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的理念基础是:如果工人有好的想法,又能经常地参 与决策过程,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就能用来提高效率。
在精益生产模式下,工人同样在生产线旁工作,不同的是,他 们被组成多个小型团队,每一个团队只负责汽车装配的一个特 定环节,例如安装汽车的电子系统。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掌握团队内所有成员的工作任务;每 一个工作小组不仅要负责装配汽车,还要不断寻找高质量、降 低成本的新方法。
➢增加了每一个专业工人的灵巧程度; ➢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
所损失的时间; ➢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节省时间劳动的
机器.
(二)罗伯特·欧文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著作 有:《有关新拉那克机构的陈述》等。
欧文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 性,他反对将人视为机器,强调人和机器的根本区 别在于人是有需要的有机体,因此,要区别“有生 机器”和“无生机器”。
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组织的大规模化 石油危机 环境复杂多变
权变管理思想
全球汽车制造思想的发展简史
多年以来,随着管理者运用不同的管理原理组织和控制工作活动, 汽车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1900年以前,汽车主要是由熟练工人组成的小组相互协作、用 手工方式来装配的,汽车的生产是一种小批量的生产系统。
管理思想脉络:在不断回应外部环境的前提下,管理 者及研究人员对于寻找提高组织绩效方法的持续努力。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
对后期的管理思想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主要有:罗伯特·欧文、亚当·斯密和查尔 斯·巴贝奇。
(一)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1776年发表了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
——劳动分工(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和重 复性的作业)
工业革命之前
远在奴隶制时代,就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 教会管理中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
➢ 天主教会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组织和管理它 的财产;
➢ 军队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ຫໍສະໝຸດ Baidu管理大批的 官兵;
➢ 政府机构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实施其统治; ➢ 家庭则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
在工业化以前,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创立正式的管理思想体系或专 门进行管理规律研究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管理者已经能够高效率地运用这 种新的精益生产系统,与美国同行相比,他们生产的汽 车质量更高,而价格却更优惠。到80年代,日本汽车公 司已称雄与全球汽车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公司都增加了生产线上机 器人的使用数量,并开始在汽车里安装精密的信息技术 系统来提高汽车质量。一段时间以来,外界似乎形成了 这样的共识:未来的汽车生产要用机器人代替工人。
汽车生产管理思想的第二次变革
20世纪60年代,在参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工厂之后,日本丰 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程师Ohno Taiichi率先提出了精益生产 (Lean Manufacturing)方式。
精益生产隐含的管理哲学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 每辆汽车的装配时间,就要持续地寻找改进生产过程和提高效 率的新方法。
上述全球汽车制造思想的发展简史表明,管理实践的 变革随着管理者、理论家、研究者和咨询人员探索新 方法,以提高组织效率和效果而产生。
当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力及其他组织资源这四项基本管 理职能的方法时,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随之进步。
当然,这种寻找高效资源利用的努力,既受制于当时 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得益于先 进的生产技术、社会文化。
然而,丰田公司在自己的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汽 车工厂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仅仅使用机器人生 产汽车时,效率并没有持续增加。这是因为机器人无法 像人一样产生新想法,并改进工作程序。
目前的关键是要在人力、电脑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找到 一个最佳平衡点,不断促进汽车生产方式,并使之接近 完美。
案例总结
大批量生产系统的优缺点:汽车产量高、价格便宜、利润增加、 满足大众化需求/质量一般,形式单一——当下的产品召回事 件——强生、丰田
福特T型汽车的生产流水线 保时捷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大小批量生产的汽车
到1920年,福特已经能够把汽车价格降低三分之二 ,每年的销 售量也达到了200多万辆。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了世界汽车行业的 领头羊,竞争者们争相采用这种新的大批量生产技术。
小批量生产系统的优缺点:汽车质量高、满足个性化需求/产量
低、价格昂贵——当下服饰的量身定做。
早期的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更好的生产技术,来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量。
汽车生产管理思想的第一次变革
1913年,亨利·福特和他的生产管理者团队在汽车厂生产福特T型 汽车时,创立了大批量生产系统。在该系统中,传送带把汽车送 到每一个工人面前,每人负责完成生产线上的一项指定工作,例 如一名工人只负责安装车门把手。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 第二节 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
一、概述 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随 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形成并蓬 勃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生产的组织, 劳动力的招募、训练与激励问题 纪律的维持问题 日益普及 早期研究 经验管理思想 发明热 科学管理思想
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严格控制和规范化
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运动 行为管理思想 劳资纠纷
二次大战 为解决战争中的一些问题 运筹研究小组 取得巨大成功 战后数量研究人员到公司就业 定量研究方法迅速发展 企业规模扩大 精确化管理 定量管理思想
在精益生产模式下,工人同样在生产线旁工作,不同的是,他 们被组成多个小型团队,每一个团队只负责汽车装配的一个特 定环节,例如安装汽车的电子系统。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掌握团队内所有成员的工作任务;每 一个工作小组不仅要负责装配汽车,还要不断寻找高质量、降 低成本的新方法。
➢增加了每一个专业工人的灵巧程度; ➢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
所损失的时间; ➢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节省时间劳动的
机器.
(二)罗伯特·欧文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著作 有:《有关新拉那克机构的陈述》等。
欧文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 性,他反对将人视为机器,强调人和机器的根本区 别在于人是有需要的有机体,因此,要区别“有生 机器”和“无生机器”。
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组织的大规模化 石油危机 环境复杂多变
权变管理思想
全球汽车制造思想的发展简史
多年以来,随着管理者运用不同的管理原理组织和控制工作活动, 汽车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1900年以前,汽车主要是由熟练工人组成的小组相互协作、用 手工方式来装配的,汽车的生产是一种小批量的生产系统。
管理思想脉络:在不断回应外部环境的前提下,管理 者及研究人员对于寻找提高组织绩效方法的持续努力。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
对后期的管理思想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主要有:罗伯特·欧文、亚当·斯密和查尔 斯·巴贝奇。
(一)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1776年发表了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
——劳动分工(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和重 复性的作业)
工业革命之前
远在奴隶制时代,就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 教会管理中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
➢ 天主教会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组织和管理它 的财产;
➢ 军队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ຫໍສະໝຸດ Baidu管理大批的 官兵;
➢ 政府机构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实施其统治; ➢ 家庭则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
在工业化以前,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创立正式的管理思想体系或专 门进行管理规律研究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管理者已经能够高效率地运用这 种新的精益生产系统,与美国同行相比,他们生产的汽 车质量更高,而价格却更优惠。到80年代,日本汽车公 司已称雄与全球汽车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公司都增加了生产线上机 器人的使用数量,并开始在汽车里安装精密的信息技术 系统来提高汽车质量。一段时间以来,外界似乎形成了 这样的共识:未来的汽车生产要用机器人代替工人。
汽车生产管理思想的第二次变革
20世纪60年代,在参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工厂之后,日本丰 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程师Ohno Taiichi率先提出了精益生产 (Lean Manufacturing)方式。
精益生产隐含的管理哲学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 每辆汽车的装配时间,就要持续地寻找改进生产过程和提高效 率的新方法。
上述全球汽车制造思想的发展简史表明,管理实践的 变革随着管理者、理论家、研究者和咨询人员探索新 方法,以提高组织效率和效果而产生。
当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力及其他组织资源这四项基本管 理职能的方法时,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随之进步。
当然,这种寻找高效资源利用的努力,既受制于当时 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得益于先 进的生产技术、社会文化。
然而,丰田公司在自己的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汽 车工厂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仅仅使用机器人生 产汽车时,效率并没有持续增加。这是因为机器人无法 像人一样产生新想法,并改进工作程序。
目前的关键是要在人力、电脑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找到 一个最佳平衡点,不断促进汽车生产方式,并使之接近 完美。
案例总结
大批量生产系统的优缺点:汽车产量高、价格便宜、利润增加、 满足大众化需求/质量一般,形式单一——当下的产品召回事 件——强生、丰田
福特T型汽车的生产流水线 保时捷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大小批量生产的汽车
到1920年,福特已经能够把汽车价格降低三分之二 ,每年的销 售量也达到了200多万辆。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了世界汽车行业的 领头羊,竞争者们争相采用这种新的大批量生产技术。
小批量生产系统的优缺点:汽车质量高、满足个性化需求/产量
低、价格昂贵——当下服饰的量身定做。
早期的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更好的生产技术,来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量。
汽车生产管理思想的第一次变革
1913年,亨利·福特和他的生产管理者团队在汽车厂生产福特T型 汽车时,创立了大批量生产系统。在该系统中,传送带把汽车送 到每一个工人面前,每人负责完成生产线上的一项指定工作,例 如一名工人只负责安装车门把手。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 第二节 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
一、概述 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随 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形成并蓬 勃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生产的组织, 劳动力的招募、训练与激励问题 纪律的维持问题 日益普及 早期研究 经验管理思想 发明热 科学管理思想
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严格控制和规范化
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运动 行为管理思想 劳资纠纷
二次大战 为解决战争中的一些问题 运筹研究小组 取得巨大成功 战后数量研究人员到公司就业 定量研究方法迅速发展 企业规模扩大 精确化管理 定量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