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紧时形成的摩擦力 矩Mμ通过车轮作用于 地面的切向力——Fμ
(2)地面制动力 制动时地面对车轮的
切向反作用力——FX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地面制动力Fμ 、制动器制动力FX及附 着力Fφ之间的关系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 限值Fφ。
附着力取决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作用 及路面的抗剪强度。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 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车速 V > 轮速Vω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三阶段:抱死拖滑,路面印痕粗黑。 轮速Vω = 0
观察源自文库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若需增大Fx ,必须增大 F 。F取决于附着系数φ, φ又受滑移率 s 的影响。
(2)滑移率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4.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1)制动开始时,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 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 离和方向稳定性。 (2)制动过程中: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速以至停车的能力称为制动效能。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即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所产生 的: ★制动距离 ★制动时间 ★制动减速度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 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轨迹行驶,即不发生 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称为制动 时的方向稳定性。
车轮抱死时汽车的运行情况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观察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
基本一致 车速 V = 轮速Vω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V——车速 ω——车轮旋转角速度 Mj——惯性力矩 Mμ——制动阻力矩 W——车轮法向载荷 Fz——地面法向反力 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 Fx——地面制动力 r——车轮半径 rω——车轮切向速度,简称轮速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制动器制动力 制动蹄与制动鼓(盘)
S高于设定值,ECU就会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并 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减小制动压力;S低于设定值 时,ECU就会输出增大制动力信号,并通过制动 压力调节器增大制动压力,控制滑移率在设定的 范围内。
已有用多普勒雷达测量车速的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
ECU根据车轮的车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 的角加速度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第四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ABS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 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一节 概述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一、ABS的理论基础
1.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 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的能力称为汽 车的制动性。
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 (1)制动效能——汽车在行驶中,强制减
二、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ABS是在传统制动基础上,又增设如下装 置:
☆车轮轮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 ☆ABS警告灯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三、ABS控制参数
1.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
根据车速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车轮的滑移率 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速度、角减速度门限 值。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 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转速升高至 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小结
本节应掌握的主要内容:
1.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2.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 ABS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 (一)轮速传感器
1、作用
检测车轮转速,产生与轮速成正比的 正弦交流信号,经整形、放大转变成数字 信号送给ECU,用于对制动压力调节器实施 控制。
2、组成
传感器一般采用磁感应式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传感器头(静止):永久磁铁、感应线圈、极轴; 齿圈(转动):凸齿数40~100不等;
关系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4.ABS的功用 5.ABS的基本组成 6.ABS的控制参数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返回目录
第二节 ABS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控制通道 —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
(一)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
特点:
(1)各制动轮压 力均可单独调节 (轮控制)- 控制 精度高;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结论: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以5~10 次/秒 的
频率进行增压、保压、减压的不断切换, 使s稳定在20%是最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5.ABS的功用 ABS的功用是控制实际制动过程接近
于理想制动过程。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统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传感器头与齿圈间隙:0.6~0.7 mm;
齿圈 - 轮毂、制动盘; 传感器头 - 转向节、制动底板;
(2)制动时可最 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 轮的附着力 - 方向 稳定性好;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四传感器、三控制通道 特点:
两前轮独立控 制,两后轮一同 控制(轴控制);
按附着力较小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 调节-低选原则控制;
按附着力较大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 调节-高选原则控制;
定义:s=[(V-Vω)/V]×100% =[(V-r.ω)/V]×100%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 s 的关系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分析结论:
s < 20%为制动稳定区域; s >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 s 控制在20%左右,便可
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 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2)地面制动力 制动时地面对车轮的
切向反作用力——FX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地面制动力Fμ 、制动器制动力FX及附 着力Fφ之间的关系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 限值Fφ。
附着力取决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作用 及路面的抗剪强度。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 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车速 V > 轮速Vω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三阶段:抱死拖滑,路面印痕粗黑。 轮速Vω = 0
观察源自文库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若需增大Fx ,必须增大 F 。F取决于附着系数φ, φ又受滑移率 s 的影响。
(2)滑移率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4.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1)制动开始时,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 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 离和方向稳定性。 (2)制动过程中: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速以至停车的能力称为制动效能。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即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所产生 的: ★制动距离 ★制动时间 ★制动减速度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 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轨迹行驶,即不发生 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称为制动 时的方向稳定性。
车轮抱死时汽车的运行情况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观察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
基本一致 车速 V = 轮速Vω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V——车速 ω——车轮旋转角速度 Mj——惯性力矩 Mμ——制动阻力矩 W——车轮法向载荷 Fz——地面法向反力 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 Fx——地面制动力 r——车轮半径 rω——车轮切向速度,简称轮速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制动器制动力 制动蹄与制动鼓(盘)
S高于设定值,ECU就会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并 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减小制动压力;S低于设定值 时,ECU就会输出增大制动力信号,并通过制动 压力调节器增大制动压力,控制滑移率在设定的 范围内。
已有用多普勒雷达测量车速的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
ECU根据车轮的车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 的角加速度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第四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ABS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 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一节 概述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一、ABS的理论基础
1.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 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的能力称为汽 车的制动性。
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 (1)制动效能——汽车在行驶中,强制减
二、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ABS是在传统制动基础上,又增设如下装 置:
☆车轮轮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 ☆ABS警告灯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三、ABS控制参数
1.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
根据车速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车轮的滑移率 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速度、角减速度门限 值。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 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转速升高至 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小结
本节应掌握的主要内容:
1.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2.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 ABS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 (一)轮速传感器
1、作用
检测车轮转速,产生与轮速成正比的 正弦交流信号,经整形、放大转变成数字 信号送给ECU,用于对制动压力调节器实施 控制。
2、组成
传感器一般采用磁感应式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传感器头(静止):永久磁铁、感应线圈、极轴; 齿圈(转动):凸齿数40~100不等;
关系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4.ABS的功用 5.ABS的基本组成 6.ABS的控制参数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返回目录
第二节 ABS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ABS控制方式及特点
控制通道 —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
(一)四传感器、四控制通道
特点:
(1)各制动轮压 力均可单独调节 (轮控制)- 控制 精度高;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结论: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以5~10 次/秒 的
频率进行增压、保压、减压的不断切换, 使s稳定在20%是最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5.ABS的功用 ABS的功用是控制实际制动过程接近
于理想制动过程。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统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传感器头与齿圈间隙:0.6~0.7 mm;
齿圈 - 轮毂、制动盘; 传感器头 - 转向节、制动底板;
(2)制动时可最 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 轮的附着力 - 方向 稳定性好;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二)四传感器、三控制通道 特点:
两前轮独立控 制,两后轮一同 控制(轴控制);
按附着力较小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 调节-低选原则控制;
按附着力较大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 调节-高选原则控制;
定义:s=[(V-Vω)/V]×100% =[(V-r.ω)/V]×100%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 s 的关系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分析结论:
s < 20%为制动稳定区域; s >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 s 控制在20%左右,便可
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 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