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中秋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中秋节

古诗词中的中秋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诗词中的中秋节

一、教学目标

诵读几首中秋古诗词,了解中秋节赏月等习俗,探究古诗词“月”意象的文化内涵,认识中秋“团圆文化”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走近中秋节

1.欣赏歌曲《中国的月亮》,引出中秋节以及赏月的习俗。

附《中国的月亮》歌词:

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你传说美丽的嫦娥/你讲述勤劳的吴刚/你那母亲的微笑/洒给炎黄儿女多少慈祥/啊,月亮,中国的月亮/啊,月亮,自己的月亮/自古月是故乡明

/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心上

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你亲吻生我的土地/你抚爱养我的家乡/你那迷人的神采/凝聚炎黄儿女多少向往/啊,月亮,中国的月亮/啊,月亮,自己的月亮/自古月是故乡明/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心上

2.观看《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视频。

(二)诵读古诗

每逢中秋之夜,明月高悬,银辉洒地。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为赞美中秋,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我们采撷几首,感受中秋的独特魅力。

活动一:诵读《十五夜望月》——望月寄相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牙牙学语时就能背诵的诗句。李白将“望月”与“思乡”联系在一起,成为古典

诗词中最经典的意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更能撩起离人思乡念亲的情愫。请看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意解读: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课文链接——古诗词中的“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张籍《秋思》。

3.学生思考:《十五夜望月》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要点:全诗营造了月圆人缺、静寂孤苦的环境氛围,抒发离别之情、思聚

之念。

活动二:诵读《中秋月》——明月人共赏。

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亲人团聚,共赏明月,良辰美景,把酒言欢,是在是赏心乐事。请看苏轼的《中秋月》: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诗意解读: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中秋月》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的大意是: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

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2.话题交流:苏轼《中秋月》反映了中秋赏月的习俗。你知道中秋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3.趣味链接:黄州古迹“月波楼”、“酹月亭”。

活动三:诵读《水调歌头》——月圆人长久。

《中秋月》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兄弟情深。“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写出了兄弟相聚复分散的伤感。苏轼一生命运坎坷,屡遭贬谪,与兄弟聚少离多。当与兄弟天各一方,仰望中秋一轮圆月,苏轼又会吟出怎样的词章,倾诉怎样的衷肠?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观看《水调歌头》欣赏视频。

2.专题探究: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我们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烘托闲适旷达的情怀;B.寄托思乡怀人的深情;C.渲染凄清孤苦的心境;D.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请指出下列古诗词名句中“月”意象的意蕴。

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⑵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⑾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⑿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三)回顾总结:

1.诗词联读:学生在《思乡曲》旋律中诵读《十五夜望月》、《中秋月》、《水调歌头》。

2.教师结语:“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千古以来,月亮以其冰姿玉影、皎洁光辉不知激起过多少诗人的灵感与诗情,孕育多少美丽的诗词。

千百年来,这些诗词所凝聚的“中秋团圆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期盼和追求,依然能让今人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底蕴和别样风情。

三、拓展阅读

中国的月亮

【台湾】子敏

人类最初对月亮有情,大概是由月亮的“会偷看”。在静夜,在孤独的时候,一抬头,月亮在那边看着你。许多夜间的秘密,只有月亮知道。月亮慢慢成为人人的“自己人”。人类学会对月亮倾诉,有声的,无声的,月亮就成为人人的“密友”。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是“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起来,不幸的是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