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文学作品中的幻想与超现实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幻想与超现实主义解读幻想与超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元素,它们能够为作品带来独特的魅力。
幻想通过创造虚拟的世界和情节,超现实主义则通过超越现实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作品中的意义。
本文将以《百年孤独》和《魔戒》为例,探讨幻想与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解读。
一、《百年孤独》中的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闻名于世。
小说中充满了奇异的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又诡异的家族史。
1. 幻想的创造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通过创造一个虚拟的地方“马孔多”,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幻想。
在这个地方,人们有着超凡的能力,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
例如,主人公的祖先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中,有人能够预知未来,有人能够飞行。
这些超凡的能力为故事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
2. 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巧妙地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他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通过夸张和离奇的情节,展示了人类的喜怒哀乐。
比如,小说中出现过各种奇特的现象,比如一场连绵几个月的雨、人体自燃等等,这些情节上的变异引发了读者对现实的思考。
二、《魔戒》中的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魔戒》是英国作家J.R.R.托尔金的一部作品,被誉为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创造了一个充满魔法和幻想的中土世界,超现实主义在这个世界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1. 幻想的创造《魔戒》中的中土世界充满了各种神秘的生物和超凡的力量,例如精灵、巨人、矮人和魔法师等等。
这些生物和力量赋予了故事以奇异的色彩,使得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领域。
2. 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托尔金通过较大程度地夸张和扭曲现实,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例如,魔戒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世界,并引发了无尽的争端和战争。
这种超现实的事件和情节,在作品中不断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和权力的探索和思考。
三、幻想与超现实主义的共同点与区别虽然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但它们有着一些共同点和区别。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作者:杨道麟来源:《中州学刊》2015年第06期摘要:经典小说积淀着丰厚的文学艺术内涵,是中外经典文学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其中的长篇小说宏大而浩繁,中篇小说丰赡而富丽,短篇小说简约而集中,微型小说凝练而精巧。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仅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生活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而且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又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欣赏者务必注意经典小说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美学特征的区别,以期成为欣赏经典小说这一独特艺术样式的行家里手。
关键词:经典小说;虚拟性;美学特征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6-0151-06纵观中西经典文学史,经典小说风靡于世界只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
虽然经典小说异军突起,仅有短短数百年,但很快成为文坛的主流。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一般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这一美学特征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是有较大差别的。
一、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是经典小说展示其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的一个要素。
它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的情节设置相比,是有所区别的。
经典诗歌大多要抒情,因而情节设置比较单纯;经典散文一般要叙写真人真事,因而情节设置是片段的;经典戏剧往往要受时空的管束,因而情节设置需相对集中。
唯有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更具复杂性、曲折性、连贯性:它或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过程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人物的基本经历与成长轨迹而展开情节,或依据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的铺叙而展开情节,或打破事理的逻辑与结构的组织而展开情节,或根据人物的心理与意识的流向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不同角度的纵横捭阖而展开情节……因此,欣赏者正确地认识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美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经典小说积淀着丰厚的文学艺术内涵,是中外经典文学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其中的长篇小说宏大而浩繁,中篇小说丰赡而富丽,短篇小说简约而集中,微型小说凝练而精巧。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仅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生活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而且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又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欣赏者务必注意经典小说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美学特征的区别,以期成为欣赏经典小说这一独特艺术样式的行家里手。
标签:经典小说;虚拟性;美学特征纵观中西经典文学史,经典小说风靡于世界只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
虽然经典小说异军突起,仅有短短数百年,但很快成为文坛的主流。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一般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这一美学特征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是有较大差别的。
一、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是经典小说展示其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的一个要素。
它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的情节设置相比,是有所区别的。
经典诗歌大多要抒情,因而情节设置比较单纯;经典散文一般要叙写真人真事,因而情节设置是片段的;经典戏剧往往要受时空的管束,因而情节设置需相对集中。
唯有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更具复杂性、曲折性、连贯性:它或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过程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人物的基本经历与成长轨迹而展开情节,或依据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的铺叙而展开情节,或打破事理的逻辑与结构的组织而展开情节,或根据人物的心理与意识的流向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不同角度的纵横捭阖而展开情节……因此,欣赏者正确地认识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美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法国中尉的女人》:虚拟现实感的瓦解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法国中尉的女人》:虚拟现实感的瓦解余毅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约翰•福尔斯利用元小说的手法,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权威,揭露传统小说的虚构性,这也使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对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进行反思。
叙事是虚拟的,并非完全客观世界的反应,因为文学作品总是横跨在真实和幻想之间,读者不必一味地用现实的眼光去评判叙事。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现实和虚拟作者简介:余毅(1994.8-),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140-021.“萨拉”存在吗?《法国中尉的女人》讲述的是发生在19世纪英国的爱情故事。
一个悲伤、神秘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明明是个纯洁之身却宣称自己已委身于法国中尉,被视为罪恶、不检点的女人而被嫌弃。
而她的神秘、独特、忧郁的美以及野性的热情,唤起了早已同别人订婚的查尔斯的同情和爱慕。
她与查尔斯产生了炽热的爱情,却在他解除了和别人的婚约后拒绝他的求婚,悄然离开。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
Robert Huffaker(罗伯特•胡法克)在其著作John Fowles(《约翰•福尔斯 》)一书中认为,这部小说是“对旧的传统形式的有独创性的现代扩展”(Huffaker 98)。
而这次“拓展”实际上是福尔斯对传统小说创作的颠覆和超越,放弃小说是现实的复制的理念。
在这篇小说中,福尔斯他采用了元小说的方式,Patricia Waugh(帕特里克•沃芙)将它定义为“一种小说创作,这种小说系统而又充满自我意识地把注意力引向作为人工制品的地位上,并以此来对小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提出疑问”(Waugh 12)。
也就是说小说叙述方式成为谈论的对象,成为叙述的叙述,作家不再相信作品的再现能力,与此同时,小说世界和外部世界不再界限分明,作者也会让自己在小说中现身,现实和虚拟好像会相互渗透。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所 区别的。经典诗歌大多要抒情 , 因而情节设置 比
较单纯; 经 典散 文一般 要叙 写真 人 真事 , 因而情 节设
置是片段的 ; 经典戏剧往往要受时空的管束 , 因而情 节设 置需 相对集 中 。唯有 经 典小 说 情 节设 置 的 “ 虚 拟性” 更具 复杂性、 曲折性 、 连贯性 : 它或 依照 “ 开
加速 了林 家铺 子 的破 产 … …藏” 则“ 藏”, “ 来龙” 明白, “ 去脉 ” 清楚 , 处
种飘忽 不定 的感觉 , 又有 一种 不知所 云 的 困惑 , 而且
处有起 因, 处处有结果 , 处处有暗示 , 处处有着落 , 从
意义 的琐 事 和一 般性 的事 件 或 素 材 剔 除 出去 , 把 生
情 节设 置 的 “ 虚拟性” 是 经 典 小 说 展 示 其 可 能 世 界 的“ 虚拟 性 ” 美 学 特 征 的 一 个 要 素 。它 与 经 典 诗歌 、 经典 散文 、 经 典 戏剧 等 的情 节设 置相 比 , 是 有
2 0 1 5年 6月
中 州 学 刊
Ac a d e mi c J o u na r l o f Z h o n g z h o u
J u n e, 2 0 1 5
No. 6
第 6期 ( 总第 2 2 2期 )
【 文学研究 】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 虚拟性’ ’ 美学特征冰
一
识经 典小 说情 节设 置 的 “ 虚拟 性 ” 美学特征 , 是 非 常 重要 的 。经典 小 说 情 节 设 置 的 “ 虚拟性 ” 大体 有 以 下三 种形 式 :
网络小说中的科幻与未来世界设定
网络小说中的科幻与未来世界设定网络小说作为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还提供了更多展示创意和想象力的可能。
其中,科幻元素和未来世界的设定成为了许多网络小说家所热衷的创作主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未来世界设定,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引子】网络小说作为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虚拟创作形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学体验,也为作家们提供了创作的广阔领域。
许多网络小说中都描绘了科幻元素和未来世界设定,探索了人类可能的未来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科幻元素的运用】网络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广泛应用于情节设定、虚拟世界构建以及未来科技等方面。
首先,在情节设计上,科幻元素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紧张感。
例如,在一些悬疑类的小说中,作者常常描绘一些前卫的科技装备和未来的探测手段,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故事发展更加扣人心弦。
其次,在虚拟世界构建方面,科幻元素可以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
例如在《全职高手》中,作者通过虚拟现实游戏的设置,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游戏世界,让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刺激,还能够想象未来科技对现实世界的冲击。
最后,在未来科技的设定上,科幻元素可以让作者自由设想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未来世界的面貌。
例如在《三体》系列中,刘慈欣通过科幻元素,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科技奇观的未来世界,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未来世界设定的冲击】网络小说中的未来世界设定通过描绘人类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趋势,向读者展示出一种可能的未来形态。
这种设定不仅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冲击,也对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未来世界设定揭示了科技发展的潜在威胁和影响。
在许多网络小说中,作家们常常以超出现实的科技手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故事背景,通过展现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呼吁读者对科技发展加以警醒。
其次,未来世界设定引发了对人类未来命运和价值观的思考。
在网络小说中,未来世界往往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的,在这个未来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价值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红楼梦虚幻与真实
红楼梦虚幻与真实红楼梦,这个堪称中国文学经典的作品,以其瑰丽的世界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而闻名于世。
然而,红楼梦所描绘的世界到底是虚幻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让读者们感到困惑。
作为一位文学家,我愿意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探讨红楼梦所展现的虚幻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
然而,虚构并不意味着不真实。
正如现实生活中的小说,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绘和逼真的情节,将我们带入一个仿佛真实的世界,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然而,红楼梦所展示的虚幻并不仅仅体现在它是一部小说这个层面上。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虚幻之处,在于现实与梦幻的交织。
故事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命运注定了他们不能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只能在梦中得以实现。
这种在梦与现实之间游走的感觉,给我们带来了某种虚幻的体验。
而贾母的胭脂扑进金风玉露中,更是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然而,红楼梦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虚幻世界,它也透过虚幻的幕布展示了现实世界的真实。
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形象,虽然都是虚构的,却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人性特点。
贾宝玉的游手好闲、林黛玉的忧郁敏感、贾母的权谋心机,甚至是贾府的衰落和家族的消亡,都展现了一种特定时代下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所描绘的世界虽然是虚幻的,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虚实的交错,作者曹雪芹试图告诉我们,现实世界的真相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幻中的。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选择隐藏或扭曲真相,凭借着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理想的虚幻世界,以逃避现实的残酷和自己的责任。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贵族世家的衰败和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楼梦所呈现的虚幻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可能的解读,即文学作品本身即是虚幻的,但却能通过虚幻的形式触及读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正如小说中,通过贾妃的琵琶曲、黛玉的诗词、宝钗的画作等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虚幻的艺术形式恰恰能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使其与故事中的虚拟人物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情感联系。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虚拟与现实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虚拟与现实中国现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虚拟与现实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呈现。
虚拟与现实的对立与融合,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个体的精神追求。
虚拟与现实的对立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这种对立表现在作品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通过对比来展现的,有时是通过冲突来呈现的。
例如,在韩寒的小说《三重门》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被清晰地展现出来。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豆通过网络游戏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他在虚拟世界中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和力量。
然而,当他回到现实世界时,他却发现自己无法逃离现实的束缚和困境。
这种对立的存在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和引人深思。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这种融合中,虚拟与现实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这种融合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被巧妙地呈现出来。
小说中的三体游戏成为了一个虚拟世界,但它却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规则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类行为相互作用,构成了小说的核心冲突。
这种融合的存在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并引发了读者对现实与虚拟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对立与融合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个体的精神追求。
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着现实的压力和困境,而虚拟世界则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然而,虚拟世界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现实困境。
因此,人们需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种平衡点既能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又能面对现实的挑战。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虚拟与现实的主题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当代社会和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
通过对虚拟与现实的对立与融合的描写,作家们试图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创作的虚拟和想象
小说创作的真实和虚拟现在,关于艺术和生活,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共识:艺术不是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再创造。
孙绍振先生在《文学创作论》中指出:真正的艺术常常带有写意的色彩,写意就是不太拘泥于形,让客观生活与主观思绪融合起来按着形式的轨道酣畅的运行。
小说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种,经由观察生活和作者情感相结合,便产生了小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这里作者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创作的虚构。
关于小说创作,是再现真实生活,还是虚构生活,历来不乏质疑和偏重。
笔者认为,一部真正有价值的小说,必须是两者的结合,在再现的基础上进行虚构。
简单地罗列生活的零零碎碎,不是小说;把生活的零零碎碎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起来,才是小说。
塞万提斯在《唐吉可德》的序言中和第47章、48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模仿自然说”。
其核心为“它(小说)所有的事只是模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模仿得愈加妙肖,你这部书也必愈见完美”。
塞万提斯所说的“自然”,即是现实。
整部小说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宽广,从简陋的客栈到豪华的城堡,从乡村到城市,安插了下层阶级的真实描画,掺和了人民的生活。
和荒诞脱离实际生活的骑士小说相比,塞万提斯的这部小说可堪称“反骑士小说”的典范。
但是,把自然作为惟一范本,并不是将自然等同于小说。
《唐吉可德》的成功不是再现真实的社会背景的功劳,而主要还是归功于高于生活的虚构。
主人公各种荒诞不经的冒险经历便是作者合理虚构的结果,在虚构的背后,融合的是作者的情感。
为了使艺术更像生活,却要敢使艺术不像生活。
可以说,一部好的小说,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真实和虚构的有机体。
在谈到艺术真实性的时候,鲁迅有一段人们熟悉的名言:“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因此,艺术创作是“逼真的幻觉”。
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真实和虚构,若要分个高低,谁占主体?个人认为,虚构是占大主体的。
文学审美中的假定性和艺术真实性1--4
文学审美中的假定性和艺术真实性1-4审美不是一种现实关系,它是一种审美想像的世界,所以文学审美是一种艺术的假定性表现,它表现的境界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
莎士比亚说过:“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
”分别从艺术家和接受者两方面道出文学艺术假定性的特征。
明明知道舞台上的角色是演员扮演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用文字书写的“书中人”,为什么艺术家还要呕心沥血地表现,观众和读者要投入地流着泪去看?这说明文学艺术审美的一大方式是在假定性中表现和接受艺术的真实性。
生活形象是不可穷尽的,因此不可能完全复现,因而不必照原样复制,否则必然限制文学艺术的优势发挥。
一场二至三小时的电影、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往往反映了几十年甚至过百年的人事沧桑、纵横万里的风云变幻,中间体现了选择处理和浓缩概括的艺术手腕。
《红楼梦》第十六回写为迎接元春省亲而营造大观园一事,但作者根本没有正面写建造大观园的过程,而是通过贾琏、凤姐的“问答之间闲闲叙出”。
《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劈死房东老太婆,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大概用不了几分钟,但作者用了洋洋万言刻画人物心理,成为小说中的精华。
歌德说:“艺术家努力创造的并不是一件自然作品,而是一种完整的艺术作品。
”“艺术并不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和自然竞赛。
”艺术家只从自然的宝库中“选择对人是值得的和有味道的那一部分”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
歌德:《论狄德罗对绘画的探讨》,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77页。
文学艺术的假定性是为了使艺术创作按艺术家的意愿创造一种完美的、更高真实的艺术品而采取的虚拟方式、虚拟性质。
这是艺术的本性,是作为艺术概括的一种手法,是为了艺术有更大的自由,有更强有力的表现力。
话剧《雷雨》在一天之内两个场合之中让两个家庭8个人物发生15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就是最好的假定性例子。
艺术概括、艺术自由、艺术表现力是假定性存在的三大理由。
高考语文小说专题复习:《微纪元》(节选):打开科幻之门 走进神奇世界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炼:《微纪元》(节选):打开科幻之门走进神奇世界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微纪元(节选)>>>题目展现出全新的概念,开启神奇的科幻之旅。
作者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开篇展示故事背景。
“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拉开科幻的大幕。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那事”指预测到的太阳大爆炸、人类灭绝的事情。
继续交代主要人物身份及使命。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默祷”“强迫自己睁开双眼”反映了先行者的复杂心情。
“黑白相间的地球”,触目惊心。
>>>“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怎么写?必然写他的心理,这正是阅读的关注点。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情节第一个层次在沉郁的气氛中展开。
真切地看到大灾难给地球带来的重创,先行者心情低落,读者也为之惊骇,情节被拉入低谷。
此处描写为后文先行者不相信“微纪元”的存在埋下伏笔。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另一个人物的引入给文章增加了亮色。
以奇幻指引现实——解析《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以奇幻指引现实——解析《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摘要: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思潮中成就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马尔克斯在魔幻的表现中不脱离现实的主题,饱含对家乡、国家以及整个拉丁美洲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和希望寄托。
关键词: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一、魔幻现实主义与《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20世纪50年代左右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学流派,其代表着一种追求梦想、敢于想象、敢于描写的文学创作态度。
其发源于拉丁美洲地区,因为拉美大多数国家都多属于葡萄牙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的地区,人民饱受剥削和压迫,特别是一战之后,美、英等国为了减轻国内经济危机的困扰,大肆对拉美各国进行经济掠夺,更使其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此背景下,许多进步的文学家为了警醒拉美人民,看清侵略者丑恶的本质,借用拉美本土文化引进玛雅文明、印第安文明、吉卜赛文明中巫术、神鬼等魔幻的文学方式来引申社会的现状,让拉美各国人民清醒地看清侵略者内心本质以及自己国家寻求发展、进步和民主的紧迫性。
特别是一些流亡欧美的作家,他们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抨击社会陋习和弊端,揭露黑暗的政治内幕,加之颇具奇幻的笔法将拉美现实生活生动地用小说故事的方式描绘出来。
哥伦比亚伟大的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作家,更是魔幻现实文学不朽形象的代表。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主要以小说为表现形式,但随着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名声鹊起而呈现出世界性、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马尔克斯也由《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之作,《百年孤独》在文学界享有“重现拉美社会历史辉宏画卷的伟大名篇”的称号。
其讲述的是发生在布恩迪亚大家庭7代人之间各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还有“百年”村庄马孔多的兴亡过程,整个故事体现了拉美社会历史的变迁,作品里融合了大量宗教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极具奇幻要素的描写,这种现实与虚幻的融合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奇妙色彩的世界。
论述类文本经典题型——侧重点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非连续性文本专题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方法速练】【山东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①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
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
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概括——【概念】②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概括——【概念】③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概括——【多种技术的结合运用为元宇宙实现提供可能】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概括——【元宇宙大热的经济社会原因】⑤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
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谈谈文学的虚拟性原理及应用
谈谈文学的虚拟性原理及应用1. 引言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进行创作,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文学作品并非完全反映现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拟性。
本文将探讨文学的虚拟性原理及其应用。
2. 文学的虚拟性原理文学的虚拟性原理是指文学作品中存在虚构的元素,即与现实世界不完全一致的情节、人物和背景。
以下是文学的虚拟性原理的几个要点:•创作者的主观性:文学作品是作者主观意识的产物,作者可以通过想象和艺术手法创造虚拟的世界,使读者进入其中。
•情节的虚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虚构的情节,可以超越现实的限制,创造出令人信服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兴趣。
•人物的塑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拟的存在,他们具有丰富的个性、思想和情感,通过与读者的情感交流引发共鸣。
•背景的创设:文学作品常常以虚构的背景为舞台,创造出异想天开或者离奇古怪的环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3. 文学虚拟性的应用文学的虚拟性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读者,更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以下是文学虚拟性的一些应用:3.1. 主题的探讨虚拟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引发读者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以科幻小说为例,作者通过创造虚构的未来社会,探讨科技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关系,引起读者对未来的思考。
3.2. 精神层面的表达虚构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在精神层面上触动读者,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例如,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可以唤起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3.3. 心灵的抚慰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世界可以成为人们逃离现实的港湾,提供心灵的抚慰和慰藉。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远离日常的压力和困扰,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短暂的宁静与安慰。
3.4. 文学语言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性也赋予了文学语言以美感。
通过创造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意象,作者能够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4. 结论文学的虚拟性原理及其应用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意义。
小说的艺术创造一个虚构的现实
小说的艺术创造一个虚构的现实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角色,能够创造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构现实。
这种虚构现实是作者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和想象力创造的,旨在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创造虚构现实的方式。
一、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人物是创造虚构现实的核心。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能够将读者引入一个虚构的世界,让读者与人物产生共情。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大卫的塑造,展现出一个坚韧、善良、不屈不挠的形象。
读者可以随着大卫一起经历各种命运的起伏,与其共同成长。
这种塑造人物的方式使读者能够在虚构的世界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二、营造逼真的场景和环境小说的虚构现实不仅包括人物形象,还包括场景和环境的描写。
通过对虚构的场景和环境的描写,作者能够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真实地感受到小说世界的存在。
例如,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对贝纳特家庭和彭伯里庄园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英国乡村的生活场景。
读者可以感受到清晨的阳光、满园的花香,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乡村世界。
这种场景描写的精细和逼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虚构的现实之中。
三、运用叙事技巧和文学手法小说的虚构现实离不开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文学手法。
通过对时间、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处理,作者能够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虚构现实,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作者运用了神话现实主义的手法,将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奇幻而诗意的虚构现实。
通过叙事的非线性和多重人物视角的切换,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
这种叙事技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夸张又真实的世界中。
现代网络文学中的虚拟世界描写
现代网络文学中的虚拟世界描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成为了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虚拟世界的描写,网络文学通过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与虚构交织的世界,给予了人们追求自由和想象力的空间。
在现代网络文学中,虚拟世界的描写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一些作品更是引人入胜,令人沉迷。
首先,虚拟世界的描写常出现在游戏相关的网络小说中。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游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
网络小说往往以游戏为背景,通过丰富多样的设定和情节,将读者带入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
这些网络小说以架空的游戏角色和虚拟的游戏环境为基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
在这些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角色身份、不同的任务和冒险,与各种其他玩家互动。
通过对角色的描述和虚拟游戏环境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拥有自己逻辑、法则和秩序的虚拟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战斗、冒险和成长的快乐。
其次,虚拟世界的描写也常见于科幻类的网络小说中。
科幻作品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未知和神秘的感觉,而网络文学中的科幻小说通过虚拟世界的描写进一步增加了其吸引力。
这些小说通过对未来科技的展望,描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
作者通过构建一个全新的科技体系、社会秩序和文化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未来世界,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遨游于星际、探索外星文明、拥有超能力等等。
通过对虚拟世界的描写,科幻小说在虚拟的背后探索真实的意义与价值,引导读者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未来社会可能的变化。
此外,现代网络文学中的虚拟世界描写还常出现于奇幻文学中。
奇幻作品常以神秘和幻想元素为基础,通过对虚拟世界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奇幻而绚丽的世界。
在这些作品中,虚拟世界的设定可以是一个魔法世界、一个神话传说的背景,或者是一个拥有魔物、精灵和巨龙的奇妙地域。
作者通过对虚拟世界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无尽的想象力和奇迹,带领他们逃离现实的束缚,探索幻想中的乐趣。
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以三体为例
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以三体为例目录摘要 (2)一、科幻小说概述 (3)二、《三体》内容分析概述 (5)三、《三体》艺术特色分析 (7)四、《三体》的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 (11)五、结论与展望 (14)摘要科幻作家经常寻求看到新的科技进展,以便自由预测技术社会的改变,这些改变将冲击读者的文化礼仪感,并扩大他们的意识。
这种方法是大部分创作活动的工作核心。
利用这种方法,往往可以使科幻文学创作者成为这一流派的创始人,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作家。
科幻小说中惯用的“戏剧性”包括预言警告、乌托邦愿望,为完全虚构的世界、巨大的灾难、奇怪的航行和许多极端主义味道的政治骚动精心设计场景,以布道、冥想、讽刺,寓言和仿制品——展示了对技术社会变革过程的不同态度,从愤世嫉俗到对宇宙幸福的无望。
但刘慈欣的《三体》却用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特色,制造了不同一般的科幻色彩,为世界展现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科幻小说;审美;艺术特色一、科幻小说概述科幻小说是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
尽管古代的作家在撰写行文时也经常涉及现代科幻小说中常见的主题,但他们的故事并没有试图证明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这是科幻小说区别于早期投机性作品和其他当代投机性作品的特征。
现代科幻小说的体裁类型诸如幻想和恐惧,事实上,这些类型最早正式出现在西方工业革命第一批领导作家和知识分子到处推广的关于未来的影响技术中。
到20世纪初,一系列标准科幻小说“集”围绕某些主题进展起来,其中包括太空旅行、机器人、外星人和时间旅行。
科幻小说中惯用的“戏剧性”包括预言警告、乌托邦愿望,为完全虚构的世界、巨大的灾难、奇怪的航行和许多极端主义味道的政治骚动精心设计场景,以布道、冥想、讽刺,寓言和仿制品——展示了对技术社会变革过程的不同态度,从愤世嫉俗到对宇宙幸福的无望。
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科幻作家经常寻求看到新的科技进展,以便自由预测技术社会的改变,这些改变将冲击读者的文化礼仪感,并扩大他们的意识。
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叙事虚构世界的特征研究
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叙事虚构世界的特征研究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叙事虚构世界的特征研究引言:虚构世界是文学创作中的常见现象,小说、电影、游戏等艺术形式中经常出现。
在理论研究中,可能世界理论成为解释和分析这些虚构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角度,探讨叙事虚构世界的特征,并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可能世界理论简介可能世界理论是由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首先提出的观点,后来被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该理论认为,虚构作品所描绘的世界是一种可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一致性。
可能世界理论强调虚构世界的独立性和内在规律,对于分析解读虚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二、叙事虚构世界的创建与逻辑性1. 内部一致性:叙事虚构世界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规则,其中的人物、事件、背景等元素必须相互协调一致。
例如,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虽然存在魔法、巫师等超自然要素,但这些要素在虚构的魔法世界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内在规则。
2. 外部一致性:叙事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联。
虚构世界可以包含对现实世界的参照和借鉴,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扭曲和变形来创造出独特的叙事世界。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魔法世界是以英国现实社会为背景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参照。
三、叙事虚构世界的拓展与可能性1. 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构世界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延续或发展现实世界的某些特点和问题。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以魔法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衍生,通过魔法的存在探讨了友情、勇气、正义等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主题。
2. 虚构世界的自由创造:虚构世界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可以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魔法世界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魔法生物、法术和魔法物品,这些都是作者自由发挥想象力的产物。
四、《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特征分析1. 内部一致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魔法世界具有自己的魔法体系和规则,例如魔杖的使用、魔法咒语的施展、魔法动物的存在等都是有其内在一致性的。
边城世界的虚拟性
边城世界的虚拟性边城世界的虚拟性无论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里的人有多少的人性光辉,他都只是会存在着“边城”里,《边城》是虚幻的,是不切实际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世界的虚拟性。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边城世界的虚拟性从接受史的角度上说,沈从文边城世界的生成,取决于文学史研究者以及沈从文的后辈作家对湘西的持续的兴味与言说。
汪曾祺就是边城世界的缔造者之一。
在《又读〈边城〉》中,汪曾祺认为:“‘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
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 是大城市的对立面。
这是‘中国另一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
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 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边城世界在与大城市以及现代物质文明的对峙之中获得了文化和时间的双重自足性。
林斤澜也曾经这样言说沈从文及其边城世界:“沈从文是个什么样的作家呢?他拜美为生命,供奉人性,追求和谐。
他投奔自然,《边城》的翠翠就是水光山色,爷爷纯朴如太古,渡船联系此岸和彼岸,连跟进跟出的黄狗也不另外取名,只叫做狗。
”在林斤澜的理解中,边城世界是太古一般充满和谐之美与自然人性的田园世界,这个田园世界同时也催生了沈从文的文体形式——一种牧歌式的文体。
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即提出沈从文自创了一种“牧歌式文体”,并认为“沈从文的文体和他的‘田园视景’是整体的,不可划分的,因为这两者同是一种高度智慧的表现,一种‘静候天机,物我同心’式创造力(negarive capability)之产品。
能把一棵树的独特形态写好、能把一个舟子和一个少女朴实无华的语言、忠厚的人格和心态历历勾画出来,这种才华,就是写实的才华”。
夏氏把沈从文的文体风格与“田园视景”勾连在一起,并挖掘背后的东方式智慧,最后落实到写实的才华,堪称对沈从文笔下田园牧歌世界最具经典性的解释,最终也参与了对边城世界的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经典小说积淀着丰厚的文学艺术内涵,是中外经典文学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其中的长篇小说宏大而浩繁,中篇小说丰赡而富丽,短篇小说简约而集中,微型小说凝练而精巧。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仅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生活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而且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又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欣赏者务必注意经典小说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美学特征的区别,以期成为欣赏经典小说这一独特艺术样式的行家里手。
标签:经典小说;虚拟性;美学特征纵观中西经典文学史,经典小说风靡于世界只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
虽然经典小说异军突起,仅有短短数百年,但很快成为文坛的主流。
经典小说所具有的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就是作家通过合理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创造,不在于显示其与真实的界限性以及说明其因果的必然性,一般按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来展示一个并不存在的然而又是可能的世界。
这一美学特征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是有较大差别的。
一、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是经典小说展示其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的一个要素。
它与经典诗歌、经典散文、经典戏剧等的情节设置相比,是有所区别的。
经典诗歌大多要抒情,因而情节设置比较单纯;经典散文一般要叙写真人真事,因而情节设置是片段的;经典戏剧往往要受时空的管束,因而情节设置需相对集中。
唯有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更具复杂性、曲折性、连贯性:它或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过程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人物的基本经历与成长轨迹而展开情节,或依据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的铺叙而展开情节,或打破事理的逻辑与结构的组织而展开情节,或根据人物的心理与意识的流向而展开情节,或通过不同角度的纵横捭阖而展开情节……因此,欣赏者正确地认识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美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虚拟性”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善于分解。
经典小说情节设置中“善于分解”的“虚拟性”就是要求作家根据表现意蕴与塑造人物的需要,把那些不能表现生活本质的假象或无意义的琐事和一般性的事件或素材剔除出去,把生活素材中的精粹内容提炼出来,通过情节加工使之成为“虚拟”而又和谐的艺术作品。
例如格非的经典小说《背景》的情节设置即是。
作家在作品中的情节设置超越了“线性故事”所规限的前后相承、顺序交替的藩篱,它以“我”收到弟弟泥发来的告知“父亲已死”的一封电报而导致“我”急匆匆往回赶为过程。
这么一个过程在作品中是破碎的,现实和往事之间的转接无任何过渡可言。
就在“我”往回赶的过程中,一些往事的叙述经常打断这个往回赶的过程,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既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又有一种不知所云的困惑,而且跳跃性非常大。
这一“赶”就从作品的开头“赶”到了作品的结尾。
本来或许是很完整的故事,却被作家拆解得毫无完整性可言。
很显然,这种情节设置的“虚拟性”是作家的有意为之,能使作品既具有“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又具有“关注内心世界的贫弱”的深刻含义,从而让欣赏者受到了心理的震撼和美学的熏染。
又如英国的弗吉妮娅·伍尔夫的经典小说《墙上的斑点》的情节设置也是如此。
作家在作品中描写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并由此而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与遐想。
这个“斑点”正是作家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
它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主人公就是从“这个”出发并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跳板或者支点所生发开去的,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主人公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作品依赖于“表现意蕴与塑造人物的需要”而拆解后的故事,有一种“意识流”的感觉,从而让事件随着意识而流动,而不是随着时间等传统因素而流动,自然使作品的情节产生了极大的跳跃性,这种情节设置的“虚拟性”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揭示了永恒的哲理,能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悟和“美”的陶冶。
二是巧于组合。
经典小说情节设置中“巧于组合”的“虚拟性”就是要求作家或是将生活事件按本来的时空状态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形成一个更集中、更有艺术表现力的情节单元,或是打乱素材的时空顺序而重新组合其时空形态,以期使情节组织得更理想、更完美、更精彩。
例如茅盾的经典小说《林家铺子》的情节设置即是。
作家在作品中以一个杂货店铺的经营过程为主线,以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变化为辅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相接相承,彼此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它的情节设置成为巧于组合的典范。
在作品中,前面有商会会长提到卜局长,后面就生出了卜局长向林小姐求婚不成、抓走林老板之事;前面有林小姐添制新旗袍,偶然捎一笔未付吴妈的工钱,后面便有新旗袍刚制成便为付工钱而进了当铺;前面只露了一下斜对面有一家裕昌祥铺面,后面便有了因同行生忌妒而闹出的许多谣言,加速了林家铺子的破产……通篇作品,该“露”则“露”,当“藏”则“藏”,“来龙”明白,“去脉”清楚,处处有起因,处处有结果,处处有暗示,处处有着落,从而给欣赏者以紧针密线与浑然天成的美感。
又如意大利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经典小说《牲畜林》的情节设置也是如此。
作家在作品中的情节设置主要集中在一个“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的树林里,因而显得十分紧张。
但是作家却多次使用“延迟法”也就是通过设计朱阿各有声色的“六次射击”的情节来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
这种“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环环相扣,非常精彩,在捉迷藏式的游戏中,真正成为故事的主要角色。
这些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其他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是过足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狂欢节。
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含的精神,才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艺术真实”中来,从而让欣赏者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节张力中获得欣慰与愉悦之感。
三是精于衍化。
经典小说情节设置的“精于衍化”就是要求作家调动独特的艺术构思,通过天马行空似的丰富想象,使作品或显示出象征化的态势,或显示出延展化的态势,或显示出多样化的态势,以期能够完满地表达符合时代需要的审美理想。
例如罗贯中的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设置即是。
作家根据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节刘玄德见诸葛亮的十分简约的“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文字,并从生活事件中直接找到其中蕴含矛盾错位的聚焦点,再经过改造、生发与制作。
这就需要摒除生活事件中的非本质的含义,掘取生活事件中的本质内容,超越生活事件中的自然形貌,并将其铺衍繁化为波澜曲折、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甚至家喻户晓的“刘玄德三顾茅庐”的艺术情节,从而表现了刘玄德为了统一国家大业而对怀才不遇的嗟叹与对纷乱世事的无奈,彰显了他礼遇下士、屈尊求贤、以诚待人、以仁宽人的精神,且赋予这种艺术情节以历史深度、思想深度甚至哲学深度,因而实现了作品情节设置给欣赏者所带来的陌生化与新奇化的美学效应。
又如欧·亨利的经典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情节设置也是如此。
作家在作品中设置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叙写一对穷困夫妻德拉与杰姆为在圣诞节前一天互赠礼物而煞费苦心,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把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其结果是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
然而,他们用自己美丽的心灵赠给对方的却是一件无价之宝,而这件无价之宝,乃是世间任何自认为聪明或富有的人永远不会也不能给予的礼物。
以上经典小说的情节设置都是作家有意识地将个人的创造潜能合理地融入作品中,并渗透着作家的生活体验与审美旨趣,这就使作品的情节设置让欣赏者获得了比生活事件更为典型的社会意义。
二、经典小说人物塑造的“虚拟性”人物塑造的“虚拟性”是经典小说展示其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的另一要素。
它与经典诗歌、经典小说、经典散文等的人物塑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
经典诗歌的人物塑造,通常是捕捉人物某一瞬间的心理、感情,因而容易流于平面化;经典散文的人物塑造,一般只是简约地描写人物在事件中的行为,因而疏于复杂的内涵;经典戏剧的人物塑造,往往造型感较强,因而缺乏关联性的现象。
唯有经典小说的人物塑造,可以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它既可以描写人物外在的肖像服饰、行为动作,又可以描写人物内在的情感意趣、心路流向;既可以描写人物过去的漫长经历,也可以描写人物现在的某个片段;既可以描写人物在广阔社会背景中的活动,也可以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冥想……经典小说人物塑造的“虚拟性”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拼凑角色。
经典小说人物塑造中“拼凑角色”的“虚拟性”就是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进行解析与移植时,必须剔除其中对塑造人物无关紧要的部分,移植进一些对促成典型形象具有特殊价值的成分,力求与母体原型有机地熔铸在一起,并使之赋予一定的时代色彩。
例如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的人物塑造即是。
作家塑造阿Q这一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对辛亥革命所作出的批判性的历史总结,也是对整个国民劣根性进行的最杰出的艺术解剖。
作品中阿Q形象的塑造就是“没有专用过一个人”,而是“拼凑起来的角色”①。
阿Q的形象原型是一个“好吃懒做”的雇工,“有点花脸,有点玩世”,辛亥革命刚波及杭州,他便趾高气扬:“我们的时候来了,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
”作家就是取他的这一表现,并剔除他的“好吃懒做”,揉进质朴农民的“真能做”,从而创构了“这一个”不但包含着深广的社会内涵而且包含着厚重的历史内涵的艺术典型。
又如巴尔扎克的经典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人物塑造也是如此。
作家在诗意化的描绘和理想化的处理下,塑造了欧也妮这一人物形象,使她成为作品中最为善良而纯洁的一个悲剧人物。
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以及与老葛朗台、夏尔、德·蓬风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物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慈爱也越显分明。
关于欧也妮的原型,根据安德烈·莫洛亚的考证,她的真名叫玛丽-路易丝-弗朗索瓦·达米诺瓦,出身于一个上层法官家庭,是基·杜·弗勒内依的妻子。
作家就是“取这个模特的手,取另一个模特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 ②,并以满怀赞美之情塑造欧也妮这一艺术形象的。
二是发掘心理。
经典小说人物塑造中“发掘心理”的“虚拟性”就是要求作家或通过细节、语言、动作去挖掘人物的心理,或侧重于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去挖掘人物的心理,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充实,以期使无法窥见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呼之欲出”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