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稳健性准则
论会计稳健性原则
论会计稳健性原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财务会计中的稳健性原则逐步被介绍进入我国。
近年来在会计改革过程中,开始注意对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研究。
就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会计稳健性原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会计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或保守主义原则。
它是指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序提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盈利和夸大业主权益的。
稳健性原则是针对会计事项中不确定因素而言的,它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必须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产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利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到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
用通俗话就是说,根据这项原则,对于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认所选择的标准,如果不能准确确定,与其使之失于偏高,不如使之失于偏低;对于负债的确定,要全面勿漏;对于费用和损失,要宁足勿缺。
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稳健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它的存在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
众所周知_,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伴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发达,只要存在着市场必然存在着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企业生死存亡、前途命运与市场竞争的成败休戚相关,企业处于市场竞争风险之中。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已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规律。
企业处于这样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面对着商品经济的海洋,受着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其经营活动特别是对于未来的经营活动不可能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随时困扰着企业。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其运行规则和处理方法时不得不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并通过各种会计方法收集,归纳、整理的会计信息,反映经济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关于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综述
关于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综述会计稳健性原则也称审慎原则、谨慎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一、稳健性原则的含义关于稳健性原则的定义,各国的会计准则中都给予了明确的定义,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范围,一个范围狭义一些,一个范围宽泛一些。
以bliss、basu等为代表的学者定义的稳健性的概念比较狭义,bliss认为会计稳健性原则是指“预见所有可能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bliss 1924)。
basu认为会计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师倾向于在财务报表上对好消息的确认比坏消息要求更高。
即需要更多的证据”(basu 1997)。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学者们关于稳健性原则狭义的定义给予了认同,在198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对稳健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
因而,……如果未来有两个得到或支付的估值近似相等,稳健性规定使用较小的估值。
”(sfac2,第95段,fasb,1980)《国际会计准则》也认同狭义的定义:“稳健性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产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中国称稳健性为谨慎性,以下同)而在《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这样定义的稳健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稳健性原则应被赋予更宽泛的定义: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师对能导致较低股东权益价值的会计方法的偏好。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通过对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发展曲线、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和其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作一个粗浅的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1.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
从宏观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制度尚未完善。
加入WTO后要参与国际竞争经济不确定因素将会更大。
从微观来看,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济环境使企业的经营同时存在风险与收益。
人们不愿意遭受大的风险,因此,稳健原则就客观地存在了。
2.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1)契约理论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
在企业契约中,主要有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和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
两种不同的契约存在两种不同的矛盾。
在所有者与管理人之间的矛盾中,稳健性可以作为抵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工具,从而管理人可以避免因盈余过高而带来的股东诉讼。
另外,由于稳健原则可以缓解管理者对资产和利润的高估,限制对股东清算股利的发放,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由此可见,管理人愿意采用稳健性原则,是它能化解上述两对矛盾。
(2)税收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
除了免税企业外,一般的企业都缴纳所得税,稳健性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的确认进而延迟了利润的确认。
这就降低了累计利润,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增加了企业价值,这些增值在企业各方面得以分享,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管理层的业绩。
因此,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乐于采用稳健性原则。
二、稳健性原则的发展曲线会计稳健性思想明确表述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如Bliss(1924)的名言“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Anticipate no profits but anticipate all losses)”这是当时财产托管人为其解脱责任的一种策略。
会计稳健性
▪ 赵春光(2004)讨论了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变化趋势,发现在 1999、2000和2001年有所提高。
▪ 陈旭东和黄登仕(2006)使用1993-200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 数据发现,会计稳健性在1998年后逐渐增强,2001年以 后上市公司的会计具有稳健性。
三、会计稳健性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 第一阶段:从无到有的突破阶段(1985年~ 1997年)
▪ 1985年7月1目,我国实施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的全新 的会计制度。它提出了稳健性原则,如存货以成本与可 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等。
▪ 1992年l1月16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初 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基本 会计准则提出了会计核算的12项原则,其中规定“会计 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 损失和费用”,这是我国首次就稳健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明确提出要求。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6
▪ 会计稳健性的分类: (根据其性质的差异)
▪ 非条件稳健性(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也称为独立 稳健性(Independent Conservatism),这种稳健性意味着 会计处理方法在资产或负债形成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不会 再根据其后的经营环境而变化,它一般会导致不可确认的商 誉存在,使得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如有关 研究开发的费用化处理,以及大部分固定资产使用加速折旧 法等。它是一个总体的偏见,和当期的消息没有关系。
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例子
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例子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例子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稳健性原则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盈余质量的重要属性。
会计稳健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Hamdan A M M,2012)[1]。
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能够为他们提供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而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就会误导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相分离的,两权分离导致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会导致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Salami S,2015)[2]。
与外部投资者相比,经理人拥有很大的信息优势,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来获取私利,出现操纵会计盈余的行为,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使得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无法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损害公司价值。
稳健性作为一项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在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要能及时、准确地确认经济损失。
它能够有效抑制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他们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他们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保护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其应持有稳健性原则,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Zhong Y 和 Li W(2017)[3]认为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不能被排除在会计准则之外,对于公司来说,会计稳健性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理机制,其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能够减少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冲突,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贾婧和吴锡皓,2017)[4]。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董事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有责任有义务监督管理层去披露高质量的财务信息(Sun G Y,2017)[5]。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成本和市 价进行 比较 , 认市价下跌而 不确认市 价上涨 ; 确 存货 跌价准 备则是期末 的时候对存 货的计价 采用成本和 可变净 现 值孰 低法 , 避免在市场 经济下 , 存货的价格 变化 导致 存货 的价 值减少 ; 长期投资 、 资产 、 固定 无形资产减值 准备则需要在期末 值 , 需要计提相应 的减值准备 ; 建工程减值 准备 则是对长 则 在 准备 ; 而对企业 的委托贷款 本金需要进行 定期检 查 , 按本金和
- _ _ _ - ● - - ● _ _ - _ _ _ - _ _ _ _ ●-
_ l● __ __ __ -
CO NTEM RARYECO NO O P
℃S
●■■■●
企业会计准 则中对 固定 资产 的折 旧方法有 直线 法和加速 折 旧法 , 如果企业选择加速折 旧方法就会导致 其在固定资产使 用 的前几年 多计提折 旧 , 而减少 企业 前几 年的利 润 , 从 也加快 了物 资的淘汰 和推陈 出新 , 科技不断 发展 、 产力不 断发展 在 生 的形 势下 , 采用加 速折旧 法也 是谨慎原 则的 考虑 , 也考 虑了 固
本文以企业 稳健 『 生原则的运用 为对象 , 探讨 其具体的运用
目前稳健性 原则的运用和客观性原 则 、 比性原则 等还 存 可 在一定的冲突 。 例如稳健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的冲突体 现在 可 比性原 则要 求会 计核算要按照规定 的会 计处理方法进行 , 到 做 口径一致 , 但是稳健性原则则 要求企业可 以根 据 自身的具体 情 况变化改变核算 的 口径和方法 , 者有一定 的冲突 。国家要 完 二
保 持足够 的警惕 , 以应付外 界的变化 , 将风 险和损失 缩小到可 接受 的范围。
认或有资产。 或有负债一旦变成损失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 力 , 认或有负债能 够全面反映 企业的负债 情况 , 确 减少 企业的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及注意事项本文针对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从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论文对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稳健性原则;减值准备;会计运用研究[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14-02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
合理应用稳健性原则,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扩大利润、包装上市等现象的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企业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稳健性原则的内涵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和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
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从2007年开始,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所计提的跌价准备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避免了上市公司在盈利上升时多计提跌价准备,而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利用跌价准备的计提来调节盈利;允许企业计提坏帐准备,有些行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等。
同时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定。
(一)稳健性原则在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应用第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就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按减去其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分析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分析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稳健性原则十分重要。
本文详尽分析了稳健性原则的涵义,阐述了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了运用稳健性原则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标签:会计核算研究0引言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但是,采用稳健性原则将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影响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
如果不恰当的理解和应用稳健性原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扭曲与失真,这同样会违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因此,正确理解与应用稳健性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
1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即在会计处理犹豫难决时尽量采用不夸大这一期间的资产和收益的解决办法。
目前该准则在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尽早确认费用:低估资产;高估负债。
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前提。
经营的多变性导致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不确定性,这便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稳健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反映风险的信息。
2稳健性原则应用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突出表现在: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或有负债的出现、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等。
以下从五个方面谈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2.1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稳健性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其出发点就在于要求企业将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予以充分考虑并计入相关费用,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妥可靠,确保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得到很好的保障。
科研课题论文: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析
72150 会计研究论文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析一、稳健性原则概述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信息质量中又称为谨慎性原则,顾名思义,它就是指在具体核算中若遇到不确定事件或需要众多方案选择时,会计人员的首选是做出相对谨慎的抉择,并确实做到不高估资产或收益,同时也不低估成本及费用。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核算的目的就是使会计信息较为稳健,使决策层尽可能的获得相对真实合理的数据支持,以辅助性提高判断和决策能力,并借此将企业的经营及财务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到可控范围以内。
二、稳健性原则的实践应用本文欲从资产、负债及投资、收入三方面出发,具体分析其在实际核算中的具体应用。
(一)资产方面1、各种“准备”的计提在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类科目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备抵科目正是基于稳健性原则的现实体现。
其中,各种“准备”具体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企业应遵照其具体规定,对资产进行定期全面检查与不定期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便随时掌握资产价值的变动并及时应用各项“准备”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从而规避资产潜亏的风险。
2、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计量原则正体现出稳健性的具体应用。
例如:企业在2月购进一批价值为50万的材料用于生产,在3月的实际核算中发现,材料仍有一半未领用,不过此时该种材料的市价已跌至30万元,若仍采用采购时的历史成本,则不符合经济业务的准确性要求,所以,会计人员应依据稳健性原则进行存货的期末后续计量。
3、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确认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选择上,加速折旧就足以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实际应用。
固定资产是按照预期估计的经济效益总流入进行年限折旧分摊的,但由于一些设备长期处于高震动、强腐蚀的状态,使得直线法不能较为直接的反映各期资产购入的受益情况,因此,引入加速折旧方法进行计提,以表现其核算符合实际效益的一面。
另对于无形资产来讲,道理亦然。
4、待处理财产损益的处理企业要做到账实相符就要按时进行盘点工作,其中对于除固定资产盘盈以外的现金、存货等的盘亏与盘盈,在未获得企业管理层的批复之前,均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期末获得批复后统一结转。
浅析会计稳健性原则
浅析会计稳健性原则作者:孙晓雯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会计稳健性的含义,并首次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简要阐述了会计稳健性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阐述了稳健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运用稳健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原则应用一、会计稳健性的含义会计稳健性在业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的翻阅对比,将会计稳健性的含义描述为:会计人员在不确定的会计环境下,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对会计信息作出判断时,要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为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从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恰当合理的估计。
二、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意义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微观层面的意义,即对个别企业的影响;一个是宏观层面的意义,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一是在微观层面上,稳健性在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适度运用,是对历史成本法计量不足的补充,它可以降低企业各契约方的违约可能性,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满足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各投资方的利益,帮助企业规避各种经营与投资风险,强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二是在宏观层面上,会计稳健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它的适度运用有利于我国树立稳定可靠的财政来源,有利于稳定物价,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稳健性原则的相关条款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当前,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规定还不够细致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导致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利用会计政策的漏洞,虚增、虚减利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对存货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
(二)税法规定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当前,企业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无论企业的财务会计如何核算,均按税法规规定执行。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用与思考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用与思考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发展对多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而作为发展主体的经济界,会计信息质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作为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自身的确定性、可靠性和专业性都需要符合严格的要求,而稳健性原则就是能够规范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通过对两者关系和内容的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标签: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1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随之增加。
而会计信息质量是否具有稳健性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会计信息质量和稳健性原则的含义“会计信息质量是连接会计信息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之间的‘桥梁’,它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着约束作用,使其能符合目标的要求。
”稳定性原则是指“在具体的处理经济业务环节过程中,会计人员能够自主地在不影响合理选择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应该采取能够对所有者权益产生最小影响的会计处理程序的一种方法。
1.2 会计信息质量和稳健性原则的关系首先,会计信息质量是稳健性发展的主体性内容。
稳健性发展需要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桥梁和基础,在会计信息质量作用下总结出的会计信息能够为稳健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提高稳健性原则发挥作用的效率。
其次,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中会计核算环节的一项根本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作用通常是通过会计核算完成的,而这一过程不是单一的开始与结束的线段式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核算不断形成会计信息的环形发展过程,而稳健性原则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稳健性原则的准确应用能够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
最后,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要求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相结合。
真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归根结底是信息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而对信息的处理和评价贯穿了整个经济业务过程,信息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因此对于信息的审核分析和评价也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只有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够保证其自身质量。
试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当中的应用
《试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当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首先阐述了稳健性原则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明确其在会计领域的重要地位。
接着分析了稳健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的具体应用表现,如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或有负债的确认等。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该原则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过度谨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确保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得到合理应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会计应用;资产减值;或有负债;会计信息质量一、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核算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稳健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本文将对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稳健性原则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一)概念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充分估计,对可能取得的收益则要谨慎确认,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二)起源与发展稳健性原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的会计人员在记账时就已经开始采用谨慎的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稳健性原则逐渐成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现代会计中,稳健性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各国的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三、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具体应用(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体现了稳健性原则,避免了资产价值的高估。
(二)或有负债的确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的事项,如未决诉讼、债务担保等。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几点看法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几点看法摘要:在国内新会计准则实施、国际汇率变动这两股势力的影响下,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是否受到影响呢?本文从会计稳健性的角度审视企业所得税以及汇率变动对于企业的影响。
关键字:稳健性;所得税;汇率变动一、基本情况介绍稳健性原则(conservatism)或称谨慎性原则(prudence)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目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自新会计准则推行以来,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德新会计准则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的基础上,提出以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明确要求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放弃应付税款法、递延法以及利润表债务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新准则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应付税款法等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会对上市公司和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产生影响。
特别是新准则要求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当税率发生变化时,还要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这将影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随着我国与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无论任何一种经济趋势是否会长期持续,可以肯定的是,汇率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影响着国内企业的运营环境,从而成为评估企业价值时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汇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以大致上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收益层面,一是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层面。
二、研究过程假设1.企业所得税水平与会计稳健性成负相关关系。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对企业实施一定程度上管制的措施之一。
所得税的介入无疑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对企业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
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以大理药业公司为例
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以大理药业公司为例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最为重要的会计原则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般而言,稳健性原则遵循的是“谨慎行事、保守处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益,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理药业公司在会计实务中也严格执行稳健性原则,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得到了保障。
以下是大理药业公司在稳健性原则方面的应用实例:1. 预计应承担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费用大理药业公司在实际营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预计应承担的费用,如缺货损失、不良品处理费用等。
在会计处理中,大理药业公司把这些费用及时计入企业费用,且不留余地,以最大限度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
2. 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计提坏账准备如果大理药业公司的客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还款,那么该应收账款就会存在风险成为坏账。
大理药业公司在会计实务中会及时计提坏账准备,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利益。
同时,会计部门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采用合理的计提比例,确保坏账准备金额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为企业带来更为可靠的财务报表。
3. 重视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计算和合理预测大理药业公司在会计实务中注重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计算和合理预测。
会计部门会始终关注税法政策的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未来可支配的税负进行科学计算和预测,从而充分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测算方法,准确反映企业应纳税责任和可供利用的税收资产。
总之,大理药业公司在会计实务中注重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以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和真实。
企业需要以此为准则,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思考
4项 重要 原则 , 也是一 项历史 悠 久的会计惯例 。我 国 2 0 0 6年颁布 的新会计 准用会计信 息的“ 质量 要求” 替代 了原来 的会计核算 的“ 一般原则” , 并将稳健性作 为纳入 其中 。其对稳健性 的定 义为 : “ 企业对 交易或 事项进 行会 计确认 、 计量 、 报告 的过程中应保 持应有 的谨慎 , 不 得高估 资产或 者盈利 , 低估 负债或者费用 。 ” 即稳健性原则 的核心是避免资产或利 润的高 估 及负债 或费用 的低估 , 在实务 中具体表 现为及 时确认 当期 未实 现损 失 , 但对 当期未实现收益仅在其实现 时确认 ; 固定资 的加 速折 旧法 ; 或有 负债 的核算 ; 各类资产减值 准备的提取等 。 虽然稳健性原则一直 被会计 工作 者所使用 , 但 也一直 饱受 会 计学 者的争议 。尤其是在人们对 于会计 责任的认知 由受托责任 观 转 变为决策有用观之后 , 对 于稳健 性 的质 疑和 批评 日渐 激 烈。在 会计 受托责 任观下 , 会计 的责任 在于 向公 司所有者 如实地反 映受 托者 受托责 任的履行 情况 , 为委托 者提供用 来确定受 托者报酬 的 依据 。因而为 了维护委托者 的利益 , 会计人员会采用稳健性原 则。 然而, 随着 资本 市场 尤其 是股票市场 的发展 , 投资者更关注 的 是与 其投资决 策相关 的信息 , 这也意 味着会计 的责任 开始 向决 策 有用 观转 移 。此时 , 如果仍然保持 着不高估收益 、 不低估 成本 的原 则会 使报表 中的会计 信息与市 场真实情况 相差甚 远 , 导致投资 者 做 出错误 决定 。 二 十世 纪八十年代 以后 , 一些 学者 和准则 制定机 构试 图放 弃 稳 健 性 原 则 。2 0 0 8年 , F A S B与 I AS B在联 合概 念 框架 第 一 阶段 “ 目标 与质量特征 ” 的征求意见稿 中取消 了稳健性 的质 量要求 。而 我国2 0 0 6 新 企业会计准则 中也 引入 了与稳 健性存 在 矛盾 的公允 价值计量 属性 。使稳健性原则的地位受到 了威胁 。有些学 者认 为 公允 价值将成 为最重要 的计量 属性 , 而与其相 冲突 的稳健 性原 则 应被取 消, 对此笔者认为稳健性原 则不应 取消 , 原 因有 如下几点 : 1 . 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公 司规 避风险 。企业 在经 营过程 中存在 众多风 险, 如市场低迷使得企业存 货的价值下跌 ; 债务人经 营情况 恶化导 致应收 账款全部 或部分 无法 收 回; 公 司可能因未决 诉讼而 遭受重大损失 等 。以上风 险时刻存 在 , 如 果不 采取相应 的避 险措 施可能会对公 司造成重创 。而遵循稳 健性原 则 , 对上述 风险依 次 采取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 、 坏账 准备 、 或有 负债等措 施 , 可 以提 前从 当期收益 中扣 除风险可能 造成 的损失 , 建立 备用 资金。当损失 实 际发生 时 , 利用备用 资金填补 可以避免损 失对企业 利润和 现金流 的冲击 , 维 持 企 业 的持 续 经 营 。 2 . 稳健 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权益人 的利益 。稳健性原 则是 一种 约束性原则 , 能够有效规范公司行 为, 保护利益相关者 。从债权 人 角度来看 , 稳健性原则要求公 司及 时确认未来 可能存 在的损失 , 有 利于债权 人更全 面地估计 企业 的偿 债能力 , 更深入 地 了解 面临的 风险并制定对应 的风险规 避措施 。从 股东 的角度来 看 , 稳健性 要
会计实务中稳健性原则的应用
关键词:会计实务;应用;稳健性原则;经济环境引言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又被称之为谨慎性原则,其主要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对某项经济事务会计事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选择针对性方案,并且需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可以合理地开展各个环节核算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整理。
稳健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一项工作,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在开展各项涉及经济的事项都能够始终秉承谨慎的态度,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限制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一)稳健性原则的客观前提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客观前提,从宏观角度来讲,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正在起步,部分会计实务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完善。
而且加入WTO后需要参加国际竞争经济,导致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
从微观角度来讲,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自身会计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再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除此之外,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济环境导致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存在风险,无论是哪种活动与投资行为,都会有利益与风险,而且利益越高,潜在的风险越大,若不想遭受较大的风险,则应该强化对各个环节工作的重视,使得稳健性原则客观存在。
(二)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因素前提稳健性原则的前提为契约理论,而且在企业契约当中,需要涉及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以及债权人和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再加上这两种契约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较为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所有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中,稳健性原则是能够递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方法,从而可以避免因盈余过高而出现的诉讼。
除此之外,税收也是稳健性原则的主要前提,需要得到有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优化企业所得利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而且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确认,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扩大企业管理层业绩,为各个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帮助[1]。
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会计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多种情况和情境下,最终结果为利得或损失,且只有在一个或多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发生或不发生时才能确认的会计信息。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使得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复杂。
但是,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
一种是外因,即会计制度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企业的承诺、银行贷款相关的信用等。
信用作为企业经营中必要的融资工具和交易保证,是企业会计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
外币业务中因汇兑期间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的有效期限等也会引起企业资产因时间而不断变化;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中获得超额的经济利益,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这种风险,企业会计信息自然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和环境,所以会计信息必然会受到税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
另一个原因是内因,即会计系统内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企业的会计信息由于自身业务水平或职业道德的限制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总之,会计不确定性是直接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决定了会计不确定性的必然存在。
“不确定性这一普遍约束因素已经成为稳健主义这个传统会计概念的依据,如一般所述,稳健主义概念不是会计上的一种假设,也不是一种约束因素,但在运用上,它却作为展示那些可能不怎么可靠和相关的数据的一种约束因素。
新会计准则之稳健性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会计准则之稳健性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从2016年起,中国开始逐步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核心原则之一是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强调对利润的保守计提,将风险和不确定
性考虑在内,影响财务报表评估和决策。
稳健性原则是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的
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指导原则。
然而,稳健性原则也可能产生一
些负面影响,如减少期间利润,削弱企业的信誉度和投资者信心。
因此,有必要对稳
健性原则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本研究着重关注新会计准则之稳健性的实证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问题:
1. 实施稳健性原则是否增加或减少企业利润?
2. 对利润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是怎样的?
3. 我国企业实施稳健性原则的现状如何?
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稳健性原则的现状,探究其实施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企业在实施稳健性原则方面的看法和经验。
然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实
证数据对影响稳健性原则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
四、论文结构
本研究的论文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问题解答和数据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六、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适度应用及注意事项
之 间的 契约 。 种 不 同的 契约存 在 两种 不 同的 矛盾 一方 面 , 这两 在所 有 者与 管 理者 的 矛盾 中 , 性可 以作 为 抵减 所有 者 过于 乐观 的预 期 , 稳健 从而 可 以避 免
不 同, 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合理 的确定。 可 其次, 要对冲突情 况予以充分 披露。 由于 每 个企 业所 面对 的 不确 定性 在 不 同时 间 , 同经 营环境 下 有所 不 不
生 , 能为 有 关各 方提 供 更加 真 实 可 靠 的 会 计 信 息 ,提 高 企 业在 市场 上 的 竞争 力 。 本 文从 会 计 稳 健 性 的 应 用 范 圉 、影 响 因 素人 手 ,探 讨 当 前 会 计 工 作 中 如 何 更 好 的 运 用 稳 健 性 原 则 ,提 高 会 计 核 算 水 平 。 【 关键词 】稳健 性原 则 会计 制度 风 险 应 用 中图分类 号 :F 3 .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0 ( 1 ) 6 3 2 01 2 09 9 4 6720 0 . — 0 0 5
会计核 算 中稳健性 原 则的适度 应用 及注 意事项
于 占龙 中 国石油 天然 气管道 三公 司 5 4 0 41 5
【 摘 要 】 健 性 原 则 是 企业 会 计核 算 中运 用 的一 项 重 要 原 则 。合 理 应 用稳 健 性 原 则 ,有 利 于 防 止 虚 夸 资 产 、 扩 大 利 润 等 现 象的 发 稳
迟收人 确认 和加速 费 用 的确 认进 而延 迟 了利润 的确认 , 这相 当于 降低 了累 计 利润 , 了 当 期应 纳税 额 , 减少 增加 了企 业价 值 , 且增 值 部 分在 企 业各 方 面 并 得 以重新 分 配 , 扩大 了企 业管 理 层 的业 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稳健性准则
一、稳健性原则存有的前提
1.稳健性原则存有的客观前提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有的客观前提。
从宏观来看,我
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制度尚未完善。
加入WTO后要参与国际竞争经济不确定因素将会更大。
从微观来看,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
济环境使企业的经营同时存有风险与收益。
人们不愿意遭受大的风险,因此,稳健原则就客观地存有了。
2.稳健性原则存有的主观前提
(1)契约理论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有的主观前提。
在企业契约中,主
要有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和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
两种
不同的契约存有两种不同的矛盾。
在所有者与管理人之间的矛盾中,
稳健性可以作为抵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工具,从而管理人可以避
免因盈余过高而带来的股东诉讼。
另外,因为稳健原则可以缓解管理
者对资产和利润的高估,限制对股东清算股利的发放,起到保护债权
人利益的作用。
由此可见,管理人愿意采用稳健性原则,是它能化解
上述两对矛盾。
(2)税收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有的主观前提。
除了免税企业外,一般
的企业都缴纳所得税,稳健性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的确认进
而延迟了利润的确认。
这就降低了累计利润,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
增加了企业价值,这些增值在企业各方面得以分享,同时也扩大了企
业管理层的业绩。
因此,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乐于采用稳健性原则。
二、稳健性原则的发展曲线
会计稳健性思想明确表述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如Bliss(1924)的
名言“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Anticipatenoprofitsbutanticipatealllosses)”这是当时财产托
管人为其解脱责任的一种策略。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的反映,以确保对经济环境中内在
的不确定性给与充分的考虑。
”稳健型的这一定义只指明需要“审慎
反映”没有说明如何保证风险被“充分的考虑”。
1983年,财政部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尊案)》。
其中提出了稳健原则,如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等。
这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惯例而制定的会计制度。
1992年经
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以第五号部长会的形式,签发了《企业会计准则-
基础准则》。
在一般原则的第十八条中表述: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
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稳健性原则得到重视并
在会计实践中也得到更多的应用,如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1993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相继发布。
在这些准则中继续重视了稳健性原则,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会计制度
由国际接轨转向国际趋同。
到现在为止,财政部共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并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
则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被描述为:企
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
稳健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突破。
二、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信息质量原则的辩证关系
稳健性原则是一种限制性或者附加条件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与其
他信息质量特征统一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共同为有用性服务,但它
们之间又存有着矛盾。
1.统一性
对于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以谨慎的态度予以披露,其意思是要求会计信息制造者在真实可靠的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下认真处理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以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如果没有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会偏离更远。
另外,因为有了稳健性原则,才使得大量的不确定事项予以披露,尽管不是非常准确,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有利决策的数据。
2.矛盾性
(1)真实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而且有据可查。
稳健性是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予以估计入账,没有真凭实据,如会计上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残值的估计,不管会计人员有多大本事,总有主观因素存有很难使数据真实可靠。
(2)稳健性是以悲观的态度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选择,但有时会使会计信息受到严重扭曲,如一些较高的收益无法得以反映等。
这种悲观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缺乏相关性。
另外,企业不同时期面临的不确定事项的不确定水准可能不一样,在核算方法上就会有变更,即使对变更加以说明,也很难一致。
这就影响了信息的可比性,从而降低了信息的相关性。
三、稳健性原则的正负面作用
1.稳健性原则的积极作用
(1)稳健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
以谨慎的态度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可以使所有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免遭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使管理者避免因提供乐观信息而给所有者造成损失的责任。
(2)稳健性具有适合债权人需求的信息特征。
因为债权人不能享受企业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收益,因为债权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安全收回贷款
本金和利息。
也就是说,债权人在信贷决策时非常关心企业未来的净
资产是否大于借贷,但企业未来的净资产存有很多不确定元素,而稳
健性为保护债权人的收益提供良好的信息。
(3)稳健性原则是准则制定机构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为了克服市场
经济中存有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准则制定者通过准则来计量
企业管理层的努力水准,这就对经理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这有
利于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同时,会计准则制定者对会计实务的
规范成本也存有不对称,如果企业夸大净资产,准则制定者将会面临
很多麻烦,故稳健性原则能减少准则制定者的政治成本。
(4)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人员处理不确定事项的一条准绳。
会计事项的
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人员处理问题的随意性。
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得
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有相当大的模糊性。
稳健性的存有使会计人员
在“随意”中最大可能地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2.稳健性原则的负向作用。
(1)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是因为在以稳健性处理会计不确定事
项时,涉及大量的判断和估计,这就降低了信息的真实度,如企业坏
账损失的确认,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掺杂着主观因素,难以真实;
二是因为稳健性原则采用非对称性会计处理,造成政策性信息失真,
如甲企业将商品售给乙企业,如果甲企业当期不确认收入,当然也不
结转销售成本,而乙企业要登记存货增加,这样同一商品一个时间内甲,乙企业都有存货。
这就使会计信息因为稳健性原则的采用而造成
不合适的反映。
(2)为信息造假者提供方便。
稳健性原则从客观上为造假者留下了进
行会计选择的空间,造假者可以蓄意用其来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人为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为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提供了方便。
在委托代理中,投资者与管理
者的目标和希望并非一致,而管理者的薪酬,社会地位评价依赖于企
业的近期业绩。
因此,管理者自然会利用稳健性原则回避在契约内那些业绩不好而对企业长期利益看好的行为。
四,结束语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大进步。
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但稳健性原则有正负面作用,我们应当树立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充分利用它的积极方面,同时通过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和审计监督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抑制它的负面作用。
会计信息稳健性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