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大一统中央集权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统中央集权与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专题2 第二、三分册 中国古代史
朝代 夏
时间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朝代 南朝
时间 420~589年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约前1600~前1046年 前1046~前771年
前770~前476年 前475~前221年 前221~前207年 前202~9年 25~220年 220~266年 221~263年 222~280年 266~316年 317~420年
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 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一、含义 ① 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皇 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各项权 利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它表现为地方 政府在行政、财政和军事上不具备独立性,必须无条 件地服从中央政府的决策,完全受制于中央政府。
甲骨文 地位
1.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2.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 况与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印证商朝为信史
方 国 联 盟
四方(部落) “外服”
A.内服:商王 直接管辖的王 畿之地 B.外服:商王 通过方国首领 间接管辖的畿 外之地
商王是方国联盟 的“共主”,方 国的向背影响商 朝的兴衰。
春秋五霸 晋 秦 宋 齐
楚
五、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战 国 七 雄
赵
燕
齐
秦
魏
韩
楚
Part1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
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
之局,且能维持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
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来自百度文库大
1.概念 轻徭薄赋、省刑约法→“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2.影响
①积极:
•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 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②消极: • 导致豪族的势力膨胀壮大 •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2.内外朝制(汉武帝)
皇 帝 内朝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外朝
侍 中
常 侍
不同点:
相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基础 划分标准 ①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官员产生方式 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 ②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被分封的诸侯王王位世 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 ③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袭,拥有封地
独立性强,有一定自主 中央,利于中央集权和 中央与地方关系 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维护国家统一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2.三公九卿制
皇帝 太 尉
御史 丞 大夫 (统率) 相
(统率)
(牵制)
九卿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
三公九卿制
秦 始 皇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研讨议题二:以什么方式管理国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
问题: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汉初,汉高祖刘邦是如何巩固 政权的?其结果如何?
1.汉承秦制(汉初)
1.【同】中央集权制
2.【异】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 • 楚汉争霸的需要
• 有征秦亡的教训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 秦制 相同:汉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
原因: 吸取秦亡教 不同 内容: 训 秦急切苛刻,汉宽简疏缓
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 影响: 秦短命而亡汉长治久安;导致王国问题 表现:开国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下层 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布衣将 相之局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黄老“清静 无为”的思想
内容:道家为主,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 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采用原因 符合百姓意愿和社会需要 与汉初统治者的作风相一致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 积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西汉初的“无 为”政策
“无为而治” 政策的影响 消极: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三国鼎立 地方割据势力发展。 南北对峙
明清
顶峰
(一)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秦朝
远交近攻
燕
赵 齐
各个击破
秦 韩
楚
魏
研讨议题一:以什么名号管理国家 皇帝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 后世 。其议帝号。”丞相绾……等皆曰:“……古有天 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 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天子自称 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为号,号为 ‘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后 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元 明 清
439~581年 581~618年
618~907年 907~960年 960~1127年 1127~1276年 907~1125年 1038~1227年 1115~1234年 1271~1368年 1368~1644年 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从此,皇帝成为传统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的确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皇权至上
序幕:先秦时期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生产方式: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原 始 农 耕
生活方式: 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中国特点: 南稻北粟,还有黍稷大豆 1.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 农耕聚落(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3.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郡县制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县制特点: 受命中央 官位不世袭
郡 县
乡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
专 制
三 公 九 卿
集 权
郡 县 制
4.中央集权的特征
①全国听命于国君 ②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
③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大邑商 “内服”
四、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武征商,唯甲子朝, 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 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 用作檀公宝尊。 ——利簋铭文
实物与文献相印证
周初利簋
2.政治上——封邦建国
实行分封制
(1)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思想文化——制礼作乐
(1)为何想到“礼乐”治国呢?
①周公辅佐幼小的成王,发现大臣不敬幼主的问题。
②发生“三监之乱”。
(2)周公“制礼作乐”对巩固周朝的统治有什么作用?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
“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
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五、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 目前发现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是否夏都尚存争议
夏:尚在探索之中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 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
青铜时代
概况:工艺成熟,数量众多,以礼器为主。 典型:司母戊鼎 用途:专用礼典、祭祀活动
不同青铜器物的组合成为器主身份地位象征 功能 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特点:具备了汉字结构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二)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朝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
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 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 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东汉 蔡邕 《独断》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 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 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 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 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 毛泽东:“历代皆行秦政制”。
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的?
5.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
积极: ⅰ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ⅱ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 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ⅲ 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 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朝创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 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消极: ⅰ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 史发展的因素。 ⅱ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2)分封对象:同姓子弟;功臣; 殷人后裔;方国首领。 (3)作用: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 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 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西 周 宗 法 制 示 意 图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严格等级秩序的“宗法制”
3.经济上——井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的 主要土地制度。 井田有“公田”、 “私田”之分。 “溥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 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 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 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
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
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问题: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 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 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 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意义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神话传说 中的起源
内容: 炎黄传说
中 华 文 明 的 起 源
意义: 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 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反映华 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考古中的起源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起源特点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核心地区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公天下”到“家天下” 禹启相继:文献记载的相互矛盾 夏朝已进入国家
② 经济: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统一的国家政权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御敌。
③ 政治:吸取分封制的教训;秦完成了统一,地
主阶级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
④ 思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改造后的儒
家思想也主张大一统。
战国 秦朝
萌芽 建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新发展
三 ︑ 演 变 过 程
西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特点 社会分层的权力分配 主仆关系
④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独立性弱,完全听命于
有封地
西方学者把秦朝至清朝的二千多年,称为中华帝国时 期。因为,从秦朝开始有了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而此前 的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不过是“王”,而不是皇 帝。……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由皇帝直接统治 全国所有的郡县,直至乡村。这种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的 建立者,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等。简单地说,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 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 的完成,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的事件是辛亥革命。
二、形成的原因
① 地理环境:封闭(大河文明)
专题2 第二、三分册 中国古代史
朝代 夏
时间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朝代 南朝
时间 420~589年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约前1600~前1046年 前1046~前771年
前770~前476年 前475~前221年 前221~前207年 前202~9年 25~220年 220~266年 221~263年 222~280年 266~316年 317~420年
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 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一、含义 ① 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皇 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各项权 利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它表现为地方 政府在行政、财政和军事上不具备独立性,必须无条 件地服从中央政府的决策,完全受制于中央政府。
甲骨文 地位
1.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2.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 况与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印证商朝为信史
方 国 联 盟
四方(部落) “外服”
A.内服:商王 直接管辖的王 畿之地 B.外服:商王 通过方国首领 间接管辖的畿 外之地
商王是方国联盟 的“共主”,方 国的向背影响商 朝的兴衰。
春秋五霸 晋 秦 宋 齐
楚
五、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战 国 七 雄
赵
燕
齐
秦
魏
韩
楚
Part1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
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
之局,且能维持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
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来自百度文库大
1.概念 轻徭薄赋、省刑约法→“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2.影响
①积极:
•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 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②消极: • 导致豪族的势力膨胀壮大 •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2.内外朝制(汉武帝)
皇 帝 内朝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外朝
侍 中
常 侍
不同点:
相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基础 划分标准 ①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官员产生方式 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 ②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被分封的诸侯王王位世 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 ③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袭,拥有封地
独立性强,有一定自主 中央,利于中央集权和 中央与地方关系 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维护国家统一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2.三公九卿制
皇帝 太 尉
御史 丞 大夫 (统率) 相
(统率)
(牵制)
九卿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
三公九卿制
秦 始 皇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研讨议题二:以什么方式管理国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
问题: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汉初,汉高祖刘邦是如何巩固 政权的?其结果如何?
1.汉承秦制(汉初)
1.【同】中央集权制
2.【异】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 • 楚汉争霸的需要
• 有征秦亡的教训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 秦制 相同:汉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
原因: 吸取秦亡教 不同 内容: 训 秦急切苛刻,汉宽简疏缓
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 影响: 秦短命而亡汉长治久安;导致王国问题 表现:开国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下层 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布衣将 相之局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黄老“清静 无为”的思想
内容:道家为主,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 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采用原因 符合百姓意愿和社会需要 与汉初统治者的作风相一致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 积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西汉初的“无 为”政策
“无为而治” 政策的影响 消极: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三国鼎立 地方割据势力发展。 南北对峙
明清
顶峰
(一)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秦朝
远交近攻
燕
赵 齐
各个击破
秦 韩
楚
魏
研讨议题一:以什么名号管理国家 皇帝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 后世 。其议帝号。”丞相绾……等皆曰:“……古有天 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 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天子自称 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为号,号为 ‘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后 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元 明 清
439~581年 581~618年
618~907年 907~960年 960~1127年 1127~1276年 907~1125年 1038~1227年 1115~1234年 1271~1368年 1368~1644年 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从此,皇帝成为传统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的确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皇权至上
序幕:先秦时期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生产方式: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原 始 农 耕
生活方式: 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中国特点: 南稻北粟,还有黍稷大豆 1.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 农耕聚落(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3.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郡县制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县制特点: 受命中央 官位不世袭
郡 县
乡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
专 制
三 公 九 卿
集 权
郡 县 制
4.中央集权的特征
①全国听命于国君 ②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
③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大邑商 “内服”
四、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武征商,唯甲子朝, 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 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 用作檀公宝尊。 ——利簋铭文
实物与文献相印证
周初利簋
2.政治上——封邦建国
实行分封制
(1)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思想文化——制礼作乐
(1)为何想到“礼乐”治国呢?
①周公辅佐幼小的成王,发现大臣不敬幼主的问题。
②发生“三监之乱”。
(2)周公“制礼作乐”对巩固周朝的统治有什么作用?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
“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
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五、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 目前发现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是否夏都尚存争议
夏:尚在探索之中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 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
青铜时代
概况:工艺成熟,数量众多,以礼器为主。 典型:司母戊鼎 用途:专用礼典、祭祀活动
不同青铜器物的组合成为器主身份地位象征 功能 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特点:具备了汉字结构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二)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朝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
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 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 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东汉 蔡邕 《独断》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 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 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 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 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 毛泽东:“历代皆行秦政制”。
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的?
5.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
积极: ⅰ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ⅱ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 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ⅲ 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 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朝创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 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消极: ⅰ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 史发展的因素。 ⅱ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2)分封对象:同姓子弟;功臣; 殷人后裔;方国首领。 (3)作用: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 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 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西 周 宗 法 制 示 意 图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严格等级秩序的“宗法制”
3.经济上——井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的 主要土地制度。 井田有“公田”、 “私田”之分。 “溥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 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 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 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
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
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问题: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 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 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 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意义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神话传说 中的起源
内容: 炎黄传说
中 华 文 明 的 起 源
意义: 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 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反映华 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考古中的起源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起源特点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核心地区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公天下”到“家天下” 禹启相继:文献记载的相互矛盾 夏朝已进入国家
② 经济: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统一的国家政权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御敌。
③ 政治:吸取分封制的教训;秦完成了统一,地
主阶级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
④ 思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改造后的儒
家思想也主张大一统。
战国 秦朝
萌芽 建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新发展
三 ︑ 演 变 过 程
西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特点 社会分层的权力分配 主仆关系
④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独立性弱,完全听命于
有封地
西方学者把秦朝至清朝的二千多年,称为中华帝国时 期。因为,从秦朝开始有了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而此前 的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不过是“王”,而不是皇 帝。……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由皇帝直接统治 全国所有的郡县,直至乡村。这种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的 建立者,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等。简单地说,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 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 的完成,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的事件是辛亥革命。
二、形成的原因
① 地理环境:封闭(大河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