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穿孔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穿孔病防治技术

摘要:穿孔病是常见的经济林病害,但在古浪县的经济林经营管理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其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桃树穿孔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作扼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桃树;穿孔病;防治

穿孔病是桃树常见的病害,各桃产区普遍发生,常常引起大量叶片穿孔早落、脱落,甚至新梢枯死,大大削弱树势,从而降低果品的产量及质量。

桃树穿孔病可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它们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李、梅、杏、樱桃等果树。穿孔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古浪县地理、自然、气候特征就桃树穿孔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作扼要阐述。

1病原及危害症状

1.1桃细菌性穿孔病

1.1.1病原

细菌性穿孔病病原是细菌,称为核果黄单胞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有2~6根鞭毛,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病原细菌在枝条溃疡斑内可存活1a以上。此病分布很广,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梢。

1.1.2危害症状

①叶片发病症状: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且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病斑呈褐色至紫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溢出黏性菌脓,不久病部枯干,同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组织坏死。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②新梢发病症状:新梢发病时会造成溃疡。一种为春季溃疡,在春季展叶时,枝条上出现暗褐小疮痂,多发生在前一年夏季抽出且受侵染的枝条上,病斑可向枝条纵横扩展,严重时可使枝条干枯。另一种为夏季溃疡,多发生于当年抽出的新梢上,以寄主皮孔为中心,出现油渍状褐色至紫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但病斑的扩展有限,侵染性不大。

③果实发病症状: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褐色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展,逐渐呈暗紫色并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常溢出黄色黏状物。最后,病斑干枯并

开裂,裂口深时有的病果易腐烂。

1.2桃树霉斑穿孔病

1.2.1病原

桃树霉斑穿孔病病原为嗜果刀孢霉,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长卵形至长梭形,有4~6个分隔,淡褐色。

1.2.2危害症状

①叶片发病症状:叶片受害时出现褐色、圆形或不定形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最后病部脱落穿孔。

②枝梢发病症状:枝梢受害出现长椭圆形黑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龟裂和流胶。

③果实发病症状:果实受害出现褐色斑点,边缘红色,中间略凹陷。霉斑穿孔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梢或芽鳞内越冬。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侵染。低温多雨潮湿天气利于此病发生。

1.3桃树褐斑穿孔病

1.3.1 病原

桃树褐斑穿孔病病原为核果假尾孢,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棕褐色,有3~12个分隔。

1.3.2危害症状

①叶片发病症状:叶片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边缘红褐色略带环纹,潮湿时两面都生有灰褐色霉层,最后病部干枯脱落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

②新梢和果实发病症状: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潮湿时亦长出霉层。褐斑穿孔病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或潜伏在病枝梢组织内越冬。靠风雨进行传播侵染。

2防治方法

2.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对黏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2.2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随时清除病叶,结合整枝剪除病枝,集中烧毁,防止引起再次侵染。

2.3严格控制温度(尤其是花期),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并避免留枝过密及过长。

2.4桃芽萌动时喷洒1~2次1:1:100倍波尔多液。在温室升温前,可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