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手册第五章 散光、斜视、远视

合集下载

《斜视》ppt课件

《斜视》ppt课件

•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发病年龄与屈光状态同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视。散瞳或戴镜后斜视度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单 眼斜视可以合并弱视。 治疗:按照屈光处方配镜,有弱视的先治疗弱视。无 弱视者,应手术矫正戴镜后剩余的斜视度,术后必须继续 戴镜,每半年至1年重新验光1次,并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 否调换眼镜,调换眼镜原则同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即应满 足视力和眼位正常。
先天性内斜视
• 先天性内斜视也叫作婴儿型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 ,无明显屈光异常,双眼能交替性斜视者无弱视,单眼 性斜视常合并弱视。斜视度数较大,有假性外展限制, 有时合并下斜肌亢进、DVD和眼球震颤等。 • 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如果有单眼弱视需要先行治疗, 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即变为交替注视时,可以手术矫正 ,手术时机为1.5-2岁,,合并下斜肌亢进或DVD者, 手术设计时应给予相应考虑,手术应保留小于10△的内 斜视,以利于建立周边融合和粗立体视。
• 4、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 • 诊断依据:此类内斜视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与高AC/A 型调节性内斜视合并存在的病例,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少,说明有屈光性调节因素,但是戴 镜后看远斜视度数明显减少,看近仍有较大度数内斜视 ,看近大于看远,说明还有高AC/A 因素。 • 治疗:戴镜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剩余的高AC/A 型调节性内斜视用手术矫正。
2019/4/3
斜视分类
• 斜视目前临床尚无完善的斜视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几 类: • 1、根据融合功能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 斜视 • 2、根据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 非共同性斜视 • 3、根据注视情况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 • 4、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和获得性斜视 • 5、根据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外斜 视)和垂直斜视、旋转斜视以及混合型斜视

散光 病情说明指导书

散光 病情说明指导书

散光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散光概述散光(astigmatism)是一种屈光不正,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难以聚焦于某一个点,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多由先天性因素所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疲劳,还可能出现斜颈、恶心、呕吐等症状。

英文名称:astigmatism。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多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头部,眼。

常见症状:视力减退、视疲劳。

主要病因:先天性因素、角膜疾病、外伤、眼睑肿物、眼科手术、不良用眼习惯。

检查项目:视敏度检查、验光检查、散光表观察、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

重要提醒: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其他矫正视力的方式都需要终生进行,但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临床分类:1、根据两条主子午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分类(1)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

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30°位置的散光称为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150°至180°、180°至30°称为逆规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

(2)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不相互垂直。

2、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分类(1)单纯近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2)单纯远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3)复合近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4)复合远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5)混合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斜视与弱视整理课件ppt

斜视与弱视整理课件ppt
2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手术治疗: 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
偏斜 ➢ 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 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23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 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 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
戴镜,手术
无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26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第二斜视角
第பைடு நூலகம்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上斜
19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远视眼散光斜视眼怎么治,治疗方法

远视眼散光斜视眼怎么治,治疗方法

远视眼散光斜视眼怎么治,治疗方法远视眼是指眼睛的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人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调节到最佳的位置,导致物体焦点跑到了虚拟面上,成像的质量降低,从而产生远视眼的现象。

散光是指光线穿过角膜时被散开成不同方向的光线,从而导致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失真。

斜视眼是指眼睛的位置不同,导致两个眼睛看到的物体位置不一致,从而引起了视觉系统的弊端。

三者之间彼此独立,但有时候也有共同存在的现象。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三种眼疾的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远视眼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1.眼镜治疗近视眼是用凹型透镜,远视眼则用凸型透镜,因为远视眼是在看远处的时候形成焦点,眼镜的凸透镜可以帮助眼睛形成更好的焦点距离,从而解决远视眼的问题。

选择透镜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眼部检查来决定。

使用眼镜时需要注意保养,避免使眼镜碰撞或撞击其他物品。

此外,要避免热或冷的环境会导致眼镜变形或者鼻托变形,以免造成不适感。

2.隐形眼镜治疗隐形眼镜的原理与眼镜类似,只是隐形眼镜直接放在眼球上,从而可以更加完美地纠正远视眼。

但是,隐形眼镜使用自己的 oo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清洗,每天清洗隐形眼镜,并在睡觉前取下;其次,不要过度磨损隐形眼镜;最后,隐形眼镜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贮藏期限,所以要注意使用期限。

3.眼科手术如果周期长时间使用眼镜或者隐形眼镜后对生活影响较大,则可以考虑通过眼科手术治疗远视眼。

常见的手术包括激光角膜矫正术(LASIK)、角膜环扩张术(CK)、镜片接合术(合成角膜调节术,PPK)等等。

进行手术前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并在手术后注意口服药物和眼部保护。

二、散光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1.眼镜治疗散光纠正有不同的方法,但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眼镜来纠正。

散光眼镜是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度数和轴,正确的配置度数和轴可以帮助患者解决散光的问题。

在使用眼镜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眼镜,保证镜片清洁,避免鼻托与支架损坏,以免影响视觉效果。

斜视PPT课件

斜视PPT课件

发病
逐渐,自幼
复视

代偿头位

屈光不正
有关
弱视
多有
眼球运动障碍 无
斜视角
1= 2
麻痹性
骤然,多成人 有 有
无关 无 有 2> 1
治疗原则
共同性
麻痹性
纠正屈光不正
病因治疗
治疗弱视
不明病因
正位训练
激素、维生素、理疗
及早手术
半年后手术
麻痹性内斜 — 斜视角不等
(左眼外展神经麻痹呈内斜视) 第一斜视角 (健眼注视)
150
第二斜视角 (麻痹眼注视)
400
麻痹性内斜 — 眼球运动障碍
正常眼
麻痹性内斜(左)
向左侧注视:左眼外转受限
向右侧注视:左眼内转不受限
斜视的分类
共同性斜视 — 各注视方位斜
度不变的一种眼位偏斜inocular vision)
v 双眼协调、准确地同时工作 物像落在双眼黄斑中心凹
信息沿视觉通路传入大脑
高级中枢把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分析、加 工、整合成一个完整、具有立体感的功能
L 三级双眼视功能:
L 同时视—两眼黄斑有共同的视觉
方向及有正常的视网膜对应点, 能同时感知不同的物象
L 双单眼视的条件
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 双眼具有共同视觉方向及
正常网膜对应点
12条眼外肌协调运动 双眼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中枢控制融合功能正常 双眼大部分视野重叠
斜视
斜视 — 指双眼视轴分离,一眼注 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
隐斜 — 眼位偏离为大脑融合机 制而代偿
破坏双眼视功能的主要眼病
斜视的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常规内外眼检查 视力、屈光状态 眼位:角膜映光法

外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外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外斜视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外斜视概述外斜视(exotropia,XT)表现为眼睛间歇性或恒定性向外斜,导致视轴分离,与神经支配、机械/解剖因素、多基因遗传因素等相关。

婴幼儿期外斜视较内斜视少见,但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

患者可由外隐斜发展为间歇性外斜视,再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也可以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或恒定性外斜视。

该病临床以外斜视为主要表现,还可出现视物疲劳、视物模糊、复视、神经系统异常、弱视、眼球运动受限等。

如果可以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英文名称:exotropi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眼部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眼。

常见症状:强光下喜闭一眼、双眼交替偏斜。

主要病因:神经支配、机械/解剖因素和多基因遗传因素。

检查项目:知觉检查、融合控制的评估、眼位检查、眼球运动试验、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MRI。

重要提醒:外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完全丧失双眼单视功能,因此应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间歇性或恒定性外斜视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

1、基本型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2、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

(≥15△)3、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远。

(≥15△)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但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二、外斜视的发病特点三、外斜视的病因病因总述:外斜视是由多基因遗传因素、神经支配、机械/解剖因素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

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一致,可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并在双眼黄斑部成像,传至视觉中枢形成完整且有立体感的单一物像,若双眼融合功能不能控制视轴正位,导致视轴发生偏斜,在注视一个目标的时候,一只眼看向目标,而另一只眼的视轴出现向外偏斜的斜视。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1
斜视临床检查法
• 双眼注视时,一眼眼位偏斜称为斜视(strabismus). • 一. 斜视的检查(Examinaton of strabismus) • 1. 病史(history):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生类型,偏斜类型,注
视性质,治疗史等。 • 2. 一般情况:偏斜方向和程度,眼裂大小等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6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治疗时机:斜视一经确诊就可开始治疗。越早 越好,年龄越大,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为美容目的。
• 非手术治疗: 1. 弱视的治疗 2.光学治疗:配镜 3.药物治疗: 4.视能矫正训练: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7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手术治疗: 方法:1.肌肉减弱术 2.肌肉加强术 3.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 手术肌肉选择:
• B. 潜在融像功能检测:主要方法为红滤片加棱镜 方法。即在斜视患者的单眼前加红光滤片,双眼 同时注视点光源,在单眼上加棱镜至出现双眼单 像。
• C. 立体视功能检测:应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测。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5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目的: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先治疗弱视,双眼视力平衡后,手术或非手术矫正斜视。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17
视 网 膜 对 应 点
双眼视觉的产生是由于两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有共 同视觉方向,在两眼黄斑周围视网膜上有许多成对 的具有共同视觉方向的点,称为视网膜对应点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18
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
复视(diplopia) 视混淆 抑制(suppression) 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偏心注视 弱视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眼镜店验光师培训手册

眼镜店验光师培训手册

眼镜店验光师培训手册第一章:验光基础知识 (2)1.1 验光概述 (2)1.2 验光发展简史 (2)1.3 验光基本原理 (2)第二章:眼镜光学基础 (3)2.1 眼镜光学概述 (3)2.2 眼镜镜片类型及特性 (3)2.3 眼镜镜片度数表示方法 (4)第三章:验光仪器与设备 (4)3.1 常用验光仪器介绍 (4)3.1.1 视力表 (4)3.1.2 眼压计 (4)3.1.3 自动验光仪 (4)3.1.4 综合验光仪 (5)3.1.5 角膜曲率仪 (5)3.2 验光仪器操作与维护 (5)3.2.1 操作注意事项 (5)3.2.2 维护方法 (5)3.3 验光仪器故障排除 (5)3.3.1 仪器无法启动 (5)3.3.2 测量结果不准确 (5)3.3.3 仪器故障无法排除 (6)第四章:验光操作流程 (6)4.1 验光前的准备工作 (6)4.2 验光操作步骤 (6)4.3 验光结果记录与解读 (7)第五章:近视与远视的验光 (7)5.1 近视的验光方法 (7)5.2 远视的验光方法 (7)5.3 近视与远视的鉴别诊断 (8)第六章:散光与斜视的验光 (8)6.1 散光的验光方法 (8)6.2 斜视的验光方法 (8)6.3 散光与斜视的鉴别诊断 (9)第七章:老花眼的验光 (9)7.1 老花眼的验光方法 (9)7.2 老花眼验光注意事项 (10)7.3 老花眼验光案例分析 (10)第八章:儿童验光与斜弱视 (11)8.1 儿童验光的特点 (11)8.2 儿童验光操作方法 (11)8.3 斜弱视的检测与治疗 (11)第九章:眼镜处方与配镜 (12)9.1 眼镜处方的基本要素 (12)9.2 眼镜处方开具流程 (12)9.3 配镜注意事项 (12)第十章:眼镜店服务与沟通技巧 (13)10.1 眼镜店服务流程 (13)10.2 沟通技巧与客户关系管理 (14)10.3 客户投诉处理 (14)第十一章:验光师职业素养与法律法规 (14)11.1 验光师职业素养 (15)11.2 验光行业法律法规 (15)11.3 验光师职业道德规范 (15)第十二章:验光师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 (16)12.1 验光师职业发展路径 (16)12.2 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6)12.3 验光师继续教育途径与资源 (17)第一章:验光基础知识1.1 验光概述验光,又称视力检查或屈光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确定眼睛屈光状态的技术。

远视眼的定义、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PPT课件

远视眼的定义、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PPT课件
小所形成 。如先天性的平角膜,或由外伤或 角远视眼的成因——指数性远视眼
由于晶状体的屈光力减弱所致 年老的生理性变化 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 晶状体向后脱位 无晶状体
15
远视眼 远视眼的屈光情况 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平行光在视网膜的后方
形成焦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 像。
16
远视眼 远视眼清晰成像的方法 调节 配戴凸透镜
17
远视眼的矫治
远视眼
18
验配原则
• 单眼:MPMVA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度
• 双眼:平衡原则
视力平衡
调节平衡
调节与辐辏平衡
19
远视眼
• 远视眼的矫治 6-7 岁以下的孩子,轻度远视可以不予处理。
只有在度数较高或有斜视发生,才予以矫正。 6-16 岁之间,特别是学龄儿童,由于使用目
1
学习情景一 屈光状态分析与处理
任务3 远视眼的屈光状态分析与处理 ——远视眼的定义、形成原因 及矫正方法
2
• 教学目标: 1.熟悉远视的屈光光路图和远点光路图 2.熟悉远视眼分类及有效矫正方法 3.掌握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4.达到“眼镜验光员” 国家职业工种标准初中高级
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
• 知识要求: 1. 掌握远视眼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 掌握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远视眼
12
远视眼 • 远视眼的成因——轴性远视 生理原因:由于内在 ( 遗传 ) 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
眼球停止发育,眼球轴长不能达到正视眼的长度。 病理原因: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 ;球后新生
物和球壁组织水肿 ;视网膜剥离
13
远视眼
• 远视眼的成因——曲率性远视 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

散光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散光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散光的科普知识PPT课 件
目录 导言 散光类型 症状和诊断 治疗和矫正 注意事项 总结
导言
导言
散光:散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屈光问题 ,常导致视觉模糊和眼疲劳。 症状:近距离或远距离看物体时需要用 眼力调节,造成不适感。
导言
形成原因:眼球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 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
散光类型
散光类型
近视散光:眼球过于长,导致光线聚焦 在视网膜之前。 远视散光:眼球过于短,导致光线聚焦 在视网膜之后。
散光类型
散光轴向:角膜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 聚焦在晰或变形。 视力疲劳:长时间看物体后眼睛感到疲 劳。
症状和诊断
头痛和眼疼:眼睛用力调节造成的不适 。
注意事项
提高生活质量: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多 做眼保健操等。
总结
总结
散光是一种常见眼科问题,可通过眼镜 、隐形眼镜或折射手术进行矫正。 注意定期检查和眼部保护,可提高生活 质量和眼睛健康。
总结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咨询 专业眼科医生。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专业检查:眼科医生通过验光和角膜地 形图等检查来确定散光程度。
治疗和矫正
治疗和矫正
眼镜:配戴散光眼镜,特制的透镜能够 矫正光线聚焦问题。 隐形眼镜:柔软或硬性的散光隐形眼镜 适合部分患者。
治疗和矫正
折射手术:通过激光或手术改变角膜形 状,矫正眼球折射问题。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定期求助眼科医生进行眼睛 和视力检查。 防护眼睛: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过度用 眼和刺激因素。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功能性
视力下降、视觉质量不良 视疲劳 调节不足 双眼融像功能障碍 眼位改变(隐斜)
近视眼 分类 表现及症状
器质性
外斜视(功能失代偿) 眼球扩张 眼球扩张
——眼底改变→病变
近视眼 分类 表现及症状
并发症
• 功能性:功能性视力下降、调节不足、集合不足、 双眼融像功能障碍
• 器质性: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裂孔等。
表现及症状 并发症 处理
光学干预-角膜接触镜
• 理论基础:周边离焦 • 角膜塑型镜
——控制程度在50%眼轴增长量 • 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双光软镜)
——能控制40%眼轴增长量 基于周边离焦的所有产品(框架周边离焦) • 做后巩膜加固术
药物干预
近视眼
பைடு நூலகம்
• 研究证实低浓度0.01%阿托品具有较好的近视 控制效果
临床表现
散光眼 分类
• 弱视 • 视疲劳 • 圆锥角膜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散光眼 分类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处理
光学矫 正
并发症处 理
随访
散光眼 分类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处理
光学矫正(规则)
• 框架镜矫正 通过柱镜同时矫正散光的轴向与屈光度,使两条焦线的
距离变短,最终成为一个焦点 • 接触镜矫正
RGP • 屈光手术
无睫状肌麻痹验光中不会发现的远视
• 显性远视
在常规验光中表现出来的远视
• 全远视
显性和隐性的总和
功能性
远视眼 分类
临床表现
视力 ——视物模糊(分调节代偿、部分代 偿、不能代偿)、调节的差异改 变看远看近(举例)
调节异常 ——视疲劳、眼酸、眼痛

眼科诊疗常规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远视诊疗规范散光诊疗规范弱视诊疗规范

眼科诊疗常规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远视诊疗规范散光诊疗规范弱视诊疗规范

眼科诊疗常规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目录:远视诊疗规范散光诊疗规范弱视诊疗规范疾病概述:远视眼是眼在凋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其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

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视力。

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的视疲劳症状比较明显。

根据远视度数分类:低度远视v+3∙00DS,由于该范围远视在年轻时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

中度远视+3.00DS-÷5.00DS,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

高度远视>+5∙00DS,视力受影响,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难以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幅度或能力下降,被调节所代偿的那部分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来。

—诊断1临床表现视力障碍典型的高度远视看远不清,看近更不清。

对于低中度远视,由于调节的存在,其视力障碍与年龄和远视度数有关。

小于6岁时:低中度远视者可以无任何视力问题;6-20岁: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视觉症状;20-40岁:近距离阅读时出现一些视力问题;大于40岁:隐性远视转为显性远视,开始出现典型的远视症状。

2检查2.1 视疲劳:出现明显的阅读视觉疲劳症状,并随年龄和远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内斜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离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离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

2.2 弱视:远视未矫正者,在充分使用调节状态下仍未获得清晰视力者,易发生弱视。

因远视诱发的内斜持续存在,出现斜视性弱视。

2.3 眼底改变远视眼的眼底常町见视乳头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无改变,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ppt课件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ppt课件
概念: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特点: 视远不清 视近更不清 始终需要调节
远视分类:
按屈光成分: 轴性远视 屈光性远视 低度远视 < +3D 按远视程度分:中度远视 +3D~+5D 高度远视 > +5D
远视治疗: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准分子手术:适于成人稳定性远视
1.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 2.中度远视: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 及防止内斜视发生。 3.儿童远视:有减轻趋势,应每年检查一 次,随时调整度数,以防过矫。 4.成人远视:若有内隐斜则全矫正,若有较 大度数外隐斜则低矫正。
概念:双眼屈光度数不等 临床表现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症状。 2.屈光参差超过2.50D时,因融像困难而破坏双眼单视,出现视疲劳和双眼视力降低。(每0.25D的差异产生0.5%的像差,5%范围以内的像差能被主觉上接受) 3.交替视力 4.弱视或斜视。
屈光参差治疗: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屈光手术
老视(prebyopia):
定 义: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力减弱。 老视≠远视 一般规律:45岁左右+1.50D; 50岁左右+2.00D; 60岁左右+3.00D。 远视“早花”,近视晚花或不花。 矫正方法:老花镜(凸透镜) 人工晶体植入
专家观点:
知识点回顾:
1.掌握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熟悉调节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3.熟悉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4.了解如何有效预防近视。
屈光: 光线经过光学界面后改变行进方向 的现象。 屈光力: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 单位为屈光度.D=1/f(f:焦距) 晶状体19D 角膜43D 3/4 屈光状态:指人眼对于外界物体的成像特性 或情况。

(完整word版)视光学培训手册(修订版)

(完整word版)视光学培训手册(修订版)

员工培训手册第一章、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的屈光系统,通过其折射和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后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眼的总屈光力为+58.64D.(看5m以外,不使用调节时)2、人眼最大屈光力,约+70。

57D。

(看近处物体,使用调节时.最大调节力12.00左右)3、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

05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70~75%,为主要屈光介质.晶状体屈光力为+19。

11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23%。

二、正视眼5m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眼。

三、屈光不正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致使视物不清称为屈光不正。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弱视,屈光参差,等.第一节、近视眼一、定义:5m以外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至使人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称为近视眼。

二、分类(一)、按屈光成份分类1、轴性近视眼轴长度矫正常眼长,人眼眼轴正常长度平均为24mm,每长1mm,产生—3.00近视.2、屈光性近视角膜、晶状体等屈光力(弯曲度过强)过强所至。

3、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屈光指数过高。

(二)、按程度分类一般来说,—3.00D以下轻度近视;—3.00D~—6.00D中度近视;—6。

00D以上高度近视(三)、按近视性质分类1、单纯性近视:度数基本在-6。

00D以下,24岁后,度数基本不变.多为环境因素造成,可用镜片矫正到正常视力.2、渐变性近视:遗传为主,环境次之,多先天性;平均每年度数增加—0.50D或—1.00D以上。

常伴有眼底病变,并易产生并发症。

—8.00一般很难矫正到正常视力。

3、继发性近视:一般由眼病及全身疾病引起。

三、近视产生原因1、遗传因素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50%近视,双方高度近视,子女93~100%近视。

3远视、散光、弱视

3远视、散光、弱视

治疗: 11、 轻度无需矫正 22、中度、重度有视力疲劳等 不适症状需要用凸透镜矫治。
散光定义: 由于眼球各个径线的屈光力不同,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 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1引起散光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为: ①角膜弯曲度发生变化,则引起规则 散光,多为先天性,而且散光度数较大。 ②角膜表面弯曲不平,在视网膜上无法 形成焦点,称为不规则散光,如角膜外 伤性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③
(5)先天性弱视பைடு நூலகம்
预防
1、看物体时不要斜视,要双眼正视物 体
2、发现视力不良后,要及早进行检查, 确诊正确治疗
3、不要长期用一侧的眼睛,要均匀用眼 4、家里灯光要明亮,不要点一些红灯、 绿灯儿童时期不要遮光
5、孕妇要及早做有关先天视力障碍的筛 查
定义: 远视:能看清远处目标,看不清 近处的目标。属于屈光不正眼病 的一种。
原理:
眼的调节处于静态时,近处 物体反射的光线入眼后聚焦 位置实际在视网膜之后,以 致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 上成像。
引起远视的原因主要有: 轴性远视: ①由于眼球前后径较短,这是最常见原因。比如刚 出生的婴儿或幼儿时期,由于眼球前后径短而多为 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没有相应的增长 而成为远视。 曲折性远视: ①角膜、晶状体的弯曲度变小。 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 体。 ②和近视眼相反,由于房水、晶状体 的屈光指数减少。
(3)屈光参差性弱视
两眼屈光差较大(2.5D以上) 致使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 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 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的一 眼,时间长就形成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婴幼儿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妨碍外界物体 对视觉的刺激,因而视力功能发育受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

目录第一章视力检查 (10)第一节远视力检查 (10)第二节近视力检查 (11)第三节婴幼儿和儿童视力检查 (12)一、婴幼儿视力检查 (12)二、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的视力检查 (13)第二章外眼一般检查 (14)第一节眼睑检查 (14)第二节泪器检查 (15)第三节结膜和半月皱襞检查 (18)第四节眼前节的检查 (19)第五节眼后节的检查 (20)第六节眼球的检查 (21)第七节眼眶的检查 (22)第八节婴幼儿外眼检查 (23)第三章检眼镜检查 (25)第一节直接检眼镜检查 (25)第二节间接检眼镜检查 (26)第四章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7)第五章角膜的特殊检查 (29)第一节角膜厚度测量 (29)第二节角膜曲率计检查法 (30)第三节角膜知觉检查 (32)第四节角膜内皮检查 (33)第五节角膜地形图检查 (34)第六节角膜染色检查 (36)第六章瞳孔反射检查 (37)第七章前房深度测量 (38)第一节中央前房深度测量 (38)第二节前房周边深度测量法 (39)第八章前房角镜检查 (40)第九章三面镜检查 (42)第十章视野检查 (44)第一节自动视野计检查 (44)第二节视野屏检查 (45)第三节方格图检查法(Amsler法) (47)第十一章对比敏感度检查 (47)第十二章暗适应检查 (50)第十三章色觉检查 (51)第十四章伪盲检查 (52)第十五章眼球运动检查 (53)第一节眼球运动客观检查 (53)一、眼球运动一般检查 (53)二、遮盖法 (54)三、角膜映光法 (55)四、Parks三步法 (56)五、被动牵拉试验和主动收缩试验 (57)第二节眼球运动主观检查 (57)一、Maddox杆加三棱镜法 (58)三、底相对双4△三棱镜法 (59)四、复视像检查 (59)五、Hess屏检查 (60)第三节双眼视功能检查 (60)一、Worth四点试验 (60)二、4△三棱镜试验 (61)三、红玻璃试验 (61)四、Bagolini线状镜检查 (62)五、后像试验 (63)六、同视机检查 (63)七、融合储备力测定 (64)八、立体视觉检查 (65)第十六章弱视检查 (66)第十七章眼球震颤检查 (67)第十八章 AC/A比值检查 (68)第十九章屈光检查 (69)第一节主观屈光检查 (69)第二节电脑自动验光 (72)第三节视网膜检影 (72)第二十章调节集合功能检查 (73)第二十一章视觉电生理检查 (74)第一节视网膜电图检查 (75)一、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査 (75)二、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查 (76)第二节眼电图检查 (78)第三节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79)第二十二章眼部超声检查 (81)第一节眼部A型和B型超声扫描 (81)第二节眼部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 (83)第三节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眼血流 (85)第二十三章眼底血管造影 (86)第一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86)第二节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 (88)第二十四章相干光断层扫描 (88)第二十五章散瞳 (91)第二十六章视网膜动脉压测量 (92)第二十七章眼部透照检查 (93)第二十八章眼压测量 (95)第一节指测法 (95)第二节 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压法 (96)第三节 Perkins手持压平眼压计测压法 (97)第四节 Schoitz眼压计测压法 (98)第五节非接触眼压计测压法 (99)第二十九章有关青光眼的特殊检查 (100)第一节昼夜眼压曲线测定 (101)第二节暗室俯卧试验 (101)第三节计算机辅助的视盘检查 (102)第四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 (103)第三十章眼球突出计检查 (104)第三十一章眼部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 (105)第一节细菌学检查标本采集 (105)一、刮片法采集细菌学检查标本 (105)二、拭子涂抹法采集细菌学检查标本 (106)三、穿剌法采集眼部细菌学检查标本 (108)第二节真菌学检查标本采集 (109)第三十二章眼部给药法 (110)第一节眼药水滴用方法 (110)第二节涂眼膏法 (111)第三节注射给药法 (112)一、结膜下注射 (112)二、球周注射 (113)三、球后注射 (113)四、球内注射 (114)第三十三章眼部麻醉 (115)第一节表面麻醉 (115)第二节浸润麻醉 (116)第三节眼部阻滯麻醉 (118)第四节球后麻醉 (119)第三十四章眼睑手术 (121)第一节睑腺炎切开 (121)第二节眼睑脓肿切开 (122)第三节睑板腺囊肿摘除 (123)第四节电解倒睫 (124)第六节瘢痕性睑内翻矫正术 (126)第七节痉挛性睑内翻矫正术 (128)第八节瘢痕性睑外翻矫正术 (129)第九节老年性睑外翻矫正术 (131)第十节麻痹性睑外翻矫正术 (133)第十一节上眼睑松弛矫正术 (134)第十二节下眼睑松弛矫正术 (135)第十三节双重睑成形术 (136)第十四节上睑下垂矫正术 (139)一、提上睑肌缩短术 (139)二、额肌悬吊手术 (141)第三十五章泪道手术 (142)第一节泪道探通 (142)第二节泪道X线造影 (144)第三节泪小点手术 (145)第四节泪囊摘除术 (148)第五节泪囊鼻腔吻合术 (150)第三十六章结膜手术 (153)第一节结膜遮盖手术 (153)第二节翼状胬肉手术 (154)第三十七章眼外肌手术 (156)第一节直肌后退术 (156)第二节直肌缩短术 (158)第三节眼外肌联结术 (159)第五节下斜肌减弱术 (161)第六节下斜肌转位术 (162)第七节上斜肌减弱术 (163)第三十八章角膜移植手术 (165)第一节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165)第二节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167)第三十九章白内障手术 (169)第一节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169)第二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171)第三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173)第四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75)第五节白内障针吸术 (178)第六节白内障囊内摘出术 (179)第四十章青光眼手术 (181)第一节手术虹膜周边切除术 (182)第二节小梁切除术 (184)第三节非穿透小梁手术 (186)第四节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 (188)第五节外路小梁切开术 (190)第六节前房角切开术 (191)第七节睫状体冷冻术 (193)第四十一章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 (195)第一节玻璃体切割术 (195)第二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198)第四十二章眼外伤手术 (200)第一节眼睑裂伤修复手术 (200)第二节泪小管断裂修复术 (202)第三节角膜裂伤修复术 (204)第四节前房冲洗 (205)第五节眼球内异物的摘除 (206)第六节眶骨骨折修复术 (208)第四十三章眼球手术 (210)第一节眼球摘除术 (210)第二节眼球摘除后羟基磷灰石活动义眼座植入术 (212)第三节眼球内容物去除术 (214)第四十四章眼眶手术 (215)第一节全眶内容物去除术 (215)第二节眶内肿瘤摘除术 (217)一、前路开眶术 (217)二、外侧开眶术 (218)第四十五章眼科激光手术 (220)第一节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 (220)一、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 (220)二、部分视网膜光凝治疗 (222)三、黄斑水肿激光光凝治疗 (223)四、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治疗 (225)五、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激光光凝治疗 (226)六、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227)七、其他眼内激光光凝治疗 (229)第二节青光眼的激光治疗 (230)一、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230)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232)三、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234)四、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235)第三节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 (236)第四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237)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1K) (237)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241)三、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K) (243)第五节激光泪道疏通术 (245)第四十六章配镜 (246)第一节验配框架眼镜 (246)第二节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 (247)第三节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250)第四十七章眼库 (251)第一章视力检查第一节远视力检查【适应证】1、眼科就诊及其他科室要求会诊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散光一、散光眼的定义散光又称为乱视,其原因与角膜的功能有关。

散光眼是指平行光线不论是否运用调节,从不同径线上进入眼内后,不论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前,视网膜后皆不能形成焦点而只形成焦线。

所以注视物难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二、散光形成的原因正常的角膜表面应像个篮球是圆形的,其水平、垂直或斜向的屈率半径均相同,光线通过时才会聚焦在同一点上。

但散光的角膜表面不圆或橄榄球形(圆锥形),因为水平和垂直的屈光率半径不同,所以无法聚集在同一点上,这种由于角膜形状缺陷引起的称为“规则散光”;另一种称为“不规则散光”是为角膜表面因发炎或外伤而呈现凹凸不平。

散光有近视性的(-)远视性的(+)或一个径线是远视,另一径线是近视的所谓混合性散光。

角膜散光通常是①由于看电视、计算机屏幕太久,看书反光、学校座位太斜等,又定点看太久,使得角膜凹凸不平,造成多焦点,即易形成散光。

②由于婴儿期角膜变形,造成幼儿期就散光。

③角膜弧度过大,形成椭圆形,往往是高度近视、眼轴过长造成的。

水晶体散光则可能发生在婴儿期,由于水晶体与角膜玻璃体屈光不在相同角度,以致影响视网膜中心凹的平行光聚焦准确度,即水晶体位移造成斜视,结果诱发散光。

先天性散光与后天性散光先天性散光:角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以先天性因素较多,且度数较深。

有些轻度散光则可能是上眼睑压迫眼球的结果,属于生理因素。

后天性散光:如果角膜表面凹凸不平,或有云翳、角膜变性、圆锥形角膜,或手术引起,如角膜移植、激光屈光手术、斜视开刀、翼形赘肉切除等,都可能引起散光。

;外伤和眼皮长霰粒肿没有及时治疗,会长期压迫眼球而造成散光。

三、散光的危害1、模糊:视力模糊与散光的程度和方式密切相关。

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

有严重散光眼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巅跛。

看远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即眼胀头痛阅读窜行或有重影。

2.视力疲劳: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3.眼位不正: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或时常眯眼。

散光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眼睛的角膜弯曲度发生变化所造成的。

角膜也叫“黑眼珠”,是眼球前面的一个窗户,它不仅光滑透明,而且呈完整的半球形。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光线,把光线集中起来,使它进入瞳孔达到眼底的视网膜,绪成焦点,然后再反映到大脑,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外界景象。

所以,当半球形的角膜曲度发生变化,像一块磨得不平的镜片,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不规则态的时候,外来的光线就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是弥散四方,使大脑对外界物体的认识出现一片模糊,这样就产生了散光。

这种散光,医学上称为不规则的散光。

由于角膜弯曲度改变太多,所以很难用眼镜矫正。

还有一种叫做有规则的散光,是由于角膜弯曲度在某一方向与它的垂直方向不一致的时引起。

它的类型很多,有单纯远视散光,有单纯近视散光;有复性远视散光与复性近视散光以及混合散光等,它多数是由于角膜的屈光能力不同所造成,并与近视或者远视同时存在,是可以用眼镜矫正的。

由于角膜不平、弯曲度不正而引起不规则散光的原固有两种:一种是先天遗传,另一种是由于后天角膜发生了疾病。

如角膜发生溃疡或外伤等,痊愈后产生了瘢痕,就会造成角膜不平,弯曲度不正。

有规则的轻度散光,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但可能有眼睛疲劳等不舒服的现象。

很多人当用眼时间稍久,就会引起头痛,眼睛和眼眶周围酸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少数人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对健康和工作有一定影响。

至于散光比较严重时,则看到物体一片模糊,对工作更有影响。

四、散光的康复单纯性散光或其他屈光不正性合并的散光,均可在原康复流程中,配合使用修复液来进行修复和改善。

第五章斜视一、定义:一切眼位不正的现象,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眼球处于分离的状态,称为斜视。

正常人两眼球的发育是一致的,每条眼外肌的力量也是平衡的,但因两眼共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或肌肉痉挛,或发炎、大脑病变,意外等原因,致使两眼间的运动配合不良及眼位发生变化,即可能出现各种斜视症状。

眼外肌:共7条,其中6条(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是负责眼球运动的,一条是提拉上眼睑的。

在神经支配下,6条肌肉如同拿相机的手指,通过配合默契地舒缩,使眼球得以灵活地运动。

假如其中某一条或多条肌肉麻痹或痉挛,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使眼外肌之间失去了平衡,造成各种斜视。

二、斜视形成因素根据医学统计,斜视比例占2%-4%,年龄多分布在2-3岁。

由于大脑与视觉发育至6岁成熟,故6岁前是矫正关键期。

原因可归纳成二类:先天性斜视:发生与出生后6个月内,乃神经、肌肉先天异常所致。

常见于脑部创伤、发炎、发烧、神经炎而累及一条肌肉或多条肌肉失调。

后天性斜视:即在1-2岁时才产生的斜视。

一般为急性,如脑外伤、脑溢血、肿瘤、鼻炎等,引起支配眼球眼球运动的某一条或多条肌肉发生功能性障碍,而失去双眼运动平衡作用。

若依照眼球歪斜的位置来区分,则斜视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内斜视:是叫常见的斜视,一般都发生在2-3岁,容易造成单眼弱视。

外斜视:两眼或与眼向外册偏转,发生年龄较大,发展较缓慢并有间歇期。

斜视角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一般看远方物体较明显,生病或太疲劳时也会轻微外斜视现象。

上斜视:一眼珠比另一眼珠高,一般比率少,主要是肌肉、神经轻度麻痹而引起。

上斜视会比其他斜视情形严重,最后变成弱视。

下斜视:多为先天性或是外伤、甲状腺分泌异常导致下直肌纤维化而引起。

旋转斜视:是一眼或两眼角膜垂直经线想上端鼻侧或颞册旋转,由于上下斜肌过度紧张所引起。

三、矫正方式:斜眼的矫正为开刀,其结果虽快,但有复位不完全的缺点。

如果是屈光不正引起,可使用遮眼法、斜视训练法等方法矫正,也可以先采用睛博士的斜视矫正疗法一个月后在检查,不需担心延误时效且无后遗症。

主要是因为大脑细胞、神经、肌肉、血管均属可康复的组织,只要疏通经脉,使气血活络、养份运送无送无阻、肌肉灵活、神经反应灵敏时,就可达到平衡协调两眼的效果。

但因为没有手术速效必须多一点耐心。

四、斜视的危害1、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2、丧失立体知觉: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3、导致弱视: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4、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头位不正,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第六章远视1、远视眼的定义眼在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称为远视眼、远视眼是一种看远看近都模糊的一种眼病。

配戴合适的凸透镜可进行矫正。

远视眼与老花眼的区别:老花眼和远视眼都是看近不清楚,都戴凸透镜片矫正。

很多人认为两者性质是一样的实质上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远视是一种病理性变化,而老花是一种生理机体老化现象。

老花眼一般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而远视眼,看近看远可能都不清楚。

人眼看远一般不用调节力,而远视眼看远也需要调节,看近需要的调节更大,且比其它类型的眼所用的调节力要大,其多用的调节力就是远视眼看远时所用的调节力。

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

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

为此,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

二、远视的分类远视可以分为,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后者包括曲率性远视和屈光指数性远视。

(1)轴性远视:轴性远视是远视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类远视眼的眼轴较短而屈光力正常,主要是因为眼球轴发育过短所致,如先天性小眼球。

(2)屈光性远视:屈光性远视是指眼轴正常,而眼的屈光力较弱,其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变小(如角膜或晶状体呈扁平状态)形成曲率性远视。

三、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婴儿初生时眼球前后径短,眼球的生长,在第一年发育最快,逐渐发育成球形。

到3岁时发育速度减退,5~6岁时则近似成人的大小,到14岁时才完成发育。

在各不同时期,眼球各部的生长速度亦不成比例,后部的生长较前部为快,因此,眼轴增大,远视渐减轻,到眼球前后轴发育完全时,则变为正视眼。

6岁以前的小儿多有轻度远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若小儿因疾病、饮食等因素导致小儿发育不全,则眼球仍停留在远视状态,而患远视,如果长期不给予配镜矫正,外界物体不能在眼底得到清晰的像,黄斑区视觉感受器始终得不到分辨能力的训练,也从未向视觉中枢传导过精细分辨的清晰影像,所以视中枢得不到训练,而达不到正常的功能,就会发生弱视。

4、远视眼的症状视疲劳是远视眼最为常见的症状,远看近都不清晰,需经常运用眼睛的调节作用方能看清远、近物体。

由于调节作用的经常运用,必然引起调节肌(睫状肌)的疲劳而产生痉挛,出现眼部酸、胀、痛等不适感觉,同时,可出现头痛,尤其是额部与颞部(太阳穴处)。

在看书、写字、绘画、刺绣等近距离工作时,时间稍久便视物模糊,特别是病后或体弱者,这种视疲劳症状就格外明显。

如视疲劳持续过久,有时可能发生短时间的睫状肌麻痹,造成高度的视力障碍,但也可能发生睫状肌的痉挛性收缩,以致引起假性近视。

偶尔可以看到远视眼患者把书本拿得很靠近眼睛,如不注意,有时误认为是近视眼,称其为“远视眼型近视”表现,结果形成内隐斜或内斜视。

5、远视的康复可参照远视弱视康复方案来实施此文档为免费文档,由睛博士儿童视力保健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