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第六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代的大姓和望族
由于推崇高门大姓,便产生了所谓的“郡望意识”。
“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
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 比如,通常认为,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 望,陈姓以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周姓 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为郡望,张姓以南阳
(今属河南)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
姻”。在姓之前往往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出 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 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三、姓氏的主要来源
1.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 氏。它们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赢等。 2.以国邑为氏。如诸侯国鲁、卫、滕、虞、齐、宋、 陈、韩、魏、赵等,这些国名后来都成为氏。 3.以官职为姓。如姓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 理、钱、宗、帅等。 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如公子夷字子鱼, 公子夷之子为公孙友,公孙友的两个儿子就以鱼为
三、姓氏的主要来源
8.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屠、陶、甄、卜、巫等。
9.以事为氏。如李氏,商末理征因得罪纣王被杀,
其子理利真逃往山中隐匿,以一种树的果子为食, 即李子,谐“理”的发音,其后人改为李氏。又如 林氏,其祖为纣王叔父比干,比干被杀,其妻有孕, 逃往林中,产下一子。周代寻封比干之后,以此事
赐以林氏。
氏。这类氏还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
三、姓氏的主要来源
5.以排行次第为氏。如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 孙氏。
6.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
谥号如文、武、穆、宣、闵、简等。 7.以居住地为氏。如住在傅岩的人以傅为氏,住在 池边的人以池为氏,住在柳下的人以柳为氏,此外, 还有西门、东郭、南宫、东方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姓氏
某种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
结构,于是形成姓氏制度。
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
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带有宗法色彩。
一、姓氏和姓氏制度概说
中国姓氏制度的主要特点: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 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 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 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姓氏不但标志一个人的血统,而
且标志一个人的门第和地位。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
度,帝王、功臣、贵戚之姓取得尊贵地位,享有社会 的某些特权,可以左右当时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一 些豪门大族。如南北朝时,南朝的王、谢、袁、萧、 朱、张、顾、陆等高门,北朝的王、崔、卢、郑、韦、
裴、柳、薛、杨、杜等大姓。
(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郡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六讲 中国的姓名文化
(上)
主讲 周 宇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姓名,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代表自我而 与他人相区别的最实际的作用。 姓名本身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 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 因此,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姓氏和姓氏制度概说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 符号。
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二、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
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进入夏、商、周三代后,氏往往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 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因 此“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女子在出嫁时要用姓标明血统,即“女子称姓以别婚
三、姓氏的主要来源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 姬姓改为周姓;唐宪宗李纯即位,淳于姓改为
于姓等。又如隋代杨玄感谋反被枭,赐其后人
为枭氏;武则天即位,赐唐高宗的王皇后为蟒 氏。 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成为汉姓的一 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
孙、贺兰等。
四、古代的大姓和望族
的象征。
二、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
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
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由于同一母系血统的氏 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百度文库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 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