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痛风药物(行业调研)
痛风用什么药能消肿止痛
![痛风用什么药能消肿止痛](https://img.taocdn.com/s3/m/4d719c2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4.png)
痛风用什么药能消肿止痛痛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针状晶体沉积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
除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可以损坏关节之外,抗痛风治疗可以消缓炎症、减轻疼痛、阻止症状再次发生。
以下是痛风药物治疗、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药物治疗1、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NSAIDs类药物是痛风炎症过程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可以减轻痛风痛和肿胀,减轻炎症,使患者觉得舒适。
临床上常使用的NSAIDs类药物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苯丙酸类药物等。
长期使用NSAIDs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因此,使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酗酒和吃饭时间间隔过长。
2、可待因(Codeine)可待因是一种弱类鸦片类药物,对痛风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但是,患者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会引发成瘾性,并产生其他副作用,如昏睡、呼吸抑制等。
使用药物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尽可能减少用药时间和剂量。
3、类固醇药物类固醇药物(例如泼尼松龙)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这些药物常常被视为一种后备治疗方法,因为它们具有不良的副作用。
4、Colchicinekolchicine是一种草药,用来控制痛风的发作和症状。
它可以通过减少炎性反应来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
患者在服用kolchicine时应该注意剂量控制,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例如腹泻和恶心。
5、抗痛风药物抗痛风药物通常含有尿酸降低剂,并可以控制生产和排泄尿酸的激素。
对于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这类药物可以帮助他们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allopurinol、febuxstat,等。
但是,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等。
二、痛风治疗方法1、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是控制尿酸水平的关键。
饮食宜清淡,摄入尿酸较低的食品,如瘦肉、鱼类、米饭、面条、豆腐、牛奶、水果等。
同时少吃含嘌呤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海鲜、啤酒等。
痛风患者还需要注意减少饮酒,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饮水,以及控制体重。
常见痛风药物的分类治疗以及副作用
![常见痛风药物的分类治疗以及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9ef8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d.png)
常见痛风药物的分类治疗以及副作用
一、痛风药物分类及其作用
1、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是一类非甾体抗炎药,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组织内前列腺素的
合成来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抑制痛风病变的发展。
NSAIDs往往被
用来控制痛风病变的症状,如关节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常用NSAIDs包
括吲哚美辛(diclofenac)、布洛芬(ibuprofen)、氯马布钠(chlorobutanol)、氟康唑(flurbiprofen)、非那雄胺(fenoprofen)、氨氯地平(amlodipine)等。
2、类固醇抗炎药:GCs(类固醇抗炎药)
GCs是一类特殊的抗炎药,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来抑制
痛风病变的发展。
GCs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关节炎发作的频率和强度,从
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病情的恶化。
常用GCs包括泼尼松(prednisone)、
地诺孕酮(dexamethasone)、美罗培南(methylprednisolone)、氟尿
嘧啶(fludrocortisone)、美法林(mefalachlor)等。
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OX-2抑制剂
COX-2是一类酪氨酸激酶,它可以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降低炎
症反应的发生。
COX-2抑制剂可以抑制痛风病变的发展,从而减少患者的
痛苦和病情的恶化。
常用COX-2抑制剂包括辛伐他汀( celecoxib)、拉
米夫定(ramipril)、替格瑞洛(tigecycline)、塞来昔布(sarilumab)等。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67e7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7.png)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
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主要病因,因此控制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目前,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新的药物不断涌现,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重点介绍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传统药物治疗二、新药研发进展1. 针对尿酸水平的药物近年来,针对尿酸代谢的药物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最具代表性的新药是瑞方宁(Rasburicase),它是一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研究表明,瑞方宁对于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会对肾脏产生损害。
一些新型的尿酸降低剂也正在研发中,例如尿酸转运抑制剂和尿酸生成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有望成为未来痛风治疗的新选择。
2. 利用基因治疗3. 中药治疗在痛风治疗领域,中药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一些中药制剂如桂枝加附子汤、胡椒酊等,被证实对痛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些中药提取物如黄芪、防己等也显示出了降低尿酸水平的潜力。
中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其广泛的来源和相对较低的毒副作用,使其在痛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三、治疗策略的新思路除了药物研发,痛风治疗领域还有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在不断涌现。
针对痛风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不同的痛风患者尿酸水平的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还发现,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和体育锻炼也可以对降低尿酸水平产生一定的作用。
这些新思路为痛风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新药不断涌现,痛风患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丰富。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痛风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痛风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参考,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痛风治疗的进步。
痛风药物分析
![痛风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ec7563b7360b4c2e3f6490.png)
磺吡酮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 司来自碱性药物碳酸氢钠 天津力生、广州康和 尿中的尿酸存在非离子化(即游离尿
片
、上海黄海
酸)
枸橼酸钾 钠合剂、 枸橼酸钾
德国马博士、医院自 制、武汉维奥、长春
北华药业
和离子化(即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 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
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 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
性作用3。但苯溴马隆由于肝功能异常和肝衰竭死亡的不良事件,已从几个
28元/10 片
每日1~2 片
国家的市场撤回。
1.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见于约5%的服用者。偶可引起消化性溃疡
。 2.能促进肾结石形成,应保证尿pH值6.0~6.5。大量饮水并同服碱化尿 液的药物,以防肾结石。 3.本品与磺胺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皮 肤瘙痒及发热等,但少见。 4.偶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肝坏死等少
/100片 片
偶有轻度胃肠道不适。
20~175元 每日1~2 /40袋 袋
17800/瓶
(国内没
有)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呼吸 困难、潮热等。价格昂贵,半衰期短,病
每月1~2
人难以承受。
针
10000+/ 瓶
反应,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
150~240 元/14片
每日1~2 片
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应予监测
。大约5%患者不能耐受。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后产生耐药性,使疗 效降低。
50~99元 每日1~2 /100粒 片
包括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罕见严重的肝毒
降尿酸药品
药物类型 药品名
生产厂家
痛风止痛药物大盘点
![痛风止痛药物大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4865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0.png)
痛风止痛药物大盘点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病,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烈疼痛等症状。
为了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医学界研发了多种痛风止痛药物。
本文将对常用的痛风止痛药物进行大盘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
一、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物是痛风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关节疼痛。
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苯杂酮等。
这些药物具有镇痛、消炎和退热等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可待因类药物可待因类药物是一类中枢性镇痛药物,适用于尿酸结晶沉积引起的急性痛风发作。
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疼痛传导,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氢化可待因和吗啡是常见的可待因类药物,但由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患者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过量和长期使用,并且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三、类固醇类药物类固醇类药物在痛风治疗中也常被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泼尼松龙。
类固醇类药物具有强力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减轻急性痛风的疼痛和炎症。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合成抑制剂是痛风慢性治疗中的关键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尿酸生成的关键酶,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预防尿酸结晶的沉积和关节炎症的发生。
常见的尿酸合成抑制剂包括丙戊酸、苯噻嗪等。
尽管这些药物在长期控制尿酸水平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患者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肝功能和血象等指标变化。
五、尿酸排泄促进剂尿酸排泄促进剂适用于尿酸排泄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
它们通过抑制尿酸再吸收的机制,增加尿酸的排泄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目的。
常见的尿酸排泄促进剂有别嘌醇、富马酸、洛塞米等。
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酸水平,并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痛风止痛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针对痛风疼痛的常见止痛药物选择
![针对痛风疼痛的常见止痛药物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2c13b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0.png)
针对痛风疼痛的常见止痛药物选择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
痛风发作时,患者往往需要缓解疼痛,以提高生活质量。
而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针对痛风疼痛的常见止痛药物选择。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痛风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
NSAIDs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关节炎症来缓解疼痛。
常见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然而,NSAIDs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胃溃疡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NSAIDs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2. 可待因类药物可待因类药物是另一种常用的痛风疼痛的药物选择。
可待因类药物主要通过中枢镇痛作用缓解疼痛,常见的药物有氢可待因、可待因等。
这类药物的优点是不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但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便秘等。
在使用可待因类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3.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强效的抗炎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痛风疼痛。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等。
因此,糖皮质激素仅在症状严重或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被考虑使用,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也可以用于痛风疼痛的缓解。
这类药物通过中枢镇痛作用发挥效果,但副作用较大,如便秘、呼吸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滥用和依赖。
5. 局部药物除了口服药物,局部药物也可以用于痛风疼痛的缓解。
例如,通过局部涂抹非甾体抗炎药凝胶,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局部药物的优点是副作用较小,但作用范围有限,适用于轻度疼痛的缓解。
综上所述,针对痛风疼痛的常见止痛药物选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可待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阿片类药物和局部药物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d4081603941ea76e59fa04e9.png)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1)吲哚美辛(Indometacin):又称消炎痛。
每片25mg。
口服,首剂50mg~100mg,以后每次50mg,一日3次,饭后即服或临睡前服用,或遵医嘱。
有效后迅速减量并停止服用。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服药后1-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衷期变化较大,平均为4.5小时。
若与食物同服,药物吸收虽较慢,但吸收率不受影响。
直肠给药比口服给药更易吸收,吸收入血后,99%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5~10小时,个体差异较大,同一个体也常有变异。
本品部分经肝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从胆汁排出,大乳汁中也有排出。
本品不能经过透析消除。
(2)双氯酚酸钠(SodiumDiclofenac)1)英太青。
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50mg。
口服,每次50mg,每日2次,或遵医嘱。
本品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吸收快而完全,若与食物同服则降低吸收率,但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损失约40%~5 0%。
空腹服药后于2~3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若与食物同服,6小时达到血浆峰值。
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65%从尿液中排泄,35%从胆汁,粪便中排出,在1.2~2小时排泄完,长期应用无蓄积性。
2)戴芬: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75mg。
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一次,必要时可增加至每日两次。
口服后大约有服药后1小时即达到血浆高峰浓度,然后血浆浓度平稳下降。
本品长处是:①更快更可靠的初始吸收;②血药浓度稳定,个体差异小;③更少受进食的影响。
3)奥湿克:为肠衣片,每片含有双氯酚酸钠50毫克。
外层含米索前列醇200微克。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每次服一片,天天2~3次。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4)扶他林:75mg/片。
每次75mg,一日一次。
最大剂量每日150mg,分二次服或遵医嘱。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3)布洛芬(Ibuprofen):每片100mg或200mg。
口服成人每次200m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2024年痛风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痛风产品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120e4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0.png)
2024年痛风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痛风是由尿酸盐在体内积累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变,痛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痛风相关产品市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2024年痛风产品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痛风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痛风产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痛风药物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这是由于痛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寻找缓解痛风症状的方法和产品。
痛风市场产品分类痛风产品市场可以根据产品类型进行分类。
目前,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类主要产品:药物治疗类产品药物治疗类产品是痛风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这些产品通过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关节炎炎症反应等方式来缓解痛风症状。
膳食调节类产品膳食调节类产品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控制尿酸摄入量来缓解痛风症状。
这类产品包括尿酸低食物、饮食指导和营养补充剂等。
辅助治疗类产品辅助治疗类产品是为了帮助痛风患者缓解疼痛、红肿等症状而设计的。
例如,痛风贴膏、凉湿敷贴等产品可以在关节局部起到舒缓作用。
互联网医疗类产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和APP应运而生。
针对痛风患者,一些互联网医疗产品提供了在线咨询、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方便患者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痛风市场发展趋势个性化治疗随着痛风病因的进一步研究,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个性化治疗成为痛风治疗的发展趋势之一。
基于遗传学、代谢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代谢状态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与辅助治疗的结合膳食调节和辅助治疗在痛风治疗中的地位逐渐重要。
营养调节可以通过控制尿酸的摄入量来减少痛风症状的发作。
同时,辅助治疗产品的发展也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舒缓症状的方法。
移动医疗产品的崛起移动医疗产品的崛起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更便捷的治疗方式。
痛风已经发作吃什么药缓解
![痛风已经发作吃什么药缓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6dbf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痛风已经发作吃什么药缓解痛风已经发作,这时候需要及时缓解症状,同时积极治疗。
下面就针对痛风已经发作时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最常规的治疗痛风症状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用量和使用时间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2. 种类选择性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OX-2是炎症反应的主要酶,COX-2抑制剂则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同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
常用的COX-2抑制剂有美洛昔康、来曲唑、塞来昔布等。
3. 糖皮质激素当NSAIDs和COX-2抑制剂无法缓解症状时,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以及口腔、局部和关节内注射方式,以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目的。
二、治疗痛风的原因1. 降尿酸治疗痛风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降尿酸治疗是治疗痛风的核心。
降尿酸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尿酸排泄剂、尿酸合成抑制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控制体重、限制肉类和酒类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
2. 预防病情复发痛风患者的治疗并非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需要预防复发。
因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尿酸水平的长期监测,健康饮食、注意饮食习惯,以及注意体重管理。
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不要自行停药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停药。
因为痛风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2. 控制药物剂量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定期进行尿酸水平测试,以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影响肝肾功能。
3. 关注饮食痛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饮食,尤其是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多摄入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4. 停止饮酒饮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痛风患者必须停止饮酒。
抗痛风药市场报告:URAT1、XO等靶点和新型抗炎症
![抗痛风药市场报告:URAT1、XO等靶点和新型抗炎症](https://img.taocdn.com/s3/m/a32554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相比传统药物,新型抗炎症药物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优势,为痛风治 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新型抗炎症药物研发进展
目前,针对痛风炎症反应的新型药物研发正在不断取得进展。
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一些针对特定炎症 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等。
URAT1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体1(URAT1)的活性 ,减少尿酸重吸收,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该类药物在抗 痛风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XO抑制剂
XO抑制剂主要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减少尿 酸生成,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该类药物市场份额 逐渐增长。
其他靶点药物
除了URAT1和XO抑制剂外,还有其他针对不同靶点的抗 痛风药物,如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等,这些药物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
除了单一靶点的URAT1抑制剂 外,还有针对多个靶点的复合药 物正在研发中,以期提高治疗效
果和降低副作用。
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痛风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抗痛风药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URAT1靶点药物作为新型抗痛 风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和疗效优势,有望在未来市场 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更多URAT1抑制剂的成功 研发和上市,将为痛风患者提 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数据来源
政府公开数据、行业报告、企业年报、市场调研数据等。
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需根据实际研究和分析进行撰写,以确保准确性和专业性。同时,涉及市 场规模、增长趋势等方面的数据可能需要以图表或具体数值形式呈现,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市场情况。
02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72fe6b61a37f111f1855b56.png)
治疗痛风的五种药品是什么痛风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痛风药物陆续上市,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其中的药物成分。
一、秋水仙碱药品名:秋水仙碱ColChiCinum性状: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深。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氯仿。
作用与用途:为抗痛风药及抗肿瘤药。
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等均无效。
口服后症状可在6-12小时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
并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用于白血病、皮肤癌及何杰金氏病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急性痛风发作,初量每次lmg,以后每2小时1次,每次0.5mg,服至有胃肠道反应时为止。
24小时内总量不得超过3mg;预防痛风发作:每次0.5-1mg,睡前服。
副作用与毒性:1.对年老、体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患或肝、贤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不用。
2.本品毒性大,必需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使用。
如出现毒性反应时,应即停药。
3.静注时药液漏出血管时,应立即处理,可给半胱氨酸甲酯 0.5g,加灭菌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皮下注射,效果较好。
4.静滴时加入适量氢化可的松或氟美松或改为隔日1次给药,均可使毒性反应减轻。
5.毒性很大,有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等,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静注时如药液漏于血管外,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
制剂:片剂:每片0.5mg。
二、别嘌醇药品名:别嘌醇Alloptlrinolum 别名:别嘌呤醇、HPP、B1emino1、Foli-gan、IsoPurin0l、Zyloprim、Zyloric。
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极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溶于氢氧化碱的稀溶液。
作用与用途: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阻断黄嘌呤、次黄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氧化成尿酸的过程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因而血中尿酸浓度降低,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
痛风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痛风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4f7d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b.png)
痛风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一、概述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痛风的主要病理机制在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尿酸盐在关节、软组织甚至肾脏中的沉积,形成痛风石,触发炎症反应。
痛风的治疗主要围绕调节尿酸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两个方面展开。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痛风治疗药物不断更新换代,治疗效果也日益提升。
传统的痛风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等,这些药物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但长期应用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
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痛风治疗药物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痛风治疗药物不断涌现。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调节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实现对痛风的综合治疗。
新型药物的研发也更加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还涉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探索。
由于痛风患者的发病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情况各不相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是实现痛风有效治疗的关键。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迅速,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痛风治疗药物将更加安全、有效,为痛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保障。
1. 痛风定义及流行病学现状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日益普遍的疾病,其定义主要围绕高尿酸血症和由此引发的关节炎症。
痛风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所引发的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关节病。
它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等因素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痛风的典型病理过程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沉积,进而引发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
从流行病学现状来看,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一定分布,且其发病率受到地域、民族和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痛风特效药有哪些
![痛风特效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218c7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0.png)
痛风特效药有哪些痛风是一种由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而痛风特效药可以通过调节尿酸代谢,缓解痛风症状,并防止痛风的发作。
在临床上,有几种痛风特效药被广泛使用。
1. 阿洛普尿酸(Allopurinol)阿洛普尿酸是一种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
它是痛风治疗的一线药物,常用于痛风的长期治疗,可以预防并减少痛风的发作。
阿洛普尿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长期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脏功能损害等。
2. 非布司他(Febuxostat)非布司他是一种选择性抑制尿酸氧化酶的药物,可以减少尿酸的生成。
它与阿洛普尿酸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在某些病例中对尿酸降低效果更好。
非布司他通常用于阿洛普尿酸无法耐受或无效的病例中。
与阿洛普尿酸相比,非布司他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磺达股(Sulfinpyrazone)磺达股是一种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通过增加尿酸在肾脏内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在一些患者中,尿酸产生增多和排泄减少同时存在,磺达股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缓解尿酸过多引起的痛风。
磺达股在痛风患者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因为它需要与其他药物合用,并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4. 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苯溴马隆是一种有效的尿酸排泄促进剂,可以通过增加尿酸在肾脏内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苯溴马隆常用于处理痛风的急性发作,可以迅速缓解病痛。
然而,苯溴马隆在一些国家由于肝脏不良反应的风险而被限制使用,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如可乐定(Colchicine)、甲基巯基丙酮(Methylthiouracil)等。
这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痛风治疗的辅助药物或选择性药物,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总的来说,痛风特效药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调整体内尿酸代谢来治疗病症。
痛风药物调研报告
![痛风药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1486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b.png)
痛风药物调研报告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尿酸盐的沉积引起的关节炎所致。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它在体内产生的速率超过了排泄的速率,导致尿酸盐的积累。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关节炎发作,常见于大脚趾,伴有剧烈的疼痛、红肿和局部热感。
痛风还可能引起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并发症。
在治疗痛风时,药物是很重要的一种选择。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降尿酸药物和缓解急性发作的药物。
降尿酸药物包括利尿剂、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促进剂等。
利尿剂可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尿酸合成抑制剂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
尿酸排泄促进剂则通过增加尿酸的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丙戊酸、阿洛普尿酸和别嘌醇等。
缓解急性发作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待因、糖皮质激素和胃肠道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可缓解急性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
NSAIDs是常用的首选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可待因是一种弱效镇痛药,可缓解疼痛症状。
糖皮质激素因具有强力的抗炎作用,常用于严重症状或无法使用NSAIDs的患者。
胃肠道保护剂则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药物治疗不只是针对急性发作期的疼痛缓解,也需要长期维持尿酸水平。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尿酸水平,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饮食调节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药物在痛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限制。
例如,NSAIDs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溃疡和出血。
长期大剂量使用尿酸合成抑制剂可能会引起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
另外,一些药物需要考虑与其他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之,药物在痛风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缓解急性发作症状和维持尿酸水平。
然而,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需要在严密的医生监护下进行。
此外,饮食调节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药物治疗进行综合管理。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改善现有药物的副作用。
2024年抗痛风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抗痛风药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1949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e.png)
2024年抗痛风药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痛风是一种由尿酸过多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抗痛风药物市场迅速增长。
本文将对抗痛风药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
2024年抗痛风药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抗痛风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
根据预测,截至2021年底,全球抗痛风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痛风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对抗痛风药物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生活方式变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导致了痛风患者数量的增加。
更多人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因此对抗痛风药物的需求也在增加。
3.疾病认知度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痛风的认知度提高。
患者意识到及早治疗和控制痛风的重要性,因此对抗痛风药物的需求也在增长。
市场前景抗痛风药市场前景广阔。
预计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将推动新型抗痛风药物的研发,进一步促进市场增长。
然而,市场竞争也将加剧,药企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结论抗痛风药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将继续扩大。
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和疾病认知度提高是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和科技的发展,抗痛风药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市场竞争也将加剧,药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痛风用什么最好的药
![痛风用什么最好的药](https://img.taocdn.com/s3/m/b9d023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7.png)
痛风用什么最好的药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疾病。
痛风的治疗首先要控制尿酸水平,以减少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痛风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信息。
一、药物治疗1、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通过促进尿液的排泄来减少体内的液体量,从而降低尿酸浓度。
但是,利尿剂也会使钠离子在体内排出,从而导致血钠降低。
2、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痛风症状的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出血和肾脏功能损害的风险。
3、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常与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配合使用。
4、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包括别嘌醇、高尿酸排泄剂等,可以提高尿酸与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其在体外的排泄。
二、治疗方法1、饮食调节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高尿酸食品,如肉类、海鲜、豆类、花生等。
建议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身体负担,促进血液循环和尿酸排泄。
但是需要注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剧烈的身体活动,以免加重痛风病情。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痛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4、定期随访痛风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进行尿酸、肾功能等检查,以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饮食和酗酒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和高尿酸食品,如酒类、猪肉、牛肉、内脏等。
同时,也要控制酒的饮用量,避免饮酒过度,以免引起痛风的发作。
2、注意药物副作用痛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皮疹、低血压等,及时告知医生。
痛风患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
![痛风患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97fc64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4.png)
痛风患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痛风患者主要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疾病,降尿酸药物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降尿酸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持续降尿酸治疗比间断服用更能有效控制痛风发作,患者在血尿酸(SUA)达标后应持续使用降尿酸药物并定期监测。
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保证安全用药。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并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出现皮疹等药物副作用时应及时处理。
痛风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急性发作症状,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促使尿酸盐晶体溶解,治疗其他伴发的相关疾病。
痛风的药物治疗应按照临床分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
急性发作期痛风急性发作期是指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常用的有3类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均应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
急性发作期不予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
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的关节炎症消退后使用降尿酸药物的指征是: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出现。
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 mg/dl。
方法为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生维持。
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至少一个月,以起到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的作用。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用于尿酸产生过多型患者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代表药物为别嘌醇。
促尿酸排泄药该类药物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以及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的患者。
肾功能异常影响这类药物疗效,应慎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禁用,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该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为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治疗痛风的药有什么
![治疗痛风的药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1592f0ea5e9856a5612608a.png)
治疗痛风的药有什么治疗痛风有哪些药物呢,今天在这里就要为大家好好地介绍一番了,大家如果患有痛风这种病症的话可以来看看哦,相信在看完之后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因此抽出一点时间来和一起看看吧。
药物一、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从秋水仙的球茎和种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
它可以抑制尿酸盐结晶引起的白细胞增加,干扰白细胞的趋化性,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药物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关节的充血水肿,具有起效迅速等特点。
但由于痛风患者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症状极易复发,故该类药物仅适合个别症状非常严重且反复发作或经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痛风患者使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等。
药物三、排尿酸药:排尿酸药主要包括水杨酸类药物、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
该类药物可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人体内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药物四、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可碱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但不可长期大量地服用碱性药物,否则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关节红肿,热痛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改善,尿酸生成受抑制,关节,软骨和肾脏等病史中的酸钉子开始分解尿酸排泄加强。
药物分子对患者关节、肾脏部位的尿酸石结晶分子进行软化溶解,在液体渗透压的作用下重新溶解到血液里“中和抵消”,并随血液代谢平衡。
关节红肿,炎症,疼痛等症状消失,僵硬开始驱散,关节逐步伸屈自如,尿酸钠盐微结晶迅速降低,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并逐渐消失,关节、各脏器功能逐步恢复,患者初有成效;纠正代谢、滋补肝肾,患者肾脏通透膜的活性增强,体内尿酸合成抑制酶活性恢复正常,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增强。
体内的酸碱代谢恢复平蘅,嘌呤代谢得以稳定,痛风根源被彻底铲除,患者完全摆脱药物依赖,最终康复停药,走出痛苦人生的阴影。
痛风一种在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患有这种病的话,记得要提醒他可以使用上述介绍的药物治疗哦,而且使用药物最重要的便是要坚持,这样我们才可以让病痛远离我们,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将会是健健康康的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技巧
3
1 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类药物—秋仙碱 (Colchicine)
• 秋水仙碱(Colchicine) • 作用是抑制急性发作时的粒细胞浸润 •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
节炎的急性发作、家族性地中海热。
•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用药后数小时 关节红、肿、热、痛即行消退,对一般性疼痛及其他类 型关节炎无作用。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 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的作用。
10
别嘌醇(Alloprinol)
• 【用法与用量】 • 口服。 • ①成人:初次剂量一次口服50mg,一日1~2次,以后每周
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 周测血和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 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一般不超过600mg。维持量: 一次100~200mg,一日2~3次。 • ②儿童:6岁以下每次50mg,6~10岁每次100mg,一日 1~3次。
发现技巧
13
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非布司他(Febuxostat)
• 【禁忌症】本品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 的患者。
发现技巧
6
2 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Alloprinol)
• 【适应证】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 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 ②反复发作和慢性痛风者; • ③痛风石; • 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 ⑤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发现技巧
7
别嘌醇(Alloprinol)
常见抗痛风药物特点及临 床应用
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黄富凯
2018.8
发现技巧
1
痛风产生的原因
• 痛风是因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组织沉 积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它包括关节炎、痛风石、 泌尿道尿酸性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等。
• 引起痛风的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 过剩,高于正常值。这可因尿酸氧化酶(或尿酸酶) 的缺乏使尿酸不能被氧化而增多;亦可因肾脏功能 不全使尿酸排泄减少,两者均可造成高尿酸血症。
尤其对于存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
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发现技巧
12
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非布司他(Febuxostat)
• 【适应证】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 • 【不良反应】①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增多/减少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全 血细胞减少症、脾大、血小板减少症。 • ②心绞痛、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杂音、心悸、窦性心动 过缓、心动过速。 • ③耳聋、耳鸣、眩晕和视力模糊。 • ④腹胀、腹痛、便秘、口干燥、消化不良、肠胃气胀等。
发现技巧
4
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类药物—秋水仙碱 (Colchicine)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其中约有半数需 停药,停药后一般均能恢复正常。常见不良反应包 括:①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②胃肠道 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③白细胞 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④周围神经炎;⑤其他: 脱发、头痛、嗜睡、眩晕、乏力、发热、淋巴结肿 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⑥国 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 突然死亡。
发现技巧
11
3 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非布司他(Febuxostat)
• 非布司他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通过降
低血尿酸盐浓度而发挥作用,是一种治疗痛风的新 药。
• 临床研究表明非布司他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 的痛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可快速降低血尿酸水平,
• 【药理】本品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是抑 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 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醇均能抑制黄嘌呤 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使血和尿中的尿酸
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
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 风病人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发现技巧
发现技巧
5
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类药物—秋水仙碱 (Colchicine)
• 【用法与用量】口服。①成人:初次剂量一次口服 50mg,一日1~2次,以后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 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酸水 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 增。但一日最大量一般不超过600mg。维持量:一 次100~200mg,一日2~3次。 • ②儿童:6岁以下每次50mg,6~10岁每次100mg, 一日1~3次。
8
别嘌醇(Alloprinol)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其中约有半数需 停药,停药后一般均能恢复正常。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①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
麻疹;②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
痛等;③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④周围
神经炎;⑤其他:脱发、头痛、嗜睡、眩晕、乏力、
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
血管炎等;⑥国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
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发现技巧
9
别嘌醇(Alloprinol)
• 【禁忌症】①孕妇及哺乳者禁用;②对本品有过敏史者 禁用。
• 【注意事项】①本品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
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
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②与排尿酸合用可加强疗效;
③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
炎急性期症状,故不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
④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
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⑤有肝、肾功能
损害者及老年人应慎用,并减少每日用量;⑥用药期间
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发现。技巧
发现技巧
2
抗痛风药的分类
• 针对痛风的不同临床阶段,抗痛风药可分为控制急 性关节炎症状和抗高尿酸血症两大类药物。
• 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药物主要包括秋水仙碱、 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 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如 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出药(如苯溴马 隆和丙磺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