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卧位与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
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时所采取的卧位姿势。
正确的卧位对减少疲劳、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基本要求,协助或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安全、正确的卧位。
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舒适卧位,即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均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
为了协助或指导患者卧于正确而舒适的位置,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并按照患者的实际需要使用合适的支持物和保护性设施。
1.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维持于
正常的功能位置,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
2.体位变换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两小时变换一次。
3.身体活动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
范围关节运动练习。
4.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5.保护隐私当患者卧床或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的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
1.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
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常见
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3.被迫体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
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也称平卧位。
仰卧位的基本姿势为患者仰卧,头下置一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根据病情或检查、治疗的需要可分为: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置。
将枕横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为清醒的患者。
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
(1)姿势: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2)适用范围: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变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
(1)姿势:患者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2)适用范围: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二)侧卧位
1.姿势患者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患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2.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臀部肌内注射(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三) 半坐卧位
1.姿势
(1)摇床法:患者卧于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患者足底。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2)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可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
将患者上半身抬高,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患者下滑。
床尾足底垫软枕。
其余同摇床法。
2.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是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
这是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
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此外,腹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并有利于切口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采取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度。
(四)端坐位
1.姿势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
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使患者同时能向后倚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
必要时加床档,以保证患者安全。
2.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日夜端坐。
(五)俯卧位
1.姿势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
偏向一侧。
2.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
采取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六)头低足高位
1.姿势患者仰卧,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
处于这种体位的患者会感到不适,因而不宜过长时间使用。
颅内高压者禁用。
2.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七)头高足低位
1.姿势患者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 15~30㎝或根据病情而定,床尾横立一枕。
如为电动床可使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
2.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2)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八)膝胸卧位
1.姿势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2.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九)截石位
1.姿势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注意遮挡患者及保暖。
2.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和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2)产妇分娩。
四、变换卧位法
患者若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此外,长期卧床还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
因此,护士应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目的〗
1.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使之恢复正常而舒适的体位。
2.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方法〗
1.一人协助法适用于轻症或疾病恢复期患者。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配合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固定床轮,松开盖被(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
(3)视病情放平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头,避免移动患者时撞伤。
(4)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也可搭在护士肩部或抓住床沿。
(5)护士一手托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臀部,同时让患者两臂用力,脚蹬床面,托住患者重心顺势向床头移动。
(6)放回软枕,根据病情支起床头支架或靠背架,整理床单位。
2.二人协助法适用于重症或体重较重的患者。
(1)同一人协助法(1)~(3)。
(2)患者仰卧屈膝。
(3)两位护士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臀部,或一人托住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4)放回枕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二)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
1.协助不能起床的患者更换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
2.满足治疗与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更换床单或整理床单位等。
3.预防并发症,如压疮等。
【方法】
1.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1)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与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以免翻身引起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
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3)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4)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护士两腿分开11~15cm,以保持平衡,使重心稳定。
(5)移上身(上身重心位于肩背部):护士将患者近侧肩部稍抬起,一手伸入肩部,并用手臂扶托颈项部;另一手移至对侧肩背部,用合力抬起患者上身移向近侧。
再将患者臀部、双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6)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托膝,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背向护士。
(7)按侧卧位要求,在患者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
(8)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情况,做好交班。
2.二人协助法适用于重症及体重较重的患者。
(1)同一人协助法(1)~(3)。
(2)护士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患者移向近侧。
(3)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臀和膝部,轻轻将患者翻向对侧。
(4)同一人协助(7)~(8)。
【注意事项】
1.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节力原则。
如翻身时,尽量让患者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
过支撑面来保持平衡,缩短重力臂而省力。
2.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稍抬起再行翻身,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两人协助翻身时,须注意动作要协调、轻稳。
3.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观察病情与受压部位情况,并酌情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同
时做好交接班。
4.为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更换卧位时,须注意:
(1)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
(2)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
(3)颅骨手术者,应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在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4)石膏固定着,应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
(5)一般手术者,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落,如分泌物浸湿敷料,应先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协助翻身的目的,鼓励患者与家属积极、主动的参与。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适度的活动、正确的卧姿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协助活动受限的患
者更换卧位,可使局部皮肤受压情况得到改善,预防压疮发生。
3.教会家属正确翻身的方法以及翻身时的注意事项,同时教会患者如何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