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pt
7)报酬
对工人提供得服务必须付给公平得工资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集权就是指下级参与决策制定得程度 从最高层管理到最低层管理得直线职权就是一个等级链 人员与物料应当在恰当得时间处在恰当得位置上
11)公平 12)人员得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管理者应当与蔼与公平地对待下属 管理当局应当提供有规则得人事计划,并保证有合适得人选接替职位得 空缺 允许雇员发起与实施计划将会调动她们得极大热情 鼓励团队精神将会在组织中建立起与谐与团结
按某献一分部得门得得利业润绩,增支进付生该产部率门建得议工得资奖(保金证) 工资、工作标 准,超购标准职工与管理者平分、定额3~5年内不变),
手工作坊生产与机器化大生产得区别 何在呢?
❖ 传统得生产方式:简单,少数人独立完成,依靠手工 ,组织形式——作坊,单件生产,产品数量较少,以物 易物——不一定需要市场。
代表人物:梅奥————社会人观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雷戈——X理论与Y理论
罗伯特·欧文 18世纪晚期 l关 注 恶 劣 的 工 作条件 l提供理想的工 作场所 l主张花钱改善 工作条件是最 明智的投资
莉莲·吉尔布雷斯
切斯特·巴纳德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期 l科学管理是培养工 人
l工人疲劳的研究
泰罗 科学管理 个体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法约尔、巴纳德
组织管理 企业组织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标
韦伯 行政管理 社会组织效率
❖ 管理理论研究得重点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 主张用科学得管理来代替单纯得经验管理 ❖ 主张管理专业化与职业化
1、2、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思想认为:人不仅就是经济人,更就是 社会人,其劳动生产率受到社会得、心理得与 群体得因素得影响。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过那时的管理还没有被系统化为一门
科学。
Yanan University
●罗伯特· 欧文
◎ “纽兰纳克”、“新协和村”试验
◎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
工人的行为教育
◎他的实践与思想对管理学的形成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Yanan University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及效率的提高,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
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分工过细往往会引起工人们对工作的厌倦之感,进而 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Yanan University
第二阶段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
之间。以泰勒与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理论,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 之间。以梅奥与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Yanan University
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1945年到20世纪70
4.其他效率主义者对科学管理做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eth,1868—1924)在动 作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 用照相的方法研究了砌砖工人的动作
◎ 将原来砌一块砖的18个动作,减少到5个动作 ◎ 生产效率提高了2.7倍。
Yanan University
●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发明了运用 线条图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执行的管理方法,即 著名的“甘特图”。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返回
泰勒的追随者
1、弗兰克和莉莲· 吉尔布雷斯
2、亨利· L· 甘特
下一页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曾经是一位建筑承包 商,他在听了泰勒的讲演后,放弃了承包业务 而转而专门研究科学管理,同他的专门研究心 理学的妻子一起,研究工作的安排和工具设备 的使用以及身体动作浪费的问题。他的最著名 的研究是“砌砖动作的研究”。
1、科学管理 着重从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角度看 待问题 2、一般行政管理 关注整个组织的管理和如何使之更有效 3、人力资源管理 关注“人” 4、定量方法 管理科学理论 下一页
科学管理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先驱:
弗雷德里克· 温斯洛· 泰 勒 (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和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一 书 。 这 本 书 阐 述 了 科 学 管 理 ( Scientific management)理论——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 项工作的“最佳方法”,从而确立了他的科学管 理之父的地位。
1、职能化原理
2、例外原则 3、精神革命
返回
职能化原理:
泰罗认为在企业中应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 开,并且实现职能工长制。 工作流程管理 指示卡管理、 计划部门的职能 工时成本管理 车间纪律管理 工长有八种 管理职能 执行部门的职能 工作分派、 速度管理、 检查、 维修保养
优点和缺点:
这种职能工长制有三大优点:①由于职能 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所以其培训只需花费较 少的时间;②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效率较高; ③可以降低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 这一制度最明显的缺点是:由于一个工人 同 时 要 接 受 几 个 职 能 工 长 的 领 导( 即 多 头 领 导),容易引起混乱。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者是职业化的专家, 而不是所有管理单位的 所有者 职业生涯导向
工作分解为简单的、程序 化的和清晰定义的任务 劳动分工 权威等级 官僚行政组 织应该具有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 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 2.2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每 日 一 则
最早的管理……
倦,于是停下来倾听其岳父叶忒罗的忠告:
——小寓言大道理
摩西在率领老百姓逃出埃及前往迦南的路上,对处理老百姓的怨言感到了厌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
• 法约尔总结出十四条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
ement),见表2-2。所以,法约尔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 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表2-2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职权 3)纪律
专业化通过使雇员的工作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的产出
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职权赋予管理者的就是这种权力。但是,凡行使职 权的地方,都应该建立责任 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统治组织的规则
埃尔顿· 梅奥 20世纪30年代 员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 式组织 提高效率的主要 途径是提高工人的 满足程度
麦克兰 成就需要理论
弗鲁姆 期望理论
图2.4 行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运动 •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 该试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为什么说管理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 以后?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 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 • 归纳了组织的权力类型 • 分析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由于官僚制能有效地克服组织中的个人独裁、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过程学派
•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又称为经营管 理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
• 这个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 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
•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流行的管 理学教科书都是按照管理过程研究的方法 为基础来编排的。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能力理论
•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 (C.K.Prahalad & Gary Hamel)在《哈佛 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广泛影响的 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一下子把众多 学者、实践家的目光吸引过去。
• 组织管理理论寻求适用于一般组织的普遍规律,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 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任务的 “最好方法”,即通过改进工作以使任务更好地 完成。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学者为管 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被后人尊称 为“经营管理之父”的亨利·法约尔。
• 在漫长而卓有成绩的管理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 的管理经验。1916年,他著书《工业管理与一般 管理》
管理理论概述-形成和发展
验行事; 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
遍的管理理论。
5、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中; (9)等级制度;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是德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代表作是《社会组织和经济组 织理论》,提出理想的行政组 织体系理论。
终身是一个学者,研究范围涉 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
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1938年发表《经理人员 的职能》
观点: 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有三个基本要素: 共同的目标 协作的意愿 ------ 取决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 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的基本职能: 确定目标、提供诱因、建立维持信息沟通网
传统的权力。是依靠世袭得来,而不是按能力挑选的, 其管理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
超凡的权力。超凡的权力则过于带感情色彩;并且是 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 的启示。
理性的权力。只有理性的权力才适宜作为理想组织体 系的基础,才是最符合理性、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
泰罗发明并推广了流水生产线。这一生产模式已被全世界 采用。流水生产线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形成、人类物质文明 的极大丰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首先,从从事同一工种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 最熟练的一个,把他的工作分解为多个动作,测量并记录 完成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二、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时间:18C后期~19C末期 经济情况: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资本主义从工厂制度阶段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 管理特点:管理没有摆脱手工操作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管理者、所有者、生产者和领导者不分; 2.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判断进行管理; 3.生产没有统一操作和劳动者培养一般是家长世袭制和师带徒办法; 5.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的管理理论。
四、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时间:20C40-60年代 经济特点: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出现跨国公司;技术更新速度 比30年代提高3倍;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工人斗争此 起彼伏。 管理特点: 1.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2.管理运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的理论; 3.管理从注重提高效率转向研究人的行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一般管理理论 三、行政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 ❖ 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被称为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2、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定额制度的基础);(2)标准化原 理;(3)职能工长制;(4)“大饼原理”;(5)实行 新的奖励制度;(6)贯彻“例外管理” 3、发展:甘特 基尔布雷斯夫妇 埃默森、 福特 4、评价:贡献与不足
2、人际关系理论(学说)要点 (1)人有物质和金钱上的需求,还有精神和社会上的需求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领导方式,注重提高职工的满足感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儒家
孔子的管理思想:仁、义、礼、智、信 (1)仁:孔子管理的核心—真心地爱别人; 仁者爱人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 骄,威而不猛; ( 2)义:正直的为人处事态度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 结 老子的管理思想源于其人性自然的假设,他提出无为 而治,要求统治者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其管理思想的最高 目标是实现“至德之世”。
4.法家
法家思想
代表人物:
李悝、 吴起、
商鞅、
韩非
主要观点: 以法治国;以农富国;用人之贤
4.法家
1、崇君权,轻民主 管子认为“神圣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此天之道,人之情也” 2、倡法制 管子认为“法令者,君臣之共立也”, 商鞅认为“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与法” 3、施刑治 韩非子认为“刑者,君之大柄也” “严刑重罚可以治国” “赏厚而信,刑重而必” 小 结 法家的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假设之上的,提出法制和刑治 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管理目标
丁谓
一举三得
他命工匠在皇宫前面的大道上挖土,然后将土运到皇 宫里面,这样修复宫殿的泥土就够用了,同时原来的大道 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深沟。他又命人把深沟与城外的汴水沟 通,使汴水流人沟中,这样运送木料、砖瓦的船只,就可 以通过这人工河直接驶到皇宫的大门口,从门口再运到工 地就省力多了。修复皇宫的工程进展很快,比预定的时间 提前了许多。修复工程完成以后,剩下了许多烧焦的碎砖、 烂瓦、垃圾和废土,丁谓让人把它们填入沟中,使深沟又 成为原来的大道。 丁谓想的这个办法,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取土、运输和 运走废弃物问题同时得到解决,既省了人力、物力,又加 快了工程进度,真是一举三得。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论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科学管理产生以后,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
比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
他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管理原理》等。
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
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第一次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非常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提炼出十四项原则。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
3.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由于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泰勒 科学管理 个人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法约尔 组织管理 企业组织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标
韦伯 科层制 社会组织效率
20
(一)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 费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1911
年,他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 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 “ 科学管理之父 ” 。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76年,发表著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 统阐述了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1.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渐熟练; •2.分工可以免除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 一种工作通常必须损失的时间; •3.发明了许多简化劳动的机器。 •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已目的的生产活动 所产生的。
15
三、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者,也是对管理思想做出过重要贡献的 实践家。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他创造性地提出在工业管理中要关 注人的因素。 •1.工人是活的机器 •2.环境能塑造人性 •3.采用柔性管理方法
16
(二)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7
(一)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孔子(仁者,爱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2.孟子 “仁义” 性善论
•3.<吕氏春秋>:得贤人,国无不安;失贤人,国 无不危
①以“仁”为核心 ②主张“和为贵”
③讲究“度”
④强调论理道德观念
⑤强调人本、识人、用人
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亚洲) 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1、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
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零碎,没形成体系。
3、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今,逐渐形成管理理论管理发展三阶段关系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管理的活动或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它是随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而产生的。
2、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少有关管理思想的记载。
3、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很大发展。
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这方面的学说散见于当时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大体上说来,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关于工商关系;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劳动的组织分工、劳动的职业分工;关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所谓“劳动效率递减等级论”;关于管理的职能。
理论形成启蒙是亚当斯密“生产合理化”概念2、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求和方法方面1)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主要观点如下①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②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来全面分析与计划;③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根据。
2)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3)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苏霍制造厂,运用科学管理最早。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四、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1、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及其意义1)“管理运动”(主要部分是科学管理)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
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
目录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发展 • 管理理论的现代演变 • 管理理论的未来趋势 • 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经验管理
依赖于管理者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和组织活动,缺 乏科学依据。
家长制管理
以家长权威为基础,强调统一指挥和层级关系。
工业革命的影响
管理理论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公共政策管理
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以实现社会目标。这包括政策分析、 制定、实施和评估等过程。
公共服务管理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管理理论在 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涉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政府机构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 度,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
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战略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实现长期发展 目标。战略管理涉及市场分析、竞争环境、 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 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 意度。
项目管理
企业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完 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人才管理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人才管理面临新 的挑战和机遇,管理理论将注重 人才的创新思维、数字化技能和 跨界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应对国际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管理面临跨文化沟通 与合作的挑战,要求管理者具备跨文 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跨 文化合作和协同发展。
销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由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
管理的实践由来已久,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献中,就有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记载。
不过,那时的管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处理事务,安排教会活动,指挥军事战役、治国施政方面。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从而引起了对工厂如何进行管理的需要,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18世纪后期,英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1769年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得到广泛采用,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工厂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
工厂制度的出现,要求对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必须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那种依靠个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行事,显然不适应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
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于1769年和1771年设立的毛纺织厂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厂。
他们在连续生产、厂址选择、工厂纪律、劳动分工、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之间如何协调等方面都有创造。
1800年英国的索霍制造厂开始有了工作设计;按充分利用机器的要求进行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完善的工资支付办法;完善的记录和成本核算制等管理工作。
这一时期,尽管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由于工厂管理实践的结果,管理思想已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管理思想家。
二、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的好处,这无疑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管理的思想自古有之,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一些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人类社会最初阶段的管理思想,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具有很大的猜测成分。
人类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6000年的历史。
素以世界奇迹著称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古城和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宏伟的建筑规模足以证明人类的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
建于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齐阿普斯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两吨半。
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的中国万里长城,服役者40多万人,全长6700公里。
这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但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孔子为代表的追求“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追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追求“法治天下”的法家思想;以孙子为代表的追求“兵法经营”的兵家思想。
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至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经理的必用书籍。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是这些管理思想大都属于认识性的和经验的积累,并且比较零星分散,而且,管理理论最早却是先出现于西方。
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罗马人在管理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在历史上,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希伯莱(今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在率领希伯莱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的过程中,他的岳父叶忒罗对他处理政务事必躬亲、东奔西走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说:“你这种做事的方法不对头,你会累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3章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1 古典管理理论 • 3.2 行为科学理论 • 3.3 现代管理理论
教学要求
•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 • 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 了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的最新发展
3.1古典管理理论
•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简评
• 泰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 • 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 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
理职能的分离、例外管理原则等主张一直沿用到 今日
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法约尔
• 法约尔( , 1841-1925),法国人 • 1860年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门塔里·福
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与意义
• 1.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 • 第一,效率主义是古典管理最显著的特征 • 第二,古典管理理论有浓郁的经验论、技术论的
色彩
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与意义
• 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 2.古典管理理论的 意义
契约原则予以使用 • 专业分工和技术训练 • 按职位发薪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
简评
• 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 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
• 创新之处:挖掘出官僚体制的连续性、纪律性、 验证性和可靠性
• 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 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理性的管理体制
控制五大职能 •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1)
• 劳动分工 • 权力与责任 • 纪律 • 统一指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 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 人员报酬:数量和支付方式要公平
• 第一次高潮 • 1911年麻州议会铁路公司提高票价听证会 • 1912年美国国会科学管理理论听证会 • 第二次高潮 • 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濒临倒闭进行改组 • 斯隆实行“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权制” • 1923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著名的“事业部制” • 第三次高潮 • 1924-1932年梅约在西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 1856-1915),美国人 • 学徒、车间管理员、技师、组长、工长、设计
室主任、总工程师 • 持续研究操作方法和动作时间而形成科学管理
理论体系 • 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 • 美国国会1912年就泰勒制举行听证会
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
驱
权力与组织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 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 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
•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 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
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 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环境 因素
精神革命
生产效 率低下
科学工作方 法
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 标准化管理 计划与执行分开 差别计件工资制
职能工长制
提 高 目的 生 产 效 率
经 理论 济
人 基础 假
设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科学管理的中心是提高效率 • 为了提高效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 方法、工具、设备、材料、环境标准化 • 计件工资制 •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 管理与劳动相分离 • 职能工长制 • 管理控制的例外原则
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19/12/2理论 科学管理 一般管理 行政管理
行为理论 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 行为科学
现代理论 管理科学 管理决策 系统管理
现代理论 社会系统 权变理论
经验主义 管理过程
美国“管理运动”
• 1841年10月5日马萨诸塞州铁路火车对撞事件 引发“管理运动”
• 原因在于: •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理想官僚组织模式的特征
• 组织成员应有固定的和正式的职责 • 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命令与服从) • 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 职位根据资格(资历或学历),经公开考试,按自由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2)
• 集中:传递信息不得加入自己的意思 • 等级链( ):上下级之间建立明确的职权等级系
列 • 秩序:成员明确其岗位 • 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 • 保持人员稳定 • 首创精神 • 团队精神
法约尔桥(’s )
A
B
C
D
E
F
G
bridge
简评
• 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 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 • 提出14项管理原则 • 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 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
础 • 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德国人 • 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 • 他提出的官僚组织模式理论(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
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 • 韦伯与泰勒、法约尔同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
• 马萨诸塞州议会做出决议:老板只拿红利, 不管公司业务,聘请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士担 任企业领导
• 第一次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社会出现对职业管理者的需求 • 学校开办管理专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管理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
• 经济环境 • 政治环境 • 技术环境 • 社会环境 • 管理实践
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
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作到公司总经理 •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府、
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 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