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适用)
2014年至2015 年第 1 学期
班级11环境1班
姓名吴志鹏
学号1110431108
指导教师高林霞
同组者汤梦迪林峰吴渊田亚勇茹茹
程德玺
2014年4月
目录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 1实验二静置沉淀实验 ----------------------------- 3实验三混凝实验 --------------------------------- 6实验四测定污泥比阻实验 ------------------------ 10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曝气叶轮的氧总传质系数和充氧性能测定方法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指人为地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如鼓风机、表面曝气叶轮等,使空气中的氧从气相向液相转移的传质过程。氧转移的基本方程式为:
dρ/dt=K La(ρs-ρ)(1)式中dρ/dt:氧转移速率,mg/(Lh);
K La:氧的总传质系数,h-1;
ρs:实验条件下自来水(或污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ρ: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曝气器性能主要由氧转移系数K La、充氧能力OC、氧利用率E A、动力效率Ep四个主要参数来衡量。下面介绍上述参数的求法。
(1)氧转移系数K La
将(1)式积分,可得
1n(ρs—ρ)=一K La t+ 常数(2)此式子表明,通过实验测定ρs和相应与每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后,绘制1n(ρs—ρ)与t 关系曲线,其斜率即为K La。另一种方法是先作ρ-t曲线,再作对应于不同ρ值的切线,得到相应的dρ/dt,最后作dρ/dt与ρ的关系曲线,也可以求出。
(2)充氧性能的指标
①充氧能力(OC):单位时间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
表面曝气时:OC(kg/h)= K La t(20℃)ρs (标)V (3)
K La t(20℃)= K La t ⨯ 1.02420-T(T: 实验时的水温)
ρs (标)=ρs (实验)⨯1.013⨯105/实验时的大气压(Pa)
V:水样体积
②充氧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能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该指标常被用以比较各种曝气设备的经济效率。
Ep(kg/kW·h)=OC/N (4)式中:理论功率,采用叶轮曝气时叶轮的输出功率(轴功率, kW)。
③氧转移效率(利用率,E A):单位时间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与供给的氧量之比。
E A= (OC/S)⨯100% (5)S—供给氧,kg/h。
三、实验步骤
在实验室用自来水进行实验。
(1)向模型曝气池注入自来水至曝气叶轮表面稍高处,测出模型池水体积V(L),并记录。(2)启动曝气叶轮,使其缓慢转动(仅使水流流动),用溶解氧仪测定自来水温和水中溶解氧ρ',并记录。
(3)根据ρ'值计算实验所需要的消氧剂Na2SO3和催化剂CoCl2的量。
Na2SO3 + 1/2O2 Na2SO4(6)(4)根据上式,每去除1mg的溶解氧,需要投加7.9mg Na2SO3。
因此,根据池子体积与自来水的溶解氧浓度,可以计算出Na2SO3 的理论需要量。实际投加
量应为理论值的150%~200%。
实际投加量W1 = V⨯ρ'⨯7.9⨯(150~200%)kg或g
催化剂CoCl2的投加量按维持池子中的钴离子浓度为0.05~0.5 mg/左右, 其计算方法如下:
催化剂CoCl2的投加量W2 = V⨯ 0.5⨯ 129.9/58.9
(5)将消氧剂Na2SO3和催化剂CoCl2用水溶解后投放在曝气叶轮处
(6)待溶解氧读数为零时,加快叶轮转速(此时曝气充氧),定期(0.5~1min)读出溶解
氧数值(ρ) 并记录,直到溶解氧不变时(此即实验条件下的ρs),停止实验。
三、实验装置及试剂
1、实验装置图见下
2、本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及药品
1)空压机;2)曝气简;3)搅拌器;4)秒表;
5)分析天平;6)烧杯;7)亚硫酸钠(Na2SO3·7H2O);8)氯化钻(CoCl2·6H2O)
图1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数据记录
1.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1)记录实验设备及操作条件的基本参数:
①模型池径D =34.72cm,高度H =0.28 m,水体积= 0.0265 m 3
②水温16.6 ℃,实验室条件下自来水的ρ = 7.66 mg·L-1
③电动机功率
④测定点位置
⑤消氧剂Na2SO3投加量 3.2g ,催化剂CoCl2投加量0.029g 。
(2)记录不稳定状态下充氧实验测定得到的溶解氧数值。
t/mi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ρ/(mg·L-1) 0.96 1.32 3.21 3.82 4.35 4.69 4.93 5.08 5.2 5.25 5.28 5.28
(ρs-ρ)/(mg·L-1) 6.7 6.34 4.45 3.84 3.31 2.97 2.73 2.58 2.46 2.41 2.38 2.38
CoCl2
六、作图(用坐标纸或者计算机画图粘贴)
(1)以溶解氧浓度ρ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用上表的数据作ρ与t的关系曲线。
(2)根据实验曲线ρ-t计算相应与不同ρ值的dρ/dt,记录与表2
表2 不同ρ值的dρ/dt
ρ(mg·L-1) 0.96 1.32 3.21 3.82 4.35 4.69 4.93 5.08 5.2 5.25 5.28 5.28 dρ/dt(mg·L-1·min-1)0.48 0.33 0.54 0.48 0.44 0.39 0.35 0.32 0.29 0.26 0.24 0.22
(3)分别以ln(ρs-ρ)和dρ/dt为纵坐标、时间t和ρ为横坐标,绘制出两条实验曲线。
计算K Lα
由上可知,两种方法求得K Lα分别为0.0482和0.0383,求平均值为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