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范文-嫦娥三号成功登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西经19.5度、北纬44.1度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15日23时30分,从嫦娥三号分离出来的月球车玉兔号开始进行独立的探测任务。玉兔号通过wifi与嫦娥三号联系,并实现互拍。在传回地球的照片中,玉兔号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为最大亮点,它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国人振奋不已。随后,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宣布嫦娥三号登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中国首次实现了在地外太空天体成功着陆的探索目标,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完成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上取得的成就。登月成功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尊重与认可。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赞中国“令人叹服”,美国科学界也表示中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已经比肩美国。

截至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共顺利进行了5次互拍。随后,月球车“告别”嫦娥三号,前往月球上更远的区域开展月面测试工作,嫦娥三号也将在原地继续进行就位探测,将最新发现传回地球。

当然,这次“嫦娥奔月”并非一帆风顺。如嫦娥三号在软着陆过程中经历了软着陆前无人工干预、惊心动魄的“黑色720秒”,让人惊出一身冷汗;而登月计划是否投入过多,也引发了一定的讨论。

多维解读

软着陆,硬实力

一声轰鸣,“嫦娥”轻轻呵护着怀中的“玉兔”,落月广寒,桂树常伴。至此,嫦娥三号承载着国人的探月梦想,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完成了承前启后的重任,这不仅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也在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

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一次性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完美体现。对比前苏联和美国。它们都曾经历了长时间准备、进行过多次试验、尝过多次失败的苦果,才完成月球登陆,我们的实力更加值得肯定。

嫦娥落月展实力,中华民族增自豪。回顾整个过程,火箭发射入轨、地月转移、环月动力下降软着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嫦娥三号一系列动作表现堪称完美,这是中国自主创新、锐意进取的生动诠释。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为嫦娥三号实现软着陆积累了经验,如今嫦娥三号搭载的巡视器“玉兔”顺利抵达月面。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没有理由不由衷感到自豪。

科技成就梦想,传说变为传奇

“嫦娥”登月的一小步,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或望月思乡,或邀月对酌,或观一江春水上倒映的明月。古老的民族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月亮的阴晴圆缺都赋予了内涵,但仍不能满足那份与生俱来的对月亮的好奇心。于是才有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和天狗食月的凉悚预言,才有借问天上宫阙今夕何年的传世名篇。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对月亮的认识也在不断增添新的维度,明白了天狗食月的原理,测算

出了月球的年龄,然而这些对古人的回应都是从西方舶来的。今天,中华民族终于运用自主研发的探月技术,让“嫦娥”怀抱“玉兔”入住月宫,这是华夏儿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探索“朗月星辰”的成就,更是用科学让飞天的传说变为永留史册的传奇。或许当我们像古人一样举杯邀明月时,遥远的“嫦娥”和“玉兔”便会举头望地球,低头思故乡吧。

有人曾质疑中国的科研能力,嘲笑我们只有应试的高手,没有真正的人才。“嫦娥”登月的成功,证明了我们强大的科研能力——不仅能把“船”开到太空中,还能让“车”在月球“漫步”,这是对别国质疑最有力的回应。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旋首次亮相于遥远的月球,神气地“飘扬”在月表之上,国人内心欢欣鼓舞。终于占据科技制高点的我们,应该更加自信。

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完成中国空间探索史上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固然值得欢庆,但我们不能目空一切,毕竟前苏联和美国在时间上领先我们半个多世纪,从深空探测的时间和成果来看,中国才刚刚起步。“要开展人类对月球资源和能力的开发,进而推动更远深空的探测活动。”这条路对我们来说还很遥远、很艰难。接下来,“玉兔”还将深入进行月面巡视勘察任务,有更多的未知挑战在等待我们。太空浩瀚,宇宙苍茫,人类对“天外”的探索和创新也将永无止境。因此,面对国内外的各种称赞,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对现有的成绩感到自满和骄傲,要反思我们在航天技术上还有哪些不足,努力弥补科学领域存在的技术空白。

当然,对于未来我们也要充满信心与希望。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探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今后,我们不仅要实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返回,还要进一步实现载人登月,逐步实施月球基地建设。中国人不能止步于38万公里外的月球,我们应该飞得更远,飞到几亿公里、几十亿公里、上百亿公里之外。这不仅是探索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月球是个门坎,仅此而已。

相关链接

插曲:先进技术护航“黑色720秒”

软着陆前,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的高度缓缓下降。其间,嫦娥三号要依靠自动控制来降低高度、测距、测速、确定合适的着陆地。在这一阶段,地面测控基本已经“无能为力”,而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把这段时间称为“黑色720秒”,如果不能平安度过,登月行动将宣告失败。所幸,先进的技术确保了着陆成功。

首先是通讯环节,在嫦娥三号软着陆期间,虽无法人工干预,但技术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所有的遥测数据都能传回地面,通讯不会断开,这有利于遇到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了解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其次在下降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就可能导致探测器撞毁。而我国研制的激光测距敏感器如同倒车雷达,以每秒2次的频率获取信息,实时掌握下降时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距离。最后是落地环节,下降至距离月面约100米时风险最大,但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大显身手,它就如同“嫦娥”的眼睛,获取月面区域的激光三维图像,帮助“嫦娥”躲避障碍物,为安全软着陆选择合适地点。

让人惊出一身汗的“黑色720秒”,便在先进技术的护航下平安度过。

澄清:探月工程投入不多且功在千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