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1、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这中艺术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意象艺术。

教师板书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环节二:讲授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意象艺术的具体概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②对比之下,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依次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蒙克的《呐喊》以及梵高的《星月夜》。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

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意象美术是美术作品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并能认识并了解意象美术。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法、举例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过程,培养学生对鉴赏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喜爱意象美术作品中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概念、特点、表达手段。

理解三种基本美术语言的形态。

难点:根据意象艺术的形态特征正确认识、辨别意象艺术作品。

3、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图片便于学生课堂查阅。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策略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出示图片,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个样子吗?“答: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提问法、观察法提问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疑惑,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

引导学生初步得到结论,得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形象怪异出示图片《向日葵》问:1.是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2.是不是艺术家主观加工处理了的?思考:画中的景象和真实的景象一样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哪里不同?思考:1.画中表现了什么?2.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的?演示画中的场景,分组讨论:此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朱耷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表现呢?这样表现的意图是什么? 欣赏:星月夜》 梵高(荷兰),问:是不是真实的客观再现,是不是真实的心理感受? 再次欣赏《呐喊》,问:和真实的照片作对比,那个更能体现画家想表达的目的? 欣赏:《内战的预感》达利(西班牙),思考: 这张作品有没有受到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得出蒙克的名言—我并不按照自然绘画,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一、说教材《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水平与感知水平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绝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升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五、说教法、学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具体环节如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

本文由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两个问题构成,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

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通过欣赏意象作品联系到前面所学的具象艺术使学生明白这是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同时为学习抽象艺术做好了铺垫,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意象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初中的美术以及生活中的装饰品等视觉艺术中已经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类型。

他们能列举出中国画的写实性作品——工笔画,表现性作品——写意画等。

但没有认识到意象美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艺术美缺少全面的了解,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态的作品表达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不懂得“怪异”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观念。

高中学生具有好学,善于思辨的特点。

班级中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他们的洞察力较敏锐,凸显个性思考,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较强,对问题学习有研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以及新课标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所认识和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都是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表现形式,要使学生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难点是如何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以一位女士与马蒂斯的对话为例,指出美术作品并不是完全对现实的“如实”再现,他表达这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是意象艺术中更为突出。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有的像一床大棉被 , 严严 实实地盖住 了天空 ; 还有 的像峰 I 意” “ 中之象 。 因此 , 意象艺术也可以运用 写实 的表现手法
峦; 像河流; 像雄师; 像奔马……” 要求学生以文学作品或 j 来表现现实生活见不到的形象( 情景)例如: 。 石涛的中国 图像资料为素材,运用形象思维创作一幅简单的意象艺 l 搜尽奇峰打草稿》 画《 就是一例。这幅作品看上去像一幅
这幅画所 产生的艺术震撼力更为强烈。 教 的情感和艺术观念。高中学生具有好学 ,善于思辨 的特 怖的教皇形象 。 色彩 、 形象上反复对 比 、 研究两 幅作 点。 班级 中已初步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 勇于探究 与 师 引导学生从构 图 、

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 , 他们的洞察力较敏锐 , 凸显个性思 品存在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就表现在它传递出的不是艺 眼” 象” 而 意” 象 , 考, 抒发个人情感 的欲望较强 , 对问题学习有研究精 神。 术家 的“ 中之“ , 是艺术家 的“ 中之“ ” 即
的感觉 , 以及他们 的个 人情感 、 观念和 意识密切相关 的。 程中学生通过对不 同流派作品的 比较 ,分辨 出艺术 家的
因此 , 艺术家 的感觉 和所要表达 的意 图越独 特 、 强烈 , 1 所 主观表达 意图 , 以及影响形 成个 人风格 的主要 因素 。 这种 产生的艺术形象就越“ 怪异” 。在赏析凡高作品时教师介 I 学习方式直观、 感受快 、 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 绍了凡高选择别人没有画过的向日 葵作为自己主攻的项 l 艺术思维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愿望。
术作 品。 : 具象艺术的作品 , 实际上它属于意象艺术 。当然 , 在一节
教学反思
i 里就要让每一个学 生一 下子 就把 意象 艺术 弄得 一清二 课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5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5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5篇第一篇: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象艺术的艺术特点。

【难点】感受意象绘画所表达的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绘画作品,分别是《布罗格利公主像》《带帽的妇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

并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引出马蒂斯的一句话“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带着疑问揭示课题。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意象艺术(一)感知怪异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意象艺术的作品,引导学生并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怪异)继续追问:这些作品为什么会产生“怪异”的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造型与色彩夸张(二)分析怪异1.展示蒙克的《呐喊》,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你以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一个受到惊吓的人,给人一种神秘不安的感受。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小组讨论:蒙克是如何描绘这种不安的?试从色彩、形象、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①造型—骷髅般神经质的人物;②色彩—红色与深蓝、墨绿形成鲜明了对比;③线条—直线与曲线形成对比3.教师点名蒙克会描绘不安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有哪位同学分享一下蒙克的相关资料? 学生自愿分享,教师总结:蒙克,1863年出生在挪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然后相继经历了父母与姐姐的死亡以及妹妹的精神分裂,这一系列的打击使蒙克深深的感受到了恐惧与不安。

(三)解释意象艺术意象艺术到底是什么?怎样理解意象艺术?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总结:意象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高中《美术鉴赏》课件第四课 走进意象艺术 (2)

高中《美术鉴赏》课件第四课 走进意象艺术 (2)

达利(1904—1989)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菲圭拉
斯,超现实主义是达达主义的变体和继续。
凡高 作品 献 给 高 更 的 自 画 像

面对凡高这幅跌宕起伏、躁动不安的《星月夜》,对比你脑海中的《星月 夜》有什么差异 ?思考为什么画家所画的《星月夜》会呈现出如此氛围?
《向日葵》笔触是那样粗厚
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 烈的。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 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 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名家简介:蒙克
蒙克(1863—1944)是表现派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出生在挪威洛顿的一个名门望 族。5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姐姐去世,成 年后,父亲和一个弟弟又相继离世,一系列 的家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一道深而 黑的疤痕,对他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孟克1893年在柏林发表的代表作[呐 喊],卓越的表现了孟克的‘艺术只从人的 内心产生’的此种想法,像征了十九世纪末 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 驱。孟克的作品对本世纪的绘画界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1
2
3
4
5
6
具象艺术:
7
8
意象艺术:
作品欣赏 毕加索作品
《格尔尼卡》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 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 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 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我 的 “ 感 受 ”
我“想”表现
蒙克 桥上的少女
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具象艺术
•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情节性或叙事性。
意象艺术

高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高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高更《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
• 保罗·高更(1848年-1903年)出生于巴黎,他在美术 史上与塞尚、梵高同为著名的“后印象派”代表画家。
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 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 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 印象派从此诞生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 高试点构图 朦胧 用笔豪放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树木 房屋 马路 山峰
出生名门望族,表现派代表人物 ,5岁母亲去世,15岁姐姐去世 ,成年后父亲和一个弟弟又相继 离世,一系列家庭不幸,给画家 心灵留下一道深而黑的疤痕,对 他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画面阴惨的血红色和浓重的深蓝 ,深绿色形成一个湍急的漩涡, 紧紧包围画中极度痛苦的男子, 人物面孔已变形,脸颊凹陷,使 人想起象征死亡的骷颅头,画面 充满了低沉,恐怖,神秘的气氛 ,使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情绪。
塞尚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我们到 那里去?》
蒙克
• 2、说说以下作品是不是意象艺 术
法国现代油画家,版 画家,野兽派代表人 物之一。早年学习法 律,后来生病开始学 习绘画,作品追求形 体的单纯化,色彩的 平面化,强调艺术要 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 ,不是对现实的再现 ,因而作品形象独特 ,怪异,难懂。
马蒂斯夫人像 马蒂斯(法)
• 两个角度: • 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表
现世界
• 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达利《内战的预感》
• .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享 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盛誉更是 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 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 表性的三个画家.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2.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意识到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可能过于泛泛,没有给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三)改进措施
1. 针对教学组织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2. 为了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我将加强对学生创作作品的观察和分析,给出具体、详细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创作中的亮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1. 课堂小结:
- 意象艺术是艺术家运用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
- 意象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色彩、笔触、构图等形式元素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 意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描绘程度和艺术家的情感介入。
2. 当堂检测:
- 请同学们选择教材中的一幅意象艺术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情感主题。
9.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意象艺术的内涵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创意实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课后自主完成)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推荐阅读:《美术鉴赏》教材中提到的意象艺术作品的相关研究书籍,如《现代艺术的故事》、《意象与抽象》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艺术史背景和理论支持。
内容逻辑关系
① 知识点阐述
1. 意象艺术的定义:艺术家运用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形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2. 意象艺术的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达,色彩、笔触、构图等元素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情感色彩。
3. 意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的区别:意象艺术注重情感表达,忽略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写实艺术追求真实描绘客观事物。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石头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 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下的鱼、鸟等动物的眼珠子皆白 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态,正是朱耷自我心态 的写照。
•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 ,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 ”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1、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 见的真实的传达 2、意象美术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3、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差异: 具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表达 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小结:巩固练习
1、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 )而不是眼见 的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 怪异 )甚至 ( 丑陋 ),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 )、 (更典型 ),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从整体 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 )和( 时空 )上 的限制。 2、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 ),且可 以表现艺术家的( 情感 )、( 观念 )和 (意识 )。
星 月 夜 ( 油 画 )
凡 高
( 这幅作品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 荷 之中,使得面对自然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 兰 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表现出梵高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 )
悲剧的预感
.
用色彩来表现强烈的情感,并赋予这些色彩 以象征意义是梵高最有特征的艺术手法
走进意象艺术
来的形象。
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 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 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 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比较分析下列几幅意象艺术作品:
• 此幅作品属于哪一类型美术 作品?画面中都有什么?

高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 课件 (共23张PPT)

高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 课件 (共23张PPT)
• 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 和意识的表现。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 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 我们以怪异的感觉。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 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越怪异。
什么是意象艺术:
• 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 观表达。

鹑 图 ( 中 国 画
朱 耷 ( 清 )

《鹌鹑图》中的鹌鹑,眼圈很大,黑而圆的眼睛 顶在眼眶上角,翻着白眼,冷眼对世。是现实中不会 有的形象。
作者在作品中以鹌鹑自喻,着意夸张了鹌鹑的眼 睛,冷眼对世,白眼看人,表现出昂首向天,冷峻孤 傲的气质。
意象艺术的特点:
• 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 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 • C.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这种认识进一步发展就是人们把艺术家主观表现的能动性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这种主观能动性被强调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候就为艺术家自由地表现打开了方便之门就产生了那些经过艺术家主观意识改造的各种各样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世界不同的艺术形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法国)
A.梵高 B.塞尚 C.高更 D.毕加索
总结回顾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二、如何辨析理解意象艺术
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思考与讨论
• 你认为意象艺术真实吗?你怎么理解意象艺 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
蒙娜丽莎(油画,1503-1505年) 达·芬奇(意大利)
学习目标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

o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意象艺术与其他艺术流派(如现实主义、抽象艺术)的区别。

o学生能够掌握几个代表性意象艺术家的生平、作品风格及艺术成就。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意象艺术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o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尝试创作简单的意象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意象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o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形成开放包容的艺术观念。

二、教学内容-重点: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难点:意象艺术与现代生活、个人情感的联系,以及如何从意象作品中解读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分组讨论意象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个人感受。

-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几位意象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实验法:引导学生尝试简单的意象艺术创作。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展示艺术作品,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目。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多媒体资源:意象艺术作品图片、艺术家访谈视频、创作过程记录片等。

-实验材料:画布、颜料、画笔等艺术创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发言举手、尊重他人意见等,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创作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激发学生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意象艺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意象艺术作品分析报告或创作任务,评价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1
2
3
4
试回忆具象艺术的定义
5
6
“难道我们女人都像 您画的那个样子吗?”
——女士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法国)
7
“夫人,那不是一位女 士,那是一幅画。” ——马蒂斯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意思?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法国)
8
9
这些意象艺术作品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呐喊》 蒙克(挪威)
13
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的一个 名门望族,5岁时母亲去世, 父亲抑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怖。 15岁时姐姐因病去世,她的 死亡再次刺激了蒙克。 蒙克成年后,他的父亲和一 个弟弟相继离世,一系列的家 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 一道深而黑的疤痕,使蒙克深 深地感到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 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 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 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最重要 的作品《呐喊》。
18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画 129.2厘米×121.9厘米 1954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培根(英国)
19
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培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不是人物的性格魅 力,而是人物极度的紧张和惶恐,所以,他模糊了人物的 面部表情而加上两片牛肉来加强这种感觉。
形象怪异
10
高中-美术-人美2004课标版-美术鉴赏(2009年5月第2版)-第四课
11
《呐喊》
油画 91厘米×74厘米 1893年 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 蒙克(挪威)
12
(1)这幅画给你什么样感 受? (感受)
(2)画中表现了什么?画 家是怎样表现的? (内容、形式)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以“走进意象艺术”为例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以“走进意象艺术”为例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以“走进意象艺术”为例摘要:这个模块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材(人美版)的第四课,它是对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因为意象艺术是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它同时具有这两种艺术的特征。

在对具象艺术进行了学习之后,要对艺术家的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进行了解,这是学生学习怎样去欣赏意象艺术的一个入门,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较难理解的抽象艺术奠定了基础,它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所以,本文基于高中美术鉴赏,以“走进意象艺术”一课为例展开教学,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引言:高中生对意象艺术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从初中的美术和生活中的装饰等视觉艺术中,他们已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类型。

他们可以举出中国绘画中的各种绘画作品。

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意象美存在,缺乏对艺术美的整体理解,他们无法感受到不同形式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无法理解“怪异”的艺术图像背后所蕴含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和艺术理念。

高中生的特征是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在班级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敢于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

所以教师应在“走进意象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注重利用其敏锐的悟性展开鉴赏教学,以凸显出他们的个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培养其对问题学习的研究精神。

一、以“走进意象艺术”为例的高中美术课堂鉴赏实践(一)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以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特定目的为依据,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题研究性学习中,把美术语言应用到其中,指导学生积极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

在进行艺术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用艺术思维来认识和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使他们能够利用视觉感知和美术知识来对意境艺术展开分析、比较、判断、想象与体验,并且将其与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掌握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一)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

(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美术家心内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三、教学用具1、《美术鉴赏》课本2、最欢喜的一幅画四、教学过程1、温故与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这两件名作:《蒙娜丽莎》(油画•1503-1505年)达•芬奇(意大利);《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马蒂斯(法国)。

分组讨论。

(2)让每组代表谈谈这两件作品作者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3)学生回答:(略)(4)老师引导、归纳: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人物肖像画),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名作。

前一节课的“走进具象艺术”已涉及到《蒙娜丽莎》的表现形式(略),而《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向意象艺术的殿堂,一起来欣赏、学习意象艺术作品。

(5)板书或媒体展示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效应2、新课与学生(1)板书或媒体展示:什么叫意象艺术?(2)学生回答:(略)(3)老师引导、归纳在《新华词典》中:“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子。

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于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有啥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

(如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小的块面形象)(4)板书或媒体展示: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媒体展示名作《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5)学生讨论、回答:(略)(6)老师引导、归纳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20/8/3
1、意象艺术更倾向 于心理的真实。
《呐喊》 蒙克
2、意象艺术形 象更集中、典型。
《内战的预感》 达利
2020/8/3
3、意象艺术 超越了时空 的限制。
《星月夜》凡•高
2020/8/3
蒙克作品:
蒙克《母亲死了》
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培根作品:
2020/8/3
2020/8/3
2020/8/3
2、“我想” 表现的
《鹌鹑图》 朱耷 清
2020/8/3
朱耷作品:
2020/8/3
2020/8/3
2020/8/3
2020/8/3
2020/8/3
2020/8/3
作品欣赏:
说唱俑 雕塑 汉
2020/8/3
2020/8/3
思考与讨论:
1、你认为意象艺术“真实”吗?你怎么理 解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 真实?
2、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具 有表现力?为什么?
作业:
试着画一幅意象艺术作品。
表达自己的感受(欢乐、痛苦、不安、激动等。)
高更 《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2020/8/3
黄宾虹 湖滨山居
2020/8/3
2020/8/3
徐渭 山居图
2020/8/3
徐渭 墨葡萄图
2020/8/3
课堂小结:
意象艺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表现艺术家的情 感、观念和意识。
怎样理解: 1、“我”感觉到的 2、“我想”表现的 意象艺术的特点: 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走进意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课 件
2020/8/3
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塞尚油画作品 《圣维克多山》
思考:什么叫意象艺术?
“意象”是指艺术家把从客观现实中获取的形 象在头脑中经过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创作所产 生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象,意象艺术 是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 感、观念和意识。
2达020利/8/3 《圣安东尼的诱惑》
凡高作品: 凡2高020/《8/3向日葵》
凡高 《丝柏》
2020/8/3
凡高 《向日葵》
2020/8/3
凡202高0/8/《3 牧场》
凡20高20/作8/3品
2020/凡8/3高 《夜间咖啡馆》
1、“我”感觉到 的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2020/8/3
2020/8/3
蒙克 《在灵床旁》
2020/8/3
蒙克 《 两个女人在海边》
2020/8/3
蒙克 《 病中的孩子》
2020/8/3
蒙克 《 桥和三个女性》
2020/8/3
达利作品:
达20利20/8/《3 记忆的永恒》
达利 《头部特写》
2020/8/3
达利 《着了魔》
2020/8/3
2020/8/3 达利 《 比基尼岛的三尊狮身人面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