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走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论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
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形成
过程中,起着核心和关键作用。
早在1975年6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他在会见一个美国代表团时就谈到:我
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用十年左右的
时间,把中国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这些方面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各方面都
有比较好的发展。
第二步是在这个世纪的末期达到现代化水平,就是接近或比较接近现在
发达国家的水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著名的“小康”
概念。
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
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还是很低的。
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
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就算
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的讲话中,转述了他与大平正
芳会见时讲到的关于“小康”目标的设想。
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二百几十美元,邓小平据此推算,到本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就
要增加3倍。
这是他首次提出现代化的量化目标。
当时虽然没有使用“翻两番”这个词,但增加3倍,实际上就是翻两番。
同年12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邓小平正式提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
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后来,邓小平考虑到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不止
10亿,大体要达到12亿左右。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在人口12
亿的情况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800美元多一点。
因此,邓小平特别对“小康”水
平作了一个说明:“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
” 1981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力争用20
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小康”。
1982年9月,党的
十二大又把这一目标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
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
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
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十二大还对经济发展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到1990年为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剩下的10年为经济起飞阶段,在新的基础上使工农业年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这一部署和安排,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
在确立了本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后,党中央又开始思考我国经济的跨世纪发展。
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时说,中国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同我们的大目标相比,这仅仅是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在下世纪30年到50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同年5月29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又说,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再发展
30年到50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同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国内外金融企业界人士时又对战略目标的新设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说,我们的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20年,还有第二步需要30年到50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两步加起来,正好50年到70年。
在后来的谈话和讲话中,邓小平在不同场合一再地谈到这一问题,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逐渐清晰、具体和完整。
1987年4月16日,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他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
那时,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6万亿,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
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人均40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的量化目标,及“中等发达的国家”的概念。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继十二大之后,对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作了更加明确地确认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