h后,开窗通风换气。
未用的物品,须重新高压灭菌后方可再用。
(4)手术完毕,相关人员脱下隔离衣、手术衣、手套、鞋套等,离开手术间,进行淋浴。
2.4 其他因素的防护在工作中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工作之余要适当参加健康娱乐的文体活动,减轻生理、心理压力,提高肌体免疫力。
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可在原地活动双脚。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保护措施,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敬梅.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30-331.
[2] 徐远娇.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