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

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

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

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

。如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

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

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

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

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真题试题

4.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A.艾滋病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C.肺结核 D.疟疾

7.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10.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能量

1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

构成一个“级”的是

A.所有的鱼类 B.所有的动物

C.所有的生物 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19.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

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

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21.人体生命开始于父母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个受精卵经过复杂的过程形成人体。

(1)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继而形成器官、系统和人体。

(2)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将遗传信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了子女,携带这些遗传信

息的物质是▲。

(3)由于神经调节和▲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26.某科学研究小组分别选择绿藻和蓝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进行实验。左图是光照装置示

意图,右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产生的气泡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其中绿藻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填细胞质中某一结构名称),在该场所中,光能转变为▲能。

(3)从右图分析,在绿藻和蓝藻中,▲对pH变化适应性较强。

30.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

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

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35.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

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

(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

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4A 7A 10D 1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