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二讲:加加减减我会算知识点总结
第二讲 加加减减我会算

从数字多的地方下手
7.应用题
包子 老师全家都特别喜欢吃包子, 第一天吃了13个,第二天吃了11个,第三天由 于包子老师去和小豆包们 出去玩耍了,全家只 吃了7个包子,那你帮包子老师算一算,这三 天他们全家一共吃了几个包子呢?
读懂题目,列出 算式,算出答案。
第二课 加加减减我会算 总结:一、数字好朋友
2和8个位为友,搭小桥“凑整十”
② 把剩下的数连同前面的符号圈起来,“挖地洞” ③ 最后计算,10+6=16
练一练
18+6-8= 16+5-6=
9+8+1=
13+9-3=
6.巧填计算数阵图
小朋友们填一填,使每条线上的数之 和为15,快来大显身手吧 !
从数字多的地方下手
练一练
将1,2,3,4,5,7,9分别填在下面的五角星 里,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5。
二、加法“凑十法”。 秘诀:拆小数,补大数。 三、减法“破十法”。 秘诀:破大数,减小数。 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秘诀:从左往右依次算,谁先出来先算谁 五、加减法的巧算方法 秘诀:凑十、凑整 方法:搭小桥、挖地洞 六、巧填计算数阵图 秘诀:从数字多的地方下手 七、应用题 秘诀:读懂题目,列出算式,算出答案。
加加减减我会算
一年级秋季数学兴趣班 第二讲
加加减减我会算
计算能力
算的巧
算的快
算的对
1.数字好朋友
数字好朋友就 是两个数字和 为10
10+1=11 10+2=12 10+3=13 10+4=14 10+5=15 10+6=16 10+7=17 10+8=18 10+9=19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加与减(二)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加与减(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50=70 60-30=30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5+4=29 38-5=33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加上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5+20=55 35-20=15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再加上一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6+12=38 56-23=3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解决 问题 鸡有23只,兔比鸡多12只。
兔有多少只? 23+12=35(只) 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所求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
如果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如果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易错集锦易错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对位错误。
误区点拨:(1)竖式计算时,由于竖式计算不熟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容易出现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数对齐的错误,例如,用竖式计算26+3时,3和2对齐,得出错误的结果56。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
易错点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加减法混淆。
误区点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由于刚接触竖式计算,常把加法按照减法算,减法按照加法算,或某一位加减法混淆,例如,计算57-21时,十位上算成5加2,个位上算成7减1,或直接算成57加21。
易错点3: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误区点拨:(1)理解不清数量关系常会发生加减混淆的情况。
(2)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用这个数加几;求比这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用这个数减几。
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所求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
如果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如果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
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加减法的基本概念1.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来计算多个数的总和。
在加法运算中,被加数加上加数得到和,和通常用“+”符号表示,如2+3=5。
加法的结果叫做“和”。
2.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差,差通常用“-”符号表示,如5-3=2。
减法的结果叫做“差”。
二、加减法的性质1. 交换律加法和减法都满足交换律,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b+a和a-b=-b+a。
这意味着加法和减法的结果不受操作数的顺序影响,即加数和被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2. 结合律加法和减法都满足结合律,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a+(b+c)和(a-b)-c=a-(b-c)。
这意味着在连续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操作数的运算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分配律加法和减法也满足分配律,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b+c)=a×b+a×c和a×(b-c)=a×b-a×c。
这意味着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通过乘法和除法来简化运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4. 加零元和减零元加法有零元素0,对于任意实数a,有a+0=0+a=a。
减法也有零元素0,对于任意实数a,有a-0=a。
5. 加减法的逆运算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即a+(-a)=0。
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即a-(-a)=0。
三、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 加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即正数加正数等于正数。
- 两个负数相加,和为负数,即负数加负数等于负数。
- 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
2. 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两个正数相减,差为正数,即正数减正数等于正数。
- 两个负数相减,差为负数,即负数减负数等于负数。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总结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运算符号。
它们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运算方式。
本文将总结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运算。
一、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两个数或更多数的求和运算。
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物体的总数量,以及数值的增加量。
下面是加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 加数和和数:加法运算中,参加运算的每个数被称为加数,加法运算的结果称为和数。
例如,对于加法式2 + 3 = 5,2和3就是加数,5就是和数。
2. 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改变加数的顺序不会改变和数的大小。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和b,a + b = b + a。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简化计算。
3. 结合律:加法满足结合律,即多个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先后顺序,和数不变。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4. 零元素:0是加法的零元素,任何数和0相加,结果都等于该数本身。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a + 0 = 0 + a = a。
5. 负数和相反数: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
当一个数加上它的相反数,结果等于0。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a + (-a) = 0,(-a) + a = 0。
二、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它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减少量或者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下面是减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 被减数、减数和差:减法运算中,被减数是被减去的数,减数是减去的数,差是减法运算的结果。
例如,对于减法式5 - 2 = 3,5是被减数,2是减数,3是差。
2. 减法的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改变减法的顺序和使用括号会改变差的大小。
3. 零元素:减法的零元素是0。
任何数减去0,结果等于该数本身。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a - 0 = a。
4. 减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
当一个数减去它的相反数,结果等于该数本身。
小学一年级奥数 加加减减我会算_PDF压缩

yī hǎopéngyǒu
一、 好 朋 友
xiāngjiāděngyú deshù
( 相 加 等 于 10 的 数 )(1、9)(2、8)(3、7)(4、6)(5、5)
èr liǎnggèshùjiājiǎnfǎdeyùnsuàn
二、 两 个 数 加 减 法 的 运 算
jiāfǎ còushífǎ chāixiǎoshù bǔdàshù
① 加 法 —— 凑 十 法 : 拆 小 数 , 补 大 数
jiǎnfǎ pòshífǎ chāichūshí pòhuàishí
② 减 法 —— 破 十 法 : 拆 出 十 , 破 坏 十
sān duōgèshùjiājiǎnfǎdeyùnsuàn
三 、 多 个 数 加 减 法的 运 算
còuzhěngfǎ
yījiǔ èrbā sānqī sìliù wǔwǔ
一 九 、二 八 、 三 七、四六、 五 五 ,
dōushìyíduìhǎopéngyǒu
都 是一对 好 朋 友 !
kèqiánfùxí
课 前 复习
bǎdéshùděngyú depíngguǒtúshànglánsè déshùděngyú
1.把 得 数 等 于 14 的 苹 果 涂 上 蓝 色 ,得 数 等 于
bàokèchéng
报课 程
【例 4】(★★★★)
jì suànxiàliègètí
计 算 下 列各题
jì suàn
⑴计 算 :8+5+2
jì suàn
⑵计 算 :12+9+8
7+9+3 9+8+1 4+8+16
【拓展】(★★★★)
ràngwǒmenláibāngbāngxiǎozhū jì suànchūjiéguǒba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知识点总结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知识点总结加法与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
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我们都经常会使用到加法和减法来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是对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知识点的总结。
一、加法的运算法则1. 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两个数的顺序无关。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 + b = b + a。
例如,1 + 2 = 2 + 1 = 3。
2. 加法的结合律加法的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加时,先计算前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的结果与不同计算顺序无关。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c)。
例如,(1 + 2) + 3 = 1 + (2 + 3) = 6。
3. 加法的零元素加法的零元素指的是任何数与零相加的结果等于该数本身。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 + 0 = 0 + a = a。
例如,3 + 0 = 0 + 3 = 3。
4. 加法的逆元素加法的逆元素指的是任何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的结果等于零。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存在一个相反数-b,使得a + (-b) = (-b) + a = 0。
例如,2 + (-2) = (-2) + 2 = 0。
二、减法的运算法则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我们可以将减法a - b转化为加法a + (-b)。
例如,5 - 3可以转化为5 + (-3)。
2. 减法的性质减法满足相加等于零的性质。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 - a = 0。
例如,4 - 4 = 0。
3. 减法的特殊性质减法的特殊性质指的是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相当于减法运算的反向。
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 - b = a + (-b) = (-b) + a。
例如,7 - 5 = 7+ (-5) = (-5) + 7。
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加减法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3 +4 - 2的计算顺序为(3 + 4) - 2 = 5。
加减法口诀知识点总结

加减法口诀知识点总结加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运算方法,掌握加减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计算。
本文将总结加减法口诀的相关知识点。
一、加法口诀1. 0和任何数相加都等于其本身,即a+0=a。
2.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3. 加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4. 相邻数相加的和等于相同数乘以2,即a+(a+1)=2a+1。
二、减法口诀1. 减去0等于本身,即a-0=a。
2.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b≠b-a。
3.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4. 相邻数相减的差等于1,即(a+1)-a=1。
三、进位和借位1. 加法中,当两个相邻的位数相加超过9时,需要进行进位。
进位规则为当前位数只保留个位数,进位加到前一位。
2. 减法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进行借位。
借位规则是向高位借1,被借数减去1,借位加到当前位。
四、补数运算法则1. 加法中,若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某个固定数(如10),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7+3=10,其中3是7的补数。
2. 减法中,若被减数和差的和等于某个固定数(如10),则差是被减数的补数。
如7-3=4,其中4是7的补数。
五、应用实例1. 两位数相加:- 相同位数相加,个位数相加的和作为个位,十位数作为十位。
如25+37=62。
- 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10,结果中的十位数加1。
如28+34=62,因为8+4=12,结果为62。
- 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大于10,结果中的十位数加1。
如48+57=105,因为8+7=15,结果为105。
2. 两位数相减:- 当个位数减数小于被减数个位数时,需要向十位借位减。
如83-49,由于个位数9小于3,需要向十位借位,此时3变成13,然后13减去9等于4,结果为34。
- 当个位数减数大于被减数个位数时,直接相减。
如83-25,个位数3大于5,直接3减去5等于8,结果为58。
加法与减法的认识与运算知识点总结

加法与减法的认识与运算知识点总结加法与减法是我们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不仅是数学试题的常见类型,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与减法运算,以下是对这两种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指对两个或多个数进行求和的过程,其结果称为和。
在加法运算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规则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1. 数字的概念:数字是表示数量或顺序的符号,如0、1、2、3等。
2. 加号的作用:加号“+”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3. 加法的交换律: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即数的顺序不同,得到的和是相同的。
例如,1 + 2 = 2 + 1。
4. 加法的结合律: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即三个或更多数相加时,可以先计算其中任意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剩下的数相加。
例如,(1 + 2) + 3 = 1 + (2 + 3)。
5. 加法的零元素:加法的零元素是数字0,任何数与0相加等于其本身。
例如,2 + 0 = 2。
6. 进位的概念:当两个相邻的位上的数字相加时,如果它们的和大于等于10,则要向前一位产生进位,将进位后的值写在上一位上。
二、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过程,其结果称为差。
在减法运算中,也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规则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1. 减号的作用:减号“-”是减法运算的符号,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2.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即a - b = c 意味着 a = b + c。
例如,5 - 2 = 3 相当于 2 + 3 = 5。
3. 减法的借位原则: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要向前一位借位。
借位后,在被减数对应位上加10,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4. 减法与负数:减法运算中可能涉及到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相当于加上一个负数,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一个正数。
5. 减法的特殊情况:当减数等于被减数时,结果为0。
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结果为负数。
总结:加法与减法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它们。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加加减减我会算》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加加减减我会算》《加加减减我会算》课前预习所属体系板块:第一级下(加加减减我会算)主要知识点:1)基本的运算顺序,还要知道有()时的运算顺序;2)加减巧算(凑整);体系对接:第二级下《巧算加减法初步》例题展示:课前预热:1)会找好朋友(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2)理解“+”、“-”的意义;3)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加加减减我会算》课后拓展练习1、计算8+3+4=2+7+5=9+3+6=11-2-7=18-5-6=15+3-8=11-8+3=9+3-8=10-5+7=11-5+3=2、请计算下面的算式13-(2+8)=8+(3+7)=12+(8-3)=10-(2+7)=8+3-(11-5)=9+(13-7)-8=15-(2+8)+(9-7)=20-(3+7)-(8-5)= 3、下面的算式怎样算会更快?请你计算一下并写出答案。
3+9+7=4+8+6=9+8+1=17-8-7=16-9-6=14-7-4=18+5-8=15+7-5=4、下面的算式你会算吗?1+3+5+7+9=1+2+3+4+5+6+7+8+9=2+4+6+8+10+12+14+16+18=【答案解析】1.知识点:基本运算顺序(从左到右挨个计算)答案:横向15, 14, 18, 2, 7, 10, 6, 4, 12, 9, 2.知识点:当有()时,先算()里答案:横向3, 18, 17, 1, 5, 7, 7, 73.知识点:巧算—凑整(找好朋友)答案:横向19, 18, 18, 2, 1, 3, 15, 174.知识点:巧算—凑整(找好朋友)答案:25, 45, 90。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讲.加加减减我会算.基础—提高—尖子班.教师版

第二讲
加加减减我会算
第一级下 加加减减我会算
第二级下 简单的速算 (一年级春季 )
第一级下 加加减减我会算 本节课主要学习连加 、 连减、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及其巧算的方法 ,
并会研究一些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 第二级下 简单的速算
本讲继续学习一些巧算的方法 .
第 1 级下·基础-提高-尖子·教师版
9. 白雪公主和 7 个小矮人一起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又来了 9 个小朋友跟他们一起玩 ,现在一共有 多少个人在一起玩游戏?
第 1 级下·基础-提高-尖子·教师版17Fra bibliotek第二讲
8. 星期天二⑴班同学去打球,班长站在操场上数了数,正在打球的人中,男同学有 9 人,女同学有 10 人,二⑴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去打球 ?
【答案】这道题要注意的是班长也是打球的同学 ,但是他并没有数自己.他站在操场上数,正在打球 的人中男同学有 9 人,女同学有 10 人,正在打球的有 20 个同学,要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去打 球,还要加上自己.所以二⑴班一共有 9 10 1 20 (个)同学去打球.
1 3 5 7 9 1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55 1 4 5 5 6 7 9 37 1 2 4 6 8 10 31
4. 比一比,看谁跑得快!
【例题分析】 ⑴ ⑵ ⑶ ⑷
8,12,3,11; 12 ,6 ,13 ,5; 13,5,11,2; 5,11,8,14.
图1
图2
图3
第 1 级下·基础-提高-尖子·教师版
2
例1 下面的题你会算吗?
第二讲
加减计算
7 4 8 12 3 8 5 3 7
6 5 7 14 3 6 17 8 6
加减混合运算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与应用知识点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运算方式,它结合了加法和减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因此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
首先,相同符号的两个整数相加(或相减),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并保留相同的符号。
例如,5+3=8,(-5)+(-3)=(-8)。
其次,不同符号的两个整数相加,需要先计算绝对值的差,然后保留绝对值较大的整数的符号。
例如,5+(-3)=2,(-5)+3=(-2)。
最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例如,5-3可以看作5+(-3)。
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
首先,将小数点对齐后,从个位开始进行相加(或相减)运算。
例如,2.3+1.4=3.7,4.6-2.1=2.5。
其次,如果两个小数的位数不同,我们可以在较短的小数后面补零,使它们的位数相同后再进行运算。
例如,2.3+0.5=2.8,4.6-0.1=4.5。
最后,如果在进位(或借位)时,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小数点的位置。
例如,9.9+0.2=10.1,1.3-0.5=0.8。
三、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根据运算的顺序来进行。
一般来说,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进行乘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2+(3-1)×4-5,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得到2+2×4-5=2+8-5,然后计算乘法运算,得到2+8-5=10-5,最后进行减法运算,得到5。
四、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中,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折扣,从而得到最终需要支付的金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例如,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间。
加、减、乘、除四则算法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解析

加、减、乘、除四则算法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解析一、四则算法的概念1、加法:(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算法叫做加法。
小数、分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 加数= 和和-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2、减法:(1)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算法叫做减法。
小数、分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2)减法个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 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3、乘法:(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叫做乘法。
小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在乘法算式中,乘号两边的数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不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是多少。
(1)乘法各部分的关系:因数X因数=积积十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4、除法:(1)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算法叫做除法。
小数、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意义相同。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商。
)(2)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十除数=商除数X商=被除数被除数十商= 除数(3)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商X除数+余数=被除数5、四则算法的方法指导:(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
(2)整数、小数、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基本相同,都是把末位数字对齐,从低位起,依次用下面个因数每上的数去乘上面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

【导语】数学作为⼀门基础学科,其⽬的是为了培养学⽣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个⼈的以后⼯作起到⾄关重要的作⽤,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加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在⼀起⽤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3+13=1,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个数⾥⾯去掉⼀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个增⼤了,则另⼀个数就要减⼩,且⼀个数增⼤了多少,另⼀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个数不变,如果另⼀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个数减去另⼀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结果也增⼤且被减数增⼤多少,结果就增⼤多少;被减数减⼩,则结果也减⼩,且被减数减⼩多少,结果也减⼩多少。
(2)⼀个数减另⼀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结果就减⼩,且减数增⼤了多少,结果就减⼩多少;如果减数减⼩,则结果增⼤,且减数减⼩了多少,结果就增⼤多少。
(3)⼀个数减另⼀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多少,减数就要增⼤多少;被减数减⼩多少,减数也要减⼩多少。
【加减法(⼆)】 (⼀)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凑⼗法” “凑⼩数,拆⼤数”,将⼩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数,拆⼩数”,将⼤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喜欢和熟悉的⽅法才是⽅法⽽且只掌握⼀种就可以了。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第二单元5以内数加与减(知识清单)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知识清单)(思维导图+知识盘点+易错攻略+典例精讲+巩固培优)知识点一:加法1、加法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
(1)用点数法数,按照一定的顺序,1个1个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2)用接着数法数,记住大数后数小数,将大数记在心里,然后接着往下数小数的数量。
知识点二:减法1、减法的意义。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数量,要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时,可以用摆一摆、数一数、划一划的方法求出结果。
3、若题中出现“拿走了”“去掉了”“吃了”“飞了”等词语,一般用减法计算,“拿走了”“飞了”“吃了”……多少,就从总数中减去多少,剩下几,结果就是几。
知识点三:有关0的加减法1、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是0。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是互逆的。
根据加法算式可以得到相应的减法算式。
1、已知两部分是多少,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加法算式的得数与被分成的两部分的和必须相同。
3、列减法算式时,注意不要把总数和分成的数混淆。
4、看图列减法算式时,要用总数减去掉(或减掉)的部分。
5、0和0相加减,结果仍是0。
考点一加法【典例一】2与3的和是()A.6 B.5 C.1【分析】求2与3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解答】解:235+=答:2与3的和是5。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典例二】两盘桃子同样多。
如果从第一盘拿了2个放在第二盘,第二盘比第一盘多个。
【分析】两盘桃子同样多,如果第一盘拿走了2个,则第二盘比第一盘多2个,若第一盘拿走的2个放入第二盘,则第二盘比第一盘多224+=(个)。
据此解答。
【解答】解:224+=(个)答:第二盘比第一盘多4个。
故答案为:4。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根据题中所给的数量进行计算即可。
加减法的知识点归纳

加减法的知识点归纳加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学运算,它们在数学学科中也属于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加减法知识点,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实际的应用,同时也是进行其他数学运算的基础。
本文将对加减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加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则1. 术语解释:在加法运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常数、加数和和这些术语。
常数是指一个确定的数,加数是指参与运算的数,和是指加法运算的结果。
2. 加法的运算法则:无论加数的顺序如何改变,和都不会改变。
即加法满足交换律,例如:3 + 5 = 5 + 3。
3. 加法的结合律:在连续进行多个加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加法的顺序。
例如:2 + 3 + 4 = (2 + 3) + 4 = 2 + (3 + 4)。
4. 加法的零元素:任何数与0相加的结果都等于原来的数。
即0是加法的零元素,例如:5 + 0 = 5。
二、减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则1. 术语解释:在减法运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被减数、减数和差这些术语。
被减数是指减法运算的被减的数,减数是指减法运算的减去的数,差是指减法运算的结果。
2. 减法的运算法则:减法并不满足交换律,即减数与被减数的顺序不同,差也会不同。
例如:8 - 3 ≠ 3 - 8。
3. 减法的借位规则:当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需要进行借位运算。
借位是指从高位借1个单位,使得减法能够进行。
例如:315 - 128 = 315 - 128 + 100 - 100 = 215 + (-100) = 115。
4. 减法的补数规则:减法可以通过补数来简化运算。
即将减数补齐成与被减数相同位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315 - 128 = 315 + (900 - 128) = 315 + 772 = 1087。
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法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本篇文章将对小学数学中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归纳总结。
一、加法的运算法则在小学数学中,加法是最早学习的运算符号之一。
它的运算法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加法的交换性:即加法中两个数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换,结果不变。
比如,2+3 = 3+2。
2. 加法的结合性:即加法中多个数相加的顺序可以改变,结果不变。
比如,(2+3)+4 = 2+(3+4)。
3. 加法的加零性: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仍是原数本身。
比如,5+0 = 5。
4. 加法的整数性:整数与自然数相加,结果仍为整数。
例如,-3+5 = 2。
二、减法的运算法则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它也有一些特殊的运算法则: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找到一个数,使得与被减数相加后的结果等于减数。
例如,5-3 = 2,表示找到一个数2,使得2+3 = 5。
2. 减法的减零性:任何数与0相减,结果仍是原数本身。
比如,8-0 = 8。
3. 减法的整数性:整数减去自然数,结果仍为整数。
例如,-5-3 = -8。
4. 减法的加负数性: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例如,5-3 = 5+(-3)。
三、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数字计算:在数学题目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根据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2. 购物结账:在购物时,需要将商品的价格进行相加,然后减去优惠的金额,最终得到应付的金额。
3. 时间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例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预测事件的发生时间等。
4. 长度和面积计算:在测量和绘图中,我们需要进行长度和面积的加减运算,比如计算两条线段的总长度、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总结: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法则,掌握了它们的运算规则,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字计算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正式加减知识点归纳总结

正式加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减法的定义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它表示了数量的增加或合并。
在加法中,被加数与加数相加得到和。
例如,3+5=8,表示了3和5相加的结果是8。
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运算,它表示了数量的减少或分解。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差。
例如,8-3=5,表示了8减去3的结果是5。
二、加法的基本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即加数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和的大小。
2.加法结合律:(a+b)+c=a+(b+c),即在连续相加的运算中,加数的结合顺序不影响和的大小。
3.加法零元素:a+0=a,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仍为原数。
4.加法逆元素:a+(-a)=0,任何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结果为0。
三、减法的基本性质1.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即减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
2.减法的性质: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相同数,差也相应增加相同数;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相同数,差相应减少相同数。
3.负数的减法:a-(-b)=a+b,即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绝对值。
四、加减法的运算方法1.竖式加减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竖向排列,按位相加或相减,进位或退位得出最终结果。
2.补位法加减法:通过补位的方式,将减数变为整数,然后进行相应的减法运算。
3.换位加减法:将减数和被减数换位,使得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4.加减混合运算:在一道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五、加减法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购物、找零、计算账目等都需要用到加减法。
2.解决实际问题: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解决,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3.拓展数学知识:加减法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通过不断练习加强加减法的能力,有助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
以上就是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在日常学习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相信大家可以轻松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式加减知识点总结

正式加减知识点总结一、加法的基本概念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操作。
在加法中,参与运算的数称为加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和。
加法的符号通常用“+”表示,例如2+3=5。
2. 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b=b+a(a、b为任意实数)例如:2+3=3+2(2)结合律:(a+b)+c=a+(b+c)(a、b、c为任意实数)例如:(2+3)+4=2+(3+4)(3)加零性质:a+0=a(a为任意实数)例如:3+0=3(4)加法逆元:a+(-a)=0(a为任意实数)例如:3+(-3)=0二、加法的运算技巧1. 加法的竖式计算加法的竖式计算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适用于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其计算过程如下:(1)对齐加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等,确保对应位的数字相加;(2)从右向左依次相加,并将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上;(3)注意进位的处理,如果某一位相加的结果大于9,则需要向高位进1。
2. 加法的口诀为了方便进行加法的计算,我们通常采用口诀来记忆加法的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加法口诀:(1)单位数加法口诀:小加小等大,小加大等大(2)进位口诀:逢九进一,逢十进零三、减法的基本概念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差。
减法的符号通常用“-”表示,例如5-3=2。
2. 减法的性质(1)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类似,也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逆元等性质。
(2)减零性质:a-0=a(a为任意实数)例如:3-0=3(3)减法的连减:a-b=c,c+b=a(a、b、c为任意实数)例如:5-3=2,2+3=53. 减法的运算技巧减法的运算技巧与加法相似,也可以采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减法中可能出现借位的情况,需要合理处理借位运算。
四、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购物结账、财务管理、时间计算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加加减减我会算
知识点总结
加加减减我会算:
通过学习加减法的巧算,认识小括号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知识点板书:
一.基本运算顺序
1、若无(),直接从左往右算
2、()是数学中的“老奶奶”,要优先运算。
若有(),先算()里的,再从左往右算
二.凑十法→凑整法
方法:搭小桥、挖地铁或者直接“带符号搬家”
1、加法:个位找好朋友
2、减法:个位找相同
思想:带着前面的符号搬家
例题精讲:
1、下面的算式,你知道怎么算吗?
解析:
解题格式示例
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然后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7+(9-3),先算小括号里的9-3=6,再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计算,7+6=13;
19-(4+6),先算小括号里的4+6=10,再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计算,19-10=9;9-(15-8),先算小括号里的15-8=7,再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计算,9-7=2;
19-(17-8),先算小括号里的17-8=9,再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计算,19-9=10;18-(9+8),先算小括号里的9+8=17,再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计算,18-17=1。
2、计算下列各题。
解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将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数先进性运算,可以提高运算速度。
格式示例:
8+5+2,先算8+2=10,再算10+5=15;
7+9+13,先算7+13=20,再算20+9=29;
12+9+8,先算12+8=20,再算20+9=29;
4+8+16,先算4+16=20,再算20+8=28。
3、计算下列各题。
解析:
解题格式示例
暑假班的时候学过,连加连减要带着前面的符号搬家。
在这里,我们在搬家前就要想好怎样凑整,之后再进行搬家。
19+5-9先算19-9=10,再算10+5=15;
18+9-8先算18-8=10,再算10+9=19;
3-10+17先算3+17=20,再算20-10=10;
16-20+4先算16+4=20,再算20-20=0
练一练:
1、计算下列各题。
8+(6-5)+13=
15-6-(13-12)=
18-(4+7)-(10-7)=
20+(16-9)-(5+8)=
30-(15-7)-(6+0)+(4+15)=
87-(77-67)+(57-37)=
二、巧算
22-8-12=17+9+13=8+19+1=16-9-6=13-8+17=24+8-14=11-9-1=19-8+11=18+5-8=13+22-12+7=35+17-15+13=27-18+3+28=6-1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