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古代文学论述题答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论述题
一、上古神话与古代小说发展的关系
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二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后代诗歌、小说、戏曲多采用神话作素材,只要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
二、《左传》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作者左丘明。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基本与《春秋》重合。
内容——《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做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并且记录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争霸,解释了社会变革的趋势。
书中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批判了暴虐昏庸之辈,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叙事特征——
(1)《左》将《春秋》中简短的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是将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体现作者倾向,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2)《左》创立了一种新形势,即在叙事中或叙事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孔子曰”等对事件或人物做出道德伦理评价。
更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立场,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3)《左》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再回顾他的出生和命名。
)(4)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5)叙事注重完整的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战争描写。
《左传》写战争不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述,而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
(如城濮之战)(6)对于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总结城濮之战时: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7)叙事充满戏剧性和故事性。
(晋景公之死情节曲折怪诞,用三个梦境构成了互相关联的情节。
)
(8)描写人物,其言行事迹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进行集中描写,很多人物形象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攒来表现的。
与此同时,其人物写的个性鲜明,展现了人物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变化。
(如晋文公由一个贵公子四处流亡变为一代霸主)
(9)叙事中人物行动和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使用外貌和心理等描写。
记言文字——《左传》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
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这些辞令由于行人身份和对象的不同而风格各异。
有的委婉谦卑,有的词锋犀利。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如晋楚邲之战晋师溃败时的狼狈之状: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三、其他先秦记事散文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反映了儒家尊礼重民等观念。
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以朝聘,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由于是国别史的特点,在记述某一国的事件时,多写某个人的言行。
如《吴语》主写夫差,《越语上》主写勾践等,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仅仅是材料的汇集,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国语》与《左传》相比,其应对辞令有的与《左传》相同,有的不及《左传》精彩,有的难分高下;其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不及《左传》普遍完整,很多都是一笔带过,将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性文字上。
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上比《左传》稍逊一筹。
《战国策》作者大多是战国的纵横家,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
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在政治上主张崇尚谋略,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是追求功名富贵利禄。
集中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人物塑造上各阶层人物鲜明生动,尤其是“士”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如苏秦,张仪)但人物情节多为虚构(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行文追求奇热惊人(秦庭献图行刺秦王)。
继承《国语》集中编排同一人故事的方法,出现了一个人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文章。
在语言艺上,《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为“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邹忌讽齐王纳谏:从生活趣事比喻到咯,贴切深刻很有说服力。
);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画蛇添足,狐假虎威);行文铺张华丽,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同时善于铺张渲染(荆轲易水送别)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1)先秦叙事散文在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重教化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左传》《国语》中“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评述,也被之后的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借鉴。
(2)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结构的叙事结构。
我国古代小说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的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并且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的起因,这些都是《左传》等散文就已经形成的叙事传统。
(3)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经初具规模。
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语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这正是《左传》《国语》《战国策》子恶人的共同特点。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古代小说大量采用历史题材,也和我过叙事文学的最初成果不无关系。
四、比兴与中国诗歌传统在艺术手法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
而大量存在的兼有比义的兴,更为后代诗人所广泛继承,比兴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烦人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后代的民歌和模仿民歌的文人作品中,以兴起句的很多。
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以及魏晋时期许多文人的创作中,都不乏
其例,这明显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手法。
同时,《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典化之后,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
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
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
比兴的运用,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五、《诗经》的句式和章法
六、《楚辞》
1.《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说:“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
结构——《离骚》大致前后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
”作者自述身世,谈到其“美政”思想。
但因“党人”陷害和君王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展示了自己坚贞的情操。
后半段写的幻漫诡奇,展示了屈原在彷徨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内容——《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原为之效力而不得的悲愤心情。
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哀怨。
全是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
主旨为爱国和忠君思想。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曰黄昏以为期兮,呛中道而改路。
)《离骚》中屈原提到了他的“美政”思想。
(1)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
(夫唯圣贤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2 ) 国君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
(3 ) 应明修法度。
2.屈原的其他作品。
《九歌》: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以描写爱情为主,也表达了对神明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
《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歌、乐、舞合一,是后代戏曲艺术的萌芽。
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细腻伸入,善于利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九歌》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
《九章》是屈原所做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
包括《惜诵》、《涉江》、《哀》、《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对楚国即将覆亡的哀叹,较之《离骚》更有纪实性。
艺术上是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叫逊于《离骚》。
《天问》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的一系列难以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共172个问题。
大致次序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
《天问》以一个“曰”字领起,全诗几乎由问句组成,简短而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的宣泄积蓄已久的激情。
全诗以四言句为主,四句为一组,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
3.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是其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真理,敢于反抗和蔼通知的精神。
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那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
(陆游的“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
屈原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面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
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楚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1)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无论是句式还是结构上都较《诗经》更加自由富于变化。
句式上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语言上善于渲染形容,重视外在形式上的美感,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楚辞突出的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其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等,其飘渺迷离的美学特征被之后李白李贺等诗人学习和继承。
楚辞的象征手法的运用(香草美人)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
(曹植的《洛神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花妖的渲染。
)
七、《庄子》的艺术境界及其包含的生命哲学
《庄子》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
其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创作方法——三言。
《庄子》一书,其超长的想象力,构成可奇特的形象世界。
他的想象,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诡异奇幻,变化万千。
(北冥之鱼……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庄子》的主要特征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不仅形象的表达了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充满了批判精神。
《庄子》的说理方式是以寓言代替其哲学观点,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
《庄子》的语言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善于运用极端之词,奇绝之语。
八、先秦其他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是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
《论语》的对话中说理和《老子》的重感情和形象性都是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基础。
《孟子》显示了由语录体想专论体过渡的迹象。
《墨子》中形成了说理文体制。
《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性。
《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的共同创作。
其主张施行王道和仁政,蔑视权贵,救民于水火之中。
《孟子》的散文特点是长于论辩。
巧妙的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运用类比法,欲擒故纵,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梁惠王下);孟子的论辩文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如缘木求鱼);孟子的论辩文多用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有很强的戏剧性(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的散文的风格特征是气势浩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
至刚,充塞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就可以藐视政治权势,气势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写起文章来就情感激越,词锋犀利气势磅礴。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局,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气势。
其语言明白晓畅,平时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荀子》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其思想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
(与孟子继承仁义学说各执一端。
)倡导性恶论。
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
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骰辟,逻辑的周密著称。
(《劝学》篇。
)《荀子》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其比喻变化多端,正反为喻。
同时大量运用排比句法,或以韵句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非子》韩非子师承荀子,其文峻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
(如《说难》)。
韩非子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形成了独立的文学体裁。
(之前如庄子的寓言都是议论说理的一部分)。
韩非有意识的系统搜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
(《说林》《喻老》),体现了其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韩非子》的寓言其语言幽默,描写大胆,在平淡中见奇妙,耐人寻味。
九、贾谊《过秦论》
贾谊的政论文带有浓郁的战国策士遗风,(特点为纵横捭阖,善于夸张和渲染,以气势服人)善于将秦王朝的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自己作品的气势。
具体做法就是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
(以过秦论为例)
(1)将秦王朝兴盛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作对比。
(2)将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王朝三世而亡的现实做对比。
(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将陈胜起义军和六国诸侯对比。
(强者为秦所亡而弱者亡秦)
贾谊总结秦亡教训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以古鉴今,联系现实政治。
表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积极参与精神。
其浩荡气势主要来自于俩个方面:以数量取胜和以情感相驱动(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积极参与精神。
)
十、《史记》的艺术特色
1)司马迁著书意图的转变
李陵之祸前是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弘扬汉代辉煌(给西汉及前代历史做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李陵之祸后世在历经磨难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作者的寄托)。
所以《史记》既是一部通史,有事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做的倾诉。
2)《史记》的叙事艺术
①《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②《史记》的人物传记是以时间为序,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③《史记》有分传和合传(游侠列传)。
④《史记》叙事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追根溯源重视对事件因果的探究。
(项羽失败的原因并非他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而是“予以力征经营天下”)
⑤《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
起因详写,结果略写。
(《李斯列传》中李斯年少时见厕鼠而发的摆脱厕鼠成为仓鼠的感慨,反映了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苦贫贱而贪富贵,是人生动力,也是丧命的祸根)
⑥对重大事件和场面有强大的驾驭能力。
(《陈涉世家》中秦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的描写)
3)《史记》的人物刻画
①闾巷之人入传,人物广泛。
②个性与共性交织。
不同人物之间有鲜明的个性,就连同一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
(通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与其他三公子人格上有高下之别)
刻画人物时能准确把握人物特征加以渲染。
(《李将军列传》李广着意表现其高超的祖传射艺。
)
人物的性格与各方面因素(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有关。
(樊哙发迹前以屠狗为业,成将军后莽撞豪爽)使其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人物共性。
知恩图报(韩信于漂母);以牙还牙(伍子胥之于楚平王);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富贵还乡(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人物的个性寓于共性中,完美结合。
③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人物有些有肉,生动丰满。
(项羽:礼贤下士VS嫉贤妒能;残暴(焚烧咸阳)VS仁义(鸿门宴不杀刘邦);风云气VS儿女情)
④刻画人物采用旁见侧出法,(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传记中表现其主要性格,在其他人物传记中表现其他方面的性格。
(《高祖本纪》刘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项羽本纪》刘邦:贪财好色;《淮阴侯列传》刘邦:猜忌功臣)
4)《史记》的风格特征
①人物传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上展开,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形成雄深雅健的风格。
②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描写了很多悲剧人物。
有历史的先行者,主张正确但当时条件不成熟(商鞅变法);相信旧的制度并为之拼搏,行为失去合理性(田横);完美型悲剧人物(刺客游侠;《赵世家》之中的程婴);缺失型悲剧人物(项羽)
③刻画人物具有传奇色彩。
(刘邦醉斩巨蛇)。
文章笔法来无端去无迹,起程转接变幻莫测。
5)《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发展已经到达高峰。
对后世影响:
①作者在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青史留名;舍生取义;忍辱负重;人格自尊)
②是纪传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
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为后世效仿。
(唐宋古文八大家,明代前后七子,清代桐城派)。
其语言上平易简介而富有表现力,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③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穿凿积累了宝贵经验。
(唐传奇,明清小说)
④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
(元杂剧中,明《列国志传》)
十一、班固《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历史上经常将它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比。
(1)史记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主要是将士和谋士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建功立业;《汉书》所写的是西汉盛世的人物,主要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的戏剧性经历(《汉书公孙弘传》)。
(2)《史》(除《世家》外)的人物传记都是些单个人为主;《汉》则记述了很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做了多方面的展示。
(《张汤传》)(3)《史》具有浓烈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中的悲剧人物不如其多。
(除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
《史记》的笔法是疏荡往复;《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严谨有法。
(平铺直叙过程中预示凶吉,分寸准确;出了来龙去脉加以叙述,对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特别强调,引起读者注意;对于某些材料的位置固定。
如逸闻轶事在《史记》中可在首,中,尾部,在《汉书》中固定在篇末)
十二、赵晔的《吴越春秋》
东汉历史散文《吴越春秋》,作者赵晔。
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
作品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如在伍子胥奔亡这一事的描述,同《史记》比,文字量大增,情节复杂,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更富有小说的魅力和特征。
《吴越春秋》许多故事荒诞离奇,具有浪漫色彩。
其内容是在正史基础上演绎而成,又吸收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如伍子胥这一人物,他奔亡吴国之后,前期小心谨慎,后期成为了托孤大臣,直言进谏,展现了性格的发展。
十三、五七言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
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时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都有这类作品流传下来。
东汉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鸿篇巨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
西汉,七言句子大量出现在镜铭、识字课本等载体中,有的已是标准的七言诗句。
汉代辞赋中往往掺杂七言诗句或七言段落,有些已可视为首尾完整的七言诗。
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早期七言诗的特点,后来曹丕的《燕歌行》采用的就是这种诗体。
十四、文学的自觉问题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约三百年才实现的。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
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十五、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安贫乐道的道是儒家思想。
保持品的节操的纯洁。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希望自己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总之,陶的思想可以概括为: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人物,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是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陶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的自然。
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开创的就是讲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醇的诗味。
具体来说,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①情,景,事,理的浑融。
其诗通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的道理。
《饮酒》:采菊东篱下,……欲辨已忘言。
②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而实腴。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1)《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注重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
在这篇散文中,他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2)《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由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也有了永恒的生命。
(3)《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这篇文章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这与他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是空想,但是这个想法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当他们厌倦官场或仕途失意时,经常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以此安慰自己。
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堡垒,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中高尚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象征。
陶渊明所追求的就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两句名诗,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