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作者:魏蔚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6期
[摘要] 临床护理学具有实践性强、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特点,所以实践性教学对于培养面向基层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医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得主要通过两个教学环节,学校的实验教学及进入医院的临床实践。本文就临床护理学的创新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 实验教学;临床;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54-02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关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明确两个关键:注重质量,突出特色。过去的教学偏重理论,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对学生的实践技能重视不够。原卫生部提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医学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必要的知识理论、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然成了这一改革的突破口。围绕注重质量、突出护理特色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本校在临床护理学的创新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护理学实践技能形成的特点
目前临床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师一般从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照本宣科地进行解释,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难以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理解、记忆及应用能力的目的。为此,本校改变这种传统灌注式的教学方法,而以具体病例的方式,联系护理评估、诊断、计划、措施等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到所学的知识实用、新颖,形成学习兴趣的正性循环。这种病例式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让教师把临床经验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学得有趣、记得深刻、考出成绩、用得顺手。病例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既是在学知识又是在强化知识,既有教材的内容,又有教师的指导,既有前人的经验,又有当今的进展。
实验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丰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只有通过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操作技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 临床护理学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改革的重点,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中等卫校的实验课大致分为3个类型。①形象型:如临床解剖学的实验课,通过人体模型及标本给学生实物或实体的形象,为专业课打下基础;②印证型:如麻醉剂的毒性反应与抢救实验,印证麻醉剂可能给人体造成危害,必须谨慎操作;③技能型:临床护理学的绝大多数实验都属此类型,让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形成技能技巧,通过实验室老师的指导,由生疏到熟练,由不准确到准确,由出现错误到基本正确,进而达到精巧及精确的程度,使之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实验教学中,笔者把实践技能训练分为3个方面。①实体操作:主要指直接在人体上的操作、其他实验难以替代且必须要掌握和完成的实验。如肺炎患者的雾化吸入一章,先由带教老师作示范,然后每2位同学为1组,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通过反复实验训练,让同学熟练掌握雾化吸入的准备、方法及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尝试、体验,懂得体贴、关心、理解患者的要求及心情。损伤章节中的敷料包扎为外伤急救的处理方法之一,将绷带敷料袋发给同学,每2位同学为1组,反复练习敷料包扎技术,直至非常熟练;重点强调卷轴绷带的基本包扎方法以及腹带、胸带、止血带的使用方法等。②动物实验:难以在人体上直接操作但要求掌握的内容,如清创缝合术,通过动物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清创的目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此外还有换药、气管切开术等的示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参与动物实验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通过动物实验临床护理人员能够丰富操作经验,从中发现新的科研思路[2]。③模拟实验:除上述实验外,在某些章节中虽然不属于实验的主要内容,但属于重点课掌握的范畴,如新生儿窒息,主要是通过临床见习、实例讲解、病案讨论及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弥补实验的不足,从而达到掌握的要求。要求临床教师和学生在此阶段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自我评价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和处理问题,使学生完成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程[3]。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多做、多看、多听,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易于理解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4]。模拟临床情景演练,使学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必须查阅文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自主构建[5]。
通过实践教学,消除了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在与患者、老师、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6]。临床护理学通过多项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动手操作实验,经反复练习,达到精巧熟练的目的。
3 临床护理实验的准备和检测
3.1 理论准备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理论,提高智能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而言,理论学习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形成正确的概
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由不知或知之不切发展到确切知晓。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备课前深刻钻研教材,对教科书及教学大纲把握准确,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以及各个章节的组织结构,并分清重点章节的重点、难点,同时阅读有关参考书,借助参考书对教科书的补充,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讲课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理论讲活、讲透,注意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实验前要求学生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实验后对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使整个实践过程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力求操作规范,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
3.2 心理准备
在作好理论准备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培养其兴趣。过去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表现为实验前不预习,实验时不专心,各项操作不认真,甚至个别学生因为怕出事而不愿动手,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为解决这方面的矛盾,本校特别强调实验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自觉性,使其认识到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必须转化为实践技能,才能为患者解除痛苦,而技能的熟练程度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在思想上重视,逐步养成大胆、细心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3.3 物质条件准备
实验用品(包括器械、动物、模型等)在实验前应作充分准备,有些由实验员准备,有些要求学生动手准备。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参与准备,使其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总之,为开好实验课,学校、科室、学生都应尽力创造良好的实验物质条件。同时,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利用仿真演练室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训练,采用行动导向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利用模拟病房,通过模拟护理情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7]。
3.4 考试检测
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实验课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学生逐步提高对实践操作的认识,理解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每次实验课的学习。采用“学生模拟护理标准化患者”进行操作考试,由学生志愿者(主要为课代表)担任模拟护理标准化患者,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让其掌握操作考核评分的要点[8]。在关于实验过程的检测重点放在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方面,近年来本校让学生自行完成一些模拟操作,都能较好地完成,并且对休克、窒息、炎症等疾病也能作出初步的评估及处理。
由于本校加强了实验教学,有效地促进了理论课的巩固和提高,从而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临床接触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