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景区:社会、经济效益的融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大峡谷景区:社会、经济效益的融合点

一、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概况和开发的地位和作用

恩施大峡谷风景区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南岸,清江中上游生态民俗风情旅游中心城市恩施市境内,控制区面积24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32.8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大河碥绝壁、后山绝壁、前山绝壁、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等。整个景区山势雄伟,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且串连着30余个小峡谷,各具特色,包容百里绝壁、千丈飞瀑、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数种天下奇景。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专家研究表明,“这种峰林状山体的资源品位在湖北境内乃至全国同类景观中亦不多见,品位极高”。

1、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恩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恩施大峡谷旅游项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乘数效应,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解决“公平”与“效益”的两难问题,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同时,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可带动各行各业的繁荣。恩施大峡谷风景区开发将拉动区域内特色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贸易、饮食服务、财政金融、文化卫生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2、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进步。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可能通过其发展所积累的资金来投资发展社会事业,诸如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

3、促进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区域的封闭性。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行业。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的开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内外旅游者到这里来旅行。在旅游者中有科学家、企业家等各方面的人才,他们以其广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成功的经验,启发和诱导该区域人员面向外界,蓬勃向上。在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驱使下,民族地区人民自身也必然产生一种面向外界的动机而走出去。

二、恩施大峡谷开发的优势条件

1、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气候宜人,是“火炉”边的“清凉世界”。此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终年湿润,水量充沛,雨热同期,加之境内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在北纬30°,这对人类

及为严竣的纬线上,恩施大峡谷既不是高山大漠,也不是湿热巨川。而是在重庆、武汉、南京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间的一片难得的清凉世界。这里生态环境良好,物产丰富。北纬30°现象使这一地区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侵袭,成为许多珍稀植物的避乱所。因而,恩施素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之称,被世界科文卫组织确定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

2、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恩施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威武雄壮的话剧跑道场,是古人避三峡之险所必经之地,为军队东征(秦伐楚、蜀伐吴等)西讨(东汉伐公孙述、二野入川等)之要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该地区有不懈的斗争史、光辉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恩施辖区内有许多的历史遗产与遗物,如建始巨猿洞、利川巴蛮子墓、咸丰土司城、恩施巴公山、巴东的巴楚古战场等;有匠心独具、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如群众化的干阑式建筑吊脚楼、建始石柱观(高57米、长223米,由大殿、中厅组成,大殿有4层6角),来凤、宣恩两县交界的仙佛寺(依石壁而建,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等;有以艰苦卓绝的抗战文化为代表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囚居旧址、满山红烈士陵园、五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鄂西特委机关旧址、麻水红三军军部旧址、咸丰大村湘鄂边中央分局会议旧址、蒋公石公馆、陈诚公馆等;有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

3、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就区位优势而言,从宏观来看,恩施大峡谷地处鄂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三峡之南,清江中游,正处在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最东部、长江三峡与张家界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区之间的走道位置,是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与长江三峡旅游带的黄金结合部。同时,该区域又处于湖北省鄂西旅游圈之中,是湖北省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的重要地段。从微观来看,恩施大峡谷距恩施市和利川市城区均为40公里,与中国最大溶洞、世界特级洞穴腾龙洞相邻。大峡谷大桥建成后,景区离屯堡高速公路出口仅9公里,届时将形成长江三峡——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奉节地缝——梭布石林——恩施清江——长江的国际型旅游线路。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该区域具有诸多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段、恩施机场改扩建、长江巴东港、恩奉公路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将彻底改变进入景区的通道条件。

4、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取向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恩施市确立了积极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未来五年,将全方位、多层次突破性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同时,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为恩施大峡谷的开发创造了不少基础性条件,主要包括:成立了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审定了核心景区建设规划;完成了景区大峡谷大桥的地探和“工可”论证;景区公路改造升级已全面启动,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到位资金400万元,景区游步道等各项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三、政府对恩施大峡谷开发应提供的政策性支持

1、确定景区开发原则和建设目标。笔者认为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保护原生态原则。优美的生态环境、优秀的人居环境、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是恩施大峡谷特色所在,竞争力所在。因而,恩施大峡谷的开发必须以保护自然原生态为基本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与人文资源的保护,重视旅游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二是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原则。避免因行政区划对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的肢解,打破行政界限,整合“三省一市”(湖北、湖南、贵州、重庆)旅游资源,确立清江流域、大三峡、大武陵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的区域联动发展观念,提高恩施大峡谷认知度,开拓旅游大市场。三是创新产品原则。应注重大峡谷旅游产品创新策划,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以游客体验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如大众观光、生态观光、地区科考、暗河探险、休闲娱乐等。四是项目支持原则。加强景区交通、农业、电力、水利、林业、建设、民宗、扶贫、环保等项目的论证申报工作,用项目拉动景区开发。总体目标是以三峡旅游为依托,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大手笔,大力发展旅游区休闲度假产品和配套接待服务,使恩施大峡谷成为恩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恩施大峡谷建设成为特色独具的环境美、创意新、品位高、效益好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及知明度高、竞争力强的达到5A级标准的中国健康旅游基地风景名胜区。

2、完善景区管理体制。风景区应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指导、企业主体”的模式,遵循“资源所有权归国家、行业管理权归政府、景区经营权归企业、服务监督权归社会”四权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符合旅游市场规则的管理体制,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风景处管理模式方面,既可借鉴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管理经验,将原沐抚乡和现屯堡乡马者、朝东岩所涉景区联为一体,成立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风景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管理;也可以在此方案的构架上,恢复原沐抚乡建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时,也可考虑“一处两办”模式,即设立恩施大峡谷风景管理处,为隶属于恩施市人民政府的正科级事业单位,职能高配,主要行使景区开发与管理职能,在屯堡乡和板桥镇分别设立风景区建设协调办公室,负责各自范围内工作的协调和督办。

3、制定并实施景区开发优惠政策。一是资源保护政策。严格保护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景区内开山炸石、取土、葬坟、乱倒垃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在景区内修建建筑物。二是多元筹资政策。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经营大峡谷旅游景区(点)。三是资源配置政策。引导景区农民产业转移,全面实施“退一进三”,即从一产业逐步退出发展第三产业,对景区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全部退耕,在还林中可选择既符合退耕还林政策又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又可满足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的茶叶、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实现退耕还林、旅游观光、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的四者统筹兼顾。旅游景区内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滩,其土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租、作价入股及承包经营等形式,用于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四是人才兴游政策。贯彻“人才强市”战略,逐步培养引进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