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优化探讨4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优化探讨4500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师范院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师范与非师范专业设置综合化,师范院校综合型大学发展方向明确。与此相适应,高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信息化发展、财务内控加强等,标志着我国地方师范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财务机构是财务管理职能的行使主体,也是反映学校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考虑到各师范院校在规模扩张和基本事业发展过程中,其财务管理内容及相应的财务机构设置有着诸多相似或相近因素。结合当前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重心变化,以及财务管理职能的系统化,立足于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监管,笔者就此提出个人思考。
一、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现状
(一)一般设置类其是指各师范院校财务部门基本设置有计划管理科、会计核算科(结算中心)、财务综合科(收费管理科和办公室)、资金结算重心(资金管理科)等科室。反映了各师范院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的预决算业务,事业收入业务(学生收费管理),财务办公室业务,银行资金贷款业务,二级财务核算往来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业务,工资、公积金、个税等业务。
(二)个体差异类基于各师范院校校情、院情等因素,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内容有所不同,存在业务涵盖和业务细分的特点。如部分院校的财务综合管理科或计划管理科包含财务办公室业务,未设置专门的财务办公室;部分院校专门设立财务办公室,甚至将银行贷款业务纳入办公室,而其银行核算业务纳入会计核算科;个别院校单独设立了研究生、本专科生收费管理科与继续教育收费管理科;规模小的将基建财务和资产物资管理纳入财务部门,规模大的则分设基建财务管理处和资产设备管理处;有的财务部门还设立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即稽核科,着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学校财务专项审计工作。考虑到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多校区的发展,部分师范院校也设立了新区财务管理科或者财务综合科,专门负责新校区院系的日常报销和学生收费工作。
二、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优化必要性
(一)重新优化财务机构设置是现代师范院校财务发展的必然需要由于高校扩招,师范院校办学规模日趋增大,多校区成为师范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高、师范生学费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师范院校一方面依靠银行贷款负债经营,另一方面逐渐向师范与非师范并存的综合性大学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办学。近年来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促使下,师范院校开始由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但是,过快增长导致的财务机构膨胀、科室设置和人员聘用严重影响了财务机构综合管理能力的发挥,存在人浮于事,分工不明确产生的工作量失衡,财务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差等管理问题。由此,在师范院校资金压力大、财务运行困难的情况下,优化财务机构设置已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财务部门财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执行,也影响到师范院校的事业发展。
(二)财务机构优化设置是优化财务资源,提高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财务机构设置就是要遵循财务发展规律,将现有的财务资源有机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各财务资源的最大化效用。财务机构的优化设置是对原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上的部分财务资源进行更新和调配,以定岗定级的方式,安排最佳的财物和人才资源,使之融合,不断创新,提升财务管理综合能力。
(三)财务理念不断转变创新是财务机构优化设置的不竭动力过去,师范院校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计划调节的院校,师范院校的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划拨。师范院校财务部门仅仅承担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核算职能,财务风险低,不计教育经费资金成本与效益。然而,随着高校财务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理念正在发生较大改变。师范院校财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核心动力,全面协调发展,在财务管理理念上形成了资金运作理念、财务绩效导向理念、精细化理念、持续创新理念、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纳税筹划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理念体系,自主理财的角色定位逐渐明确。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的贯彻,需要有效的财务机构。财务机构优化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循资金效益和成本原则,不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人员应变能力。
(四)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为财务机构优化的基础条件网络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使师范院校财务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目前,各师范院校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从起初的会计电算化,改变过去手工做账的落后方式,到局部财务网络化管理,再到利用因特网平台,筹建全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园一卡通项目等。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师范院校多校区财务管理需要,也为现代财务机构设置创造了条件。依托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手段,师范院校财务需要尽快精简机构,优化人员配置,增加财务软件应用人才,简化财务程序,加快财务信息处理能力,缩短财务管理距离,节约远程管理成本,以提高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优化思考
(一)财务机构优化原则具体如下:
(1)机构优化原则。财务部门在行政直属上属于机关部门,在职能形式上是业务部门。作为机关部门,财务机构应避免官僚化,致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业务部门既要使业务面面俱到,又要避免业务分解过细,机构设置越多。机构优化原则旨在坚持机构简单,财务业务程序精炼,工作效率较高。
(2)职责分工明确与相互牵制原则。财务部门是学校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学校资金运转、财务管理等职能。纵览资金流财务和关系流财务,资金流越长,涉及的财务利益关系越复杂,资金流量越大,财务业务头绪越多,财务风险越高。职责分工明确要求进一步确保财务各项业务得到有序处理,业务涵盖的责任体现越充分,由此可减少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而相互牵制使财务职责分工、分科室之间有所协调和牵制。在此原则下,财务业务职能分工务必做到责任风险归属到“谁经办谁承担”。科室、岗位之间依靠财务协作相互牵制、相互依赖。(3)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原则。结合财务业务性质和特点,财务各项业务之间关联性程度较大。就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大基本职能来说,财务管理职能依托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职能内部的资金筹措、分配、使用相互牵制,会计核算的出纳、审核、复核、稽核职能之间犹如流水作业线,上下贯穿。财务信息传递不仅在财务管理的各岗位之间发生,也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如资金预算、资金贷款与资金核算、资金调节等。财务内部的各科室、各科室岗位、各岗位与科室之间均存在资金流信息和业务信息传递。如工资代发、个税上缴。因此,畅通信息传递信息才能将各科室、各岗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岗位、各科室的工作效率。
(二)机构设置优化设计结合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业务性质与特点,沿用高校财务资金流财务和业务流财务思想,即资金流的“收”、“支”、“余”及与之相对应的筹资、融资、预算分配、支出管理、财务决算等基本财务业务和配套的财经制度建设与完善、各种财务关系协调、一二级财务监管、纵横向资金往来等一般财务管理业务。首先,充分考虑校情、院情,认真分析财务部门可用资源,包括办公资源、财务人员编制数、人员结构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办公资源指办公室房间数、办公设备,这是财务机构设置的基础条件,决定了财务部门科室的设置数量。财务人员编制数指学校人事部门在分配人员指标时给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