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14中期会议综述_张继焦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在京召开
学术动态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在京召开王 文 娥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于2000年7月24-28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巴西、印度等46个国家与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城市民族文化:维护与相互影响”。
7月24日上午,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礼堂如期举行。
会议组委会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江家福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他回顾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指出,该会议通过对相关议题的探讨与研究,旨在增加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发展。
特别在中国当前形势下,该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提高少数民族的生存与生活水平有着尤为深远的意义。
接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会长桑德兰教授(美国)致辞。
他总结了近年来城市中的住房、服务及交通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前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之后,我国著名人类学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人类学家、原美国人类学会会长、民族学会会长高斯密教授,人类学家、原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索撒尔教授(英国)相继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其中,尤以费孝通的发言最为引人注目。
他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研究历程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并建议中国的城市人类学研究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11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21中国城市不具有单一的民族,而具有多元共处的特点。
对此,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合而不同”的概念,指出,中国的民族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发展”+“和平共处”的问题。
自24日下午至28日上午,大会集中举行了以下6个专题讨论会:11《20世纪城市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特点》专题讨论会该专题讨论会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兼院长、民族学系主任、人类学博士杨圣敏主持。
鉴于各国城市中民族成份和文化种类的迅速增加,本专题主要研究不同民族文化遭遇时的相互影响及其呈现的特点,从而为确定正确的处理措施提供借鉴,并进而预测了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城市民族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城市民族工作作者:张继焦孙梦华来源:《民族学刊》2022年第05期[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城市民族工作的主线。
城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阔的平台,作为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城市民族工作在凝聚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根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提出城市民族工作中要基于的三个关系维度:“城市-民族”关系、“民族-城市”关系、“民族-民族”关系,分析城市民族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并针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2)05-0001-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20VMZ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2019ZDGH017)、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和所重点创新工程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现代转型”(2019MZSCX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继焦(1966-),男,海南海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民族学、社会学;孙梦华(1997-),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人类学。
北京 10008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根据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中国现实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的创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智慧的结晶,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特点和发展——中外人类学和民族学比较分析
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特点和发展——中外人类学和民族学比较分析张继焦【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年(卷),期】1992(000)001【摘要】本文将中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纵横比较。
首先平行地类比分析中国与第三世界各国的共同特征。
①都不愿再作西方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对象。
②都以本国土著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
③对待西方的理论和观点普遍采取多批判、少吸收的态度。
④社会和经济的普遍落后,使应用人类学和民族学迅速发展。
其次纵向比较中国与西方的特点,认为我国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是①新兴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前景可观。
②理论和观点有待丰富更新。
③现代社会的研究有待拓展深化。
④深入开展应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
【总页数】7页(P57-63)【作者】张继焦【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55【相关文献】1.民族和睦与文化发展——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学院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联合举办专题会议综述 [J], 何晓薇2.新型城镇化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展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6年年会综述 [J], 曹鲁超3.都市人类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城市学派"r——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张继焦教授 [J], 张继焦;宋丹4.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现代化转型:直面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继焦教授访谈 [J], 张继焦;宋丹5.开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2008年)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上的讲话 [J], 牟本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人类学:近年最新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
企业人类学:近年最新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张继焦【摘要】[摘要]冠以企业人类学之名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正式发表于2009年、第一本英文著作正式发表于2011年。
相应地,其各类学术成果不断推出。
2009年至今,企业人类学研究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开,研究者及其研究对象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世界各国各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国内外正式出版了中英文各类论著共13部以及一系列研究论文,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作为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它在中国和国际的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对一些领域的探讨逐步深化和系统化。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企业人类学还有一些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期刊名称】创新【年(卷),期】2015(009)004【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企业人类学;学术成果;研究进展;学科体系2013年,笔者已撰文谈过“企业人类学关注什么”,[1]但是,该文写得不够系统和全面。
在《创新》2015年第3期中,笔者主要从学术活动或事件的角度,谈了企业人类学的学术动态和主要特点。
[2]本文则从学科成果或出版物的角度,回顾和总结2009~2015年的时间里,企业人类学探讨的热门议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即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
一、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企业人类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80年的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中国、日本等三国)人类学者的不懈探索,历经了工业人类学、组织人类学、工商人类学、经营人类学、企业人类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相应的不同名称,到2009年7月,本学科的名称被国际学界整合为“企业人类学”。
①2009年7月下旬,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上,通过设立“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召开“第一届企业人类学国际论坛”、统一学科名称为“企业人类学”等三件事,企业人类学的国际学科地位得到了确立。
参阅张继焦《企业人类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最新趋势:走出村落,以老字号为抓手,走向现代化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最新趋势:走出村落,以老字号为抓手,走
向现代化
张继焦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研究》
【年(卷),期】2017(028)002
【摘要】目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已经陷入到了深度的范式危机之中,急需尽快走出村落,直面中国巨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最近几年,为了推进人类学民族学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我们以老字号这个链接传统与现代的经济社会主体为抓手,以企业人类学为学科基础,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逐步地摆脱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桎梏,出现了四种最新发展趋势:一是将老字号个案置于相关行业之中进行分析;二是将老字号研究置于某条老商街甚至整个城市之中进行考量;三是将老字号置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之中来考察;四是依托第四次革命,推进学科建设的现代化.这些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意味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必将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正在迈向复杂的城市社会和现代组织,已经迈上了学科现代化建设的征程.
【总页数】6页(P39-44)
【作者】张继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现代化转型:直面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继焦教授访谈 [J], 张继焦;宋丹
2.走向基层,走出新闻——论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J], 戚月滢
3.饱览最新家居潮流趋势解析疫后家居产业走向 [J], 梁莉萍
4.走向基层,走出新闻——论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J], 戚月滢
5.“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去”最新趋势与政策思考系列征文获奖名单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现代化转型:直面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1
2017年7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2017第 38 卷第 4 期 JoumalofGuang x iTeachesEducationl J nive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8 No.4DOI:10.16601/ki.issn l002-5227.2017.04.007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现代化转型:直面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1_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继焦教授访谈张继焦a,宋丹13(中国社会科学院a.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b.研究生院民族学系,北京100081)[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或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其具体表现为: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等三大方面。
从19世纪末欧洲开始认识一个全新的社会到20世纪初美国开始解释新出现的城市社会,欧美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所引发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催生和推动了古典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与欧美的经历有类似和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探讨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等所引发的现代化转型或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此推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类 学民族学者应该有可能提出_套不同于欧美的新古典理论,对此,中国学者应该拥有充足的中国道路自信和本学科的理论自信。
[关键词]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人类学民族学现代化[中图分类号]C95-05;Q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227(2017)04-0037-08宋丹:张老师,您好丨今天很荣幸能够与您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问题进行_下交流。
我 们传统印象里人类学民族学主要研究的是村落的亲属制度、宗教信仰、仪式、社会组织等方面内容。
您认为,人类学民族学是否有必要研究现代化的对象呢?张继焦:在人类学民族学早期的研究阶段,人 类学民族学家们的主要研究对象都是较为简单的、欠发展的原始部落。
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新动能
MACRO宏观26 小康 INSIGHT CHINA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五个振兴”中重要的一环。
者和传承者,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乡村寄托着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和不曾改变的情怀,唯有传承乡村文化,才能让乡村的发展历史不断档,让远离故乡的人们有心灵的皈依和栖息之地。
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乡村振兴,文化是核心。
“仓廪实而知礼节”,要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农业,振兴产业,还要充分重视振兴和发展乡土文化。
第二,乡村文化的二元性特征:乡土文化和儒家文化。
有些人对传统村落存在着偏见,认为农村经济落后、乡村不卫生、交通不便、文化不丰富、没有生机和活力,因为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那么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乡土文化是什么呢?在此,我们郑重地提出,需要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进行重估。
乡愁并非传统村落文化的全部;传统村落不但是乡土文化生成的土壤,也是儒家文化的基石。
我国有一些典型的传统村落体现了儒家正统的耕读型文化。
比如,海南省定安县高林村是海南唯一探花郎张岳崧故里。
张岳崧之所以成为海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举第一人,绝非孤立和偶然的文化现象。
张岳崧之后,其次子张钟彦登进士,四子张钟秀中举人,其孙张熊祥亦中举人,其故里拥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誉。
2016年,定安县高林村被评为“海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开展了以“普及德孝文化,提升文|张继焦、李宇军近些年,有些专家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世界各国乡村都是注定要衰落的,这是一个必然规律,没有必要为乡村衰落而杞人忧天。
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当前要着力解决的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最突出地存在于农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转型专家张继焦教授
族 学 与 人类 学 研 究 所 丰 十 会 研
究 室 主 任 、 研 究 员 。 闻 际
卜.曾 任加 拿 大 多 伦 多 大学 访 问 学 者 、 H本 国 立 民 族 学 博物 馆 旧际研究 员 、马 来两亚南 方大 学学 院访 问学者 和马来 亚大学 国际研 究员 。在 内高
校 ,担任西北 民族 大学兼 职教授 、云南 民族大学兼 职教授等 。在 冈际学术 界 ,担任联 合 教
H文 、法文等 一 种外文 ,在8 个国家发表 了4 本英 文论 著 ( 如E n v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l i o n P o l i  ̄ , v
a n d E x p e r i e n  ̄ ・ e i n t h e U. S . a n d C h i n a ’ s We s t e r n R e g i o n s ,Mi g r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a n ( I A s i a)和 l 0 多篇 英
展 :并非全是经济 的问题 》 ( 2 0 1 3 )、 《 新一轮 的城 市化 、] 业化 、市场 化 、史化多元化 》 ( 2 0 1 5)、 《 新型城镇化 文化遗 产传 承发展 》 ( 2 0 1 5) 等。张继焦教授 和他领 导的经 济社 会转 型研究闭 队,站在 全球 化和现代化 的宏观背景下 ,探 讨了在城市化 、 1 _ 、 化 、市场 化 、 丈化 多元化条件下新型城镇化 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的 系 、_ 3 t , l k 化和 民族 文化传 承的关 系 、 城 市发 展与 企业社会 责任 的关 系等 ,在人类 学 、民族学 、社 会学 、历史学 、民俗学 、地 学 、经 济学 、环境科学 、企业管理学 等学科 中 ,已经形成 了一定 的学 术影 响。
从文化传播论角度看海南“公期”和“军坡”两个不同文化圈
基金项目:本文是受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的委托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主持的项目 海口市琼山区 琼台复兴计划 之文化遗产专项研究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之一 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现代转型 (项目编号:2019MZSCX002)的阶段性成果ꎮ收稿日期:2019-12-10作者简介:张继焦(1996 )ꎬ男ꎬ海南海口人ꎬ博士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㊁二级研究员ꎬ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CC副理事长ꎬ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副会长ꎬ主要从事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ꎻ宋丹(1994 )ꎬ女ꎬ浙江温州人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人类学硕士研究生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人类学视野下的 传统-现代 转型 项目研究助理ꎬ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ꎮ2020年第1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12020第33卷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GeneralNo.193(总第193期)(SocialSciences)Vol.33从文化传播论角度看海南 公期 和 军坡两个不同文化圈张继焦ꎬ宋㊀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ꎬ北京100081)摘㊀要:一直以来ꎬ海南各地对民间流行的两种信仰习俗 公期 和 军坡 众说纷纭ꎬ因两者关系尤为复杂且各盛行区域多有糅杂渗透ꎬ当地民众或有所区分ꎬ或混为一谈ꎬ至今尚无定论ꎮ基于此ꎬ文章以文化传播论为理论基础ꎬ通过梳理公期和军坡信俗各自的文化特质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大致划分ꎬ提出 公期文化圈 军坡文化圈 公期-军坡文化交叉带 这三个概念ꎬ用以解释因身处不同文化圈才会对 公期 和 军坡 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ꎮ公期文化圈以千年府城及海口市区为中心ꎬ具有敬天法祖的信仰文化特征ꎬ体现民众对集体价值观念及精神的慎终追远㊁崇功报德ꎮ军坡文化圈以海口新坡镇为中心ꎬ带有较强的军事信仰文化特征ꎬ以冼夫人信仰为主ꎬ具有彰显神威军威ꎬ祈福禳灾的寓意ꎮ两种文化圈形成的原因与海南历代不同籍贯移民的先后顺序㊁地理分布及变迁㊁移民群体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有直接关系ꎬ结合历史背景㊁移民来源及相似文化特质的多寡等方面ꎬ试图找寻公期与福建境主信俗㊁军坡与粤西年例信俗之间的文化相似性ꎬ从而推测两岸三地之间历史文化的同源关系ꎮ关键词:文化传播论ꎻ公期ꎻ军坡ꎻ文化圈ꎻ地理分布中图分类号:C912.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5310(2020)01-0056-11一㊁引言北宋开宝五年(792)ꎬ海南设琼州府治ꎬ建城墙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ꎬ府城境内鳞次栉比的历史古迹ꎬ折射出古代海南社会的点点缩影ꎮ当漫步在七井八巷十三街之中ꎬ充满岁月感的古城墙残桓㊁琼台书院㊁鼓楼等历史遗迹映入眼帘ꎮ在府城ꎬ宫庙庵堂随处可见且数量众多ꎬ例如城隍庙㊁关帝庙㊁玉皇三清宫㊁定福灶君庙㊁华光庙㊁关帝庙㊁天宁寺㊁三圣宫㊁林公庙㊁晏公庙㊁天后宫㊁泰华庵㊁龙神庙和土地公庙等等ꎬ这不免让人感到好奇ꎬ相较传统宗族村落中一庙一宗祠的设定ꎬ为何府城会有如此繁多且集中的宫观寺院?这些神明又从何而来?文庄路旁ꎬ琼台福地供奉着 关圣帝君 的关帝庙内香烟缭绕ꎬ香火鼎盛ꎬ成为府城地标性的建筑ꎮ位于府城西南的甘蔗园村境内ꎬ供奉着 张大天君 的张天君庙内保存着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几块 重修张公庙碑 ꎬ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ꎮ也有部分庙宇因年久失修ꎬ难以溯源ꎬ只从附近居民口中得知ꎬ在他们爷爷辈年少时就存在了ꎮ位于鼓楼南65边不远处有一座三圣宫屹立在路旁ꎬ主殿内供奉着多位神明ꎬ且有主次和称谓上的 男女之分 ꎬ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其为 公祖 或 婆祖 ꎮ据庙内石碑记载ꎬ此庙在清嘉庆年间就存在了ꎬ迄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ꎮ该庙主神为三圣娘娘ꎬ据说是本地神明ꎬ且与宗伯里㊁草牙巷的三圣娘娘(紫苏娘娘㊁泰华娘娘和火雷娘娘)是 姐妹 ꎮ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鼓楼街三圣娘娘的诞期ꎬ 姐妹们 均来此为 大姐 道贺庆祝ꎬ庙内头家请道士们设醮做斋ꎬ境内居民则携各类供品来庙中祭拜ꎬ络绎不绝ꎮ祭拜过后ꎬ人们还会邀请亲朋好友共赴佳宴ꎬ一起 吃公期 ꎬ晚上共赏琼剧表演ꎬ以此娱神怡神ꎮ他们将这种庆贺神明诞辰的信仰习俗称之为 公期 ꎮ而在琼山南部的新坡镇ꎬ每年农历二三月间则会举行另一种祭祀活动 军坡ꎮ新坡被认为是冼太夫人曾经出征的原点ꎬ当地为纪念冼夫人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ꎬ包括装军㊁上刀山㊁穿杖㊁舞龙舞狮㊁琼剧表演等一系列活动ꎬ同时也少不了宴请各方好友亲朋ꎮ在海南部分地区ꎬ人们对于此类纪念神明先祖活动的叫法并未做明确区分ꎬ 公期 与 军坡 经常使用混淆ꎮ而在黎苗聚居的中南部则没有这种说法ꎮ那么 公期 或是 军坡 从何而来?它是本地原有的还是从外地传来的?为何同在海南岛上ꎬ不同地区对于该活动又有不同的称呼和理解ꎬ其各自的文化内涵是否有所不同?这些问题值得探讨ꎮ二、文化传播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文化传播论是继古典进化论后又一经典的西方人类学理论流派ꎮ19世纪末20世纪初ꎬ为适应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ꎬ更好地实现对殖民地的统治ꎬ文化传播论应运而生ꎮ不同于古典进化论从纵向的时间视角来探讨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ꎬ文化传播论以文化地理学的横向视角来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ꎬ它反对进化论ꎬ强调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ꎮ 传播 是指文化或文化特质从发源地流传到其他地方的现象ꎬ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创造能力或独立发明的能力是有限的ꎬ人类文化间的共性及其发展应归功于传播ꎬ文化的借用多于发明ꎬ而不是进化论所认为的 全人类心智的一致性 ꎮ文化传播论试图将人类文化史归结为文化移动㊁接触和借用的过程ꎬ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似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ꎬ文化间的相似性越多ꎬ其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关联就越多ꎬ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ꎻ传播学派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ꎮ①文化传播论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流派:德奥传播论学派和英国极端传播论学派ꎮ前者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 拉策尔(F.Ratzel)㊁弗罗贝纽斯(Leo ̄Frobeinus)㊁弗 格累不奈尔(F.Graebner)和威廉 施米特(W.Schmidt)ꎬ该流派主张人类文化起源多元ꎬ以 文化圈 文化层 的概念来解释文化的传播ꎬ因此也被称为 文化圈 传播论ꎮ后者代表人物有威廉 里弗斯(WilliamH.Rivers)㊁埃里奥特 史密斯(ElliotSmith)和威廉 詹姆斯 佩里(WilliamJamesPerry)ꎬ他们则强调世界上一切文化和文明的源头是古埃及文明ꎬ其他地方的文化均是从埃及传播而来ꎬ主张文化起源是一元的ꎬ因此该学派又称 埃及起源论 或 泛埃及主义 ꎮ作为德国传播主义先驱ꎬ著名地理学家拉策尔(F.Ratzel)在其代表作«人类地理学»和«民族学»中ꎬ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及其文化的地理分布ꎬ他将文化要素标注在地图上ꎬ通过比较各地区文化要素的相似形态ꎬ以 形的标准 推断其历史上的联系ꎮ拉策尔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的生理㊁心理及人类的分布ꎬ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进程ꎮ他从民族迁徙的角度论述文化传播的过程ꎬ认为各族间文化形式及生活习惯的相似性是文化传播的结果ꎬ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徙而扩散的ꎬ如若发现两地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ꎬ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是某种联系ꎮ拉策尔的贡献在于将文化研究与地理环境建立起紧密联系ꎬ开创了文化传播的研究ꎮ②弗罗贝纽斯(Leo ̄Frobeinus)在延续其老师拉策尔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ꎬ对非洲文化的起源展开研究ꎬ他论证了 西非文化圈 的存在ꎬ并对其有所发展ꎮ他第一次提出了 文化圈 的概念ꎬ并考察个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ꎬ即量的标准ꎬ以此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ꎮ他认为拉策尔所说的文化的同源关系不局限于个别文化元素之间ꎬ还和整个文化圈之间的相似性有关ꎮ③他将西部非洲和美拉尼西亚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ꎬ两者在历史发生75①②③黄淑娉ꎬ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ꎬ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4年ꎬ第58页ꎮ黄淑娉ꎬ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ꎬ第60-62页ꎮ黄淑娉ꎬ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ꎬ第62-63页ꎮ上的关联现象并不局限于弓箭等武器文化元素ꎬ还涉及到生产技术㊁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全部文化要素ꎮ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ꎬ弗 格累不奈尔(F.Graebner)进一步发展了 文化圈 理论ꎮ首先ꎬ他肯定文化的相似性不仅体现在个别文化元素的相似中ꎬ还与整个文化圈彼此类似有关ꎮ其次ꎬ他将 形的标准 与 量的标准 结合ꎬ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论来判断文化的亲缘关系及历史变迁ꎮ他在文化圈的基础上提出了 文化层 的概念ꎬ把 作为时间空间顺序确定下来的文化圈ꎬ还原为时间上的先后关系ꎬ并把时间序列单位层次化客观标准ꎬ认为从 文化圈 叠合部分所形成的 文化层 ꎬ可以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ꎮ①之后ꎬ奥地利的威廉 施密特(W.Schmidt)和维也纳的学者们也加入了 文化圈 理论研究ꎮ他在格氏 形的标准 与 量的标准 的基础上ꎬ进一步提出了 连续的标准 和 亲缘关系程度标准 ②作为补充判断标准ꎻ并将文化圈的研究重心从确定文化因素的归属性及文化圈产生的时间顺序上ꎬ转移至 文化 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年代上ꎬ他将世界范围的文化圈划分为原始㊁初级㊁第二级和第三级ꎬ即 文化圈进化论 ꎮ③相较之下ꎬ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 极端传播主义学派 的观点更为偏激ꎮ该理论最早是由G.E.史密斯(SmithꎬGraftonElliot)提出的ꎬ并由其学生W.J佩里(PerryꎬWilliamJames)发展完成的ꎮ两者均极力主张埃及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在古埃及产生并由此传播出去的ꎬ显然这种观点是激进且极端的ꎬ缺乏具体的历史依据ꎬ有着明显的漏洞和弱点ꎬ难以服众ꎮ综上所述ꎬ可以看出文化传播论对文化现象的解释存在着一些问题ꎬ它否认人作为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ꎬ并且将文化现象与其创造者相互割裂ꎬ强调文化不能独立产生发展ꎬ只能在适宜的环境中产生ꎬ依靠传播实现发展ꎬ文化间的相似性就是文化传播和借用的结果ꎻ并且它始终也未能解释文化如何起源ꎬ源头文化的特质等问题ꎮ因此ꎬ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ꎬ文化传播论不再流行ꎮ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价值可言ꎬ正如哈里斯曾表示ꎬ 要说明社会文化的差异和相似ꎬ最有力的解释是传播ꎮ ④该理论曾对国内考古学界产生重要影响ꎬ20世纪70年代ꎬ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过 文化区系类型 理论ꎬ他将中国古代文化分为北方㊁中原㊁东方㊁东南部㊁西南部以及南方六大区系ꎬ表示区域文化演变和传播的过程ꎬ为认识我国古代文化多元起源提供了理论基础ꎮ⑤他认为: 各大区系不仅各有渊源ꎬ各具特点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ꎬ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ꎮ ⑥可见ꎬ文化传播论在解释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关系㊁历史上的联系ꎬ以及文化传播与演变的过程仍具有借鉴意义ꎮ因此ꎬ本文以府城公期为例ꎬ以文化传播论为理论基础ꎬ通过辨析海南民间信俗公期与军坡各自的文化特质ꎬ对公期文化圈与军坡文化圈的地理分布进行大致划分ꎬ再结合海南移民史ꎬ解释该文化圈地理分布形成的原因ꎬ最后试将公期与福建境主信俗㊁军坡与粤西年例粗略地做文化特质的相似性比较ꎮ三、公期文化圈与军坡文化圈公期与军坡是海南具有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两种信仰民俗ꎬ为了更为清晰且直观的理解公期文化圈和军坡文化圈的地理分布范围ꎬ笔者对岛内公期和军坡的流行区域进行大致划分ꎬ如 图1海南岛公期㊁军坡分布示意图 所示ꎬ公期和军坡的主要流行区域集中于红线的右上部分地区ꎬ包括海口市㊁琼山㊁琼海㊁文昌㊁万宁㊁定安㊁屯昌㊁澄迈㊁临高和儋县等县市ꎬ其中临高和儋县相对较少ꎮ而红线的左下部分区域ꎬ包括三亚㊁东方㊁乐东㊁琼中㊁保亭㊁陵水㊁白沙㊁昌江等市县内这两种信俗均甚为少见ꎬ可归为无公期和军坡的地区ꎮ因此本文对 公期文化圈 军坡文化圈 及 公期-军坡交叉带 的地理区域划分是基于有公期和军坡信俗的地区ꎬ即示意85①②③④⑤⑥黄淑娉ꎬ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ꎬ第65页ꎮ连续的标准 指某两处相隔较远或无连接的地方ꎬ如若在其中间地区发现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要素ꎬ则表明这两地过去有过联系的可能性ꎮ 亲缘关系程度标准 指如果两地文化的类似元素在形的方面越显著ꎬ且数量越多ꎬ则足以证明两处相似的文化并非各自独立发生ꎬ而是两地有历史联系和传播的结果ꎮ高永久等:«民族学概论»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ꎬ2009年ꎬ第37页ꎮ[美]马文 哈里斯:«文化人类学»ꎬ李培茱等译ꎬ上海:东方出版社ꎬ1988年ꎬ第12页ꎮ岳小国:«试析德奥传播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ꎬ«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ꎮ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ꎬ1999年ꎬ第39页ꎮ图中红线右上部分区域所展开的讨论ꎮ图1㊀海南岛公期㊁军坡分布示意图公期是一种流行于琼东北㊁琼东地区的区域性祭神活动ꎬ在海口东北部㊁琼山㊁文昌一带㊁定安㊁澄迈㊁琼海和万宁部分地区均有此习俗ꎬ其中以千年古城府城及海口市区最为盛行ꎮ古时海南设琼州府成为全岛的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中心ꎬ公期主要流行于府城及周遭村镇ꎬ而后因1926年海口建市ꎬ行政中心转移ꎬ公期信俗活动则在海口市区开展较多ꎮ公期是一种以神明或先祖的诞期为时间节点ꎬ以庙宇为主要活动中心ꎬ通过一系列酬神娱神活动来庆祝神明先祖的诞辰ꎬ以此寄托人们美好祝愿的信仰习俗ꎮ一年之中ꎬ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公期ꎬ正月期间最为密集ꎬ这段时间府城及周遭村镇中会此起彼伏地 做公期 ꎬ家家户户杀鸡宰羊ꎬ精心地准备着鸡鸭鱼肉㊁瓜果斋菜㊁香烛元宝等各种祭祀品ꎮ白天庙中道士设坛做醮ꎬ人们在首事带领下双膝跪地ꎬ虔诚祭拜ꎬ香烟袅袅ꎬ人声鼎沸ꎬ庙外舞龙舞狮ꎬ鞭炮连鸣ꎬ呼声连连ꎬ好不热闹ꎮ公期期间ꎬ不论是亲戚朋友ꎬ还是并不相识的朋友ꎬ人们纷纷发出 来我家吃公期! 的邀请ꎬ共享美食盛宴ꎮ每当夜幕降临ꎬ府城各街区依旧灯火通明ꎬ人们结伴相约来看琼剧㊁木偶戏ꎬ海南八音锣鼓喧天ꎬ气氛活跃ꎮ据笔者调研得知ꎬ府城境内民众对 公期 与 军坡 概念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分ꎬ他们认为在府城神明先祖的诞期称为 公期 ꎬ而在一些农村地区才称之为 军坡 ꎮ①农历二三月期间ꎬ海口南部㊁毗邻的定安㊁澄迈㊁琼海㊁万宁等部分地区ꎬ以及屯昌绝大部分区域则流行着另一种称为 (闹)军坡 的信仰习俗ꎬ其中以新坡镇最为隆重ꎮ它以冼太夫人为主要祭祀对象ꎬ带有明显的军事信仰文化特征ꎬ旨在驱邪安民ꎬ消灾赐福ꎮ冼夫人历经梁㊁陈㊁隋三朝ꎬ是岭南地区俚族的大首领ꎬ她嫁于汉人高凉太守冯宝为妻ꎬ夫妇二人曾主动请命于皇朝ꎬ率兵南下海南ꎬ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叛乱ꎬ并且请置崖州ꎬ使海南重新归入中央政权的统领之中ꎬ维护国家统一ꎬ促进海南社会安定团结ꎬ被尊称为 谯国夫人 ꎮ因此ꎬ军坡的祭祀仪式与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冼夫人曾经的军事活动展开的ꎬ带有一定的军事威慑力ꎮ例如有模仿当时冼夫人集军㊁阅军㊁出军的 装军 表演㊁上刀山㊁过火山㊁穿杖巡游㊁ 婆祖 巡游等活动ꎬ也有琼剧㊁木偶戏㊁舞虎㊁舞狮等表演ꎮ公期与军坡看似是两种相似的民间信仰习俗ꎬ其祭祀仪式和具体活动都有一些相同之处ꎬ比如都会请道士来主持请神仪式ꎬ有舞龙舞狮㊁琼剧表演ꎬ以及宴请宾客等等ꎬ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ꎬ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ꎬ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及其中心点ꎬ两个文化圈之间还相互交织ꎮ公期和军坡作为海南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习俗ꎬ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我们理解民众生活和民间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ꎬ它反映出地方社会的日常生活㊁习惯㊁情感㊁心理和信仰等诸多方面ꎬ是一种文化的产物ꎮ此外ꎬ它具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ꎬ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ꎬ体现了地方的社会文化内容与内在的社会秩序ꎮ为更清晰地区分公期与军坡之间的差异ꎬ笔者将从两者所具有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ꎬ并对公期文化圈与军坡文化圈形成的地理分布范围做大致划分ꎮ关于文化圈的判别ꎬ文化传播论者曾提出了若干标准ꎮ首先是由拉策尔提出的 形的标准 ꎬ即外在形态相似的标准ꎬ他提到 要求这样看问题:相互符合的事物特征ꎬ并非是事物自身的本质必然形成的结果ꎬ也不是被材料或者地理条件㊁气候条件决定的现象ꎮ ②这里主要指的是人工创造的因素ꎮ由此ꎬ笔者主要以两者的信仰文化性质为主要区分点ꎬ结合名称㊁祭祀对象㊁日期及时间跨度㊁祭祀仪式及活动㊁祭祀用品㊁活动场所及范95①②2018年6月至7日ꎬ笔者访谈鼓楼三圣宫首事陈成雄㊁云路里二巷(后巷)林公庙的王村长㊁万寿亭街火雷庙首事杨少民㊁金花村林公庙首事王先生等人得知ꎮ克内克特 彼德:«文化传播主义»ꎬ[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ꎬ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译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ꎬ1988年ꎬ第17页ꎮ围㊁集市功能等文化特质进行论述ꎮ(一)公期文化圈1.敬天法祖 以神明和祖先信仰为主公期从字面上可解读为 公的诞期 ꎬ 公 指的是所奉神明或先祖ꎬ亦或是建构出来的集体祖先神ꎮ 期 则指神明先祖的诞期ꎬ各地区有所不同ꎬ一般而言ꎬ全年都会有公期并且时间跨度为1 2天ꎮ公期是一种多神崇拜的信仰习俗ꎬ它以神明祖先为主要祭祀对象ꎬ以其诞期为时间节点ꎬ开展一系列祭神酬神活动ꎮ人们在这一天精心准备各类祭祀用品ꎬ认真庄严地进行各种祭祀仪式流程ꎬ心存感恩ꎬ旨在祈求神明先祖能一如既往保佑一方风调雨顺ꎬ合境平安ꎮ需要强调的是ꎬ实际上ꎬ公期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核心理念之一 敬天法祖ꎬ即敬奉上天神明与祭拜祖先ꎮ敬天信仰是敬畏天道ꎬ对自然神的崇拜ꎬ教化民众要遵循自然规律ꎬ对周遭的环境心存敬畏ꎬ感恩珍惜ꎮ祖先信仰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它展现的是一种慎终追远ꎬ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与感念之情ꎬ并相信先祖的在天之灵仍会保佑子孙后代无病无灾ꎬ家族兴旺ꎮ在琼北地区ꎬ尤其是府城ꎬ各街坊所奉神明既有雷神㊁龙王㊁火雷娘娘和土地公等自然神ꎬ也有像关圣帝君㊁妈祖㊁岳飞等有功于国㊁有德于民的历史英雄人物ꎬ还有西天庙王佐㊁海青天海瑞等先贤ꎬ以及各家各姓氏先祖ꎮ不论何种祭祀对象ꎬ民众所求的是集体保护神对本地区集体社群及生存环境的庇护与保佑ꎬ即强调集体保护神能保障本境内的生态平衡㊁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等方面ꎬ以此增强民众日常生活的信心ꎬ同时体现民众对集体价值观念及精神的慎终追远㊁崇功报德ꎮ2.公期祭祀仪式及活动 以庆贺诞期为目的公期的祭祀仪式以庆诞朝为主ꎬ旨在庆贺神明先祖诞期ꎮ公期的前一天ꎬ首事们就聘请道士至庙中设坛做醮ꎬ并配以庆诞相关的科仪唱本ꎬ一般法事程序包括设坛㊁上供㊁烧香㊁升坛ꎮ礼师存念如法ꎬ高功宣卫灵咒㊁鸣鼓㊁发炉㊁降神㊁迎驾㊁奏乐㊁献茶㊁散米㊁步虚㊁赞颂㊁宣词㊁复炉㊁唱礼㊁祝神㊁送神ꎬ期间还会配以八音演奏ꎮ①公期当天ꎬ宴请宾客 吃公期 ㊁海南琼剧㊁海南八音㊁木偶戏㊁舞龙舞狮等表演ꎬ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境内居民的经济状况ꎮ除了常规的祭祀仪式及活动外ꎬ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公期是没有装军这项活动的ꎬ只有少数被纳入国家祀典的祭祀对象才可能会装军巡游ꎮ«正德琼台志»曾记载了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三关帝会的盛况ꎬ 十一日ꎬ卫所扮装关王会街游ꎬ至十三日毕ꎬ集庙中ꎬ因演所装游会之戏ꎮ军士每于是时为赛ꎬ祈保武㊁官心愿ꎻ各带枷锁ꎬ有沙刀伫立王像前三日者ꎬ谓之站刀ꎻ甚有剪焚肉香㊁膊刺大小刀箭㊁腰背签枪者ꎮ ②从中可知ꎬ关帝会时值府城关帝 公期 且有装军巡游仪式ꎬ旨在鼓舞士气ꎬ振奋军心ꎬ祈求战事顺利ꎬ该习俗仍延续至今ꎮ3.公期祭祀用品 喜庆吉祥好寓意公期期间ꎬ民众们为表达对本境神明先祖的崇高敬意以及庆贺诞期的虔诚心意ꎬ遵循传统祭祀规范ꎬ置办各类祭祀用品以向其献礼ꎮ一般公期所用祭品种类包括香烛㊁金银元宝㊁三牲或五牲㊁茶品酒水㊁斋菜㊁斋饭㊁副食小食㊁京果时果和爆竹等等ꎬ其中三牲一般指鸡㊁猪肉和水产③ꎬ五牲则为鸡㊁鸭㊁猪肉㊁鸭蛋和水产ꎮ在古代ꎬ礼制中有着严格系统的祭祀规范ꎬ对国家典祀系统内的神明先祖应献以太牢或少劳礼ꎬ府城许多神祖虽属民间祭祀ꎬ但却绝非为官方所抵制的 淫祀 之列ꎬ当地民众为表达对神明先祖的敬意ꎬ又要适应地方经济条件ꎬ于是将海洋社会中珍贵的水产献礼于神祖ꎬ既符合祭祀体制又能表达其虔诚心意ꎮ此外ꎬ祭品数量一般为单数3或5份ꎬ并且所献祭品大多蕴含如意吉祥的好寓意ꎬ例如副食小食一般会选取红包(红馒头)㊁寿桃和寿面ꎬ寓意红红火火ꎻ京果时果则会选取苹果㊁橘子和柚子等ꎬ表示平平安安ꎬ大吉大利ꎮ4.公期活动场所及范围 以庙宇为中心ꎬ以神明先祖所辖之境为范围公期大多以神明先祖所栖之庙宇为主要活动中心ꎬ一般在庙宇内外开展相关祭仪活动ꎮ由于公期的祭祀对象种类繁多ꎬ既有自然神明ꎬ也有历史英雄人物㊁先贤先祖等等ꎬ是一种多神信仰ꎮ因此ꎬ公期的主要活动场所为不同的宫庙内外ꎬ祭祀仪式大多是在庙中进行ꎬ酬神赛戏则会选择庙内戏台或庙外附近空地搭建戏台ꎬ并出演固定琼剧曲目ꎮ公期的活动范围与不同神明先祖所辖范围有所关系ꎮ06①②③资料来源:海口民建委官网:«鼓楼的三圣宫»ꎬ2017-11-24/2019-12-14ꎬhttp:ʊwww.mjhk.org.cn. [明]唐胄:«正德琼台志»ꎬ海口:海南出版社ꎬ2006年ꎬ第114页ꎮ水产视时节而定ꎬ一般为鱿鱼㊁鲤鱼或螃蟹ꎮ。
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
思想战线2020年第4期第46特No.4,2020Vol.46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张继焦,党垒摘要: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分离说”,表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分离,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现象,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根本特征。
相较于“分离说”,明清时期海南宗族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套和双向互动,可以视为一种“配套说”。
“配套说”超越了“分离说”以乡村宗族为主体社会结构的研究范式,将宗族置于不同层级的、与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系中去,更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更有效解释中国宗族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由此,对当前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进行以下思考:在人类学研究上,需要重新反思其发展历程,加强向上研究,走出乡村,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在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上,需要走出西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局限,从中国二元社会的结构特质,理解官方社会与非官方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对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宗族研究;分离说;配套说;弗里德曼;民间社会组织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78X(2020)04-0034-10一、问题提出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的两本代表性著作《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①与《中国的宗族与社会:福建与广东》,②体现了他关于中国宗族研究的主要思想:基本出发点是将宗族视为一种地域化的社会组织,即“村落宗族”(也有称“庶民化宗族”),并以此入手来探讨中国宗族形成的原因、结构和功能以及中国社会的运转机制。
后来,此理论被学界视为“弗里德曼模式”。
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弗里德曼将宗族当作自在的社会现象加以分析,是否符合中国社会传统的事实特征?第二,弗里德曼的宗族社会结构分析,以村落宗族结构为中心,③是否可以完全解释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现象?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论证“弗里德曼模式”是否符合中国宗族社会本质的有效突破口。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 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7卷第1期□2005年1月V OL.27N O.1□J AN.200559 GXM YXB 第16届I CAES(2008・昆明)刘志军编译,秦红增校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介3□刘志军编译,秦红增校[中图分类号] C91214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2-3887(2005)01-0059-03一、历史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称IU A ES,全称为“The Internatio nal U nio n of A nt hropo2lo gical and Et hnolo gical Sciences”。
她是一个由社会人类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和致力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同时也吸收有兴趣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
其目标是加强世界上社会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促进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IU A ES成立于1948年8月23日,事实上,也正是此时她把始于1934年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ICA ES)纳入其组织。
后者其实是自1865年以来的众多人类学会议的产物,会议主席同时兼任联合会主席之职。
这两个组织在1968年完成统一。
自1968年以来,该组织每五年举行一次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Internatio nal Co ngress of A n2 t hropolo gical and Et hnolo gical Sciences,简称ICA ES),为这些领域的学术讨论与传播提供了一个世界论坛。
此前的ICA ES则为四年一次,中途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停办了10年,1948年恢复。
心理人类学视域下海口府城公期的社会凝聚及相互依赖
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CHIUNIVERSITY Vol.40No.2 Apr.2020第40卷第2期2020年4月心理人类学视域下海口府城公期的社会凝聚及相互依赖张继焦】,吴癑2(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海淀区100081)[摘要]海口府城是多元移民混杂之地,移民大多数来自同一地域,但是分属不同的宗族,因而府城移民如何构建起互相依赖与认同感是他们首先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为理论切入点,分析府城作为千年移民古城是如何通过模拟宗族的相互依赖凝聚社会力量°通过对社会依赖三层面(家庭、社区、城市),社会依赖三类型(精神性依赖与物质性依赖、竞争性依赖与合作性依赖、内部依赖与外部依赖)分别进行探讨,指出府城的诸多庙宇是维系本境、本社区内居民团结的重要场所,是府城当地移民的真正依赖°府城移民社会以庙宇为网络、以社区(“境”)为依赖、以“模拟宗族”为二级群体表现出来,并通过集体“做公期”不断强化具有强烈依赖性的社会关系,同时每个人都处于合作性伙伴关系的包围中,强烈依赖周围作为整体的街坊邻居,形成整个社会的凝聚力量°[关键词]公期;心理人类学;相互依赖;移民社会;模拟宗族[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21(2020)02—0033—08[作者简介]张继焦(1966—),男,海南海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学、社会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一一现代转型”(2019MZSCX002);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委托项目“海口市琼山区'琼台复兴计划,之文化遗产专项研究”[引用格式]张继焦,吴癑.心理人类学视域下海口府城公期的社会凝聚及相互依赖*+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2):33—40.[投稿邮箱]hcxyxb@—、绪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大清早海口府城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洋溢着幸福微笑、三三两两结伴前去庙中祭祀的当地群众,他们手中拿着各类祭品和香火,前往庙中一起祭祀神灵;而每个庙中的首事们在做公期前几天就开始忙上忙下,当天早晨更是风风火火,好似要把整年的热情全部贡献给神灵。
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千年古城的地方性文化遗产
收稿日期:2019-12-30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 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 现代转型 (2019MZSCX002)ꎻ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委托项目 海口市琼山区 琼台复兴计划 之文化遗产专项研究 ꎮ作者简介:张继焦ꎬ男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ꎬ法学博士ꎮ吴玥ꎬ女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硕士研究生ꎮ2020年5月第42卷㊀第3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May2020Vol 42㊀No.3DOI:10.13393/j.cnki.1672-6219.2020.03.009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千年古城的地方性文化遗产张继焦1ꎬ吴玥2(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ꎬ北京㊀100081ꎻ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ꎬ北京㊀100081)摘㊀要:五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积累下来了浩瀚的文化遗产ꎬ同时各个地方在千百年的交融发展中也保存下来了独特的文化特色与民俗活动ꎬ这些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了丰厚的人文历史内涵ꎬ富有鲜活的本土元素ꎮ以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文化遗产在当地社会的价值ꎬ我们必须持平等㊁客观的态度ꎬ以当地人的眼光去考察和研究ꎬ探索出各种各样的地方性民俗如何在当代社会激发作为一种宝贵文化遗产的新活力与新价值ꎮ本文以海口府城这一移民城市的 公期 这一地方性民俗为例ꎬ试图探索出古城文化遗产对当地社会的相对价值ꎬ以及如何透过一种地方民俗活动去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底色ꎬ以更好地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ꎮ关键词:文化相对论ꎻ㊀地方民俗ꎻ㊀府城公期ꎻ㊀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G12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6219(2020)03-0052-07一、引言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2年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提出的定义ꎬ文化遗产可分为 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culturalheritage) 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两大类①ꎮ一般而言ꎬ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㊁建筑㊁人类文化遗址等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说和表述㊁表演艺术㊁社会风俗㊁各种知识和实践㊁传统手工艺技能等ꎮ但这并不是说应该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开进行单独研究ꎬ实际上两者是互相依存㊁相辅相成的ꎮ非遗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空间而存在ꎬ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充满了各种非遗元素ꎮ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ꎬ积累下罕见的历史文化遗产ꎬ各个地方也培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ꎮ相较于国际社会而言ꎬ我国文化遗产研究起步较晚ꎬ但我国可研究的资源较为丰富 世界遗产数目位列世界前二(仅次于意大利ꎬ共有53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ꎬ也是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ꎬ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宝贵文化资源ꎮ在实践层面ꎬ我国除了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之外ꎬ国务院自2006年起ꎬ分别批准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ꎬ如今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 国家+省+市+县 4级保护体系ꎮ国家和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文化遗产ꎬ不仅仅是为保留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ꎬ也是希望按照各种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与地方特色ꎬ利用其中文化ꎬ真正实现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双提升ꎮ我国疆域辽阔ꎬ各地民族与地域特色突出ꎬ在地缘因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下ꎬ形成了彼此交融又各有特点的文化遗产ꎮ譬如海南岛虽孤悬海外㊁远离中土ꎬ但同样在历代汉人移民和当地土著民的帮助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ꎬ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ꎮ在海口市北部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ꎬ古时为琼州府驻地ꎬ故名 府城 ꎬ在古代是海南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和军事中心ꎬ素有 琼台福地 ②的美称ꎮ在今日的府城内ꎬ还流传着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民间习俗 做公期 ꎬ这也是府城流传下来的独特文化遗产ꎮ每年正月时分ꎬ 到我家吃公期吧! 在府城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此类热情洋溢的招呼ꎮ可见作为一种集信仰㊁仪式与生活气息的传统节25日形式ꎬ公期在今日府城之热闹势头仍旧不减ꎬ吃喝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ꎮ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期就是简简单单的吃吃喝喝㊁聚众娱乐ꎬ它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功能的ꎬ并且这些功能与价值在今日仍旧有着广泛流传的意义ꎮ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ꎬ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发展ꎬ忽视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ꎬ导致很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处境堪忧ꎬ很多地方性民俗逐渐淹没于历史ꎮ而如今很多学者在进行文化遗产研究时ꎬ往往只重视某一地区㊁某一民族的相异处ꎬ仅仅满足于对当地文化进行事实描述ꎬ并没有将其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研究ꎬ就事论事较多而忽视了理论概括ꎮ实践与研究两方面的不足ꎬ导致如今一些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支撑动力ꎮ但在今日的海口府城ꎬ公期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独特形式发挥着自己的价值和作用ꎬ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地方性民俗世代流传ꎬ但这种相对价值究竟给府城㊁给海南带来了怎样的文化底色?我们在保护地方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又可从中汲取什么经验?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ꎮ二、文化相对论的理论探讨文化相对论(CulturalRelativism)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一种人类学和民族学学派ꎬ以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elvilleJ.Herskovits)为主要代表人物ꎮ该学派认为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ꎬ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特定的经济文化条件相适应而形成并发展的ꎮ任何文化对于其所在的社会而言都是有价值的ꎬ这种价值没有共同的等价物ꎬ不能用一种绝对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ꎮ因这种理论对 价值 的强调ꎬ故而又称作 文化的价值理论 学派ꎮ最早提出 文化相对论 这一概念的是芬兰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ꎬ他于«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theMoralIdeasꎬ1906 1908)一书中指出不同民族具有各自不一的道德标准ꎬ故而道德是相对的[1]ꎮ但文化相对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流行开来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㊁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博厄斯(FranzBoas)ꎮ在«原始人的心智»(TheMindofPrimitiveManꎬ1911)一书中ꎬ博厄斯提出生活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归纳经验[2]107ꎻ人们总是循着习惯行事ꎬ如此习惯逐渐演化成不带任何意识元素的自发行动ꎬ而这些都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ꎬ进而引起不同的观念联想[2]118-119ꎮ而人类学的研究应使我们包容与自身不一样的文明形式ꎬ坚信他们也有能力推进人类利益ꎬ正如这些文明在过去推动了他们的文化进程一样[2]151ꎮ因此ꎬ调查者在对普遍性社会形态进行科学研究时应从自身文化价值观念中解脱出来ꎬ深入到其所研究的文化㊁民族思想中ꎬ并把其中的文化价值纳入总体客观研究范围之内ꎬ才能真正了解这种民族文化的实质[3]131ꎮ博厄斯这种文化相对论思想也为他的学生们所继承和发扬ꎬ其中赫斯科维茨对文化相对论进行系统化阐发ꎬ自成一体形成文化相对论理论ꎬ并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ꎬ一度达到鼎盛时期ꎮ赫斯科维茨主要在其代表作«人及其劳动»一书中提出了 文化相对论 的思想ꎬ在之后改编成的«文化人类学»③一书中又做了详细的阐述ꎮ首先ꎬ文化相对论认为ꎬ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ꎬ对该社会群体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同等的ꎬ因此应该用他所属群体的价值体系进行评价ꎻ不同文化之间无法比较ꎬ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一般等价物ꎮ其次ꎬ文化是组成一个社会的人类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总和ꎬ其中每个群体文化各有世代传承下来的价值ꎻ那么ꎬ文化相对论的原则就是基于经验下判断ꎬ而经验是由每个人按照自身文化传承来进行说明的[4]351ꎮ再次ꎬ文化相对论最核心之处就在于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来自对不同特点的尊重ꎬ来自于相互尊重ꎻ应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ꎬ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ꎻ应以寻求了解和协调为目的ꎬ而不是毁坏与我们不相符合的东西[5]ꎮ也就是说ꎬ在不同的现实社会㊁道德体系㊁文化习得机制中ꎬ文化标准是不一样的ꎻ而文化相对主义意味着任何一种文化价值都能按照主位思考方式和文化传统得到正确理解[6]ꎮ赫斯科维茨以西非达荷美(Dahomey)的婚姻家庭形式为例ꎬ说明文化相对论的重要性ꎮ世界各地有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ꎬ或一夫多妻㊁或一妻多夫ꎬ其虽表现形式不同ꎬ但都是为其群体服务ꎬ都是具有一致价值的ꎮ但是在文化进化论者看来ꎬ一夫一妻制才是最合适的婚姻家庭制度ꎻ因为在多妻制家庭中ꎬ众妻为了其后代的利益ꎬ都会以各种方式取悦唯一的丈夫而争宠ꎬ进而导致家庭内部的混乱ꎮ但实际上ꎬ在那些以多妻制为生活常态的社会中ꎬ又会是不一样的情况ꎮ生活在西非的达荷美人习惯法承认一夫多妻制以及由父亲㊁长兄或由家长操办婚姻是合法的ꎬ这些一夫多妻制的家庭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单位ꎮ丈夫拥有独立房子ꎬ妻子们轮流与丈夫同住ꎬ为其洗衣做饭㊁养育子女㊁处理家庭经济事务ꎬ与所孕育子女单独生35活在一座房子中ꎮ并且在众多妻子之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ꎬ她们虽各自养育儿女ꎬ但都共同为这个大家庭集体承担多方面责任ꎬ甚至有的妻子还会为丈夫主动寻找更多妻子[4]349-350ꎮ赫斯科维茨认为ꎬ这种一夫多妻制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是不能接受和难以理解的ꎬ更是为社会舆论所谴责㊁为法律法规所制止ꎬ但在达荷美社会习惯法中ꎬ这种婚姻形式是得到认可并受到保护的ꎮ在当地人的眼中ꎬ这的确是一种维系种族繁衍和确保家庭集体经济稳定生产的良好婚姻形式ꎬ众人之间的相互合作㊁维持稳定的经济来源㊁大规模的家庭人口ꎬ这些都是多偶制家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ꎮ倘若我们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ꎬ达荷美人的一夫多妻制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与不公平ꎬ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典型体现ꎻ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去评价他者文化ꎬ因为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一般等价物ꎬ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是不同的[4]351ꎮ对于类似于达荷美人的社会制度ꎬ我们应该是尊重和理解ꎬ不是反对和驳斥ꎬ这就是文化相对论者所应持有的观点ꎮ总而言之ꎬ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众多理念的冲突ꎬ比如个人主义和社会化㊁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㊁享乐与效率㊁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㊁传统与事实ꎬ等等ꎬ而这些倾向往往在一个人看来是进步ꎬ另一个人看来是退步ꎮ放眼至全世界文明ꎬ我们会发现黑人㊁澳大利亚人㊁爱斯基摩人㊁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社会理想非常不同ꎬ而不同文明赋予人类行为的价值观是不可比较的ꎬ一个民族认为是好的常常被另一个认为是坏的ꎬ但实则完全是民族历史文化习惯使然[3]131-132ꎮ我们不能以自己的社会习惯作为标准去评判他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ꎬ而是应该以一种一视同仁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他族文化ꎬ才能得到客观㊁高正确度的解释ꎮ正如赫斯科维茨所说ꎬ文化相对论从本质上讲ꎬ是对自然的探索和对文化价值的认可ꎬ而这具有方法论㊁哲学㊁和现实意义层面的重要意义[4]364ꎮ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另外一种人类文明ꎬ去研究在这种文明浸染下生活的男男女女时ꎬ我们应该从不同价值与标准的角度多样理解不同文化[7]ꎮ以文化相对论来看ꎬ海口府城公期作为一种宝贵的地方性文化遗产ꎬ也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和价值ꎮ在府城当地ꎬ七井八巷十三街是街巷制的典型代表ꎬ形成了极具生命力又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的市民文化ꎻ相较于粤西地区的年例ꎬ公期同样促进了当地的境内认同ꎻ而就全国规模的庙会而言ꎬ它们都在两重性的复合形态中极力发挥最好最优的正向价值ꎮ因而ꎬ对于任何一种地方性民俗ꎬ我们都应该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认识到其中的文化价值ꎬ绝对不能以一种观点放眼全球ꎬ而是应具体遗产具体分析ꎮ三、地方性民俗的特征与价值民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ꎬ是由某个地区的民众千百年来共同培育而成的ꎬ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有着莫大的关系ꎬ也对当地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价值ꎮ纵观整个海南地区ꎬ 郡城㊁海口每坊中莫不有所祠之神ꎬ各村各乡亦莫不有所建之庙 [8]ꎬ 邦国莫大于祀事ꎬ故首列郡邑常祀ꎬ而祀典及先贤次之ꎮ至于私祀虽多ꎬ然亦有死事㊁御灾之义而不可略ꎬ [9]531ꎮ府城内各坊㊁府城外各村以集体生活范围划分为各境ꎬ境内有寺庙ꎬ并把共同祭祀的神灵称为 境主 ꎬ以其诞期为日做公期ꎮ由于每个神灵诞期不一致ꎬ做公期的日子自然也不一致ꎬ尤其是在正月时分ꎬ各坊各村可以说是 这境做完那境做 ꎬ好似整个府城内外在不停地做公期ꎬ处处洋溢着虔诚与团聚的味道ꎮ虽城外各村和城内各坊的公期形式略有差异ꎬ但祭祀祖先神灵烧香祈福㊁亲朋好友相聚秉烛相谈的场景满目皆是ꎬ都是一种流传在当地群众之中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ꎮ公期文化依赖于大小街道㊁坊间庙宇ꎬ对府城社会所起到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虽千差万别㊁复杂多样ꎬ但本质是一致的ꎬ价值是相同的ꎬ都是为整个社会和集体服务ꎮ并且这种服务性质不仅仅是就府城经济生活而言ꎬ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ꎬ相较于年例对于粤西地区㊁庙会对于全国地区而言ꎬ这些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虽各有不同ꎬ但都在某种程度上对该社区群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ꎬ并形成了当地特殊的商业文化与市民文化ꎮ而根据价值形式的不同特点ꎬ我们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见图1)ꎮ图1㊀公期作为地方性民俗文化的相对价值形式和具体内涵㊀㊀(图表来源:作者自绘)1 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物质和精神是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ꎬ每一种民45俗活动必然以一定的物质设备为载体ꎬ并在一年一度的庆祝仪式中表现出精神性价值ꎬ故而我们有必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ꎮ根据文化载体类型的不同ꎬ可分为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ꎮ物质性价值通常以可见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ꎬ比如府城内部的街坊构建(以七井八巷十三街为典型代表)㊁古城墙㊁古庙宇㊁钟鼓楼等ꎬ这些承载古城昔日繁华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不仅仅是府城历史的见证ꎬ更是府城人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ꎮ而在街坊制度背后所蕴含的市井文化其实是府城商业文化与市民生活的真实源泉ꎬ更是府城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ꎮ里坊制度源于农业井田制时期的基本社会组织 邑里 ꎬ后移入城市ꎬ作为一种居民的聚居单位与社会基层组织而长久存在ꎻ宋代ꎬ封闭的里坊制不适合商品经济的需要ꎬ便逐渐被开放的坊巷制所取代ꎬ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专业街市与市民居住区共同构成的密集城市网络[10]ꎮ中原地区的这种城市建制也影响到了海南地区ꎬ特别是在明清时期ꎬ府城面积不断扩大ꎬ逐渐形成了以府前街(现文庄路)㊁镇台前街(现忠介路)㊁北帝街(中山北路)为主线ꎬ仁和巷㊁草芽巷㊁关帝巷等街巷纵横交错的 七井八巷十三街 格局ꎮ一条条街巷ꎬ一口口古井ꎬ一座座寺庙ꎬ构成了府城的主要交通脉络㊁体现了府城最基本的古代城市环境风貌ꎮ府城这一商业社会于坊巷制之下发展起了浓厚的街巷文化ꎬ很多文化遗产也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孕育形成ꎮ而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ꎬ府城很多街坊直接面对街道ꎬ在街后巷内建立住宅区ꎬ今日仍可在府城见到很多具有商业意味的 坊 ꎬ比如绣衣纺㊁仁和坊ꎬ等等ꎮ此外ꎬ府城很多街巷还形成了行业化生产规模ꎬ比如 马鞍街 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为集中出售马鞍㊁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ꎻ 绣衣坊 因是当年文士聚居之地ꎬ街坊大多以经营刺绣㊁缝制生员㊁秀才的 锦衣 为主ꎬ市场需求使之成了绣衣的专业街ꎮ这些街道巷宇大多始建于明朝时期ꎬ历经四五百年风风雨雨ꎬ虽过去热闹的商业氛围已逐渐淡化ꎬ却都布满了士农工商各社会阶层的生活痕迹ꎬ是海南商业社会和市井文化的见证ꎬ是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ꎮ依靠商业文化起家的府城也形成了商贾所集之大墟市ꎬ譬如明代正德年间的东门市㊁北门市㊁府后市ꎬ等等[9]283ꎮ各大墟市㊁街道㊁巷宇㊁坊间构成了府城市民的生活空间ꎬ并且至今仍旧存在当地人的记忆中ꎬ发挥着宝贵的物质性价值ꎮ直为街ꎬ曲为巷ꎻ坊间道路称街ꎬ坊内道路称巷ꎻ坊内十字干道称街ꎬ坊内支路称曲ꎻ街巷称呼的历代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商业生活的不断丰富ꎮ 坊 原来仅仅是府城市民的一种普通居住方式和基层管理形式ꎬ但开放式街巷制的确立ꎬ实则是中央封建政权对城市市民身份的一种官方认可ꎬ促使诸如商人㊁市民㊁学子等各社会阶层认同感的加深ꎬ形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ꎮ而随着 坊 (居民区)与 市 (商业区)的不断融合ꎬ府城文化中的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市井文化逐渐显现ꎬ这可谓是真正的文化底色ꎬ也是公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重要精神性价值ꎮ市井文化是指广泛活跃于街巷之中㊁以城市中下层市民为主体的具有商业倾向的文化ꎬ反映着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ꎬ表现出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ꎬ自由散漫却质朴单纯ꎬ久经不衰而愈以绵长ꎮ在街巷制下ꎬ 市井 为交易场所ꎬ 街 为商业街道ꎬ 巷 坊 为居住之地ꎬ做公期的主要阵地各大庙宇居于其中ꎬ共同构成了市井文化ꎬ而市井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ꎬ同时民俗㊁信仰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ꎮ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ꎬ各种节庆仪式活动也是为市民提供了娱乐和休闲的平台ꎮ同时ꎬ城市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参与其中ꎬ促使他们加入到城市建设与商品经济交换之中ꎬ以此带动经济的流通ꎮ 做公期 就是这样一种促使当地各社会阶层认同感的集体活动ꎬ蕴藏在一座座庙宇之后的是共同的居民心理认识ꎬ也是府城社会的精神性文化价值所在ꎮ公期当日ꎬ各家各户准备好神灵祭品ꎬ前往庙中祭拜ꎻ居民之间也是互相串门走访ꎬ好不热闹ꎻ到了吃饭时间ꎬ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丰盛宴席ꎬ来者皆是客ꎬ到处都坐满了喜气洋洋的居民ꎻ傍晚时分开始表演琼剧ꎬ在演员的一唱一和中ꎬ众人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愉悦感ꎮ有的地方在做公期之际还伴随着大型墟市贸易ꎬ到处人山人海ꎬ每个人都融入到巨大的市场洪流中ꎬ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ꎮ以经济交流为典型特征的市井文化更是需要多方面的道德约束ꎬ同时体现当地文化认同ꎮ而做公期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市民所认可的地方性文化ꎬ这种文化是海南商业社会在不断发展中所形成的市井文化的一部分ꎮ市井文化以街巷庙宇为物质性载体ꎬ成为群众生活㊁娱乐㊁祭祀的主要场所ꎬ众人齐聚一起ꎬ也就是对府城本土文化的认同ꎮ正如中原地区的各市民阶层不论身份地位ꎬ都在市民生活中谋得了一席之地ꎬ取得了身份认同感类似ꎬ在今日 琼台复兴计划 ④的推行中ꎬ这种市井文化对于追寻府城历史传统㊁凝聚府城市民凝聚力㊁共同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ꎮ对于中原地区而言ꎬ无论是里坊制㊁还是开放的街巷制ꎬ都是顺应统治阶级的需要ꎬ为了迎合当时政55治㊁经济㊁文化生活而设ꎬ两宋时期终于孕育出了市民阶层ꎬ这些闲暇众人促成了市民文化的形成ꎮ故而有曰 海霞红ꎬ山烟翠ꎮ故都风景繁华地ꎮ谯门画戟ꎬ下临万井ꎬ金碧楼台相倚 ꎬ描绘出了当时杭州城内人烟繁阜㊁市容严整的熙熙攘攘之景ꎮ而相较于府城而言ꎬ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同样人口攒动㊁繁盛无比ꎬ形成了与中原地区大同小异的市井文化ꎮ市井文化的形成不仅是商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ꎬ更是塑造了各种类型各异的文化遗产ꎬ这些文化遗产给当地社会带来了独特的物质与精神价值ꎬ发挥着地方性民俗的重要作用ꎮ2 集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文化相对论认为ꎬ每种文化都具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ꎬ这种价值是经过世代传承流传下来的ꎮ而根据文化作用主体类型的不同ꎬ可分为集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ꎬ集体性价值是指通过某种仪式和活动ꎬ对当地居民及社区集体所产生的价值ꎻ社会性价值是指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整体价值ꎮ这些价值虽类型各有不同ꎬ但都相对的对当地社会及人民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ꎬ同时也使得这种地方性民俗也源源流长ꎬ长久地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遗产保留下去ꎬ成为宝贵的地方财富ꎮ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文化ꎬ移民迁徙和文化传播发生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ꎻ海南虽孤悬海外㊁距中土辽远ꎬ但中原移民因各种原因仍到此不断ꎮ尤其是在宋明时期ꎬ很多中原移民定居府城ꎬ一则由于地缘因素而接近大陆风气ꎬ二则受移民自身文化影响ꎬ三则府城本身就是海南的经济文化中心ꎬ故而来源复杂的移民虽身居孤岛ꎬ却也是 习礼仪之教ꎬ有华夏之风 [9]138ꎬ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直延续了下去ꎮ这些因各种不同原因迁至府城的移民ꎬ聚集在府城的各个角落ꎬ他们或者投奔本地同乡ꎬ或者尽力融入当地社区中ꎮ无论到此的生活方式如何ꎬ街坊邻居之间的彼此融洽相处是关键ꎮ特别是在汉族融汇之地ꎬ中原祭祀信仰文化作为当地人们的精神支柱仍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ꎬ并经过府城本土化演变成为当地文化ꎮ每位移居此地的移民需要得到所在社区和街坊的认可ꎬ需要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照应才能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更好地生活下去ꎬ而他们本着共同的信仰模式ꎬ以本境内的 境主 为共同神灵ꎬ通过 做公期 的方式表达对境主的虔诚信仰ꎬ同时也表达出对该境的尊重ꎬ得到境内所有居民的认可和认同ꎬ由此获得个人在 境 的社会地位ꎮ实际上ꎬ 境 可以看作移民社会中的移民的聚居地ꎬ而这些移民需要以某种共同仪式为基础ꎬ在当地构建起具有凝聚力的社会ꎮ比如在府城ꎬ来自各处的移民通过公期中的各种活动ꎬ在心理上实现了个体价值ꎬ他们视 境主 为共同祖先ꎬ自身则是境主的共同子孙ꎬ彼此之间具有一致的信仰体验ꎬ形成个体之间相互团结和凝聚的方式ꎮ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凝聚其实更是带动了各自社区集体内部的发展ꎬ本境内居民年年 做公期 ꎬ所深化的不仅仅是对自身㊁邻里关系的认可ꎬ更是对所在集体的认同ꎬ他们以神灵为共同信仰强调本境内部的凝聚意识ꎮ也就是说ꎬ各境居民承认自己是所在社区的一份子ꎬ在共同的民俗活动中ꎬ亲朋好友㊁远方来客齐聚一方ꎬ共谈神灵历史㊁追溯自身来源ꎬ大家以这种方式为那些他乡异客提供了一种重建集体认可的机会ꎮ在首事等人的领导下ꎬ有的地方还会举行看琼剧等各种娱乐活动ꎬ在这种轻松愉快㊁娱人娱神的氛围中ꎬ各 境 以一种集体的形式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ꎬ凡是此境人ꎬ皆来此庙拜ꎬ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社会交往推进了整个境 内的凝结合作ꎮ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团结ꎬ境与境之间更是需要凝聚的力量才能够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ꎬ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ꎮ府城各境神灵诞期不一ꎬ做公期时间也不一ꎬ如此就导致府城公期分布在一年中不同的月份ꎬ其中尤以正月期间较为集中ꎮ本境内居民通过年年 吃公期 看海南戏 等参与人数众多的喜乐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参与ꎬ而在食材准备㊁邀请琼剧班子等方面更是超越了自身所在 境 的地理范围ꎬ加强了本境与邻近各境之间的联系ꎬ扩大彼此的关系网络和社交圈ꎻ在促进群体社交的同时ꎬ也带动了附近的商贸经济发展ꎬ在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形成良好的经济往来圈ꎮ除此之外ꎬ有些来往紧密的 境 之间还以神灵为代表加强各境之间的交往与联系ꎮ这种以神灵的亲缘关系为纽带ꎬ将各境庙宇相联系ꎬ同时也就意味着各境内民众( 各境子孙 )的社会关系已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片的地域范围内ꎬ而是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跨境社会关联ꎮ这种 境外 的社会联系则有助于府城社会集体的团结与合作ꎬ促进商业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移民社会的市民凝聚力ꎬ是为公期这种民俗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ꎮ这种社会价值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ꎬ在粤西地区的年例⑤中也有所体现ꎮ年例是粤西人民过年的传统贺岁方式ꎬ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年ꎬ但每个村庄(城市或乡镇)都有约定俗成的不同年例日期ꎬ传统年例活动包括起年例㊁正年例㊁年例尾等ꎬ持续时间一至三天不等ꎮ年例主要是通过祭祀㊁游灯㊁杂技㊁傩舞㊁游神㊁花船㊁摆宗㊁宴客亲朋等一系列仪式表现人们的敬天法65。
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从“二分法”到“四分法”
2020年第2期No. 2. 2020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扩展版)J.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文化遗产的“传统一现代”转型-从“二分法”到“四分法”张继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特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传统一现代”二元对立或二 元选择的困境。
文化遗产的“传统一现代”转型并非只出现对殳或趋同两种形态.还会出现并存、联结等连续形态或中间 形态,至少会出现对殳、趋同、并存、联结四种不同形态。
因此,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和现代“二分法而应该运用"四分 法”。
我们不仅要把乞化遗产放在校园、博物馆、传承人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馆等场所看其留存和继承,更应该 将其放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场境(如国家、地区、城市、小镇、乡村等)看其传承和发展。
我们既要看到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遗 产的冲击,也要看到现代丈明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并存;既要看到丈化遗产被动受所处经济社会场境滲响的特点•也要看 到文化遗产具有的能动性.其可以自主生成各种企业、组织、产业甚至产业集群等。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二分法;四分法;传统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514()(2()2())02-()()17-()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 我们探讨文化遗产的“传统 现代”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正式挂牌成立。
在我国的文旅融合过程中,如何看待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不但是从中央到地 方各级政府官员,也是文物、博物馆、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各个专业学者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
但在现实文化遗产工作中会出现“保护或利用”的二元选择困境。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在南非召开中期会议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在南非召开中期会议
保定召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南非中期会议于2006年12月3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泛非洲人类学协会和南非人类学会联合举办,开普敦大学承办。
会议的主题是:超越后殖民状态,通往可选择的现代性。
2008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中国筹委会组成14人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保定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J], 费孝通
2.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 [J], 倪依克;胡小明
3.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1995年中期会议在佛罗伦萨举行 [J], 大禹
4.开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
(2008年)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上的讲话 [J], 牟本理5.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在云南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继焦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创新
页码: 2-2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研究员;张继;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用社会学;多伦多大学;副秘书长
摘要:张继焦,男,1966年生于海南省海口市,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应用社会学博士学位,2005年被评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副理事长、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创办人和主席,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主席、中国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创办人和秘书长,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际研究员、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国际研究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 个 专 题会议 是 会议 的 主 要
,
内容
比 如 都 市 人 类 学 委 员 会 企业 人 类学 委 员 会 等 分 别 组 织 了
、 、
3
个专 题 会 议 游 牧 民 族 委 员 会
、
人 权委 员 会 儿 童 与 青 少 年 委 员 会 理 论人 类 学 委 员 会 等 分 别 组 织 了
4
主 题是 重 新 想 象 社 会学 和 人类 学 之 间 的 边 界 地 亚 东 南部 港
口
;
2 0
1
6
中 期 会议 将 在
(
2 0
ik
1
年
月
2 0
—
2 5
日
在 克罗
城 市 世界 文 化 遗 产 名 城
、
—
杜 布 罗 夫尼 克
,
D u br o v n
)
召 开 主 题 是 世 界 的 人类
,
本 次会 议 的 主题 是 人 类学 的 未来
识 的未 来 生 活
,
。
所谓 人 类 学 的 未 来
指 的 是 广 义 上 人类 学 的 未 来 也指 的
一
是 人类 学 不 同 分支 学 科 的 前 途 以 及 人 类 学 在 不 同 国 家 的 发 展 前 景 另
;
方 面 还 包 括 带 有 人类 学 知
)
主讲
i
个正
,
当 的 分享 超越 分 销 政 治 的 礼物 和 市 场
目
”
;
第 三 场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罗 敏芝
,
(
C
l
a u di o L o mn
tz
)
主讲 题
是 公 共生 活 与 人 类 学
。
,
“
”
。
I
U AE S
、
下属 的
1
5
个专 业 委 员 会 组 织 的
2 0
,
,
(
、
、
地 区 的 学 术 团 体 都 发 挥 了 很 大 的 动 员 和组 织 作 用 组 织化 程 度 已 越 来 越 高
(
。
简 言 之 国 际 人 类 学 民 族学 的 学 术 会 议 其
, ,
。
张继焦 研究 员
,
,
中 国
社会科 学院
民
族学
与
人类 学研究所 北京
,
,
1
0 0 0
。
这 届 中 期 会议 由 国 际 人 类 学 与 民 族学 联 合 会与
、
、
次 会议议 程包 括 开 幕 式 闭 幕式
3
场主 旨 演讲
7 6
,
、 1
5
0
本 文 化人 类 学 会 A SC A 联 合 举办 本 场 专 题 会议 日 本 文 化 人 类 学会 第 4 8 届 年 会 和
( (
土 著 知识 与可 持 续 发 展 委 员 会 主 席 维 亚 切 斯 拉 夫
。
(
俄罗 斯
7
)
、
理 论人 类 学 委 员 会 主 席 皮 特
1
捷
,
克 等 见面和 交谈
) “
本 次会 议 宣 布
:
2 0
1
5
中 期 会 议将 在 明 年
”
月
5
—
1
8
日
6
在 泰 国 首 都曼 谷 举行
8
1
)
〔
责 任编 辑
:
周 旭芳
〕
1
1
0
‘
1
,
。
本 次 会议 取 得 成 功 的 重 要 原 因 在 于 不
:
但得 到
日
本国 内
、
4
家 人 类 学 及 相 关 学 术 团 体 的 支持 如
,
日
本人 类 学 会
(
ASN
)
、
日
本 民 俗学 会
(
、
日
本
体 质 人 类 学会
1
日
本 灵 长 类 动 物 学会 等学术 组 织 而 且 得 到 世 界 人类 学 联 合 会 理 事 会
《
世界 民 族 》 2
0
1
5
年第
1
期
国 际 人 类 学 与 民 族 学 联 合会
张 继 焦
国 际 人类 学 与 民 族 学 联 合 会
I
(
2 0 1 4
中 期会 议综述
U AE S
)
2 0
1
4
年 中 期 会议 于
,
2 0
1
4
年
5
月
(
1
5
-
1
8
日
)
在 日 本千 叶
。
市 举行
日
J
、
成立
有
5 0
周年庆典
,
。
参会 代 表来
“
自
个 国 家 人数 超 过
2 0 0
“
1
_
人 其中 参加
(
,
I
U A ES 2 0
1
4
中期 会 议 的
。
8 8 0
多人 参 加
AS CA J
有 关会议 的 有
”
多人
)
。
这 届 会议 是 历 史 上 规 模 最 大 的”,一源自届 中 期 会议。
W CA A
)
下属
—
家 国 际 性 的 国 家 级 或 地 区 性 的 人 类 学 联 合 会 的 大 力 支持 中 国 代 表 团 分 别 与 会 议 主 办 方 国 际人 类 学 与 民 族 学 联 合 会 的 主 席 哈 里 森 美 国 秘 书 长 小 泉 润二 日 本 副 主 席 古 斯 塔沃 巴
2
、 (
)
、
(
)
、
(
西
朗
)
、
副 主 席 诺埃 尔
一
(
比利时
)
、
财务 官 马 格 西 南非 等 见 面 和 交 谈 还 分别 跟 国 际人 类 学 与 民 族 学
(
)
;
联 合会 的
)
、
些专业 委员 会 负 责 人 如 人 权委 员 会 主 席乔 度 里 印 度
,
(
)
、
中 东 委 员 会 主 席 萨 黑拉 伊
、
2
个 专 题会 议 人 类 学 与 环 境
,
委 员 会 中 东 委员 会 土 著 知 识 与 可 持续 发 展 委 员 会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委 员 会 语 言 人 类 学 委 员 会
、 、 、
、
医 学 人 类 学 与 流 行 病 委 员 会等 各
自
组 织 了 个 专 题 会 议
“
,
学 与知 识 的 私有 化
” 。
通 过这 次 会 议 可 以 看 出 国 际 人 类 学 与 民 族 学 联 合 会 和 世 界 人 类 学 联 合 会
日
理 事会 之 间 的 合作 趋 势
)
,
益 明 显 前 者 下 属 的 各 专 业 委 员 会 后 者所 属 的 各 个 国 际 的 国 家 的 或
i l
。
三 场 主 旨 演 讲分 别 是 第
:
一
场 牛 津 大学教 授史 翠珊
,
(
Ma r
t t h e rn y n S r a
)
主讲
“
:
一
“
:
一
元 化 还 是 多元 化 人 类 学 的 未 来
:
:
”
;
第 二 场 斯 坦福 大 学 教 授 弗 格 森
,
(
J am e s F e r gu s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