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混龄编班: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语言、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社区教育: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以地区为依托,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发挥格子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移情训练法: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共咛,共咛,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得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值判断。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锁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全纳式教育:指给所有所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幼儿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学前教育原理 自考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其中,托幼机构教育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价值:P13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P15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学前教育功能:P22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P24是指学前教育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控制、排除消极因素,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合理的学前教育,以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全发展.关键期:P27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学前教育效益:P30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产出的关系托幼机构:P54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社区教育:P58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儿童观:P105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管理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低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形势与原因等等。
教学效能感:P110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显概念:P121教师从学习里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隐观念:P121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管理社会角色:P149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特定的社会职权、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的社会成员,如“警察"、“医生”等幼儿班级:P188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亲社会行为:P208我们把那些符合或适应社会文化和行为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反社会行为;P208把那些违背社会文化、道德标准、伤害他人的行为,亦称不良社会行为幼儿行为辅导:P208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同步教育:P213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支架式教学:P313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合作教学:P314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
学前教育原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前教育原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学前教育原理是研究儿童早期教育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涉及儿童发展、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原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原理首先需要理解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都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健康、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社会技能。
教育目标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设定。
3. 教育内容:学前教育内容应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其基本的学习技能和生活能力。
4. 教育方法: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采用游戏化、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来学习。
5. 教育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同伴评价等,旨在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改进。
6. 家庭与社区的参与:学前教育不仅发生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也是重要的教育环境。
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参与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支持至关重要。
7. 教师角色:学前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8. 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应关注教育公平,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9. 教育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学前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10. 跨学科整合:学前教育应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以全面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原理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领域,它要求教育者不断学习、反思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完整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完整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学前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化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经验,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下面将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
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1. 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可以为学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著名的儿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个人身份发展理论等。
2. 儿童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的教育设计。
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从而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案。
3. 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教育原理。
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原理和规范。
二、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1. 身体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身体锻炼和健康发展。
幼儿需要通过各种体验和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展,包括运动、游戏、户外活动等。
2. 智力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智力培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幼儿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经验式教学等方式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3. 情感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来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4. 道德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模仿、体验等方式来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5. 社会适应: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并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1. 激发兴趣:学前教育应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 体验式教学: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通过直接参与和实践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
9.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他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10.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被称为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11.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12.学前教育的个人效益:是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得的效益。
13.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
14.学前教育的内部效益:是指学前教育系统尽量减少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023年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第一章第一节1.教育旳概念: 广义和狭义;(P1)从广义上来讲, 但凡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 形成或变化人们思想意识旳活动, 不管他是有计划旳还是偶尔旳、有组织旳还是无组织旳、自觉旳还是自发旳、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旳、都是教育。
而狭义旳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是指接受过训练旳专职人员在专门旳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规定, 有目旳、有计划、有系统旳对受教育者进行旳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意在增进身心各方面发展旳活动旳总和。
狭义: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旳、有计划、有组织旳教育。
2.判断题;(P2)在我国古代, 小学教育没有统一系, 入学年龄也无统一规定, 因此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旳年龄划分。
1923年旳葵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旳幼儿, 接受四年教育后, 即7岁进入初等小学。
3.广义和狭义旳学前教育。
(P2)一种认为从小朋友出生一直到入小学这一段时期旳教育为学前教育, 被称为广义旳学前教育。
另一种则为狭义旳学前教育, 专指3~7岁小朋友旳教育, 以有别于3岁此前旳乳婴儿教育。
4.学前教育旳实行形式(P3)一是:学前家庭教育, 重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行;二是:学前公共教育, 重要由家庭以外旳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行。
5.家庭教育旳概念: (P3)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旳教育。
6.家庭教育对学前小朋友身心发展旳作用有如下特点。
(P3)(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旳教育。
(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旳。
(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行旳。
7.与学期家庭教育相比较, 托幼机构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P4)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
8.学前教育旳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P5~P7)(一)、原始社会旳小朋友教育。
(二)、农业社会旳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初期旳学前教育;(四)现代社会旳学前教育。
9.历史上最早旳公共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28、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29、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30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
31、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儿童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32、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反应,及时地采取当措施的能力。
33、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34、专家型教师:又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35、显概念: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36、隐概念: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念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37、微型教学:指以较少数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5~20分钟),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
38、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儿童、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1、环境-- 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2.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3.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完整word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3,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黄人颂认为的科学。
对儿童的教育从初生后就开始,从初生到三岁前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婴儿教育和三至六岁前的幼儿教育是相互连接、”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整理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2.《理想国》的主张: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学前公共教育的诞生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4.《政治学》提出了什么: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5.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作:《雄辩术原理》6.《雄辩术原理》提出了: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7.《大戴礼记.保博》: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8.《礼记.内侧》: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要进行教育9.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10.学前教育学更具有现实指导的意义是: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11.近代教育的奠基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母育学习》《世界图解》12.《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学说13.《大教学论》地位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4.《母育学习》地位: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15.《世界图解》地位: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16.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17.《教育漫话》提出了: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他反对“天赋观念”之说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教育的结果18.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19.卢梭在《爱弥儿》提出了:应该遵循自然去教育儿童,给予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
20.卢梭在后世被称为:儿童的发现者2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体现在什么作品:《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儿女》《母亲读物》2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孕育阶段(十五世纪以前)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后半期)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23.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时间: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后半期)24.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25.福禄贝尔的作品:《人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学》26.福禄贝尔的成就:为幼儿开发量一系列玩具—恩物。
2023年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意在增进入学前小朋友(0~6岁、7岁)旳身心全面健康与友好发展旳多种活动与措施旳总和,是以特定年龄旳幼年小朋友为对象旳教育。
2.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旳需要之间旳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旳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旳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旳一种倾向。
4.狭义旳家庭教育狭义旳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组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故意识地按一定社会旳规定,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行教育影响。
5.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旳、以增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友好发展为目旳,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旳规定有计划实行旳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6.小区教育小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旳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旳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旳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旳新形式。
7.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旳、社会旳、规范旳、生理心理旳)之间互相作用旳规律和机理旳科学。
8.小朋友观小朋友观是指人们对小朋友旳见解、观念和态度旳总和,重要波及小朋友旳地位和权力、小朋友期旳意义、小朋友旳特质和能力、小朋友生长发展旳形式与原因,等等。
9.幼儿教育观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小朋友观旳基础上形成旳有关为何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旳人以及怎样培养幼儿等方面旳某些基本观点。
10.显概念显概念指教师从学校里学到旳、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旳规律提出旳教育理论。
11.隐观念隐观念指教师头脑中已经有旳、来自于平常生活经验、社会老式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旳有关教育旳观念。
12.环境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多种条件旳总和。
13.幼稚园教育环境幼稚园教育环境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旳特定教育机构——幼稚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旳所有条件。
14.幼稚园物质环境幼稚园物质环境重要是指幼稚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旳物化形态旳所有教育条件。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整理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整理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整理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社会情感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原理相关知识的系统整理,希望能为自考的朋友们提供帮助。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与发展学前教育是指对 0 6 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的家庭式教育到现代的制度化教育,不断演变和完善。
在古代,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是儿童的主要教育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
现代学前教育强调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的健康成长、智力的开发、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等。
具体任务包括:1、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2、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4、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三、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1、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福禄贝尔强调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创造性发展,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成长。
2、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自由选择和自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3、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
4、陈鹤琴的教育理论陈鹤琴主张“活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1、身体发展学前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不断完善。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逐渐提高,但仍需要适当的锻炼和保护。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背诵笔记【精华】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的学前教育1、识记:(1)教育起源的三大理论A.生物起源说BC.(1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太保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3)《颜氏家训》颜之推撰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对于学前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4)性恶论中世纪的一种儿童观,它认为儿童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生来性恶,要听从上帝的训诫,实行禁欲,从幼年期就禁止嬉笑欢闹,盛行体罚,整个儿童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中心,教育中取消体育。
(5)预成论是中世纪的一种儿童观,它认为新生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定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在于身体大小和知识多少,受其影响,教育中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要求整齐划一,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2、领会:(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史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儿童教育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没有阶级的差别,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3)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世纪儿童观形成的社会原因:中世纪的欧洲受基督教的影响3、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①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产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2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③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方面④教育手段和方法原始、简单⑤老人和妇女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着(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自考本科段学前教育原理 复习资料
1学前教育:P2是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1)学前家庭教育P3(2)学前公共教育3学前公共教育P4是只有家庭之外的社会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人心全面方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4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的典型代表。
5全纳式教育:P11是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
6教育走向多元化P12 (1)托幼机构类型的多元化。
(2)课程的多元化(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7学前教育价值:P13 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8学前教育功能:P22 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9学前教育职能:P22 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
10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P23(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11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1)从承受对象分:个体功能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层次分: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3)从能和负向功能(4)从表现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12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P26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的方向的健康和谐的发展13学前教育社会功能:又成为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向的影响作用P2714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15学前教育效益:P30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14学前教育效益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15世界银行把教育效益分为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P34内部效益:指学前教育系统尽量减少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外部效益:指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等后续阶段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影响。
16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P34(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17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P40(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尊重幼儿最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师生平等关系*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重视个别差异对每个幼儿抱有同等期望(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第二章18广义家庭教育:P47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及在家庭了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有着队长这所施加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19狭义家庭教育:只在家庭了由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把出生到6岁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20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的特点:P47(1)家庭的早期性(2)家庭全面性(3).……情感性(4)…灵活性(5)…参透性21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P48(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2)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2托幼机构:P54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延伸、扩展和提高,使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原理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正文内容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儿童的第一阶段教育,学前教育是儿童个性发展、社会适应和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本文旨在探讨自考本科学前教育的原理,为广大学前教育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其敏感期,学前教育需要合理利用这些敏感期。
按照蒙台梭利的理论,儿童在0-6岁期间分为一系列的敏感期,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交往敏感期等。
在这些敏感期内,儿童对于特定的经验和知识表现出异常敏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敏感期来安排教学活动,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教具,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
学前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教育资源,激发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前教育者还应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贯彻“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
在教学中,学前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积极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学前教育者还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素质,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实施游戏化教学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以游戏为主,因此游戏化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设各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游戏过程中,学前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五、促进家校合作学前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促进家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学前教育者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协调家校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速记宝典
学前教育原理(00398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答:专门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考点2:简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答:(1)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2)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3)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
考点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学派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答:(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
考点4:简述蒙台梭利的教学思想。
答:(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2)遵循自由教育的原则;(3)作为“导师的教师”;(4)使用精心设计的教具开展“工作”。
考点5:简述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答:(1)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2)学前机构教育走向普及;(3)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4)学前教育实施的现代化和科学化;(5)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学前教育民主化。
考点6:简述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答:(1)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考点7:简述人口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答:(1)人口数量和结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2)人口质量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3)人口布局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5)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自考-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打印
自考-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打印P2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3- P7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 P1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P23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 岁扫盲,三岁读书”,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
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岁、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2.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4.狭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5.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6.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7.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8.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9.幼儿教育观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10.显概念显概念指教师从学校里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11.隐观念隐观念指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12.环境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13.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14.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全部教育条件。
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音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15.幼儿教师榜样作用幼儿教师榜样作用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并让幼儿注意,从而对幼儿产生预期的影响。
16主体性主体性即主体独特的、全部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它包括人体现在活动中各种认知、情感、意向等精神世界的全部特征。
17.混合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18.幼儿行为辅导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包括对幼儿良好行为的支持和鼓励、对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育和塑造。
19.同步教育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
20.移情移情是对他人所处的某一情境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2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中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22.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23.单元主题活动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24.生成课程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25.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
26.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27.集体教学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和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把这种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时就叫集体教学。
28.因人施教因人施教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学习风格、兴趣、需要、能力、速度、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以及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多选择性,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最适合的教育。
29全纳式教育所谓全纳式教育主要是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30.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3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托幼机构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体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特性。
3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是指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答:现代学前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8)走向多元化。
1.2.简述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
(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
(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1.3.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
答: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持以下基本观点。
(1)发展的整体观。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1.4.简述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2.1.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答: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
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
2.2.如何理解托幼机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同时,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
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
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二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3.简述社区与家庭合作的途径。
答:社区与家庭合作有以下几个途径。
(1)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形成社区教育网络。
(2)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与家庭合作。
(3)以托幼机构为依托,推动社区与家庭合作。
2.4.简述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
答: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3.1.简述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
答:托幼机构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
(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
(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3.2.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答:幼儿教师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3.3.简述专业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答:专业化幼儿老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1)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
2)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2)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
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幼儿行为辅导的能力。
5)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6)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7)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
8)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9)反思能力。
3.4.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而这一矛盾又突出表现为“显概念”和“隐观念”之间的冲突。
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应做到:(1)教师要不断地用“显概念”来改造和战胜“隐观念”,使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化为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实际教育行为的观念。
(2)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就像反思能力,这样才能逐渐地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符合科学的要求。
3.5.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幼儿教师?答:幼儿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能力。
幼儿教师成为专业化教师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
(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4.1.简述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答: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适合性原则。
(2)挑战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丰富性原则。
(5)平衡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
(7)动态性原则。
(8)主体性原则。
(9)效用性原则。
4.2.幼儿园户外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答:户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
4.3.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答:户内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