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的起源和发展
CI设计
![CI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db679151e79b89680226b3.png)
CI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在一个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与市场经济 文化永远共存,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它就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因为企业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会对CI产生新的需求,并依赖 CI的功能建立起来的新的形象,由此,CI已成为一种生存发 展的法则,永久地伴随无限延伸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CI究竟是什么呢? CI的概念在国际上已经成为非常熟悉和 认同,但CI究竟是什么呢?由于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 其CI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不管何种CI方法,总 是归属于二种CI基本含义。 CI是一种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 CI是以商标与标识字作为传播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工具。
(四)应变功能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随机应变,“变”是绝对的, 不变(稳定性)是相对的。企业导入CIS能促使企业对外传播具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可以随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应用于各种不 同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五)协调能力
CI战略企业有了良好的CI,可以加强公司内部组织成员的归 属感和向心力,齐心协力为企业的美好未来效力。也就是说 它可以将地域分散、独立经营的分支业务机构组织统合在一 起,形成一股实力强大的竞争群体,发挥群体的效应。
(六)文化教育功能 CI具有很强的文化教育功能,因为导入CI战略的企业能够逐 步建立起卓越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共享价值观。而一个拥有 强大的精神文化和共享价值观的企业对其员工的影响是极其 深远的。员工不仅会体会到工作的价值,而且会因属于企业 的一分子而倍感自豪,从而更加主动地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并将其内化为个体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员工士气,增 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CI的导入还可以为企业吸收最新的 理论、科学、技术、人才等,从而使企业在运转有序、协同 统一的基础上,加速企业的发展。
CI的起源和发展
![CI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33e2fe04a1b0717fd5dde5.png)
最后,把公司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缩写为“IBM”三个字 母以作为企业和产品商标的名称,创造出富有美 感的字体造型,并选择蓝色作为企业的标准色, 以此象征IBM公司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表现了 企业的特征,并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设计系统,用 以传达IBM的统一形象。50年代初期,IBM公司 总裁小汤姆斯·华生认为:迈向时代尖端的计算机 公司应以无愧于时代的统一形象来为所有的项目 和环境进行设计。在富有创造性的同时,又具有 坚固的系统。在系统中闪烁着哲理,使其具有适 应变化的能力,并经常加以维护。
• 80年代中期,我国广 东省东莞黄岗保健饮 料厂推出了一种新概 念的营养保健品—— 新一代生物健口服液。 由于不是传统剂型, 上市初期市场反映平 淡,就连销售人员将 产品送到药店免费试 销,都遭到拒绝。
• 该企业经多方考虑, 以45万巨资请广东 “新境界设计群”为 其规划形象,将“生 物健”改为“太阳 神”,并设计了“太 阳神”标志,配合大 量的媒体宣传,以崭 新的形象出现在市场 上,立刻引起轰动, 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保 健产品。
• 这也说明了Olivetti对设计 的思考方式,企业和设计 最重要的姿态是进行明快 的回答,即在企业里不应 只进行各个分散的设计行 为,而应围绕一个主题, 对各个领域进行综合的设 计管理,并开展一系列有 机的活动。随着岁月的流 逝,这些行为将形成企业 文化而深植与人们心中,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 又会产生新的设计所应有 的姿态。
• 随着该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太阳神公司从以往的业务员上门推销转为 由代理商付定金,订货期为两个月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产品的销售业 绩直线上升。
• 课后练习 利用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籍去了解一个 大的品牌CI的形成过程.用PPT文档做。 作业完成后于30号以前交到我QQ上或者拷给 我
CI设计
![CI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4d84d5b14e852458fb57a4.png)
CI设计一.CI概论1.CI也称CIS,翻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这个名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由美国著名设计家雷蒙·罗威和保罗·兰德等人提出。
2.CI中“企业”一词的字面内涵应理解为包括政府,协会,公众团体,学校等非盈利性团体的广大机构都统统称之为“企业”。
3.CI定义为:CI战略是经过设计规划整合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价值观等信息均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并通过对企业的的管理策略,行为规范及公共关系活动的整合策划设计,以统一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视觉识别系统为视觉体现,传达给相关关系体系以至全社会受众。
在企业的内部,外部以及相关的环境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优化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4.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含:企业理论识别MI,是CI的静态部分,是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识别;企业行为识别BI是CI的动态部分,是指企业的共同认知,即企业行为活动识别;企业识别识别VI,通过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系统把企业的特征,精神文化,最快速的传达到社会大众心中,达到认知识别的目的。
5.MI是CI体系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企业精神理念的主旨灵魂。
可以把MI看成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定位与传播的原点,企业形象整体识别系统的中心元素,我们称之为CI的“脑”,是企业的心。
6.BI是企业组织行动的组合体,是企业实践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规范化准则。
这个准则在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影响着企业的内部协调和外部交往,是企业形象整体识别系统中企业理念的行为体现,可称之为“做法”是企业的手。
7.三者的关系和功能:CI战略的三大构成要素是一个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视觉识别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外在静态表现,而经营理念是视觉之别的精神内涵,活动识别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理念之上的动态形式,与视觉识别动静互补是实现企业经营理念的有效表达。
8.CI的意义:对企业内部而言,影响员工的心理与视觉感受,曾加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凝聚力。
CIS的发展历史
![CIS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30c0ed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a.png)
CIS的发展历史
CIS的历史发展轨迹
CIS的历史发展轨迹:
(1)历史的追溯:企业间竞争经历的三个时期:产品竞争、销售竞争、企业形象竞争。
CI理论50年代在欧美萌芽,60年代进一步发展,70年代传入日、韩、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并发展成为CIS系统。
90年代成为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
(2)CIS的雏形:最早的是1914年著名建筑家培德?奥伦斯为德国AEG电器公司没让商标,并应用于公司的所有便条纸和信封上; 20世纪初的意大利的奥利培帝打字机制造公司;1933年-1940年英国地铁的统一字体和系列海报设计。
(3)CIS的正式兴起:以1956年美国IBM公司引入CIS为标志。
60年代,一位设计人员沃森?马格里斯正式提出CI这个术语, 70年代是世界CIS运用的全盛时期。
7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导入CIS,革新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标志,从此在世界各地掀起了CIS的热潮。
CI设计
![CI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0ed5bbc77da26925c5b0cb.png)
理念识别 企业的心
BI
活动识别
企业的手
VI
视觉识别
企业的脸
CI
企业静态的识别形式,企 业是通过标志、标准色等 视觉系统,将良好的企业 形象传递给大众。
VI设计的构成要素 (一)基础设计系统 1: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是企业识别最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名称不适于信息 传递,就会影响商业活动。 企业名称的确定,必须要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思想,体现企业理念; 要有独特性,发音响亮并易识易读,注意谐音的念义,以避免引起 不佳的联想。名字的文字要简洁明了,同时还要注意国际性,适应 外国人的发音,以避免外语中的错误联想。
-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正直,讲究职业道德 -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航空业 ------波音公司
核心宗旨
------公司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并非仅描
述公司的产出或目标客户,它体现了公司的灵魂, 是公司工作的理想主义动机。它不是一个目标或
一个商业策略。
•什么在鼓舞着我? •除了钱,我还为了什么? •有了钱,我还干什么?
CI 构成的要素
“MI"
CI设计的构成要素 CI构成是由三个要素构成 1:理念识别:简称“MI" 2:活动识别:简称“BI" 3: 视觉识别:简称“VI"
“BI" “VI "
CI构成三大要素:
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观念, 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也 是CI战略的核心。
MI
企业动态的识别形式,企 业的各种活动要充分体现 出企业的理念。
一些国际著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提高日本文化和国家的地位 -充当先锋人物——不当追随者; 向不可能挑战 -鼓励个人能力发展和创造性 --------索尼公司
CI历史渊源
![CI历史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503342130b4e767f5acfce81.png)
CI历史渊源(年代、背景、组成)(2010-12-21 15:36:13)分为3个阶段。
上个世纪30一50年代为萌芽期,历史背景是:二次大战前的工业革命时期;50-70年代为成长期,历史背景是:二次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复苏时期;70年代至今为成熟期,历史背景是:新产业革命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1851年有一家生产化学油脂产品的公司——保龄公司,该公司负责货物运输的人,习惯在装不同产品的货箱上画黑色的叉叉,为了让不识字的码头工人能分辨不同的物品。
不久另一位负责货运的人把叉叉改成了星星,只是为了美观;以后又有人加进了月亮,之后,成为固定的符号。
所以最初这些符号只是用于区别不同种类的货物。
后来保龄公司采用更美观的图形用来取代原来的记号时,出现了麻烦,一位经销商拒收没有星星月亮的货物,认为是冒牌货,保龄公司这才意识到记号的重要,于是正是注册,作为公司的商标。
符号一旦与公司或产品形成了某种固定的联系,它就成了公众认可的符号,整个CI系统就是一系列符号的集合,导入它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些符号成功有效的传播。
直到上世纪初,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重视企业和商品的标志。
1907年,培特-贝伦斯——著名建筑设计师,为德国通用无线电器公司设计标志,并印在信纸、信封等办公用品上,这是视觉识别设计的萌芽。
1947年G-平托利为意大利OLIVETTI公司设计了企业名称的标准字体,形象简洁、新颖,注重产品与售货环境的经营理念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并重视公司名称、品牌标志的设计。
上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识别设计还停留在公司和商品的标志上,没有意识到企业识别系统的整体概念。
上世纪50年代以后:(CI思想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时代背景: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和工商业蓬勃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继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这种竞争行列,大家千方百计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向商品生产的加速转化,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商品总量增大和更加丰富多彩,刺激了消费市场。
第三章 CI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CI的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0598609bd64783e08122b1e.png)
策划公 司,马自达公司便是其第一个客户,PA0S
公司给马自达公司设定蓝色的企业色彩,使之在 汽车标识和红“海洋”中脱颖而出。自此企业界 纷纷开展形象策划,变旧貌为新颜。
PA0S公司给马自达公司设定蓝色的企业色彩
1.日本导入CIS的原因
• 日本导入CIS有其必然性。自70年代,日本经济发 展迅速,产品不断丰富,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突 出企业和产品的个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于
2.CIS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 (1)适应市场经济朋的需要
末 )
• 第三阶段:意识变革、体制改善(80年代初 ) • 第四阶段:确立新企业开发和企业形象战略(80 年代后期 ) • 第五阶段:确立企业生存意义,制定企业理念(
进入90年代 )
3.日本CIS的特色
• (1)日本企业形象策划更具有整体性、系
统性
• (2)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培
养 • (3)日本式的CIS注重前置性的企业实 际调查研究
日本第一劝业银行的标志体现企业 理念:“爱心”
(二) C CIS进入中国大约是在80年代中后期,最早接受 CIS理论的是美术院校,1984年,浙江美术学院 从日本引进一套CIS资料,作为教材在校内进行
教学使用。
• 各美术大专院校纷纷在原来的平面设计、立体设
• CIS的正式兴 起,当以 1956年美国 计算机巨人 一国际商用 机器公司 (IBM)引理 CIS的创举为 标志。
• 20世纪50年代是CIS的创立阶段。在这 一阶段,几乎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60 年代,一位设计人员沃森.马格里斯正 式提出CIS这个术语,企业的标识设计 不再被看作单纯的工艺美术创作,而成 为以统一企业形象、表达企业精神的经 营战赂的一部分。自此,CIS理论开始 不断丰富和发展。
CI 的起源和发展
![CI 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9d80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6.png)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CI 一词在美国正式兴起,由美国著名的 IBM公司 率先成功实施。
4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IBM公司的标志由著名的设计师保罗·兰德设计,力在体现企业的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独特精神,其富 有美感的造型和蓝色标准色则体现了公司的科技感和时代感。
IBM公司通过CI设计塑造公司的形象,一跃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信任的“蓝色巨人”,为CI的成功设计 和实施树立了典范。
9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随后,广东太阳神集团成功导入CI战略。 此次CI的成功实践不仅使得太阳神集团一跃成为产值十几亿的大型集团,也为此后CI战略的成功实
施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同时也掀起了一股CI热潮,并奠定了中国式CI战略的基础。
10
1.2 CI 的两种模式 CI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观念,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渐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VI设计
1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另外一个奠定CI基础的是意大利制造打字机的奥利培帝公司。 奥利培帝亲自为自己的工厂设计标志,并十分注意标志的美感和独特性,而且将标志广泛应用于公司的
名片、企业报告、文具、纸张、运输车辆等各个方面。
此次企业形象的应用实践,是欧洲国家设计出的最完整和最具视觉效果的企业形象系统,在企业 形象设计方面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促进了美国企业形象设计高潮的到来。
5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1970年,可口可乐公司导入CI战略。
6
1.1 CI 的起源和发展
可口可乐标志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红色和白色的对比,以及流线型的轮廓极具有韵律感。
导入CI战略后的可口可乐随后更新了其在各地的标志,树立了企业形象的新典范,这一举动也使得它的产品销量得到了骤增。 7
CI历史渊源
![CI历史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fee68f455727a5e9846a6120.png)
CI历史渊源CI 历史渊源(年代、背景、组成)(2019-12-21 15:36:13)分为3个阶段。
上个世纪30一50年代为萌芽期,历史背景是:二次大战前的工业革命时期; 50-70年代为成长期,历史背景是:二次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复苏时期; 70年代至今为成熟期,历史背景是:新产业革命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1851年有一家生产化学油脂产品的公司——保龄公司,该公司负责货物运输的人,习惯在装不同产品的货箱上画黑色的叉叉,为了让不识字的码头工人能分辨不同的物品。
不久另一位负责货运的人把叉叉改成了星星,只是为了美观;以后又有人加进了月亮,之后,成为固定的符号。
所以最初这些符号只是用于区别不同种类的货物。
后来保龄公司采用更美观的图形用来取代原来的记号时,出现了麻烦,一位经销商拒收没有星星月亮的货物,认为是冒牌货,保龄公司这才意识到记号的重要,于是正是注册,作为公司的商标。
符号一旦与公司或产品形成了某种固定的联系,它就成了公众认可的符号,整个CI系统就是一系列符号的集合,导入它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些符号成功有效的传播。
直到上世纪初,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重视企业和商品的标志。
1907年,培特-贝伦斯——著名建筑设计师,为德国通用无线电器公司设计标志,并印在信纸、信封等办公用品上,这是视觉识别设计的萌芽。
1947年G-平托利为意大利OLIVETTI 公司设计了企业名称的标准字体,形象简洁、新颖,注重产品与售货环境的经营理念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并重视公司名称、品牌标志的设计。
上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识别设计还停留在公司和商品的标志上,没有意识到企业识别系统的整体概念。
上世纪50年代以后:(CI思想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时代背景: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和工商业蓬勃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继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这种竞争行列,大家千方百计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向商品生产的加速转化,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商品总量增大和更加丰富多彩,刺激了消费市场。
CI的历史和现状和今后的发展
![CI的历史和现状和今后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5feeea102de2bd96058874.png)
CI的历史和现状CI这一名词最早由美国设计家莱蒙特•诺维和保罗•朗多于1930年左右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重视工业设计和产品的视觉设计。
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这所起初为培养建筑设计师而创建的学校,转而以培养工业设计、商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批设计大师,对今天的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一大批设计大师二战后移民美国,成为美国设计跃升为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商企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企业经营朝向多角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原来的企业经营战略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企业现状,建立一套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组织性的识别体系,.通过传达独特的经营理念,树立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CI战略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从不少专家学者的CI定义中可以反映出两种不同的CI观点:1、认为CI是将标识和品牌作为沟通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工具。
如“CI是将所有宣传企业存在的媒体求得视觉传达的统一,并有效地利用注册商标,企业标准字和企业标准色彩等要素,从广告宣传品、产品、包装品和产品说明书,直至企业的建筑物、车辆、信笺和票据等都加以统一设计,由此求得企业具有统一的形象,从而使人们明确意识到某企业的存在性。
”2、CI是一种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活动。
“有意图地、计划地、战略地展现出企业所希望的形象。
对于本身来说,通过企业来产生最佳的经营环境,这种观念和手法就叫做CI。
”(中西元男《DECOMAS》)这即谈到CI时必然会涉及的所谓欧美视觉型与日本文化型两种CI的内涵差异所在。
一、CI在美国CI最早发源于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CI在欧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了70年代,欧美的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已完成了CI改造,因此,美国CI模式就成为西方世界CI的典型代表。
CI的三种模式
![CI的三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832ef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5.png)
CI的三种模式:美国、日本和中国(一)美国的 CI”真正意义上的CI起源于美国。
5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新企业纷纷成立且国际化趋势明显,企业经营范围的交叉与接近。
迫切需要一套系统的企业形象塑造方法来强化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在消费者中制造视觉冲击和识别差异。
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IBM)成功地导入 CI,把企业形象融汇于生产经营之中,被认为是CI策划的真正开始.当时的IBM总裁小汤姆斯·毕生(Thomaswatson Jr.)认为必须在世界计算机行业树立一个引人注目的IBM形象;这个形象的灵魂是公司奉行的开拓和创造精神。
著名的设计师保罗·兰德把原来不易读写,不。
易记忆的公司名称缩写为IBM,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今的企业标志——IBM粗黑体黑字。
具有强烈视觉震撼力,易读易认。
19 76年保罗·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与十三条纹两种变体标志,并选定标准色为蓝色。
这个兼具了标准图。
标准字、标准色的IBM标志,从单一识别功能发展到代表性、说明性、象征性等多种功能,鲜明地表现了IBM的经营哲学、品质和时代感。
它几乎成为“前卫、科技和智慧”的代名词,被誉为“美国国民的共有财产”。
接着公司利用一切设计项目来传达IBM的优点和特色,并使设计的应用统一化,广泛在信封、。
服装。
车辆和广告等上使用,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生产以及优员的售后服务来体现公司IBM就意味着服务”的理念,最终调动起一切因素使、IBM公司成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
·随IBM之后美国许多公司纷纷效仿,美孚石油公司、东方航空公司、酉屋电气公司,3M公司等在导人CI后业绩提高得很快。
到1970年,可口可乐公司为创新形象,再次导人CI,革新世界各地可口可乐标志,在世界各地掀起CI热潮。
目前,欧美大部分股票上市公司都实施了CI。
(二)日本的CI由于二战的影响,日本企业导入CI比欧美晚了一二十年,但7。
第一讲 CI概论PPT课件
![第一讲 CI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f7ed1169eae009591bec57.png)
可口可乐老商标
20
因导入CI而获得显著成功的
有美国3M公司
21
联邦德国Braun家电公司
22
联邦德国Braun家电公司
23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
24
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
25
VOLVO 名字和 徽标的意义(图)
VOLVO车标由三部分图形和文字组成。 第一部分的圆圈代表罗马战神玛尔斯,它同 时也是瑞典钢铁工业的象征;第二部分对角线, 其目的是将玛尔斯符号固定在格栅之上,也是 VOLVO汽车最为明显的标志;第三部分是 VOLVO公司名称注册商标,它采用古埃及字 体。 VOLVO的这一徽标从第一辆车一直沿用 至今,成为VOLVO汽车与众不同的明显标志。
9
2.CI的发展
•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的复兴和重 建,促使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原有的企业战略已无法适应突飞猛进的 企业现状,在这种情况下突出整个企业 而不是单个产品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10
1950年,美国《图案》杂志首次使用 “Corporate Identity”一词。
而率先导入企业形象设计且被视为经 典的案例是著名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 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e)。
是指法人、团体、公司;
“Corporate”则是身份、
一致的意思;“Identity”
是指系统、规律、秩序
和体系。
4
1.CI的萌芽
伦敦地下铁系统的设计规划
5
美国灰狗公司
6
美国灰狗公司
7
建筑设计师培特·贝伦斯为德国通用 电器-----无线电公司(AEG)设计
的商标,并将其印在信纸、信封上 8
CI计划的历史与发展
![CI计划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4144d7af242336c1eb95e40.png)
二 、 日本导入CI的发展过程
• (一)第一阶段 :新 形象的标准化; • (二)第二阶段 :企 业理念和经营策略的 刷新;
第一组
这一阶段日本CI计划的特点表现为: • (a)日本人尝试首先用“理念识别”作为确立企 业形象和向外界传达的基础。 • • (b)"行为识别"作为CI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c)在完成MI和BI以后,所谓“视觉形象识别” 才有意义。
第一组
二、CI成长于美国
•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设计师雷蒙德·罗威明 确地提出了CI计划的概念。 • 20世纪60年代,CI在美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已经完 成了CI改造。 • 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IBM)成功地
导入CI,被认为是CI策划的真正开始。
• CI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几经起落,但随着人们对 CI系统认识的深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如今的企业 认识到在CI设计中展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目 标是相当重要的。
第一组
•
深圳航空
汤臣倍健
•
欧蓝
第一组
(七)CI由一项设计和技术工作向 着作为企业战略工作的方向发展
• CI计划的制定和实斲,需要各种技术领域的人员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企业走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主体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企业转化经营机制的
过程中,在市场营销活劢中采用CI戓略去创建名 牌产品、名牌企业,不失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 力的有力武器。
第一组
(二)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产品大量涊入国
内市场,企业面临国际企业的激烈竞争,也面临
一斱面:
• 企业在视觉系统斱面要保持统一。
企业形象战略CI的原理与方法
![企业形象战略CI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910897b307e87100f69686.png)
2、日本CI的发展阶段(1970年起)
◆第一时期,沿用美国风格,CI设计开发的主要内 容重在视觉设计传达的标准化,力求设计要素与传 达媒体的统一性,局限于VI; ◆第二时期,CI方向在于重新企业理念和经营方针, 以活跃士气,带动生产,创造利润;
4、美国的CI最主要用于外部宣传,是一种以市 场营销为导向、以最终顾客为诉求对象,而对 公司形象加以精致包装的宣传策略;
■日本模式
1、不单纯强调CI视觉符号上的表现,而是强调整体 性、系统性的设计规划,尤其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 念的传达;
2、具有人性管理精神,整个CI设计偏向与以人为主, 与偏重于理性制度条规的美国式CI有所不同;
3、注重前置性的企业实际调查研究,以及企业开发 经营、发展等未来趋势的走向与策略的长期规划,因 此从企业CI策划到导入CI耗费的时间较长;
4、日本的CI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内部为重点,企图整 合全体员工的工作意识,确立企业的经营理念;
五、CI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台湾CI发展阶段 台湾CI经历了三个时期: 1970年以前(台塑关系企业、王永庆) 1971---1980年,属引进与学习时期; 1985年以后,为快速增长时期;
2、中国大陆CI历史 1949年后,铁路系统CI设计十分成功; 20世纪80年代中期CI战略传入中国; 1988年广州太阳神集团开CI之先河; 1990年亚运会,健力宝斥资1500万元导入CI;
六、中国企业导入CI的现状
■问题 企业形象建设上的问题; 企业经营策略与管理的问题;
■困难 外部环境的制约; 企业体制和决策方面的制约; 大众传媒、教育机构对CI传播的偏差;
实验Ⅱ:数字的变迁
CI战略的产生发展和现状PPT课件( 53页)
![CI战略的产生发展和现状PPT课件( 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39adc304a1b0717ed5dd16.png)
第一节:CI 的产生与发展
从50年代到现在,CI的诞生经历了50多 年的历史,它发展的沿革大致上经历了 三个阶段: 一、从商标品牌到产品视觉统一设计 二、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 三、从视觉形象传达到整体形象识别阶 段
一、从商标品牌到产品视觉统一设计 标志的产生
台塑集团以连锁的造型作为共同标帜,表示各公司间之 纵横联系、互助合作及和谐圆融的意义,象征台塑企业体 的一贯性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强大发展力。标帜中各 公司的代表符号,均取自中国文字的意象,其用意为宏扬 我中华民族固有之优良传统文化,在国际商场上独树一帜, 以简洁有力的型态,加深大众印象,以及对台塑企业的信 赖感。
三、美式CI与日式CI的比较
(一)区别 1 文化根源、传统背景不同 2企业内部环境不同
美: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利润 日:两权合一,家族式管理-文化 3 企业外部环境不同
(二)模式、特点分析
1 美国模式 效率至上-务实 崇尚创新-尊重个人、强调个人价值。 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企业制度有效。 2 美国特点 特别注重VI的设计 偏重于制度建设与管理 CI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方便操作。
二、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 哥伦比亚广告网(CBS)的视觉传达设计
戈尔登为CBS设计了20世纪最成功的标志之一。“象形文字的 CBS眼睛”
西巴(CIBA) (巴塞尔化学工业社(CIBA))公司的设 计计划 将公司的视觉要素有计划地、一致性地应 用在包装、文具、标识、宣传车辆上。
纽海文(New Haveen)铁道的设计计划 不仅有标识设计计划还有色彩方案。
2 、中国大陆 20 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大陆,是以理论
CI的历史轨迹
![CI的历史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2a68c3a0d1f34693daef3e95.png)
CI的历史轨迹CI思想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和工商业蓬勃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继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这种竞争行列,大家千方百计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向商品生产的加速转化,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商品总量增大和更加丰富多彩,刺激了消费市场。
这时的消费者,一般说来不满足于以往物美价廉的追求,逐步往服务性消费和商品自身及附加值的追求转变。
这种趋势迫使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在提供优质商品的同时。
还要在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促销及售后服务方面等开辟新的经营之道。
另外,由于市场竞争而诱导企业内部经营范围的变更、机构的改组、兼并与被兼并等,都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强化企业的存在价值,增进员工的向心力,为开拓市场和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
在上述的新情况下,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从传统的产品广告中超脱出来,尝试策划更全面更长远的企业市场攻势。
50年代初,美国IBM公司总裁小沃森敏锐地觉察到开展企业存在价值的心理攻势是拯救企业、开拓市场的灵丹妙药。
他特意聘请了当时名气很大的设计师艾略特·诺伊斯为设计顾问,对IBM企业形象作一次全盘规划。
这位设计师借鉴了历史上统一识别的经验,为IBM公司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新颖独特的企业形象识别符号,并撰写了一篇企业形象视觉传播的专题论文。
其中提出:“经由重复不断地出现的统一识别符号,将可获得以乘积相统计的数学效果”IBM公司率先此举,引起了企业界广泛注意,接着不少公司仿效IBM 公司的做法,使企业形象策略很快扩展了。
日本企业界从 60年代末期开始导入这种后来被简称为 CI的战略。
日本理论家中西元男发表了《经营策略的设计统合》著作,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CI概念,奠定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论框架。
现在人们所共识的CI内容,是由3个子系统构成,其名称分别为理念识别 MI( 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 BI( BehaVIOUrIdentity)和视觉识别VI(Vision Identity)。
1CI概述
![1CI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9351c20453610661ed9f423.png)
企业CI系统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形象塑造和宣传的系统工程。
基本知识编辑(一)、CI的概念企业导入CIS的目的,是通过策划、制定和传播出自己的理念识别(亦称MI)、行为规范(亦称BI)、视觉识别系统(亦称VI),在市场中赢得显著而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CI的发展史普遍认为,CI战略起源于美国,导入CI战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家企业为著名的IBM公司。
随后CI战略以极快的速度普及到欧洲和日本。
1955年,美国IBM公司总裁小汤姆斯华生采取“公司名称=商标名称”的方法,首次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识别系统。
这一措施使IBM公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总裁小汤姆斯华生认为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一个巨人形象,这一形象要涵盖公司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从而有利于市场竞争,跻身世界大企业之列。
设计师把公司的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浓缩成“IBM ”三个字,选用蓝色为标准色,以此象征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设计出富有美感的造型,通过CI设计塑造IBM公司企业形象,并使之成为美国公众信任的“蓝色巨人”。
其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全新的企业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成功的饮料品牌。
从60年代开始,美国3M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西德的家电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也纷纷导入CI系统。
70年代,CI战略在日本得到全面发展。
日本企业在实践中,结合本土国情,通过CI战略充实了精神和行动两个因素。
与欧美企业在导入CIS时侧重在视觉形象相比,这无疑又前进了一大步。
日本的马自达汽车、朝日啤酒、富士胶卷、索尼公司、美能达相机等也由于CI战略的成功,而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产品和企业。
同期,南韩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区企业也纷纷实施CI战略,例如,三星物产、金星公司等也纷纷投入巨资实施CI战略,并取得了经营上的极大成功。
CI在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大陆,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CI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造就了一系列中国的名牌产品和企业,如飞亚达表、康佳彩电、联想电脑、长虹彩电、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1978年春天开始, Olivetti公司以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为起点 开始进行世界巡展, 将公司70年的轨迹以 实例报告结构为中心 展开,显示该公司对 设计的思考概念。
•
CI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 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新的企业纷纷建立, 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使得大企业的经 营趋向国际化,向海外拓展市场。当时, 很多企业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企业形象塑 造方法,来体现企业的经营思想,强化视 觉冲击和识别能力,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 的竞争力。
• 80年代中期,我国广 东省东莞黄岗保健饮 料厂推出了一种新概 念的营养保健品—— 新一代生物健口服液。 由于不是传统剂型, 上市初期市场反映平 淡,就连销售人员将 产品送到药店免费试 销,都遭到拒绝。
• 该企业经多方考虑, 以45万巨资请广东 “新境界设计群”为 其规划形象,将“生 物健”改为“太阳 神”,并设计了“太 阳神”标志,配合大 量的媒体宣传,以崭 新的形象出现在市场 上,立刻引起轰动, 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保 健产品。
• 设计:朗涛 联合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I进入亚洲
• 70年代的日本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日本企业 借鉴了美国企业CI导入的经验,开始战略性地 构筑具有时代性的企业形象。他们主要从VIS视 觉识别系统开发开始,进行全面的标准化设计 制作、提高管理效率,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MAZDA和大荣是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代表性案 例。
• 这也说明了Olivetti对设计 的思考方式,企业和设计 最重要的姿态是进行明快 的回答,即在企业里不应 只进行各个分散的设计行 为,而应围绕一个主题, 对各个领域进行综合的设 计管理,并开展一系列有 机的活动。随着岁月的流 逝,这些行为将形成企业 文化而深植与人们心中,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 又会产生新的设计所应有 的姿态。
• 1971年,日本第一银行和 劝业银行合并,因而导入 CI。伊藤百货公司也在这 一年实施了CI。它们成功 地完成了企业形象的革新, 对后来日本企业CI的导入 提供了范本。 由于受 1973年石油冲击的影像, 日本经济萧条,但技术却 在高速发展,各企业所制 造的商品,优劣差异很小。 企业如果不摸索新的价值 观,不明确企业存在的意 义,就不能生存。
• 随着该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太阳神公司从以往的业务员上门推销转为 由代理商付定金,订货期为两个月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产品的销售业 绩直线上升。
• 课后练习 利用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籍去了解一个 大的品牌CI的形成过程.用PPT文档做。 作业完成后于30号以前交到我QQ上或者拷给 我
CI真正的发端
• CI真正的发端,被认为是 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 公司(IBM)的正式引入 CI战略。当时,IBM公司 总裁小汤姆斯·华生受著名 建筑师兼工业设计权威艾 略特·诺伊斯的影响,深感 IBM公司要想跻身世界性 大企业,就应当在世界电 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一 个不同凡响的整体形象。 这一形象要体现公司开拓 者的精神和创造性,从而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这就是IBM的CI。设计顾问:艾略特·诺伊斯 IBM从1956年导入口号和时代变化的价值观一起, 标志由简单的字符至1978年的条纹式设计所统一, 最后形成了8根或13根条纹。设计:波罗·朗特
IBM成功的带来的冲击
• IBM的产品不仅在性能方面非常优良,而且 在产品设计的观点方面也获得了极高的评 价。在IBM的企业活动中,设计所发挥的作 用极大,在成为全球企业的过程中引人瞩 目。在IBM公司各处,随处可见THINK的字 样,它体现了IBM注重思考,凭创意不断发 展企业的哲学。IBM公司通过卓有成效的CI 设计和导入,使其成为深受美国公众信任 和全世界用户青睐的“蓝色巨人”,从而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计算机行业占霸主地位。
最后,把公司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缩写为“IBM”三个字 母以作为企业和产品商标的名称,创造出富有美 感的字体造型,并选择蓝色作为企业的标准色, 以此象征IBM公司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表现了 企业的特征,并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设计系统,用 以传达IBM的统一形象。50年代初期,IBM公司 总裁小汤姆斯·华生认为:迈向时代尖端的计算机 公司应以无愧于时代的统一形象来为所有的项目 和环境进行设计。在富有创造性的同时,又具有 坚固的系统。在系统中闪烁着哲理,使其具有适 应变化的能力,并经常加以维护。
CI起源于欧洲,在20世纪前期开始萌芽 并试行。1919年,德国魏玛的“包豪斯设 计学院”联合各国一些著名的建筑师、画 家、雕刻家、摄影家、印刷专家和工程师 共同奠定了工业设计学。二战后,工业设 计在制作高质量的批量产品过程中,作用 明显增强。工业设计成为调节市场、扩大 销售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同时, 工业设计学的兴起,也为CI的设计制作提 供了更多的方法。
创造生活文化的企业和设计
• 欧洲最大的信息处理机厂 家Olivetti公司,位于意大 利米兰的近郊移布雷那, 从打字机到微型计算机, 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产品设 计。该公司以人为本的理 念,使其产品、广告、展 销大厅、工厂、员工住宅 等的设计都追求美感,并 重视其文化价值的传达。 这揭示了构造一个富足的 社会,不仅在物质方面是 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精神 方面更是如此。
•
CI作为视觉识别被引入企业,应当首推著名 建筑学家彼得·汉贝斯(Peter Berhers)。1914 年,他受聘为德国AEG电器公司的设计顾问。期 间他为该公司设计了统一的商标、包装、便条纸 和信封,强化了AEG的品牌认识。20世纪初,意 大利的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年青的卡密罗·奥利威 帝就选择了远离竞争激烈的工业中心,在自己的 故乡伊布里开设工厂。为使自己的产品—— “Olivetti”打字机具有竞争力,他一方面注重企 业标识的设计,并使其商标不断完善,以便于受 众的识别。另一方面,他还注重企业归属感和凝 聚力的培养,在营造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方面值 得后人借鉴。
• 艾略特·诺伊斯(Eliot Noyes)作为IBM的顾问 承担了这一史无前例的革 命。根据他的观点,IBM 公司应该在全球性市场的 开发和竞争中,自觉地在 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 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牢固 的形象标志,这一标志能 充分体现公司的开拓精神、 创造精神和具有独特个性 的企业文化。经过多方权 衡和选择,他把公司的名 称作为切入点。
可口可乐公司成功的CI
•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 由于可口可乐公司成 功的CI设计和导入, 在全球创造了统一而 富有极大冲击力的新 形象,给企业的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于是全球范围内掀起 了CI热潮。
• 1970年,可口可乐的 注册商标由图形变更 为角形,广泛地应用 在商品、包装等所有 项目,也非常适用于 其它的领域,极具灵 活性。
• 企业迫切地需要更新观念、素质和经营战略,为 企业及其产品赋予强烈个性,以示区别。为了使 受众不断地强烈感受到独特企业创造独特的产品, CI设计在这一时期开始焕然一新。银座松屋、小 岩井乳业以及其后的KENWOOD等都是这一时期 的代表作。
CI在中国
• CI进入我国是在80年代中 期,在此之前,我国的铁 路、民航、人民银行以及 一些高级宾馆和酒店已经 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CI。 但在树立企业形象和视觉 识别的统一规范上认识不 足,有很多缺陷,没有明 确的目的性,缺乏个性, 多是重复和模仿他人,造 成视觉识别的混乱,很难 辨认。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
CI的起源和发展
CI的起源和发展
• 广义的CI 如果把CI广义的理解为一种形象的识别或塑 造,那是自古就有的。从远古时代宗教、社会的 宗教、近代社会的等级识别,各历史时期的军队, 都带有CI的痕迹:高度认同的理念、有特点的建 CI 筑、明确的名称、标识和辅助的装饰图案、色彩 鲜明的旗帜、统一分类的服装…… 现代意义上的 CI最初作为企业的一种形象识别战略是在工业时 代企业的大量涌现,以及与此相应的激烈的市场 竞争的环境下的产物。它一经产生,就以前所未 有之势引起企业的广泛关注,并形成势不可挡的 全球性热潮。
• IBM公司导入CI的巨大成 功,给美国的企业带来了 极大的震动。于是,许多 企业和公司纷纷效仿,产 生了显著的经营效益。如 美国东方航空公司通过导 入CI,使原本濒临破产的 企业起死回生;克莱斯勒 公司因导入CI,在上世纪 60年代初很快把市场占有 率提高了18%;其他诸如 美孚石油、西屋电器、3M 公司等都因成功地导入CI 而刷新经营业绩。所以说 CI是最先也是最积极地在 美国的企业经营中广泛应 用的。