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精读技巧+课件23张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 标准农田》)
材料三
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 ,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 田沟。。
为改变现状,村千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 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 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一粮食 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 精准度和覆盖率
《人民日报》报道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结 合材料概括说明。 (6分)
练一练:精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相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 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 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 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 ,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 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第二步:文段合并。
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并列:导语与主体的关系等)。
第三步:一句话综合。
什么人(或组织、机构等)一千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什么物(或组织、机构等)—有什么特点(怎么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于不同情境类型的观点迁移运用
步骤分解③----带入情境具体分析
5.为什么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 的画面,是用诗叙述“动作”。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点明了画 在叙述动作方面有局限。因为琴是静止的,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 描绘,因此说“手挥五弦易”;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无法画 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
语言建构与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步骤分解①----原文定位
材料一 第七、八、十段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 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 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 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 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 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 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 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是放到了基本上是外国记者团那样一个对岸的观看场景……在
这个电影里,我们看见的就只有一场一场奇观。”请结合材料
电影理论,分析戴锦华“没有被感动到”的原因。
三
以2021新高考Ⅱ卷为例 谈社会生活情境的作答
FJH:找内容小能手 GYH:老板 HSW:键盘君 SSH:PPT制作 ZYF:审校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 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 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 象的看法。( 4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及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及技巧【知识概念】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考查特点】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
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阅读材料中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有效信息,并整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
(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
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1.在内容上,多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跨文体。
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
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二、阅读要求】了解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及阅读策略
文化消费 的非连续 性文本 阅读题 , 掘 、整理 息;写出非连续陛文本,必 式 出现 ,其实每个选项 均为隐 l生判
设题方式变为两道‘‘4选 l”的客观题 须多渠道搜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 断题 ,每个 选项都包 含着一 两 个判
和—道主 简答题。
这两种过程者隋旨促进学生信 息处理 断点 ,而选 项 中有些表述尤 其是笼
有以下几 点:
体 阅读 。
201 7年新课 标 高考 语文 非连
一 是适应生活 、工作 。当代 阅
第 一 ,阅读 时要 有整 体意识 。 续 l生文本 阅读考查 分单选题 、双选
读已由读文时代转为读图时代 ,非 两道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 的分 题 、主观简答题三道。
连续性文本在 日常生活、政治 、经济 、 析能力 ,考查的能力层级相对较高 ,
两道选择题由—道单j 和一
是容量 大 ,一张普通或扇形 或柱状 会 、获取信息并解决 日常生活问题 道‘‘5选 2,’题构成 ,这两道题有许多
统计图表 、—绍数据 、—条曲线 图,通 的途径 ,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价值 。 不同:
过对 比就能得 出很 多信 息 ;二是效
一 是 分 值 不 同 ,难 度 不 同 。
一 、 非连 续 性文 本 在 高 考 语 文 卷中 的发展
文对非连续 }生文本的考查也是逐年 渗透的。非连续 f生文本最早出现在 201 3年 ,当年全 国新课标卷非连续
前的三道主观题变为一道‘‘4选 l”客 观题 、一 道‘‘5选 2”客观题 及一道 主 观简答题。2017年新 际全}马卷i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做题技巧讲解
例题2 2019全国卷2 6.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 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续,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 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 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 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 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 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 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 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
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
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③尊原则 善整合 在筛选出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注意合并同类项 ※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角度方式一致 ※表述时,尽量利用文中关键词语,但不能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述 ※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比如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个或4个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阅读(一)选择①做题方法【粗读——了解材料讲的什么事情,中间具体事例跳读】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结尾句(总结句)【精读——根据选项,比对文本,一切以文本为参照】审清题(看清选对还是选错,或者选相应的论据),四个选项都要找全原文,逐字比对,比较四个选项,结合设错标志选出最能拿准的选项。
②非连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类型:1.无中生有:选项:按照现在的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单独发展线上或者线下,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被淘汰,也都不能实现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原文:面对困境,多数企业主动适应消费趋势的变化,积极推进创新转型,调整业态结构。
各大电商平台的线下门店落地,与传统零售商联盟化趋势加强,将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整合”可知,文章并无提到“传统零售企业单独发展”,只说面对困境,大部分企业选择转型,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2.曲解文意:选项:“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时期。
与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相比,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显得更加重要。
原文:“对于众多能耗领域来说,这意味着既要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也要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和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是并列关系,同等重要,并不是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显得更加重要。
3.去掉修饰语:选项:否认文化差异,推动文化趋同,不仅会泯灭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还会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原文: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4.张冠李戴:选项:一些网络剧通过怪诞的剧情设置、杜撰的历史人物和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实际上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原文: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随意增添杜撰,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更为关键的是剧中透露出对皇权制度下的“乌托邦”幻想,严重脱离历史实际。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积极性; 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 ③中小学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本题目标:分析材料,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 点建议。
答案示例: 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 ②营造有利 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 等亦可)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 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本题目标:针对问题,综合文本的意思,提出建议。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 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 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 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 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 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 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 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 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 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 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 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 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 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 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A)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 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精品
明辩精析概括准,求同存异条理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一、走近它、相识它——了解文本特点非连续性文本是及连续性文本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运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书目、索引等组成的文本类型。
随着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文本运用有增长趋势。
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显得特别必要了。
日常的说明书、探讨报告、物品清单财务报表、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等大都是以非连续文本或混合文本的形式呈现的。
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介就不止文字或符号,还有图像甚至音响。
平常教学运用的材料和教材中的课文基本是以连续性文本呈现的,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了解不多,相识不够。
从内容而言,非连续性文本表述的是以事实为依凭的(艺术创作图文除外)客观存在;从结构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不是很紧密,一般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语言表达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多数采纳陈述性语句,一般不用比方、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这些特点,给考生们阅读这类文本带来了肯定的障碍;相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二、成也它,败也它——了解考查的层次温儒敏先生说:所谓“非连续文本”,是及通常我们多见的相对完整的文本不同的,可能就是一组材料,彼此观点还可能相左,然后要求考生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作文或者阅读题都可能出这样的题。
高考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考查考生筛选、概括的实力: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有效信息;能从一组文本中获得关联性信息;能依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的事实、价值作出推断。
而教学现状则是“三无”:无教材,无教参,无培训;阅读教学自然基本没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席之地。
据报道,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阅读的图表题中,全省64.4万考生中有13万考生在这道题上得了零分,占总考生数的20.19%。
可以说,非连续性文本是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短板。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课件(28页)
3、答案(C)
4、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了梦想
我们拼搏奋进
怎样解答“非连续 性文本”的阅读题呢
??
非连续性文本的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标题),整体把握 标题是对几则材料的总体概括,集中反 映材料的主题
2、通读全文,知大意,提取每则材
料的核心信息
3、理清信息的关联
碎片式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 理清它们之间的关联,整体把握文本? 我们做题时要关注文章整体,看看每段 话都说了什么意思,再针对问题,找到相应 的材料作答,并检查自己的回答要点是否齐 全
今年,我国还将开展旅游不文明“随手拍”活动 ,将旅游不文明照片、视频等集中公布,形成声讨 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氛围。开展文明旅游“提个醒儿 ”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文明旅游提醒语,选择文 化、演艺、体育等领域的名人,作为文明旅游提个 醒儿活动的“文明旅游提醒人”,使文明旅游理念 深入人心。开展“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 。每年选择10000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背包 自助出游宣传文明旅游。
考点二:提取、整合信息
题型: 1、人们对某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 2、推断或概括出产生某现象的原因。
答题方法:
1、仔细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找到相 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句,提取有效信
息,分条归纳作答。(并检查要点是否 齐全)
问题:造成舌尖上浪费的主要原因有 哪三方面?
1、碍于面子,怕别人说小气; 2、打包嫌麻烦;
•
⑸开展“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
小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的解题技巧
读题读文知大意, 确定区间找关键。 选择判断细比较, 归纳作答数要点。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解题方略
20 广东教育·高中 2019 年第 7·8 期
述言语的情况下, 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 归 纳、 综合进行加工处理, 判断命题人的真实意图, 从而整合 得出有效的结论。
3. 构建文本意义。 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 续性文本, 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 联系实际需求, 找 出文本写作的目的, 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 联系文本中的不同 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 想法和经验, 提出独特见解, 自主构 建文本的意义。 考生在选出答案后, 须再进行复核, 要进一步 确认一下排除干扰项的依据之所在, 以确保答案正确无误。
应考方略 语文揭秘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解题方略
■ 安徽省岳西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志先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 料, 主要以图画、 数据、 符号、 文字等形式呈现, 从不同角 度呈现事物或主题, 单独看是完整的, 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 地表达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直观、 简明、 概括性强, 易于比较, 实用性特征非常明显。 学会从非连续性实用类文 本中获取信息, 得出结论, 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答题技巧与方法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 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 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评 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 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 不需要结尾。它可以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以带有启发激励性 的语言作结;可以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以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
(摘自《人民网》)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
重,已成为普遍现象。可以概括为:全球食物浪费严重(惊
人)。
•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 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
•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 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 实在是太麻烦了。
• D学力E理大C交.项色。解会项叉三“彩有”“。则三,误 的三材则如,意家料材三材义媒除料则料和体了…材二初的具…料是衷受有重最从 。众新在后主不闻阐一创同客述段者”观对的的理性诗抒角解的词情度不特综性侧准点艺语重确之节言阐,外目,述三,火增举家还爆强办媒具现了“体有象新中的一的闻国受定看的诗众的法感词有文”染
2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找准文本所展示的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向找准文本所展示的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文本主题
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概念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是以间断性的内容信息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文本。
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数则相对独立的材料。
这些材料大多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中心话题。
各材料单独看是相对独立的,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合在一起又能完整地、全方位地表达意义。
各则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可以任意排序,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意上具有非连续性特征,在形式上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考情分析】自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物传记改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令人耳目一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选材特点。
每个文本一般由3-4则相对独立的、非连续性材料组成,其中可能有一则材料为图表。
几则材料围绕同一主题,但各有侧重,形成互补。
选材多是新闻文本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多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
如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桥梁建设、中国志愿服务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体现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反映社会发展积极变化丰富多元的一面。
2. 文本特点。
(1)客观性。
文字和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多为新闻材料,各材料内容的呈现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朴实,具有客观性。
(2)非连续性。
文本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结构跳跃性较大,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是在某一主题的统摄下,根据命题者意图组织在一起,具有典型的非连续性特点。
(3)简明性。
文本中有平实的文字叙述,有醒目的图表展示,便于考生快捷、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
材料避免长篇大论,没有复杂的段落结构。
(4)技术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对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进行科学解读,从阅读技术角度来说,要有较强的读图、读表能力以及合理归纳、准确概括的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笔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步骤”“六方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步骤”“六方面”第一步:读前一关注出处及标题,揣测材料大意关注文本出处信息,可以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细心揣摩原文标题,可以获取一些信息。
这是因为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常来自新闻消息、调查报告,而新闻消息、调查报告的标题为吸引读者往往是简洁明了的,可以从中找出鲜明的观点或明确的对象(话题)。
第二步:读中—提取关键语句,把握材料要点1.要善于抓住每则材料的显性的关键语句材料每段的段首或段尾句,往往起到总领或总结全段的作用,理解这些语句就能很好地把握材料的信息要点。
2.要善于整合隐含关键信息的散乱的语句有些文段(或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点句,这就需要考生将文段分层,对每个独立句或者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提炼出信息要点。
第三步:读题干,明指令,找方向,正确答题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问题指令,找准勾画筛选的方向。
可以把几道题的题干、选项全部读一遍,大致了解试题考查的内容。
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1)看各材料标题。
考生通过阅读各材料的标题可以确定非连续性文本的话题,同时可能了解到话题的相关内容。
材料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材料的线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写出了事件的内容,有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寻找关键信息。
发现关键信息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核心。
信息有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寻找隐含信息则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含有关键信息的词句,排除冗杂信息,体会词句的言外之意,快速锁定目标。
(3)整合得出结论。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考生需要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结论。
(4)建构文本意义。
对于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考生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目的,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主要包括图表、报告、广告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试题类型、特点、难度等方面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前教育领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相关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如网络资讯、广告、图表等逐渐成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
这类文本的特点在于其信息组织结构多样,逻辑连贯性相对较弱,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挑战。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其特点的教学策略探索变得尤为必要。
研究背景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面对这类文本时,需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
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学生在应对相关试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深入研究,了解试题特点和出题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研究意义层面,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其教学策略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有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阅读技能和综合素养。
这一研究还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实证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韩延明【概念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是以间断性的内容信息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文本。
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数则相对独立的材料。
这些材料大多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中心话题。
各材料单独看是相对独立的,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合在一起又能完整地、全方位地表达意义。
各则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可以任意排序,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意上具有非连续性特征,在形式上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考情分析】自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物传记改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令人耳目一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选材特点。
每个文本一般由3-4则相对独立的、非连续性材料组成,其中可能有一则材料为图表。
几则材料围绕同一主题,但各有侧重,形成互补。
选材多是新闻文本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多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
如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桥梁建设、中国志愿服务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体现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反映社会发展积极变化丰富多元的一面。
2. 文本特点。
(2)非连续性。
文本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结构跳跃性较大,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是在某一主题的统摄下,根据命题者意图组织在一起,具有典型的非连续性特点。
(3)简明性。
文本中有平实的文字叙述,有醒目的图表展示,便于考生快捷、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
材料避免长篇大论,没有复杂的段落结构。
(4)技术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对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进行科学解读,从阅读技术角度来说,要有较强的读图、读表能力以及合理归纳、准确概括的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模式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习课模式探究
随着高考的改革,各地学校在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
读复习课上也进行了调整,全面推进从传统的阅读复习课模式向现代化阅读复习课模式转变。
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种文本阅读能力的技能和意识上,主要的课堂任务是通过阅读有组织的文章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统计识别、理解有效性分析文章、应用和综合识别等方面的阅读技能;第二,采取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增强学习兴趣为重点,采取激发性、提倡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动力进行有效的学习;第三,加强技能与文本阅读技巧的配合,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加深理解,并将其根据不同文本种类所要求的素养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的任务关键在于,以
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和提高文本阅读能力为目标,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阅读技能和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文本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方面的有效沟通。
高三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是一种新型课程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掌握文本阅读技能,从而更好地配合高考改革,为学生祝福加油打气,努力把握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辩精析概括准,求同存异条理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一、走近它、认识它——了解文本特点非连续性文本是及连续性文本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类型。
随着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文本运用有增长趋势。
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日常的说明书、研究报告、物品清单财务报表、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等大都是以非连续文本或混合文本的形式呈现的。
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介就不止文字或符号,还有图像甚至音响。
平时教学使用的材料和教材中的课文基本是以连续性文本呈现的,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够。
从内容而言,非连续性文本表述的是以事实为依凭的(艺术创作图文除外)客观存在;从结构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不是很紧密,一般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语言表达形式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多数采用陈述性语句,一般不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这些特点,给考生们阅读这类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二、成也它,败也它——了解考查的层次温儒敏先生说:所谓“非连续文本”,是及通常我们多见的相对完整的文本不同的,可能就是一组材料,彼此观点还可能相左,然后要求考生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作文或者阅读题都可能出这样的题。
高考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考查考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有效信息;能从一组文本中获得关联性信息;能根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的事实、价值作出判断。
而教学现状则是“三无”:无教材,无教参,无培训;阅读教学自然基本没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席之地。
据报道,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阅读的图表题中,全省64.4万考生中有13万考生在这道题上得了零分,占总考生数的20.19%。
可以说,非连续性文本是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短板。
2017年全国课标卷的三套试题中,实用类文本都选用了非连续性文本(或者称之为混合型文本),都是选择现在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为话题,有很强的时代感,紧扣“实用”两个字。
甲卷的新闻材料是垃圾分类问题,两则材料,材料一有图表;乙卷的新闻材料关乎记录频道节目,四则材料,材料二有图表;丙卷的新闻材料及博物馆相关,三则材料,材料二有图表。
虽然三套试卷新闻材料话题不一,长短有别,但是都嵌入了图表;虽说材料的数量及难度有一定的关联,但是都不同程度考查了概括及归纳的能力;虽说三套试题的阅读难度不同,设题的角度不同,但考查的阅读量基本相同,考查层次基本一致。
三走近它、辨识它——落实阅读的过程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及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比如课标乙卷的一组文本,四则材料陈述的角度不同:材料一介绍央视纪录频道的特点;材料二用图表显示央视纪录频道在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材料三介绍央视纪录频道运营的模式;材料四介绍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的特点、运营模式。
把握了基本事实,就可形成一定的关联:央视纪录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可以有多方面的对比,可以求同,也可以求异。
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回回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比如课标甲卷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材料,文段中提到“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原因何在呢?需要进一步的细读材料,抓住核心性语句进行细读。
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发现问题的提出在材料而答案在材料二:“分类投放的参及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本句由两个分句构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分类投放的参及率和准确率较低;二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两层意思是并列关系,不能互相包容。
有了这样的语句分析过程,7小题很自然就可以选出要求的答案D。
7小题的D项“居民分类投放的参及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只关注了一个方面,就确定为“主要原因”气了一个方面,就确定为“主要原因”,及原文的信息不对称,认定语义夸大或者以偏概全就很容易了。
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及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课标丙卷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交代了博物馆作为重要载体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地区的文史中心,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了博物馆事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介绍了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式。
综合三则材料,这组非连续性文本着重表现的是博物馆的积极意义,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范围逐渐扩大,作用由具体到抽象。
第9小题要求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题旨范围很明确,只要求在科研方面”,很快就能判断材料一及题旨一致,“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前句关乎科研的对象及成果,后一句涉及科研团队,组合在一起就是问题的答案。
四、敬畏它,熟识它——落实规范训练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规范的步骤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
在选材时,不仅要关注其实用性,还要关注其趣味性,以便考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还能用于生活实践,并激发对某个领域的兴趣。
相比较而言,2017年甲乙丙三组非连续性文本,“垃圾分类”话题可能更容易获得考生的认同感。
在阅读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勾画关键语句,有助于迅速概括重要信息;快速区分详略处理,有利于选择略读或详读,留出时间精读,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尽可能做一些批注,对于梳理层次及关系至关重要。
在阅读训练中,要对文本的阅读速度提出具体要求,更要实时监测阅读的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对比和分析阅读收获的信息,并上升到思维训练的层面。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之间、语段之间、语句之间、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分析过程中存同求异,在对比过程中留主删次,在梳理过程中条分缕析。
个体阅读结束,要盘点阅读的收获,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给他们自我修正及取长补短的时机,以便及时纠正个人的观点或弥补不充分的信息,也就是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这个环节也是检验阅读效果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们的汇报,做好指导、调控及提升,之后再要求答题,这样才是真正的落实。
答题时,要快速审阅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知悉答题的方向及范围,以准确回归文本;圈定信息区间确定核个语白或者关键词语分析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区分主次信息,便于取舍并分条作答。
组织语言作答,要保证语句通顺达意,书写完毕要回视自己的答案,再次确保答即所问,确保语句表达符合规范要求。
高考将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是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考生的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及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及素养更为均衡和综合的考生脱颖而出,符合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作为教师,作为考生,必须足够重视,一定充分备考,才能优质高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填空题和选择题时有出现,开放性试题成为亮点。
考查内容主要为:①理解概括文本内容;②提取整合有效信息;③词句的含义和作用;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易于比较等特点,概括性强、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查看标题。
文本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文本的线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说出了事件的内容,有可以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查看标题,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
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2.通读材料:各则材料是承载文本观点的重要载体,通读时要关注文字材料中的观点,也要注意图表材料的内容,整体了解文意,勾画出和主题相关的信息。
3.提取信息: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要善于从字而隐含信息分辨较为困难,而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剔除及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4. 读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①表头。
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②分类、图例。
如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③数据。
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④注释性文字。
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注释性文字内容,图标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5.注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其他呈现形式。
四、常考考点、题型和方法指导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题型: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题型:(1)“××”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6)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题方法: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