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拓展阅读课1.1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1.1导读一精读与跳读《西游记》(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1.1导读一精读与跳读《西游记》(任务单)

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西游记》1.1 名著导读(一)学习任务单———————核心任务:精读与跳读《西游记》———————1.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不少于400字,阅读方式为精读与跳读相结合。

2.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孙悟空的行为表现和命运走向,提炼其个性特点。

3.分析小说“有趣”的特点,体会小说具有的奇幻色彩。

4.评价孙悟空心灵成长的意义,推断小说主题。

《西游记》、学习任务单暑假期间运用“批注阅读法”,阅读全书,展开批注。

任务一了解《西游记》主要内容与主要人物,培养阅读兴趣。

1.走近吴承恩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生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自幼敏慧,又好学习,博览群书,然而屡试不中,中年后才补为贡生,担任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荆府纪善。

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

吴承恩一生诗、文、词创作甚多,死后大部分亡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包括诗1卷,散文3卷,卷四末附小诗38首。

2.创作背景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出敦煌,再经今新疆和中亚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

他在那里学习数年,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广泛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及地理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至他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探究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探究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探究1. 引言1.1 学前背景学前背景是指在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构建探究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材资源的准备情况等方面。

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是构建发展性阅读课堂的重要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发展性阅读课堂构建的关键,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阅读教学经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敏感性,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教材资源的准备情况也是学前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以促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学前背景的准备工作将为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对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学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进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

研究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对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进一步加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探索。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探索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理论基础,挖掘背后的教育原理与方法;二是分析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特点,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异同;三是总结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实施方法,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指导;四是构建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评价体系,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五是分析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效果,验证其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1.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1.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

D (滥y调ì)
(jí) (làn)
02 字 词 积 累
哗众取宠: 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 谬种流传: 荒谬、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谬: 荒谬、错误。 钦差大臣: 皇帝亲自委派并代表皇帝到各地办理重大事项的大官。现多用以讽刺
从上面派下去而对下面情况不了解又指手划脚、乱发议论的人。
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 谆谆告诫: 诚恳地再三劝告。 不可等闲视之: 不应该小看它。等闲: 平常。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有的放矢: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
三个词来概括: A
“主张”
文章简短的引论部 分开门见山地提出 了改造全党的学习 方法和学习制度的 “主张”。
B “理由”
C
本论部分(包括文 中的一、二、三) 阐明了提出这一主 张的“理由”。
“提议”
明了提出这一主张 的“理由“;结论部 分(文中的四)是关 于改造学风的几项 “提议”。 -----------------------------------------------------作者:求知若渴 链接:
02 整 体 感 知
学习“跳读法”
可以采用首尾跳读A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 头的话;如果文中有B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C
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 要点的重要的几个句子。
02 整 体 感 知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此”
比较两种对立态度
解决问题
研究周围环境:系统周密 研究中国史:分工合作 研究马列主义:灵活全面

高中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文本。

4.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文本的比较和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本单元选取了《红楼梦》中的一段精彩片段作为主要阅读材料,同时辅以相关的诗词、历史背景资料和现代文学评论,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红楼梦》的经典片段或者讲述与选段相关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懂的词汇和句子,准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成员共同探讨课文的主旨大意,交流个人的阅读感受,准备汇报。

4.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文本的关键段落进行深入解析,指导学生如何捕捉文中的细节信息,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

5. 拓展延伸: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文学评论,帮助学生将文本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6. 应用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访谈,让他们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文本,锻炼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既包括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课后作业的评估。

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创新。

结语。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1)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1)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思,在百草园刘宗棠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

踏着璀璨的晨光,走进了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历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

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宛然要为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固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

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恼怒。

看来,天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骤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

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

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

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苍翠欲滴的草尖儿,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翼的追求。

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励。

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是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刚第 1 页/共7 页强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

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

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

但是,他的信心、他的希翼,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因生命结束而出现,反而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17壶口瀑布》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17壶口瀑布》听课记录

2024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17 壶口瀑布》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展示壶口瀑布的壮观图片或短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壶口瀑布》。

你们有没有去过壶口瀑布或者听说过它的壮丽景色呢?”3.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色,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对壶口瀑布产生好奇和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对壶口瀑布的了解和感受。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视觉资料和提问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初步感知:•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结构。

•询问学生初读感受,并简要概括文章主题。

2.深入探究:•分段讲解课文,重点分析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提问学生:“作者在描写壶口瀑布时,用了哪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3.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你认为壶口瀑布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4.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体验。

•提问:“如果你站在壶口瀑布前,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活动:•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结构。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初读感受和见解。

•关注作者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思考其表达效果。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体验。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分段讲解、讨论交流和情感共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17 壶口瀑布》•文章主题:赞美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拓展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拓展阅读

默读的方法:用眼 读而不是用嘴读, 边读边想,提取关 键信息。
默读的培养:多进 行默读练习,养成 默读习惯,提高阅 读效率。
精读与泛读结合
精读:深入理 解文章内容, 掌握重点词汇
和表达方式
泛读:快速浏 览文章,了解 大意和主要观 点,扩大阅读 范围和知识面
结合方法:在 精读的基础上 进行泛读,提 高阅读速度和
写作素材积累
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
阅读中了解到的名人名言和经 典故事
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和表 达方式
阅读中感受到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
阅读评价与反 馈
阅读测试
阅读理解题目:考 察学生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能力
词汇填空:检验学 生的词汇量和语言 表达能力
判断正误:检查学 生对文章信息的掌 握程度和判断力
分享阅读笔记:与同学、老 师交流阅读心得,拓宽视野
和思路
阅读分享
定期阅读: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多样化阅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分享阅读:与家人、朋友或同学分享阅读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笔记阅读:在阅读时做笔记,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与写作结 合
仿写练习
仿写句子:通过 模仿例句,练习 句子的表达方式 和修辞手法。
阅读心得写作
阅读心得写作的意义:通过写作巩固阅读成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心得写作的方法:在阅读后,选择感触最深的部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 写作。
阅读心得写作的技巧: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和引用原文中的语句。
阅读心得写作的注意事项:避免抄袭和套用模板,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同时注意书写规范和 标点符号的使用。
内容多样性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1.1.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1.1.3 以《蒙蒙细雨》为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分析2.1.1 课文《蒙蒙细雨》描写了初春时节的蒙蒙细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

2.1.2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1.3 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3.1.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4.1.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1.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5.1.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5.2 教学难点5.2.1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5.2.2 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5.2.3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

6.1.2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6.1.3 教学卡片:用于学生互动环节。

6.2.1 笔记本:用于学生做笔记。

6.2.2 画笔和颜料:用于学生创作。

6.2.3 读后感卡片:用于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

四年级语文教案——拓展阅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案——拓展阅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案——拓展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为此,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拓展阅读教学,是指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选择,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内容,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知识积累。

拓展阅读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拓宽阅读广度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能力之一,拓展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建立阅读积极心态。

四、增强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学生可以读到更多的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拓展阅读教学的应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一、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说明、阅读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为学生指导相应的阅读材料和解析方法。

二、课外读书活动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和优秀读物,交流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家庭阅读教师可以把拓展阅读教学引导到家庭,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建立阅读档案,形成读书分享的氛围,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够享受阅读的快乐。

四、文学作品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如何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如何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如何进行综合能力培养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一、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1.1 综合阅读: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课文、诗歌、寓言故事等,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文章,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1.2 阅读理解:针对每篇阅读材料,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培养他们的关键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3 阅读扩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展课外阅读,通过丰富的阅读内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1 细节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提取其中的细节。

通过观察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2 模仿写作: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并引导他们模仿其中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2.3 话题写作: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真实的生活话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口语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1 朗读训练:定期给学生安排朗读训练,让他们熟悉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和语调掌握能力。

3.2 分组对话: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话题,并让他们进行对话。

通过小组对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3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小桔灯语文教案范文

小桔灯语文教案范文

小桔灯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小桔灯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小桔灯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小桔灯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小桔灯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教学内容1. 小桔灯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特点;2.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形象;3. 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

第二章:小桔灯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1. 了解小桔灯故事的基本情节;2.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形象;3. 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

2.2 教学内容1. 小桔灯故事的基本情节;2.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形象分析;3. 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

第三章:小桔灯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1. 分析小桔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2. 理解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1. 小桔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分析;2. 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小桔灯故事解析4.1 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小桔灯故事的情节和细节;2. 分析故事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深入理解;2. 故事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分析;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小桔灯故事创作5.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学会运用小桔灯故事中的元素进行创作;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运用小桔灯故事中的元素进行创作;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小桔灯故事表演6.1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深化学生对小桔灯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23马说》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23马说》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23 马说》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简短介绍《马说》的作者韩愈及其文学地位,引出《马说》的创作背景。

2.提问学生:“你们对‘马’有什么了解?在你们的印象中,马是怎样的动物?它有哪些特性?”3.引导学生将“马”的形象与文章主题相联系,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对作者韩愈和《马说》的创作背景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马”的问题,分享自己对马的了解和印象。

•尝试将“马”的形象与文章主题相联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引导学生对“马”的形象进行思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朗读课文:•教师先示范朗读《马说》,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表达。

•要求学生跟读,注意字词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2.文本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难句。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即作者通过写马来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千里马”和“伯乐”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文章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并讨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

•分享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现实案例,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跟读课文,注意字词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积极参与文本解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思考并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朗读、文本解析、小组讨论和拓展延伸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听课记录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听课记录

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以提问方式开始课程:“同学们,你们认为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有哪些历史人物因为学习而成就非凡?”2、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孙权劝学》就是讲述了一位古代君主如何劝勉他的将领去学习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孙权是如何说的,以及这位将领是如何回应的。

”学生活动:1、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3、聆听教师的引导,对课文产生兴趣。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朗读课文:教师首先示范朗读《孙权劝学》,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

2、讲解生词与难句: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确保学生理解文意。

3、分析人物与情节:1.分析孙权劝学的动机和方式,探讨他为何如此重视学习。

2.分析吕蒙从不愿意学习到愿意学习的转变过程,以及他学习后的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2、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学生活动:1、认真聆听教师的朗读,并尝试模仿。

2、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生词和难句。

3、积极参与人物与情节的分析,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5、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朗读、讲解、分析、讨论等多个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精神。

同时,拓展延伸环节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三、板书设计(提纲式)•《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动机、方式•吕蒙:学习转变、学习后变化•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四、作业布置1.背诵《孙权劝学》全文。

初中拓展阅读语文教案

初中拓展阅读语文教案

初中拓展阅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名著、散文、诗歌等。

2.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3.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精选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准备相关资料。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内容,分享阅读心得。

5.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交流心得。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巩固阅读成果。

四、教学策略:1. 多样化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深度解读:教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

3. 互动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激励评价:教师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课堂表现、课后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阅读笔记、作文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选取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3. 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

4.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通过本节课的拓展阅读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金色的草地》语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语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的草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金色草地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观察和体验,揭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真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第四章:课堂活动与拓展4.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4.2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金色的草地》课文文本,及相关阅读材料。

6.2 教具准备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6.3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第七章:课堂讲解与分析7.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7.2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

7.3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八章:课后作业与练习8.1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8.2 练习设计设计课后练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九章:教学反思与改进9.1 教学反思9.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策略,改进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1(秋天)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1(秋天)人教部编版

教学反思
总结词
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详细描述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 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应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05
拓展延伸
相关知识点链接
秋天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秋天的气候和节气特点
秋天的农事活动和农作物收获
讲解语言点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点,引导学 生掌握语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课堂活动
朗读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朗读比 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信
心。
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 学生通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游戏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与秋天相关的游戏 活动,如捡树叶、画秋天等,增
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练习
总结词
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练习 可以包括填空、选择、连线等题型,难度适中,针对性强。
课后作业
总结词
拓展知识、培养习惯
详细描述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包括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写短文等, 形式多样,注重实践和应用。
学习生词
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 段,教授学生本课要求掌 握的生词,并引导学生进 行口头造句。
学习句子
通过朗读课文、角色扮演 等方式,教授学生本课要 求掌握的句子,并引导学 生进行口头表达。
课文讲解
讲解课文背景
介绍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和人物,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背景。
讲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拓展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拓展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拓展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承载着很多知识,其中之一就是《语文天地八》。

《语文天地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份教案,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拓展阅读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重要的学习方面,并探讨它对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的重要性。

拓展阅读活动是指在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基础阅读任务后,对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与课本相关的文章,并能为学生提供上下文所需的背景和历史信息,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文章。

此外,拓展阅读活动可以包括解题会议、讨论、辩论等活动,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是因为拓展阅读材料通常比课本内容更加深入,更具挑战性。

因此,它迫使学生必须更深入和仔细地思考和分析信息,以确保他们完全理解所读内容。

这样,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挑战。

拓展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这是因为阅读材料可以是与课本主题相关的事实或事件,也可以是一个新的、不同的主题。

这种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事物,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方面。

此外,拓展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如历史和社会科学。

拓展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因为当学生阅读多种阅读材料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增强。

在理解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后,学生可以开始思考自己的故事情节、角色、对话和场景,从而扩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此,拓展阅读活动能够与写作活动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学术独立性。

在完成拓展阅读活动时,学生必须独立地阅读、理解和分析所读的材料,然后自己独立地完成任务。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小组讨论、解题会议等活动,以进行学术合作和独立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大雁归来》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大雁归来》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 大雁归来》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播放大雁迁徙的短视频,展示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壮观景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们正在做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有何感想?”3.引出课文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大雁归来》这篇文章,了解作者笔下的大雁,感受它们的归来带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对大雁迁徙的壮观景象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感受。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展示和提问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初读感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大雁归来的过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大雁的叫声、飞行姿态等,并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讨论大雁归来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大雁归来所代表的春天、希望和生命的循环。

•指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体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大雁归来的情感体验,如是否感到温暖、感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大雁归来的细节描写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修辞手法和情感体验的提问。

过程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雁归来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大雁归来》•主要内容•大雁归来的景象•作者对大雁的描绘与喜爱•象征意义•春天、希望与生命的循环•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情感体验•温暖、感动与生命启示四、作业布置1.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大雁归来的景象,并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1+X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省课题申报活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1+X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省课题申报活页)
本课题制定研究目标时,遵循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个课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目标构成课题的要素,内部又自成一个小的系统,将1+X课堂教学的各个内在要素统一起来,并通过与外在环境相互联系发挥其整体功能。
研究内容 :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1+X阅读模式的调查研究。
(1)围绕师生开设1+X阅读的教学研究如:课外阅读情况,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执行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的学校1+X阅读的教学资源库,让本校教师在实施中走进1+X阅读模式,共同开发阅读课程资源,进而形成学校课程特色。
2.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1+X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师指导体系,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3.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形成有效的1+X阅读评价体系。
结合各学校实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认真分析,细致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通过理论研究,提高老师认识,增强研究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保证。
(3)实施阶段二——行动研究阶段(2020.9——2020.1)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记录各子课题组教学现状,分析实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期举行基于核心素养的1+X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总结,不断优化研究。筛选资料,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4.基于核心素养的1+X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对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筛选、提炼各类有效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
(2)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重点探究优化1+X阅读教学的策略。

《鸟的天堂》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语文教案

《鸟的天堂》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加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课文《鸟的天堂》的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

作文练习:以“我心中的鸟的天堂”为主题进行写作。

第二章:课文讲解2.1 课文《鸟的天堂》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2.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挑选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读和记忆生字词。

进行生字词的练习,巩固记忆。

第三章:修辞手法分析3.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讲解介绍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3.2 学生练习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解释。

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提升写作技巧。

第四章:作文练习4.1 作文题目和要求给出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鸟的天堂”。

要求学生以课文《鸟的天堂》为启发,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心中的鸟的天堂。

4.2 作文指导和修改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和示范。

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批改和指导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互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心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分享。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并分享感受。

第七章:拓展阅读7.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关于鸟类或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7.2 阅读分享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介绍自己阅读的材料和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讨论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3.划出优美词句,并作批注。
二、运用学法,自学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找工具书
2.读《藏北高原》,划出文中的喻句和拟人句。
3.读《胡杨赞》,文中多次写到“千年……千年……千年”划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藏北草原》、《胡杨赞》、《美丽的白杨》、《青海高原一株柳》、《高原汽车兵》、《苏武放羊》
课型
执教者
拓展阅读课Hale Waihona Puke 李晓慧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以上六篇文章,感受西部地区的绝美风光,完成文中泡泡和文后习题
重点
回顾学法
难点
运用学法读文章
教学
准备
语文主题丛书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4.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思考: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
5.默读《高原汽车兵》,找出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魔域”?
6.读后组内交流讨论,谈体会。
三、展示收获,组间交流
四、推荐读书:《边疆建设》。
五、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记读书笔记,写读书感受。
板书设计
主题丛书1:
《藏北草原》、《胡杨赞》、《美丽的白杨》
《青海高原一株柳》、《高原汽车兵》、《苏武放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