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区防爆标准
化工企业防爆区防爆标准
化工企业防爆区防爆标准(ISO9001-2015)公司防爆区执行公司装备处下发的公司防爆区防爆标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失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防爆区域规范
防爆区域规范篇一:防爆区域划分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表4.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
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表4-1 中国对危险场所划分表爆炸性物质区域划分区域定义气体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粉尘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4.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一种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代表,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气体划分为0区、1区、2区,对粉尘划分为10区、11区。
其定义与IEC 基本相同(可参见我国对各区域的定义,我国等效采用IEC标准)。
另一种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划分,以NEC(美国国家电气规程)的定义为代表,对气体划分为1区、2区(没有0区),对粉尘也划分为1区、2区。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气体:IEC0区、1区——NEC 1区IEC 2 区——NEC2区粉尘:IEC 10区——NEC 1区IEC 11区——NEC 2区IEC“区”的英文为Zone;NEC“区”的英文为Division。
4.3 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几种?列出其名称和标志。
答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83,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8种,列举如下。
结构形式标志结构形式标志隔爆型 d 充油型 o增安型 e 充砂型 q本质安全型 i 无火花型 n正压型 p 特殊型 s4.4 什么是隔爆型仪表?它有什么特点?答隔爆又称耐压防爆,它把能点燃爆炸混合物的仪表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特别牢固,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在工业生产和化工领域中,防爆区域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爆炸危险,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制定合理的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防爆区域应根据危险性质和程度进行划分。
在工业生产中,可能存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等危险物质,这些危险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需要对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区域进行划分。
根据危险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区域划分为Zone 0、Zone 1和Zone 2三个等级,分别代表了高、中、低危险性质的区域。
其次,防爆区域的划分应考虑环境条件和工艺要求。
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工艺要求会对防爆区域的划分产生影响。
例如,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需要选择符合防爆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在高温、低温环境中,需要考虑设备的耐温性能。
此外,不同的工艺要求也会对防爆区域的划分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确定相应的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另外,防爆区域的划分还应考虑设备的防爆性能和防护措施。
在防爆区域内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应具备相应的防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爆灯具、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等,以确保防爆区域内的安全生产。
最后,对于已划分的防爆区域,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对防爆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对于工业生产和化工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防爆区域划分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爆炸危险,保障生产安全。
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防爆区域的划分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防爆区域划分及防爆要求
防爆区域划分及防爆要求咱来说说防爆区域划分和防爆要求哈。
一、防爆区域划分。
1. 0区。
这可是最危险的地方啦。
就像是爆炸物的老巢一样,在正常运行的时候,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就一直存在。
比如说那种持续释放可燃气体的容器内部,那就是0区。
这里就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一点火星都不能有。
2. 1区。
1区呢,是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想象一下,一个装着可燃气体的大罐子,虽然它正常情况下密封得挺好,但偶尔会有点小泄漏,罐子周围的那一块区域就可能是1区。
就像个有点小脾气,时不时可能爆发危险的地方。
3. 2区。
2区相对来说没那么危险。
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果出现也是短时间存在的。
比如说离那个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罐子有点距离的地方,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刮大风把泄漏的气体吹过来了,才会有危险,这就是2区。
二、防爆要求。
1. 电气设备方面。
首先啊,在防爆区域里的电气设备得是防爆型的。
就像给电器穿上了一层防爆铠甲。
普通的电器可不行,要是在0区、1区或者2区用普通的插座、电灯啥的,那就像是在火药堆旁边玩火。
这些防爆电气设备得经过严格的认证,符合相关的防爆标准,比如说隔爆型的电气设备,它就像一个坚固的小堡垒,即使内部发生爆炸,也能把爆炸能量限制在设备内部,不让外面的爆炸性环境受到影响。
2. 布线要求。
布线也很讲究呢。
电线可不能乱拉,得穿在防爆导管里。
这导管就像给电线盖了个保护罩,防止电线破损产生电火花。
而且导管之间的连接得紧密,不能有缝隙,不然可燃气体钻进去,遇到电火花就完蛋了。
在0区和1区,这些要求就更严格啦,导管的密封性要超级好,就像给电线盖了个严严实实的金钟罩。
3. 通风要求。
如果是有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的区域,通风可不能少。
良好的通风就像一阵清风,把那些可燃气体吹散,降低它在空气中的浓度。
在1区和2区,如果通风不好,可燃气体就会聚集起来,浓度一高,就离爆炸不远了。
就像在一个封闭的小屋里,要是有人放屁(假设屁是可燃的哈,开个玩笑),不通风的话,那味道和危险程度都会越来越高。
设备电气防爆区防爆标准
设备电气防爆区防爆标准设备电气防爆区是指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易燃气体、蒸汽、粉尘等存在的场所中,为了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电气防爆标准是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对电气设备在防爆区域中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在防爆环境下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电气防爆区主要分为两类:气体爆炸危险区域和粉尘爆炸危险区域。
气体爆炸危险区域根据不同的爆炸性质,分为区域0、1、2和区域20、21、22、区域0和区域20表示在正常条件下或者长时间存在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爆炸性环境中。
区域1和区域21表示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爆炸性环境中。
区域2和区域22表示可燃气体或粉尘存在于正常工作条件下仅短时间或偶尔出现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爆炸性质和环境,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防爆设计:电气设备应该具备防爆设计,包括特殊的防爆外壳,以防止可燃气体或粉尘进入设备内部,避免触发爆炸。
2.防静电设计: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景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这包括使用导电材料、接地装置、防静电涂层等。
3.强大的灭火和堵漏能力:电气设备应具备抑制火焰和爆炸传播的能力,并且在发生爆炸时能够有效地堵漏,防止火焰和燃气扩散。
4.安全运行指示:电气设备应设有明确的安全运行指示,包括可见的标志和标识,以便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情况。
5.可靠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在防爆区域中,电气设备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过载或短路,因此设备需要具备可靠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
6.定期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电气防爆标准还包括对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布线、接地、防雷、防爆措施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等。
总之,设备电气防爆区的防爆标准是为了保证设备和人员在防爆环境下的安全运行,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设备的防爆性能和可靠性。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危险场所中存在的危险物质种类、浓度、工艺、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但通常都会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
在防爆区域划分中,通常将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域:0区、1区和2区。
0区是指危险物质长期存在或连续存在的场所;1区是指危险物质有可能出现的场所;2区是指危险物质一般不可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根据危险物质的引燃温度和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防爆设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
不同类型防爆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能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所和工艺条件进行选择。
此外,对于粉尘场所,也需要进行防爆区域划分。
根据粉尘的特性,可以将粉尘场所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其中,20区是指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长期存在的场所;21区是指爆炸性粉尘有可能出现的场所;22区是指爆炸性粉尘一般不可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总之,防爆区域划分需要根据具体场所和工艺条件进行评估和确定,选择合适的防爆设备和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爆认证中的防爆等级和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很多人对防爆认证的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划分不是很清楚,世鼎检测整理出了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一、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dao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二、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1、可燃性粉尘环境GB 12476.1—2000标准中规定: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和正常作业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防爆等级术语和标准
防爆等级术语和标准一、防爆概念1、引起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爆炸点火所需能量 source of igrution;空气或氧气 air or oxygen;flammable air flammable dust 2、防止爆炸的产生必从三个必要条件来考虑,限制了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限制了爆炸的产生。
在工业过程中,通常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对易燃易爆场合进行处理。
1)预防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易燃物质泄漏的可能性;2)不用或尽量少用易产生电火花的电所元件;3)采取充氮气之类的方法维持惰性状态。
二、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及电气元件防爆分类和允许温度区域1、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0区(Zone 0):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1区(Zone 1):易燃气体在仪表的政党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2区(Zone 2):一般情形下,不存在易燃气体且即使偶尔发生,基存在时间亦很短易爆区域等级划分,国际标准与美国标准的对照比较I.E.C. N.E.C.气体 Zone 0 Class I, Division IZone 1 Class I, Division IZone 2 Class I, Division II粉尘 Zone 10 Class II, Division IZone 11 Class II, Division II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N.E.C.:美国电气规程(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U.S.A.)2、电气元件防爆分类1、一般保护 EN50.0142、浸油保护 0 EN50.0153、充压保护设施 p EN50.0164、加充粉末 q EN50.0175、阻燃壳体 d EN50.0186、提高安全系数 e EN50.0197、本安保护 i EN50.0120 8、气密保护 h 未统一9、压力花保护 n 未统一 10、特殊措施 s 未统一3、电气设备允许温度区域电气元件温区等级号元件表面温度最大允许值(°C)气体燃点(°C)T1 200T450 450T2 200T300 300T3 135T200 200T4 100T135 135T5 85T100 100T6 T85 85三、几种常见物质的爆炸特性名称燃点(°C)温度等级爆炸等级组号名称燃点(°C)温度等级爆炸等级组号丙酮 540 T1 IIA 乙炔 305 T2 IIC醋酸酐 330 T2 IIA 苯 555 T1 IIA丁烷 365 T2 IIA n-丁醇 340 T2 IIA苯氯酸 590 T1 IIA 乙醇 425 T2 IIA乙醋酸 460 T1 IIA 甲醇 455 T1 IIA硝基苯 430 T1 IIA n-戊烷 285 T3 IIA丙烷 470 T1 IIA 甲苯 535 T1 IIA氢气 560 T1 IIC 硫化氢 270 T3 IIB二硫化碳 102 T5 IIC四、本安型传感电路的供电限制供电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将动力电与电子元件隔离。
防爆区域的划分
防爆危险场所作业需在确认安全后便可操作。
防爆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O区:连续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一、危险场所划分根据爆炸性环境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气体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域:0区,1区和2区;粉尘场所分为三个区域:20区,21区和22区。
二、可燃性气体,蒸汽和薄雾气体场所0区爆炸性环境中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使用在0区的电气设备须按照EN50284和IEC60079-26中对д类,种类(气体)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测试和标识。
1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1区是防爆电气设备的典型应用场所。
标准EN50014~ EN50020,EN50039以及IEC60079-0,-1,-2.-7,-11,-18,-25对1区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规定。
2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环境中不太可能出现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如果出现也只是偶尔发生并且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通常情况下,“短时间”是指持续时间不多于2个小时。
标准EN50021和IEC60079-15对2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也必须满足通用的绝缘电阻,冲击能量和耗散功率等要求。
三、粉尘场所20区EN50281-1-1标准对用于20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
IEC60241-11对在20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
20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
21区磨坊,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周围是典型的21区场所。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1. 目的本标准旨在规范防爆区域的划分,为重大危险源设计、建设、操作和维护提供依据。
2. 遵循的标准本标准适用GB5848防爆设备及保护系统的选择、安装、检验标准及JJG130《爆炸物品防护设施设计指南》等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
3. 划分范围本标准涉及防爆区域的划分,包括但不限于:易燃化气、煤炭粉尘、易燃液体,以及其它易发生火灾、爆炸、剧毒化学反应等危险源所在场所。
4. 划分依据防爆区域应根据燃爆性混合物允许混合比例(允许闪点温度、允许最高爆轰温度等)、防爆现场环境条件(空气流动状况、火灾发生传播条件、火灾抑制剂、煤炭粉尘积累等)及使用的防爆设备等因素,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划分。
5. 划分等级5.1 一般防爆区域由一般危险源、二般危险源和三般危险源组成;其中,一般危险源指易燃、高温、高压等可能造成极大危险的源头;二般危险源指可能引起爆炸、火灾、毒性蒸汽及毒气或毒物及污染水流逸出而形成很大危险的源头;三般危险源指可能引发火灾或毒性蒸汽及毒气或毒物及污染水流逸出而形成较小危险的源头。
6. 区域维护要求防爆区域的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6.1 防爆设备、防爆装置及其附属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严格执行;6.2 危险源发生变更时,必须重新分析、明确防爆区域;6.3 在防爆区域内应设置完善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6.4 应定期维护防爆设备及防爆装置,确保其可靠运行;6.5 防爆区域内应禁止引火烟草、一切可燃气体灯具等进入;6.6 应建立完备的保安制度,并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以保证防爆区域及其各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7. 附则本标准由全资制定,解释权归全资所有,请遵守。
防爆等级标准
防爆等级标准防爆等级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爆炸危险性,对设备、设施或工艺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防爆要求和标准。
防爆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防止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防爆等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首先,防爆等级标准根据爆炸危险性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常见的爆炸危险性分为气体、蒸气、液体、粉尘等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性,相应的防爆等级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易燃气体环境,常用的防爆等级标准包括Exd、Exe、Exi等;而对于易燃粉尘环境,则采用Ext、Exi等标准。
其次,防爆等级标准规定了设备、设施或工艺在不同危险环境下的防爆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了设备的防爆性能、材料的选择、防爆结构的设计等方面。
例如,防爆电气设备应具有足够的防爆能力,能够在爆炸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保证人员安全;防爆灯具应采用防爆结构设计,以防止火花或高温引发爆炸等。
此外,防爆等级标准还规定了设备、设施或工艺的安装、维护和检修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防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从而有效地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例如,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错误安装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防爆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也是防爆等级标准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总之,防爆等级标准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关乎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防爆等级标准的学习和应用,做好相关的防爆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防爆等级标准的要求,选用符合要求的防爆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加强对防爆等级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防爆等级标准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防爆区域划分和设计判定
防爆区域划分和设计判定限定区域中含有易燃性物质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爆炸性环境。
所谓潜在的,就意味着它们并不是时刻出现的,有的出现频率高,有的出现频率低。
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危险性大的场所和危险性小的场所。
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场所进行的“场所分类”。
分类的目的就在于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按照场所中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存在的时间的长短,将场所的危险程度分类,以便按照危险区域类型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
1.爆炸危险性场所的分类应由懂得易燃性材料性能、设备工艺性能的技术人员提出易燃性介质及其释放源;由懂得安全、电气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有关规范,来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场所分类对工程设计很重要,为了尽量准确地划分区域,在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划分的同时,还应参考以往的经济和行业的特点。
既要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可靠,又要避免人为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而造成工程投资浪费。
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首先要查找和确定释放源,根据释放源的等级,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然后还应结合释放源所在处的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
依据《国标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释放源按照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
在场所分类中,首先应按易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确定释放源的等级。
根据规范规定共分为三级:(1)连续级释放源: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频繁释放的释放源,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
如:固定顶贮罐的上部空间和排气口;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汽的自由排气孔或其它孔口等。
(2)第一级释放源:预计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可划为第一级释放源。
如: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贮有易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口。
(3)第二级释放源:预计在正常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或划为第二级释放源。
防爆类型选择标准
防爆类型选择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防爆类型选择标准一、防爆等级选择防爆等级是区分防爆设备等级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危险性区域的类别来确定。
在选择防爆设备的时候,需要根据危险性区域的等级来选择相应的防爆等级。
常见的防爆等级包括Exd、Exe、Exp、Exn、Exi等。
Exd是一种常见的防爆等级,适用于IIA、IIB、IIC等级的危险性区域,具有较高的防爆性能。
防爆设备的结构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要求。
通常可以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防爆结构,如防爆壳体、防爆接线盒、防爆拉杆开关等。
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防爆设备的材料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因素,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防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通常可以选择适合危险性区域的防爆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等。
在选择防爆设备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材料抗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确保设备在危险环境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四、环境条件选择五、性能指标选择除了以上几项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如防爆等级、温度范围、电压等级等。
在选择防爆设备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设备的性能指标,保证设备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选择适合的防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确保设备能够在危险环境下安全运行。
通过以上几项选择标准,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爆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大家在选择防爆设备的时候能够仔细考虑以上几项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共900字】第二篇示例:防爆设备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关键设备,它们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评估。
在选择防爆设备时,有一些关键的标准需要考虑,这些标准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防爆类型选择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需要了解防爆设备的工作原理。
防爆设备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火花或高温而引发爆炸。
防爆区域气体组别防爆等级
危险场所的划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关于危险环境的划分中明确规定,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未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粉尘环境,称为I类环境。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称为II类环境。
危险场所是指危险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用专门措施的区域,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1)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进行分类,可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 20区:zone 20,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EN50281-1-1标准对用于20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
IEC60241-11对在20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
20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
- 21区:zone 2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磨坊,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周围是典型的21区场所。
在21区中,可能会发生因粉尘泄漏等原因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 22区:zone 22,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未21区。
22区须使用种类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如果是爆炸性环境中的粉尘是导电性粉尘,则依据EN50281-1-2的规定,须使用种类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区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划分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0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二、防爆标志解析①气体组别典型的危险性气体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N50014EC 北美NEC500条款CLASS1表气中国GB-3836-1 最小点燃能量(微焦)乙炔ⅡC A ⅡC 20氢气ⅡC A ⅡC 20乙烯ⅡB C ⅡB 60丙烷ⅡA D ⅡA 180注:中国GB3836标准规定Ⅱ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Ⅱ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微焦耳。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②温度组别(T组)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
在标准BS5345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和其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IEC79-8 GB3836-1450℃ T1 T1300℃ T2 T2200℃ T3 T3135℃ T4 T4100℃ T5 T585℃ T6 T6③防爆标志以下以CENELEC氢气防爆标志为例:E Ex ia ⅡC T4E:按CENELEC标志认可 Ex:防爆公用标志ia:防爆型式(本质安全)Ⅱ:设备组别C:气体组别 T4:温度组别④名词解释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国家防爆标准
国家防爆标准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一系列关于防爆环境的规程和要求。
这些标准主要涵盖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爆炸性环境设备的通用要求,以及各种由不同保护方式(如隔爆外壳“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和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等的要求。
例如,GB 15577-2018这个标准就是我国现行的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此外,新版GB/T3836-2021系列防爆标准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包括了设备通用要求,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以及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都是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爆炸性气体或粉尘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从而保护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同时,这些标准也对产品认证做出了规定,为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环境,制定了相应的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
本文将对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是根据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等危险物质的性质、浓度和分布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根据危险物质的性质和浓度,可以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易燃气体环境”、“易燃液体环境”、“易燃粉尘环境”等不同的防爆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由于存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等危险物质,一旦发生火花或高温,就有可能引发爆炸,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其次,根据《防爆电器产品防爆标志》标准,防爆区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组别。
等级分为0、1、2、3,组别分为ⅡA、ⅡB、ⅡC。
不同的等级和组别代表了不同的防爆能力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防爆设备和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防爆区域等级和组别来进行选择,以确保设备和材料的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还规定了在防爆区域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和非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
电气设备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防爆标准,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或在普通设备上安装防爆外壳,以确保设备在防爆区域内的安全使用。
非电气设备也需要符合相应的防爆要求,采用防爆型设备或在普通设备上采取防爆措施,以防止设备在防爆区域内引发火灾或爆炸。
最后,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还规定了对防爆区域内作业人员的培训和防护要求。
作业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防爆知识培训,了解防爆区域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紧急处理程序,以确保在防爆区域内的安全作业。
同时,作业人员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和器具,如防爆工具、防爆灯具等,以提高在防爆区域内的安全防护水平。
总之,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等危险物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划分和管理,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爆区域气体组别防爆等级
危险场所的划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关于危险环境的划分中明确规定,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未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粉尘环境,称为I类环境。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称为II类环境。
危险场所是指危险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用专门措施的区域,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1)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进行分类,可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 20区:zone 20,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EN50281-1-1标准对用于20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
IEC60241-11对在20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
20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
- 21区:zone 2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磨坊,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周围是典型的21区场所。
在21区中,可能会发生因粉尘泄漏等原因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 22区:zone 22,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未21区。
22区须使用种类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如果是爆炸性环境中的粉尘是导电性粉尘,则依据EN50281-1-2的规定,须使用种类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区防爆标准
甲醇厂防爆区执行公司装备处下发的公司防爆区防爆标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
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失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
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
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十四)、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十五)、卡兰式的进线嘴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嘴无明显晃动为准。
螺旋式喇叭嘴最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用力拧不动为合格。
(十六)、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用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和弹
垫不合格者均为失爆。
(十七)、采用穿孔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等规格
一致,螺母上满扣,否则为失爆。
(十八)、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防
爆性能,否则为失爆。
二、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
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
爆:
(一)、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1mm以上。
(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
(三)、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跟电缆。
(四)、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五)、密封圈部分破坏。
(六)、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氏硬度450-55 0的要求,老化、失去
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七)、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八)、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他包扎物。
(九)、一个引入装置(喇叭咀)内用多个密封圈。
(十)、空闲引入装置(喇叭咀)没有密封挡板时;挡板直径比引入装置内径小2mn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n以上。
(十一)、挡板放在密圭寸圈里边的;金属圈放在挡板和密圭寸圈之间
的。
(十二)、进线咀压紧后没有余量造成亲嘴或进线咀内缘压不紧密圭寸圈,或密圭寸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圭寸圈能活动的。
(十三)、压盘式引入装置缺压紧螺栓或未上紧。
(十四)、螺旋式引入装置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转超过半圈的。
(十五)、使用螺旋式引入装置,弓I入装置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垫圈的。
(十六)、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的。
(十七)、备用的高压接线口缺挡板或挡板不合格的。
(十八)、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有亲嘴现象。
(十九)、密封圈尺寸需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属于失爆。
A、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
D (mm)D o-D (mm )
备注
D< 20< 1 D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20 v D< 60< 1.5 D表示密封圈外径D>60 < 2
B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C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3倍(70平方毫米以上电缆除
外),且不小于4mm。
(二十)、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不得大于2毫米(包括2毫米)。
(二十一)、不用的接线嘴要分别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
压紧。
(二十二)、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弓I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均属失爆,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
(二十三)、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磁力起动器的小喇叭嘴严禁引入、引出动力线。
否则判定为失爆。
(二十四)、电缆护套伸入器壁要符合5—15毫米的要求,小于5毫米为失爆。
如粗电缆穿不进时,可将深入部分均匀锂细。
(二十五)、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空气间隙:500伏以下不
小于6毫米,500伏以上不小于10毫米,否则为失爆。
(二十六)、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或者用绝缘胶灌至三叉口以上。
未接线的接线嘴应用同等厚度的法兰和堵板或用绝缘胶堵死,否则为失爆。
(二十七)、隔爆结合面间隙,转轴与轴孔间隙要符合规定,常用上盖间隙0.3mm,大盖0.5mm,转轴孔0.2mm
三、隔爆型插接装置:
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
(一)、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接插销,如接反即为失爆。
(二)、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装置,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缺电气联锁装置的。
四、电缆:
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
(一)、井下供电使用延燃橡套电缆。
(二)、电缆接头没冷补,用胶带裹缠。
(三)、电缆受损严重、破皮外露芯线。
(四)、超负荷运行,电缆严重发热(》40°C)。
五、井下供电应做到:
(一)、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二)、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三)、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四)、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附:1、鸡爪子
A、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B、动力(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C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填或充填不严密(漏出芯线)。
2、羊尾巴:
电缆末端不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
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羊尾巴。
3、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者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
4、破口:
A、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
B、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不超过20mm,或沿周长三分之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