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茂名市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旅游业正在成为该市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然而,从目前茂名市旅游业的开发状况来看,存在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理性规划,旅游商品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茂名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对茂名市旅游服务业策略进行研究,以推进茂名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两方面简要介绍了茂名市旅游业现状;第二部分通过SWOT方法分析茂名市旅游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清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三部分运用市场营销中的“7P”理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第四部分提出茂名市旅游服务业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茂名市旅游业SWOT分析营销策略

目录

1. 前言 (2)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2)

1.2研究主要内容 (3)

2. 旅游服务业的概述 (3)

2.1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 (3)

2.2服务营销策略的含义 (3)

2.3服务营销的7P策略 (4)

3. 茂名市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分析 (5)

3.1茂名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5)

3.2 茂名市旅游服务业的现状 (6)

3.2.1茂名市自然资源结构分析 (6)

3.2.2茂名市人文资源结构分析 (7)

3.3茂名市旅游业的SWOT分析 (7)

3.3.1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8)

3.3.2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10)

3.3.3茂名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3.3.4茂名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13)

4. 茂名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营销的措施 (15)

4.1旅游业发展服务营销的7p策略 (15)

4.1.1产品(Product)策略 (15)

4.1.2价格(Price)策略 (16)

4.1.3渠道(Place)策略 (15)

4.1.4促销(Promotion)策略 (16)

4.1.5人员(People)的策略 (17)

4.1.6过程(Process)策略 (18)

4.1.7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策略 (18)

4.2 旅游服务业中需注意的问题 (19)

4.2.1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9)

4.2.2依据服务的特征来运用和操作营销策略 (18)

5.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0)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向满足精神需求的阶段过渡。各式各样的娱乐休闲活动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各个地方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特色的创新,蕴含的文化等方面能够使茂名市的旅游业发展自身的特色,与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形成差异。茂名市的旅游业推行服务营销,是营销理念,营销方式上的创新,对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同时旅游业也蕴含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既能让游客得到文化知识上的熏陶,又缓解了现代人工作上的情绪压力,释放了他们的负面情绪。对地方经济又起到了很大的推动,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旅游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做好当地的旅游业,是件利国利民的事。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旅游业正在成为该市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据统计(如图),从2000-2009年,茂名市的旅游收入增长极快,以2000年为基数,广东省的旅游收入差不多翻了两番,茂名市的旅游收入翻了九番,旅游业日益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然而,从目前茂名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在旅游服务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理性规划,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忽视售后服务,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等,严重影响了茂名市旅游业快速发展【2】。因此,要灵活运用营销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建立一种适合茂名市旅游服务发展的营销策划模式,以推进茂名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单位:亿元

图一(数据来源于统计局)

1.2 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茂名市旅游服务业展开研究。第一,从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两方面简要介绍了茂名市旅游业现状;第二,通过SWOT方法分析茂名市旅游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清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三,运用市场营销中的“7P”理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第四,提出茂名市旅游服务业中需注意的问题。

2. 旅游服务业概述

2.1 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

基于实体产品的营销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服务业营销的客观实际,服务营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营销界。服务营销学经过起步(20世纪60-70年代)、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突破(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和挺进(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四个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3】。

2.2 服务营销策略的含义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服务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相比,不仅包括了产品的营销,更加注重服务的营销。在服务营销中,商品售出后并不意味着销售就结束了,企业更加注重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感受和消费

后的满意度。企业以无形的服务促进有形产品的交换,好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将换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服务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为获得长足的生存和发展,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计划和谋略。它是企业在组织、资源和各种环境机会之间建立和保持的一种可行的适应性的管理过程。服务营销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能够满足目标市场需要的营销组合。

2.3 服务营销的7P策略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差异性,还有环境,顾客的感受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服务营销必须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实施服务质量管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措施。1981年,美国服务营销学家布姆斯(B.Booms)和毕纳(M.Bitner)提出了7P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从而将传统营销4P策略扩展到了7P策略,增加了人员,过程,有形展示这三个策略,使营销过程由注重产品转移到注重服务,达到满足顾客需求,方便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等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二

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中国的旅行社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应用模型的解释和描述 PEST 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法律法规等因素。 E—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财务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形式等。 S—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公众的价值观念等。 T—技术因素:包括产品寿命,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变化速度、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波特的五力分析 1.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新加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但它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和原有行业的反击程度。 2.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包括目前竞争者采用的价格战,广告战,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质量等。 3.替代产品的威胁:包括那些与本行业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要求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服务和质量,这取决于购买商的实力是否强大。

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势力强大,这些手段就较容易实现。 目前的旅游业特征描述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前进。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PEST分析 1. 经济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等旅游业发展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式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旅游业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去,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求的旅游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也在大力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交通

旅游线路SWOT分析

SWOT分析 (一)自身优势分析 1.客源 桂林阳朔两日游互动体验性强,适合于有活力的大学生。桂林有八大高校,大学生数量多,客源市场非常广阔。 2.线路合理性强 桂林阳朔两日游安排的有游漓江,自主西街活动,游蝴蝶泉,大榕树和图腾古道。这些景点的代表性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呼应,在给游客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文化冲击。 3.游览方式多样性 桂林阳朔两日游打破了传统被动式和单调性的旅游方式,游览中能体验到坐船,自主活动,单车各种不同的旅游方式。脱离了单一的游览方式有利的调动出游客的热情。 4.政府对漓江,阳朔景点资源的大力保护 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功能促使政府重视旅游景区的开发。在桂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情况下,政府也在大力的对漓江,阳朔进行大力的资源保护,有计划的开发,对破环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以修复。 (二)自身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的破环 由于现代工作的发展漓江的水质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西街商

业化越来越严重,线路中的景点也多多少少的有认为的破环。 2.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桂林阳朔两日游主要的客源是大学生,经济上不充裕但考虑到大学生爱玩想多游览景点的心理,所以线路策划的行程较远景点较多但时间却只有两天。所以会导致在游览的过程会出现景点没看够,没玩尽兴的事件。 (三)外部机遇分析 1.桂林旅游业经济发展 随着桂林经济的上涨,旅游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桂林阳朔两日游中的景点都是成熟且是政府重点保护的对象。经济上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景区环境也大有改变,游览过程中舒适度也会得到提升。 2.旅游形式的改变 老式的被动旅游落伍了,更多有活力的年轻人喜欢去自主体验旅游。桂林阳朔两日游有着多样性的旅游方式迎合了未来旅游方式的发展方向,将会得到游客的大力支持,前景广阔。 3.游客的扩增 现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在满足于本城市的旅游项目了,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跑到异地去旅游而桂林以旅游著称,相信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将到桂林游览一次,所以桂林阳朔两日游线路的潜在游客也将大大增加。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

宜昌旅游业SWOT分析

宜昌旅游业SWOT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吴、彭、袁、向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市域内水电、矿产、林特、旅游资源富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中外闻名。 近年来,宜昌旅游业发展迅猛,态势良好,越来越显示出具备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优势。“十二五”时期,随着旅游消费大众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旅游业将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湖北省加快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宜昌市旅游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大转型、大提高、大跨越的黄金机遇期。以下是对宜昌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 一.优势(Strengthes): 1、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颇有特色 宜昌市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在全国确定的8类93种旅游资源中,2.1万平方公里的宜昌拥有8类近50种,旅游景点有400多处,目前已开发建设的景点有300多处,其中主要景点42处,景点密度(或丰度)居全国前列。从总体上看,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奇特神秘、古今对比强烈、品位较高、开发条件好等突出特点。具体来讲,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著名峡谷多、观赏溶洞多、名山奇峰多、秀水胜景多、珍稀生物多这“五多”的特点;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大坝景观多、名人胜迹多、文化遗址多、民族风情多这“四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关资料介绍较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但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宜昌市内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五座“水上长城”形成后,几处“高峡出平湖”、“三峡海”、“千岛湖”将成为世上秀水胜景中的一绝。瑞士的日内瓦成为国际旅游城的重要地理条件是凭借诱人的湖光山色,而宜昌未来的湖光山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会亚于日内瓦,在某些方面甚至会更有魅力。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4114676.html,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作者:刘思洋 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28期 [摘要]焦作成功实现了由“煤城”向“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变,本文从焦作本身所具备的区位、经济、资源等各方面,借助于现代产业环境分析中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焦作市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变化因素,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焦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焦作;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76-01 SWOT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得出结论,提出符合具体研究对象的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也是现今比较广泛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术,通过对SWOT分析法的应用,有助于找出焦作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发展的瓶颈,可以更好地探索出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战略方向。 1 SWOT分析——优势 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邻黄河,与山西省晋城接壤,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 东接新乡,西邻济源。北接太原、东连京广,南达陇海,同时穿越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焦作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将近3万人,星级以上饭店15家,旅行服务社接近20家。经济发展属河南上游,污染企业逐步减少加之城市市民,清洁工人的维护,城市卫生有目共睹,交通较为便捷,都为旅游业或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焦作市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令人叹止。母亲河的源远流长,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塑造了焦作旅游的丰富资源。云台山在南太行五大著名景点中最能体现焦作山水的特色,以水叫绝,以山称奇,堪称华夏第一高瀑的老谭沟云台天瀑布更是令人叫绝。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而在全国骤然引起强烈关注。 一直被人们誉为“北方小三峡”的青天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可与江南秀丽风光媲美。青龙峡风景也是享有河南省唯一的峡谷型省级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原第一峡谷”。神农山风景被誉为“太行精粹”,它的奇、绝、险、雄让人流连忘返。这幅犹如山水画的立体长卷是带动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以云台山为中心,各大旅游景点为辅助的集群效应正在慢慢显现。以第二产业为 主转向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海南旅游业swot分析

劣势分析 1.海南居民收入水平低,本省居民旅游消费不足 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家庭生活质量,也决定着旅游意识的形成和出游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区相比,存在收入偏低等问题。2007年,海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996.87兀和3791.3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788.94元和348.99元,在全国3 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居第24位和第18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相比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12625.86元、10991.84兀、9576.95元和6702.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6353.25元、5648.26元、4473.78兀和1832.67兀。 2.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对旅游业反哺支撑能力差 2007年,海南国内生产总值1223.28亿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28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比较,分别低10965.57亿元、8130.04亿元、17557.16亿元和29861.12亿元。 虽然海南旅游收入占全省CDP的比重比较大,但海南旅游收入的绝对量与全国相比仍然偏低。以旅游外汇收入为例,2008年,海南旅游外汇收入31388万美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20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比较,分别低465784万美元、414525万美元、271020万美元和8861 10万美元。可见,旅游经济与某一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也十分发达,反映出地区经济对旅游经济的强大反哺支撑能力。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目前海南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产品:因此,在全国旅游观光型产品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海南缺乏明显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由于受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加之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南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旺季时旅游供给基本满足,淡季时旅游供给又相对过剩,既降低了旺季时的旅游服务质量,又抑制了淡季时的旅游经济效益。而且海南旅游企业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海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所占份额较低。由此可见,要想从同质化的观光型产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南需要建立“人员自由进出、货物自由通关、货币自由兑换、免税品自由购买、旅游项目自由落户、国际旅游规则自由对接”的国际化、开放性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度假产品。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汪舟,杨春丽,张同健 (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摘要: 乐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业的 SWOT 分析可以为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有助于制定长期的、合理的、有效的旅 游规划,从而全面提高乐山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SWOT 分析; 旅游产业; 旅游城市 中图分类号: F592. 3 文献标识码: A 乐山市是四川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也是闻 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之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 源。但乐山市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仅处于全国中等水 平。因此,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 而SWOT 分析是乐山市旅游资源规划研究的基础, 为规划研究提供合理的策略支持。 1 乐山市旅游业研究背景 乐山市旅游业的SWOT 分析,在以前的相关研 究中已有所涉及。刘琼英、孙颖分析了乐山市乡村 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1]。陈兴中、郑柳青从 乐山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

品整合概念的基础上,从地域整合、线路整合和内涵 整合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的整合途径,并提出了建立乐山大旅游圈的构 想[2]。王瑛在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 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区域 文化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 合、突出特色与国际化为原则,提出了乐山国家旅游 发展的方向,认为乐山应着力打造以世界遗产旅游 和山水文化体验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 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3]。但是,这些研究具有一定 的片面性,没有从整体上实现系统的SWOT 分析。 2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SWOT 分析 2. 1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第一,乐山市具有悠久的旅游历史文化。 乐山在北周时称嘉州,在北宋时称为嘉定府,又 收稿日期: 2012 - 04 - 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1BJL074) 作者简介: 汪舟( 1983 - ) ,女,四川乐山人,讲师,硕士.因古时城内遍植海棠,享有“海棠之国”的美誉。 1995 年,乐山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和甲类风景区。乐山之山,首推峨嵋。峨眉山 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而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

休闲旅游业swot分析

威海休闲旅游业一.优势(Strengthes):(1)丰富的旅游资源。威海拥有“一线一湾一城一果三山”丰富旅游资源,即经区的44公里海岸线资源;九龙湾滨海度假会议中心;滨海旅游购物城;“无花果之乡”,举办有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三山”旅游景区,即华夏城“东方文化区”、“神游化夏”大型山水情景演艺项目、老虎山生态观光园万福博览园和凤凰山“孝”文化旅游景区书画博物馆等五个部分。著名旅游景点包括刘公岛、西霞口、银滩、大乳山、圣水观、槎山、赤山法华寺、石岛、环翠楼公园、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等。 (2)适宜环境与气候条件。威海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宜居城市和卫生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2.8℃,海水温度最高为28℃。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51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0%.,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3)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威海已经培育起了以温泉、游艇、垂钓、渔家民俗等“亲海”主题的滨海休闲度假产业,以高尔夫、沙滩排球、帆船、潜水、环海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为主的休闲体育产业,以梦海、神游华夏等品牌为主的特色演艺产业,以国际人居节、国际渔

中国时装设计大赛等品牌节会为主中国建筑设计大奖赛、具博览会、.的节庆会展产业;同时,与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独具特色的休闲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其中威海温泉资源“富甲一方”,在山东省17处天然温泉中独占9处,是我国北方温泉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通过成功举办国际温泉节,威海温泉旅游吸引大批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温泉界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近200家旅游商,进一步拓展了国内以及韩日俄等国外高端客源市场,对周边景区发展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此外,威海是全国开展渔家乐旅游最早的城市,也是目前开展较好的城市之一。其中2007年荣成东楮岛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山东省内仅有的两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拥有极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海草民居建筑,是威海渔家乐旅游的代表。 (4)“小城市”优势。与邻近的青岛、烟台、大连等城市相比,作为中小城市,威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更紧凑的城市规模,更适合步行的城市格局,兼具城市的便利性和乡野之趣,对于旨在享受生活、追求自然的休闲和度假者来说,这样的城市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5)便利的交通设施。目前威海已经实现海、陆、空全方位的大交通构架。北到哈尔滨、南到福州、西到太原,我市已与多个城市实现长途客车对跑;铁路方面,开往北京与武汉的列车,实现了北上南下的格局;国际机场每天10多个航班,辐射北京、上海、长春、广州等地;市区形成纵横贯穿的交通网络,公交和短途客运可以直抵市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常常用旅游来缓解工作压力和提高生活水平,旅游业对对经济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旅游业依然存在影响其发展的许多限制性因素和问题,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旅游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下面通过对旅游业各方面分析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便找到分析乌镇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办法,为下一步提供乌镇旅游业发展策略奠定杂实的文献基础。 SWOT分析法理论研究 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史提勒于80年代初提出来的,旨在为项目开发、企业营销等重大投资机决策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对研究对象所处情景进行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

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SWOT分析的结果视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称谓。在战略研究中称作战略计划;在发展研究中称作发展对策;在市场研究中称作市场对策;在管理咨询中称作管理对策等。 姜涛2005[1]等指出在对某一对象进行决策时,可通过调查将四个方面因素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唐韬智2002[2]也将SWOT分析的程序归纳为:明确目标,确定分析对象,信息搜集与整理,进行SWOT分析。而在SWOT分析中,首先要构造SWOT矩阵, 即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那些对发展有重大和长期影响的因素有限 排列,反之则做次要排列;其次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即对列出因素按照其重要程 度,分别确定一个加权系数,然后对其进行逐项打分,并加权求和,以判断其中 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 章长生等2007[3],将Michael E.Porter的“战略轮盘”理论应用于SWOT 分析模型的构建,并结合目前市场行情,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做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发展弊病;并结合SWOT分析方法,制定了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SWOT分析模型和优异发展战略的选择。 韩晓静2006[3]较详细的阐述了层次分析法AHP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应用于SWOT分析决策中,可以弥补SWOT分析的缺少定量分析的缺陷。并在研究中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AHP?SWOT分析。

旅游发展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旅行社SWOT分析

中国旅行社简介 中国旅行社始建于1949年11月,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总社作为全国旅社的龙头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一家以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主的旅行社,发展成为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业并举,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外游客的国际旅行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国旅总社在海外1 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12 2家国旅集团理事会成员社,总资产50亿元。 “中国国旅、CITS”已成为品牌价值高、主营业务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价值103.64亿元,居旅游业第一。国旅总社是WTO(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会员、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先后加入并成为中国旅行社协会、亚洲及太平洋旅游协会(PATA)、美国旅游批发商协会(USTOA)、美国旅游代理商协会(AS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旅游组织的正式会员,与国际上数百家旅行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资信。2000年,国旅总社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国旅总社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新中国第一家接待海外游客的旅行社,历年来,共招徕、接待海外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创汇30多亿美元。国旅总社是第一批获得国家特许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出境、国内旅游业务以年均40%的幅度快速增长。国旅总社将继续努力,在中国国旅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产业领域中拥有旗舰地位的企业”的指引下,逐步实现:中央企业群体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旅行社集团;中国最强的跨国旅游运营商;全球最为著名的旅游业品牌之一的宏伟愿景。 中国旅行社总社是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创写了中国旅游行业的多项第一:首家接待外国旅游者,首家接待台湾同胞,首家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游。“CTS中旅”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2年度荣获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等殊荣。中国旅行社总社还曾于2002年、2004年荣获Travel Wee kly旅讯“中国最佳出境游旅行社”称号。2005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深得消费者的信赖。

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23卷 第6期 ?63? 交通  类型  现有交通设施  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 公路  宁通高速、通启高速、通盐高速  沿海高速、过境国道204国道和328国道 铁路 过境铁路新长铁路、宁启铁路、通沪铁路(建设中) 水运  南通港、如皋港、洋口港、吕四港  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  论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范 晔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摘要:新时期的南通旅游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对南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南通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南通;旅游业;SWO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9)06-0063-02 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四个字母 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把各类因素 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运 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 统、准确地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 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对南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 南通旅游业的发展在内部条件上的优势和劣势,在外部条 件上的机会和挑战,从而扬长避短,把握有利机会,避 免不利威胁,提出适宜南通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2、南通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旅游资源丰富 南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江海明珠”、“扬 子第一窗口”之美誉,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 游资源。截至2008年底,现有4A级旅游区(点)3处、3A级旅游区(点)11处、2A级旅游区(点)10处,其 他尚未入评的景点如吕四渔家风情、如东海上迪斯科、江 海风情园等星罗棋布、不胜枚举。(见表1) 表1 南通旅游区(点)一览表 此外,南通每年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如海门市金花节、通州市风筝节、如东县南黄海风情旅游节、启东海鲜节,海安县花鼓龙舞节、如皋市盆景艺术节、长寿文化节。 2.1.2区位优势明显南通地处于长江三角洲、“黄金海岸”沿海经济带与“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 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为南通提供了重要的客源市场,南通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 喉”,其南隔着长江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一衣带水,被誉为“北上海”和“上海的后花园”;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更使南通进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同时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1]从整个区域来看,古老的青墩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汇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风姿卓越的南风北韵、江海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腹地客源。2.1.3交通网络发达南通地区交通网络发达,是各类运输直达、中转的枢纽。如表2所示,南通已成为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于一身的立体交汇网。此外,苏通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功不可没,而正在建设中的崇启长江大桥、崇海长江大桥、通沪铁路等 交通设施将更为南通的交通网络锦上添花。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南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充分解决了客源的可进入性。表2 南通旅游可进入性分析表2.1.4地域组合良好 南通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正所谓“有江有海,有山有水,有古有今,有南有北,有中有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江海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 旅游区(点)  级别 现有旅游区(点)(按入评先后顺序)  4A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南通博物苑  3A  如皋市水绘园景区、如皋市定慧禅寺、如皋市内外城河风光带、海安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南通城隍庙、海门市快活林休闲山庄、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南通城市博物馆、如皋东方大寿星园、如皋白蒲法宝禅寺、南通市军山景区  2A  南通沈寿艺术馆、南通个簃艺术馆、南通海安博物馆、南通市九发绿色休闲农庄、海门市张謇纪念馆、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市峨嵋山普贤寺、海安县新四军联抗纪念馆、海门市沿江渔村、通州市香光寺 其他  吕四渔家风情、长青沙与开沙岛、如东海上迪斯科、圆陀角和蛎蚜山、江海风情园、海安紫石街等  作者简介:范晔,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我家乡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我家乡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背景简介:我的家乡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乡,它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临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县。属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之处,因而动物、植被种类多,物产丰富,素有“豫南药乡”之称。商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垄岗三大自然区。星罗的湖泊不仅为锦绣商城平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也使商城这块土地更具魅力。但是,多年来,由于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商城一直没有发展起像样的工业;加之地处山区,所以商城的经济一直处于中下级水平。因而,像商城这样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山区县发展旅游业是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现状:近年来商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工作,坚持“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县旅游局等有关局委和乡镇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旅游形象,旅游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商城县今年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接待方式向“大巴游”转变。旅行社组团、自驾游等形式的旅游团体日益增多,目前,共接待来自武汉、合肥、郑州的大型自驾游车队和旅行社团队256批次。二是景区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投资在建和拟建的旅游项目11个,投资总额10亿元,“黄、金、池、观”四大景区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形象全面提升。三是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旅游旺季时,县城主要宾馆入住率高达到80%,其中锦绣商城迎宾馆入住率达到80%,汤泉池、环宇山庄、天池宾馆等景区宾馆假日入住率达95%以上。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3多亿元,同比增长58%。 优势:(一)金刚台乡旅游资源丰富,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森林探险、地质科考和红色旅游为一体,是商城“一园四景”(中国桂花博览园、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观音山)旅游核心区。 (二)金刚台乡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动物有肥鲵、石化鱼、隆肛蛙、金钱豹、白冠长尾雉、恨虎鹰等370余种,其中“商城肥鲵”更是商城独有;珍惜植物有千头柏、龙须柳、香果树、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柳(摇钱树)等2000多种。所产的生态茶——“信阳毛尖”更是茶中上品,驰名中外。 (三)独特的饮食、歌舞、工艺及民俗风情,更是豫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杈伞舞、火绫子、狮子舞、大鼓书、皮影戏等民间歌舞种类繁多。这里宗教资源丰富,清凉寺、胡太大庙、宝灵坛等佛道宗教寺庙数百年香火鼎盛,香客不绝。红色人文底蕴丰厚,被列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四)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交通方便,毗邻宁西铁路、312国道、沪陕高速,省道S216、S339线纵贯南北。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生态保护区、河南省生态旅游区于一身,景区位于商城县东南,距县城10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区内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是商城县“三台十景”之一。曾被当代著名诗人霜枫喻为“气压大别八百里,势夺东南一片天”,以其山川峥嵘险峻,集“雄、秀、奇、幽”于一身;山鸟鸣唱,鸟语花香,岩洞、峡谷、深涧交织错落;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乡情浓郁、民风质朴;历史悠久,融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于一体,“绿林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彪炳史册。 劣势:(一)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市场份额小。 与郑州、开封、武汉相比,商城金刚台的区位条件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 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 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 ,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 种。2005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C,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C。降水丰富,在1200—2400mn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 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 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水力资源等条件,以及拥有作为云南省第二大航空港的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和贯穿西双版纳的昆曼高速等便利的交通优势,拉近了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经济距离,同时也很好地为西双版纳发展多国民俗风情的旅游路线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

合肥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合肥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谢瑞刚 (10旅管)10148012 第一,内部优势。(1)合肥是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和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明显。(2)合肥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拥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紧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等著名旅游景点。(3)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独特。三河古镇,巢湖,农家乐等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中有较高知名度,品牌效应逐渐形成。合肥同时是国家四大科技基地之一,三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是我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城市,科教优势明显。(4)合肥旅游产品竞争优势较强,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点)10处,还有众多其他著名旅游景点。(5)农家乐等新兴旅游项目发展迅速,休闲,自 助游发展潜力大。 第二,内部劣势。(1)合肥市政府赋予旅游部门的公共资源较少,市旅游部门可配置的公共资源有限,对全市旅游业宏观调控能力较弱。(2)合肥旅游业发展迅猛,合肥旅游立法明显滞后,原有的《合肥旅游管理条例》已难以 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旅游执法缺乏法律依据。(3)合肥旅游产品尤其是包公故里和三国旧地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合肥旅游的文化魅力展示不 足,削弱了我市旅游的优势。(4)合肥旅游执法队伍不健全,人力物力缺 乏,旅游市场有待完善。(5)旅游企业发展处于粗放型阶段自我外扩能力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缺乏国际性,集团化,大规模的旅游企业。(6)

旅游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旅游促销宣传,企业活力等明显与苏州,杭州的旅游发达城市存在差距。(7)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不同步,旅游业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自主旅游发展缓慢。(8)旅游宣传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 第三,外部机遇。(1)江苏,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区域客源市场庞大,尤其是合肥紧邻长三角区域,区域优势明显。(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技术创新对接示范区的设立将直接推动合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两年一度的国际旅游交流会将在上海举行,合肥作为紧邻长三角的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受益城市,是合肥向境内外旅游参展商推介宣传的好机会。(4)包括合肥在内的华东旅游线路已成为黄金旅游线,有利于合肥旅游客源的增长。(5)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GDP的提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巨大的增长空间。(6)合肥市政 府近年来对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关注和省发展旅游强省目标的提出及合肥产业升级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旅游业。(7)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合肥商务,考察客源的快速增长。 第四,外部威胁。(1)江浙的周边省市尤其是苏州杭州在境内外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客观上分散了一部分客流,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合肥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地位。(2)黄山,九华山旅游的成功打造,使合肥巢湖旅游品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充分发挥效用。(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旅游形式增长空间会慢慢缩小,难以为继。(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古建筑,古村镇消失,让合肥失去一大旅游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