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岔南初中陈亚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当时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和赣边秋收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并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革命烈火熊熊燃烧,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二、课标要求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⒉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法、讨论法、谈话法、动态图示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②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重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五、教学难点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的部队向农村进军?

六、学习对象分析

首先,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但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因而本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缺乏对革命战争岁月的体验。因而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我体验。再次,他们惯于表象思维,鉴于本课的知识量大,生动故事多、照片插图多、音像资料多,我们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将其串在本课的主线上,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七、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图片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和直观图示法,有效地组织、引导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八、教学用具及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九、教学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历史图片。

2、引导:中国革命向何处去?革命先驱们如何在腥风血雨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并引出所学内容。)

(二)出示目标、导学提纲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目标,整体感知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二)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读课文,说说本课有哪些重大事件。(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

(三)讲授新课:

子目一:“南昌起义”

1、教师播放《南昌起义视频》,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等。(设计意图: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上课伊始就把学生带入历史环境中。教会学生概括叙述历史事件的方法。)

2、接着探究:起义胜利后,南昌起义队伍为何要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要求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探究和讨论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3、最后教师总结:虽然这次起义由成功转为失败,但它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南昌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还有哪些。理解“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同时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江泽民题词图片。(设计意图:聆听感悟,情感体验,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子目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过渡:南昌起义以后,我们党及时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2、教师展示秋收起义动感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教材,讲述秋收起义的概况(包括: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从视觉上直击秋收起义的经过。逐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学会概括历史事件的方法。)

3、探究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教师结合地图过渡讲解:秋收起义遇挫后,工农革命军余部退到文家市,让学生了解“文家市决策”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部队从此踏上毛泽东指出的开辟农村根据地的正确道路。继续展示动感示意图。起义队伍开始千里行程向农村进军。点出途中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研讨: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什么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层层引导:(设计意图:分组讨论,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加深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附:讨论“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材料: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之后,我们中国的革命志士就一直把俄国当成自己的榜样。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就是从先夺取中心城市然后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我们称之为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思考:俄国的革命道路在我们中国行不行得通呢?你能用事实说明吗?

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而农村中敌人的力量相对较弱,并且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大部分。因此,只有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然后才能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为什么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5、井冈山会师:教师出示《井冈山会师油画》,让学生结合教材概括井冈山会师相关知识点(时间、会师队伍、会师后队伍名称、地位、领导人)(设计意图:渲染会师的热闹场面,感受会师的愉悦氛围,继而带动课堂气氛。)

6、过渡:井冈山会师后,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历程。

教师出示“红军歌谣”,体会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7、投影1928—1930年中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各抒己见: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点题,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道路上所作的伟大贡献。)

说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启示: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便于学生加深印象。同时在整理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党的革命历程,也能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国民党屠杀政策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创建军队)八七会议(确立方针)

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重心转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星火)井冈山会师(壮大力量)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