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风寒表证白介素1变化规律探讨_吴萍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关节周围炎兔模型TNF-α和IL-1β的影响
学院代号 10716 学号 010*********专业代码 450221 密级陕西中医学院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硕士学位论文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关节周围炎兔模型TNF-α和IL-1β的影响学位申请人张为宝专业名称中医骨伤科学申请学位类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姓名昝强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陕西中医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
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陕西中医学院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院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陕西中医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_____日期:年月日论文导师签名_____日期:年月日摘要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症候群。
本病起病缓慢,整个病程较长,常需数月至2年之久,因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而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传统中医治疗痹症的有名经方,具有益气温阳、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的功效,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肩周炎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目的:对照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对肩关节周围炎模型家兔肩周软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的含量变化,以探求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白细胞介素1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阻滞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阻滞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赵庆华;亓建洪;孙巧玲;燕好军【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4(008)020【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体外培养人的关节透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透明软骨细胞随机分为1,10,100 μg/L浓度IL-1β作用组(分别加相应剂量作用12 h)及空白对照组.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的方法,观察透明软骨细胞TIMP-1 mRNA的表达状况,比较不同剂量IL-1β作用下传代培养的人透明软骨细胞TIMP-1基因表达与正常软骨细胞相应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正常人的软骨细胞均有TIMP-1的表达,但表达量极低.相同的作用条件,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1,10,100μg/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IMP-1的含量分别为正常组的12%,33%,40%,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1β对人的软骨细胞TIMP-1表达的调控作用随其浓度的变化而不同.【总页数】3页(P4020-4022)【作者】赵庆华;亓建洪;孙巧玲;燕好军【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姜黄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分泌的影响 [J], 宋永周;童九辉;李明;马维;关健;苏瑞红2.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J], 蹇睿;胥方元;李卫平;郭声敏3.黄芪甲苷对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J], 刘建红;孟庆刚;胡佳卉;石康乐4.麝香乌龙丸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的影响 [J], 李怡良; 项南; 谢飞; 刘香玉; 徐丽英; 薛新宏; 王志文5.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 [J], 孙书龙;姜宏;汤晓晨;孟祥奇;龚正丰;王拥军;莫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寒内饮证患者血清CRP、IL-23、TNF-α表达水平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寒内饮证患者血清CRP 、IL -23、TNF -α表达水平的研究郭小龙(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延安716000)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外寒内饮证患者血清CRP 、IL -23、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COPD 外寒内饮证患者,其中44例患者处于稳定期纳入COPD 稳定期组,40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纳入AECOPD 组,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间血清CRP 、IL -23、TNF -α以及肺功能指标FEV 1/FVC 、FEV 1/预计值水平。
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 组患者血清CRP 、IL -23、TNF -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 组患者血清CRP 、IL -23、TNF -α水平明显高于COPD 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 患者肺功能指标FEV 1/FVC 、FEV 1/预计值明显高于COPD 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 组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CRP 、IL -23、TNF -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FEV 1/FVC 、FEV 1/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RP 、IL -23、TNF -α与FEV 1/FVC 均呈负相关(P <0.05)。
血清CRP 、IL -23、TNF -α等细胞因子在COPD 外寒内饮证患者的发病及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寒内饮;肺功能;炎症反应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7.36.[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7)36-00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近年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问题,COPD 患者可因感染等因素导致急性加重发作,患者的气道阻力增高、呼吸肌做功增加,容易发展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介素1水平的测定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介素1水平的测定【摘要】目的探讨这些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 例为RA 组,并以60 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2 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α、IL-1β、IL-1Ra的水平。
结果经检测2 组TNF-α、IL-1β、IL-6RA有显着的差异(P<0.01),RA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 IL-1α、IL-1β、IL-1R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定期检测其水平并采取对应治疗,对降低RA患者软骨破坏,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白介素1;检测;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临床表现,其病理表现为对称性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以及关节软骨和骨质遭到进行性的破坏,研究表明[1]本病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韦长为等[2]认为皮质醇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以及分泌节律紊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产生的,包括IL-1、IL-6、TNF-α等,而IL-1家族有IL-1α、IL-1β、IL-1Ra、IL-18、IL-ε等至少十几个成员,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IL-1α、IL-1β、IL-1Ra等3个, IL-1α、IL-1β为激动剂分子,IL-1Ra为抑制它们的天然特异性受体拮抗剂IL-1Ra。
笔者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白介素1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组100 例患者均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且均在活动期,所有患者均无低热等应激情况。
其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龄28~74 岁,平均(39±16)岁。
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的影响
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的影响夏循富;房显辉;金远林;陈丽华;潘孝锦;周凌云【摘要】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症状,并使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明显下降.【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4页(P453-456)【关键词】温针疗法;骨关节炎,膝关节;IL-1β;TNF-α;针刺疗法;WOMAC评分【作者】夏循富;房显辉;金远林;陈丽华;潘孝锦;周凌云【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100;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2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以关节疼痛、晨僵和膝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1-3]。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可达49%[4],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6]。
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临床中,减轻疼痛,改善关节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KOA患者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温针治疗KOA,并观察温针对KOA患者关节滑液中IL-1b、TNF-a的影响,初步探讨温针治疗KOA的机理,现报道如下。
开玄解毒法干预斑块型银屑病皮损部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P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开玄解毒法干预斑块型银屑病皮损部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P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王晓旭;方素萍;杨茂誉;宋坪【摘要】目的观察“开玄解毒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过程中,皮损部位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P物质(SP)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探讨该方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2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开玄解毒法”(口服“开玄解毒方”结合刺络放血疗法)连续治疗3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每次刺络放血疗法后(共5次)采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皮损部位释放出的末梢血,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α、IL-8、SP的含量,分别绘制每例患者治疗过程皮损部位TNF-α、IL-8、SP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了解“开玄解毒法”对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处TNF-α、IL-8、SP的干预作用.结果“开玄解毒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5);治疗过程中皮损PASI评分、TNF-o与IL-8在皮损部位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但SP在皮损部位的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开玄解毒法”治疗斑决型银屑病有效,可能与降低皮损处TNF-α与IL-8含量有关,但尚不能认为该法可以降低皮损部位SP的含量.【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4(013)003【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动态变化;开玄解毒法;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P 物质【作者】王晓旭;方素萍;杨茂誉;宋坪【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10006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疕”,本病容易复发、缠绵难愈,多数进展为以肥厚浸润为特点的斑块型银屑病。
肺挫伤患者血清TNF-α、IL-1和IL-6变化的临床价值
肺挫伤患者血清TNF-α、IL-1和IL-6变化的临床价值孙建;赵钢;封启明【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所致肺挫伤患者外周血中肺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选取90例肺挫伤患者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标准划分A组(<20分)、B组(≥20分),两组于入院后第1、3、5、7、9、11、13日时分别取外周血,监测TNF-α、IL-1和IL-6水平.结果 A组血清TNF-α水平入院后即显著升高,3 ~5 d后逐渐下降,IL-1和IL-6入院后逐渐增高,于入院后3 ~5 d达到峰值,11 ~13 d后下降显著.B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一直处于高水平,无下降趋势.B组患者呼吸困难、咯血症状、PaO2<60 mm Hg、肺部感染、肺不张、ARD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结论 TNF-α、IL-1和IL-6在肺挫伤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态监测肺挫伤患者外周血TNF-α、IL-1和IL-6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和评价疗效.【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3【总页数】3页(P2437-2439)【关键词】肺挫伤;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作者】孙建;赵钢;封启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肺挫伤在钝性胸伤中很常见,占急性创伤而收治入院患者的30%,其病死率在成年人中可高达5%~25%。
近年来,肺挫伤后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已受到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1-2],研究提示可能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选择肺挫伤患者作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肺挫伤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 和IL-6 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时期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与一氧化氮的含量变化
染色 结果 , 软骨 的损伤程 度也是 在加重 , 以往 的研究 是相 与
作者单位 :3 0 3太原 钢铁 ( 团) 司职工总 医 院骨 科 ( 000 集 公 任晓
晋, 璐, 李 黄国顺 ) L西省忻州市 中心 医院外科 ( ;I J 张煜 )
O A是一 种退 行性 关节疾病 .软骨 细胞的损伤是 其特点
之 一 . 由 于各 种 因素 导 致 细 胞 因 子 问 协 调 失 衡 的 结果 。L l 是 I—
性.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造成组 织及 细胞损伤 : ①高浓度 的 N O 能抑制多种 与线粒体呼 吸传 递系统及柠檬 酸循环有关 的酶 ,
从而抑制线粒体 呼吸 , 造成组织损 伤 ; N ② 0与超 氧化 阴离子 反应 , 生成氧化亚硝基 阴离子 , 在酸性条件 下 (如病理条件 ) 迅速分解 为 O 一 N :自由基 , 2种 自由基具 有很 强 的细 H和 O 这 胞毒性 . 可造成组 织细胞损 伤。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随着 AC T术后 的时 间延长 , L 关 节液 中 I- 和 N L1 O的含量逐渐增加 . 结合 Makn评分和 HE ni
软 骨细胞 的凋亡数 目、 A的严重程 度呈 正相关 。 O 本实验 中 I一 L 1和 N O呈正相关 . 的 I一 和 N 4组 L1 O的含 量最多 , n i Makn评分值最高 , 软骨损伤最严重 , 这也许是随着
列腺 素 E ( G :的合 成 , :P E) 而且还 能抑制 透 明软 骨特 异性胶
不同温针灸量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IL-1、TNF-α的影响
□中医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83·2020年第4卷第2期 2020 V ol.4 No.2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不同温针灸量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IL-1、TNF-α的影响李朋鹏(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三病区,重庆 400010)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温针灸量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3组,各30例。
甲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1壮艾灸治疗,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2壮艾灸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IL-1、TNF-α水平、膝关节功能、疼痛改善程度。
结果 乙组、丙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6.67%,均高于甲组患者的73.33%;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及V AS 评分均降低,且甲、乙、丙组逐渐降低;Lysholm 评分升高,且甲、乙、丙组逐渐升高(P <0.05)。
结论 2壮温针灸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降低血清IL-1、TNF-α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温针灸;膝关节功能;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2.0083.02膝骨关节炎与遗传、肥胖及关节活动过密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上治疗以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为主,但易引起过敏反应。
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与肝肾亏虚、长期劳损、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等有关,主要病机是风寒湿邪,故以温经通络、消炎止痛、活血为治疗原则;研究表明,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炎性介质,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1]。
IL-35在RA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相关性
文章编号:WHR201908224IL 35在RA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相关性吴涛 曹天歌 王文华 于海跃 宋健 李荣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风湿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 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体内白介素 35(interleukin 35,IL 35)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RA早期患者50例、RA中晚期患者50例以及骨关节炎(Os teoarthritis,OA)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和关节液中IL 35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RA患者的疾病程度通过28个关节活动指数进行评估。
结果:与OA患者比较,RA早期与RA中晚期患者治疗前时血清IL 35水平显著升高(犘<0.05);治疗8周后,两期患者IL 35水平均下降(犘<0.05),IL 35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中晚期RA患者中,关节液IL 35水平与CRP水平(狉=0.327,犘<0.05)及DAS28值(狉=0.425,犘<0.05)分别呈现中等相关。
结论:IL 35在RA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OA;白细胞介素 35;血清;关节液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往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许多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IL 17)和IL 6相关[1]。
RA是公认的炎症性关节炎,2010年估计全球患病率为0.24%,女性的这一比例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近年来研究表明,IL 35,一种抗炎细胞因子,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可减轻症状,降低CIA的发生率,防止骨损伤的进展[2 3],然而IL 35在人类RA中的作用还无被阐明。
本研究通过研究RA患者血清IL 35水平,以及疾病持续时间、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产生等临床特征,旨在帮助指导临床对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李杰;陆东明;吴萍;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摘要】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白介素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1【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白介素节律;临床意义【作者】李杰;陆东明;吴萍;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中医时间医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中医经典理论经现代研究证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存在着节律性变化,其对探讨太阳病“欲解时”与人体免疫节律变化的内在物质基础和联系、阐释病情变化与人体内在节律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供了增强择时治疗效果最佳时机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昆明种小鼠115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9.6~22 g,购自兰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兰大动检(08)第034号)。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白细胞介素13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白细胞介素13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意义寇永妹;张玉敏;李玉柱;杨雪冰;杨振鹏【摘要】目的测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其中伴喘息的MPP患儿22例,非伴喘息的MPP患儿28例,以及对照组非MPP无喘息儿童20例.使用ELISA法测定三组中的血清中IL-13和ET-1的水平,比较其相关性和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三组资料中,伴喘息组与非伴喘息组和对照组的IL-13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伴喘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和ET-1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喘息的发病过程,IL-13和ET-1水平升高在MPP患儿喘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09【总页数】3页(P1013-1015)【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13;内皮素1;喘息【作者】寇永妹;张玉敏;李玉柱;杨雪冰;杨振鹏【作者单位】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儿科的常见病之一。
MP感染极易引起诱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而MP感染引发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研究的并不透彻。
因此,探明这一发病机制,对哮喘发作的预防与治疗,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测定有喘息的MPP及无喘息的MPP患儿血清IL-13及 ET-1的水平,探讨MP感染与IL-13及ET-1与 MPP喘息发作之间的关系。
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熊鹏程;卢芙蓉;秦铀;沈霖【摘要】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4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下调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伤科熏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作者】熊鹏程;卢芙蓉;秦铀;沈霖【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932.2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1]。
川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33、白介素-21变化及意义
川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33、白介素-21变化及意义许波;张莹莹【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IL-33;IL-21【作者】许波;张莹莹【作者单位】250031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儿科;250031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5[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儿科(许波,张莹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易累及冠状动脉发生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1]。
目前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和感染等诱因激发免疫损伤有关。
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21(IL-21)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均参与免疫应答。
笔者所在科自2012年1月开始观察川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3、IL-21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KD发病机理、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提供一些帮助。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川崎病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7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2]。
男38例,女29例;年龄1~6岁,平均(4.15±2.87)岁。
其中,不典型KD患者20例,经心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损伤(CAL)者23例。
同时选择25例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及父母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67例川崎病患者均给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治疗。
用法: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治疗效果无效者给予如上剂量第二次治疗。
阿司匹林30~50 mg/kg·d,分3次口服,热退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3~5mg/kg·d,疗程6~8周。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a变化及意义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a变化及意义张芙蓉;张秋萍【期刊名称】《华中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29)1【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IL-6、IL-8、IL-10及TNF-α水平,与30例同龄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IL-8、IL-10及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6、IL-8、IL-10及TNF-α参与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损伤过程.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及恢复过程中有双向调节作用.【总页数】2页(P23-24)【作者】张芙蓉;张秋萍【作者单位】430071,武汉,武汉大学医学院;430071,武汉,武汉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23【相关文献】1.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意义 [J], 母发光;欧阳颖;陈昌辉;张剑波2.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红燕;张秋业;舒志荣;牛余宗;王文棣3.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J], 满宜刚;李自普;刘淑梅4.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及白细胞介素1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J], 华颖;徐晓华;沈南平5.病毒性脑炎血浆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申英姬;金正勇;池永学;金政;南虎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及TNF-α的影响
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及TNF-α的影响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R达标控制方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IL-1和TNF-α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herb paste joint the standard control program of ACR and its effections on the content of IL-1 and TNF-α in peripheral seru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Methods 120 cases of active R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 6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tandard control program of ACR ( Methotrexate and Sulfasalazine and Meloxicam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 were treated with the herb past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of various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swollen joint count, tender joint count,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 ESR ), C-reactive protein( CRP),IL-1 and TNF-α)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 Conclusion Added with the herb past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 control program of ACR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on the treatment of RA,and has a good effect to improve joint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activity of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IL-1 and TNF-a in peripheral serum.【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2(005)006【总页数】4页(P429-432)【关键词】中药膏方;达标控制方案;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作者】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作者单位】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多关节及小关节病变为主,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和侵蚀性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家族及白细胞介素-34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家族及白细胞介素-34水平邬秀娣;汤亚微;孙晓彤;王冰;王苗苗;李霞【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年(卷),期】2016(010)002【摘要】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家族和IL-34水平,探讨其在SLE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6例SLE患者及6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L-1家族成员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7例SLE组及86名正常对照组血清IL-3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IL-1家族成员中IL-18和IL-36β水平升高[(21 405.00±3 098.96) pg/mlvs.(10 096.00±1 162.09) pg/ml,(275.50±78.75)pg/mlvs.(144.83±45.37) pg/ml,均P<0.05];IL-36Ra水平降低[(902.00±361.29) pg/mlvs.(2 916.00±1489.56) pg/ml,P<0.05];另外,SLE组血清IL-3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0.36±70.38)pg /mlvs.(41.90±6.89) pg/ml,P<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血清IL-18、IL-36β、IL-34水平升高,IL-36Ra水平降低,参与SLE发病.【总页数】6页(P112-116,封3)【作者】邬秀娣;汤亚微;孙晓彤;王冰;王苗苗;李霞【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浙江宁波315010;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辽宁大连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相关文献】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和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及意义[J], 陈光辉;曾今诚;刘伟;王小梅;张俊爱;郑淑华;徐军发;陈慧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杨旭伟;张旸;郑祥雄;李频;林芬;邹式文3.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4水平及与其他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J], 郑晟超;毛佳斌;陈世浩;何大强4.血清C3C4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关联性分析 [J], 白莲莲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田佳宜;张霞;程功;刘庆红;王世阳;何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温病治法对温病湿热证模型血浆ETX血清TNF-α IL-1β影响的对比研究
3种温病治法对温病湿热证模型血浆ETX血清TNF-α IL-1β影响的对比研究周燕萍;高清华;李华锋;吕文亮【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6(24)8【摘要】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浆ETX(Endotoxin)、血清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a)、IL-1β(Inter Leuk in-1β)的影响,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浆ETX、血清TNF-α、IL-1β的变化。
结果:A 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湿热证模型组ETX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
各治疗组ETX水平与湿热证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0.05)。
湿热证模型组TNF-α、IL-1β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
清热祛湿法组与清热解毒法组TNF-α、IL-1β含量均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
结论:3个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且批间变异较大,提示3组药物可能无直接拮抗内毒素活性或直接清除血浆内毒素的作用。
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机理可能与减弱内毒素介导TNF-α、IL-1β有关。
【总页数】2页(P1567-1568)【关键词】温病;湿热证;清热祛湿法;清热解毒法;宣气化湿法;血浆ETX;血清TNF-α;IL-1β【作者】周燕萍;高清华;李华锋;吕文亮【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2.2;R285.5【相关文献】1.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的TNF-α与TG水平研究 [J], 汤朝晖;苏丽贤;李华锋;罗炳德;林培政2.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SIgA、TNF-α、IL-1β调控的实验研究 [J], 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3.加味藿朴夏苓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TNF-α、IL-10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 阙铁生;常丽萍;吕军影;李曙光;黄李平;黄萍;王芃4.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TNF-α IL-1β SIgA的影响 [J], 周璇;程方平5.3种温病治法对温病湿热证模型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 [J], 周燕萍;高清华;李华锋;肖芸;吕文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病(风寒表证)白介素-1变化规律探讨吴萍,张发斌,李杰,张广梅,陆东明,王仁嫒,赵协慧,陈湘红,刘占厚(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01)摘要: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白介素-1(IL -1)变化规律。
方法:以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与正常组比较一周内白介素-1(IL -1)的变化。
结果:正常组、实验组白介素-1(IL -1)表现为昼低夜高的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IL -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 <0.01);实验组小鼠体内IL -1的表达逐渐上升,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IL -1的变化曲线与正常组基本平行。
结论:IL -1存在昼夜变化节律;IL -1的高表达出现在太阳病第2 3天,此后逐渐回落,基本吻合外感表证7天自愈的病程;实验组白介素-1(IL -1)水平昼低夜高的变化,与三阴病欲解于夜间,三阳病欲解于昼时的认识一致。
关键词:太阳病;欲解时;白介素-1;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3-0396-03Variation of Interleukin (IL -1)in Taiyang Disease (Wind Cold Superficies Syndrome )WU Ping ,ZHANG Fabin ,LI Jie ,ZHANG Guangmei ,LU Dongming ,WANG Ren'ai ,ZHAO Xiuhui ,CHEN Xianghong ,LIU Zhanhou(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01,Qingha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interleukin (IL -1)in Taiyang disease (wind cold superficies syndrome ).Meth-ods :Based on the mice wind cold superficies syndrome model reported in literature ,we could build the anim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e-experiment ,from which we could compare with the normal group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IL -1in a week.Results :IL -1i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change of low in day and high at night.Within the disease cycle of wind cold superficies syndrome which lasted seven days ,the expression of IL -1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P <0.01).The expression of IL -1in mic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ncreasing ,which could reach a peak on the third day of pathogenesis ,and was decreasing afterwards.The variation curve of expression of IL -1in mic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asically parallel to that of the normal group.Conclusion :There was diurnal variation in IL -1.The high expression of IL -1is appeared on the second day and the third day of Taiyang disease ,and then the expression is gradually decreasing.This phenome-non is coincided with the self-healing of exogenous superficies syndrome in seven days.The variation of IL -1in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is low in day and high at night ,is agreed with Sanyin disease tending to be cured at night and Sanyang disease tend-ing to be cured in day.Key words :Taiyang disease ;disease tending to be cured ;Interleukin l (IL -l );correlation收稿日期:2012-09-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0960471)作者简介:吴萍(1962-),女,上海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学基础研究。
中医学将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防御和清除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归于正气。
“正气”代表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以及康复能力,这与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自稳的三大功能相一致。
从功能而言,免疫防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中医正气卫外功能;免疫自稳、清除自身抗原、稳定内环境与正气调节阴阳,维持阴阳平衡;免疫监视与正气协调脏腑经络气血,免生积聚的作用是相似的。
因此,人体正气包含着免疫系统物质和功能的概念。
我们拟通过检测太阳病(风寒表证)模型动物细胞因子白介素的表达,初步探寻人体正气的免疫学物质基础,解析人体免疫功能与太阳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诊断、择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深入探讨《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的微观本质提供思路和方法。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动物昆明种小鼠1152只,雌雄各半,体重19.6 22g ,购自兰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兰大动检[08]第034号)。
1.1.2试剂小鼠IL -1ELISA 定量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3主要仪器RT -2100酶标仪与洗板机(购自深圳雷杜公司);TDL5M 低速冷冻离心机;恒温箱PY -2型。
1.2方法1.2.1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小鼠适应性饲养5d后,每组按照雌雄各半随机选择36只为一批,共16批,分实验组和正常组。
实验组在文献报道[1]“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前动物风寒表证模型研究的成功经验,每5 6只小鼠置一鼠笼。
放置于温度2 5ħ,湿度60%,风速4 5级,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7d进行动物造模。
实验组普遍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活动较少、弓背耸毛、打喷嚏、流涕、进食明显减少、饮水增多、体温升高、体重下降,即确认模型复制成功。
正常组18 21ħ室温环境中饲养7d。
造模成功后,两组分别连续7d于11时与23时以眼球取血法获取小鼠全血,离心(3000r/min)15min,获取小鼠血清标本。
1.2.2检测方法根据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要求,配置小鼠IL-1标准溶液,并在板孔内稀释为不同浓度梯度,复孔制作标准曲线。
设空白和质控复孔,样品孔各加小鼠血清100μL和生物素标记抗体50μL,37ħ温育90min后洗涤5次。
每孔加入亲和素-HRP标记物50μL,37ħ温育30min后洗涤5次。
加入TMB显色剂,37ħ温育20min后加终止液。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由两人负责录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资料以均数ʃ标准(珋xʃs)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2.1正常组与模型组IL-1含量测定正常组、实验组IL-1存在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IL-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小鼠体内IL-1的表达逐渐上升,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见表1。
表1正常组与模型组IL-1比较(pg/mL,珋xʃs)时间时点11点例数正常组例数实验组23点例数正常组例数实验组第1天35137.40ʃ126.9336229.81ʃ81.83*1第2天36136.20ʃ53.2835174.98ʃ64.42*136163.22ʃ46.82△235237.70ʃ70.28*1●1第3天35189.09ʃ86.1536275.68ʃ96.08*132172.68ʃ100.9436315.56ʃ100.19*1第4天32171.94ʃ108.5636318.80ʃ99.73*136183.86ʃ39.0336240.18ʃ45.11*1●1第5天3683.33ʃ25.383696.42ʃ45.8836116.71ʃ33.45△136126.52ʃ37.10●1第6天3699.89ʃ31.1936121.83ʃ51.45*236112.63ʃ25.7336136.91ʃ28.91*1第7天3692.10ʃ22.543696.76ʃ46.4736102.19ʃ36.2436157.04ʃ55.59*1●1注:*表示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表示正常组同一天不同时点比较;●表示实验组同一天不同时点比较;1表示P<0.01;2表示P<0.05。
2.2正常组与实验组IL-1节律性变化实验组IL-1表达节律与正常组基本平行一致,但在疾病期表达增强,尤以疾病第2 4日为显著。
见图1。
图1对照组和实验组一周内IL-1含量变化情况3讨论中医风寒表证主要的发病学特征是寒冷、潮湿等外环境变化,致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而鼻、咽、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细胞浸润。
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是炎症细胞释放的肽类炎性介质,有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调节细胞的功能,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很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它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以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IL-1是一种能激活多种免疫和炎症细胞的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能诱导内皮细胞活化,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蛋白和炎症介质,直接参与炎症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