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讲义伤3章
第三章第三节 腕及手部筋伤
2021/10/10
41
(六)手术疗法
1 腕背韧带切断术:
桡骨茎突部横形切口,长2cm, 切开皮肤,将桡神经浅支牵向一侧, 纵形切开纤维鞘管 提起肌腱,如有粘连为纤维间隔或迷走肌腱存 在,予以切除 如发现骨刺必须切除。
2 小针刀手术:切开桡骨基突部纤维鞘管
2021/10/10
42
【功能锻炼】
常作拇外展、背伸活动, 防止肌腱与腱鞘粘连。
【预防】
避免拇指过度屈伸或长期握持 重物。
2021/10/10
43
八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可发生在任何手指 拇长屈肌腱腱鞘炎叫“弹响拇”。 本病多以拇指发病,病变发生于掌指
关节部位籽骨与韧带所形成的环状鞘管 内。
其他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称“弹响指” 或“扳机指”,病变发生在与掌骨头相 对应的指屈肌腱纤维鞘管的起始处。 2021/10/1女0 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发病较多。44
2
二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2021/10/10
3
2021/10/10
4
腕管综合征
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
1854年James首先描述正中神经在腕管内 受
压的病例及症状。
1913年Marie及Foix报告了1例双侧大鱼 际肌萎
缩的解剖情况,覌察到正中神经肿胀和狭窄。
1930年Richard首次进行横断腕横韧带达
伸无力,有时可能
及摩擦音。
2021/10/10
29
(二)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芬克斯 Finkelstein征 ):
先将拇指屈曲,然后握 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 同时将腕向尺侧倾斜时 可以引起桡骨茎突部疼 痛。
2021/10/10
30
中医筋伤课件PPT
(五)根据受伤部位皮肤或粘 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与否:
1、开放性—— 皮肤或粘膜有 创口流血,深 部组织与外界 环境沟通者。
4、职业工种:工人、农民、运动员易 损伤。
二、筋伤病机
1、筋伤病理 (1)、急性筋伤:软组织出现细微撕裂、
部分断裂或全部断裂; (2)、骨错缝:关节骨端轻微错移和滑
膜的嵌顿。 (3)、慢性筋伤:组织变性、增生、粘
连、挛缩。
伤筋的病机
筋肉损伤 筋断裂 络脉受损 气滞血瘀
2.气血的病理
病理
络脉受损: 桡神经损伤——
垂腕畸形。
筋骨、关节病机
筋的主要功能是联属关节,络缀形体, 主关节运动。
筋骨强壮,则关节活动正常,筋伤则活 动功能障碍。
病理
肌肉损伤——肌挛缩。
三、筋伤的分类
(一)按受伤原因分类:
扭伤 挫伤 碾压伤
扭伤
任何关节由于旋转、 牵拉或肌肉猛烈而 不协调的收缩等间 接暴力,使其发生 超出正常生理范围 的活动,会使肌肉、 肌腱、韧带、筋膜 或关节囊补过度牵 拉,引起撕裂、关 节错隙。
病机
气虚——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 出现功能不足和衰退的病理现象。疲 倦乏力、语声低微、呼吸、气短、胃 纳欠佳、自汉、细轻无力。
气脱——气随血脱,本元不固。突然 昏迷,或醒后又昏迷,目闭口开,面 色黄白,呼吸浅促,四肢厥冷,二便 失禁,脉微弱。
伤血—外力伤及经筋血脉,以 致筋伤出血或瘀血停积
(2)、间接暴力
损伤在远 离外力作 用的部位, 在传达力 作用的部 位。
(3)、肌肉强烈收缩
损伤在肌腱附着 点,如跟腱断裂, 髌韧带撕裂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 断裂。
(4)、持续劳损—累积性损伤。
中医筋伤学74403
中医筋伤学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填空=20-30 总论部分名解5题=25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特殊检查的方法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就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筋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与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就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了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填空)《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就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与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就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与脱臼的诊断名称。
还记载了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的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三章 肘部筋伤
第三章肘部筋伤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组成,属屈戌关节。
其伸屈活动度约140度,上臂与前臂的纵轴不是成一条直线,正常向外倾,男性为10度~15度,女性为20度~25度,称为携带角。
提物时对关节所施加的张力由关节周围软组织传导,肌肉因对抗负荷和保持关节稳定而收缩。
当收缩力小于张力,不足部分由韧带和关节囊承担。
内、外翻暴力可导致肘关节一侧压缩,另一侧拉伸,并在压缩侧形成骨折,而拉伸侧造成韧带扭挫伤。
肘关节周围韧带,包括尺侧和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和前臂骨间膜,都是稳定肘关节的因素之一。
肘部周围的肌肉为肘关节活动提供动力,有四组:①屈肌为肱肌、肱二头肌,②伸肌为肱三头肌、肘肌,③旋前肌为旋前圆肌,④旋后肌为肱二头肌、旋后肌和肱桡肌。
腕部伸肌起于肱骨外上髁,腕部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
挤压应力由骨骼承担和传导,纵向牵引力主要由肌肉、韧带来抗衡。
一旦某些解剖弱点遭受复合暴力,往往造成肘部和前臂扭挫伤。
通过肘部的神经全部为臂丛神经的终末支所支配,肘部深层神经系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分支。
正中神经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进入肘部,位于肱动脉的内缘。
桡神经相当于肱骨外上髁前方处,在肱桡肌深面分出浅、深两支,深支横越关节线并向下后方穿过旋后肌而紧靠桡骨头。
尺神经在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中行走,然后经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内侧面下行。
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肘关节扭挫伤是常见的肘关节闭合性损伤,多在劳动、运动、玩耍时致伤。
凡使肘关节发生超过正常活动范围的运动,均可引起关节内、外软组织损伤。
常见有肘关节尺、桡侧副韧带撕裂,关节囊、肱二头肌腱部分撕裂及其他肘部肌肉、韧带筋膜撕裂。
其撕裂程度差异性较大,有的在骨折、脱位纠正后,肘关节扭挫伤就成为突出的病证;也有某些运动性肘关节扭挫伤,损伤后并未引起注意,至并发症发现引起肘关节活动受限时,才引起重视。
【病因病机】直接暴力可造成肘关节挫伤,如跌仆滑倒、手掌撑地时,肘关节处于过度外展或半伸半屈位,可致肘关节扭伤。
中医筋伤护理课件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太极 、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 量,提高关节灵活性,预防筋 伤。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 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预防筋伤。
注意保暖
避免关节受到寒冷刺激,以免 引起肌肉痉挛和关节疼痛。
保健方法
热敷和按摩
通过热敷和按摩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注意身体反应
如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 症状时,应及时调整运动量或
停止运动。
遵循医嘱
在进行中医筋伤护理时,应遵 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注意安全
在进行热敷、按摩、针灸等护 理方法时,应注意安全,避免 烫伤、过度刺激等意外伤害。
THANK YOU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以 全面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注意事项
运动康复训练应在患者筋伤基本愈合后进行,避免对损伤 部位造成过大压力和冲击。
日常活动指导
总结词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筋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和疼痛复发。
02 03
详细描述
根据筋伤的部位和程度,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例如,对于 膝关节损伤,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等动作,以恢复 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运动 和二次损伤。
运动康复训练
总结词
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促进筋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 谢,加速损伤愈合。
药物来缓解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
筋活络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外敷药物则多采用具有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的 中草药,如红花、丹参、乳香、
中医筋伤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论一、筋伤学的发展:1、起源: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的渊源,中医学理论的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的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的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的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的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的缝合方法;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第二节分类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二、筋断: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筋不断: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的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筋强: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筋粗: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筋结: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的局限性结块而言;筋缩: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的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筋痿:是指筋伤后筋腱功能减弱,痿软无力;筋柔:是指筋伤后关节松弛乏力;三、分类:1、按受伤性质分类:扭伤、挫伤、碾挫伤;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其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可使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撕裂、断裂或移位,也可以引起关节的微细错缝;挫伤:是指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碾挫伤:由于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之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碾挫伤及肢体皮肤的脱套损伤;2、按受伤时间分类:急性筋伤、慢性筋伤;急性筋伤:新伤,突然暴力所致,一般指伤后不超过2周的新鲜损伤,特点:明显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血肿及瘀血斑、功能障碍等体征较明显;慢性筋伤:陈伤,一般指急性损伤后失治或治疗不当,而转成的慢性损伤;筋伤后超过2周者;3、按受伤程度分类:撕裂伤、断裂伤、骨错缝;撕裂伤:是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撕裂损伤,多见于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间关节的扭伤;断裂伤:外力较撕裂伤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及瘀血斑、畸形等;骨错缝:是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微细错动而言,多因扭伤、挫伤,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的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四、病因1、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劳损伤害、风寒湿邪侵袭;2、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职业工种;五、病理1、筋伤引起气血的病理改变:血瘀气滞:气滞特点:外无肿形、胀闷疼痛、范围较广、痛无定处、体表无明显压痛点;血瘀特点:外有肿形、刺痛、痛有定处、伤处青紫;气血两虚;2、筋伤引起骨与关节的病理改变;3、筋伤引起局部的病理变化: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第三节诊断1、局部症状:①、疼痛压痛:急性筋伤疼痛剧烈,呈锐痛、刺痛等,压痛明显,拒按;挫伤积血致气血壅聚者,疼痛多呈钝痛、胀痛;慢性筋伤,疼痛多为酸胀痛、隐痛压痛不重,不拒按;②、瘀血肿胀;③、功能障碍;④、畸形;⑤、肌肉萎缩;2、筋伤并发症:撕脱性骨折;关节失稳或脱位;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骨质疏松;3、望诊:望局部:望肤色:新伤出血者,肤色青紫;陈伤出血者,肤色变黄,范围扩大;肤色发红且皮温增高,防止继发感染;肤色苍白而发凉,说明血液循环不好;肤色变黑则是组织坏死;望畸形:髋部筋伤时下肢可出现假长;桡神经损伤时出血腕下垂畸形;望肿胀:损伤早期肿胀是局限的,陈旧性筋伤肿胀不明显;肿胀兼有波动感,说明内有积液或积血;4、闻诊: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作旋转屈伸活动时;肌腱与腱鞘的摩擦音:肌腱周围炎时,好发于前臂的伸肌群、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的跟腱部,屈指腱鞘狭窄性腱鞘炎;关节摩擦音:退行性关节炎在活动时;髌骨软化症作髌骨研磨时;5、摸诊:通过医生双手触摸、按压损伤的局部或全身的一种检查方法;内容:摸压痛处、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肿块;方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6、人体各关节活动的正常范围:颈部: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为0°;前屈35~45°,后伸35~45°,侧屈左右各45°,旋转左右各60~80°;腰部:挺立站直;前屈90°,后伸30°,侧屈左右各30°,旋转左右各30°;肩关节: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前屈90°,后伸45°,外展90°,内收40~45°,内旋80°,外旋30°,上举90°;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屈曲135~150°,过伸10°,旋前80~90°,旋后80~90°;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掌屈50~60°,背伸30~60°,外展25~30°,内收30~40°;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90°,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远侧指间关节屈曲60°,掌指关节过伸30°;第一掌指关节: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外展60°,对掌60°;髋关节: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前屈90°,膝关节过伸时屈曲可达100°,后伸40°,内收25°,外展45°内旋40°,外旋40°;膝关节: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屈曲145°,过伸15°,膝关节屈曲90°时,小腿可有轻度旋转活动;踝关节:中立位为足与小腿间呈90°角,而无足外翻或足内翻;背屈35°,跖屈45°;7、肌力:0级:肌肉完全麻痹,肌肉动力完全消失;Ⅰ级:肌肉动力微小,不能带动关节活动;Ⅱ级:肌肉动力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Ⅲ级:仅在抗肢体重力而无抗阻力的情况下可使关节活动;Ⅳ级:能抗较大阻力,但比正常者为弱;Ⅴ级:正常肌力;8、反射检查:浅反射: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7~9损害,中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9~11损害,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11~L1损害;提睾反射:反射消失提示L1损害;肛门反射:反射消失提示S1神经损害;臀反射:反射消失提示S1神经损害;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膜反射:C5~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病理反射: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髌阵挛;踝阵挛;特殊检查法:脊柱检查:1、头顶叩击试验:诊查颈椎病或脊柱损伤;2、椎间孔挤压试验:用于颈椎病检查;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病检查;4、直腿抬高试验:神经根压迫,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6、屈髋伸膝试验:坐骨神经痛;7、髋膝屈曲试验:坐骨神经痛;8、骶髂关节分离试验;9、骶髂关节扭转试验;上肢检查1、肩关节外展上举试验:提示冈上肌腱炎;2、冈上肌腱断裂试验;3、网球肘试验;4、握拳尺偏试验:桡骨茎突腱鞘炎;5、屈腕试验:腕管综合征;下肢检查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2、单腿独立试验:髋关节不稳或臀中肌、臀小肌无力;3、浮髌试验:膝关节滑膜炎;4、膝关节分离试验:内外侧副韧带损伤;5、推拉试验:十字韧带断裂或松弛;6、半月板弹响试验:半月板损伤;7、研磨试验: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重力试验:半月板损伤;第四节筋伤治疗1、治疗原则: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顾、病证合治;2、手法治疗的作用: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整复错位,调正骨缝;解除痉挛,放松肌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散寒除痹,调和气血;3、手法的适应症:①、适用于一切急性筋伤及慢性劳损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没有完全断裂的患者;②、适用于骨关节有错落不合缝的患者;③、适用于急性筋伤后或因治疗不当而引起关节僵直的患者;④、适用于骨折、脱位后期关节僵直及筋脉肌肉萎缩的患者;⑤、适用于因骨性关节病及痹症而引起的肢体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的患者;4、手法的禁忌症:①、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病人;②、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早期禁用手法;③、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④、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⑤、有严重心、脑、肺疾患的患者;⑥、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⑦、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的患者;⑧、妊娠3个月左右的孕妇;⑨、有精神病疾患,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5、固定治疗:固定的作用:维持手法治疗后的效果;有利于消肿止痛、解除痉挛;为筋伤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固定的注意事项:①、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和用具;②、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的血运情况;③、预防压迫性溃疡的发生;④、适当抬高患肢;⑤、掌握固定的时间;⑥、指导患者积极练功;固定方法:绷带固定法;弹力绷带固定法;胶布固定法;纸板固定法;石膏固定法;6、药物治疗内治法:理血法行气活血法、攻下逐瘀法、和营止痛法、理伤续筋法、理血止血法清热法清热解毒法、清营凉血法、清热除湿法通络法祛风通络法、温经通络法、除湿通络法、活血通络法补益法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补阳法7、封闭疗法:常用方法:压痛点封闭、腱鞘内封闭、椎管内硬膜外封闭、神经根封闭;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注射部位要求准确,特别是胸背部要防止损失内脏;选择好适当的药物及剂量,对于有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禁用类固醇激素,以防加重病情;第二章上肢筋伤一、冈山肌腱炎1、概念: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外展综合征;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2、诊断:①、好发于中青年,起病缓慢、常因轻微外伤史或受凉史,或单一姿势的工作、劳动而诱发;②、急性期或慢性肩痛急性发作者,肩部有剧烈疼痛,肩部活动、用力、受寒时尤甚,疼痛部位一般在肩外侧,并可反射到三角肌止点或手指处;③、活动受限以患肩在肩外展60~120°疼痛弧时出现疼痛为特征,当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及肩关节其他活动不受限制;④、单纯冈上肌腱炎时,无肌力丧失现象,重者不能活动,肌肉萎缩;⑤、X线检查,偶见冈上肌腱钙化,骨质疏松;3、手法治疗:急性期以轻手法为主,慢性期稍重;①、拿法:拿捏颈项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结,然后以颈项部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摩;②、摇肩:顺序:前、上、后、下反正划大圈,范围由小变大,适量;外展尽量90~120°之间,轻度上举;③、牵抖法:用力均匀颤动3~5次;3、中医分型:①、瘀滞型:夜间痛甚,痛处固定拒按,肩部活动可闻及摩擦音;舌质暗红,或有瘀斑;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舒筋活血汤、活血舒筋汤;②、虚寒证:肩部痠痛,劳累后疼痛加重,遇寒痛剧,得温痛减; 温经散寒大、小活络丹;补气补血当归鸡血藤汤;二、肩腱袖断裂1、概念:肩腱袖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2、病因病理:外伤、组织萎缩或退行性变;青年发生多有严重外伤史或合并关节脱位和肱骨外科颈骨折;3、分类:部分断裂:腱袖骨膜侧断裂、腱袖滑囊侧断裂、腱袖内肌纤维断裂、腱袖纵行断裂;完全断裂:关节腔与肩峰下滑液囊直接相通;完全横行断裂、完全纵行断裂、完全断裂腱袖挛、完全断裂大部撕裂;4、诊断:①、新鲜外伤性腱袖断裂容易漏诊,导致慢性肩部疼痛引起功能障碍;②、腱袖断裂多见于老年男性,若有明显外伤史更容易发生断裂伤后局部疼痛限于肩顶,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③、当腱袖断裂时,患者自觉有撕裂声响,破裂后活动肩部时局部显示弹拨,肿胀,皮下出血;④、肩关节外展时,严重疼痛,超出肩峰范畴以外时疼痛立即停止,故,疼痛出现在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内,小于60°或大于120°时无疼痛;体征:①、压痛:冈上肌腱断裂时,压痛在大结节顶部;冈下肌腱断裂时,压痛在大结节顶部外侧;肩胛下肌断裂时,压痛在大结节前下方;②、弹响:上举及旋转上臂时可感;③、肌肉萎缩:断裂2~3周后即可出现冈上、下肌萎缩,冈下肌明显;④、裂隙:完全断裂者可摸到;⑤、疼痛弧:部分肩腱袖断裂时,肩关节在外展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完全断裂时,患者不能外展上臂,只能做耸肩动作;封闭试验对鉴别断裂程度有诊断价值,于痛点处用1%利多卡因5~10ml封闭,上臂可外展150~160°,并能维持此姿势者,损伤不严重,多为部分断裂;肩部运动明显受限者,为完全断裂;⑥、肩峰下滑囊积液:陈旧性肩腱袖完全破裂者,在三角肌下可以摸到肿大积水的滑液囊;⑦、X线检查:关节内充气或碘油造影,可发现肩关节腔与肩峰下滑液囊阴影互通,表示肩腱袖完全破裂;5、手法与固定:将肩部置于外展、前屈、外旋位,用肩人字形石膏固定;固定解除后揉摩、滚按手法用于肩部前缘,并配合肩外展及上举被动运动;6、中医分类:血瘀气滞证—肩部肿胀或有皮下淤血,刺痛不移,夜间痛剧,关节活动障碍,舌暗或瘀点—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活血止痛汤;肝肾亏损证—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扭伤日久,肩部痠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补肾壮筋汤加减;血不濡筋证—伤后日久未愈,肌萎筋缓,肩部活动乏力—补血荣筋—当归鸡血藤汤;三、肱二头肌腱鞘炎1、概念:是由于肌腱在鞘内长期遭受摩擦劳损而发生退变,粘连,使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的病变;好发于40岁以上,特征是肱骨结节间沟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2、临床与诊断:①、常有肩部牵拉或扭屈等轻微外伤史或过劳史,部分患者因受风着凉而发病;②、肩前疼痛,可向上臂和颈部放射,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③、肩前相当于肱骨结节间沟内的肱二头肌腱长头部位局限性深压痛,肩部肌肉痉挛,外展或外旋运动明星受限;④、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当肱二头肌活动时,常能触及轻微的摩擦感;⑤、X线检查,可发现陈旧性肱骨外科颈骨骨刺、骨疣等;3、治疗:①、手法治疗:急性发作时局部忌用直线弹拨、刮筋等手法,慢性期可用弹拨理筋手法,使肌筋平顺舒整;②、固定方法:急性期最好使肘关节屈曲90°,三角巾悬吊患肢,使肌腱松弛,制动促进愈合;③、练功疗法:前屈上举活动为主,同时可做摇肩、晃肩和摆肩运动;4、中医分类:瘀滞证—多见于急性期,肩部疼痛较局限,以夜间为明显,压痛明显,可触及硬结节或活动有摩擦音,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祛瘀通络—舒筋活血汤;寒湿证—肩部沉重冷痛、顽麻或肿胀,畏冷肢凉,遇寒痛增,得温痛缓—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当归四逆汤、羌活胜湿汤;气血亏虚证—多见于后期,血不养筋,肩部痠痛,劳累后疼痛加重,皮肤苍白,或有头晕心悸,肌肉萎缩—益气温经,和血通痹—黄芪桂枝五物汤;四、肩关节周围炎1、概念:简称肩周炎,五十肩等,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2、临床诊断:①、慢性发病,常因上举外展动作引起疼痛被注意;②、主要症状为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疼痛可为钝痛、刀割样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可放射至前臂或手部、颈、背部,可因活动加重;③、局部压痛点在肩峰下滑液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喙突、冈上肌附着点,常见肩部广泛压痛而无局限性压痛点;④、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但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最显著;⑤、病程较长者,可见肩胛带肌萎缩,尤以三角肌萎缩明显;⑥、此病进行数月至2年左右,在不同程度中停止,疼痛消失,肩部活动逐渐恢复;⑴、急性期:1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韧带、关节囊挛缩所致;⑵、粘连期:2~3个月,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肩关节因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活动范围极小,外展及前屈运动时,出现耸肩现象;⑶、缓解期:2~3个月,肩关节的挛缩、粘连逐渐消除而恢复正常;3、治疗:非手术为主,部分病人可自行痊愈,急性期宜疏筋活血,通络止痛;粘连期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缓解期宜荣筋通络;手法治疗:推拿手法;扳动手法前屈、外旋、上举;外展、外旋、上举;后伸、内旋、摸背;4、中医分类:风寒湿阻证—肩部串痛,畏风恶寒,或有肩部沉重感,肩关节活动不利,复感风寒痛增,得温痛减;—祛风散寒,通络宣痹—三痹汤、蠲痹汤;瘀滞证—外伤经络,瘀血留著,肩部肿胀,疼痛拒按,或按之有硬结,肩关节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暗或有瘀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身痛逐淤汤加减;气血亏虚证—肩部痠痛日久,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劳累后疼痛夹缝中,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补气养血、舒筋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五、肱骨外上髁炎1、概念:又称网球肘,临床主要特征是肱骨外上髁处,即在前臂伸肌总腱的起点部有疼痛和压痛;2、病因病理:急性损伤:骨膜下出血、血肿,继之渗出,粘连,局部纤维组织机化、钙化,导致骨质增生;慢性损伤:并发肱桡关节处局部滑膜炎症,滑膜壁增厚;因慢性劳损性炎性变导致肌痉挛;3、临床诊断:①、多为成年人,男女比例3:1,右侧多见,主诉肘关节外侧痠痛,无力,疼痛逐渐加重;②、本病可由用力不当突然诱发,但多数起病缓慢,逐渐出现方向性疼痛;③、肱骨外上髁敏感压痛,压痛点位于肱骨外上髁、环状韧带或肱桡关节间隙处,常有锐痛,患者握力减弱,前臂有无力感,肘关节不肿,屈伸范围不受限;④、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握拳旋转时疼痛;⑤、肱骨外上髁部肿胀,抗阻力的腕关节背伸和前臂旋后动作可引起疼痛,指示病变在伸腕肌的起点;⑥、Mill试验阳性;4、治疗:宜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手法治疗:扭拨法与摇揉法;拨筋法;弹筋法;扳法;5、中医分型:风寒阻络证—肘部痠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祛风散寒,通络宣痹—防风根汤,蠲痹汤加减;湿热内蕴证—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清热除湿—加味二妙散;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痠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翻时疼痛,喜按喜揉,兼有少气懒言—补气补血,养血荣筋—当归鸡血藤汤加黄芪、桂枝;六、肱骨内上课炎:又称高尔夫球肘1、病因病理:慢性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陈伤引起的血肿、炎性肌化、粘连或钙化;神经受压;2、临床诊断:①、长期劳累引起者,起病缓慢,初起时在劳累后偶感肘内侧疼痛,日久则加重,疼痛可向上臂及前臂尺侧腕屈肌放射,尤以前臂旋前和主动屈腕时疼痛明显,肢体功能受限表现为屈腕无力;②、因直接碰撞伤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肱骨内上髁有红肿,前臂旋前受限,屈腕受限;③、外伤引起合并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者,出现前臂及手的尺侧疼痛、麻木,无名指及小指的精细动作不灵活,严重者可出现尺神经支配的肌力减弱;④、检查时,抗阻力的腕关节掌屈和前臂旋前动作可引起患处疼痛,旋臂伸腕试验阳性;⑤、X线晚期可见骨膜增生;3、治疗:手法治疗:屈伸旋转法;弹拨法;七、旋后肌综合征1、概念:即骨背侧神经受压后所产生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综合征;2、病因:外伤劳损,瘀滞肢节,经络受阻,掣引肢臂,麻木疼痛,受压“不通则痛”;3、临床诊断:①、骨间背侧神经麻痹发病多缓慢,主要表现为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的肌力减弱或麻痹;②、早期为前臂背侧近端局部持续疼痛,无放射感,在前臂活动时疼痛稍有缓解,静息时反而加重;③、常有夜间痛醒史;④、伸拇指、伸其余各指或外展拇指减弱或无力,手指呈垂指状,伸掌指关节困难,腕背伸时患者发现腕向桡侧倾斜,腕背伸无力;⑤、压痛点可在桡骨小头背外侧,是旋后肌腱弓压迫骨间背侧神经的投影;⑥、晚期可见前臂背侧骨间神经所辖肌肉瘫痪;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受阻,伸指、伸拇肌出现肌纤维震颤;⑦、X线可见上述局部骨性异常或软组织肿物阴影;4、手法治疗:痛点分筋法;屈肘旋转法;拨筋法或整理法;固定:前臂屈肘90°,前臂旋后60~90°位3~4周;5、中医分类:瘀滞证—急性损伤史,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处疼痛,肿胀,灼热,活动痛甚,压痛或触及有肿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营止痛汤,正骨紫金丹;虚寒证—反复多次劳损史,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处轻度肿胀,疼痛,压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手背麻木,手指无力—活血止痛,温经通络—当归四逆汤;八、旋前圆肌综合征1、概念:正中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在前臂近侧受压后,产生的该神经所支配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病证;2、病因病理:急慢性损伤;发育异常;其他;3、临床诊断:①、前臂可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或劳累史,起病不一,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别,单侧发病多见;②、前臂近端疼痛为患者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呈持续性疼痛但有间断性加重,疼痛时,与肢体位置变化或静息有关,可有夜间痛醒史;患者常不能用患肢的拇指、食指握笔写字或用筷夹菜吃饭;③、晚期疼痛减弱或有所缓解,同时手部的大鱼际肌和前臂屈侧肌群相继出现肌萎缩;④、在前臂肘窝下约2~4横指处有明显压痛点,骨间前神经投影处可出现叩击痛;⑤、轻者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力量减弱,重者不能屈曲,甚至出现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侧指间关节屈曲增加,手部皮肤感觉无异常;⑥、将前臂置于旋后位时,旋前无力或受限;⑦、肌电图检查提示有神经传递速度减慢,拇长屈肌、食指和中指的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有肌纤维震颤;4、手法治疗:滚法、揉法、弹拨法、一指禅推法、擦法;5、固定:前臂屈肘90°,前臂旋前60~90°位3~4周;。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最新中医筋伤3章
5.鉴别诊断 (1)颈椎小关节错缝:有明显外伤史,颈肩痛并 向上肢和头枕部放射,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查体 病变部位有压痛,棘突偏歪,但X线片往往无明显 改变。 (2)项背筋膜炎:颈项部较广泛性压痛,但无明 显放射痛,少有麻痛,若有则麻木区不按脊神经节 段分布,无腱反射异常。X线片多无异常。 (3)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肩部疼 痛、活动受限,但一般不向前臂放射,且压痛点多
二、落 枕 含义:因睡眠醒后出现颈部酸痛、活动不 利等症状者称为落枕,又称失枕。
【病因病理】
多由于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姿不良 ,头颈过度偏转,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复 受风寒侵袭,致使气血凝滞,经络受阻而致。
【诊断要点】 (一)主要病史
患者平素喜卧高枕、低枕、硬枕或有过度疲劳感 受风寒的病史。
;脑血流图可见基底动脉两侧不对称。
4.鉴别诊断 (1)梅尼埃病:眩晕发作多与情绪变化及光线刺激 有关,前庭功能减退,发作时伴有水平性眼球震颤 。缓解后可毫无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2)位置性眩晕:患者头部或身体位于某一位置时 出现眩晕及眼震颤,只要离开这一位置眩晕即停止 ,其他神经系统机能正常。 (3)颅内肿瘤:第4脑室或颅后窝肿瘤可直接压迫前 庭神经及其中枢,患者转头时也可突发眩晕,但常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征,血压升高。CT 扫描可确诊。
,颈部功能活动受限。 3.体征检查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颈肩部可触及
肌肉痉挛,压颈试验可出现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甚至
反曲,椎体骨质增生等。 5.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落枕、肩周炎进行鉴
中医骨伤科学-筋伤(12页)
第八页,共12页。
词语:慢性
拼音:màn xìng
解释:犹耐心,能忍耐的性情。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我怎么有的这般慢性。我道莫説三年,便三日也等不到。”办事缓慢的性
筋伤 情。《水浒传》第五八回:“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王西彦《风雪》三:“十个胖子有九个是慢性糊涂虫。”
■
病因(bìngyīn)病急机性损伤:
刚在北京的医院里检查过,我听护士说癌症的诊断给排除了,还暗中盼他早日恢复健康。”
筋伤
筋断—全部(quánbù)或部分断裂
■ 病因病机 ■ 分类
暴力(bà olì)
筋不断—是指伤后瘀血肿痛,
■ 诊断要点(yàodiǎn)病程
甚至失去原来的位置。即所谓的
■ 并发症 ■ 辩证论治
程度与 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病理
① 外伤史
■ 分类 ■ 诊断要点
② 疼痛、肿胀(zhǒngzhàng)、功能障碍; ③ 体征:压痛点(往往是病患处)、
■ 并发症
活动功能及特殊检查法;
■ 辩证论治
④ X线检查。
慢性损伤:
缺乏典型的受伤演变过程。
特点:疾病为慢性逐渐演变。
第九页,共12页。
词语:出现
拼音:chūxiàn 解释:显露出来;呈现。唐慧能《坛经·付嘱品》:“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
筋伤 《柳暗花明》八六:“他们用暴力,咱们也要用暴力。”洪深《青龙潭》第四幕:“你不怕他们用暴力来对付我么?”指强悍的力量。艾青
《大西洋》诗:“于是,我看见了,一个真实的大西洋--汹涌着野性的波涛,扩展着暴力的大西洋。;”特指为本阶级的利益而对敌对 阶级使用的强制力量。柯灵《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资本论》里不是有一句名言吗:‘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 产婆。’”
中医筋伤学精PPT课件
病因病理
肩关节周炎
中医
1.内因:
气血虚弱、血不荣筋。 《素问·上古天真 论》曰: “……(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 脉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七八,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 衰……,七七之人,肝肾渐衰,气血渐亏,气 血虚弱,血不荣筋,发为本病。
治疗方法
手法治疗 小针刀疗法 固定方法 练功疗法
肩关节错缝
前错型:患者坐凳上,肘部屈曲,肩部外展,
患手者部高正举坐过,头在,肩术锁者与关患节者处相即同压方痛向立点于做患 好 与 直 撬 腋 厘 始 腋侧肩方逆松达标 肩 拨 窝 米 , 后后峰。时配方后术针合记锁推内左经,肩,缘者方时,关顶垫右肩再锁右,左向,常节法满宽关返关手其手环在规处使棉度节回节从余握转患消肌之花的上肩边患四患患手毒肉复,胶面锁缘肩指腕上转后顺。肢到,走位外布,关,面次以至最将行,衬,从节先伸置患数高小 方 后 一 从 腋 ,纵过于肩十位针 向 用 薄 患 前 止行,锁关圈置刀 平 无 棉 侧 绕 于后拇骨节。的刀 行 菌 垫 肩 过 锁横指外为患瞬放侧中者间口 刺 纱 , 胛 腋 骨行在的心以,线 入 布 用 冈 窝 中作患前,放突, 开 至 段5 。 包 上然扎 错用力,型顿前在挫臂患一悬侧下吊锁,胸骨右手前外同固端时定 上顺方1时~加捻2一周动之纸力压推垫, 前患错肩峰型向由前前,向拉后锁,骨外即端拉向锁后骨,外当端即可向觉后关与 肩节峰内移吻动合或。复固位定声时响。间为1—2周。
⑤ 患肩对掌挤主压要、手按法揉:,同滚时法将、肱拿骨揉头法向、 外上方⑥⑦牵拉摇 擦;肩肩、周搓取肩周臂摇抖等穴髃、法法部及、抖、位部臂上点位臑肢压:、、肩曲弹井池拨、、、秉擦S
中医筋伤的治疗【优质PPT】
外敷、内服中药、理疗、封闭术
牵引(温经通络舒筋)
2021/5/27
17
手法治疗
一、 原理和作用
(一) 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二) 整复错位,调正骨缝 (三) 解除痉挛,放松肌肉 (四)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五) 散寒除痹法治疗的原则:
1) 手法前要对病情作充分的了解; 2) 要求手法的步骤作出计划; 3) 使用时间用力要轻重适当; 4) 熟练灵活,敏捷准确; 5) 精神集中; 6) 患者术者体位适当; 7) 熟悉解剖; 8)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所用药物一般多为气味俱厚,消散作用 较强之品。因其药力从外而入,若气味稍 淡,则不易收效。
3.所用药物剂量宜大。若剂量过小,杯水 车薪,难以奏效。
2021/5/27
30
药物治疗
二、 外治法——用药特点
4. 需配伍善于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 外出之品为引。如葱、白芥子、穿山甲、 冰片、酒、醋等,以借助其药力功效,使 药性按其所治而透达表里上下
(二) 挫伤---直接暴力,跌仆撞击,重物挤压 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软组织闭合性 损伤。
(三) 碾挫伤---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 挤压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 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挫伤。
2021/5/27
5
二、 按受损的时间分
(一) 急性 (2周以内) (二) 慢性 (2周以上)
2021/5/27
2021/5/27
24
练功疗法(导引术)
一、练功疗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一)全身作用 (二)局部作用:
1、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保养关节。 3、防止肌肉萎缩。 4、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
2021/5/27
25
中医伤筋七法课件
瘀的红花,共为主药。红花少量养血生血,多量散血破血,
中量活血调血。
n
四物利血、活血、生血,本方有收有蔹,有攻有守,
有补有泻,为应用广泛的活血基本方。
中医伤筋七法
n
加减:
n
(1)若伴胸胁疼痛,或经闭腹痛或癥块积聚等为血
瘀肝郁所致。
n
加延胡索12、乌药12、香附12、丹皮10
n
(2)若头痛、颈痛、肩痛、心烦、失眠、胁痛
伤后局部气血耗损,筋未连续所致,治宜生肌续筋,补气健脾。外用
当归、生芪、血竭、乳没内服、杜仲、牛膝、续断等。
n
(六)损伤日久,局部发凉,疼痛发胀,遇冷尤甚。为塞湿阻滞
经络所致。治宜温经通络、祛寒除湿、外用生麻黄、桂枝、威灵仙、
细辛、肉桂、川乌、草乌 。内服鸡血藤、桃仁活血药酒等。
n
(七)损伤日久,局部酸胀疼痛,肢体沉重乏力,甚至水肿,此
n
(二)外洗类
n
主方:散瘀洗剂
n
桃仁10、红花12、川芎10、莪术10、赤芍10、灵脂
10、牛膝10、归尾10、泽兰10、车前草10
中医伤筋七法
n
主治:血瘀引起的一切疼痛
n
1、若有红肿热痛加:黄柏15、松节20
n
2、若出现畏寒、乏力、加桂枝15、黄芪15、三七10
n
3、若出现肌肉过于紧张挛缩加番木鳖15、生半夏15
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身者,
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
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
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
n
故骨伤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终结,都有不同
程度的“气滞血瘀”,所以通气活血的法则,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调护】 (一)做激烈运动或乘车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 (二)平时经常做颈部功能锻炼。 (三)较重的损伤早期可考虑配带颈托固定 。 (四)注意局部保暖。
二、落 枕 含义:因睡眠醒后出现颈部酸痛、活动不 利等症状者称为落枕,又称失枕。
【病因病理】
多由于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姿不良 ,头颈过度偏转,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复 受风寒侵袭,致使气血凝滞,经络受阻而致。
,颈部功能活动受限。 3.体征检查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颈肩部可触及
肌肉痉挛,压颈试验可出现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甚至
反曲,椎体骨质增生等。 5.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落枕、肩周炎进行鉴
别。
(1)落枕:醒后颈部出现疼痛,颈背部压痛较明显, 行颈椎牵引时,疼痛不减,有的甚至加重,但作痛 点封闭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颈型颈椎病压痛点多 位于棘突、关节囊部,行颈椎牵引疼痛可减轻。
【病因病理】 颈部的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是颈椎病的常见外因,
颈椎的退变是其发生的内因为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导 致了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使椎间盘退化、颈椎骨质增 生等,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 髓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诊断要点】
(一)颈型颈椎病 1.主要病史 绝大多数患者有落枕病史。 2.临床表现 以颈部症状为主,颈项强直、疼痛
半分钟左右,以解痉止痛。
3.捏拿弹拨法 捏拿弹拨颈部、肩上和肩胛内侧 的肌筋。
4.牵颈法 医者托住枕部作颈部拔伸牵引,同时 将颈部慢慢旋转、屈伸数次,使颈部肌肉放松。
5.旋颈法 将颈部旋转至肌肉最紧张时,突然作 小幅度有控制范围的快速旋转运动。临床上应注意 动作切忌粗暴。
6.拍打法 轻轻地拍打叩击颈项肩背数次,搓理 结束。
精品
中医筋伤3章
一、颈部扭挫伤
含义:因各种暴力使颈部过度扭转、牵拉或受暴力 直接打击,引起颈部软组织损伤者称为颈部扭挫伤, 严重者祸及神经根、脊髓,造成肢体麻痛、甚至瘫痪。
【病因病理】
多因颈部突然扭转或前屈、后伸而受伤。如乘车 时突然减速可使颈部猛然前屈,后伸,造成颈部肌 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合并颈椎骨 折或脱位,引起脊髓损伤。
【预防调护】 (一)睡眠时枕头要适中,枕头高度以肩部至耳部 的高度为宜。 (二)保持良好的睡姿,睡眠时以仰卧为主,侧卧 为辅,左右交替,头放于枕头中央。 (三)颈部避免过度疲劳,要注意防寒保暖。
三、颈椎病 含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 由于损伤或颈椎退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椎 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而引起颈、肩、臂疼痛伴手 指麻木、头痛、眩晕或出现视物模糊、耳鸣,甚至 肢体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 病。40岁以上多见,起病缓慢。临床上分为六型: 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 合型,其中神经根型最常见。
(三)其他疗法 1.固定疗法 若损伤严重,疼痛剧烈,有神经症
状者,应配合颈部牵引,配带颈托,卧床休息1周, 以减轻肌肉痉挛。
2.练功疗法 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尽量保 持头部正常位置,并练习颈部屈伸旋转活动。
3.针灸疗法 可针刺风池、大椎、颈部夹脊穴、 列缺等穴。
4.手术疗法 主要针对合并颈椎骨折脱位、颈椎 失稳脊髓损伤者可做植骨融合术。
【诊断要点】 (一)主要病史
患者平素喜卧高枕、低枕、硬枕或有过度疲劳感 受风寒的病史。
(二)临床表现 1.常在醒后出现颈部酸楚疼痛。 2.头常歪向患侧,活动不利。 3.颈项不能自由旋转后仰,旋头时常与上身同时
转动。 4.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5.若风寒外束,颈痛项强者,可有恶风怕冷头痛
等表证。
(三)体征检查 颈部肌肉痉挛僵硬,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等
(二)药物治疗 治宜疏风散寒,活血通络,可用葛根汤、舒筋活
血汤加减;外用伤湿止痛膏等。 (三)其他疗法 1.颈椎牵引 采用颔枕带牵引疗法。 2.练功疗法 嘱患者有意识地做头颈的屈伸、旋
转动作。 3.针灸疗法 可选用落枕、外关、后溪穴为主用
泻法。 4.封闭疗法 作痛点局部封闭。 5.中药热熨、理疗等。
,患处可见局部肿胀,压痛明显。 3.颈椎小关节错缝时,可在患椎棘突旁有明显压
痛点或触及棘突偏歪。 (四)辅助检查 X线摄片多无异常改变;严重者可见椎体撕脱骨折
、棘突骨折等。
【鉴别诊断】 (一)落枕 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醒后颈部疼痛, 头偏向患侧,活动受限。查体可见颈部肌肉痉挛压 痛,触之条索状。X线摄片大多无异常改变。 (二)颈椎病 无明显的外伤史,多见于四十岁以 上中老年患者。反复出现颈痛,活动受限;有上肢 放射性麻木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头晕、头痛、猝倒、 甚至瘫痪;出现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 ,甚至出现肌力及 反射改变等脊髓受压体征。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弧 度改变、骨质增生等。
【诊断要点】 (一)主要病史
有明确的扭伤史或暴力直接打击的外伤史。 (二)临床表现
1.伤后颈部疼痛,有负重感,转动不灵,疼痛可向 肩背部放射。
2.挫伤者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等更加严重。 3.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
(三)体征检查 1.颈部活动受限,以旋转、侧屈为甚。 2.颈前肌肉、颈后肌肉或斜方肌可触及肌肉痉挛
【辨证治疗】 治则为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一般采用手法治疗 等非手术疗法,但应注意早期不宜在伤处施手法治疗 ,以免加重损伤。 (一)手法治疗 患者正坐,医者用拇指点按颈部压痛点及风池、 风府等穴,再在患处由上而下反复推揉数遍。随后轻 轻捏拿颈项部肌肉数次,点按、理筋、弹筋后再以颈 部拔伸等运动关节类手法,搓理结束。 (二)药物治疗 按筋伤内治法三期治疗。
处压痛。 (四)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 反复落枕者应考虑为颈椎病。
【辨证治疗】 手法治疗对落枕有很好的效果。往往经治一次症
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针灸、药物等疗效更佳。 (一)手法治疗 治则为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1.揉摩法 用指面或小鱼际揉摩颈项痛点数次,
使痉挛的肌肉缓解。 2.点穴法 点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每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