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促凝血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法浅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K
醋酸去氨加压素
巴曲酶
巴曲酶
【别名】立止血, 血凝酶,凝血酵素,蝮蛇血凝酶。 【作用特点】本品系从巴西洞蝮蛇毒液中提纯的一种极高纯度的酶性止血剂, 不含神经毒素、心肌毒素及其他杂质蛋白。本品内含的类凝血酶能促进出血 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形成白色栓子(血小板血栓),而产生止血效应。而类凝 血激酶和血液中的凝血激酶均依靠血小板第III因子(磷脂)激活,促使凝血 酶原变成凝血酶。也可活化因子V,并影响因子X,因而对血液产生凝血和 止血的双重作用。 【适应证和用法】小剂量(1~2kU/次)用于防治各种出血:包括手术前后; 胃、肠、肾等内脏出血;各种癌症、肿瘤出血;药物引起的出血;五官科有 关的出血;新生儿出血症等。如果出血是由于缺少凝血因子,本品只能作为 辅助治疗。出血原因为纤维蛋白溶解过度的话,须用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 【临床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极少,偶有过敏样反应,如皮疹、出汗、心率改变等,可按一般 过敏处理。禁忌证:有血栓病史者禁用,孕妇不宜使用。注意事项:1、用 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出、凝血时间;2、1d 最大用量不超过8KU为宜。
LOGO
Treatment of Bleeding
临床常用促凝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及用法浅析
海医附院心内科
主要内容
一、简要回顾生理止血机制 二、凝血和抗凝血过程的动态平衡 三、重点分析临床常用促凝血药 别名 作用特点 适应征和用法 临床合理应用要点
生理止血机制
Baidu Nhomakorabea
生理止血机制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受损小血管收缩、封闭 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初步止血) 凝血加固血栓(二期有效止血 ,永久性止血)
共同凝血途径
研究背景
因此,当机体凝血和抗凝血机制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血 栓性及出血性疾病。
血栓 出血
平衡紊乱
临床常用促凝血药
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药物
维生素K
维生素K
维生素K1
【别名】叶绿醌,叶萘醌,凯乃金。 【作用特点】多种植物中含有,参与肝内凝血酶原和促进血浆凝血因子合 成。肝功能正常时,口服维生素K 后10~12h,静注后4~8h血浆中凝血因子II、 VII、IX、X可趋正常。 【适应证和用法】用于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阻塞性黄疸、新 生儿出血及双香豆素类过量出血等。 【临床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和毒性最小 1、静注过快可致面部潮红、出汗、胸闷、血压剧降、溶血性贫血等;2、 严重肝病患者慎用;3、肝功能不良者使用无效。
凝血酶原复合物 维生素K
醋酸去氨加压素
巴曲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别名】冻干人纤维蛋白原,法布莱士。 【作用特点】本品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制,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纯度不低 于80%。可迅速提高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输注4g,约能使成人每100ml血 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提高100mg), 在凝血酶、 FXIIIa等作用下,形成交联的 纤维蛋白,从而牢固止血。半衰期为109±13h。 【适应证和用法】本品适用于原发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也适用于继发性纤 维蛋白原缺乏,如严重肝损害所致的纤维蛋白原合成不足,产科并发症、外 伤、大手术、内出血所致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以及肺、胰、子宫或前列腺恶性 肿瘤,急性白血病等。 【临床合理应用】 禁忌证:无明确纤维蛋白原减少者、DIC早期、高凝状态时禁用。 注意事项:1、在治疗消耗性凝血病时,需注意只有在肝素的保护及AT-III水 平正常的前提下,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才有效;2、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血浆中 纤维蛋白原含量;3、本品不能与右旋糖酐混合,否则将发生凝固沉淀。
凝血酶原复合物 维生素K
醋酸去氨加压素
巴曲酶
凝血酶原复合物
【别名】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血浆凝血因子,普舒莱士。 【作用特点】能补充血浆凝血因子,促进凝血。本品系从健康人血浆中提 取,每单位相当于1ml 新鲜人血浆中的II、VII、IX、X凝血因子含量。 【适应证和用法】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因子II、VII、IX和X缺乏所导致 的出血。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儿童或成人获得性FIX缺乏所致的出血 或有出血倾向者;逆转双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以及维生素K缺乏症 如新生儿出血、阻塞性黄疸等出血;治疗已产生FVIII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 患者的出血阶段;补充严重肝病所致的一种或多种凝血因子不足。 【临床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过量使用可诱发血栓性栓塞、心肌梗死及DIC。禁忌证:对本品 有变态反应者禁用,孕妇慎用。注意事项:1、使用中须密切观察DIC或血 栓症状和体征,监测FII 、 FIX、 FX 和凝血酶原时间;2、使用前,需先将 本品和稀释液温热至20~25℃配制,稀释后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静滴; 3、一般200U在30~60min滴完。
凝血和抗凝血过程的动态平衡
凝血机制
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 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机制,并因 此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性。其主要 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① 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 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因子X,并 进一步与Ca2+、因子v和血小板磷 脂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②在后 者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因子 Ⅱ)变成凝血酶(Ⅱa);③在凝 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因 子Ⅰ),变成纤维蛋白(Ⅰa), 产生凝血块而止血。④纤维蛋白 在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下,成为 纤维蛋白降解物,而使纤维蛋白 (凝血块)溶解。
甲萘醌亚硫酸氢钠
【别名】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甲萘氢醌
【别名】维生素K4,乙酰甲萘醌。 【作用特点】水溶性维生素,人工合成品。口服后在肠道吸收,经肝代谢,由胆汁 和尿排泄。
维生素K
醋酸去氨加压素
醋酸去氨加压素
【别名】弥凝,依他停。 【作用特点】本品为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衍生物,其抗利尿作用较血管 加压素更为强大而持久,但没有血管收缩作用,能使凝血因子VIII迅速从血 管内皮等贮存部位释放,使血浆中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增加2~6倍,并增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的浓度,还能显 著增加血小板的粘附性。 【适应证和用法】适用于轻、中型血友病A型及I、II型vWD的治疗(对IIB、 III型vWD无效),因尿毒症、肝硬化、药物诱发出血(肝素、阿司匹林及 右旋糖酐等)、其他血小板功能障碍和不明原因引起出血时间过长小手术 出血的预防。 【临床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常有暂时性面部潮红、头痛、恶心、腹痛及心率加快等。禁忌 证:1、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鼻炎者、习惯性或精神性燥渴禁用;2、 幼儿或老人、需要利尿剂治疗者、体液和(或)电解质失衡者、颅内压有 增高危险者慎用。注意事项:1、避免摄入过量液体,以免产生低钠血症和 脑水肿;2、一些抗抑郁药、氯丙嗪和卡马西平等会增强其抗利尿作用,增 加水钠潴留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