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问题及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1)
(一)满足了公众的倾诉需求 (1)
(二)迎合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1)
(三)有助于观众的自我认知与环境适应 (2)
二、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问题 (2)
(一)隐私权问题 (2)
(二)真实性问题 (2)
(三)过度传播低俗化内容,以及悲情叙事使人误读社会环境 (2)
(四)节目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求助者的生活带来困扰 (3)
(五)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缺少人文关怀 (3)
三、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出路 (3)
(一)以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为原则 (3)
(二)主持人更多体现“平民意识”和“人文关怀” (3)
(三)用合理的叙事手段营造健康的情感氛围 (3)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4)
英文摘要 (4)
浅析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问题及出路
学生姓名:闫飞指导老师:金建楠
内容提要当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内各级电视台热播,主要因为这类节目同时满足了公众和制作机构的多种需求。
但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一直在刻意回避节目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事实上,这类节目由于涉及私密性很强的个人情感,较深地直接介入了私人空间,媒体在个人隐私的保护、节目真实性、节目格调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
本文将以湖南卫视的《真情》为例,通过介绍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现状,重点分析电视情感类节目的优劣势及出路,以便使电视情感类节目更好的为受众服务。
关键词电视情感类节目问题出路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指以谈话、记录和事件重构等多种手法表现、展示和关注人类情感的节目。
”
[1]在选题上,情感类电视节目通常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经历,多采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去记录、再现和探讨百姓情感,一时间成为诸多电视台拉动频道收视的主要力量,一些品牌栏目也相继产生。
例如,湖南卫视的《真情》、浙江卫视的《公民行动》、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四川卫视的《故事》、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等,在带来高收视率的同时,我们需要冷静的对待并分析它,使之更好地发展。
一、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一)满足了公众的倾诉需求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是社会转型期公众精神需求的产物。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和生存压力。
巨大的压力之下,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生活冲突出现激增,由此产生的困惑、迷惘、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加,这使很多人需要一个倾诉的平台来缓解郁积心底的情绪。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一需求。
当事人通过媒体,找到泄内心郁结的情绪和抚慰心理创伤的途径。
(二)迎合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有窥探别人秘密的欲望,都有想知道别人秘密的好奇心,特别是一些异常的、有悖常理的、耸人听闻的事件更能引起相当一部分受众的探知欲望。
”[2]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就迎合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竞相把一些母子反目、兄弟相残、三角恋爱等故事,以接近真人秀的形式演绎在观众面前,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欲望,刺激人们的窥私欲。
(三)有助于观众的自我认知与环境适应
情感类谈话节目的选题贴近性较强,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夫妻、朋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一些最普遍的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展示了普通人的悲欢,观众在收看情感类谈话节目时,
[1]关梅.论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精神价值与媒介责任[J].传媒观察,2009-8
[2]许莉.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J].新闻界,2009-12
经常会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回应。
节目中展现的矛盾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还可以让观众作为对照,来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
许多和节目中的当事人一样的普通受众,把节目当做一面镜子,“通过这一面镜子, 在解读周围普通人对世界的认识的同时, 审视自己的内心”。
[1]这样,观众便可以通过节目中获得的信息,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获得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电视情感类节目的问题
(一)隐私权问题
婚姻、家庭、亲情、友情等涉及私人情感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们的隐私。
在情感类节目中展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即使是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个人隐私的曝光问题。
因为在节目进行时,尤其是矛盾冲突凸显时,当事人往往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在感情冲动时会不得已暴漏自己的隐私。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受一方当事人委托,有关联的另一方当事人的隐私也需要征得同意才可以播出,否则就侵犯了其隐私权,而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真情》有一期《妻子啊,爱我还是爱他》的节目中,记者跟随委托人王运胜找到了其妻子谭华与别人同居的地方,镜头展示了其他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生活,这大大激怒了谭华,她打了王运胜一个耳光,甚至拿砖头砸他,并恼羞成怒地说宁愿死也不会再跟王运胜。
无论是其妻子被公开的生活,还是王运胜被打这些镜头都涉及个人隐私,媒体没有权利公开。
(二)真实性问题
在讲述情感故事的时候,为了再现这些情节,使节目变得更有观赏性,于是许多电视栏目就像拍电视剧一样用演员进行表演。
但这些艺术化的镜头和真实的情景往往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种表演把故事情节渲染化,扩大化,走上了娱乐化歧途。
更甚之的是,节目导演痕迹过浓。
并不是每个节目的题材都有小说的悬念和戏剧的冲突,于是在收视率压力下,此类节目表现出策划和导演的痕迹,男女嘉宾像提线木偶一样在台前主持人和台后导演的操纵下,说着他们想要的话,做着他们想要的动作。
久而久之,媒体的公信力也随之下降,不利于媒介发展。
比如,一位在《真情》节目里出现的嘉宾,几天后又出现在另一个情感节目现场,而他在两档节目中讲述的故事截然不同。
还有几期情感访谈节目尽管故事颇为曲折,比如小姑和嫂子闹矛盾,婆婆中间来回倒,离家出走不是,分财产不是,小姑还请黑社会去报复过嫂子……但矛盾和心理问题最终都能妥善解决,拥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其中的“故事性”和“策划性”。
(三)过度传播低俗化内容,以及悲情叙事使人误读社会环境
“当下情感节目遇到的现象是:伦理上越是有缺陷的题材,往往收视率越是不错。
”[2]比如,第三者插足、多角恋、畸形恋的节目容易受到关注。
节目中,当事人的苦情、悲情被放大,容易使人觉得这个社会存在的苦难太多,婚姻、家庭、生活处处充满危机,背叛、抛弃代替了忠诚和责任。
当事人声泪俱下的倾诉画面,虽然能产生视觉冲击,满足观众共情、窥私、自我安慰的心理需求,然而观众发现,荧屏上一些充满离奇色彩的故事格调低俗,背离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基本定位,难以传递出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
媒体如果过于展示和放大消极负面情绪,会误导舆论环境,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
(四)节目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求助者的生活带来困扰
“每个人面对公众和舆论的聚焦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表现。
”[3]走上演播厅的嘉宾,面对镜头和现场观众,他一般会依照道德准则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沿着导演设计好的方向,
[1]陆哗.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J].现代传播,1995
[2]郭小平.电视访谈中情感话题的伦理尴尬[J].视听界,2003
[3]郭小平.电视访谈中情感话题的伦理尴尬[J].视听界,2003
按照人们的意愿走向完美的结局。
事实上,生活矛盾的形成一般都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并不是录制一两期节目的时间就能解决的。
即使是几位当事人在节目现场达成了某些共识,后面仍然会面临很多问题。
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困扰,比如一对因家庭矛盾想要离婚的夫妇求助于湖南电视台《真情》栏目,节目播出之后,虽然夫妻俩都带了墨镜和帽子出镜,但还是被他们的亲友、邻居一眼认出,一时间大家都说他们“两口子闹离婚都闹上了电视台”,夫妻二人面临了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困扰。
(五)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缺少人文关怀
如一些节目的主持人利用自己在节目中相对强势的地位,极力暴露当事人的隐私,出口成“刀”,言辞刻薄,妄下结论,制造冲突,在节目中充当起道德审判的角色,使当事人本就脆弱的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和打击。
这样做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更使双方已经矛盾重重的关系雪上加霜。
从表面上看这是主持人的个人风格问题,实质上暴露出主持人在体现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以及节目太缺少人文关怀。
主持人不断揭开当事人的伤疤,并且评头论足,赚取当事人以及观众的眼泪,却只顾收视率的“好看”,而忘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三、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出路
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在节目的方方面面。
从每期节目的选题策划、具体制作到主持人及嘉宾的主持风格,都应该有所体现。
(一)以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为原则
当媒体利益及其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与社会伦理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应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在节目中对个人隐私的介入上也应该把好“度”。
因为对双方来说,媒体是主动的,个体是被动的。
媒体是强势的,个体是弱势的。
情感类类节目本身就已经是在暴露当事人的隐私,即使不是出于恶意,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把当事人的自杀、婚变、心理疾病等痛苦当作“卖点”。
如果在节目中再不加限制地对当事人的创伤加以还原甚至进一步地发掘,这同社会的伦理道德是相违背的。
(二)主持人更多体现“平民意识”和“人文关怀”
主持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能从个人经历、感情出发,更不能话中带刺、锋芒毕露,甚至刻意营造一种说教的强势力量。
这样做实际上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也让电视观众尤其持不同意见的观众产生厌烦。
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只有这样,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收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主持人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从栏目本身的宗旨出发,时刻牢记媒体及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报道普通百姓、弱势群体时,更应该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与人文关怀,而不是在节目中借“真实报道”之名追求“轰动”效应。
(三)用合理的叙事手段营造健康的情感氛围
情感类节目的戏剧冲突不是虚构的,它是根据当事人本身的生活冲突组织起来,也就是说它是受限制的。
“节目编导只能在原来的生活冲突上进行处理,或强化或淡化,而在生活冲突的基础上构造出符合电视艺术规律的戏剧冲突来。
”[1]不能另行编造一个冲突来达到效果。
以真情打动观众,这是使情感类节目长盛不衰的法宝。
以真实、动人的情感展示美好的心灵世界,实现生命感悟与道德教化的交融;通过节目制作人的情感投入和理性思考,实现“帮事之内有启发,动情之外有思考”的追求;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自觉维护电视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1]郝江涛.对情感类节目热的冷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0
确保电视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
这是我们做情感类节目的电视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四、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 人文的重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电视媒体作为时代精神的映射, 当仁不让地肩负起价值引导的责任。
鉴于品牌“信任”危机, 电视情感倾诉类节目需用“人文精神”来重塑品牌形象,“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将重点由“情感抚慰”向“价值引导”转变, 不仅关注解决情感纠纷, 而且呼吁大众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 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引导观众的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关梅.论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精神价值与媒介责任[J].传媒观察,2009-8
[2]许莉.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J].新闻界,2009-12
[3]陆哗.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J].现代传播,1995
[4]郝江涛.对情感类节目热的冷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0
[5]郭小平.电视访谈中情感话题的伦理尴尬[J].视听界,2003
[6]郝江涛.对情感类节目热的冷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0
According to the TV program that problems and emotional way out
Abstract the current emotional kind of TV talk show at all levels in China, mainly because that television the program while meeting the public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s DuoZhong demand of. But emotional kind of TV talk shows have been deliberately evades the program itself exists som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and in fact, the program because it involves a very strong personal emotion, the illicit close sex is deep to engage in direct the private space, the media in the privacy protection, programs, and programs in authenticity style, is likely to occur windage.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truth of hunan satellite TV,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motional TV programs,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V show emotion of the disadvantages and way out, so that the television emotional kind of program better service for the audience.
Key words tv emotional kind of program problem way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