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农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与农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长期以来,苏轼是以一代文豪的面目出现的,但实际上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擘,而且是一位卓有政绩的治世能臣。他曾前后两次任职山东,一次是在熙宁七年(1074),一次是在元丰八年(1085)。在任期间,他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非常关注,不仅亲自组织并参与当地农业抗旱救灾活动,促进了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而且多次上书为民请命,因法利民,造福百姓。作为一位诗人,他还以独特的创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体恤,为当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些政绩与诗篇都源自他思想中浓厚的济世情怀和民本意识。这种情怀、意识和灾害治理的种种举措,对于今天的“三农”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浓厚的民本意识

苏轼同情农民,关心农事,与他浓厚的民本意识和儒家情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成为他立身为官的基本行为准则,成为他政治哲学思想的底色。

首先,在人生经历上苏轼深得儒家思想沾溉。巴蜀学人“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苏轼少即治经传于家学。后读《汉书》深为范滂事迹所激励,遂“奋厉有当世志”。青少年时期的苏轼,熟读经史,接受了经世济民的思想。又受宋人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的影响,故能在仕宦生涯中,以民为重、以“仁”为念。

嘉祐二年,苏轼应试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由儒家仁厚之心推及刑赏忠厚之义,颇有孟轲之风。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科试进策,陈述了自己的改革措施,在北宋政治改革的风口浪尖上,苏轼走上了政治舞台。他曾在制策《安万民》中提出多项利民方略,在《既醉备五福论》中,又主张追慕前贤的“至诚”态度,“视民如视其身,待其至愚者好其至贤者。”青年时期形成的儒学思想框架,奠定了他一生为政、立身、行事的基准。熙宁年间,苏轼外放,此后经历了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在黄州和以后在岭海,苏轼信仰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思想。贬谪黄州,苏轼曾一度在思想上陷入困境,借助佛老涤荡内心,但他并未放弃儒家思想。谪居期间“闲废无所用心,专治经书。”苏轼潜心治经,始作“三传”。晚年南迁,岭海时期的苏轼更是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达到全新的人

格境界,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儒家思想的支撑。

苏轼在朝则以道事君,在外则以民为本,为官一处造福一方。守凤翔时,苏轼实地考察木筏河运之害,并上书求修河运衙规,以官榷与民,纾减其害。熙宁四年又上《谏买浙灯状》反对宫中减价收购浙灯。熙宁六年在杭,发动群众开河、疏浚西湖、修建苏堤,整治六井,赈济灾民。七年在密州率民抵制蝗灾,蓄粮以收弃儿;十年在徐州筑堤抗洪;在黄州,上书太守革除溺婴恶俗;元祐五年在杭,组织医治疫病,筹建安乐坊;在惠州,义收骸骨,修建新桥,建医院,发明秧马,引水入城。在岭海也不忘推广普及中原文化。这些都体现了儒者情怀。苏轼毕生入世,在其仕宦的每个阶段,儒家思想和民本意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学术上苏轼也深受儒学影响。苏轼秉承家学,长于经史,少即“独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治史以史论为主,议论精到,观点独特。治经授命于父,作《东坡易传》。苏轼曾言:“臣之学也,以适用为本,而耻空言。”他表示论史主要是着眼于观历代风俗之变,考盛衰之迹,进而论古以讽今。治经也是为“颇正古今之误,粗有益于世”。他称赞俞括的议论“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用”。还对陆贽非常推崇。在《东坡易传》以及《韩愈论》、《扬

雄论》中,苏轼集中批判了先前的人性论,提出了以情为本的人性论。在政治哲学上,继承了正统儒家“仁”的思想,强调民本。苏轼还批评汉唐儒学为“简而易知,近而易行”的“一代之法”,转而追求“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远流长”万世法。在仁义德法论上,苏轼以情释礼,阐述了礼的社会性,自成一体。苏轼儒学秉持“推阐理势”的理路,以经、史为二切入点,从治史入、从治经出。跳过汉唐儒学直追原儒,寻绎构建现实政治原则的思想资源。苏轼儒学,顺应了政治变革的趋势,对于儒学的复兴和宋学的建构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组织并参与抗旱救灾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推行新法。因为反对新法受到变法派压制,苏轼要求调离京师,于熙宁四年,出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39岁的苏轼被调往山东。赴任途中,苏轼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高唱“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表达了自己经世济世的一面,同时也留下了“袖手何妨闲处看”“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词句,流露出一种对新法和当地农业生产的担忧。是年11月苏轼到达密州任上。作为密州的行政长官,一到任便面临着灾情的严峻考验。

这一时期,正是宋代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宋代时

期自然灾害链现象十分常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旱灾与蝗灾之间的关系。旱灾极易引发蝗灾,大旱之年的温度和温度条件给蝗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关于蝗灾旱灾,《宋史》记载:“熙宁元年,秀州蝗。五年,河北大蝗。六年四月,河北诸路蝗。是岁,江宁府飞蝗自江北来。七年夏,开封府界及河北路蝗。七月,咸平县鸲鹆食蝗。八年八月,淮西蝗,陈、颍州蔽野。九年夏,开封府畿、京东、河北、陕西蝗。”又载:“熙宁二年三月,旱甚。三年,诸路旱。六月,畿内旱。八月,卫州旱。五年五月,北京自春至夏不雨。七年,自春及夏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淮南诸路久旱。九月,诸路复旱。”从史籍中不难看出,熙宁时期,河北、京东诸路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旱灾和蝗灾又形成了常见的自然灾害链,导致北方诸路“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遂。灾患之来,莫知或御”。密州所在的京东东路(下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治所在诸城),更是蝗旱的重灾区,农业生产悉遭重创。

驱除蝗虫是农业生产的大事,也是地方官的职责。苏轼到任的第一项重任就是抗击蝗虫灾害。两个月前苏轼在杭州时,亲自到下属的各个属县组织捕捉蝗虫,

见蝗灾声势浩大,“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就已经意识到北方诸路蝗灾的严重。苏轼在诗中写道:“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灾情来势汹汹,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消灭的。所以当他接到调任山东的诏令时,心中充满了担忧。到达密州境内后,苏轼看到赤地千里,蝗虫遍地,当地农民“以蒿蔓裹蝗虫”沿路掩埋,“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的蝗虫数目“闻于官者几三万斛”。不仅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危害,农民生活流离饥馑,就连苏轼自己也在《后杞菊赋》中自嘲道:“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堂堂太守也落魄到了寻找杞菊野菜充饥的地步,可见当时灾情的严重。

苏轼对灾情非常重视,他组织农民用火烧土埋的方法清除蝗虫的幼虫,“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并用奖励粮食的方式来鼓励大家捕蝗,使民众“得米济饥还小仆”。苏轼还分析了蝗灾产生的原因,认为“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他还深入基层走访,从老农那里发现了“从来蝗旱必相资”的道理。苏轼还身体力行,亲自捕蝗,以至于累得筋疲力尽,他写道:“我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