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_李飞艳

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_李飞艳
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_李飞艳

第14卷第10期Vol.14No.10

2008年10月

October.2008中医药导报

C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大黄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治疗便秘以及放射检验诊断或消化道镜检前的清洁肠道,被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所广泛接受[1]。芒硝与大黄同为泻下中药的攻下药,常与大黄配伍使用[2],如大、小承气汤。现对大黄的泻下成分及泻下部位的研究结果不一,对芒硝泻下部位的研究也有限。笔者旨在通过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实验,为大黄的临床应用以及泻下机制,同时也为中药芒硝泻下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材料

1.1实验动物NIH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物生大黄购于邵东廉桥药材市场,芒硝购于老百姓大药房,经本校生药教研室鉴定均为正品;熟大黄(久蒸),由本校炮制学老师炮制提供。称取生大黄20g,破碎成小块后冷水浸泡30min,加热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10min,合并2次所得滤液;熟大黄20g,浸泡同生大黄,煎煮时间分别为40、30min,合并2次所得滤液;生大黄与芒硝配伍(12∶9)液中生大黄煎煮同前,在合并2次所得滤液时趁热加入芒硝。以上3种合并液分别置于恒温水浴锅浓缩至

2.0g/mL的溶液,再加入活性炭,得到含1%活性炭的药液。生大黄浸泡时的加水量以液面超过药物3-5cm为度。

1.3试剂活性炭: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活性炭联合工厂,批号:20050528;生理盐水由湖南科伦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0712·06

1.4仪器FA1004-上皿电子天平:上海精秤天平。

2方法

2.1对胃排空的影响[3]小鼠4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生大黄组、熟大黄组、生大黄配伍芒硝组。小鼠禁食24h后,药物组分别以含有1%的活性炭的药物灌胃,空白组以含有1%活性碳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各动物均在灌胃后20min时脱颈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胃。自幽门处剪下胃,

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李飞艳,张斌,李卫先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12)

[摘要]目的:研究大黄、芒硝对小肠的泻下作用及成分。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含活性炭的混悬药液,与含活性炭的生理盐水混悬液相对照,测量胃全重、胃净重、小肠全长、炭末的推进距离,计算出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熟大黄对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P>0.05),大黄配芒硝对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有显著影响(P<

0.05);与熟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胃残留率明显降低,大黄配芒硝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都明显增大。结论:大黄泻下主要部位

不在小肠,结合型蒽醌是主要泻下成分;芒硝对小肠推进作用显著,小肠是其泻下主要部位之一。

[关键词]大黄;芒硝;胃肠运动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8)10-0072-02

The Influences of Pre and Post Processed Pieplant and Compatibility of Pieplant and

Glauber's Salt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of Rat

LI Fei-yan,ZHANG Bin,LI Wei-xian

Hunan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Zhuzhou,Hunan,China,41201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ir purgation to small intestine and ingredients of pieplant and glauber's salt.Methods: Given once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with suspension contained absorbite,comparing with normal sodium contained glauber's salt,determining entire and net weight of stomach,total length of small intestine,impelling distance of carbo medicinalis,working out remainning rate of stomach and impelling rate of small intestine.Results:Compared with blank group,crude and prepared pir-plant had no effect on remainning rate of stomach and impelling rate of small intestine(P>0.05),but compatibility of pieplant and glauber's salt had obvious effects on these(P<0.05).Compared with prepared pieplant group,the remainning rate of crude pieplant group reduced obviouly,but remainning rate of stomach and impelling rate of small intestine increased distinctly in compatibility of pieplant and glauber's salt group.Conclusion:Effective location of pieplant for purgation isn't small intestine,bound anthraquinone is its main ingredients;glauber's salt has obvious impelling effect to small intestine,that is its main effective location.

[Key words]Pieplant;Glauber's salt;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下转第74页)72

DOI:10.13862/https://www.360docs.net/doc/7f4949435.html,43-1446/r.2008.10.036

第14卷第10期Vol.14No.10

2008年10月

October.2008

中医药导报

C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称胃全重(M1),再沿胃大弯剪开胃,置于生理

盐水中洗净胃内容物,滤纸拭干水分,称取胃净重(M2),计算出胃残留率[100×(M1-M2)/M1%]。

2.2对小肠推进的影响[3]动物、分组、给药直至剖腹均同2.1,剖腹后将小肠与肠系膜分离,平铺于实验台上,测量幽门至盲肠处的长度为小肠总长度(L1),再测量幽门至炭末所达到的最前沿处的长度(L2)。计算出小肠推进率(100L2/L1%)。

2.3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结果经t检验。

3结果

3.1对胃排空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生大黄组的胃残留率有一定下降趋势,熟大黄组的胃残留率无明显差异;大黄配芒硝组的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与熟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大黄配芒硝组胃残留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熟大黄对小鼠胃排空无明显影响,但生大黄排空比熟大黄明显加快;生大黄配芒硝能显著加快小鼠的胃排空速度。(见表1)

3.2对小肠推进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生、熟大黄组对小肠推进率无影响,生大黄配芒硝组的小肠推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熟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的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变化,但有加快推进的趋势,大黄配芒硝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大黄、熟大黄对小肠运动均无明显作用,生大黄配芒硝能显著促进小肠运动。(见表1)表1生大黄、熟大黄、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

推进运动的影响(x±s)

组别动物数剂量(g/kg)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空白组10-0.50±0.140.68±0.10

生大黄10400.41±0.02b0.73±0.09

熟大黄10400.52±0.150.66±0.11

大黄配芒硝10400.37±0.06a b0.80±0.10a b 注:与空白组比较,a P<0.05,与熟大黄比较,b P<0.05。

4讨论

大黄具有攻积泻下之功,且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4],少数习惯性便秘者长期使用大黄泡茶来缓解大便不通之症状。有关大黄的研究,有大黄煎煮时间与泻下活性的研究,大多研究结果认为大黄泻下成分为结合型蒽醌苷。大黄用于治疗促进胃肠蠕动、泻下等疾病时,一般要后下避免结合型蒽醌被破坏[5-6],有研究认为大黄煎煮时间40min泻下效果最佳[7]。本文中生大黄为冷水浸泡,短时间煎煮,符合大黄泻下条件,但研究结果显示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而与熟大黄比较胃排空明显加快,同时有推进小肠运动的趋势,说明生大黄的泻下主要部位不在小肠,生大黄煎液中含有能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成分,该成分在熟大黄中含量极少或无。熟大黄煎液中含有较多的游离型的蒽醌苷元及大黄鞣质,结合型的蒽醌苷已经大部分被水解而含量甚微,因此提示结合型蒽醌苷是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主要成分。

芒硝的成分是含水Na2SO4,生大黄配芒硝能明显加快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主要是与芒硝中含大量硫酸根离子,不能被小肠吸收,使小肠内渗透压增高,阻止小肠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刺激小肠运动有关[8]。

周成华[9]等研究认为大黄中大黄素等对小肠运动也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生大黄组比熟大黄组胃排空明显加快及小肠推进有加快趋势,可能与熟大黄中所含的大黄素含量过低,鞣质成分过高抑制了大黄素的促进作用有关。因此在使用大黄泻下时,大黄中所含的鞣质的收敛固涩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徐晓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

[2]程慧君,詹守坚.《审视瑶函》应用大黄与芒硝的方药探析[J].

新中医,2003,35(1):75-76

[3]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

1993:332

[4]杨秀平.单味“大黄”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4(1):1892-1893

[5]杨士友,黄世福,田军,等.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黄泻下成分的

影响[J].安徽医药,2005,9(2):90-92

[6]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1994:226-351

[7]冈村信幸.制备大黄煎剂时番泻苷A及泻下活性的变化[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2):98-99

[8]应帮智,张卫华,张振凌.中药芒硝药理作用的研究[J].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155-2156

[9]周成华,武玉清,许正新,等.大黄素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

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2):1421-1424

(收稿日期:2007-12-07编辑:李海洋)

好相反,而且中药不仅没有筛选出对自身耐药性提高的菌株,也未发现多重耐药的产生[5]。本次实验未讨论中药配伍使用的情况,而中药的一种特色就在于联合用药,讲究药物配方的君、臣、佐、使。中药的古方全是传统剂型,现代中药研究也包括传统剂型的现代开发。本实验研究的是单味药的作用,并没有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今后可继续对中药配伍用药进行深一步的实验,尤其针对中药的古方进行研究,对中药的抑菌作用作更深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359

[2]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1:289

[3]钟秀会.中兽医学试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5-56

[4]李爽,于庆海,金佩珂.鱼腥草的有效成份、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7,14(2):144-147 [5]李少基.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1):44-45

(收稿日期:2008-09-15编辑:朱民)

(上接第72页)74

浅谈大黄的炮制及功效

浅谈大黄的炮制及功效 大黄,又名将军,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野生或栽培,药材以质地坚实、断面“锦纹”明显、红棕色、稍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者为佳。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一、古代医籍对大黄炮制的论述 大黄从古至今,炮制品种在20种以上,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仍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酒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数种,其中以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2005 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以上4种炮制品种。大黄作为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历来被各医家所重视,从汉代《金匮玉函经》以后的本草医书中大多见有大黄的多种炮制品。大黄的炮制品早在汉代就有记载,酒浸、酒洗用于临床,大医家张仲景的《金匮玉函经》有“大黄去皮、酒洗、酒浸、蒸”的记载。梁代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中有“大黄破如米豆、炒至黑”的记载。说明炒大黄这一炮制品从梁代就诞生了。现存最早的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在过去蒸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七蒸七晒”的炮制方法,从而更加完善了熟大黄的炮制技术。到了唐代,产生了醋蒸、湿纸煨大黄的炮制技术。宋代的《银海指南》中有:“大黄切作小块,用泔水浸透,以侧柏叶铺甑,入大黄蒸过晒干”,这是米泔水制大黄的初步诞生。《圣济总录》记载的蜜制、姜制则是大黄炮制技术的又一个进步。元明时代提出了酥制,《普济方》中记载:“绵纹大黄为极细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如细末用”。同时代的《医林集要》更有独特的主张,提出了童便制、盐制、红花制、当归制、淡醋制等炮制方法。 二、常用炮制方法及功效 (一)生大黄 1.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厚片或小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备用。以其片面黄色,呈槟榔纹及朱砂点,气味浓厚者佳。另外,原药材块大质坚,在水处理过程中,宜采取少泡法,缓缓润透。因大黄所含的蒽甙类能溶于水,尤其在热水中更容易溶解,久泡后影响药物疗效,耗损率可达15%。 2.功效: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趋下行,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清除燥结,泻火解毒,药力迅猛。即《本草正义》所言:“大黄,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用于实热便秘,高热,吐血,跌打瘀肿,烫伤等症效捷。

小苏打制大黄炮制研究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外用可治疗烧伤、烫伤。大黄的炮制方法历代主要有酒炒、醋炒、清蒸、制炭、酒蒸、蜜蒸、醋蒸、九蒸九晒、石灰炒等。其中石灰制大黄能增强祛瘀、止血、收敛等作用,用其治疗烧伤、烫伤、冻伤和臁疮等皮肤破溃疼痛等疗效较好。但由于石灰具有腐蚀性,若处理不当,也会对烧伤、烫伤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用小苏打代替石灰炮制大黄,不仅可避免石灰的腐蚀性,而且临床收到了较好疗效。本文以大黄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含量指标,探讨小苏打制大黄工艺的可行性。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Waters600E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宏凯仪器厂);202电子分析天平(日本);KQ-5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波仪器厂);64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SS300-离心机(沪江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ALC ll0.4电子天平(北京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生厂)。1.2材料大黄饮片系鄄城良海中药饮片厂提供(为同一批次),经菏泽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鉴定,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及根茎。小苏打(10%,注射用)系河北华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519)。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冰醋酸为分析纯;色谱用水为超纯水。 2方法 2.1饮片的制备①生大黄:取大黄饮片,低温干燥。②石灰制大黄:取陈石灰1000g除去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入大黄饮片600g,共同拌炒,炒至石灰带桃红色、大黄呈灰黑色时,出锅,筛去石灰,放凉。③小苏打制大黄:取大黄饮片1000g,用10%小苏打混悬液200ml,喷淋拌匀,稍闷润,待小苏打液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凉。 2.2不同饮片所含成分比较 2.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①大黄水提物的制备:取大黄各炮制品500g,加6倍量的水浸泡30min,武火煎煮沸腾后,文火再煎15min,残渣再加6倍量的水,重复上述煎煮过程。合并两次提取液,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70℃条件下真空干燥,然后粉碎成粉末,过120目筛,4℃避光保存,备用。②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大黄水提物粉末0.30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加70%甲醇溶液定容。超声波(40Hz,120W)超声提取30min,用0.22μm微孔薄膜滤过。 2.2.2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精密称取5种大黄游离蒽醌标准品适量,用甲醇分别配成质量浓度为0.59g/L的大黄酸标准溶液、0.12g/L的芦荟大黄素标准溶液、0.11g/L的大黄素标准溶液、0.11g/L的大黄素甲醚标准溶液和0.11g/L的大黄酚标准溶液。 2.2.3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5种大黄游离蒽醌标准溶液适量,置于6个1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摇匀备用,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2.2.4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ail ODS-3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甲醇(8∶92,V/V),pH值4.1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按大黄酸峰计算>4000。 2.2.5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取各梯度混合对照品溶液20μl进样。以各标准品的质量浓度X(mg/L)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各成分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以及最低检测限,见表1。 ·中药园地· 小苏打制大黄炮制研究 徐常本1,王志海1,魏东1,刘波2 (1.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巨野274900;2.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莱阳265200) [摘要]目的:探讨小苏打制大黄炮制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大黄的有效成分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比较生大黄、小苏打制大黄、石灰制大黄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小苏打制大黄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较其他方法制备的煎出率高。结论:小苏打制大黄可以代替石灰制大黄用于治疗烧伤、烫伤。 [关键词]大黄;小苏打制;石灰制;炮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358X(2010)09-0634-02 [收稿日期]2010-04-12(下转第639页)

大黄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大黄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读后感 储汇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十分凶险的急腹症,胰腺炎症反应可波及邻近组织或远隔脏器,病死率较高。在胰腺炎中肠运动状态是一个决定病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经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单味中药或中医专方联合西医治疗已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表明,对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使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以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减少渗出,取得了良好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应激反应,腹腔神经丛受刺激和渗液直接作用于肠管,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肠运动受抑制,患者常腹胀明显。文献报道大黄对胰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奥迪括约肌张力,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流灌注,增强黏膜屏障,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肠腔内容物排出。给患者放置胃管,间断行胃肠减压,并可从胃管中注入生大黄药液,每天1~3剂,喂药后夹管1小时再开放,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操作时注意将负压引流器妥善固定,以免活动时将胃管脱出。芒硝外用能清热解毒,又能消除肿块,还可促进炎症吸收消散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多采取和生大黄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使用时用棉布缝制1个面积35cm×20cm布袋,取芒硝500 g,研成粉末,装入布袋并封口,外敷于胰腺体表投影区和(或)局部炎性包块处,药物厚度≤5 mm,用绷带固定,每日更换2次。因芒硝外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使局部被服变湿变硬,应用时可在绷带上面垫上厚棉布,如发现被服潮湿,应给予及时更换。 另有试验证明,大黄还有抑制胰酶活性和增加胰液流量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利胆、促进肠蠕动,减轻毛细血管的渗出,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的移位的作用。配合芒硝水解后产生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泄。大黄灌肠后肠蠕动增加,通过泻下作用排除大量毒性物质和肠道内细菌,从而通过减少内毒素血症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抑制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病死率。也减轻病人的腹胀,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程度。直肠内灌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既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减少胃肠道细菌数量,促进肠道减少胃肠道细菌易位所致感染;又可以减轻病人腹胀,促进黄疸消退,减缓病人症状。同时,直肠内中药灌注无胃管内注药所引起的腹胀、腹部不适,且用药后导泻作用显著,腹胀减轻明显,病人乐于接受。芒硝外用能起到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和消肿软坚之功,加之冰片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同时外敷促进胰酶性腹水的吸收,从而减轻腹内炎症及肠壁水肿,减少肠间脓肿和胰腺囊肿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程。 急性胰腺炎对生理扰乱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高。所以在护理中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做好用药护理,保证患者能及时正确的用上药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做好基础护理,使患者舒适。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周密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随着广大中医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胰腺炎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疗效,从而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时俱进,将更新更好的科学知识融入日常工作中,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的新希望。

大黄炮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大黄炮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24T16:25:41.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陈云[导读] 因大黄生品与炮制品在功效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临床应用也各有其适应症。陈云(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长城药房 226001) 【摘要】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称,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中医认为,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主要有通便导滞、利胆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热结便秘、血热妄行、瘀血结滞、湿热黄疸、结石内阻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因大黄生品与炮制品在功效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临床应用也各有其适应症。 【关键词】大黄炮制方法临床应用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传统的大黄炮制方法有生大黄、熟大黄、酒制大黄、大黄炭、醋大黄,现把大黄的炮制方法、功能及临床应用特点归纳如下: 1. 生大黄 1.1 饮片制法:取原药材洗净,大小分开除去杂质,水适量浸润质软,以水浸药透为度,捞出切成片或块,低温干燥或晾干,表面显黄棕色至淡红棕色,平整,有明显散在或环列的星点状锦纹或虎斑纹,有空隙,周边色深,有纵皱纹及疙瘩状隆起,质坚脆。 1.2 临床应用:生大黄其性苦寒、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泻,泻火解毒力强,临床主要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湿热黄疸、跌打淤肿、血瘀经闭、热毒肠痈、淤血、腹痛、痈肿疔毒以及外治烧烫伤等症。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0~15克。 2. 熟大黄 2.1 炮制方法:取大黄块或片,用黄酒喷拌焖润,待酒吸尽后,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蒸至内外均呈黑褐色时取出,晒至将干时,再与蒸液拌匀吸尽,晒干或烘干,饮片质坚实。每100公斤大黄块用30公斤黄酒。 2.2 临床应用:蒸熟后的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其泻下力十分缓和,能减轻伤胃气、伤阳血、腹痛等作用,但其活血作用较强,临床上常用于淤血诸症,如跌打损伤等,淤血停滞可与当归、木香、红花等行气活血药同用;适用于老人体虚并有瘀血证者。常用量入煎剂每日3~6克。 3. 酒制大黄 3.1 炮制方法:酒大黄俗称酒军,是取生大黄块或片100kg用黄酒10kg喷淋拌匀稍闷,用文火微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凉备用。饮片质坚实,深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浅棕色,无焦斑,略有酒香。 3.2 临床应用:因黄酒性温味辛,能通血脉,酒制大黄泻下作用趋势能缓和寒下,同时使药力上行而起泻心火、肝火作用;临床上一般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等;就大黄有升提之性,能引药上行,善清上焦实热,对于热病时疫,头痛壮热常与黄芩、黄连、栀子等通用,以增强清上焦湿热作用,方如“三黄栀子鼓汤”;酒制大黄也善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头疼等,如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牙痛等:还能减轻腹痛之副作用,增强活血祛淤之功。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0~20克。 4. 大黄炭 4.1 炮制方法:取大黄块或片,将生大黄置于锅内,用文火加温渐至武火炒至内焦黄外焦黑时取出,推开放凉备用;注意炒炭若骤然用武火,易致炭化失效,若火候不急易造成生药成分存在,达不到炮制效果,影响疗效。 4.2 临床应用:炒炭后,泻下作用极微,主要具有凉血化瘀,止血功效,可用于大肠积滞的大便下血,以及热血伤络、血不循经之各种出血症;代表方有“十灰散”对于大肠有积滞的痢疾以及便血症,可与金银花、黄芩等合用方如“双炭饮”,此外还有用于凉血止痛的“犀角地黄丸”等。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5~30克 5. 醋大黄 5.1 炮制方法:取生大黄100kg块或片加米醋15kg喷洒拌匀,稍焖润,待醋吸尽,置炒锅内微火加热翻炒至深火黄色,取出摊晾。饮片偶有焦斑,微有醋气。 5.2 临床应用:大黄醋炒后可除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消积化瘀力增强,主要有清热化湿,消积散痞作用;与枳实、白术、神曲等合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阻、脘腹痞满、下痢、泄泻;与三梭、红花、水蛭等配伍能治痛经闭经、产后血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等;此外,醋大黄清热利胆、活血通腑且能引药入肝,也用于治肝胆瘀滞证及肝硬化、肝炎、肝癌、肝胆结石等。 6. 结论 大黄经炮制总蒽醌变化较少,结合蒽醌下降幅度大,而游离蒽醌下降幅度小,可能是加热过程中结合蒽醌转化为游离蒽醌,总蒽醌含量变化甚微,游离蒽醌也降低或微增,但长时间高温也可造成大幅度蒽醌类降低[1]。总之,大黄经不同的炮制,有效成分也发生变化。大黄各种炮制品均有一定抑菌效力,其中酒大黄抑菌效力与生品相近[2]。目前对大黄炮制后的药理研究主要在各个炮制品泻下作用、抑菌作用、抑制消化酶活性、止血和抗应激作用等方面[3]。由于炮制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要求医生必须了解大黄及炮制品的方法、有效成份、药效作用等,才能合理用药,达到药效,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范秦鹤.大黄炮制的历史与现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20(1):34~36. [2]谭复成, 朱烈彬. 大黄的不同炮制品与药效关系探讨.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6; 4(3): 60~61. [3]赵海霞. 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光明中医. 1997; 12(5): 48~50.

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6-13T09:42:08.6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作者:邓宜青谢小云 [导读] 观察和分析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效果。 邓宜青谢小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 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两组患者的临床中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大黄;芒硝;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raw rhubarb and mirabilite combin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mong the 90 ca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9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digital random method all 45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given rhubarb and mirabilite joint adjuvant therapy,and gi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in time.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and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78%,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in the raw rhubarb and mirabilit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ignificantly shortening th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ease,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rhubarb;Glauber's salt.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Nursing effect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凶险、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等特点,据悉,急性重症胰腺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的话,该疾病会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的障碍综合征和脓毒血症等,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为了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本文对2017年1到2018年1月的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与生大黄和芒硝辅助治疗及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这90例患者均哟不同程度的恶心、疼痛、腹胀等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症状和表现,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所有患者都经过医院伦理医学会批准进入本次试验研究,且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将这9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当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2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74±6.93)岁;在观察组的45例患者当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3±7.0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其中常规治疗的内容主要包括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抑制胰液分泌、保肝止血、解痉镇痛、抑酸、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患者心力衰竭,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45例患者在上述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生大黄联合芒硝辅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其中生大黄联合芒硝的治疗方法为:将100g的生大黄加入到100ml的温开水中,保持药汁的温度在38-40度左右,然后进行过滤,留取过滤后的液体,取50ml的注射器通过留置胃管将过滤后的100ml生大黄液注入到患者的体内,注射2小时后,对患者实施胃肠减压;在芒硝治疗方面,将500g的芒硝研碎后装入到棉布袋子当中,然后将装有芒硝的棉布袋子平铺在患者的整个腹部,并持续外敷,直到布袋潮湿后,更换芒硝和布袋,24小时一次芒硝的外敷治疗[2]。 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所示: 1.2.2.1基础护理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基础护理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以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记录患者入院后24小时的出入量,其中对于发热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和清洁;由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明显的腹部胀痛,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腹痛护理,了解患者的腹痛程度,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腹痛。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是我国传统中药, 价廉易得。《神农本草经》谓大黄: 下瘀血, 血闭寒热,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临床多用于大便秘结, 胃肠积滞, 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现代研究也表明: 大黄能促进肠道蠕动, 消除肠麻痹, 促进排便, 使患者的腹胀明显好转; 大黄具有泄下功能, 能促进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排出, 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防止肠道细菌易位, 降低尿素合成, 增加尿素和肌酐的排出, 防止肺、肾、肠道和脑并发症的发生; 大黄有广谱抗菌作用, 对脆弱类杆菌尤为有效; 它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对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抑制血栓素A2合成酶,提高前列腺素E1和PG2水平;生大黄还有利胆和松弛Oddi 括约肌的作用, 可使胰胆管内小结石和胆固醇结晶引流入肠道, 从而降低胰管内压力, 缓解腹痛和去除诱因。临床使用大黄应注意不宜久煎, 否则会丧失通泄之力。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归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谓芒硝: 除寒热邪气, 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能化七十二种石。芒硝有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的功效。芒硝常与大黄相须为用, 以增强疗效。中医临床常用于积滞便秘、肠痈肿痛, 能有效清除肠胃积气积液, 清除肠胃内细菌及毒素。现代临床试验证实其外敷具有消炎止痛, 预防感染, 吸收腹腔渗液, 促进脓肿吸收, 改善局部微循环, 刺激肠蠕动减轻肠麻痹, 促进与恢复消化道功能等功效。尤其在缓解腹痛腹胀、防治腹腔炎性包块及假性囊肿形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生大黄粉30g加开水400 ml冲泡15min,制成免煎液400 ml,待冷却至38C -40C,后保留灌肠,每次200ml, 2次/ d,至出现明显腹泻后将剂量减至半量, 根据大便次数及肠道通畅情况调整剂量, 保持每日大便3-6次, 疗程5-7 d; 用颗粒状芒硝500 g- 1 000 g 装棉布袋中, 薄层平铺于患者腹部持续外敷, 以透气性、吸水性好的旧棉布制袋, 袋型应尽量大, 以保证外敷时有较大的面积。外敷腹部时以医用绷带或腹带固定, 当芒硝凝成结晶块, 布袋变湿,完全吸水后更换, 一般每日更换2-3次, 疗程5-7天。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治疗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资料,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观察,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其中46例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于术后48 h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腹壁切口。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患者中45例为ⅰ期愈合,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伤口渗液,部分裂开后,经局部敷药延期愈合,治愈率97.83%,伤口愈合不良占总剖宫产的0.4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黄;芒硝;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防治法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7f4949435.html,ki.11-5547/r.2016.22.117 本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科共分娩1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222例,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对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46例患者进行观察。 1. 2 方法术后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外,对46例高危因素患者严密观察,于术后48 h 换药时,对切口周围组织水肿仍较重或者出现红肿硬结者,取大黄100~120 g、芒硝250~300 g,研成细末混匀,分装于两个16 cm×8 cm的灭菌白棉布袋内,换药时先用2层无菌纱布(也可用医用敷料)覆盖切口,再将大黄、芒硝药袋敷于其上,用腹带固定。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次数,一般为1 次/d;如果渗液多可适时更换药袋,换下的药袋晒干或晾干后研粉可重复使用。如滞产、手术时间延长、急诊手术和手术室多次连台者可适当加大大黄用量,如术前腹壁水肿严重者可适当加大芒硝用量。 2 结果 对46例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严密观察,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 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者,术前拒不急诊剖宫产术后转上级医院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于术后8 d时因伤口渗液、部分裂开返回本科治疗,伤口渗出物细菌培养阴性,经局部换药并外敷大黄,芒硝药袋,切口于术后19 d延期愈合。治愈率达97.83%(45/46),伤口愈合不良占本年度剖宫产的0.45%。 3 讨论 腹壁伤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肥胖、腹壁水肿、滞产、急诊手术、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是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肥胖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40%[1],体型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血液灌注量较低,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发生脂肪液化[2],使伤口愈合延迟。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血液携氧功能降低,切口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切口愈合延迟,龚时鹏等[3]研究显示血红蛋白含量低下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腹壁水肿、麻醉效果不良均可影响手术操作,使手术时间延长,同时过度牵拉拉钩皮下组织受压发生氧化分解,局部缺乏营养亦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手术室消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切口感染率[1],基层医院手术间少,连台手术,尤其是急诊连台手术,手术室消毒相对不严,存在感染隐患。腹壁再次手术者因切口瘢痕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改变,影响切口修复可致切口液化、感染[1];滞产者肛查和阴道检

大黄、芒硝外用在妇产科中应用进展-宋尚晋

106 第17卷 第9期 2015 年 9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9 Sep .,2015 酸化,进而让缺血的心肌由糖酵解变为脂肪酸氧化, 让心肌细胞中的能量代谢失去平衡得到纠正。同时,还可以降低脂肪酸代谢产物过多的在心肌细胞中淤积,减少心肌受到的损伤。左卡尼汀还可以提高脂代谢,利用减少血清中 TC 水平,升高 HDL 水平,加强冠状动脉的微循环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大量释放,提高心肌的血流灌注,进而降低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0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1.40%;并且CRP 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疏血通与左卡尼汀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既可以让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延长了间隔时间,减小了持续时间,并且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性 ST-T 段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相比改善程度更显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血浆内的C-反应蛋白含量,增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且没有发现严重性不良反应。总之,输血注射液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CRP、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 李学远,杜芬,程文林.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 试验的系统评价[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 18 ): 2232-2233.[ 2 ] 张峻博,李红斌,邓智文.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 .西部医学,2010,22 ( 7 ):1250-1251.[ 3 ] 王咏梅,殷仁富,张家友,等.国产左旋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J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23 ( 5 ):848-550.[ 4 ] 马淑玲,皱德玲,孙志军,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样粥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栓形成关系的探讨[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3 ( 4 ):312-314. [ 5 ] 陶登保,况佩君,程文林.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 .中国医药导报,2011,4 ( 10 ):46-47.[ 6 ] 杨敬尧,朴春花.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0 例疗效观察[ J ] .中华临床医学,2011,20 ( 1 ):27-28.[ 7 ] 万素芹,李艳琴.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J ] .中国医药导报,2011,6 ( 13 ):85-86.[ 8 ] 李奕宏,李莉,王桂珍,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9 ( 5 ):80-81. [ 9 ] 李辉,王兆宏.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J ] .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5,12 ( 9 ):76. [ 10 ] 李跃.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临床观察[ J ] . 北京中医,2006,25 ( 1 ):27-29. [ 11 ] 陈志勇.从肝失疏泄论治胸痹[ J ] .江西中医药,2009,1 ( 1 ):14-15. [ 12 ] 周桃元.疏肝解郁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6例总结[ J ] .中医药导报,2006,12 ( 12 ):28-29. 大黄、芒硝外用在妇产科中应用进展 宋尚晋1,阮亦1,苏维铎1,杨延龙2 (1.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学员队,上海?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200433) 摘 要: 该文就近年来大黄、芒硝外敷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与分析,主要从妇产科术后并发症、妇科炎症性疾病和其他杂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以求归纳总结大黄、芒硝外用在妇产科的适应范围与规律,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黄;芒硝;妇科;产科;外治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09- 0106- 04 收稿日期:2015-01-19基金项目:第二军医大学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项目(MS2013064);第二军医大学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项目(MS2014044)作者简介:宋尚晋(1992-),男,山东淄博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及经典理论研究。通讯作者:杨延龙(1980-),男,甘肃会宁人,讲师、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E-mail:yangyanlongzy@https://www.360docs.net/doc/7f4949435.html,。 Extern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Rhubarb and Glauber's salt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ONG Shangjin 1,RUN Yi 1,SU Weiduo 1,YANG Yanlong 2 (1.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2.Changh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about 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hubarb and glauber's salt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which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other miscellaneous diseases,so as to summarize its effective rang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rhubarb;glauber's salt;gynecology;obstetrics;external therapy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09.037

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分析

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分析 08中药2班朱莉莉 摘要:通过对大黄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分析其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照。 关键词:大黄; 炮制;药理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常用于便秘、肝炎、胆囊炎、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从本草文献可知, 大黄的炮制品种在 20 种以上, 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仍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酒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数种, 其中以生大黄, 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以上 4 种炮制品种[1]。由于不同炮制品的加热程度、加入辅料等不同,使其活性成分发生量与质的变化[2],功能及临床疗效亦有差异[3,4] .现就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方法及在药效方面的差异作了总结。 1. 炮制方法[5] 1.1 生大黄取原药材,大小分档,除去杂质, 水适量洗净,时间不宜太长, 以水尽药透为度,切块或片, 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低温干燥,筛去碎屑备用。 1.2 酒大黄取大黄片或块, 加黄酒 (大黄1 kg用黄酒0.125kg )喷淋搅拌均匀, 稍候使黄酒吸尽, 用文火微炒, 不断翻动, 眼观断面浅棕色时,水分已干,取出摊晾凉, 筛去碎屑。1.3 熟大黄取大黄片块, 用黄酒 ( 100 kg大黄,用黄酒 30kg)拌匀, 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蒸至内外皆黑为度,取出干燥。 1.4 大黄炭取大黄片或块, 置炒制容器,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 取出,晾凉. 1.5 醋大黄取大黄片或块,加米醋搅拌均匀(100 kg大黄,用米醋15kg), 焖润至透, 待米醋被吸尽后, 置炒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1.6 清宁片取大黄片或块,加入黄酒(100:30)搅拌,在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 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 的圆条,于50 ~ 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 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 2.药理作用: 大黄的药理作用[6]有(1)泻下作用: 大黄中的二蒽酮类(番泻甙)有强烈的泻下作用,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 促进胰液、胆汁分泌,杀菌: 大黄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布氏杆菌、鼠疫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真菌有抑杀作用,止血:大黄中含有儿茶素、没食子酸使凝血系统作用加强,降低血脂:降低血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抗肿瘤: 大黄素、大黄酸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氧化、脱氢和 DNA 复制,达到抑杀肿瘤细胞的作用,( 7)肾脏保护作用:大黄抑制蛋白质分解,能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大黄中鞣质对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有改善作用, 促进尿素和肌酐排泄,( 8)免疫作用,( 9)抗炎作用,(10)抗衰老。大黄不同炮制品在药效方面的差异概括如下: 2.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1.1 泻下作用 大黄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及衍生物, 大部分以结合性蒽苷形式存在, 为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泻甙 A 的泻下活性最强,口服大黄浸膏或番泻甙后一般 6~ 10 h即可排泄稀便。致泻作用的部位在大肠,部分蒽苷由小肠吸收, 在体内也可还原成蒽酮,再经大肠或胆囊分泌入肠腔而发挥致泻作用。此外, 其泻下作用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参与。虽然泻下作用的直接因素是游离的甙元, 但结合蒽甙的葡萄糖能保护甙元, 使其在胃肠不被水解和破坏。

芒硝

芒硝.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芒硝 -------------------------------------------------------------------------------- 为矿物芒硝 Mirabilite 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通称朴硝或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 朴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芒硝经风化失去 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古代本草将芒硝结晶之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马牙硝”,实与芒硝为一物。味辛、苦、咸,性寒。入胃、 大肠经。功能:泻热、润燥、软坚。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内服:溶入汤剂,4.5~9g;或入丸、散。外用:研 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Na2SO4 ·10H2O)。此外,常夹杂有微量的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 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芒硝的主要成分硫酸钠,为盐类泻药。内服后水解产生的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由于渗透压的作用,阻止肠 内水分的吸收,并促使肠壁细胞水分的分泌,使肠内水分增加,肠腔膨胀,引起机械性刺激肠黏膜,反射地增强肠蠕动而致泻。盐类对肠黏膜也有化学刺激 作用,但不损害肠黏膜。本品泻下的速度与饮水量有直接关系,饮水量多,出现泻下作用快,而饮水量少则较慢。因为高渗溶液在胃内可反射地引起幽门关 闭,而使药物留于胃内。一般在服药 4~6 小时产生泻下效果,排出流体样粪便。 2. 利胆作用少量多次口服芒硝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地引起胆囊收缩,胆囊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排出。 3. 其他作用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硝、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 其增生现象和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状明显减轻。大蒜芒硝糊剂外敷于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则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发生,小肠 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 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大黄炮制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大黄炮制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01-22T10:43:39.8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3期作者:丁加慧 [导读] 临床应用中,应该辩证论治,无论是对患者使用大黄还是大黄炮制品都要酌情酌量,从而发挥出大黄这味中药的最大功效。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有关大黄的炮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张仲景在《神农本草经》中对大黄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并首次提出了生、熟两种炮制方法。现代中医学认为,随着大黄炮制方法的变化,对其含有的化学成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带来不同的药理作用。本文在搜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大黄炮制方法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医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影响 【中图分类号】R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47-02 大黄中大约含有2%~6%的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抗菌及抗病毒,蒽醌类衍生物大多为结合态,仅有一小部分是游离态。结合态蒽醌类衍生物可分为两大类:蒽醌单糖苷和双蒽酮苷,具有泻下作用,结合态大黄酸的含量决定了其致泄能力,大黄酸中的鞣质含量在6%左右[1],其中包含大黄四聚素、没食子酰葡萄苷等,属于收敛成分。 1.大黄炮制方法 1.1 大黄炭 用武火将生大黄炒到变为黑色以后,然后取出大黄凉透。大黄碳主要用于便血、大肠内有积滞以及因外伤造成的流血症状,具有止血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崩漏、吐血等症状,经炒、炒炭之后,生大黄的快利之性有所减弱,故能发挥止血功效。 1.2 酒大黄 亦被称为酒军,用100kg大黄片加14kg黄酒,搅拌均匀后闷一段时间,然后用微火炒到颜色变深之后取出放凉。大黄的苦寒泻下功效降低,借助黄酒引药上行,清上焦血分热毒,适用症状为咽喉肿痛、目赤及牙龈肿痛等。 1.3 熟大黄 将大黄块或者大黄片置于笼屉、甄等容器中,隔水蒸到大黄内外全部为黑色,然后取出放凉直至干燥。通过酒蒸,大黄的泻下功效降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适用于腹痛、瘀血凝积、跌打损伤等症状。 1.4 生大黄 也就是原生态大黄,清洗干净后闷润切成片便可,生大黄的作用是攻积导滞,适用于便秘、胃肠实热积滞等症状。 2.不同的大黄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2.1 对鞣质化合物的影响 已有专家[2]研究出大黄炮制后,其中的化学成分不仅会发生变化,而且有内在的变化规律。应用比色法检验鞣质化合物,发现不同的大黄炮制品,其中的鞣质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按照鞣质含量由少至多排列,依次为大黄碳<熟大黄<酒大黄<生大黄。还有学者发明了检测大黄5种饮片中没食子酸雨和茶素含量的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梯度洗脱来检测。检测后发现,与生大黄相比,酒大黄、熟片、醋饮片、炭饮片里的没食子酸雨和茶素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熟大黄增加的最多,质量分数达到了139.3%,而醋饮片、酒大黄中含有的儿茶素非常接近,但是在炭饮片和熟片中就没有检测到。 2.2 对蒽醌类化合物的影响 蒽醌类化合物也是大黄的主要组成成分,大黄生品中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是结核型,炮制之后才分解为游离型。有研究表明[4],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酒大黄、大黄炭、大黄生品、熟大黄中蒽醌的含量,结合型的检测结果为:大黄炭<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生品;游离型的检测结果为:大黄生品<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蒽醌总含量的检测结果为:熟大黄<大黄炭<酒大黄<大黄生品。 也有专家用10种含有大黄的中药材进行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炮制前后大黄中含有的大黄酚、大黄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炮制后的大黄类中药材,其中的大黄酚、大黄素含量均发生明显改变,大部分呈含量上升现象,极少部分呈现出含量降低现象。另外,还有研究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大黄生品、各类炭品种游离蒽醌与总蒽醌的含量,结果显示大黄生品中的总蒽醌含量为 1.09%[6],经过炮制后,总蒽醌含量有所降低,但是游离蒽醌的含量则会根据炮制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另有研究是将4种大黄饮片水提液用于大鼠肠道菌群,并比较代谢转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在肠道菌群的影响下,没食子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以及萘苷类化合物全部可以发生带些转变。转变最具有优势的是蒽醌类化合物,研究中已知的17个代谢物,其中至少有12个是从蒽醌类化合物转变而来的。 2.3 对其它化合物的影响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研究:把生大黄炮制成醋大黄、酒大黄、熟大黄之后,再应用热浸法将浸出物提取出来,比较同一种炮制品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它的浸出物的浸出率。研究显示,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醋大黄和酒大黄三种炮制品,无论是水溶性还是醇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均有明显提高。 另有研究中医学的专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应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醋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中的大黄多糖,采取苯酚硫酸比色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显示醋大黄、大黄炭会导致大黄多糖含量降低,其中醋大黄对大黄多糖含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熟大黄、酒大黄会导致大黄多糖含量提高,其中酒大黄对大黄多糖含量的影响最明显。 3.讨论 “皆去黑皮、或炮或生。”这便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对大黄生、熟两类炮制方式的记载[3]。关于大黄的炮制方法,已有的记载包括九蒸九爆干、醋浸蒸、酒洗蒸、小便浸、米泔水浸、醋炒、蜜水浸培、生姜汁炙、巴豆制、皂荚水煮、灰火煨、培制等等。古代,医学家除了研究了大黄炮制方法之外,还钻研了大黄的炮制机制,正如中医药学著作《本草备药》中提到的“有酒浸酒蒸,生熟之不同,生用更峻” [4],可见在千百年前,人们已经对大黄的有了客观准确的认识:生用大黄相对峻烈,对胃肠无益,熟用大黄则药效平和,醋制大黄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酒制大黄能够借助酒力直达病灶[5]。大黄的炮制,历史悠久,发展到今天,人们主要研究的是大黄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会给它的药理作用产生哪些影响。生大黄生性苦寒,对消化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但是酒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