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抽水试验方案

抽水试验方案

一任务来源大连地铁三十里堡隧道区间构造施工受到本线第四系孔隙潜水影响, 需求取该层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

二试验目旳通过现场试验获取试验特性曲线, 选择适合水文地质条件旳计算公式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为确定基坑降排水设计方案提供可靠根据, 合理优化施工降水方案, 保护水资源。

三试验任务由于试验场地条件限制, 拟针对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层进行带观测孔旳单井抽水试验。

试验场区位置及试验井孔平面布置见附图一。

四试验工作布置(一)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共布置抽水试验孔1眼, 井深暂定33m, 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 井径Φ600mm, 管径Φ219mm(井构造见附图二);抽水专门观测孔2眼, 井深暂定33m, 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 井径Φ600mm, 管径Φ400mm(井构造见附图二), 6m间距布设1眼, 20m间距布设1眼。

(二)抽水试验运用单孔抽水带多种观测孔进行旳抽水试验, 可精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本次试验在钻孔成井后, 运用单孔抽水, 同步观测2眼观测井, 稳定期间分别为8、16小时, 小落程出水量为大落程出水量旳1/2—2/3。

(三)抽水试验观测频率、精度规定及所有试验工作时间1. 抽水试验技术规定抽水试验旳布置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旳规定, 同步应观测水位和水量;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不大于8H。

抽水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直至稳定。

2. 静水位观测每小时观测一次, 三次所测水位相似或4小时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厘米, 即为静止水位。

3. 抽水试验稳定原则动水位无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 若有观测孔则以距抽水主孔最远端旳观测孔鉴定;同步考虑区域该时段旳自然水位变化状况, 若与区域自然水位变化一致, 同样鉴定稳定。

4. 水跃值确实定在抽水井外环滤层中安放专门水位观测管, 用于观测水跃值。

5. 观测频率抽水孔、观测孔均按稳定流抽水试验频率进行观测, 即开泵前测初始静水位, 开泵后第1.2.3、4、6、8、10、15、20、25、30、40、50、60、80、100、120分各测一次, 之后每隔30分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专项水文地质勘查群孔抽水试验设计目录一、目的任务 (3)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 (3)三、抽水孔及观测孔的布置 (5)四、群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8)五、资料整理 (11)六、观测孔施工预算 (12)七、工期 (12)八、设计依据 (12)九、施工组织 (13)根据《专项水文地质勘查设计》、《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要求,在井田布设群孔进行抽水试验。

一、目的任务1、充分揭露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流场特征及边界条件。

2、确定抽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为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3、监测抽水过程中不同阶段水质变化,分析地表水与地下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2.1 群孔抽水出水量确定根据设计YJS-14钻孔为水文地质孔,为群孔抽水试验抽水孔。

抽水层位为二煤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含水层:336.0-534.60米。

钻孔结构为钻孔结构:一开口径Φ394:0~30m 下入套管Φ340:+0.5~30m;二开口径Φ311:30~336.40m 下入套管Φ219:+0.5~336.40m;三开口径Φ190:336.40~540m 下入花管Φ168:328.02~534.60m。

该孔于2012年7月10开钻,目前已经完成钻探任务,正在进行洗井工作,为群孔抽水试验做准备。

根据测井以及岩屑显示,该孔位揭露发育的中、新生代地层由老至新有:侏罗系延安组(J1-2y)厚度13.8m、直罗组(J2z)厚度195.2m;白垩系(K)厚度235m、下第三系(E)66m和第四系(Q)厚度32m。

根据地层变化该孔已将直罗组以上地层采用下管固井方式进行了钻孔封堵,达到封闭以上地层含水层的目的,钻孔封闭后进行了止水检查,止水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满足规范的要求。

主抽水孔抽水层位为二煤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含水层:336.0-524.34米。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目录1、试验目的 (1)1.1概述 (1)1.2基本规定 (1)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 (1)2、试验仪器和设备 (3)2.1过滤器 (3)2.2抽水设备 (3)2.3量测器具 (3)3、抽水试验 (4)3.1稳定流抽水试验 (4)3.2试验现场记录 (5)3.3试验资料整理 (6)1、试验目的1.1概述确认是否达到设计流量,从而确定井深度,管井结构和地层柱状图,包括岩层的名称岩性描述厚度和埋藏深度,钻孔及下管深度、壁管和过滤器的规格及其组合填砾及封闭的位置,地下水静水位和动水位,电测井资料等。

1.2基本规定1.2.1完整孔:进水部分揭穿整个含水层厚度的抽水孔;1.2.2非完整孔:未揭穿整个含水层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抽水孔。

1.2.3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抽水量和动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

1.2.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保持抽水流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抽水流量随时变化的抽水试验。

当含水层厚度不大于15m时,宜采用完整孔抽水;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本项目机井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本次抽水试验采用单孔抽水,方式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1.3.1松散含水层抽水孔中的过滤器外壁应设置测压管,其有眼部分长度应与抽水孔过滤器一致。

1.3.2在试验各次降深中,抽水吸水管口均应放在同一深度。

从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含水层顶板以上适当位置;从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最大降深动水位以下0.5~1.0m 处。

1.3.3抽水孔的静水位和动水位、动水位和出水量均应同步进行观测。

1.3.4试验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并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可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

(整理)深基坑抽水试验方案

(整理)深基坑抽水试验方案

********工程专项抽水试验设计方案**********有限公司2014年3月6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41.1 项目概述........................................................................................... 41.2 围护概况........................................................................................... 4二、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42.1工程地质条件.................................................................................... 42.2水文地质条件.................................................................................... 5三、编写依据 ........................................... 6四、突涌验算 ........................................... 6五、试验目的与设计思路.................................. 85.1试验目的............................................................................................ 85.2设计思路............................................................................................ 9六、试验方案 ........................................... 96.1试验设备........................................................................................ 126.2试验准备........................................................................................ 136.3试验过程........................................................................................ 136.4抽水过程技术要求........................................................................ 146.5地面沉降点布置与监测要求........................................................ 17七、施工工艺 ......................................... 187.1施工工艺流程................................................................................ 187.2施工技术要求................................................................................ 18八、施工现场管理...................................... 218.1施工组织管理................................................................................ 218.2施工进度计划................................................................................ 228.3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3九、封井 ............................................. 27十、附图 ............................................. 27一、工程概况1.1 项目概述拟建“***********************工程”位于长宁区哈密路*****号。

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专项水文地质勘查群孔抽水试验设计目录一、目的任务 (3)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 (3)三、抽水孔及观测孔的布置 (5)四、群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8)五、资料整理 (11)六、观测孔施工预算 (12)七、工期 (12)八、设计依据 (12)九、施工组织 (13)根据《专项水文地质勘查设计》、《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要求,在井田布设群孔进行抽水试验。

一、目的任务1、充分揭露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流场特征及边界条件。

2、确定抽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为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3、监测抽水过程中不同阶段水质变化,分析地表水与地下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2.1 群孔抽水出水量确定根据设计YJS-14钻孔为水文地质孔,为群孔抽水试验抽水孔。

抽水层位为二煤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含水层:336.0-534.60米。

钻孔结构为钻孔结构:一开口径Φ394:0~30m 下入套管Φ340:+0.5~30m;二开口径Φ311:30~336.40m 下入套管Φ219:+0.5~336.40m;三开口径Φ190:336.40~540m 下入花管Φ168:328.02~534.60m。

该孔于2012年7月10开钻,目前已经完成钻探任务,正在进行洗井工作,为群孔抽水试验做准备。

根据测井以及岩屑显示,该孔位揭露发育的中、新生代地层由老至新有:侏罗系延安组(J1-2y)厚度13.8m、直罗组(J2z)厚度195.2m;白垩系(K)厚度235m、下第三系(E)66m和第四系(Q)厚度32m。

根据地层变化该孔已将直罗组以上地层采用下管固井方式进行了钻孔封堵,达到封闭以上地层含水层的目的,钻孔封闭后进行了止水检查,止水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满足规范的要求。

主抽水孔抽水层位为二煤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含水层:336.0-524.34米。

深基坑抽水实验方案

深基坑抽水实验方案

深基坑抽水实验方案1.引言深基坑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保证基坑内部的干燥环境。

因此,深基坑抽水实验是深基坑施工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实施方案、实验条件、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实施方案2.1实验目的和内容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深基坑抽水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排水方法对基坑底部水位的影响,以及抽水速度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2.2实验条件2.2.1基坑尺寸:基坑的长、宽和深度为L、W和H,具体数值根据实际工程要求确定。

2.2.2基坑周边土壤条件:根据土壤类型和地质调查数据,确定基坑周边的土壤类型和含水层位置等。

2.2.3实验设备和仪器:包括水泵、水槽、水位监测仪器、流量计等。

2.3实验设计2.3.1排水方法设计: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适合的排水方法,包括水平排水、立式排水、斜井排水等。

2.3.2抽水速度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抽水速度,包括慢速抽水、中速抽水和快速抽水等。

2.4实验安全措施2.4.1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如穿戴防护设备、设置警示标识等。

2.4.2选择合适的实验周边环境,确保周围的建筑物或设施不受实验影响。

3.实验步骤3.1实验前准备3.1.1检查实验设备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水泵、水槽等。

3.1.2准备基坑,清除污泥、杂物等,确保基坑底部平整。

3.2实验进行3.2.1根据设计,选择相应的排水方法和抽水速度。

3.2.2开始实验,记录基坑底部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同时记录抽水流量和水位监测仪器的读数等。

3.2.3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对排水方法和抽水速度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排水效果。

3.3实验结束3.3.1当基坑底部水位变化趋于稳定时,停止抽水。

3.3.2记录抽水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抽水时间、抽水速度等。

3.3.3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数据处理和分析4.1绘制基坑底部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不同排水方法和抽水速度对水位降低的影响。

群井抽水试验初步方案PPT20130114

群井抽水试验初步方案PPT20130114
C4、S2-4
大致深度段 (m)
22.50~51.00
22.50~51.00

孔径

(m m)
井深 (m)
6 Φ650 51.0
2 Φ650 51.0
井管埋深 (m)
0-50.50
0-50.50
滤管埋深 (m)
22.50~50.50
22.50~50.50
沉淀管埋深(m) 管材料
场地二可以利 用的井
50.50~51.00 钢管
试验场地优缺点对比
2)场地二的优缺点 优点: ¾场地距离目前的基坑开挖区域较远,深井及钢管井的施工对后期工 作影响较小; ¾符合设计单位对场地选取的要求; ¾对后期试桩单位施工影响较小。 缺点: ¾场地二内存在大量的堆土、水塘以及影响通视条件的围墙等; ¾场地二内预新铺设一条道路,其通过的大型车辆及预沉降会对沉降 监测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C3
17.50~22.50 1 Φ650 22.5 0-17.50 17.50~22.00 22.00~22.50 无砂管
C5
51.00~58.00 1 Φ650 58.0 0-51.00 51.00~57.50 57.50~58.00 无砂管
C6、G2、G1 62.00~68.00 3 Φ650 68.0 0-62.00 62.00~67.50 67.50~68.00 无砂管
红圈代表 试验场地

工作量布置
试验场地一试 验井及监测点 布置示意图 试验场地二试验 井及监测点布置 示意图
距离约300m
工作量布置 墙外的水泥路面(过车)
工作量布置
硬的路面
试验场地优缺点对比
1)场地一的优缺点 优点: ¾目前场地相对较平整,障碍物容易清除; ¾试验期间受到外界干扰少,对测量地面沉降影响小。 缺点: ¾成井施工很难避开地下连续墙、围护桩、主体结构工程桩等基坑支 护和主体结构构件; ¾钢管井及其深井的施工会给后期施工带来风险; ¾场地一内马上要有试桩的施工单位进场,对试验期间地面沉降监测 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一、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及原理(一)目的与任务1、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等,为计算井孔涌水量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数据。

2、确定影响半径的大小,了解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管理地下水资源取得依据。

3、确定地下水动力性质,查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第,阐明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为各种水源间的补偿调节提供数据资料。

4、确定单井或群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进而拟定合理的适宜的井径、井深、井距等布井方案。

(二)基本原理把流向垂直井中的地下水导引或汲取到井外,使井内的位下降,而进壁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降落漏斗范围内,由于水头差的作用,连续不断地流入进内,逐渐的在井壁周围形成一个以井轴为中心的由小支大以至稳定的降落漏斗。

初期降落漏斗范围攻很小,因地下水流向井的坡度较大,使流速和流量也较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水力坡度逐渐变小,所以在抽水设备及井的出水能力很大的情况下,如果控制水位降深不变时,井孔出水量必将逐渐减小;或保持出水量不变则井内水位将会不断下降。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井的出水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满足控制出水量的情况下,水位降深也会逐渐达到相对稳定。

上述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利用和研究,如采用非稳定流理论,应取用水位降深和出水量尚未达到稳定但变化较小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如采用稳定流理论,则取用水位降深与出水量均达到相对稳定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一)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井(孔)出水量或水位两者之中的一个保持为常量,观测另一个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后将其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则可求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贮水系数或压力传导系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降深与井(孔)出水量均须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保持近似的常量,代入计算公式求得渗透系数。

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引航道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引江济汉工程是一条引长江水到汉江的特大型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航工程是结合引水干渠建设沟通长江、汉江中游航线的一项航运工程。

工程所在地位于江汉平原中偏西北部,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到汉江兴隆河段,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

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依托于引江济汉干渠,两端另辟有进出口和引航道。

进出口处分别布置一座Ⅲ级船闸,船闸最大通航船舶为2×1000t级船队。

引航道进口在长江左岸的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与引水干渠取水口相邻,相距1500m,引航道下游端与引水干渠于设计里程桩号K2+300处汇合。

二、岩土工程条件1、水文地质工程区位于长江的一级阶地,主要有两个含水岩组,上部为全新统粘性土相对隔水层,下部为粉细砂、砂卵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1)全新统粘性土相对隔水层:主要分布于上层粘性土中,包括粘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及粉土,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5m,水量不丰富,地下水埋深一般较浅,多为1.8~3.5m,局部地带在某一时段(一般为丰水期)具有弱承压性和弱透水含水性,粘土渗透系数一般为2~3m/d,重力给水度0.3,粉土渗透系数一般在0.061~0.182m/d,平均0.108m/d。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入渗直接补给和长江丰水期河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雨季水位升高,旱季潜水排泄于长江之中,水位随之降低。

排泄途径主要为蒸发和补给河湖水。

受含水层分布不稳定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其迳流条件较复杂,迳流方向各异。

(2)上更新统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下部的粉细砂、砂砾石层中,埋藏于相对隔水的粘性土层之下。

含水层厚度随下部砂层及砂砾卵石层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多大于30.0m。

其顶板埋深多为5~15m,含水量丰富。

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长江水及上部地表潜水的越流补给。

排泄途径主要是枯水期渗入长江和越流补给上部潜水。

其承压性随长江水位的影响而变化,随长江水位的升高而增大,距长江由近至远,承压性逐渐降低,水力坡度约为0.07%。

上海某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参数分析

上海某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参数分析
采 用 非 稳 定 流 群 井 抽 水 试 验 的 方 式 ,现 场 成 井 10 口 ,群 井 试 验 持 续 时 间 为 10 d ,其 中 C A 1 - 1 ~ C A 14 为 抽 水 井 ,其 余 G A l - l ~ G A l - 3 井 及 其 它 井 均 为 观 测 井 。抽 水 开 始 后 按 规 范 进 行 :1 ’、2 ’、3 ’、4 ’、6 ’、8 ’、 1 0 ’、1 5 ’、2 0 ’、2 5 ’、3 0 ’、4 0 ’、5 0 ’、6 0 ’、8 0 ’、1 0 0 ’1 2 0 ’ 的 频 率 进 行 观 测 ,之 后 每 隔 0.5 h 观 测 一 次 ,直 到 水
关键词:群井抽水试验;数 值 模 拟 ;水文地质参数
中图分类号:TU46+3
文献标志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7 7 1 6 ( 2 0 2 1 ) 0 6 - 0 3 3 7 - 0 3
0 引言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 推 进 ,轨 道 交 通 工 程 、高 层 建 筑 、越 江 隧 道 、高 架 桥 梁 工 程 等 大 规 模 不 断 展 开 ,与 之 相 关 的 基 坑 开 挖 深 度 也 越 来 越 深 ,而 基 坑 降 水 对 基 坑 施 工 安 全 性 至 关 重 要 。对 于 上 海 地 下 水 位 较 浅 的 地 区 ,基 坑 降 水 的 研 究 显得尤为重要。
5 三维渗流数值模拟参数分析
通 过 数 值 法 (利 用 M o d F l m v 软 件 )建 立 三 维 渗 流 模 型 ,通 过 反 演 求 解 参 数 '
根据研究区的几何形状以及实际地层结构条 件 ,对 研 究 区 进 行 三 维 剖 分 。根 据 研 究 区 工 程 地 质 及 水 文 地 质 特 性 等 信 息 ,水 平 方 向 将 水 文 地 质 概 念 模 型 剖 分 为 7 2 行 、7 4 列 ,最 大 行 列 间 距 2 0 m ,核 心 区 最 小 行 列 间 距 为 2.0 m 。 结 合 抽 水 影 响 半 径 ,在 试 验 区 向 外 延 伸 3 5 0 ,网 格 面 积 为 8 0 0 m x 8 0 0 m ,层 位 厚 度 为 130 m ,网 格 立 体 剖 分 见 图 4 , 网 络 最 外 边 缘 作为定水头考虑。

抽水试验方案

抽水试验方案

*站基坑工程现场抽水试验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1、建筑布置与结构型式 (2)1.1.2、地下管线情况 (2)1.1.4、地面交通情况 (3)1.1.5、抽水试验情况 (3)二、试验方案编制依据 (4)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4)四、现场抽水试验目的 (8)五、现场抽水试验方案 (8)六、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9)七、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方法 (10)八、降水井施工工艺 (11)九、施工组织 (14)十、附图 (16)一、工程概况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地下连续墙工程位于无锡市滨湖区,*与芦中路交叉路口正下方,沿*路中设站,线路呈东西走向。

基坑长度269.2米,最宽部位22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568.8米;基坑开挖深度约16.11~18.95m。

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一道)+钢管内支撑(两~三道)进行支护,坑外阴角处土体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φ850@600加固,地下连续墙深约28.11~33.45米;地面标高约4.3米。

1.1.1、建筑布置与结构型式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呈直线型车站,线间距为13.0m,西侧端头井与东侧端头井均为始发井,设计起点里程(车站起点里程):右YCK19+713.969,设计终点里程(车站终点里程):右YCK19+983.169。

车站宽度为18.7~20.1m,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双层双跨及三跨箱形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明挖顺作法施工。

本站附属工程一共设三个出入口,三组风亭。

Ⅰ号出入口位于车站西南侧,Ⅱ、Ⅲ号出入口、Ⅰ号风亭组位于车站南侧,*与芦中路交叉口东西两侧;Ⅱ号风亭组(敞口)靠近无锡华扬科技有限公司大门,Ⅱ号风亭组(高风亭)靠近无锡乔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门。

1.1.2、地下管线情况*为城市主干道,根据业主提供的管线图纸及现场实地调查,*两侧布设有污水、雨水、上水、燃气、电力、电信、通信等多种地下管道,管线种类多、数量大、重要程度高,情况复杂。

基坑支护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基坑支护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基本概况 (1)三、基坑降水试验方案 (3)(一)抽水试验目的 (3)(二)抽水试验设计: (4)(三)抽水试验方法 (4)(四)工艺流程 (6)(五)试验步骤 (7)附表: (13)一、编制依据1、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关于“南京江东软件城ITO园区E06地块”基坑支护及降水井平面图图纸。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4、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南京鼓楼科技园E06地块详堪报告(编号:2010-KC-034)”5、相关工艺标准、材料标准。

二、基本概况(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东至燕山路、西至清河路、南至集庆门大街、北至汉中门大街的鼓楼科技园内。

工程总用地面积20239.7m2,总建筑面积149601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10235㎡,地下总建筑面积39366㎡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南京鼓楼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基坑设计单位为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二)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0-KC-034)可知, 与本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密切相关的地层见下表:场地地下水为浅层潜水及深层弱承压水。

潜水主要分布于①层填土、②-1、②-2层软粘性土中;③层砂性土及④层中粗砂混卵砾石层中为弱承压水;①层填土较为松散,透水性较好,地表水很容易通过填土渗入下部土层中。

三、基坑降水试验方案(一)抽水试验目的(1)查明③层砂性土及④层粗砂混砾石层承压水水头高度;(2)取得③层砂性土及④层粗砂混砾石层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量等水文地质参数;(3)确定减压降水时降水影响半径及水井进入砂层深度;(4)确定水位降深与总涌水量关系;(5)抽水井周边布设沉降观测点,取得水位降深与地面沉降间的关系曲线,预测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和影响程度;(二)抽水试验设计:(1)本次抽水试验设计按基坑底相对标高为-15.0m(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10m,所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下同)进行。

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概要

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概要

引航道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引江济汉工程是一条引长江水到汉江的特大型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航工程是结合引水干渠建设沟通长江、汉江中游航线的一项航运工程。

工程所在地位于江汉平原中偏西北部,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到汉江兴隆河段,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

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依托于引江济汉干渠,两端另辟有进出口和引航道。

进出口处分别布置一座Ⅲ级船闸,船闸最大通航船舶为2×1000t级船队。

引航道进口在长江左岸的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与引水干渠取水口相邻,相距1500m,引航道下游端与引水干渠于设计里程桩号K2+300处汇合。

二、岩土工程条件1、水文地质工程区位于长江的一级阶地,主要有两个含水岩组,上部为全新统粘性土相对隔水层,下部为粉细砂、砂卵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1)全新统粘性土相对隔水层:主要分布于上层粘性土中,包括粘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及粉土,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5m,水量不丰富,地下水埋深一般较浅,多为1.8~3.5m,局部地带在某一时段(一般为丰水期)具有弱承压性和弱透水含水性,粘土渗透系数一般为2~3m/d,重力给水度0.3,粉土渗透系数一般在0.061~0.182m/d,平均0.108m/d。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入渗直接补给和长江丰水期河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雨季水位升高,旱季潜水排泄于长江之中,水位随之降低。

排泄途径主要为蒸发和补给河湖水。

受含水层分布不稳定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其迳流条件较复杂,迳流方向各异。

(2)上更新统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下部的粉细砂、砂砾石层中,埋藏于相对隔水的粘性土层之下。

含水层厚度随下部砂层及砂砾卵石层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多大于30.0m。

其顶板埋深多为5~15m,含水量丰富。

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长江水及上部地表潜水的越流补给。

排泄途径主要是枯水期渗入长江和越流补给上部潜水。

其承压性随长江水位的影响而变化,随长江水位的升高而增大,距长江由近至远,承压性逐渐降低,水力坡度约为0.07%。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李子园水源地勘探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前言根据《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及《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44-86,》关于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相关要求、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河南省地矿局评审通过的《河南省濮阳市地下水源给水工程李子园水源地勘探设计》的工作部署~43为了评价水源地8×10m/d允许开采量~开展本次群孔抽水试验。

群抽工作由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和濮阳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群孔抽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1,充分揭露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流场特征以及边界条件,2,确定总抽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提供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参数,如水位过程资料等,~评价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3,监测抽水过程中不同阶段、探采井水质的变化、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补排关系的转化,监测不良水体对水源地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 434,提出水源地8×10m/d的开采井布置方案。

1(群抽水量的确定及时间安排1.1群抽水量确定43根据规范要求、水源地设计开采能力为8×10m/d等~将本次抽水试验设计为不小4343于2×10m/d、4×10m/d的两次降深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1.2群抽时间安排1.2.1 群抽时间安排为避开丰水期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满足水量保证程度分析计算~群抽时间安排在:3,5月份~水位出现稳定则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15天~总抽水时间约为35天。

1.2.2 水位恢复时间安排群抽水位稳定延续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可停抽~停抽后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参照单孔及孔组抽水试验资料~恢复观测时间暂定为5天,届时根据水位恢复情况确定终止时间。

2(抽水孔(井)及观测孔,井,的布置2.1 抽水孔(井)的布置443群抽可利用的抽水孔共22眼~为了满足2×10、4×10m/d两次降深抽水试验~分1别需要启动10眼和21眼井。

深基坑抽水试验方案

深基坑抽水试验方案

深基坑抽水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和背景:深基坑抽水试验是为了评估地下水位对深基坑施工和基坑附近建筑物的影响,以及确定有效的抽水方案,保障施工安全。

本试验方案旨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地下水位的数据,并对抽水前后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基坑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和材料:1.水泵:选择一台适应抽水流量和扬程要求的水泵。

2.测量设备:包括水位计、温度计、压力计、起重机等。

3.安全设备:包括防护栏杆、安全帽、安全绳索等。

三、试验流程:1.确定试验区域:根据基坑施工现场情况,选择一处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大的区域作为试验区域。

2.布置试验设备:(1)将水泵放置在试验区域的合适位置,连接水管和电源。

(2)安装水位计、温度计、压力计等设备。

3.抽水试验:(1)打开水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抽水流量。

(2)监测和记录抽水前后的地下水位、温度和压力等数据。

(3)持续抽水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停止抽水,记录停止抽水后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4.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处理: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地下水位的变化量,并绘制水位变化曲线。

(2)数据分析:分析抽水前后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并与基坑施工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要求进行对比。

四、试验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索,严禁单独作业。

2.施工现场需设置防护栏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水泵连接电源前,需检查水泵和线路的安全状况,确保无漏电和短路等情况。

4.抽水过程中,严禁站在抽水口附近或泵房内,以防发生意外。

五、试验结果及讨论:根据抽水试验数据得出的地下水位变化曲线,可以评估地下水位对基坑施工的影响程度。

若地下水位降低较大或过快,可能导致基坑失稳或附近建筑物沉降等不稳定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抽水方案。

六、试验总结和建议:通过本试验方案的抽水试验,可以获得地下水位变化数据,为深基坑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抽水方案。

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评估地下水位对基坑施工和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施工方案

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施工方案

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施工方案抽水试验施工方案一、试验的目的确定含水层(素填土、卵石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m、弹性释水系数m*、导压系数a等。

二、抽水试验的方法带观测孔的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四周设置一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

三、抽水孔和观看孔的位置和钻探要求1. 抽水孔和观看孔的位置:抽水孔(位置布置如下列图)抽水孔编号目标含水层钻孔要求滤水管长度开孔直径滤水管孔径滤水管类型备注1#卵石层钻孔要求打到基岩强风化层2m整个卵石层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2#素填土钻孔要求打到卵石层2m素填土段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素填土包括粘土3#卵石层钻孔要求打到基岩强风化层2m整个卵石层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4#素填土钻孔要求打到卵石层12m素填土段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素填土包括粘土观测孔(位置布置如下列图)观测孔编号目标含水层距抽水孔的距离钻孔要求滤水管长度开孔直径滤水管孔径滤水管类型备注1#卵石层10m钻孔要求打到基岩强风化层1m整个卵石层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2#素填土6m钻孔要求打到卵石层层1m素填土段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素填土包括粘土3#卵石层6m钻孔要求打到基岩强风化层1m整个卵石层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4#素填土10m钻孔要求打到卵石层1m素填土段250mm140mm镀锌钢花管素填土包括粘土2. 抽水孔和观测孔的钻探要求要求:钻孔兼具工程勘探任务,因此应满意《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23)要求,并进展钻探编录;(1)抽水孔和观测孔安装过滤器前,应采纳清水或其他有效方法,将孔内泥质物去除洁净。

(2)过滤器的安装应根据钻孔抽水试验设计书的要求进展,下放过程中不得损坏过滤器。

安装时应具体记录过滤器各局部的规格、长度和实际深度,并准时绘制安装构造图。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的外壁上,并与过滤器一同下入孔内设计深度。

抽水试验方案

抽水试验方案

抽水试验方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任务来源大连地铁三十里堡隧道区间结构施工受到本线第四系孔隙潜水影响,需求取该层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

二试验目的通过现场试验获取试验特性曲线,选择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计算公式求取水文地质参数,为确定基坑降排水设计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合理优化施工降水方案,保护水资源。

三试验任务由于试验场地条件限制,拟针对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层进行带观测孔的单井抽水试验。

试验场区位置及试验井孔平面布置见附图一。

四试验工作布置(一)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共布置抽水试验孔1眼,井深暂定33m,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井径Φ600mm,管径Φ219mm(井结构见附图二);抽水专门观测孔2眼,井深暂定33m,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井径Φ600mm,管径Φ400mm(井结构见附图二),6m 间距布设1眼,20m间距布设1眼。

(二)抽水试验利用单孔抽水带多个观测孔进行的抽水试验,可精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本次试验在钻孔成井后,利用单孔抽水,同时观测2眼观测井,稳定时间分别为8、16小时,小落程出水量为大落程出水量的1/2—2/3。

(三)抽水试验观测频率、精度要求及全部试验工作时间1.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抽水试验的布置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同时应观测水位和水量;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8H。

抽水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直至稳定。

2.静水位观测每小时观测一次,三次所测水位相同或4小时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厘米,即为静止水位。

3.抽水试验稳定标准动水位无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若有观测孔则以距抽水主孔最远端的观测孔判定;同时考虑区域该时段的自然水位变化情况,若与区域自然水位变化一致,同样判定稳定。

4.水跃值的确定在抽水井外环滤层中安放专门水位观测管,用于观测水跃值。

大深基坑减压降水工程中抽水试验研究

大深基坑减压降水工程中抽水试验研究

大深基坑减压降水工程中抽水试验研究摘要:在大深基坑减压降水设计阶段,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结合实地沉降监测等手段,可以取得承压水的水文地质参数及抽水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根据相关原理理论,结合实地沉降监测结果,采用专业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指导意见,并结合地面沉降模拟结果对减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情况进行预测,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深基坑抽水试验数值模型沉降指导参考1. 前言近年来,在大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稳定安全,减压性降水活动普遍存在。

同时,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周边存在高层建筑以及有严格沉降要求的特重大工程或建筑,因此,在“按需降水”的条件下,需进行地面沉降的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减压性降水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降低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通过抽水试验,对减压降水设计提供合理化建议,并预估减压降水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后期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下面以某工程为例对抽水试验进行研究。

2. 概述2.1. 工程概况某工程基坑周长473m,总面积约14998m2。

ⅰ、ⅱ区基坑开挖深度21.65m,ⅲ区基坑开挖深度18.05m.场区周围多栋高层建筑以及高架桥和地铁,南侧为高架桥,距基坑最近距离约。

46.2m,南侧地下有地铁通过,距基坑最近距离仅有15.5m;东侧为高层建筑,距基坑最近距离约10.6m。

2.2. 水文地质条件对本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的承压水主要为第ⅰ承压含水层,此层承压含水层为工程地质分层的⑦层(第⑦1-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第⑦1-2层草黄~灰黄色粉砂、第⑦2层灰黄~灰色粉砂),根据抽水试验静水位观测结果,承压水头埋深在地面以下7.54~7.62m。

2.3. 抽水试验方案1) 试验目的由于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大量抽取第一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为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在工程施工前需进行抽水试验,具体目的如下:①了解承压水水头埋深分布,取得承压含水层的详细水文地质参数;②确定施工期间减压井的降水施工参数,验证基坑降水初步设计的合理性,并优化;③分析与预测减压降水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邻近地铁隧道、邻近建筑、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线的影响;2) 抽水试验井及其他观测点布置根据试验要求,布置抽水试验层位为第⑦层承压含水层,具体布置试验井4口,观测井5口,地面沉降观测点73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井初步抽水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项目位于上海市地块,具体位置为:。

基地周边环境见图1所示。

1250K V
A箱变
(基坑
实施时
拆除)
图1 基地总平面图
本工程地面以上为3幢独立的超高层建筑,无裙房,但3幢塔楼在标高40m~60m有连接体将3幢塔楼连接成整体。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49200m2,周长约为955米。

本基坑工程普遍区域开挖深度为26.85m,邻近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区域写字楼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1.4m。

本工程基坑拟采用纯地下室逆作,塔楼区域顺作顺逆结合设计方案,围护结构拟采用地下连续墙,纯地下室利用结构楼板替代支撑,塔楼区域竖向设置5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图2基坑围护结构剖面图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
1.拟建场地属正常地层分布区,浅部土层分布较稳定,中下部土层除⑦2 层层
面埋深局部稍有起伏外,一般分布较稳定。

在135.30m 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属第四纪滨海~河口相、浅海相、沼泽相及河口~湖泽相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
2.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拟建场地第①层填土,土质非常杂乱:部分地段地面为砼地坪,填土上部一般夹
碎石、碎砖、碎砼块、煤渣等建筑垃圾,局部地段上述杂物含量较多。

(2)第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土质随深度增加渐变软,呈可塑~软塑
状态,局部夹少量粘土,局部层底附近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及少量粉性土,土质不均匀。

填土较厚区域该层缺失。

(3)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夹多量薄层粉性土,呈流塑状态,高等压缩性,土质不均匀;
本场地第②层之下、第③层之上遍布第③夹层灰色粘质粉土,该层厚度较薄,一般为0.9~2.9m,该层夹薄层粘性土,局部夹砂质粉土及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呈松散状态。

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分布稳定,夹极薄层粉性土,局部夹少量淤泥质粉质粘
土,该层土下部一般含有贝壳碎屑,呈流塑状态。

第③、④层土特征: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土质软弱不均匀。

(4)第⑤层灰色粉质粘土,含腐植物及泥钙质结核,局部层顶附近夹少量贝壳碎屑,
夹薄层及团块状粉性土,局部夹粘土,呈流塑~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5)第⑥层暗绿色~草黄色粉质粘土(俗称“硬土层”),层面稳定,厚度略有变化,呈可塑~硬塑状态。

(6)第⑦层根据土性不同及原位测试数据的差异,分为2 个亚层:第⑦1层和第⑦2层,其中,第⑦1层再细分为第⑦1-1 层和第⑦1-2层。

第⑦1-1 层草黄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场地内遍布,土质不均匀,呈稍密~中密状。

第⑦1-2层草黄色~灰黄色砂质粉土,场地内亦遍布,该层上部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局部地段夹粉砂及粘质粉土,土质不均匀,为中密~密实状态。

第⑦2层灰黄色~灰色粉砂,局部上部夹砂质粉土,呈密实状态。

(7)第⑨层砂土根据土性不同及原位测试数据差异,细分为2 个亚层:第⑨
层和第⑨2 层,其中,第⑨2 层再细分为第⑨2-1层和第⑨2-2 层。

1
第⑨1层灰色粉砂,上部夹薄层粘性土,局部夹细砂及少量砂质粉土、中砂,呈密实状态。

第⑨2-1层灰色砾砂,层顶埋深相对较深,局部夹细砂、中砂及粗砂,局
部夹砾石,粒径一般为1.0~6.0mm,土质不均匀,呈密实状态。

第⑨2-2 层灰色粉砂,层顶埋深较深且有起伏,夹薄层粉性土,局部夹细砂及少量砾石,土质相对均匀,呈密实状态
3.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2、水文地质
1.本工程场地南侧紧邻xxx,水位涨落受黄浦江潮汐影响较大,拟建场地地下
水类型有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土层中的承压水(第⑦层为第一承压含水层,第⑨层为第二承压含水层,两承压含水层相互连通)。

2.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迳流。

上海
市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为地表面下0.5~0.7m,低地下水位埋深为地表面下
1.5m。

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本次勘察期间测得钻孔
中混合地下水埋深约1.20~1.90m。

3.根据上海地区长期水位观测经验,承压水水头低于潜水水位,埋深呈年周期
性变化,变化幅度约为3.0~11.0m。

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地第⑦层承压水埋深约为7.1~8.3m,绝对标高约为-2.37~-3.48m。

土层的力学性质综合成果及渗透系数详见下表:
3、承压水分析
针对承压含水层,进行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验算。

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性条件: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