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说 “ 木叶 ”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 “ 木叶 ”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说“ 木叶 ” 》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

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

“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

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

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

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栓、棍子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

“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

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

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

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

非连续性文本林庚《说“木叶”》朱光潜《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林庚《说“木叶”》朱光潜《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文字的暗示和象征材料一: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緣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熟路诱惑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摘编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下面对于“暗示性”和“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的暗示性是隐含在概念背后的,要理解它需要留心细读,借助想象和联想。

B.表示意象的词语和意象后面的暗示性具有本质上的关联,否则意象的暗示性不会产生。

2019-2020学年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训练(十四)说“木叶”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训练(十四)说“木叶” (含解析)

(十四)说“木叶”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D."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学校同学虽然人数多,但是同学之间缺少沟通,所以希望建立个微信平台,推动同学之间的联系,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B.当前许多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十分繁忙,但忙于事务性工作较多,战略性思考方面不够,长此以往,将影响公司业务能否健康发展。

C.每年“双十一”销售高峰期,各大电商在收获销售量火箭般蹿升的快感的同时,也频繁地受到消费者的抱怨甚至被投诉。

D.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安监部门要对市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一方平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________“落叶”,________常见,________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________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________由此可见。

A.即使因为所以而因而B.就是因为所以但因而C.即使虽然也但也就D.就是虽然也而也就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2.下列句子中的“背后”和文中加点的“背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忽见紫鹃从背后走来,说道:“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

”B.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心里有数就是了。

C.秦王悟,依其言,把剑推在背后,前边便短,容易拔出。

D.我们应学会分析意象背后的情感,从而准确地理解诗歌主旨。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三、小阅读-课内5.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之意,而且要品尝言外之意。

体味下列诗词句中各意象暗含之意,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用线连起来。

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离别不舍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恨悲凉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思亲念友④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忧愁凄苦⑤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圣洁坚贞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期)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

它主要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和丰富。

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

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不使用语词,因此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

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全的《大岭睛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但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说“木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028373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说“木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028373

第09课说“木叶〞·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字静希。

林志钧之子。

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

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

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林庚父亲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宰平,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

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

【重点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

他以深沉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异,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场,“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非常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开展到用“落木〞。

《说木叶》课时训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说木叶》课时训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9课说木叶课时作业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的不同看法陈友琴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在《文学遗产》第200期上发表了,我不同意他的那种看法。

他的那种看法,好像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

②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

“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③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

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

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

(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乔木生夏凉。

(韦应物《同德寺两后寄元侍御、李博士》)群木昼阴静。

(韦应物《夏景园庐》)山木尽亚洪涛风。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④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

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假如林庚先生还认为上面所引的诗句,在字面上并没有绿字和翠字,请再读一下谢灵运的诗句:远水映疏木,空翠难为名。

(《过白岸亭》)⑤“疏木”也是“空翠”的(这“空”字绝无萧条之感,而是空灵可喜之意,连上青翠之翠,这里面何尝有一点光秃秃的树干的现象呢?)更不用说“珍木”“云木”“夏木”“乔木”“群木”和“山木”了。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下册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下册

说“木叶”(40分钟,41分)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花园大饭店脍炙人口....的清汤国宴狮子头最为出名,每天300余例的销量也不枉其“国宴第一菜”的美誉。

②他特别喜欢在收音机上听评书,熟能生巧....,慢慢地他也会讲故事了。

③其实生活就是奋斗和收获,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应该是:不断求索,不断追求,不断奋斗.④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子单打结束四分之一决赛争夺,中国队包揽四强提前锁定冠军,接受采访时,刘国梁觉得过程还是比较艰苦的,一言难尽....。

⑤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⑥外部势力的干预,内部的教派矛盾,使叙利亚长期处在战乱中,哀鸿遍野....,很多人成为国际难民。

A.①②⑤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解析】选C。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使用正确.熟能生巧:指做事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做得更好。

“听”和“讲”是两种行为,此处使用错误.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使用正确。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使用错误。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策划破坏活动或敌人准备进攻。

贬义词。

使用错误.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使用正确.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D.“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解析】选A。

两个分句前后主语应一致,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之前。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①____,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②____,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
想要轻松解答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题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掌握各类题的答题方法,为此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

说木叶(高中语文)

说木叶(高中语文)

目标二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2. 体会下面语句的丰富含意。 “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 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 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解读探究:本题就是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 应联系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答案: 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
引用的作用
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 概念 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
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
种类
1. 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 加上引号。
2. 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 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 的大意。
3. 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 另外换上某些新词。
答案: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 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 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 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 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 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 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 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 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 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二、背景材料 新诗的创作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然
后发展到现在,诗坛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 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寥寥无几,知名诗人海子卧 轨自杀,顾城杀妻后自杀……针对这种现状,林 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 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 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 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的《说“木叶”》, 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象征的阐 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说“木叶”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说“木叶”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说“木叶”》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无论是还是“落木”,它们得以广泛的应用于后世诗歌都是因为屈原首创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B.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这个词,其实是因为考虑到诗歌文字需要精炼,故遇到“树叶”的时候就把它简化了。

C.诗歌文字的洗炼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使得在遇到木叶的时候,诗人们都想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D.谢庄《月赋》中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中的“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都与“木叶”有关,可看出“木叶”一直对诗人的影响很深远。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木叶”鲜明的形象。

使得诗人们想通过它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而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

B.“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运用在诗歌语言的精妙上可以说是很恰当了,这大概是诗人们喜欢“木叶”而不是“树叶”的原因。

C.如果屈原没有赋予“木叶”鲜明的形象,那么会影响后世诗人运用“木叶”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但绝对不会不出现“木叶”这个意象。

D.继“木叶”的广泛运用后,“落木”的出现使得中国诗歌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答案:
1:选A,B项故遇到“树叶”的时候就把它简化了,应是“大概遇见”,或然变必然;C.强加因果;D.“一直”错,应是屈原之后。

范围扩大。

2:选 D。

A.原文“似乎不再考虑”,选项太过肯定,或然变必然;B。

强加因果:喜欢的原因是“树叶”形象太一般;C.绝对不会不出现属于无中生有。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说“木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9 说“木叶”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知识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

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

屈原《离骚》中就有“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

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 ,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 )。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同流合污青云直上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随波逐流青云直上爽心悦目C.司空见惯随波逐流扶摇直上心驰神往D.层出不穷同流合污扶摇直上爽心悦目,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

“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

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心中清爽愉快。

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说“木叶”》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模拟练习(整理精校版)

《说“木叶”》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模拟练习(整理精校版)

《说“木叶”》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模拟练习高考二轮复习0321 21:31::阅读《说“木叶”》,完成下面题目。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自从屈原吟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B.古代的诗歌中用“树”很常见,用“树叶”却不常见,原因是诗人们出于文字洗练的缘故,遇到“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

C.“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这些名句能够流传人口,与诗人对“木叶”的使用不无关系。

D.天才的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宁愿舍弃更明白的“落叶”而使用“落木”,是因为之前的庾信已经用过“落木”。

2.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古代诗人钟爱它们,关键显然在于其中都有“木”这一字。

B.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落叶”是一般的概念,所以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C.从概念上说,“木叶”与“落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的形象思维中,两者却有较大区别。

D.杜甫宁可冒着让人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的危险使用“落木”,原因都在一个“木”字上。

3.下面对“寒风扫高木”中“高木”与“高树多悲风”中的“高树”的差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高树”描写的是落叶的境况,而“高树”并没有落叶的形象。

B.“高树”能表达深厚的不平,且叶子越多,感情越饱满。

C.“高木”是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它所表现的感情越来越淡。

D.“高树”饱满而“高木”空阔,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

4.下面对“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语言形象中的潜在力量,它躲在概念的背后,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到。

B.诗歌语言之所以富于感染性启发性且不落于言筌,就在于它既有概念的意义,又具有暗示性。

C.“木”暗示性是“木头”“木料”“木板”等,它常影响人们想起树干,而很少让人想起叶子。

说木叶答案

说木叶答案
第三种:比较分析
〖答题步骤〗
①表明观点。(同意哪种说法或哪个字更恰当)
②说明理由。(具体分析其意境,诗人的感情及表达效果)
【答案】
①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
②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秋天)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的心灵深处难以名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木的这两个艺术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的问题:即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3、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颜色:黄色意境:空 阔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树 颜色:绿色意境:饱满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颜色:微黄意境疏朗
③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状。
④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一)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二、三)“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步骤四)
说木叶答案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即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木叶。
第2-3自然段:区别木叶和树叶两个词语,指出木叶更常见,其关键在木字。
第4-6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2018-2019年高中语文09说“木叶”含解析

2018-2019年高中语文09说“木叶”含解析

精做09 说“木叶”【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

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

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

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

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

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

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

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

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

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

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

第9课《说“木叶”》【教考融合】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

第9课《说“木叶”》【教考融合】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9课《说“木叶”》教考融合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当朔风吹响悠扬的长笛,秋色就离咱们远去了。

光阴绵甜而轻柔,带着祝福和问候,带着回忆与美好,带着思念与温馨,轻轻悄悄地来了,也带来了临沧的冬天。

冬季的临沧似一位卸妆丽人,表演虽落幕,但气韵犹存。

冬天的树是写在临沧大地上的一首抒情诗,既粗犷豪放,又婉约细腻。

很多的树,如松、柏、茶和许许多多长在山野里不知名的阔叶树,一年四季都身着绿衣。

少数的树,像桃、梨、柿、核桃、木棉,在萧瑟秋风中落尽了叶,只剩下饱经风雨的树干,顶着一身的刀枪剑戟。

《第9课 说“木叶”》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9课 说“木叶”》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9课说“木叶”》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总分:26分)一、语言文字积累(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有三法:笔法、字法、章法。

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就是控制毛笔的运动,书写出具有美感的线条的方法。

实际上就是________锋毫的技巧,要能够和善于充分利用笔毫多变的性能特点,去________高质量的、优美的、丰富多变的点画造型。

字法即结字法,就是字的结构安排,也即“集点画成字”。

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

章法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驾驭字型的能力。

字可工整,可欹变,可重大,可瘦小;( )。

二是驾驭行气的能力。

篆、隶、楷书的行气须匀和与整饬,强调和谐、统一;行、草书的书行气须通贯与流畅,并强调节奏、韵律。

三是驾驭整篇作品构成的能力,或者说是驾驭行与行之间的构成能力。

篆、隶、楷须整体和谐统一,首尾一致;行、草书须行与行之间的对比、争让、应承、穿插等技巧要有________的展示。

要成为书法家,必须要有驾驭笔法、字法、章法技巧水准的综合能力,三者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控制刻画淋漓尽致不可或缺B.掌握塑造尽善尽美不可或缺C.控制塑造淋漓尽致至关重要D.掌握刻画尽善尽美至关重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控制:意思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掌握: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

此处语境强调掌握住运用“锋毫的技巧”,故此处应填“控制”。

第二空:刻画:仔细描摹、描绘。

塑造: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

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仔细描摹“点画造型”,故此处应填“刻画”。

第三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

尽善尽美:目前尚不完美,竭尽全力使其达到最完美。

此处语境强调的是“技巧要有”充分的“展示”,故此处应填“淋漓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
想要轻松解答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题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掌握各类题的答题方法,为此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
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诗句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B.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C.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D.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B.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

C.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

B.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D.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

答案:
1.B B项,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
第二段,树叶简称为叶,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可见并不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故选B。

2.D D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文意理解错误。

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指出艺术形象的领域,木与树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文章并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故选D。

3.A B项,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五段,木具有着一般木头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可见是木头的形象,而并不是双重形象。

C项,对象错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说法错误。

应是木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D项,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说法绝对化。

文章最后一段,是紧扣着木与树的差别来推理的,而选项就字使表述绝对。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