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的区别(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早搏的药物治疗

早搏的药物治疗

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如病人心功能不好,同时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发作频繁,也可使用胺碘酮,但不宜使用可能预后恶化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早搏的药物治疗王 国 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100037)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所致的心脏搏动。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1 房性早搏1.1 临床征象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多见于正常成年人,在老年人尤为常见,通常无症状,有时可伴有心悸。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性早搏发生率较高,而心房病变、心房增大、心房压力增高或心力衰竭时较常见。

房性早搏多属良性,少数可伴有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房颤)。

1.2 心电图特点 ①提前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一致;②P′-R≥0.12秒;③代偿间歇多不完全;④QRS波群与窦性心律时的QRS波群一致,或因差异传导QRS波可轻度异常,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过早出现的房性早搏可不下传心室,P′波重叠在T波上,使T波变形,之后出现较长间歇,需注意与窦性静止相鉴别。

1.3 治疗原则 多数房性早搏患者没有症状,无须治疗。

如房性早搏引起心悸明显或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则需治疗。

1.3.1 去除房性早搏诱因:如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

1.3.2 肺心病患者出现房性早搏时,应积极控制感染,吸氧,解痉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

1.3.3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50mg口服,每天2次,或阿替洛尔12.5~25mg口服,每天2次,或比索洛尔2.5~5mg口服,每天1次,或心得安10mg口服,每天3次(注:伴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患者慎用)。

1.3.4 普罗帕酮150~200mg口服,每天3次;或莫雷西嗪150~200mg口服,每天3次。

1.3.5 索他洛尔(施太可)40~120mg口服,每天2次。

文献报道约2.5%患者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服药3天内,当每日剂量>320mg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性增加。

心律失常——过早搏动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心律失常——过早搏动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心律失常——过早搏动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任何一项的异常。

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药物、缺氧、情绪激动、吸烟和酗酒等,也可见于正常人。

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或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或室性)、扑动和颤动(房性或室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内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预激综合征等。

过早搏动过早搏动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与当时基本心律中其他搏动相比,在时间上过早发生,故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亦称期前(期外)收缩。

根据在其起源部位之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结性早搏等。

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特点),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心悸”、“怔忡”、“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及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者,更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其出现可无明显的诱因,但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因素可引起发作,洋地黄、锑剂、肾上腺素类等药物的毒性作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亦可诱发。

如系器质性心脏病,则常见于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上述病因导致心脏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的自律性增强,环行折返,局灶性折返,异位起搏点周围有“单向保护性阻滞”以及后电位和振荡电位等,均可导致提前发出异位激动而引起早搏。

二、中医本病的发生,常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损、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痰湿阻滞、水饮内停、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日:“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摆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日怔忡;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十五)房性心律失常

(十五)房性心律失常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三讲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就是一位节律点起源于心房的心律失常。

常见房性心律失常有房性早搏、房速、房颤、房扑等。

但这一节主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房性早搏与各种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房颤、房扑分出另一节介绍。

下面首先讲房性早搏。

1、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概念:房性早搏是指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波与窦性P波不同,P`-R大于0.12s,QRS为室上性,偶见宽大畸形(差传),代偿间歇不完全(配对时间+代偿间歇<2P-P)。

房早的概念是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但时有的房早未下传,P`波后面没有QRS。

所以考试时记住:提前出现的P`波是诊断房性早搏的关键鉴别要点。

这点很重要!图2-55房性早搏1本图可见2个提前的P`-QRS-T波群,前一个QRS与窦性下传的基本一致,QRS时限、形态都正常,习惯称为室上性的QRS。

后一个房早下传产生的QRS则宽大畸形,我们称它为室内差异传导。

这幅图的诊断:1、窦性心律。

2、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房性早搏象这样的图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提一下就可以了!通过此图还要求大家理解:如何确认房早的P`波,只有确认了房性早搏的P`波,才能与交界早的鉴别,房性早搏伴差传也才能与室性早搏鉴别。

其次是要理解什么是代偿完全及不完全的产生机理。

如何找出提前出现的P`波?这是诊断房性早搏的关键。

象这份图前一个房早容易看,后一个落在T波顶峰稍前,使T波出现顶切迹畸形,就要注意分析了。

个别落在T波正顶部就更难确认。

这样就看可能埋有P波的T波电压、形态来分析,必要时要结合代偿间歇一起来分析。

图2-56房性早搏2这份图房性早搏的P`波正好落在T波顶峰上,由于正向P与正向T叠加,是T波增高。

这个房早的代偿间歇也是不完全的。

注意,在肢导联还要有个连发的房早P`波别漏诊啊!为什么说图2-55第二个房早起点落在T波顶峰之前?怎么定?图2-57房性早搏3这是图2-55第二个房性早搏部分。

早搏(期前收缩)心电图病例分享

早搏(期前收缩)心电图病例分享
➢ QRS形态一致 ➢ 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早未下传及房早伴差异传导
➢提前P波后无QRS-T,称房早未下传
➢提前P波下传伴QRS增宽,称房 早伴室内差异传导
插入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激动发源于房-结区或结-希区 ➢ 有提前的QRS波和逆行型P,P可在QRS之前,P-R<
0.12;也可在QRS之后,R-P <0.20秒,QRS形态与窦 性者基本相同,有时P埋在QRS内。 ➢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第三看V1-6:QRS波均向上则室早大多起源 于后基底部;均向下则起源于心脏间隔的心尖 部
定位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比较复杂,心内标测 才是最准确的!
肢导及胸导的导联轴
V1右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左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V1-6QRS均向上—来自基底部(靠后)
V1右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左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V1-6QRS均向上—来自基底部
V1左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右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早搏的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空跳、咳嗽、等等不适
与患者沟通时,一定告诉患者:早搏不是漏搏, 只是心跳提前了,而且提前的这一跳在脉搏上
是触不到的,所以表现为脉间歇。
早搏的病因
1.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跳动,但是许多的早搏并非 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 大量地饮酒、喝浓茶、咖啡,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
V1左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右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V1左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右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V1右束支阻滞图形—来自左室 II\III\avF向上—来自流出道 V1-6QRS均向上—来自基底部(靠后)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期前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是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点提早发生激动,过早的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一次除极。

这个异位兴奋点可以在窦房结、窦房交界区、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的希氏-浦肯野氏系统。

因此,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窦性、窦房交界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约占总数的60%-70%,其次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最少见[1]。

早搏是异位心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可以由一个异位节律点发出,可以为折返性,也可能来自不同的节律点,有时经久不发,有时则频繁地一再出现。

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有限的一段时间,因此,当一次心电图描记未能发现早搏时,不能排除在其他时间曾有早搏。

自从临床上广泛使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24小时心电图后,可以证实几乎90%左右的正常年龄组受检者均可见到偶发性早搏,且年长者较年轻人多见,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疾患者多于正常人[2]。

有时同一个人的早搏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即使发生在心室,也可来自不同心室或同一心室的不同部位,这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若有时每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跟随以一个早搏则分别称为“二联心律”及“三联心律”。

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任何人一生中都难免发生。

在各种心律失常中,早搏的相对发生率占12.3%-27.2%,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43.6%-69.4%)而居第二位[3]。

早搏使心室充盈不全,心脏每搏量减少,可影响某些重要器官(如心、脑等)的血液供应。

例如,房早可使冠脉血流量平均下降5%;室早可使之下降12%;频发性早搏可使之减少25%,这时心电图上可显示T波倒置及心肌缺血的其他征象[4]。

早搏心电图的诊断不难,但早搏伴发的一些复杂心电现象如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有时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临床心电工作者全面分析,对其做出较准确的鉴别诊断,为了更好地估计早搏的临床意义、预后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早搏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以临床上最常见的室性早搏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归纳如下:室性早搏可分为左室型与右室型早搏;左束支与右束支型早搏;多源性与多型性早搏;单纯性室早与复杂性室早(单纯性室早伴复杂心律失常)等。

早搏课件

早搏课件

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PP’)
交界性早搏的联律间期
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
• 代偿间期:由于异位搏动提前出现替代了一个正常的窦性搏
动,而在异位搏动之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 为长的间歇。
• 代偿间歇:指早搏的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期之和。
联律间期
代偿间期
联律
• 在频发早搏中,早搏与主导节律可以成对或成组地发生,连续3次或以上。 • 早搏二联律:指早搏与主导心搏交替出现。 • 早搏三联律:假三联律指每两个主导心搏后出现一个早搏。 真三联律指每一个主导心搏后出现两个早搏。 插入性早搏:指插入在两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早搏。
0.20s
0.20s
0.36s
0.20s
0.20s
频发房性早搏未下传
心室内差异传导 定义:指室上性激动通过处于相对不应期的心室传导组织 时,由于受到相对干扰,而使QRS波形发生畸形的 现象。
房室交界性早搏
概念:当提前的异位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时,即称为交界 性早搏。 其主要特点是双向传导,按其房室兴奋程序的先后,产 生逆行P’波和QRS波群之间各种不同的时间关系。 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性;
单源性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双源性室性早搏)
多形性室性早搏
II
V1
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
概念: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提前发生的激动。
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0.12s; P’波后QRS波群呈室上性; 代偿间歇不完全
II P’ V1
房性早搏的特殊形式
部分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可以延长。 提前的异位P’波后无QRS—T波,则为未下传的房期早搏。 有时P’波下传,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称房性早搏伴室 内差异传导。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一、正常心电图的分析1. P波(1)形态: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形态呈圆钝型,可伴有轻微切迹,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时限(宽度):P波时限不超过0.11s,双峰型者两峰间距<0.04s。

(3)振幅(电压):不超过0.25mV,小于同导联R波的1/2,V1<0.2mV。

(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0.04mm•s。

2.PR间期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3.QRS波群(1)时限:<0.11s。

(2)形态:QRS波群主波通常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V1、V2导联向下。

Q波无切迹,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以R波为主的导联时限<0.04s。

(3)R波振幅:工导联不超过1.5mV,aVL导联不超过1.2mV,aVF导联不超过2.0mV,aVR导联不超过0.5mV,V1导联不超过1. 0mV,V5,或V6导联不超过2.5mV(女性不超过2.0MmV),Rv5十Sv1不超过4.0mv(女性不超过3.5mV)。

胸前导联R/S比例逐渐增高。

3个标准肢体导联或3个加压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峰值不得同时低于0.5mv。

4.ST段 ST段应与等电位线平行一致,但允许轻度抬高或降低,抬高一般不超过0.1mV,下降不超过0.05mV。

5.T波圆钝型、无切迹,一般无明显的起始点(上升支缓慢),Ⅰ、Ⅱ、aVF、V5、V6导联必须直立,aVR 导联倒置,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6.U波应与其T波方向一致。

振幅不超过同导联T波振幅的25%,最高不应超过2.0mV。

7.QT间期 0.32~0.40s,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较慢时可以相对延长(不长于0.44s),心率较快时可以相对缩短(不短于0.30s)。

为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可用校正QT间期(QTc),其公式为:QTc=QT/RR(单位为s),或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k•,k为常数(男性0.37,女性0.39)。

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的区别及治疗等

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的区别及治疗等

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的区别及治疗等作者:罗发瑞等来源:《老友》2011年第08期《老友》专家门诊:我老伴多年来常感到心窝处扑扑直跳,左胸前区还有针扎样痛和跳跃痛,并伴有胸闷,经心电图检查为“偶发房性早搏”和“偶发室性早搏”。

请问:这两种“早搏”有何区别?是否危及生命?应如何治疗?新余市·胡XX胡XX同志:兹就来信所咨询的问题分别答复如下:1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如何区别?一般而言,心脏早搏有3种类型,即房性、房室交界性(即结性)和室性。

临床医师只能诊断早搏,但一般不可能区分是房性或室性早搏,二者的区分只有依靠心电图。

心电图上的鉴别主要有如下几点:①房性早搏的QRS波前有异形P波,而室性早搏QRS波前是没有P波的;②房性早搏引发的ORS波与其前面的窦性心律的QRS波形态是基本相同一致的(合并有差异传导者除外),而室性早搏引起的QRS波则多是畸形宽大的;③房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期是不完全的,而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期是完全的。

2早搏是否会危及生命?这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估:①早搏是器质性(即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抑或是功能性的(即无心脏病等)。

前者当然要视原有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评估其危险性,而后者(功能性早搏)则一般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②房性早搏一般对生命的威胁不大,最多不过发展为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还是可治疗并控制病情的。

而室性早搏(尤其是非功能性的),则应予以重视,特别是一些发生在心电易损期(即RonT波段)的以及连续频发构成室性心功过速者,对生命有一定的威胁性。

3偶发性早搏是怎么回事?根据早搏发生的程度,心电图常将早搏分为偶发性早搏和频发性早搏。

偶发性早搏乃指心脏偶然发生1~2次早搏,这是比较常见的,紧张、激动、烟酒等因素均可诱发,不一定都是病态。

频发性早搏则多指一分钟内发生5~6次以上,甚或多到呈二联律或三联律,以及连发呈短阵心动过速。

此种情况如果又属频发室性早搏,则应高度重视,予以治疗,密切监测,防止发生意外。

早搏的治疗PPT课件

早搏的治疗PPT课件

(2)稳心颗粒----中国第一个批准专门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是功能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
电生理研究证实,有调节Na+、K+、Ca2+等离子通道的作 用.
用法用量: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疗程4周,长期服 用未见副作用.
a
42
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治疗
(3) 可短时应用心律平、美西律、莫雷西嗪;切记- -不可长期服用!! 不宜选用奎尼丁、索他洛尔、胺碘酮等。
a
38
室性早博的治疗
▪ 治疗原则及方法
▪ 首先要对病人室早的类型、症状及原有心脏 病变作全面了解;
▪ 然后确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及治疗终点。
a
39
室性早搏治疗原则
1、有症状(伴血液动力学影响)还是无症状 心律失常?
2、有无严重基础心脏病?
3、心律失常是否可能再发,或是由短暂(或非复发)
的促进因素引起?
▪ 早搏的种类 一般而言,除了发源于窦房结的窦性 早搏属于正常且较少见外,其他常见的按部位的不 同而分为三种:①房性早搏;②交界性早搏;③室 性早搏。
a
2
发生率
※ 心律失常前三位:(1)室早;(2)房颤;(3)房早。
※ 室性早搏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 近 年有增多的趋势。
※ 据动态心电图观测:在无症状的正常人中, 8—12小时的连续观测有14~44%,24小时连续观测 有50%,48小时连续观测有73%出现室早。
ppt设计文案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
室性早搏
的判断及治疗
ICU 戴文珍
a
1
定义
▪ 早搏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
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早 搏是指心脏某一部位较基本心律提前发出冲动,而 提早引起心脏的一部或全部除极,从而发生了心脏 提前搏动,故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

早搏 病情说明指导书

早搏 病情说明指导书

早搏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早搏概述早搏,又称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

早搏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

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的健康人群均可出现早搏。

早搏可偶发或频发,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失重感、心跳停搏感等。

原有心脏病患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力衰竭。

甚至有发生猝死的风险。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过早搏动、期前收缩。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

主要病因:早搏可能与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或外界因素刺激等有关。

检查项目: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测定、电解质检测、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检查、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早搏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正常人也常出现。

但若出现心悸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及时就医咨询。

临床分类:临床上对早搏的分类方式比较多。

1、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分类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根据异位起搏点的所在位置,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1)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

(2)交界性早搏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

(3)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2、据发作的频率分类根据早搏发作的频率可以将其分为偶发早搏和频发早搏。

(1)偶发早搏是指在多个心跳周期中偶尔出现一次早搏,尚未达到频发早搏的诊断标准。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与鉴别2讲课文档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与鉴别2讲课文档
(三)心电图诊断 诊断依据:①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②额面QRS电轴正常或左偏。
第12页,共25页。
右束支型早搏
第13页,共25页。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4. 左束支型早搏
(一)心电图特征 室性早搏呈右束支阻滞图形:①V1呈rsRˊ型;②I、aVL、V5、V6的S波宽钝;③额面 QRS电轴正常;④室性早搏时间≤120ms(激动起自左束支主干近端)或>120ms(激动起自左束支远 段),左、右束支除极时间差别大于40ms。
(二)发生机制 右束支发出的早搏激动,具有双向传导性能:一方面循右束支下传,最先引起右束支及右室除极,起始
QRS向量向右向前;另一方面逆行上传至希氏束再沿左束支下传引起左室除极,因左束支除极较晚,最大 QRS向量指向后方,整个QRS环投影在V1、V2导联负侧形成以S波为主的rS及QS型,QRS环全部 投影在V5、V6导联轴正侧,形成单向宽大R波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下。 (二)发生机制
发自左室前壁的早搏,引起心室除极的最大向量由前指向后方,投影在V1~V5导联轴 负侧,形成S波为主的QRS波群。若激动起源于心室前上部,产生的最大QRS向量指向下方,投影在II、 III、aVF导联轴负侧,出现以S波为主的QRS波群。 (三)心电图诊断
依据V1~V5导联室性早搏主波向下这一条即可作出诊断。
室性早搏
不一定,继发性室 早可相对较长 无pˊ
在QRS后, 不一定短 多数完全 不定--短--完全
多呈单相或双相的 qR或R波 ≥120~140ms 小(除外多源) 两个早搏均宽大畸 形 可有(多发于舒张 晚期室早)
第23页,共25页。
第24页,共25页。
成对APC-RBBB
第25页,共25页。

早搏PPT课件

早搏PPT课件

诊断:
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 分级法 是急性心 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复杂程度分级最常用 的参考系统。
LOWN氏分级
0 级 无室性期前收缩 Ⅰ 级 偶尔单个出现(<1次/分 或 ≦30次/h) Ⅱ 级 频发期前收缩(>1次/分 或 >30次/h) Ⅲ 级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Ⅳ 级 A . 反复、多发、成对 B . 室性阵发 Ⅴ 级 R on T(T波峰前30ms为心室易颤期)
位。
传导环路:首尾相连的两条传导途径组成;
单向阻滞:冲动在一条传导途径中前向阻滞,可以逆 向传导;
缓慢传导:冲动在传导环路中某部分缓慢传导,使其 到达环路已经激动过的部位时,该部位已经脱离不应 期。
折返是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机理。形成折返激动 的条件是:
① 心脏的两个或多个部位的电生理的不均一性(即传导性或不 应性的差异),这些部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潜在的闭合环;
代偿间期:指提前早搏与其前、后一次基本心 律的间期,有完全或不完全性。
早搏类型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分窦性早搏、窦房交接性、 房室交接性、室性、房室旁道性早搏,以房性、 室性早搏最多见。
根据早搏起搏点:分单源、双源、多源性早搏。 根据早搏产生机制:分折返型、自律性增高、并
行心律和触发活动型。 根据早搏提早程度:分收缩早期、中期、晚期及
律间期(配对间期、配对时间)。
插入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指发生在两个相邻的窦性搏动之 间的期前收缩,此时的期前收缩无代偿间歇。
房早伴差传与室性早搏鉴别
房早伴差传:房性早搏下传心室时,若遇及左、 右束支及其分支之间的传导时间互差 25ms,QRS波群表现为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图 形或伴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阻滞图形。P’-QRST波群,代偿多不完全。

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3、室性早搏后的间歇比房性早搏的长
这是因为室性早搏的单长间歇完全,而房性早搏的不完全。
4、室性早搏可以伴有正性颈静脉搏动
因为室性早搏发生时,心房还正在向心室射血,房室瓣还正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因此这时右心室突然收缩,将会使右心室的血液反流入右心房,再返流到颈静脉,从而发生1次颈静脉搏动。
1、室性早搏的第1心音,较房性早搏强
因为室性早搏发生时,心房还正在向心室射血,房室瓣还正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因此这时突然关闭所产生的心音(第1心音)就自然很响。而房性早搏却不具备这1点。
2、室性早搏可以出现1心音分裂,而房性早搏绝不会出现
因为室性早搏发生时,由于本次激动的起搏顺序不是按正常顺序发生的,因此会造成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左、右房室瓣也就会不同时关闭。(正常激动是从室间隔顶部开始向下传导,几乎同时分传至左右心室,于是左右心室也就几乎同时收缩,左右房室瓣也就几乎同时关闭,所产生的第1心音也就没有分裂)
这样看来,单从听诊就很容易将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的鉴别开来了。其实不然,因为①早搏时的强弱问题和早搏后的间歇长短问题都是模糊概念,无具体判断标准,②室性早搏的第1心音分裂和颈静脉搏动,尽管较有意义,但其发生率却极低.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在正常人群中,室早可因一般的因素而诱发,例如吸烟、喝浓茶、饮酒、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消化不良、血钾过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某些药物等,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原因。在器质性心脏病中,最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等。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有以下几点: (1)提前出现的宽大的QRS波群,QRS波间期大于0.11秒,其前无过早的P波出现。 (2)P波可出现在ST段上或埋在QRS、T波内,R-P时间常在0.12~0.20秒,P波与提前的QRS波无关。 (3)ST段及T波方向常与QRS波方向相反。 (4)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窦性心搏相隔的时间为正常心动周期的2倍)。 (5)有时室早夹在两个连续窦性搏动之间,称为间位性或插入性室性早搏。 (6)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 (7)在同一导联上,可见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 如何判断室早的危险程度? 一般的室性早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不要过分担心。但有时频发的室性早搏,尤其是早波的R波落在前一个搏动的T波上,即RonT,这时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就会危及生命。对于室性早搏,Lown′s将它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美国Lown的分级如下: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Ⅱ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Ⅲ级:多形性室性早搏。 Ⅳa级:成对(成联律)早搏。 Ⅳb级:室性心动过速。 Ⅴ级: R波落在T波上(Ron 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Lown′s分级多数专家认为,该分级仅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健康人中常可检出Ron T 的室性早搏,却无一例促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且Ron T现象可出现在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心电图中,尚未发现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判断室性早搏危险性,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基础心脏病变,如严重的心肌梗塞,严重的缺血,心肌炎或室壁瘤等;(2)心功能状态;(3)电解质是否紊乱。心脏功能状态良好,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早搏一般属于良性的心律失常。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明显受损的病人,如室早≥Ⅲ级,则认为是危险性高,有猝死可能的心律失常。

正确对待老年人早搏

正确对待老年人早搏

正确对待老年人早搏通常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细胞的核也随着色素沉着而增多,部分病人在心肌内可有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或脂肪浸润变性,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早搏。

但是,老年人的早搏不一定都是由于这些心肌退行性变化而引起的,有的老年人因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差,引起消化功能不良,造成便秘或腹腔内胀气,也可导致早搏。

有的因吸烟、酗酒、喝浓茶或咖啡、情绪激动、长期失眠等情况,也可以出现一过性早搏。

此外,老年人因患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继发感染、冠心病、心肌缺氧、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炎等疾病时,也可导致频繁的室性早搏,此称为病理性或器质性早搏,应立即治疗,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为了明确早搏的类型、性质、频率、发作规律及有无心肌缺血的表现,最好给病人携带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进行监测,这样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以便及时选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那么,老年人出现早搏该怎么办呢?一、如果为偶发的早搏,每分钟不超过5次,特别是功能性早搏,可不必治疗。

二、如果为频繁发作的房性早搏,大多属于病理性的,应请医生明确早搏的病因,以便考虑进一步治疗。

可选用心律平或莫雷西嗪等药物口服。

如果心跳偏快,血压偏高,可选用异搏定、胺碘酮或倍他乐克等药物口服。

心率偏快、较顽固难治的房性早搏,可选用地高辛与异搏定药物联合口服治疗。

三、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尤其是呈二联律、三联律或多源性者,更要及时治疗,可选用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药物口服。

顽固难治的室性早搏,也可选用阿普林定(安搏律定)、胺碘酮等药物口服,或慢心律与心律平药物联用。

此外,对老年人早搏的治疗,在选用药物时,要力求剂量偏小和安全有效,并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摄情致,避免激动躁怒,不观看惊险刺激或恐怖的电视电影,不过度劳累,坚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戒烟禁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容易造成肠胀气的食物如红薯、芋头、豆制品等,不喝浓茶和咖啡。

常见心律失常总结

常见心律失常总结

由于心脏冲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病症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失常病因:一、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一)冲动起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律不齐(4)窦性停搏2、异位心律(1)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室性);②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室性);③扑动或颤抖(房性、室性)。

(2)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交界性、室性);②逸搏。

心律(房性、交界性、室性)。

(二)冲动传导异常1、传导阻滞(1)窦房传导阻滞(2)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室内传导阻滞(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二、根据心律失常原因分类(一)生理性因素如运动、情绪冲动、进食、体位变化、睡眠。

吸烟、饮酒或咖啡、冷热刺激等。

(二)病理性因素1、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3、代谢异常:如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

4、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5、毒物或药物中毒:如重金属(铅、汞)中毒、食物中毒,阿霉素中毒等。

6、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

7、麻醉、手术或心导管检查。

8、物理因素:如电击、淹溺、冷冻、中暑等。

机理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即由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的结间通道解到房室结,同时沿心房肌传抵整个心房。

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到达希氏束后传导速度再度加速,冲动沿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使全部心肌冲动一次,完成一个心脏周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心脏冲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以及起源和传导均异常。

一、冲动起源异常冲动起源异常主要与心肌细胞膜局部离子流的改变有关,其表现形式有二,即起搏点(包括正常和异位)自律性增高和触发冲动。

室性早搏(2024)

室性早搏(2024)
4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另一些患 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依据
室性早搏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上,室性早搏表现为提前出现 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此外,24小时动态心电 图监测对于发现偶发或无症状的室性早搏具有重要价值。
2024/1/28
19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前景
2024/1/28
• 方便性: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动态心电图监 测技术逐渐实现便携化,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 自我监测。
20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前景
2024/1/28
成本较高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需要使用专业设 备,费用相对较高。
数据解读难度
大量连续的心电数据需要专业医生进 行解读和分析,对数据解读能力要求 较高。
室性早搏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室性早搏基本概念与分类 • 室性早搏发生机制探讨 • 危险因素评估与预测模型建立 • 诊断方法比较与选择策略制定 • 治疗方案制定及效果评估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室性早搏基本概念与分类
搏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等,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03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
一、概述 (一)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亦叫 “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是指在 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心脏某一起 搏点比基本心律提前发出激动,过早的 引起了心脏某一部分或全部发生除极。
基本心电图特征是:较基本心律提前 出现的QRS-T波或P’(P)-QRS-T波, 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代偿间期。
(一)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 时限通常>0.12s,其前无相关P波。 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3、代偿间歇大多是完全性。 4、ST-T呈继发性改变。
(二)室早中的特殊问题 1、间位性室早(插入性室早):指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插入一 个窦性周期之中,而其后无代偿间期。 插入性室早之后的窦性P-R间期可正 常或延长。这是因为室早隐匿性逆传 房室结引起房室结部分除极所致。
交界性早搏
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叫 交界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QRS-T波,形态与窦 性基本相同,或伴有频率依赖性差传 而与窦性下传者不同。
2、QRS波群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 出现在QRS波群之前者P’-R小于 0.12s,出现在QRS波群之后者R-P 小于0.20s。 3、早搏后多见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三)联律期间亦称“配对间期”、 “配对时间”或“偶联间期”,指早 搏与其前主导心搏的时距。当联律间 期的变动范围不超过0.08s时,即可 称为联律间期恒定。
联律间期受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 心肌的不应期,由于在不应期内早搏 的兴奋是不会侵入心肌的,所以联律 间期必然长于心肌的不应期。另一个 因素是基础心律的心动周期,联律间 期不会超过窦性心动周期。
(四)代偿间期亦称“早搏后间期”或 “回转间期”。从提前的激动后直至基 本心律的心博间的一段较长的间期,从 表面上看似乎是对较短联律间期的代偿, 故称为代偿间期,是代偿间歇的一部分。 (五)代偿间歇是指早搏的联律间期与 代偿间期之和,也即中间夹有早搏的两 个基本心搏的时距。

心电图解读第4讲各种早搏心电图

心电图解读第4讲各种早搏心电图

・讲座・心 电 图 解 读第4讲 各种早搏心电图贾 忠 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中图分类号:R541.7;R540.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89(2004)07-0016-031 定义早搏也称为期前收缩,是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的基础上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点提早发出激动,过早地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一次除极。

这个兴奋点可以在心房、房室连接区、心室的希氏-浦肯野系统,甚至就在窦房结。

因此,可分别称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或窦性早搏,其中以室性为最常见,房性次之。

2 早搏的分类早搏可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性(包括窦房交界处性)、房性、交界性及室性4大类。

其中室性早搏是最多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房性和交界性次之,窦性早搏极为罕见。

早搏按发生频率又分为偶发性和频发性的早搏。

目前一般将每小时<30次称为偶发早搏,每小时≥30次的早搏称为频发早搏。

早搏依据形态是否一致分为单形的和多形的早搏,依据发生部位分为单源的和多源的早搏,多源的早搏是指早搏的形态和配对间期均不同。

两个早搏连续出现称为成对的早搏,3~5次早搏连续出现称为成串的或连发的早搏。

一般将>3次连续出现的早搏称为心动过速,但目前有将>6次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才称为室性心动过速的趋势。

3 早搏的心电图表现简而言之,早搏的心电图特点是P 波或QRS 波提前出现,不同来源的早搏有各自的心电图特点。

3.1 不同起源早搏的心电图特点3.1.1 房性早搏 ①P 波提前出现,其后可有或无QRS 波;②PR 间期长于120ms ;③P 波形态大多与窦性P 波不同,可根据其形态分析房早的起源点;④P 波后的QRS 波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图1)。

3.1.2 房室交界区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P 波与QRS 波分别为交界区早搏向上及向下传导引起,故P 波与QRS 波之间无传导与被传导的关系,P 波可在QRS 波之前、之后或埋藏在QRS 波之中;②交界区性早搏向心房或心室均可发生隐匿性传导;③P 波为逆行性,即Ⅱ、Ⅲ、aVF 导联P 波倒置,PR 间期<120ms ;④QRS 波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