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时,可能会出现混乱,对运算顺序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情境材料,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2.准备算式卡片,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聚会,引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问题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算式,呈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过程。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运算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算式卡片进行计算。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你会填吗?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60-24-16= 18+27+39=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
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下面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顺序2.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顺序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连加的概念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几个连续加法的例子,总结出连加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连减的概念和运算顺序类似地,引导学生观察几个连续减法的例子,总结出连减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3)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顺序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并掌握其运算顺序。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运算顺序,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讲解”部分,尤其是“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经验丰富,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的例题和练习,主要涉及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运算规则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两台计算器,一些练习题卡片,以及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2个苹果和3个香蕉,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我会讲解例题,比如第37页的例题:“小明有4个糖果,他又得到了3个糖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糖果?”我会引导学生跟我一起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连加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完成第37页的练习1,以及一些我准备的额外练习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观察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运算规则。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用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这是因为我深知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使用了小明妈妈买水果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小明一共有几个水果。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3《连加、连减 和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他们能迅速准确地进行相关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件,以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例子,引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运算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3.2 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3.2 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 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理解其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提升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探究新知的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理解其意义。
- 教师可以呈现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例如:小明的书包里有5本书,他又买了几本,然后又送出几本,现在书包里有多少本书?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发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熟练应用加减法混合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字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2.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连加和连减问题的解题方法。
2.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加强练习。
四、教学准备1.讲台、黑板、教学投影工具等。
2.学生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引出连加和连减概念。
2. 授课•给学生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说明,并让学生互相练习。
3. 操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连加和连减的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
4. 总结•结合练习题逐步总结本节课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2. 授课•引入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讲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3. 操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并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4. 练习•布置一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检查答案。
第三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 巩固•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六、课堂拓展•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进行讨论分享。
七、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练习题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后交给老师检查。
八、教学反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通过果园丰收,小朋友们在果园帮助收南瓜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连加。
出示表格及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预设:28 + 34 + 22 =提出问题:这是三个数连加的问题,要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连加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1 ”。
预设:连加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课,对连加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加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2.连减。
出示问题:共用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
还剩多少个?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好和计算过程。
预设:84-40-26 =预设: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提出问题,在计算连减算式时,你发现了什么?(可提示学生找运算顺序。
)预设:连减和连加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预设: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84-(40 + 26)提出问题:这该怎样计算呢?预设:40 + 26 = 66 , 84-66 = 18设计意图:通过连加的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知识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引入加减混合的概念。
二、新课1.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讲解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3. 示例讲解。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学生交流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计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数学教学中,运算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运算定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定律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学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交换律指的是加法或乘法中,两个数相加(或相乘)的顺序可以交换,结果不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7页至第29页的2.3节,即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给学生讲一个购物的故事,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例如,妈妈买了一个苹果(3元),又买了一个香蕉(2元),问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用课件展示一些连加、连减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解答。
如:苹果(3元)+ 香蕉(2元)= ?;苹果(3元)香蕉(2元)=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连加、连减的题目,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加减混合: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混合的问题,如:苹果(3元)+ 香蕉(2元)橙子(1元)= ?5. 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连加:苹果(3元)+ 香蕉(2元)= ?2. 连减:苹果(3元)香蕉(2元)= ?3. 加减混合:苹果(3元)+ 香蕉(2元)橙子(1元)= ?七、作业设计(1)苹果(3元)+ 香蕉(2元)= ?(2)苹果(3元)香蕉(2元)= ?(3)苹果(3元)+ 香蕉(2元)橙子(1元)= ?2. 答案:(1)苹果(3元)+ 香蕉(2元)= 5元(2)苹果(3元)香蕉(2元)= 1元(3)苹果(3元)+ 香蕉(2元)橙子(1元)= 4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购物、计算长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投影仪、磁性黑板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学习连加a. 出示例题:3 4 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是两个加数的和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b.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c. 归纳总结连加的计算方法。
(2)学习连减a. 出示例题:10 - 3 -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是一个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
b.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c. 归纳总结连减的计算方法。
(3)学习加减混合a. 出示例题:8 5 -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是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c. 归纳总结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根据导入故事,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小兔子第一天捡到3个胡萝卜,第二天又捡到5个,第三天捡到2个,我们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小兔子捡到的胡萝卜总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有哪些特点?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总结运算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基础题: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还未能熟练运用。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符号混淆、计算顺序混乱等,教师需及时发现并指导纠正。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优秀作业展示、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将所学运算方法应用于生活情境,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6.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1.必做题: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习题1、2、3,注意运算的顺序和准确性。
《连加连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连加连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章《表内加减法(一)》。
我们将学习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其运算规律。
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 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以及其运算规律。
2. 能够正确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律。
2. 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学生:“我有一个苹果,然后我又买了一个苹果,现在我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两个。
”接着,我又告诉学生:“我又买了一个苹果,现在我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三个。
”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连加和连减的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算。
例如:2 + 3 1 = 4;4 + 1 2 = 3。
4.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些连加和连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然后他妈妈给了他1个苹果,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现在他有多少个苹果?”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上连加和连减的定义和例题,以及一些巩固题目。
七、作业设计2 +3 1 = ;4 + 1 2 = ;3 + 2 1 =(1)小明有2个苹果,然后他妈妈给了他1个苹果,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现在他有多少个苹果?(2)小红有3个糖果,然后她给了小明1个糖果,她又吃掉了1个糖果,现在她有多少个糖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掌握程度。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图片、例题、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题,如购物场景、食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一)
第1课时连加、连减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教材第27页例1~2)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试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师: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运用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方法。
2.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方法,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学习连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连加的特点,总结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2)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连减的特点,总结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学习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减混合式题的特点,总结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板书设计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及特点。
2.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3. 实例演示。
4. 巩固练习。
5. 应用拓展。
6. 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1. 教材Pxx页练习题。
2.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更多的计算方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共3课时)
2. 挑战题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挑战题。有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 7,十位上是 8,个位上是 9,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两位数,分别是 45 和 36,结果是多少?
生:先求出这个三位数是 789。然后用 789 - 45 - 36,先算 789 - 45,个位上 9 - 5 = 4,十位上 8 - 4 = 4,百位上 7 - 0 = 7,结果是 744。再算 744 - 36,个位上 4 - 6 不够减,从十位借 1,变成 14,14 - 6 = 8,十位上 4 借走 1 后是 3,3 - 3 = 0,百位上 7 - 0 = 7,所以结果是 708。
生:从十位上拨去 4 个珠子,还剩 4 个珠子和 5 个珠子,表示 45。
师:26 呢?
生:从十位上拨去 2 个珠子,不够拨,从个位上借 1 个珠子当 10,现在个位上有 15 个珠子,拨去 6 个珠子,还剩 9 个珠子。十位上剩下 2 个珠子,再拨去 2 个珠子,还剩 19 个珠子。所以 85 - 40 - 26 = 19。
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算理。
2. 用计数器拨一拨
师:我们再来用计数器拨一拨,看看 28 + 34 + 22 是怎么计算的。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先拨 28,怎么拨呢?
生:在十位上拨 2 个珠子,表示 20,在个位上拨 8 个珠子,表示 8。
师:非常正确。那 34 怎么拨呢?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共3个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他们对数字的运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可能在理解运算顺序和掌握计算方法上存在一些困难。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在活动中学习。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分享我的一份教案,这是一堂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涉及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主要涉及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包括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们理解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
例如,假设我有3个苹果,我又买了2个苹果,然后我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我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例题,并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板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律。
题目1:小明有2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4个苹果。
题目2:小红有5个糖果,她又得到了3个糖果,然后她又吃掉了2个糖果,请问小红现在有多少个糖果?答案:小红现在有6个糖果。
题目3: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然后又卖掉了1个苹果,请问妈妈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妈妈现在有4个苹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将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听说表示加减法的运算符号(+,-,=)。
2.能够灵活地使用加减法运算符号,口算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能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运用口算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口算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加减法运算符号的灵活使用。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加减法运算符号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模仿,让学生了解加减法运算符号+、-、=的表示方法。
2.口算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通过口算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3.1 连加法连加法的意思是:把一串数从第一个数开始一直加到最后一个数。
对于连加法,示范题目是:3+4+1+2=?,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黑板上画出3个苹果,接着再画出4个香蕉,在3个苹果的下面再画1个鸭梨,最后在4个香蕉的下面再画出2个菠萝,通过询问学生“这些图形的数量加起来是多少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直至答案为10。
3.2 连减法连减法的意思是:把一串数从第一个数开始一直减到最后一个数。
对于连减法,示范题目是:9−3−4−2=?,教师可以借助黑板上用颜色标明每个数字的特点,例如:数字“9”用橙色标明,数字“3”用黄色标明,“4”用绿色标明,“2”用蓝色标明,提示学生从大到小减去每个数字,最后得到的结果为0。
3.3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思是:在一次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示范题目是:7−2+3−1=?,教师可以通过列竖式的方式,将数字排成一列,然后从左到右按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答案为7。
4.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系列的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符号的应用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一)
第1课时连加、连减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教材第27页例1~2)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试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师: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7页例1--连加。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主题图与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
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提示: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由于数据的特点,第2
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教材第27页例2--连减。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
(1)分析题意。
引导学生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
问题:求还剩多少个。
(2)探讨解题思路。
可以用总数依次减去两次运走的,也可以先求出两次运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
(3)算法展示。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提示: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3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3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南瓜,再算剩下多少个南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南瓜,再算还剩多少个南瓜,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8页上面“做一做”。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第1题:90 88 86
第2题:2 28 22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然反映。
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原教学计算的本来面目。
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
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被骗的小兔子
狡猾的狐狸用100元面值的钞票买9元的胡萝卜,售货员小兔子找了它91元。
这时狐狸说自己有零钱,给了9元后要回了自己原来的100元面值的钞票。
狐狸骗了小兔子多少钱?
开始狐狸用100元面值的钞票买9元的胡萝卜,小兔子找了它91元是公平的交易,没骗到小兔子的钱。
狐狸称自己有零钱,用9元零钱换回了原来的100元,而此时狐狸应将小兔子找给它的91元也还回来,但狐狸没还,所以小兔子被狐狸骗去了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