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结构 作者: 李就喜 (初中物理 广西初中物理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15 发表日期: 2011-10-14 11:09:13 浅谈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结构
扶绥县岜盆中学 李就喜
一、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般分为四种,即物理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物理教育理论素养及人文素养等。
1.物理专业素养
物理教师必须要有比较系统、完整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物理教育所必备的素养。我们以中学物理教育为主题,对物理教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做简要介绍。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中学物理教育直接有关的物理知识、初等数学知识以及与中学物理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知识等,这是物理师范生在进入教学岗位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依靠狭窄的专业化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的需求。所以教师要扩展本学科的视野,除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需要了解物理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第二层次知识是高师院校开设的物理主要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这些课程能使教师更深入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对物理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邻近学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中学物理教材的意义、主次、重点和难点,才能居高临下,合理地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第三层次用以指导第二层次,也是第二层次的依托和延伸。希望教师成为所授学科的“专”,而且还希望教师能争当相关学科的“杂家”。物理现象遍布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学应用领域也在日益扩展,因此对物理教师提出“杂交优势”的知识结构是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是时代要求。
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广阔基础应该是自然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协调客观世界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武器。这是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第四层次。
2.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对教师的
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和情操。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责任性和强烈的典范性的特点。教师道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教师道德可以带动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锻炼坚定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通过严谨治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使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还要运用教材的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来教育学生,保证教学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把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达到科学育人。教师要热爱学生、以情育人,要从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出发,充分发挥情感效应,把情感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温暖学生的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振奋学生的精神,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总的来讲是知情知心,充分尊重,真诚相见,体贴入微。教师要团结协作、共同育人,要关心集体,体现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形成共同育人的巨大力量。教师还要谦虚谨慎,作风正派。为人师表、身教育人是教师道德的显著特征,教师要注重衣着、仪表,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情绪体验,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教师讲文明礼貌可以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到楷模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强化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对师生关系的起到优化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辐射作用。
总之,教师道德不仅是制约教师自身行为的准则要求,而且还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因素。教育劳动对劳动者有一项特殊的要求,那就是需要教师和教师集体在被教育对象中具有很高的威信。而教师威信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出色的表率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敬爱。即“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3.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素养
没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精深的知识。首先必须精通物理学科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注意不断吸收和学科本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提高自己专业素质。这是物理教师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保证。当教师的有关专业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教学效果同教师间的知识水平差异只是微相关,而同其它因素(例如组织教学方法,对学生情感心理的把握等)则明显相关。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注意对教育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学
习,掌握教育科学的共性规律,熟悉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掌握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掌握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等。
4.人文素养
一般文化素养是指教师所必备的基础文化修养。教师整体文化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并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中学物理教师除了要有物理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与物理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我国的教育在传统上就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智轻德的倾向,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解决物理问题单单依靠科学技术已经不行了,还需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和综合多学科的知识,需要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我们应该强调“文理交融”,提倡文科教师懂理,理科教师懂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学物理教育,在频繁的教学中以渊博的知识和涵养去影响、联结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物理教师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物理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理论素养和文化涵养,以及音乐修养、艺术修养等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学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是教师的能力,能力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物理教师具备的职业素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物理教师还需要具备合理的能力结构。中学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以下几种能力组成:
1. 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
物理教师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找出客观规律,这是认知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的基础,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出反应并及时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
2. 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与观察能力相互配合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保证。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是使教师准确、及时、灵活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迅速地在教学过程中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思维、判断以转变成教学的调控信息。
3. 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语言来指导、组织、启发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4. 教学评价能力
要具备以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实现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掌握情况,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自我检查与监控,也包括日常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5. 从教能力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除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之外,还应具备从事教学活动的其它能力。如漂亮的三笔字、流利的普通话、优美的板书设计等这些基本能力,心理学、教育学、物理教学论、教学评价技术和学生就业指导能力、心理测验技术和方法等。
6. 物理实验教学能力
物理学是从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近代物理的兴起和发展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取得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物理实验的教学能力,要掌握中学物理实验所用仪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要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获得有关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一般应达到这样的要求:
(1)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 对所有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能熟练操作;掌握中学物理各类实验仪器的特性和原理,能正确调节、安装、使用仪器设备,能及时排除实验过程中的出现故障。
(3) 能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物理实验中所取得的数据信息,能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和指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求实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 有加强和改进学生实验的能力,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
(5) 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物理实验。能因地制宜的动手设计、制造简单的物理教学仪器,以增强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7. 物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会教物理课而不会搞教育研究的物理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物理教师。物理教师的物理教学研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并有助于物理教育理论更有效的应用于物理教育教学实践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所以物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该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观点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及突破点,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掌握中学物理教学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学科教学理论进行教法、学法的研究。
8. 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能力。
物理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深入的钻研物理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领学生共同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具备自学能力是教师知识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的重要保证。科学文化迅速发展,教育科学新方法的出现,都要求教师随时通过自学而及时掌握。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将变成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既使到了老年,学习也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9. 人际交往能力
中学物理教师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协调师生关系、活化教育过程很有必要。通过人际交往,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加强信息交流,了解他人,认识他人,发现人才,建立情感和友谊等。作为特定的职业,教师的人际关系至少包括:(1)与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关系。(2)与其他教师的关系。(3)与学生的关系。(4)与学生家长的关系。(5)与其他人的关系。其中,与学生的关系是核心,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应该懂得交往的基本方式,注意交往的方法、分寸与手段,才能搞好师生关系,搞好教学工作。
10. 外语交流能力
交流合作无疑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国内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包括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外语会话能力以及外语听说和阅读能力是很必要的。
11. 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与新课程与时俱进,还要求教师教学技能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信息时代的物理教师,必须具备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将其用于教学中。例如,熟练地制作物理课件;利用互联网上的物理课程资源;建立物理学习网站;利用word文档功能完成报告、交流与展示成果;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等都是信息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还应该具备收集、整理、利用、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并进行课程整合的技能,会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教学及教学研究,拓展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
12. 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要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则必须具备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对整个过程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发展。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着重掌握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抓好三个环节:第一是对选
题的指导;第二是帮助学生对选取的问题进行正确和清晰的表达;第三,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告诉他们从哪些地方寻找资料和如何解决问题。
第一节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推广阶段,这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一、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这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基础。
(一)热爱教育,忠诚教育
“敬业乐业”是任何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人们历来都把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的教师会热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并用自己的教育热情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愿望和热情,这是教育过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教师还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把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甘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教师必须首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的,教师的任何一点亲疏远近,他们都能察觉到。教师决不能偏爱,更不能歧视学生,而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师还应该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地位相当的朋友以及探求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
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爱,教师才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培养学生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协作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保证教育工作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师之间必须能与他人在工作中友好协作,互勉共进,群策群力,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新课程的实施非常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配合,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四)以身作则,积极进取
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教师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无不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人格以及言
行举止对学生起到一种“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以身作则是教师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要积极进取,而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物理教师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自觉地学习,及时“充电”,努力掌握21世纪最新教育观念,用最新的物理教育方法指导物理教育教学实践。
二、知识素养
(一)科学素养
? 有科学素养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
?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
?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
?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
?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来。
? 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有科学素养还意味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二)物理学科专业知识
1.物理学基础知识
物理学科基础性知识包括物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的学科,它是物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传授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品质。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3.物理科学方法
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师知识素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纳、演绎、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
4.物理学发展趋势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学习方面,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以外,还特别强调“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这里体现了STS教育与物理课程相结合的思想。这
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必须跟踪物理学的前沿进展,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趋势,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相关学科知识
在中学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物理是综合性、实践性和思想性最强的学科,它几乎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因此,物理教师除了要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新课程增加了跨学科综合知识,强调课程综合化,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每一学科的教师都要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多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四)教育专业知识
如果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就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所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欠缺会影响教师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及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会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物理教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除了一般教育学知识,物理教师还应掌握物理教育学知识。
(五)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方式、开展社会活动交往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标志人们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与历史、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各个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信息技术有关法律与道德问题。
三、能力素养
物理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 教材分析能力
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本章、本模块及整个物理学中的地位。本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定理及物理方法、实验等。
(二)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预先制订教学方案、创造教学活动模式或观念结构的过程。教学设计使教学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避免失误,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物理教学中,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制订学期或学年教学设计、制订单元教学设计、制订课时教学设计。
(三)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顺利实施物理教学,取得良好教学
效果的必要条件。
(四)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实验能力也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地说,物理教师的实验能力主要包括如下:
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演示能力、实验分析能力、自制教具能力。
(五)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课外物理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状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维护好课堂纪律,并且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要素。
物理课程标准提倡“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
(六)教育研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这种做法对于教师能力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物理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教师无法用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来应对的。因此,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也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七)信息能力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到丰富的物理现象是非常必要的。以现代教育媒体来填补实验空白或与实验互补,增强学生直观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
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物理教师可以快速地从互联网和局域网中查找并获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所以,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使用能力
2.信息获取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应用软件工具组织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的能力。
(2)应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能力。
(3)开发物理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