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农事

合集下载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

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

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气势恢弘。

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

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

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现,写得雄浑豪放,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苏轼的诗词代表作

苏轼的诗词代表作

苏轼的诗词代表作苏轼的诗词代表作苏轼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集大成者,诗词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苏轼的诗词代表作,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吧!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

这两句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

“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

《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苏轼的这种思想,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

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简析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简析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简析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分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气势恢弘。

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表达。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

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

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现,写得雄浑豪放,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这类词还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握诠》(落日绣帘卷)等。

(二)直抒胸臆,自由豪放豪情奔放。

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抒写了作者出猎的豪兴和报国的热情,充满豪迈发奋之气,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志向,具有一种英雄气慨。

上片开篇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非凡,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场面,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重视“三农”的楷模――苏轼-最新文档资料

重视“三农”的楷模――苏轼-最新文档资料

重视“三农”的楷模――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和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官员,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重视“三农”问题。

他曾多次出任州刺史,受到劳动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苏轼在历任地方官吏时,比较关心人民痛苦,在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苏轼每调离一地,总有许多的州民百姓拦路痛哭,舍不得他离开,是有一定原因的。

苏轼的《浣溪沙》共五首,是写祭神谢雨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关怀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羡慕。

《浣溪沙》第一首写词人参加谢雨祀神仪式所见到的情况。

照日深红暧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词人一大早便参加农民们的谢雨仪式去了,一面走路一面观看景色:“照日深红暧见鱼。

”红日东升,水面变暧,池塘里的鱼儿,慢慢上浮,在水中清晰可见。

“连村绿暗晚藏乌”,树木葱茏,就是晚上借宿的乌鸦藏在里面恐怕也看不出来。

“黄童白叟聚睢盱,”那聚集在一起的庄稼人,都是那样欢快朴实。

最引起词人兴趣的还是那些小伙子和十几岁的娃娃们。

他们一见大官来了,便闪电般地躲藏起来;但见到这位太守和蔼可亲,便又迅速地围拢来,所以苏轼幽默地写道:“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有的还兴奋地往家里跑,“归来说与采桑姑”。

这首词的感情亲切、朴实,而描写又是何等的生动传神!既反映了农村青年和娃娃们的老实、腼腆、怕官的神情心理,又反映了他们的天真、好奇、活泼、热情的性格特征,是极其传神之笔。

第二首: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旋抹红妆看使君”,女孩们急急忙忙地打扮一番,然后才走出去,她们要去看与民共同抗旱的好太守,她们三个一伙,五个一帮,站在篱笆门前;“相排踏破茜罗裙”,你拥我,我挤你,把鲜红的罗裙都踏脏了,踩破了!把农村女孩子们观看太守的神态,写得再生动也没有了。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

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①徐州——一作徐门。

②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是指石潭的水与泗水相通,水的涨落清浊常常是一致的。

③乌——即乌鸦。

④睢盱(suīxū)——犹言聚观、喜悦之貌。

⑤麋(mí)鹿——鹿科动物,也称犴(hān)。

古人因为它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名曰“四不象”。

⑥猱(náo)——猿类,身轻捷善攀。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鉴赏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

这是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

首句写到潭鱼。

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

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

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

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

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归隐词探究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归隐词探究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归隐词探究俞兆良【摘要】从现存的苏轼词来看,苏轼想要归隐的愿望很早的时候就流露于其作品中,并且在不同时期都有所涉及.苏轼想要归隐的愿望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虽然苏轼终究没有彻底地归隐,但是其在从政期间不间断地享受着的归隐状态,却已经让他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满足.【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5)001【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苏轼;归隐词;隐居【作者】俞兆良【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出仕”被解释为“出任官职”,“归隐”被解释为“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

[1]出仕与归隐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面对的矛盾抉择,而苏轼却能做到进退自如。

李泽厚在其《美的历程》中评价:“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2]164本文从苏轼的归隐词探究其归隐的状态。

现存完整的334首苏轼词中归隐词有26首,占其词作的十二分之一,因此其归隐词绝对不可小觑。

在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写下了其人生中第一首归隐词——《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3]15其后,苏轼又陆续写了许多首词表达其对于归隐的渴望,如:“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州。

”(《水调歌头·安石在海东》)[3]211“何时收拾耦耕身?”(《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3]237而在有些作品中,苏轼甚至都选好了自己的归隐地。

归隐于阳羡的作品,如:“买田阳羡吾将老。

从来只为溪山好。

”(《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3]527归隐于西州的作品,如:“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南歌子·古岸开青葑》)归隐于黄州的作品,如:“居士。

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3]586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苏轼《眉山远景楼记》原文及译文

苏轼《眉山远景楼记》原文及译文

苏轼《眉山远景楼记》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眉山远景楼记》原文及译文苏轼《眉山远景楼记》原文及译文原文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

农耕古诗词苏轼

农耕古诗词苏轼

农耕古诗词苏轼1、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苏轼五首《浣溪沙》写尽了农耕景象,美到极致,值得你好好品读宋代:苏轼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2、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苏轼五首《浣溪沙》写尽了农耕景象,美到极致,值得你好好品读宋代:苏轼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这首诗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门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祭祀神灵的欢乐情景。

上片主要是描写农村中的姑娘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

“旋抹红妆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红妆赶去观看路过的使君。

下片转而主要描写祭祀的情景。

“老幼扶携收麦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

3、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五首《浣溪沙》写尽了农耕景象,美到极致,值得你好好品读宋代: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

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

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摘要:
一、概述译文背景及意义
二、译文详细解析
1.原文逐句翻译
2.注释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子
三、总结全文寓意
正文:
【提纲】
一、概述译文背景及意义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是北宋文豪苏东坡创作的一篇农事诗,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绘,展现了古人珍惜土地、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以良农的视角,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尊重。

译文和注释有助于今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精神。

二、译文详细解析
1.原文逐句翻译
(1)良农不以种伤地,惜地力者获秋成。

优秀农民不会因为播种而伤害土地,珍惜土地的人才能获得丰收。

(2)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农事无闲日。

春天耕地、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季农事没有闲暇的时候。

(3)力耕不息,食泽益肥。

勤劳耕作不懈,使土地更加肥沃。

(4)耕夫碌碌,乃为稼穑之资。

辛勤劳作的农民,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2.注释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子
(1)“良农”:优秀的农民。

(2)“种伤地”:播种时伤害土地。

(3)“秋成”:丰收。

(4)“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农事,泛指农业生产。

(5)“食泽益肥”:土地因为耕作而变得更加肥沃。

(6)“稼穑”:农业劳动,包括播种和收获。

三、总结全文寓意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古人珍惜土地、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我们仍需弘扬这种精神,提倡珍惜资源、努力奋斗,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苏轼的诗歌赏析5篇_苏轼代表作鉴赏

苏轼的诗歌赏析5篇_苏轼代表作鉴赏

苏轼的诗歌赏析5篇_苏轼代表作鉴赏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

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

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轼的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赤壁赋朝代:宋朝|作者: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

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

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作者:韩梅孙旭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韩梅,孙旭(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宋代是农事诗发展的高峰期,达到其艺术内涵的顶峰。

宋代农事诗不仅艺术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农具农技等农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实地再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这一时期农事诗所独有的时代特征使农事诗这一古老的诗歌题材折射出崭新的文化内涵,昭示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民族心理。

关键词:宋代;农事诗;民族心理;多重阐释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2 )05-0122-04农事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滥觞可寻绎至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直至宋代,农事诗创作达到了高峰期。

宋代农事诗的内容不仅涉及我国传统农事劳作中的耕耘管理、水利灌溉、农业器具、蚕桑果蔬、畜牧渔业等各个方面,对古代乡风民俗、农民生活、赋税徭役以及农民的反抗斗争等方面也有描述。

这些足以补史之缺的真实记录,再现了宋代农民的生存境况、生存心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时代特色。

“诗歌即使不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也必然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理想达成深沉的内在的默契,文学的发展毕竟可以归结为文化发展的一方面。

”这种异于前代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所促成的稳定性结构,源自一定的民族心理。

一、重农思想古代的中国是以农耕为主的传统国家,统治者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事劳作在中国社会历史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历朝历代特别是唐宋以后各封建朝廷、各级官吏以及许多农学家,常采用这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劝农耕桑。

劝农诗、耕织图诗、农具诗、御制农诗等在古代农业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对宋朝重农的思想意识窥其一斑。

首先,宋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大力开垦土地,推广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东坡文化关于农耕史记史料

东坡文化关于农耕史记史料

东坡文化关于农耕史记史料东坡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耕史记史料则是研究农耕历史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东坡文化与农耕史记史料的关系,揭示东坡文化对于农耕史记史料的影响和贡献。

东坡文化以宋代文学家苏轼(字东坡)为代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涉猎历史、政治、农耕等多个领域。

苏轼对于农耕史的关注和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史料和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农耕史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耕史记史料是研究农耕历史的重要依据,包括了关于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栽培、农田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史料记录了农耕社会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与变迁。

苏轼作为一位关注农耕的文化名人,他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都对农耕有着深入的触动。

他在《东坡志林》中记录了很多与农耕相关的事物,如土地利用、农业技术、农事管理等,这些都为研究农耕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苏轼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农耕的描写和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美好与壮丽。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形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而其中对于水稻的描写更是表达了他对农耕文明的敬仰和推崇。

苏轼还在《赤壁赋》中描述了农耕民族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依赖。

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农耕文明的辉煌,也为研究农耕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除了文学作品,苏轼还在日常生活中对农耕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他曾担任过官职,负责农田管理和农业政策的制定。

他在《东坡志林》中对于农业技术和农事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包括土地利用、灌溉技术、肥料施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史料不仅为农耕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后世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坡文化对于农耕史记史料的影响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轼作为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和著作对于农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苏轼与农事

苏轼与农事

苏轼与农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

长期以来,苏轼是以一代文豪的面目出现的,但实际上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擘,而且是一位卓有政绩的治世能臣。

他曾前后两次任职山东,一次是在熙宁七年(1074),一次是在元丰八年(1085)。

在任期间,他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非常关注,不仅亲自组织并参与当地农业抗旱救灾活动,促进了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而且多次上书为民请命,因法利民,造福百姓。

作为一位诗人,他还以独特的创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体恤,为当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这些政绩与诗篇都源自他思想中浓厚的济世情怀和民本意识。

这种情怀、意识和灾害治理的种种举措,对于今天的“三农”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浓厚的民本意识苏轼同情农民,关心农事,与他浓厚的民本意识和儒家情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成为他立身为官的基本行为准则,成为他政治哲学思想的底色。

首先,在人生经历上苏轼深得儒家思想沾溉。

巴蜀学人“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苏轼少即治经传于家学。

后读《汉书》深为范滂事迹所激励,遂“奋厉有当世志”。

青少年时期的苏轼,熟读经史,接受了经世济民的思想。

又受宋人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的影响,故能在仕宦生涯中,以民为重、以“仁”为念。

嘉祐二年,苏轼应试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由儒家仁厚之心推及刑赏忠厚之义,颇有孟轲之风。

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科试进策,陈述了自己的改革措施,在北宋政治改革的风口浪尖上,苏轼走上了政治舞台。

他曾在制策《安万民》中提出多项利民方略,在《既醉备五福论》中,又主张追慕前贤的“至诚”态度,“视民如视其身,待其至愚者好其至贤者。

”青年时期形成的儒学思想框架,奠定了他一生为政、立身、行事的基准。

熙宁年间,苏轼外放,此后经历了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

东坡问稼典故

东坡问稼典故

东坡问稼典故东坡问稼,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东坡)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了关于稼(农作物)的问题。

这个典故源于苏轼在《答刘模季书》中的一段话:“天下之事,无难于稼穑者。

今者我有一问,公之以闻:一穗麦子,可以种几穗?吾闻农夫每岁秋后,便以一穗麦子种田,取万斗之利。

若逐穗求之,实难极矣。

公以为何如?”这段话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于农业生产中种子的繁殖问题的疑问。

苏轼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农业生产中的种子繁殖原理。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通常会将一部分优良的种子保留下来,用于下一年的播种。

通过种子的不断繁殖,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农作物收成。

然而,苏轼的问题却是针对麦子这种作物的,他想知道一穗麦子可以种出多少穗新的麦子来。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麦子的繁殖能力和种子的利用率。

苏轼的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和讨论。

有的人认为,一穗麦子可以种出多穗新的麦子来,因为麦子的穗上有很多颗小麦粒,每颗小麦粒都可以发芽生长,形成一株新的麦子。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一穗麦子只能种出一穗新的麦子,因为只有颗粒齐全的小麦才能发芽生长,形成新的麦子。

针对苏轼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个类比的例子。

他们说,一颗树上的果实可以种出一棵新的树,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大树,同样,一穗麦子可以种出多穗新的麦子来。

这种观点认为,麦子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一穗麦子只能种出一穗新的麦子,因为麦子的发芽率并不是100%,并且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想种出更多的麦子,就需要播种更多的麦子种子。

对于这个问题,苏轼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他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于农业生产中种子利用率的关注和对农民智慧的赞赏。

他认为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更多的收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的来说,东坡问稼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苏轼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农民智慧的赞赏和对农业生产的思考。

苏轼体察民勤的诗句

苏轼体察民勤的诗句

苏轼体察民勤的诗句
以下是为你创作的内容:
诗句一:“岂是吾侬不解耕,荷锄莫道草莱生。

”(出自《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其三》)这句诗的意思是,难道是我不懂得耕种吗,可不要说扛着锄头就只是除掉杂草而已呀。

你看,就像现在有些干部下基层体验农民生活,他们真的能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吗?
例子:有次看到一群人去体验种地,哎呀,那真的是做做样子,他们哪里知道农民常年弯腰在田里的艰辛啊!苏轼这句诗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真正去体会吗!
诗句二:“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说的是阳光温暖,照耀着桑麻,那光芒就好像泼洒出来的一样,风吹来,蒿艾的香气如同薰香一般。

这多生动地描绘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场景呀,也能看出苏轼对百姓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

例子:记得小时候在农村,那阳光照在田地里的感觉,真的就跟苏轼写的一样,美极了!现在想想,苏轼可真厉害,能把那种感觉这么准确地表达出来。

诗句三:“使君元是此中人。

”(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意思是说,其实自己原本就是这里的人啊。

这体现了苏轼对百姓的一种认同感,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觉得自己和大家是一样的。

例子:就像我们身边那些真正关心大家的人,会说我们都是一样的呀,这种同理心真难得。

苏轼不就是这样吗,他能感受到百姓的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体察民勤啊!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苏轼这些诗句真的太有感染力了,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他对百姓的那份关心和理解,这也正是他伟大的地方之一啊!。

苏轼劳动事例(3篇)

苏轼劳动事例(3篇)

第1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劳动实践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毅力。

本文将以苏轼的劳动事例为切入点,探讨他如何将耕读传家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

一、躬耕陇亩,体验农家生活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其中在黄州贬谪期间,他曾亲身参与了农业生产。

当时,他耕种了一片荒地,将之开垦为良田,种植了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体验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还学会了种植、施肥、收割等农活。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写道:“吾少时耕读于乡,虽无他长,而深知农事之苦。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他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农民的同情。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下田耕作,与农民兄弟共同劳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还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理解。

二、编草鞋,自食其力在黄州贬谪期间,苏轼生活十分困顿。

为了维持生计,他学会了编草鞋。

他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将稻草编织成鞋,既能自食其力,又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品。

在这个过程中,苏轼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将草鞋编织得既美观又实用。

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昔日编草鞋,今朝著锦袍。

忆昔贫贱日,耕读两相宜。

”这段诗表达了他对过去劳动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耕读传家理念的坚持。

三、筑堤防洪,造福一方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曾亲自参与筑堤防洪工程。

当时,钱塘江流域洪水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轼带领百姓共同修建了长达数十里的防洪堤坝。

在筑堤过程中,苏轼不仅亲自参与劳动,还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他以身作则,鼓舞士气,使得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座防洪堤坝至今仍屹立在钱塘江畔,成为苏轼劳动智慧的象征。

四、推广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苏轼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农具。

他曾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耕犁,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他还推广了水车、石磨等农具,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捷。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组诗,题材描写农民对土地的珍视和劳动的辛苦,展现了他对农民的赞颂和对土地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的译文和注释。

一力尽思家乡,乡陋堪然状。

山原升洛都,陆海分隅秀。

况复乡村近,农事尽勤劳。

上第春耕事,涤童滔铜凿。

译文:我劳累过度,思念家乡,家乡贫困的状况真是令人心酸。

山和原野,自洛阳延伸至大海,分割了土地的尺寸。

此时我再次回到乡村,农民们都在努力耕作。

我要帮助他们春耕,担任涤童和铜凿的工作。

注释:思家乡:思念家乡,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乡陋:家乡贫困。

山原:山和原野,指地势和土地。

升洛都:从洛阳延伸至大海。

陆海分隅:陆地和海洋分割了土地的尺寸。

乡村近:回到乡村。

农事:农民的工作。

勤劳:勤奋辛勤地劳作。

上第:指春耕。

涤童:铲除杂草和杂质的工作。

滔铜凿:填平地坑和凿去坎河的工作。

二佃破鸣锄锄作时,长咏奈光昏。

负粪亲沟水,挈斗子与孙。

稍离阡陌边,经月如傍门。

良人男女望,相怨试顽躁。

译文:农民破旧的锄头,锄地时发出声响,但是日头已经西斜。

背着粪肥,亲自挖掘沟渠,带着一筐子的孩子和孙子。

稍微离开田间边际,就像月亮傍晚门前的样子。

良人和女子远远地望着,可能会产生争吵和冲突的念头。

注释:佃:指农民。

破鸣:指破旧的锄头发出的声响。

长咏:时间长久。

奈光昏:日头西斜。

负粪:背着粪肥。

沟水:挖掘沟渠。

挈斗:带着筐子。

稍离:稍微离开。

阡陌:田间边际。

如傍门:如同月亮傍晚门前的景象。

望:指眺望。

相怨:互相埋怨。

试顽躁:有可能发生争吵和冲突。

三喈喈说刍谈,愍我河水乾。

沿流草莽间,黄芒苍苔丹。

春人清风起,辜天敢单寒。

奈何离乡国,词客异他乡。

译文:嘈杂的声音传来,诉说着饲料的贫乏,悲伤我的河水已经干涸。

顺着河流的茂盛草丛间,黄色的芒草和灰色的苔藓交相辉映。

春天的人们清风起,可天将至寒冷,我感到愧对天地。

我不得不离开故土,做了一个诗人,身处异乡。

注释:喈喈:嘈杂的声音。

苏轼农业水利方面的主要成就

苏轼农业水利方面的主要成就

苏轼农业水利方面的主要成就说起苏轼,那可真是个让人佩服的多面手,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贡献也同样了得。

要说他在这些方面的成就,真的是没得说,既有眼光,又有实操经验,简直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全能选手”。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他在农业水利方面的那些妙招和贡献。

咱得从苏轼的“乡村振兴”说起。

别看他是个文人,放眼现代社会,谁说文人就只能拿笔写字,没别的本事呢?苏轼在管理和改善农业方面,真的是做了不少事。

他当过地方官,很多时候被派到一些粮食产区,也就是说,实际上他是个“农业专家”。

他对农业的理解那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实用的。

他不是那种在书房里胡乱发号施令的人,而是把眼光放得更远,更加关心农民的生计和土地的使用。

他看到的不只是田地里的稻谷,还看到了背后的水源、气候、土壤等因素,知道怎么因地制宜。

比如说,他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对当时的水利问题可谓是亲力亲为。

他看到杭州西湖周边有许多田地因为水源管理不善,农民辛辛苦苦耕种的土地经常被水淹,损失惨重。

这可急坏了苏轼。

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学识,去总结水利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又不忘亲自下田去了解情况。

你看他那份劲头,不光是看书捣鼓方案,而是亲自去实地考察,心系民生,真心为农民着想。

这样一来,他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信任,还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革。

再说,他在西湖的治理上,真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

西湖水位的波动一直是当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水多了容易淹,水少了农田又没水灌溉。

还得控制湖泊周围的泥沙沉积,避免形成淤泥滞水,影响农田灌溉。

苏轼看到这个问题,立马想了个办法,他提出了疏浚河道的方案,想办法把河道里的泥沙清理干净,让水流更加畅通,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再说,他还修建了一个叫“苏堤”的堤坝,起到了很好的防洪作用。

听说,当地百姓感恩戴德,把这条堤坝的名字都取成了“苏堤”,可以看得出,他的做法真的是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

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

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深深影响着后世。

然而,除了他的文学才华,苏轼还是一个非常关心农村民生的人,他多次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困境,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做出了积极努力。

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可以追溯到他任职江西时期。

当时,江西地区深受战争蹂躏,农民生活困苦。

苏轼看到农民们的困境,他决定亲自深入农村,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苏轼深入农村后,他与农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种植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

他走访了农田,亲自体验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

通过与农民们的交流,苏轼了解到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土地贫瘠、苦力过重、种植技术落后等等。

苏轼深入农村后,他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了解问题的阶段,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组织了一些农民培训班,邀请了一些农业专家来给农民们讲授先进的种植技术。

他还积极向上级政府反映农民的实际情况,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他还自己动手,帮助农民们改善土地的肥沃程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苏轼深入农村的行动,得到了农民们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他的到来给农民们带来了希望和改变,他的关心和付出让农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苏轼深入农村的经历,不仅仅是对农民们的关心和帮助,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启示。

他的行动展现了一个文人的担当和责任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

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不仅仅是一次个人经历,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像苏轼这样的人,关注农民的疾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改善农村的生活状况做出贡献。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苏轼深入农村的事情中汲取很多启示。

我们应该关注农村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调查苏轼耕作实践背景

调查苏轼耕作实践背景

调查苏轼耕作实践背景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喜好耕作的文人。

他在绍兴时期曾多次离开官场,到自己的田园耕种和享受清闲的生活。

苏轼在耕作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广新的农业技术。

苏轼十分关注农业生产,曾创作《广陵耆老谈》一文,介绍了广陵农民的种植、养殖、施肥等新技术,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倡导生态环保。

苏轼强调保护自然环境,他在诗歌中多次表达了对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的赞美,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合理利用资源。

3. 推崇劳动精神。

苏轼倡导学习劳动精神,他在《寒食帖》中写道:“吾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表达了自己愿意亲自劳作的态度。

4. 实践“半农半读”的生活方式。

苏轼提倡文人要“半农半读”,即既要重视读书学习,也要尊重农业劳动,亲身实践农业生产,寻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总之,苏轼在耕作实践方面,不但关注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也倡导生态环保和劳动精神,提倡“半农半读”的生活方式。

他的这些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今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与农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

长期以来,苏轼是以一代文豪的面目出现的,但实际上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擘,而且是一位卓有政绩的治世能臣。

他曾前后两次任职山东,一次是在熙宁七年(1074),一次是在元丰八年(1085)。

在任期间,他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非常关注,不仅亲自组织并参与当地农业抗旱救灾活动,促进了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而且多次上书为民请命,因法利民,造福百姓。

作为一位诗人,他还以独特的创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体恤,为当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这些政绩与诗篇都源自他思想中浓厚的济世情怀和民本意识。

这种情怀、意识和灾害治理的种种举措,对于今天的“三农”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浓厚的民本意识苏轼同情农民,关心农事,与他浓厚的民本意识和儒家情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成为他立身为官的基本行为准则,成为他政治哲学思想的底色。

首先,在人生经历上苏轼深得儒家思想沾溉。

巴蜀学人“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苏轼少即治经传于家学。

后读《汉书》深为范滂事迹所激励,遂“奋厉有当世志”。

青少年时期的苏轼,熟读经史,接受了经世济民的思想。

又受宋人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的影响,故能在仕宦生涯中,以民为重、以“仁”为念。

嘉祐二年,苏轼应试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由儒家仁厚之心推及刑赏忠厚之义,颇有孟轲之风。

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科试进策,陈述了自己的改革措施,在北宋政治改革的风口浪尖上,苏轼走上了政治舞台。

他曾在制策《安万民》中提出多项利民方略,在《既醉备五福论》中,又主张追慕前贤的“至诚”态度,“视民如视其身,待其至愚者好其至贤者。

”青年时期形成的儒学思想框架,奠定了他一生为政、立身、行事的基准。

熙宁年间,苏轼外放,此后经历了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

但是无论是在黄州和以后在岭海,苏轼信仰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思想。

贬谪黄州,苏轼曾一度在思想上陷入困境,借助佛老涤荡内心,但他并未放弃儒家思想。

谪居期间“闲废无所用心,专治经书。

”苏轼潜心治经,始作“三传”。

晚年南迁,岭海时期的苏轼更是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达到全新的人格境界,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儒家思想的支撑。

苏轼在朝则以道事君,在外则以民为本,为官一处造福一方。

守凤翔时,苏轼实地考察木筏河运之害,并上书求修河运衙规,以官榷与民,纾减其害。

熙宁四年又上《谏买浙灯状》反对宫中减价收购浙灯。

熙宁六年在杭,发动群众开河、疏浚西湖、修建苏堤,整治六井,赈济灾民。

七年在密州率民抵制蝗灾,蓄粮以收弃儿;十年在徐州筑堤抗洪;在黄州,上书太守革除溺婴恶俗;元祐五年在杭,组织医治疫病,筹建安乐坊;在惠州,义收骸骨,修建新桥,建医院,发明秧马,引水入城。

在岭海也不忘推广普及中原文化。

这些都体现了儒者情怀。

苏轼毕生入世,在其仕宦的每个阶段,儒家思想和民本意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学术上苏轼也深受儒学影响。

苏轼秉承家学,长于经史,少即“独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

治史以史论为主,议论精到,观点独特。

治经授命于父,作《东坡易传》。

苏轼曾言:“臣之学也,以适用为本,而耻空言。

”他表示论史主要是着眼于观历代风俗之变,考盛衰之迹,进而论古以讽今。

治经也是为“颇正古今之误,粗有益于世”。

他称赞俞括的议论“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用”。

还对陆贽非常推崇。

在《东坡易传》以及《韩愈论》、《扬雄论》中,苏轼集中批判了先前的人性论,提出了以情为本的人性论。

在政治哲学上,继承了正统儒家“仁”的思想,强调民本。

苏轼还批评汉唐儒学为“简而易知,近而易行”的“一代之法”,转而追求“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远流长”万世法。

在仁义德法论上,苏轼以情释礼,阐述了礼的社会性,自成一体。

苏轼儒学秉持“推阐理势”的理路,以经、史为二切入点,从治史入、从治经出。

跳过汉唐儒学直追原儒,寻绎构建现实政治原则的思想资源。

苏轼儒学,顺应了政治变革的趋势,对于儒学的复兴和宋学的建构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组织并参与抗旱救灾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推行新法。

因为反对新法受到变法派压制,苏轼要求调离京师,于熙宁四年,出任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39岁的苏轼被调往山东。

赴任途中,苏轼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高唱“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表达了自己经世济世的一面,同时也留下了“袖手何妨闲处看”“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词句,流露出一种对新法和当地农业生产的担忧。

是年11月苏轼到达密州任上。

作为密州的行政长官,一到任便面临着灾情的严峻考验。

这一时期,正是宋代自然灾害的多发期。

“宋代时期自然灾害链现象十分常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旱灾与蝗灾之间的关系。

旱灾极易引发蝗灾,大旱之年的温度和温度条件给蝗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关于蝗灾旱灾,《宋史》记载:“熙宁元年,秀州蝗。

五年,河北大蝗。

六年四月,河北诸路蝗。

是岁,江宁府飞蝗自江北来。

七年夏,开封府界及河北路蝗。

七月,咸平县鸲鹆食蝗。

八年八月,淮西蝗,陈、颍州蔽野。

九年夏,开封府畿、京东、河北、陕西蝗。

”又载:“熙宁二年三月,旱甚。

三年,诸路旱。

六月,畿内旱。

八月,卫州旱。

五年五月,北京自春至夏不雨。

七年,自春及夏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淮南诸路久旱。

九月,诸路复旱。

”从史籍中不难看出,熙宁时期,河北、京东诸路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

旱灾和蝗灾又形成了常见的自然灾害链,导致北方诸路“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

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遂。

灾患之来,莫知或御”。

密州所在的京东东路(下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治所在诸城),更是蝗旱的重灾区,农业生产悉遭重创。

驱除蝗虫是农业生产的大事,也是地方官的职责。

苏轼到任的第一项重任就是抗击蝗虫灾害。

两个月前苏轼在杭州时,亲自到下属的各个属县组织捕捉蝗虫,见蝗灾声势浩大,“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就已经意识到北方诸路蝗灾的严重。

苏轼在诗中写道:“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

”灾情来势汹汹,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消灭的。

所以当他接到调任山东的诏令时,心中充满了担忧。

到达密州境内后,苏轼看到赤地千里,蝗虫遍地,当地农民“以蒿蔓裹蝗虫”沿路掩埋,“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的蝗虫数目“闻于官者几三万斛”。

不仅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危害,农民生活流离饥馑,就连苏轼自己也在《后杞菊赋》中自嘲道:“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

”堂堂太守也落魄到了寻找杞菊野菜充饥的地步,可见当时灾情的严重。

苏轼对灾情非常重视,他组织农民用火烧土埋的方法清除蝗虫的幼虫,“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并用奖励粮食的方式来鼓励大家捕蝗,使民众“得米济饥还小仆”。

苏轼还分析了蝗灾产生的原因,认为“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他还深入基层走访,从老农那里发现了“从来蝗旱必相资”的道理。

苏轼还身体力行,亲自捕蝗,以至于累得筋疲力尽,他写道:“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在苏轼和当地官员的努力下,蝗灾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如果旱情能够解除,蝗灾也必然能够减轻不少。

熙宁八年春天,苏轼前往附近的常山求雨。

他在《祭常山神祝文》中称,密州“一雨之后,弥月不继”,“百里之外,蝝生如初”;蝗旱相加,百姓都已“饥殍凋残”,如果“夏麦垂登,而秋谷将槁”,来年必遭流离之祸。

由于旱灾、蝗灾相加,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当地民众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不得不将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孩抛弃在路边。

作为行政长官,苏轼想办法从官仓中挪出一些粮食,用来救济弃儿,“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十人”。

可以说是又一项人道主义的壮举。

苏轼虽然反对新法,但他在到任密州后还是能够尽职尽责、勤政爱民。

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灾情,但是在权力范围内组织抗灾,把灾情危害降到了最低。

三、多次上书为民请命苏轼两次任职山东,先后写下了《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论给田募役状》、《乞罢登州榷盐状》等奏状,反映农业灾情、治安状况,多次为民请命,因法以便民。

加强税收是历朝历代执政的要务,熙宁新法也是如此。

当时,变法派重臣吕惠卿为扩大税收,定立了一项新法“手实法”,规定由户主自报家产,政府据此划定农户等级,摊派免役钱;如有隐瞒财产一经告发,便没收财产,并奖励告发者。

苏轼到任一月即上书宰相韩绛,明确反对“手实法”。

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他认为“手实法”不合民意,必然导致“民之怨始有所归”,并形成“告讦之乱俗”,恶化社会风气,滋事扰民,后患无穷。

如果朝廷必欲推行,可以选择“简易为害不深”的“五等古法”来征收免役钱。

苏轼上书不久,“手实法”就废止了。

苏轼还批判当地官员“蝗不为灾”,蝗虫来能“为民除草”的谬论和不作为,力陈灾情的严重,要求朝廷选派官员来山东视察,根据灾情实际放税,并酌情给予补助。

由于旱蝗相资,农民生存困难,社会动荡。

熙宁七年十一月,苏轼又上了《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力陈盗贼与榷盐两大问题。

盗贼方面,河北、京东路由于“蝗旱相仍”,盗贼纵横,导致“近年以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中民以下,举皆阙食,冒法而为盗则死,畏法而不盗则饥,饥寒之与弃市,均是死亡……虽日杀百人,势必不止。

”社会动荡,一味严刑峻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朝廷“较得丧之孰多,权祸福之孰重,特于财利少有所捐”,为民众开“衣食之门”,盗贼问题才能解决。

榷盐方面,河北、京东贫苦小民“仰以为生”。

可是由于“课利日增,告捕日繁”,贩盐谋生之路无以为继。

苏轼希望朝廷能够“特敕两路,应贩盐小客,截自三百斤以下,并与权免收税”。

否则,饥民“相率为盗”,“盗贼日众”,必将威胁社会的长治久安。

元丰八年(1085),移居常州的苏轼重新被起用,知登州。

八月苏轼动身赴任。

10月复经密州,盘桓数日,是月15日到达登州。

可惜的是,苏轼到任仅仅五天,就受命以礼部郎中召还京师。

苏轼11月初便告别登州,返回汴京。

苏轼这次来山东虽然时间很短,但也不是没有任何贡献。

他对当地的政事、农业都有深入思考。

在登州短短五天内,他接连上《乞罢登州榷盐状》《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两道奏状。

其中《乞罢登州榷盐状》详细论述了榷盐政策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危害,要求朝廷免除登、莱两州榷盐,按照惯例由灶户卖给百姓,官方收取盐税。

苏轼关于登、莱废止食盐官卖的建议,有调查有理有据,很快被朝廷采纳并沿用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