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详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史
高三往生物组1、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组成;
2、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并命名“细胞”;
3、17世纪,荷兰-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意大利-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4、18世纪,德国一位研究海洋生物的自然哲学家发现复杂的有机体都是一种球状小泡似的纤毛虫的聚合体;
5、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提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6、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发现植物体只有绿叶在光照下才能更新空气;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7、18世纪,英国-道尔顿发现了红绿色盲症,因此又称为“道尔顿症”;
8、1817年,英国两位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
9、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0、1857年,法国-贝尔纳指出动物的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11、1857年:法国-巴斯德提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德国-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提取了引起发酵的物质。
12、1858-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13、1864-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产物除了O2还有淀粉;
14、1865-德国-萨克斯-发现叶绿素分布在一个小的结构中,后来称之为叶绿体;
15、1866-奥地利-孟德尔-以论文形式发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与孟德尔同时代-魏斯曼-理论上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16、1880-德国-恩格尔曼-叶绿体在有光的情况下会产生O2;
17、1883-科学家发现马蛔虫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在受精卵中又恢复成两对染色体;
18、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19、1886-俄国-试图用氨基酸装配蛋白质,但是仅得到氨基酸分子随机连接形成的多肽;
20、1890-科学家确认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
21、1891-科学家描述了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2、19世纪末-欧文顿-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3、19世纪末-达尔文-发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24、1902-英国-斯他林、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25、1903-美国-萨顿-用蝗虫细胞做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6、1909-丹麦-约翰逊-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27、1909年开始-美国-摩尔根-开始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最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8、1910年-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9、20世纪初-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30、1914-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31、1925-荷兰-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2、1926-科学家发现植物感染赤霉菌后,会植株疯长而得“恶苗病”;
33、1926-美国-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34、1926-美国-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提取了脲酶,后来又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35、1927-美国-缪勒-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36、1928-荷兰-温特-对生长素命名;
37、1928-英国-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转化因子的概念;
38、1931-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39、1935-赤霉素被分离出来;
40、1953-中国科学家提出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设想-1965-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41、1941-美国-鲁宾、卡门-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
42、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
43、1943-一个发霉的甜瓜上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生产青霉素的菌种;
44、1944-美国-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实DNA是转化因子;
45、1946-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
46、1951-英国-威尔金斯、富兰克林-提出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47、1952-奥地利-查哥夫-DNA中A=T,G=C;
48、1952-赫尔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9、1952-法国-肾脏移植;(母亲移植给孩子,存活22天);
50、1953-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51、1953-英国-桑格-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52、1957-英国-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53、1958-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DNA半保留复制;
54、1958-美国-斯图尔德-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植物激素+无机盐+糖类→新的植株;
55、1959-罗伯特森-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结构;
56、1961-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苯丙氨酸-UUU);
57、1962-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英国-威尔金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8、1962-发现叶绿体基质中有DNA;(后来发现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
59、1965-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60、1967-荷兰-发现蜜蜂的圆圈舞和摆尾舞;
61、1970-发现逆转录酶;
62、1970-人鼠细胞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3、1972-桑格、尼克森-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