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精品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幼儿发展概述2.幼儿身体发展3.幼儿认知发展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5.幼儿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二、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学会分析幼儿的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培养教师的观察、评价和指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发展中的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教学重点: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在园所生活中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发展的关注,提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理论讲解:(1)幼儿发展概述:讲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2)幼儿身体发展:介绍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幼儿认知发展: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阐述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幼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幼儿发展与学习概述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2.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及阶段划分。
(2)分析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启示。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解。
2.答案:(1)幼儿发展是指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包括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
幼儿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三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讲解部分,特别是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主要有家庭以外的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0039学前教育原理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二.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最早的教育。
第四节学前教育的效益家庭教育是个别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第五节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的。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托幼机构教育群体性,学前公共教育特点:社区在学前教育中托幼机构、第一节家庭、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角色功能托儿所幼专业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
第二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三.学前教育和年龄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素养岁)70-6,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第二节朸儿教师的角色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第三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措施的总和。
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四.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第四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公有公育第一节环境创设的原理第二节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第三节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第五章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师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五.学前教育未来趋势第二节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托幼机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
第三节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扩大托幼机构教育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第六章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重视教师的专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第一节班级的形式与功能业化发展。
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第二节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育。
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第三节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强调课程的文化适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育。
第四节幼儿行为辅导宜性。
走向多元化第七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一篇: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的合作一、识记:1.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主要方式2.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二、领会: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幼儿园小学是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场所。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教育环境。
(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组织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
(二)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方式简答题1.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庭教育咨询、家庭联系册2.集体方式:(1)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
班级家长会、全体家长会(2)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
家长座谈会一般由幼儿园提出,并由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家长参加。
包括“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教育座谈会”“母亲茶话会” 等多种形式。
(3)家长学校、儿童教育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
家长学校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学校。
(4)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5)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二、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简答题1.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2.动员社区力量办好托幼事业。
3.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教育活动。
4.因地制宜,发动专业力量,指导非正规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5.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开办多种社区活动。
三、家庭与社区合作υ社区文化:指一个社区内特有的文化现象,社区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父母教育方式,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
00398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全书串讲重点

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 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 4.教育手段和方法原始、简单
睡眠状态,这个阶段的儿童也没有道德 革,20 世纪初教育思想变革运动在欧美 育,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做人,
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 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非 观念,所以不要教他道德观念,也不要 掀起,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和欧洲新教 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
科教学。20 世纪 40 年代陈鹤琴进一步
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 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宗教和艺术教育 行理智教育,尤其不要强迫儿童阅读书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前教育思 系统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活教
容和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 4.个案研究法
等方面。
籍,因为孩子的理智在这个时期还处于 想的发展。新的工业革俞呼唤着教育变 育”思想反对传统以升学为目的的死教
括婴儿(出生后至 3
内容。总的来讲,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 进入到文明的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末.19 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 《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取得了新进展。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
岁)和幼儿(3 岁-6、7 岁)。
义可以归结为以下 几点:
随着脑体的分离、文化的积累和语言文 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发展贫民教育,在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近又密切联系的:因此,学前教育学应 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女的差别。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 育目的观。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和宇宙 各地,成为继福禄贝尔之后最具影响为 体察觉的我。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
统一研究和探讨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能够为学前教育工 为了维持其特权的地位,高度重视对子 万物,并赋予了它们神的精神本性,但 的幼儿教育家。在对儿童重新认识的基 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四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四章考核点与要求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的目标1.识记:(1)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2.领会:(1)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2)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3)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3.简单应用: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一、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含义:所谓教育目的,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教育目的的依据与结构: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
教育目的由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构成。
教育目的总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制定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名词解释◆《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体育目标 2.智育目标3.德育目标 4.美育目标(二)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论述题1.处理好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首先,四育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其次,四育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2.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首先,把“体”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保护学前儿童生命与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是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
◆其次,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可能性。
(四)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1.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变化大、速度快,尤其是3岁以前的发展。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三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儿童与儿童发展1.识记:儿童、发展、儿童发展2.领会:儿童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简单应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与个体差异性一、儿童与儿童发展概念:◆儿童:指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所有人类人体。
从医学角度,14岁是判定儿童的一个标准;从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本书采用心理学的界定。
◆发展:广义上讲,指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期间,在个体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
狭义言之,发展指自出生到青年期(或到成年期)的一段期间,个体在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
本书采用广义的界定。
◆发展一词的内涵有四个要点:(1)发展包括个体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变化;(2)发展的历程包括个体的一生;(3)发展涉及多个领域;(4)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18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儿童发展的特点:1.儿童发展与动物发展不同。
发展的方向不同。
2.儿童发展与成人不同。
发展的水平不同。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方向性和顺序性◆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和方向。
◆ 1.儿童的生理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儿童动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遵循从头部动作到下肢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做、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等规律。
◆ 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总之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遵循从不随意到随意,从具体到抽象,从受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的方向和趋势。
◆儿童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和顺序性,反映出个体发展都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说明人类发展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二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领会: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二、简单应用: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三、综合运用: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社会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社会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
学前教育做为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与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1816年,欧文在英国新拉纳克创办了英国的第一所幼儿学校。
◆1837年德国布兰肯堡由福禄贝尔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1.一是社会发展对学期教育的需求。
2.二是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即物质基础。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
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一般而言,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儿童入园率较高。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开始出现学前教育机构;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快速发展;3.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提出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基本普及;4.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农村幼儿园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幼儿园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1.硬件设施不均衡,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教育理念先进,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规律,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没有,幼儿活动空间小而聚集密度大,有的楼层高,上下楼梯陡峭,紧急疏散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完全是一种“圈养式”的教学环境。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一、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2.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明确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3. 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实践照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的概念。
(2)分析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强调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解,促进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2. 内容:(1)定义与性质(2)目标与功能(3)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
(2)论述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3)举例说明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答案:(1)学前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之前,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性质:具有公益性、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等特点。
(2)学前教育的目标:培养儿童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丰富、个性独立、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人。
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提高国民素质。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的合作一、识记:1.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主要方式2.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二、领会: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幼儿园小学是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场所。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教育环境。
(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组织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
(二)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方式简答题1.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庭教育咨询、家庭联系册2.集体方式:(1)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
班级家长会、全体家长会(2)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
家长座谈会一般由幼儿园提出,并由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家长参加。
包括“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教育座谈会”“母亲茶话会” 等多种形式。
(3)家长学校、儿童教育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
家长学校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学校。
(4)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5)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二、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简答题1.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2.动员社区力量办好托幼事业。
3.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教育活动。
4.因地制宜,发动专业力量,指导非正规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5.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开办多种社区活动。
三、家庭与社区合作◆社区文化:指一个社区内特有的文化现象,社区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父母教育方式,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
◆社区性格:作为一定社区中具有延续和传递的力量,对个体的性格产生影响,这主要通过家庭中的长辈来传导。
最新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特训5.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重难点分析1.学前教育目标的理解和实现(1)概念(2)特征(3)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2.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美育(1)概念(2)内容(3)实施原则本章目录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 学前儿童体育第三节 学前儿童智育第四节 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 学前儿童美育【考点1】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简答/论述/材料)1.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1)处理好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
首先,各育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其次,体、智、德、美育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2)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潜能助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发展,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实现全面发展。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主体性是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应注意发挥主体性的能动作用,有效促进和带动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考点1】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简答/论述/材料)3.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1)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学前教育目标把“体”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2)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可能性。
4.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5.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计划而非“剧本”)(2)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真题演练我国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的组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表述 ,其顺序是( )A.体、智 、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B.德、智 、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C.智、体、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D.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真题演练我国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的组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表述 ,其顺序是( )A.体、智 、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B.德、智 、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C.智、体、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D.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答案】A真题演练材料: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二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领会: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二、简单应用: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三、综合运用: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社会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社会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
学前教育做为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与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1816年,欧文在英国新拉纳克创办了英国的第一所幼儿学校。
◆1837年德国布兰肯堡由福禄贝尔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1.一是社会发展对学期教育的需求。
2.二是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即物质基础。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
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一般而言,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儿童入园率较高。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开始出现学前教育机构;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快速发展;3.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提出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基本普及;4.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农村幼儿园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幼儿园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1.硬件设施不均衡,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教育理念先进,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规律,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没有,幼儿活动空间小而聚集密度大,有的楼层高,上下楼梯陡峭,紧急疏散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完全是一种“圈养式”的教学环境。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一、识记:1.教师的含义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二、领会: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三、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一、教师与教师角色1.教师: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教师角色:◆从对事业的奉献角度讲,教师是“蜡烛”,是“孺子牛”,是“人梯”。
◆从对心灵的哺育与净化角度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师生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
◆从亲师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二、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一)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
(二)幼儿园教师一般角色定位:简答题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2.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3.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5.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6.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三、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简答题(一)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三)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四、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选择题1.功能范围2.关爱程度3.依恋程度4.理性5.自发性6.偏爱性7.责任范围第二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论述题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第三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一、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3.幼儿园教师的义务一、幼儿园教师的职责简答题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版--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只是分享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古代的学前教育一、识记:1.教育起源的三大理论2.保傅制度3.《颜氏家训》4.性恶论5.预成论二、领会: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3.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世纪儿童观形成的社会原因三、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4.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四、综合运用: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洛和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2.观点: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3.缺陷: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1860-1947)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三)劳动起源说◆恩格斯(1820-1895)《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生产劳动/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特点:简答题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入在一起3.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面。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考点汇总

uuu重点章节为第三、四、六、七章;次重点为第一、二、五章,一般重点为第八章。
u课程重难点uu答题注意事项uuuu答题注意事项本章内容概念绪论本章节重点、难点对象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考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u广义——狭义——u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ØØØØØ朱熹考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ØØØ考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ØØØØØØ考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ØØ例题【正确答案】:D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u①②③④⑤u①②③例题【正确答案】:C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考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考点1:教育的起源观点:代表人物:评价:考点1:教育的起源观点:代表人物:评价:考点1:教育的起源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例题【正确答案】:C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Ø2、奴隶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Ø学校教育产生,对象:婴儿+胎教Ø方式:家庭中进行,聘家庭教师考点2: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3、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Ø我国Ø欧洲带有宗教性和等级性例题【正确答案】:C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3: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家)Ø最早、最完整的柏拉图(西方学期教育的奠基人)Ø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预成论: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创办人——欧文(英国)ØØ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创办人——福禄贝尔(德国)Ø考点4: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英国法国:母育学校中国:Ø蒙养院Ø癸卯学制:Ø湖北幼稚园:考点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1、夸美纽斯ØØ2、洛克考点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ØØ提出“自然教育理论”:Ø提出自然后果法考点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4、裴斯泰洛齐ØØ提倡爱的教育,5、福禄贝尔ØØØ恩物例题【参考答案】考点6: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考点7:现代学前教育思想1、杜威(美)Ø教育即生长Ø2、蒙台梭利(意)考点7:现代学前教育思想3、陶行知——推动平民化学前教育Ø艺友制师范教育Ø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Ø4、陈鹤琴ØØ推广“活教育”称为“五指活动”考点7:现代学前教育思想5、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Ø精神分析学派。
2024年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

2024年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以及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现状,引发他们对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的三个节次内容,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节次的内容,精选一道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学生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2. 板书内容:1.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内涵1.2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3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理解。
2. 答案:(2)答案开放,只要能结合实际,合理解释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了解学前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学前教育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节次划分与详细讲解。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
一、教学内容的节次划分与详细讲解1. 概念阐述:清晰、准确地解释基本概念,避免模糊不清。
2023年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考核点与要求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考核点与规定第五章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与小区学前教育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规定(一)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1.识记: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2.领会:(1)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特点、功能(2)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类型(3)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影响原因3.简朴应用:(1)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措施(2)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指导原则4.综合应用: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原则一、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特点(一)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概念名词解释:◆教育是家庭旳重要职能之一,即家庭教育。
◆广义旳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组员之间互相实行旳一种教育和影响。
即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长幼之间,同辈之间,一切有目旳故意识施加旳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组员之间互相教育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子女是家庭教育中旳重要方面。
◆狭义旳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里旳长者(其中重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行旳教育和影响。
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重要是指这种狭义旳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重要是父母)对学前小朋友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旳活动。
◆这种教育活动发生在家庭生活中,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积极、正面地影响教育小朋友,把小朋友培养成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旳富有发明力旳社会需要旳人才。
(二)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特点选择题简答题1. 情感性:天然旳亲情性和强烈旳感染性旳特点,家长总是认为自己旳孩子是最优秀、最可爱旳,父母轻易情感用事,过度宠爱自己旳孩子。
2. 全面性:教育内容丰富、广泛、全面。
家庭教育是小朋友社会化旳开始。
小朋友旳衣、食、住、行和游戏玩耍3. 稳定持久性:家庭教育旳过程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旳特点。
4.权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二、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旳功能◆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一)奠定小朋友成长和发展旳基础家庭教育是从胎儿保健和教育开始旳。
◆学前期是小朋友人格形成旳重要时期。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七章考核点与要求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七章考核点与要求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一、识记:1.教师的含义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二、领会: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三、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一、教师与教师角色1.教师: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教师角色:◆从对事业的奉献角度讲,教师是“蜡烛”,是“孺子牛”,是“人梯”。
◆从对心灵的哺育与净化角度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师生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
◆从亲师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二、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一)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
(二)幼儿园教师一般角色定位:简答题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2.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3.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5.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6.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三、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简答题(一)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三)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四、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选择题1.功能范围2.关爱程度3.依恋程度4.理性5.自发性6.偏爱性7.责任范围第二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论述题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第三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一、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3.幼儿园教师的义务一、幼儿园教师的职责简答题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法、有意义?。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
如《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朝统治者注重胎教;《礼记‘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些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学前教育著作相继出现。
学前教育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埋论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012(60、幼儿美育各(出现)4次(80%)(60%),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研究,儿董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认知教育课程、”。
在晓萍、静主编的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是学习学前教育原理必须阐明的容。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但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事业的特点。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正确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关系,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应用刭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当中,有利于帮助他们增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学前前教育理论为先导,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离不开对学前教育现象的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为学前教育实践总结新经验、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P.M onroe,1869-1947源说虽然将教育看作人类的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也不是来自文化、社会的,是来自先天本能。
将教育这种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400万年人类就进入到了原始社会,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社会。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表现为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职的教育人员,学校教育尚未出现,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分,8一些有效的法,如对儿童社会开始摆脱蒙昧的原始状态,进入到文明的社会。
进入到奴隶社会,随着脑体的分离、文化的积累和语言文字丰富,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学校教育产生,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区分。
随着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度的推行,以父权为中心的真正意义的家庭产生了,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制度已经消失,代之以家庭为单位承担学前儿童的教育。
作为人类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分为奴隶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级。
奴隶主贵族作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通过驱使奴隶进行劳动。
教育具有阶级差异及男女的差别,学前教育也具有阶级性和男女的差别。
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持其特权的地位,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不仅垄断了子女受学校教育的济下,社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妇女尚未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社会教育尚未出现,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代替了封建教育制度,学校教育走向普及。
学前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生产的式。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性大生产,改变了传统的小农、小作坊经济,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她们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生活状况十分悲惨。
孩子们通常被置于门窗紧闭、黑暗吭韭的屋子里无人照管,任凭他们哭喊、抽泣和遭受饥饿。
在英国,欧文的幼儿学校在维尔德斯平的大力倡导下,推广到英国各地。
而福禄贝尔的幼儿园也在19世纪50年代传播到英国,并受到中上阶层的欢迎。
福禄贝尔盼幼儿园引入英国以后,英国形成了双轨学前教育制度。
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一轨是为中上阶层子女为程中,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的教育家,他们提出了多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年一,1 7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近发教育的奠基人物。
本书里,这是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本数育经典著作。
在这本书中,洛克详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出了他的包括学前教育在的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洛克绅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白板说”。
洛克认为人的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特征的一白纸。
他反对先天观念的存在,认为全部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由此他认为,既然观念不是先天的,那么儿童就在本质上有别于成人。
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因此洛克认为,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对洛克来说,教育是“绅士的行业”,只有上等阶级才可能“轻松而闲暇”地学习科学和其他知识。
只有从上r使社会其他阶,1712-1778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
而在第二阶段的教育中,要注重儿童的感官训练。
为此尽量给儿童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围一切事物。
这一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理智教育,尤其不要强迫儿童阅读书籍,因为孩子的理智在这个时期还处于睡眠状态,这个阶段的儿童也没有道德观念,所以不要教他道德观念,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主用示的教育法,教师和父母善良的言行能够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待儿童的过失,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基础是宗教神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但在幼儿园教育容和法面受到了裴斯泰洛齐的影响。
福禄贝尔首先提出了神本源的教育目的观。
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和宇宙万物,并赋予了它们神的精神本性,但是这种精神本性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现出来,而是在人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
教育可以唤醒人的在精神本性,使人类了解自己。
教育的目的也就在于唤醒人的在精神本性。
其次,福禄贝尔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发展。
人与人胜并非生下来就在生产力面,世纪初发生了以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纪中发生了以核子、汁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以网络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正兴未艾。
在生产关系面,社会主义在一些取得胜利以后,打破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局面,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到东西冷战的长期相持与消解,世界格局不断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教育存在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两种不同性仅限于看护,还应对儿童施行促进其发展的教育。
但社会总体上对于学前教育还不够重视。
受20世纪60年代国际间经济和技术发展竞争的影响,人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竟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而早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学前教育受到社会的重视。
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为贫困家庭儿童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
日本则从1964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为期7年的学前教育振兴计划,1972年又在前一振兴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实行为期10年的第二个学前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实行第三个学前教育振兴计划。
法国则向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并通过不断的教^育机构不断扩展。
到2[!世纪80年代,发达的学前机构教育走向普及。
法国在1989年3岁儿童入园率为97%,4岁儿童入园率为100 。
日本到1990年3岁儿童入园率为50 ,4岁儿童为90%,5岁儿童为95%。
美国到1995年4-5多形式的发展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很多,名称不一。
有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幼儿学校、保育学校、几童中心、学前游戏小组、家庭日托等名目繁多的机构,这些托幼机构收托儿童的对象、班级的划分、在园的时间等都不一样。
有的按年龄分班,有的混龄;有半日制、学前教育的重心也由|20世纪60—70年代“智育中心”,到20世纪80年代注重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学前教育的手段和法面,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前教育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式。
全球化所带来的20世纪以来,儿童权利运动不断发展。
1924年,人权组织国际联盟发表了《日瓦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救济、保护儿童,防止奴役和贩卖儿童。
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宣告了儿童具有姓名、国籍、游戏、娱乐、教育发展和得到足够营养、医疗保护等权利。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新的工业革俞呼唤着教育变革,20世纪初教育思想变革运动在欧美掀起,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和欧洲新教育运动交相呼应,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