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之《春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之《春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2、古诗两首之《春日》【文本解读】《春日》是宋经纪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称赞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事理。
古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布满了勃勃生气,表达了笔者对万物清醒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舒畅。
全诗讲的是笔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穷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思虑。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
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鲜艳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加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惟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故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设计理念】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的理解,体悟更深的情感,发挥它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习目标】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赏春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子、万紫千红”等词。
二、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进程和方式】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明白得文句的意思,继续体会文中关键文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酷爱春天、大自然的情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时第一时一、导入:回忆你经历中的春天是如何的,给大伙儿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二、抽读。
3、小教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籍偶书》《采莲》二、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如何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如何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如何赞美柳树的呢?大伙儿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一、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仿佛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试探: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如此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苏醒,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3)朗诵、交流汇报3、4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仿佛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先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子裁出来的呀!(2)试探:这两句采纳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那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诵六、朗诵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述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情感。
三年级(下)第二课教案设计及课件古诗两首
三年级(下)第二课教案设计及课件古诗两首2古诗两首教科书分析:古诗是教材中的定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基本要求。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时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进而赞美春天。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通过赞美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指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激起的作者心中的喜悦。
设计理念: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并记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
同时,孩子们对春天的场景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因此,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力求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了解诗歌,感受祖国传统经典的节奏美和节奏美,在作者的诗歌中感受春天的喜悦和爱,积累优美的诗歌。
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充分调动学生在现有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诗歌,有助于学生进入诗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心理和情感共鸣。
教学时间:2小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永流的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背诵诗文。
3.用自己的语言谈论诗歌的意义,体验诗人的感受。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学习重点、难点:1.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
2.背诵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找或收集关于春天的图片、词句、古诗文;观察柳树的生长情况;了解作者生平或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查并导入一个新类。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汇报课前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尤其是柳树的生长情况,或展示自己的资料。
)2.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插图。
看这幅画。
你看到了什么?【设计说明: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本首诗的生字新词。
2.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背诵五、板书设计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万紫千红总是春。
2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本首诗的生字新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春日- 教学设计展示古诗:朱熹所作的《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知识点梳理理解诗意,背诵积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背诗比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拓展练习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古诗两首》5篇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古诗两首》5篇第一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古诗两首》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目的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重点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以背带动阅读和理解。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咏柳:动画课件》、《春日:动画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学习《咏柳》。
跟读、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说课稿1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分别是《咏柳》和《春⽇》,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原⽂ 咏柳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春⽇(宋·朱熹) 胜⽇寻芳泗⽔滨, ⽆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教学设计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7个⽣字。
能正确读写“碧⽟、妆成、裁出、剪⼑、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诗。
3、能⽤⾃⼰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热爱春天⼤⾃然的感情,感悟⼤⾃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描写春天的古诗,本课挂图。
学⽣:两⾸古诗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思路】 这两⾸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的⽣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然景象,再学习诗句。
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乐配读等。
教师指导学⽣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个⼤体的了解。
指导朗读时。
重点让学⽣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
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
再通过诵读把⾃⼰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活动背诵古诗,导⼊新课。
1、引导: 还记得古诗《赠刘景⽂》和《⼭⾏》吗? 2、谈话: 美丽的秋天转瞬即逝,随着冬天的离去,春天悄悄到来。
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不少,你知道哪⾸?今天我们随着古代诗⼈贺知章和朱熹⼀起⾛过迷⼈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1、齐背两⾸古诗。
2、说出⾃⼰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课文,包括《乞巧》与《嫦娥》两篇文章。
第八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古诗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人,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乞巧》与《嫦娥》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乞巧》与《嫦娥》动画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乞巧》与《嫦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是《古诗两首》,分别是贺知章的《咏柳》和朱熹的《春日》。
WTT在此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
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
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
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播放有关柳树的画面,目的让学生感受柳树是春的使者,带来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满生机)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交流,谈感受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师在想什么吗?此时此刻,老师就想把唐朝诗人贺之章写的《咏柳》推荐给大家。
(边出示诗句,边朗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会写“乞、巧”等生字,会认“霄、渡”等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
二、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读准字音,并把古诗读通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乞巧霄渡
三、探究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朗读课文,根据故事和信息理解大意。
(小组合作)
3、小组汇报交流诗意。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
A、齐读
B、比赛朗读(男女生)
5、小结: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
织女和牛郎结为夫
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
四、达标测试
1、组词。
乞()渡()晓()霄()
气()度()绕()宵()
2、填空:
《乞巧》是代诗人写的,所谓乞巧,就是
的意思。
诗中展示了。
3、默写古诗《乞巧》。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古诗两首教案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
二、教学课题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
《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
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
(二)初读感知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
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3、在诵读中识字。
语文三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古诗两首》教案-7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1、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识记字形。
3、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写法。
4、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练写。
课外资料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
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古诗两首教案
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4、重点难点: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难点: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看图朗读感悟。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朗读引入课文题目,了解作者:1、教师范读,板书题目。
2、解题。
3、介绍作者。
三、自读自学:1、熟读这首诗。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看图思考: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练习读诗。
3、理解重点词语。
五、逐句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1、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后两句写的是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指导预习:1、自渎古诗。
2、检查预习。
3、简介作者。
4、解释诗题。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
2、全句意思。
3、理解“光景、一时、”。
4、全句意思。
5、理解“等闲、识得、东风面”。
6、全句意思。
7、理解“万紫千红、总是”。
8、全句意思。
三、欣赏诗句。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2、古诗两首写实咏柳赞美春天想象写景春日赞美春天千古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
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
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预习设计:
导语: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
今天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次走进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1.解释下面的词语。
(结合注释或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
妆:
绦:
胜日:
光景:
等闲:
2.概括古诗主要内容:
《咏柳》的作者是,主要描写了。
《春日》的作者是,主要描写了。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
3.认真读古诗,思考下列问题。
(1)“咏柳”中的“咏”是什么意思?“咏柳”呢?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诗的意思是: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诗的意思是:
(4)《咏柳》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两句诗的意思是: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句诗的意思是:
(7)结合插图,想象作者来到泗水边寻找春天,都看到了什么“焕然一新”?“万紫千红”的春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4.试着把两首古诗背诵下来。
5.我还搜集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词语、谚语、古诗等,比如:
词语:
谚语: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咏柳》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诵)/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
绿丝绦写实
咏柳谁裁出赞美春天
春风似剪刀想象
教学后记:诗句描写舒情,学生朗读流利,认识快。
第二课时
《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诗歌。
板书设计:
万紫千红总是春
教学后记:学生对《春日》这首诗歌感觉生疏,学起来不够投入,使课堂教学中带来有些难度,教师需另找时间进行补救。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学习所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自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五、限时作业:
一、默写。
《咏柳》《春日》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咏柳》的作者是,主要描写了。
《春日》的作者是,主要描写了。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
三、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诗的意思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句诗的意思是:
四、你还知道描写春天的哪些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写下来。
教学后记:通过复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稳固,并能领悟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