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原理及若干发展
医学心理学课件-共情(xs)
3
在医学心理学中,共情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心理 治疗手段,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 治疗效果。
共情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01
共情是医学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被认为是建立良 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02
共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提供更为
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共情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尽管共情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对共情神 经机制的深入了解,对共情影响因素的界定尚不清晰等。
共情研究的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进一步深化对共情本质的认识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共情本质的认识,探讨共情在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和意义。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以便更深入地探讨共情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03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共情能力的培养
共情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提高的心理能 力。
培养共情能力需要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入手,即 要帮助医生理解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同时也要
培养医生自身的情感反应和表达能力。
培养共情能力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自我觉察和人 际沟通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
共情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共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促进自我康复和自我管理。
共情在精神疾病患者社交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通过共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改善社交技能。
医患沟通与治疗中应用
共情在医生与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医生运用共情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共情的机理
共情的机理首先,共情运用了心理学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原理。
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指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神经元系统,当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地模仿对方的行为,从而产生共鸣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流泪时,我们也会感到悲伤,当我们看到别人笑时,我们也会感到开心的原因。
因此,共情就是通过模仿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来产生共鸣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
其次,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原理。
情感转移是指在人的情感体验中,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别人身上。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感到难过或者害怕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同样的情感。
因此,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对方身上,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感。
此外,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理。
认知失调是指当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与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不符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因此,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减少认知失调的产生,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最后,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自我揭示”原理。
自我揭示是指当人们在交流和沟通时,会主动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经历,从而让对方更容易地接受我们的自我揭示,并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共情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多个原理,包括镜像神经元系统、情感转移、认知失调和自我揭示等。
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减少认知失调的产生,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并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因此,共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共情概念的演变
共情概念的演变一、本文概述共情,作为一种人际间的心理现象和社会互动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备受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情的概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共情概念的演变历程,通过对共情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定义、理论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共情概念的多维度、动态性和文化特异性。
文章将从共情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共情概念的视角。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共情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共情理论的发展,并为社会实践中的共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共情概念的历史演变共情概念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讨人类情感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然而,真正对共情进行系统研究并赋予其现代意义的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
最初,共情被视为一种个体对他人情感状态的主观体验,即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这种理解被称为情感共情或情绪共情。
例如,德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chener)在1909年首次提出了“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客体的情感状态引发观察者的相同情感状态”。
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共情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还包括认知上的理解和判断。
因此,共情的概念扩展到了认知共情或理解共情,即个体能够理解和推断他人的情感状态及其背后的原因。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共情理解”(empathetic understanding)的概念,强调共情是一种通过理解和接纳他人情感状态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
在20世纪后期,共情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了神经科学领域。
通过神经成像技术,研究者们发现共情涉及多个脑区的交互作用,包括情感处理区、认知控制区和社交认知区等。
这些研究不仅为共情的概念提供了神经科学基础,也进一步揭示了共情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共情(曹文改)
以一种真诚温暖的方式将治疗师的理解反馈给来访者。根据理论倾向的 不同,认知成分会有不同,不管理论倾向如何,情感成分都是一样的。 不仅仅只有解释,要包含理解、关心。 适应来访者的需要: 尽可能使用来访者的语言,适应来访者的语言偏好(听觉、 视觉、感觉、认知、情感为基础的语言)。避免使用术语、语言要简单易懂。 第五、来访者感到被理解 来访者精神、躯体要做好准备,理解来访者对不同表达方式的反应。来 访者言语偏好,时机,在治疗早期要限制第四阶段的表达。 来访者被真正的倾听、理解的体验在治疗之外的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共情的治 疗的作用。
不管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共情始终是我们与其它人有效理解、交流、相处的基本工具。
导师
曹文改
共情
2015年7月12日 13:00-15:00 暨南大学图书馆
目录
1 共情解释 2 共情的五个阶段 3 如何共情 4 共情的五个层次
共情 解释
• 共情 • 共情 • 共情 需要熟练的应用各种基本的交流技术, 同时需要一定程度的内省力。 是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 从而达到感受、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可以促进来访者自我暴露, 是帮助来访者变化、成长之间的桥梁。
共情 五个层次
• 来访者: 。。我感觉很难过,非常难过,因为 我从来没有担心过高考。就算想到这个问题, 也只是估计自己有没有可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唉!想不到居然会不及格!真是越想越不服 气,。其实这次考试并不难,班里成绩中下的 同学都过了。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 我觉得高考根本就不能正确的反馈一个人真实 的成绩,况且读书也不应该为了考试。我也想 开了,决定找份工作,更实际些,是不是。不 过,我父母骂了我,他们坚持要高考,一定要 我重读。我与他们吵了好几天,但没有用,真 烦死我了。
共情:一切良好关系的基础
「你丢了笔一定很失望。」或是:「听起来好像这支笔对你而言是很 有价值的礼物。 」
共情技巧练习
就共情而言,我们关切的是甲对乙的了解和支持,而不是怎么 样解决乙的困难,或者告诉他该怎么样做,而不是要给他忠告、解 释或教导,因为这些都是想要解决他的困难。
我们只要告诉他:「我了解你的感受,我听到了你的话,我听到了 你所表达的难处。」
共情的五个水平
举例:求助者:(皱着眉头、声音很大)我与 妻子的关系很糟糕,根本无法交流。
咨询师:(微笑着摆摆手)你先不要下定论嘛, 水平 对求助者的信息没有理解和指导, 一 只有安慰或提出问题。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水平 只对求助者认知层面的信息表达 咨询师:(面部很平静,语气平和)你们夫妻 二 了理解,忽视了情感层面的信息。 关系很不好,难以交流。 水平 对来访者的信息从认知、情感两 咨询师:(点着头,皱着眉)你们夫妻关系不 三 方面来理解,但是没有指导。 好,难以交流,这一定使你很苦恼。
3)「嗨!老张刚刚打电话给我,要找我代他上一堂课,我真的很兴奋,就 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得好,我有点担心到时候会不会交白卷。 」 「听起来你好像很兴奋,可是又有一点紧张,我知道那种情形,因为我 在那种状况下也会很紧张。」
共情技巧练习
4)「我们刚刚搬到这里来,什么人也不认识,想交朋友可真难,连讲话
的人都没有。孩子们整天都不在,我一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我又喜欢去 串门子或敲别人的门,我觉得好孤单。 」 「听起来你好像有点孤单!」或者:「听起来你很寂寞,而且很想念 你以前的朋友。 」 5)「那支圆珠笔是我的一位姑妈送给我的,我们已经多年没有见面了。 上星期我生日时她才送给我的,那种原子笔不是在头上一压笔尖就会出 来的那种,而是旋转的,可是我就不知道丢到那里去了。 」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
共情是指能够理解并感受他人的情感和痛苦,它涉及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感知他人的视角和情感状态。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力和认知资源的调配,即关注他人的体态、面部表情、语言和声音等非语言信号,同时需要接收和解释他人传达出来的情感信息。
2. 产生共鸣的情感反应。
当我们感知到他人的情感状态时,我们在内心产生对应的情感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跟他人相同的情感,也可以是因同理而产生的类似的情感。
3. 借助自身的情感和经验进行情感调节。
共情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反应,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情感经验和价值观,调整自己的情感反应以达到恰当的情感表达和相应。
4. 探索情感来源和意义。
当共情反应产生后,我们会进一步去探寻这些情感的来源和意义。
通过探究他人的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我们能够加深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更好地分享他们的感受。
共情课件ppt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共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和积极心态。
3
提高情商
共情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和提高共 情能力,能够提升个体的情商水平,促进个人全 面发展。
05
共情的挑战与克服方法
挑战
过度投入可能导致个体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边界,增加心理压力 和焦虑。
克服方法
学会平衡关注他人与关注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边界,培养自我照 料和自我满足的能力。
误解和冲突的挑战与克服方法
总结词
误解和冲突是共情进程中常见的挑战,可能导致个体对他 人意图和感受的误解,引发人际矛盾和冲突。
挑战
误解和冲突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增加沟通成 本和心理负担。
学习者在倾听进程中,应学会给予反 馈和确认,以表明自己的理解和关心 。
耐心和专心力的培养
通过倾听他人的表达,学习者可以培 养耐心和专心力,更好地理解对方的 意图和情感。
视察能力的培养
视察能力的提升
通过共情课件中的案例和情境,学习者可以学会视察他人的非言 语行为和微表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共情疲劳的挑战与克服方法
总结词
共情疲劳是指个体在长期、高强度的共情体验中 产生的心理疲劳状态。
挑战
共情疲劳可能导致个体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敏锐 度下落,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度和质量。
克服方法
定期休息和放松,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共情体 验,培养自我关怀和自我调节能力。
过度投入的挑战与克服方法
总结词
过度投入是指个体在共情进程中过于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忽 视自我保护和满足。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共情是指人类在感受他人情绪时,能够进入他人情感状态并感同身受的一种能力。
通过共情,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并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和注意在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中,首先要对他人的情绪进行感知和注意。
这涉及到对他人的非语言信号、语言表达和环境情境的敏感。
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声音语气等,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到对方的情绪状态。
第二阶段:情绪匹配和情感共享当我们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时,我们的情绪系统会与对方的情绪系统进行匹配。
这种情绪匹配可以通过我们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实现,这是一组能够在观察他人行为时激活的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系统使我们能够在感知他人的情绪时,将其与自己的情绪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情感共享和情绪体验。
第三阶段:情感理解和意识挑战在共情过程中,我们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感受。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将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和感受对方的情绪和经历。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因为我们的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可能与对方不同,所以理解对方的情绪可能需要我们超越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第四阶段:情感应对和恢复在理解对方的情感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情感应对和恢复。
这包括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方式来回应对方的情感,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情感应对和恢复对于建立情感联系和增进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可以表达我们对对方的关心和关注,并帮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涉及到感知和注意他人情绪、情绪匹配和情感共享、情感理解和意识挑战,以及情感应对和恢复等多个阶段。
通过这些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并建立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共情的历史和定义PPT课件
共情的心理学特性
01
02
03
认知性
共情需要个体能够理解和 识别他人的情感状态,包 括情绪、动机和需求等。
情感性
共情涉及个体自身的情感 反应,包括同情、关心和 关爱等。
社会性
共情是一种社会性能力, 需要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运 用,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 人际关系。
共情与同情、同理心的区别
共情与同情不同,同情只是一种对他人的情感状态的反应,而共情则是一种理解 和感受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
机遇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 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共情研究将迎 来更多新的机遇,有助于更深入地揭 示共情的本质和作用。
共情研究的发展趋势
多学科融合
共情研究将进一步融合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体系。
跨文化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共情的表现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共情 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跨文化差异。
学习倾听和表达技巧
倾听是共情的关键,通过倾听,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 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共情。
表达技巧包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需求,以及如 何有效地回应他人的表达。这些技巧可以通过沟通训练、 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学习。
培养对他人的关注和同理心
对他人的关注和同理心是共情的核心,通过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 和需求,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共情。
共情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 的情感连接,有助于建立 和维护亲密关系。
共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
促进心理成长
通过理解和接纳来访者的感受, 共情能够帮助来访者更好地面对
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改善人际关系
在心理治疗中,共情能够帮助来访 者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从而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共情概念的发展史
共情概念的发展史共情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因其有一定的心理学特质,逐渐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并在心理学领域获得发展。
1 共情在美学中的出现“empathy”的前身是德语单词“Einfuhlung”。
在美学研究中,国内研究人员通常将其转化为同理心。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移情美学盛行,主要分布在德国,英国和法国,尤其是现代德国美学。
这是自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的结果。
1873年,德国哲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他的文章“视觉形式感”中首次明确地使用了移情的美学概念,以表达人们对他们所看到的真实精神情感的投射。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Theodor Lips认为,人们使用Einfuhlung来理解和反应他人。
它发生在模仿之前,随着人们之间的情感模仿增加,Enfuhlung也是如此。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德国美学研究,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影响下,普遍提出了一种异于黑格尔思辨方法的经验方法。
费希纳——被称为近代美学之父美学家,他在1896年出版的书《美学入门》,美学所倡导的新方法被总结为”自下而上“的方法,美学研究的观点也反对从客体本身到审美活动主体,强调身体自由,反对权威和教条。
研究审美问题的人关注审美主体的自我活动,一般形成经验主义的思想化趋势——黑格尔之后的德国美学心理学。
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由费希纳建立的实验美学和以利普斯为代表的移情美学。
由于实验美学不能提供严谨而有说服力的理论建构体系,它自身的理论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它只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只有方法论逻辑意义:实验方法引入美学研究。
移情美学成为当时美学的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
由于许多人把“移情”等同于“审美体验”,所以这个概念在德国美学家的不同理论体系中有不同的含义。
简言之,移情美学理论认为,当人们看到外部世界时,他们被置于事物的境界中,无生命的事物被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对待,好像他们也有情感、思想、意志和活动。
审美活动是自我进入客体的内在活动,个体化客体是客观的自我享受。
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
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一、概述共情,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核心成分,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共情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体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经验的变化。
从毕生发展的视角来看,共情的发展可以视为一个双过程,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加工过程。
这两种过程各自具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机制,共同构成了共情能力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在婴儿期就开始显现,并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发展。
情绪共情主要依赖于镜像神经元系统,该系统使得个体能够迅速感知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情绪共情的能力呈现出一个U形的发展轨迹,即在婴儿期和老年期较高,而在成年期相对较低。
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与镜像神经元储存的共享表征日益丰富和精细有关。
认知共情则是一种后天发展的能力,它需要个体通过社会经验和认知加工来逐渐获得。
认知共情的发展相对较晚,从出生到成年期呈现出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一过程中,个体的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皮层逐渐成熟,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并抑制自我中心化的倾向。
在老年阶段,认知共情的能力可能会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的衰退有关。
共情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它涉及到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加工过程的不同发展轨迹和机制。
为了全面了解共情的发展本质和机制,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这两个成分的发展,并关注它们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共情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并为相关教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1. 共情定义与重要性共情,这一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能够理解和共享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它涉及到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的加工过程。
共情不仅仅是对他人情感的简单模仿或回应,更是一种深入的情感体验和理解,它要求个体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状态,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能力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共情发展的重要保障。
共情的发展历程
共情的发展历程
共情是人类情绪和情感沟通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能够理解和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
共情的发展历程在个体成长和社交交互中逐渐形成。
在婴儿阶段,共情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
婴儿会注意到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尝试模仿并理解这些表达方式。
例如,当一个婴儿看到别人哭泣时,他可能会开始模仿对方的哭声或表情,表达出对对方的情感共鸣。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并制定适当的反应。
他们能够识别他人脸上的微妙表情和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或愤怒。
他们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共鸣,试图以类似的表情或行为对他人的情感做出回应。
到了青少年阶段,共情能力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开始理解和感知他人更复杂的情感状态,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他人可能的需要和欲望。
他们会更有意识地尝试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并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成年人时期,共情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成年人能够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更加准确地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他人的情感做出回应。
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态度去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共情是一个与年龄和经验紧密相关的过程。
从婴儿
到成人,人们逐步发展出了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并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在社交互动中不断实践和培养。
共情发展历程
共情发展历程
共情发展历程是指人类在个体和群体层面上逐渐培养和加强共情能力的过程。
共情是指理解他人情感、感受和意图的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亲密关系以及懂得如何在社会中与他人合作。
以下是共情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早期共情:早期共情通常发生在孩童时期,当婴儿看到其他人哭泣、笑或者表达其他情感时,他们会开始模仿这些行为。
这是婴儿开始培养共情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并且通过亲密互动来建立情感连接。
2. 理性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共情能力逐渐向着理性发展。
他们开始使用语言和思考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并且能够在情感交流中更有效地表达自己。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情和言语来推断他们的情感状态,进而作出适当的反应。
3. 完善共情:个体通过成长、教育和社会经验逐渐完善其共情能力。
成年人在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方面的能力更加发达。
他们能够将自己放入他人的角度,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情感,亲身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并作出积极的回应。
此外,成年人还能够区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互动和心理支持。
总的来说,共情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基本的模仿,到理性推断,再到全面的情感体验和分享。
通过发展共情能力,人
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加强互动和合作,从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2024年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范文
《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篇一一、引言共情传播是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强调在传播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感受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从而以更加贴近人心的方式传递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并探索其实践路径,以期为传播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1. 共情概念界定共情,又称为情感共鸣,是指个体在情感上能够感知、理解并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传播学领域,共情传播强调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 心理基础共情传播的心理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认知过程,而情感心理学则研究情感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共情传播需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上与受众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
3. 社会基础共情传播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领域。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而文化学则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习惯。
共情传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
三、实践路径探索1. 增强共情能力为了实现共情传播,传播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
这包括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以及学会从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是实现共情传播的关键。
2. 了解受众需求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是共情传播的基础。
传播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从而制定出更加贴近人心的传播策略。
3. 创新传播方式共情传播需要创新传播方式,以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这包括采用多媒体手段、故事化传播、情感化表达等方式,使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同时,还需要注重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与受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4. 注重情感营销情感营销是共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关注受众的情感需求,以及在产品或服务中融入情感元素,可以增强受众对产品或服务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共情的原理及若干发展
共情的原理及若⼲发展共情的原理及若⼲发展1、共情的起源 1942年,当⽐尔凯尔决定⽤成分因素分析法运⽤于其导师的研究中,罗杰斯正处在俄亥俄州。
⽐尔决定⽤该⼯具预测少年犯的未来⾏为。
他选择155个少年犯做为样本。
其中,只有75个具有研究和后续的资料。
这项研究对当时的罗杰斯产⽣了⼀些想法。
他觉得,家庭环境可能是预测未来⾏为的最重要因素。
这是1942年,精神分析和⾏为主义占据美国⼼理学统治地位的年代。
由于调查中的⼀些孩⼦来⾃于极端贫困的家庭。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中的某些孩⼦后来被安置到较好的家庭。
尽管在治疗因素排列⽅⾯近乎简陋,调查的结果却出乎⽐尔凯尔的预料,也让罗杰斯着实吃了⼀惊。
结果显⽰,关于⾃我洞察的等级评定最能预测未来⾏为,相关度达到0.84,居第⼀位,⽽家庭环境只占0.64相关,居第四位。
同时,在罗杰斯进⾏的⼀项研究中,六位⼼理学家对这⼀指标的评定却是最低。
在当时来说这样的结果近乎有些费解,对今天来说却能很好理解:因为此项研究对于⼼理治疗者的⾃恋与权威性未免不是⼀种刺痛,因此所有治疗者都给了很低的相关。
同年,海伦麦克内尔决定重复⽐尔凯尔的研究,她重新挑选了不同个案进⾏跟踪调查,结论中的相关因素也都相似。
虽然后⾯的排列有些不同,但⾃我洞察依旧出现在第⼀位。
1948年,佛吉尼亚埃克斯兰重复了此项研究,结果也是相同的。
在后续的研究中,罗杰斯补充并细化了相关因素,如个⼈⽓质、情感评估、⾃我理解、认同评估、关系评估、⾃我接受、⾃尊评估等等相关因素。
随着调查的进⼀步展开,⾃我理解占据了最显著的治疗因素。
此时,⾃我理解,⼀个近乎名词兼含动词的因素,却成了⼼理治疗头号治愈性因素,并摆在了罗杰斯⾯前。
他感叹:“有些时候,结果⽐我⾃⼰知道的更清楚”。
后来,世界各地的研究数据⼏乎证实了此类结果。
⼤致说明了不同国家、不同⽂化、不同信仰下,⾃我理解也总是⾸位治愈性因素。
摘录其他组织的研究结果:另⼀项⼼理治疗调查显⽰,当事⼈的主动性因素占据整个治疗效果的40%,治疗关系因素占据30%,安慰剂效应占15%,治疗者所持技术流派占15%。
共情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共情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简介共情技术是一种用于理解和共享他人情感体验的技术。
它通过模拟和识别他人情绪来建立情感连接,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共情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潜力。
原理共情技术基于人类的情感理论和模式识别技术。
它通过分析人的语言、声音、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等表征来识别和理解其情感状态。
共情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文本分析共情技术通过对人的语言进行分析,包括词汇、句法和文本情感分析等。
它可以识别并理解情感词汇、语气和上下文信息,从而推断人的情感状态。
声音分析共情技术可以通过声音的频谱和音调等特征,识别并理解人的情感状态。
例如,愤怒和快乐等情绪通常伴随着不同的声音特征,共情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特征来判断人的情绪。
面部表情识别共情技术可以通过识别和分析人的面部表情来理解其情感体验。
面部表情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共情技术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微表情、眼神和嘴部动作等来推断其情绪状态。
身体语言分析共情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人的身体语言,包括姿势、手势和肢体动作等,来理解其情感状态。
身体语言通常是情感体验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用共情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多个领域都可以发挥作用。
以下是一些共情技术的应用示例:情感识别共情技术可以用于情感识别,帮助人们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客户服务行业中,共情技术可以帮助客服人员及时了解客户的情感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情感交互共情技术可以用于情感交互,改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体验。
例如,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共情技术可以根据玩家的情感状态调整游戏的难度和剧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情感辅助共情技术可以用于情感辅助,帮助人们管理和调节情感。
例如,在心理健康领域,共情技术可以用于情绪监测和干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采取适当的调节措施。
情感研究共情技术可以用于情感研究,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和分析人类情感表达的模式和机制。
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共情技术可以用于对大规模情感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情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共情能力的发展与训练PPT
完全的聆听
三:完全的聆听 (收听别人的感觉)
经过前面的学习后,现在可以直接 进入共情能力训练的下一步,也就 是和别人的感受起共鸣。
如何听到别人的感受
有四个观念,对怎么样才能收 听得到别人的感受很有价值。
1
第一是注意;
2
第二是积极的聆听;
3 第三是观察行为,和这些行为的意义
「你丢了笔一定很失望。」 或是:「听起来好像这支笔对你而言是很有 价值的礼物。 」
练习
就共情而言,我们关切的是甲对乙的了解和支持,而不 是怎么样解决乙的困难,或者告诉他该怎么样做,而不 是要给他忠告、解释或教导,因为这些都是想要解决他 的困难。
我们只要告诉他:「我了解你的感受,我听到了 你的话,我听到了你所表达的难处。」
例如我们说:「作完这件事后,我觉得我该回家 了。」
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明一个想法:「即我想等下我可 能会回家,但我还不太确定。」
「我想我可能会回家因为我觉得很累。」而不是 「我觉得该回家了。」
难以收听我们内在声音的原因
老师,您累了吗?
另外,我们也常把感觉与意见的说明弄得含 混不清。
例如:「我觉得学习共情完全是浪费时 间。」
总而言之,准备妥当就包括良好的目视接触、 聚精会神,还有对整个情况的警觉。
共情回应两大步骤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开始讨论共情能力训练里面 最重要,就是用什么方法来回答别人的感受,使 那个人觉得你已经知道、明白和接纳他的感受了。
识别
当事人陈述的内 容及表达的情感
反馈
将你体会到的 内容及情感表 达出来
四: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
4
第四就是准备妥当;
完全的聆听
心理学上的共情-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理学上的共情-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共情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并能够从对方的角度来感受和体会这些情感。
在心理学上,共情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共情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定义、发展过程、影响和应用,以及共情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共情的定义和意义,探讨共情在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然后,将详细讨论共情的发展过程,包括儿童期的共情能力培养和成人阶段的共情能力强化。
接着,将探讨共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实践。
最后,本文将总结共情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共情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共情的全面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对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促进人们更好地应用共情能力,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上的共情现象,深入了解共情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和应用。
通过对共情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而提高人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同时,深入研究共情也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引起读者对共情的重视与关注,从而引发对自身情感与他人情感的认识和反思,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正文2.1 共情的定义和意义共情是指人们能够理解并感受他人的情绪、感受和立场,进而产生与他人情感共鸣的能力。
共情不同于同情,它更强调的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情绪和处境,而不是只是简单地关心他人的痛苦或困境。
共情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共情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时,他们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顺畅和有效。
共情也能够增强人们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情感连接。
心理共情原理:通过共情建立深层沟通
心理共情原理:通过共情建立深层沟通心理共情原理强调通过共情建立深层沟通,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并在交流中表达出对其经历的关心和理解。
以下是关于心理共情原理的一些要点:倾听技巧:有效的共情开始于倾听。
通过聆听对方的言辞和情感表达,获得对方的真实感受,避免过于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理解:尝试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悦、悲伤、愤怒等。
理解对方的情感有助于建立情感上的连接。
非言语沟通:除了语言表达,关注对方的非言语信号,如面部表情、姿势、眼神等。
这些非言语元素通常能够更直观地传递情感信息。
透过对方的眼睛看世界:尽量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经历和情感。
这有助于建立共鸣和理解。
避免评判:在共情过程中,避免过早地进行评判或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关注理解和表达对对方感受的关切。
表达理解和支持: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支持。
使用肯定的语言,强调你关心对方,并愿意与其分享情感。
分享个人经历:在合适的时机,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以表达对方不是孤单的感觉,而是有人理解和共鸣的。
情感共鸣:通过表达自己对对方情感的共鸣,强化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例如,使用诸如“我能理解你感到的...”之类的表达。
注意情感变化:意识到对方的情感可能会随着谈话的进展而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回应。
尊重他人独特性:意识到每个人的感受和经历都是独特的,尊重并接纳对方的独特性。
通过心理共情,人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连接彼此,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协作,提高沟通效果。
这种深层的连接和理解有助于建立信任,使人际关系更加健康和积极。
电影理论“共情”机制探析
电影理论“共情”机制探析电影是一种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观众与故事中的角色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这种现象被称为“共情”,它是电影核心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人们对电影艺术心理机制的深度探究。
本文将从共情的定义、共情机制的原理和应用、共情在电影中的表现等方面对共情机制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共情的定义共情,英文为“empathy”,是一种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它使人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绪、情感和体验。
共情是一个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综合概念,在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护理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在电影心理学中,共情是观众在体验电影中所描绘的人物和情境时,产生一种情感共振的心理机制。
共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电影中的情节和角色,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体验上与他们产生共鸣。
二、共情机制的原理和应用共情机制包含情绪共鸣、经验交流和认知模拟等方面。
其中,情绪共鸣是指观众对电影中情节和角色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他们会感同身受、喜、怒、哀、乐,甚至拥有某种情感色彩的预知能力。
经验交流则是指观众通过电影中的故事和角色,加强自我感知和情感体验的相互作用。
认知模拟则是指观众通过借鉴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与电影中的情境和角色交互,进而感知、思考和理解情节。
共情机制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情感传递和经验共享。
情感传递是指电影通过情节和角色传递情感,观众感性地接收和理解,将电影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情感进行融合,使观众产生共情。
经验共享则是指电影通过情节和角色传递经验,观众感知、了解和理解情节,将电影中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产生共情。
三、共情在电影中的表现共情在电影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塑造电影中角色的性格、生活背景、内心感受等被深入描绘,在观众的情感心理中产生共鸣,使观众与角色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的情感经历、遭遇和命运改变,引起了全球观众对情感共鸣和人性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情的原理及若干发展共情的原理及若干发展1、共情的起源1942年,当比尔凯尔决定用成分因素分析法运用于其导师的研究中,罗杰斯正处在俄亥俄州。
比尔决定用该工具预测少年犯的未来行为。
他选择155个少年犯做为样本。
其中,只有75个具有研究和后续的资料。
这项研究对当时的罗杰斯产生了一些想法。
他觉得,家庭环境可能是预测未来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这是1942年,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占据美国心理学统治地位的年代。
由于调查中的一些孩子来自于极端贫困的家庭。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中的某些孩子后来被安置到较好的家庭。
尽管在治疗因素排列方面近乎简陋,调查的结果却出乎比尔凯尔的预料,也让罗杰斯着实吃了一惊。
结果显示,关于自我洞察的等级评定最能预测未来行为,相关度达到0.84,居第一位,而家庭环境只占0.64相关,居第四位。
同时,在罗杰斯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六位心理学家对这一指标的评定却是最低。
在当时来说这样的结果近乎有些费解,对今天来说却能很好理解:因为此项研究对于心理治疗者的自恋与权威性未免不是一种刺痛,因此所有治疗者都给了很低的相关。
同年,海伦麦克内尔决定重复比尔凯尔的研究,她重新挑选了不同个案进行跟踪调查,结论中的相关因素也都相似。
虽然后面的排列有些不同,但自我洞察依旧出现在第一位。
1948年,佛吉尼亚埃克斯兰重复了此项研究,结果也是相同的。
在后续的研究中,罗杰斯补充并细化了相关因素,如个人气质、情感评估、自我理解、认同评估、关系评估、自我接受、自尊评估等等相关因素。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自我理解占据了最显著的治疗因素。
此时,自我理解,一个近乎名词兼含动词的因素,却成了心理治疗头号治愈性因素,并摆在了罗杰斯面前。
他感叹:“有些时候,结果比我自己知道的更清楚”。
后来,世界各地的研究数据几乎证实了此类结果。
大致说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下,自我理解也总是首位治愈性因素。
摘录其他组织的研究结果:另一项心理治疗调查显示,当事人的主动性因素占据整个治疗效果的40%,治疗关系因素占据30%,安慰剂效应占15%,治疗者所持技术流派占15%。
据说,一份由德国科学家做的长期追踪调查也表明,即使在几十年后,参与心理治疗的当事人或许已经忘记了最初治疗者采用了什么技术,但印象最深刻是治疗者当时的态度和共情方式。
这项历经多人参与,不断总结汇聚的调查结果,最后被认为在结论上是站得住脚的。
虽然不同的调查者采用的调查方式、取材范围、对比人群有所差异,但总体信度和效度以及验证都值得信赖。
看研究者调查方向、着力点、关注事项不同,或许可以看出为什么会是罗杰斯最终走到前面。
罗杰斯之所以称为罗杰斯就因为他是一个有良知的,当时是边缘的、自我审视的心理医生。
处在学术斗争中心的人,是没有空去观察这些治疗中的意外状况。
罗杰斯更多考虑的是被治疗者今后是否受了心理治疗活的好不好,什么东西或许能让对方活的更好些,人生更有意义?事实上,他一直对当事人的权威影响不大感冒,他看重的是当事人的治疗实效。
——或许很多心理学家会从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会说,看,这个海德格尔说过,这个谁谁谁说过,但罗杰斯不是听别人说的,也受不了这种权威盲从精神的指引。
他出身在宗教家庭,又对宗教本身具备一定怀疑精神。
他的一生不但是对内心过去宗教精神的一种决裂。
换句话说,对一般人而言,这些东西都是重要的,但涉及到具体个人今后的命运来说,又显得似乎什么都很重要,都很有道理,但真正具备价值的是什么?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他依据此项研究,最终发明了人本主义疗法,其中实践操作的一种简单至极,又难以掌握的本领,就是“共情”。
罗杰斯将其称之为同感,或者说感同身受。
典型罗杰斯共情方式开天僻地第一句就是“我理解的是你……,是这样么?”就是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自我理解。
传统心理治疗界刀光剑影时,一个心理医生脱颖而出,用最简单的技术治病。
2、共情的发展由罗杰斯带头的共情:“我理解的……是这样么?”实际上,罗杰斯1956年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第一届杰出科学贡献奖。
获奖委员会给出的评语是:“他发展处一种使心理治疗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客观化的富有创意的方法,形成了一种心理治疗技能对人格和行为治疗效果的可验证性的理论,并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展示……对科学方法灵活应用使心理学的这一领域进入了科学心理学的范围。
”罗杰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很难的,哪怕是一个受到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在试图理解另一个陌生当事人来说,都得小心翼翼,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对你而言是太陌生。
这很可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
他认为,治疗中眼前的这个陌生生命需要充满尊重,至少对于他个人而言是有意义的,他说“一个人把自己非常脆弱的一面表露给你的时候,只要人家觉得你有一点点误解,拒绝或评判什么的,都会对你关闭心灵的窗口”。
共情影响了同时代的大多数治疗者。
如果翻开不同治疗师治疗记录,就不难发现:如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伯特埃利斯在玛莎案例的头次治疗中,除了挑战玛莎的不合理假设外,最后大量使用罗杰斯的“无限制积极考虑”(埃利斯原话)。
埃利斯挑战好当事人的歪曲认知后,后面做的态度就相当温柔共情,不是一味挑战。
而认知治疗的领袖人物贝克医生,在一个有自杀倾向的治疗中,当事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临床女心理学家,除了在自杀干预模式结束后,贝克立即选取了当事人中心模式,由对方自己去澄清问题,计划解决问题(贝克原话)。
美国两位认知心理治疗学者海斯和戈德佛里德,运用治疗焦点编码系统(简称CSTF),对罗杰斯1982年南非的马克案例展开研究。
对比组是认知治疗创始人贝克医生1992年的一次观摩性面询。
研究的结论是双方一般性策略比较一致,但贝克祖师爷的话显然多了很多,干预更多,强调治疗师的主动性。
在当事人中心疗法中,罗杰斯强调了当事人的主动性,更加关注当事人内心对此的理解。
学术领域内,以罗杰斯为首的人本主义与以科胡特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产生冲突时,争论后,罗杰斯加入了在共情中解释性技术的使用,科胡特则放弃了将共情视为资料收集的技术性取向观点。
二者之后更为统一,随之出现的整合性观点是:罗杰斯或科胡特都不愿把共情看成是一种技术手段。
或许说,他们这样理解给世界是有理由的,因为这样定义某种角度确实不但侮辱了当事人,也似乎侮辱到治疗者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
翻开一些当代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手记,例如美国旧金山大学医学院迈克尔霍伊特(倡导短期治疗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认为自己的一次治疗失败恰巧是共情过头,“我认为在我试图通过共情从其他人眼睛里获得信息与完全沉浸于他们世界中需要划一条界线,所以,我必须在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和远离他们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客观、微妙的平衡。
我也可以使自己变得更敏感和共情,但是我觉得和他们拥有不同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只有一种观点——和当事人一样——那么你就可能无法帮助他们看到他们自己还没有看到的东西。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诺克罗斯觉得(他出版了几本私家心理医生权威参考书,另外,也是美国心理整合运动的领军人物),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治疗师对治疗效果和当事人评估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他认为用当事人的感觉来评定可能更为有用。
同时,治疗者需要对转介进行设定并保持界限,更需要留意无处不在的反移情。
费城骨科医学院心理系主任阿瑟佛里曼觉得(认知行为领域,尤其在人格障碍应用研究方面最有影响力和发言权),“咨询师的自恋才是我们咨询失败的真正原因,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
无论我们做了多少年的咨询,无论我们对咨询师的自恋多么敏感,我们仍然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会伤害到当事人。
”3、共情的误解与混乱共情发展的历史如同几十年的话剧,像任何戏文,有戏文一样有它的堂皇的开端,略为沉闷的发展,好戏连台的高潮和引人深长思之的结尾。
整个大故事都有“光”“夜”之两面性。
我们回到关于共情所产生的种种误解当中来,这样的误解除了有普通人之外,还有同时代各位心理学家。
罗杰斯对共情的解释是“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
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
”罗杰斯将其定义为“同感”。
罗耀拉大学教授吉拉德.伊根将共情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水平,即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
初级共情跟上面的定义基本一致。
高级共情被定义为神入,包括表明自己的态度,影响当事人等。
但艾根在具体处理中显得并不成熟,他列为高级的共情方式为:“你身边的人反应,也许不是因为你想的……而是因为你选择了……因此他们感到……”。
这样的误解是带着历史局限性。
因为在高级共情这一分类中,牵涉到治疗者的直觉后反应。
换句话说,这是在理解到一定深度时偶尔浮现。
同时吉拉德.伊根这样的处理带着太多技术性痕迹,因此在真正学术领域内未被普遍接受,而且与当事人的自我理解形成一定冲突。
但这种看法却露出一丝曙光,就是共情其实包含了两个独立主体的重合又相对独立的部分。
相对来说,吉拉德.伊根露出了过度追逐简化的专业硬伤。
换句话说,“矫正情感体验”并不需要时时出现。
如果当一个治疗者时时出现此类情况,恰好是需要其反思内在自恋的时刻了。
在罗杰斯临死前,将共情过程中的这种反应(也就是吉拉德.伊根所说的高级共情),更清晰表明,是双方紧密理解互动后,在某一阶段自然出现,产生于治疗关系中属于治疗者一方的情感直觉领域。
这是和认知调整相区别的地方。
当代心理治疗对共情的关注还在于,共情已经被普遍定义为一种建立心理治疗关系的情感能力,属于治疗者必备的情感能力而非专业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治疗技术的丰富与进步,“心智化”“心理化”“主体间性”等概念的出现,正说明一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大多数心理学派基本同意治疗关系才是心理治疗产生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这就自然产生了两个意义,一个是建立关系的意义,还有一个是治愈性的意义。
在建立关系的意义下,共情被视为一种链接技术,却是共情者所需要极力避免的。
这自然形成了一种悖论。
卡尔曼海姆曾提到过一种原则,他说:“如果一个人想详细追溯某一个思维模式……的由来……及其传播,他将会发现……这种模式与特定集团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解释世界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这种解释原则对每个治疗流派创始者也是一样的,例如你会发觉佛洛依德人际关系不协调、攻击性强,易压制胁迫他人;荣格对界限不敏感,存在对治疗当事人的性剥削,罗杰斯过于温和软弱,有易被当事人纠缠的弱点;贝克医生具有他人具有怀疑性格;埃利斯咄咄逼人;比昂爱说粗话、防御自己时显得冷漠僵硬等等。
共情,事实是属于一种对人类主体的一种理解方式,换句话说,在罗杰斯共情时很少去考虑如何跟这个人建立联系,如何攻取堡垒,如何共情,而是觉得眼前这个人充满人性,将其视为一个独立个体,与自己有不同也有相同的生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