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象艺术1

合集下载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1、美术鉴赏的概念2、美术的分类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分组: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形式上对比分析:《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美术《走进意象艺术1》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走进意象艺术1》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3、情感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 幻灯片。

学生:五、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马蒂斯夫人像》虚拟情境,在美术馆两个观众在欣赏《马蒂斯夫人像》。

甲说:“这画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像,我不能接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表现人物肖像,这就能成画家了?这样的作品那我也能画!”乙说:“哎,你这都不懂,越怪诞越看不懂,这才叫艺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

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

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

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

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出示西方写实油画作品和中国写意油画,教师问学生喜欢哪一组?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喜欢?因为“像”,引入“意象艺术”。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

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

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

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

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

《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

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ft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

并运用PPT 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导入本节课的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4,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二)预习展示和探究新知1、什么是意象艺术?“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

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具象、抽象、意象艺术

具象、抽象、意象艺术



教皇英诺森十世
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 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 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 《王时敏像》绘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二十五岁时 的肖像。图中王时敏身着宽大白衣,手持拂尘,盘膝 端坐在蒲团之上。面容俊秀,双目有神,神态温雅、 聪颖。《王时敏像》人物面部的刻画用“凹凸法”, 即先以淡墨勾出五官轮廓,然后按其结构烘染数层, 最后敷以淡赭色。不仅有笔墨之趣,而且富有立体感。 衣服的画法亦反复勾染而成,线条秀劲流畅,设色清 丽雅致。 • 《王时敏像》用笔稳重而有变化,充分表现出衣服的 质感。画上有当时人顾秉谦篆书题“逊之尚宝二十五 岁小像”。左小角钤王时敏之孙王原祁朱文印“掃花 闇”一方。右下侧画家自署“万历丙辰五月,曾鲸 写”。“万历丙辰”为公元1616年,画家时年49岁。 下押“曾鲸之印”、“波臣氏”二印。
• 《占领总统府》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力量而言除了其 绘画语言上的纯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传统的“叙述 性”在起作用。象美术史上夸赞乔托是一个讲故事的能 手一样,陈逸飞和魏景山画的《占领总统府》,也是一 部感人、悲壮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当下在很多人批判 创作上的主旋律的时候,这幅力作就可以推挡住所有的 理由。 • 该作品无论在表现主题上还是画面结构上都在中国美术 史上也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也是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 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 初深受南唐中主李 憬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 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 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所以 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 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 人而以求自保。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奉命画院的待诏顾闳 中和周文拒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拒把所看到 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 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 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腼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 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 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 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

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意象美术是美术作品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并能认识并了解意象美术。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法、举例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过程,培养学生对鉴赏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喜爱意象美术作品中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概念、特点、表达手段。

理解三种基本美术语言的形态。

难点:根据意象艺术的形态特征正确认识、辨别意象艺术作品。

3、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图片便于学生课堂查阅。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策略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出示图片,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个样子吗?“答: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提问法、观察法提问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疑惑,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

引导学生初步得到结论,得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形象怪异出示图片《向日葵》问:1.是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2.是不是艺术家主观加工处理了的?思考:画中的景象和真实的景象一样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哪里不同?思考:1.画中表现了什么?2.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的?演示画中的场景,分组讨论:此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朱耷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表现呢?这样表现的意图是什么? 欣赏:星月夜》 梵高(荷兰),问:是不是真实的客观再现,是不是真实的心理感受? 再次欣赏《呐喊》,问:和真实的照片作对比,那个更能体现画家想表达的目的? 欣赏:《内战的预感》达利(西班牙),思考: 这张作品有没有受到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得出蒙克的名言—我并不按照自然绘画,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高中《美术欣赏》3-5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3-5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具象从字面上说,所谓“具象”就是有具体的形象,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

在英语中,“具象艺术”被表述为figurative art,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

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

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

意象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

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

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

抽象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

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 art)。

高中美术_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定位:本课属于美术鉴赏中的鉴赏基础的重要环节,仍然以从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为主。

课程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能够辨析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异同。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方法与过程: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法来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和艺术家进行一次情感碰撞。

三:学情分析:作为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

虽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占主体地位,但考虑到直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因而我主要还是用直观展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就容易使学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在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五:教材分析:什么是意象艺术?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七、教法:讲解式、互动探究式、综合探索式、发现式、体验式学法:小组讨论、综合探究、实践操作八:教学过程:导入——感知意象——探究意象——理解意象(辨识意象和体验意象)分析讨论——归纳——拓展作业预习:第二课作品第三课具象艺术复习:课本1---3课的内容。

意象艺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意象艺术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意象艺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能够辨别和分析不同风格的意象艺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和分析意象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素养。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多元文化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2. 难点: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抽象艺术的区别。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意象艺术作品图片、视频、相关资料等。

2. 教学用具:画板、画笔、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意象艺术作品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意象艺术的魅力。

2. 提问:什么是意象艺术?它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有什么区别?二、讲授新课1. 意象艺术的定义和起源:- 介绍意象艺术的定义和起源,阐述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 分析意象艺术与其他艺术类型的区别。

2. 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 讲解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如象征性、寓意性、抽象性等。

-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意象艺术的发展历程:- 介绍意象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如汉唐时期的壁画、明清时期的山水画等。

三、课堂活动1. 欣赏与分析:- 分组欣赏不同风格的意象艺术作品,如中国山水画、西方象征主义绘画等。

- 小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

2. 创作体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意象艺术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意象艺术?它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有什么区别?二、巩固练习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意象艺术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高中美术绝密押题3

高中美术绝密押题3

1、运用线条来表现和概括物体的轮廓,强调透视感,没有光影变化,是素描的()法。

A、色调表现B、线面结合C、结构表现D、线描结合正确答案:C解析:结构表现法主要运用线条来表现和概括物体的轮廓和内部结构,强调透视感,不拖明暗.没有光影变化。

色调表现法就是色调的变化以及明暗块面的层次来描绘对象。

线面结合法是当表现物体的手法中既有对线条的应用.又有对面的明暗关系表达。

分数:22、下列属于以鉴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是()。

A、讲授法B、情境法C、示范法D、合作学习指导法正确答案:B解析:美术鉴赏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法。

分数:23、朱耷又号八大山人,关于他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他是明代皇室后裔②他的作品色彩淡雅、秀丽、明快③他笔下的鱼、鸟体貌怪异④《枯木怪石图》是他的作品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解析: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其作品以水墨为主,笔墨凝炼沉毅.所以①正确,②错误。

《枯木怪石图》是苏轼的作品.所以④错误。

分数:24、《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

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风格派D、超现实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记忆的永恒》是达利早期超现实主义画风的典型代表。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了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呈现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参观者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分数:25、线描教学中,杨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聆听MP3中不同的声音,通过体验与联想,讨论后用线描的方式表达听到的事物。

杨老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A、贴近生活,激发兴趣B、创设情境,激发兴趣C、多给鼓励,激发兴趣D、巧妙设疑.激发兴趣正确答案:B解析:杨老师通过让学生听音频来创设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数:26、《喷笔画画》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属于()模块。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美术欣赏课核心是要发挥好两个方面的作用,即图片资料的形象直观作用和历史史料的驱动作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一、说教材《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爱好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五、说教法、学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进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纳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人美版]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讲义(过关宝典!)第六课

[人美版]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讲义(过关宝典!)第六课

第六课、走进意象艺术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美术三大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并如何来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意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1、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妇人橡引出主题1 《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2 《马蒂斯夫人像》(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是件表现形式迥然不同的两副肖像作品,前者表现逼真自然,而后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通过对名画的认识,使我们更直观的去感受什么是意象艺术?2、什么是意象艺术A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美术就是要画得“像”,否则可能就会觉得“不真实”,“像不像”就会成为这些人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

所以当他们看到“不像”的作品时,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觉得无法理解,尤其对那些变形夸张的作品更是觉得怪异而不可思议。

这都是因为对意象美术还不太了解的缘故。

所适从,不知如何来理解。

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现实,而且更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艺术家的所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例如:凡高《星月夜》当你第一眼看到凡高的《星月夜》的时候,你可能感到诧异,因为那扭动,流动的天空,火焰般的松树根本不是你平时看到的样子塞尚《圣维克多山》当你第一眼看到塞尚的《圣维克多山》的时候,你可能感到不解,为什么里面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碎的块面,几乎都融为一体了2 什么是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石头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 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下的鱼、鸟等动物的眼珠子皆白 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态,正是朱耷自我心态 的写照。
•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 ,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 ”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1、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 见的真实的传达 2、意象美术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3、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差异: 具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表达 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小结:巩固练习
1、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 )而不是眼见 的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 怪异 )甚至 ( 丑陋 ),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 )、 (更典型 ),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从整体 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 )和( 时空 )上 的限制。 2、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 ),且可 以表现艺术家的( 情感 )、( 观念 )和 (意识 )。
星 月 夜 ( 油 画 )
凡 高
( 这幅作品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 荷 之中,使得面对自然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 兰 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表现出梵高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 )
悲剧的预感
.
用色彩来表现强烈的情感,并赋予这些色彩 以象征意义是梵高最有特征的艺术手法
走进意象艺术
来的形象。
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 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 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 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比较分析下列几幅意象艺术作品:
• 此幅作品属于哪一类型美术 作品?画面中都有什么?

美术《走进意象艺术(1)》教学课件

美术《走进意象艺术(1)》教学课件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 表达
------ 走进意象艺 术
温故知 新:
具象艺术的三大特点: 一、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三、情节性或叙事性。
《戴帽子的女人》马蒂斯( 1905 ) 《蒙娜丽莎》达芬奇( 1503-1505 年)
阅读小故事:
曾经有一位女士问法国野兽派画家 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个 样子吗?”马蒂斯回答说:“夫人,那不 是 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意象艺术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 时 空上的限制 ,更本质地揭示了世界 的 真希实望。同 学 们 通 过 本 课 学 习 , 走 进 意 艺 术象, 走 进 艺 术 家 的 内 心 世 界 ! 得 到 更 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谢谢!
凡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他的艺术追求: “我 并 不 着 力 谋 求 准 确 表 现 眼 见 的 事 物 , 我 是 在 随 心 所 欲地运用着色彩,我要更有力的表现自我。”
名作对比赏析:比较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异同。
《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像 》 委 拉 斯 凯 兹 ( 西 班 牙 )《 被 牛 肉 片 包 围 的 肖 像 》 培 根 ( 英 国 )
蒙克:是表现派 最重要的代表人 物。出生在挪威 洛顿的一个名门 望族。 5 岁是母亲 去世, 15 岁时姐 姐去世,成年后, 父亲和一个弟弟 又相继离世,一 系列的家庭不幸, 给蒙克的心灵留 下了一道深而黑 的疤痕,对他的 艺术起着决定性 的影响。
《呐喊》蒙克( 1893 年)
蒙克叙述他画这 幅 代表作《呐喊 》时 的灵感来源 。“一 天傍晚,我 和朋友 走在路上 ,一边是 城市, 另一边是脚 下的 峡湾,我感到 浑 身不舒服。我停 下来眺望峡湾,落 日将云彩染成血 一 般鲜红。就在 那时 ,我想我听到了 大 自然不停地尖 叫。 于是, 我画 了这幅 画— — 将 云彩画得 像真正 的鲜血, 让 色彩 去吼 叫。 " ------ 蒙克自 述

意象艺术教案范文

意象艺术教案范文

意象艺术教案范文教案主题:意象艺术教学一、教学目标:1.通过意象艺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中的意象表达,并能够运用意象元素进行创作和欣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意象艺术的概念、特点和表达方式;2.意象元素的分析和运用;3.意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意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意象元素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意象艺术的兴趣,导入本次课程。

2.学习和实践:(1)了解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教师演示和课堂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意象艺术的内涵。

(2)分析意象元素的分类和运用。

教师以具体例子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元素,并掌握它们的表达方式。

(3)意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师通过示范案例,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意象元素、构图和运用符号语言进行意象艺术创作。

(4)小组合作创作意象艺术作品。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主题,进行意象艺术创作。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创意水平。

(5)展示和欣赏。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全班分享创作过程和意味。

其他同学通过欣赏和评论,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改进。

3.总结和评价: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题目的评价。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写一篇小结来检查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程度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和图片,用于示范和讲解意象艺术相关内容;2.相关艺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3.绘画和创作工具,供学生进行意象艺术创作;4.小组合作创作的场地和展示工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是否能够分析和运用意象元素进行创作。

2.评价学生的意象艺术作品,包括创意是否独特,构思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意象。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四课
— 走进意象艺术
一、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1.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 世界的角度; 阴险、狡诈
1、 2、 多疑、毒辣 的性格 紧张、惶恐
比 较 两 幅 作 品 第 一 幅 有 什 么 不 同 ?
呐 喊 蒙 克 挪 威
三、意象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方法)
1. 这幅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色彩
2.画中都表现了什么内容?画家是通过 哪些手段(方法)来表现的?
夸张 变形
星 月 夜 梵 高 ( 荷 兰 )
呐 喊 蒙 克 挪 威
毕 加 索
( 西 班 牙 )
—— 重 组
归纳:
意象艺术的表现方法:
夸张
鹌鹑图 (中国画)朱耷(清)
二、意象艺术 ——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艺术家的感觉和表达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 象就可能越与众不同。)
三、意象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方法)
1. 这幅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画中都表现了什么内容?画家是通过 哪些手段(方法)来表现的?
星 月 夜 梵 高 ( 荷 兰 )
培 根 想 表 现 什 么 ?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培根(英国)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2、另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鹌鹑图 (中国画)朱耷(清)
1.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 世界的角度;
2、另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讨论
1、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有什么区别?
2、艺术家作品中的“怪异”与艺术家的观 念是 怎样的关系?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 内 战 的 预 感 》
达 利 ) 图片说明
(
• 这个怪异的形象就来自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 它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意图:以这种怪异 的形象象征邪恶的战争,它突出的表现了 战争的威胁和死亡破坏了宁静与和平。 • 其实就是一个现实空间和意念 空间的结合
《 蒙 娜 丽 莎 》 ( 达 芬 奇 )
《 蒙 娜 丽 莎 》 ( 达 芬 奇 )
《 向 日 葵 》 ( 凡 高 )
《 向 日 葵 》 ( 凡 高 )
抽 象 美 术 作 品 ( 康 定 斯 基 )
抽 象 美 术 作 品 ( 康 定 斯 基 )
中 国 古 代 意 象 作 品
《凡高作品》(荷兰)
《内战的预感》
《凯旋象》
《记忆的永恒》
在意象表现性作品中, 其时空和形象都是意象性的 和主观的,不管它是否可能 给我们以“真实”的感觉。
《塞尚作品》 (法国)
当你第一眼看到塞尚的《圣维克多山》 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到不解,为什么里面 的山、房子、树、天空怎么都变成细碎的 块面,几乎都成为一体了。
《圣维克多山》
塞尚为什么要这样画? 因为他的思想观念和别人有很大的区 别,他认为: 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以用柱体、锥体、 和球体来表现,那就是根据透视法则,使 物体块面的前后左右都集中在中心的焦点 上。
《朱耷作品》(中国)
你看到朱耷的《鹌鹑图》时,你可能 感到困惑,因为那两只鹌鹑怎么都翻着白 眼,冷眼对世?面对各种各样“怪异”的 美术作品,我们一开始都会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来理解。
美术作品的分类
1、具象造型
2、意象造型 3、抽象造型
具象造型: 是以透视学、解剖学、色彩 学为基本理论的三度空间造型。 酷似物象的形象。
意象造型: 是立意造像,以象尽意。就是 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物象 的主观感受。是“意”中之象,是 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 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抽象造型: 远离物象的形似,以纯粹的 点、线、面、色表现自己的感觉。
《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 ( 委 拉 斯 开 兹 )
通过培根对《教皇英诺森十世》再 创造的例子,这就给我们理解意象表性 美术提供了两个角度。 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 的样子来表现对象的角度。
另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 现的意图的角度。
由此我们看到,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 理的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传达,尽管它 可能“怪异”甚至是“丑陋”,但它在艺 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因而形成它突出 的长处,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形象 和时空上的限制,延伸了我们对事物和现 实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和现实有了更为 全面和宏观的把握。因此,有人说,意象 艺术更为本质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所以 是最真实的艺术。
图片说明
在这两幅图中,两只动物的周围没有画任 何东西。 是土地?是雪地?还是水塘边?这都不重要, 因为画家的意图不在这里,画家所表现的是自 己的心境,是超越时空和现时的。
《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 ( 培 根 )
图片说明
培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所感 受的不是人物的性格魅力,而是人物的 面部表情:极度紧张和惶恐。所以,他 模糊了人物的面部表情而加上一些具有 强烈动感的竖线来突出这种紧张的气氛。
思考与讨论
• 你认为意象艺术“真实”吗? • 你怎么理解意象的“真实”具象艺术的 “真实”? • 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表现 力?为什么?


• 具象和意象没有好坏之分,它们的区别主 要是在观念上。 • 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艺术作品中发挥了 决定性的作用。 • 我们通过意象作品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现实 中没有也无法呈现出来的东西。
谢 谢
当你第一眼看到凡高作品的时候,你 可能感到诧异,因为那扭转笔触、流动的 云彩,火焰般的树木根本不是你平时看到 的样子。
《达利作品》(西班牙)
当你看到达利《内战的预感》的时候, 你可能感到惊讶,因为它虽然展开了一个 真实的风景,可那个“妖怪”式的人物已 超越了你的视觉经验,破坏了宁静、优美 的风景。
美术作品欣赏探索意象艺术的奥秘单源自:华新实验中学什么叫意象艺术
• “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 子。 • 以自己主观意识为主,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创造出 来的美术作品叫意象艺术。 • 从造型上看处在似与不似之间。
一、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按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美术就是要画得 “像”,否则可能就会觉得“不真实”, “像不像”就成为这些人判断美术作品 的唯一标准。所以当他们看到“不像” 的作品时,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觉得无 法理解。特别是对那些变形、夸张的作 品,更是觉得怪异而不可思议。这些都 是对意象和抽象美术还不太了解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